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现代肿瘤医学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Journal of Modern Oncology 현대종류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抗癌协会 陕西省抗癌协会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91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2-4992
  • 国内刊号: 61-1415/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52-297
  • 曾用名: 陕西肿瘤医学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现代肿瘤医学》编辑部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李树业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肝癌多药耐药中药逆转剂的研究进展

    作者:蒋吉英;丁洁;李进;于树娜;魏德全;王宝松

    多药耐药(MDR)是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寻找高效、低毒的肝癌逆转剂已成为肝癌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现就中医药在逆转肝癌MDR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XRCC1基因多态性与肿瘤易感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吴昊;谢裕安

    X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XRCC1)是一种重要的DNA修复基因.XRCC1基因中存在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各位点多态对各种肿瘤易感性的影响不一.目前,XRCC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肿瘤易感性关系的研究结果之间存在分歧.

  • 肺干细胞、肺癌细胞和肺癌干细胞

    作者:谢彤;茅乃权

    干细胞和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是近年来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肿瘤细胞中的某些亚群具有干细胞的特性.干细胞学说认为,肿瘤干细胞是肿瘤的发生、生长、耐药以及转移、复发的根源,并且可能是由机体的正常干细胞或其前体细胞在一系列内外因素作用下增殖分化失常形成的.因此,肿瘤是一种干细胞疾病.目前人们已经能够成功分离白血病干细胞、乳腺癌和脑肿瘤干细胞[1-3].对其他一些实体瘤的研究也提示有相应的肿瘤干细胞存在[4-6],这其中包括肺癌干细胞[7-8]. 现就目前对正常肺干细胞和肺癌干细胞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胃癌组织中hMSH2、FHIT蛋白表达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卢克美;王淑英

    hMSH2是DNA MMR系统的重要基因,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已成为研究的热点.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ragile histidine triad,FHIT)是已经确定的新的抑癌基因,因含脆性位点FRA3B,其基因具有不稳定性,与许多恶性肿瘤有密切的关系.本文就错配修复基因hMSH2、FHIT和Hp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胸苷酸合成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在食管癌及其他肿瘤中的应用

    作者:李凤月;黄俊星;肖蔚

    胸苷酸合成酶(TS)是抗肿瘤药5-氟尿嘧啶作用的分子靶点,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对顺铂具有解毒作用.研究发现TS、GST的表达与食管癌患者的预后有关,TS和GST表达越高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差.TS、GST可为有针对性地选择化疗药物提供依据并成为新的预后因子.

  • 胰腺癌的分子靶向药物治疗

    作者:孙春艳

    胰腺癌恶性程度高,进展快,死亡率高.手术切除是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法,但切除率低.化疗是临床常用手段,化疗药物种类繁多.随着现代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迅猛进展,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 癌症基因组研究计划概述

    作者:杜益群;赖仁胜;许红英

    当前,生命科学领域已经绘制出蕴涵人类生命奥秘的人类基因组图谱.随后的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药物研发、临床研究及疾病预测等领域针对癌症的研究也由横向向纵深不断拓展.

  • 胃癌腹膜转移机理研究现状

    作者:赵宏伟;刘宏斌;李文惠

    胃癌腹膜转移是胃癌根治术后复发的主要形式,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成为影响胃癌根治术疗效的关键问题.胃癌腹膜转移是一个多阶段、多因素参与的复杂病理过程,本文就其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关键词: 胃癌 腹膜转移 机理
  • CD 4+C D25highFOXP3+调节性T细胞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段巧虹;王刚;胡冰

    调节性T细胞 (regulatory T cells , Treg)是具有一定免疫抑制功能的T细胞亚群.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以及对FOXP3基因功能的明确,近年来对调节性T细胞的认识有了新的界定(即是一群CD 4+C D25highFOXP3+ regulatory T cell).其在临床自身免疫性疾病,移植物抗宿主反应以及肿瘤等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临床治疗和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1].本文就CD4+CD25highFOXP3+调节性T细胞与肿瘤的新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 隐匿性HBV感染与肝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贾林梓;冯英明

    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长期存在,而HBsAg阴性的感染状态称为隐匿性HBV感染.隐匿性HBV感染有时由于病毒变异导致HBsAg不能被检测到,但通常是由于病毒基因的复制和表达被严重抑制.隐匿性HBV感染在许多疾病中都存在,包括输血和器官移植引起的感染以及免疫抑制状态的急性期反应.此外,许多证据表明隐匿性感染还促成了肝纤维化的发生,终导致肝癌形成.

    关键词: HBV 隐匿性感染 肝癌
  • 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作者:郑璐玉;张旭

    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是存在于肿瘤组织中的一小部分具有干细胞性质的细胞群体.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肿瘤干细胞的残存是恶性肿瘤复发的根源.随着研究的深入,肿瘤干细胞的靶向治疗为恶性肿瘤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 Fractalkine与肿瘤

    作者:李锋;王作仁

    Fractalkine是趋化因子CX3C亚家族中的唯一成员,具有趋化作用,参与白细胞的游走和活化,介导免疫损伤.近年发现,Fractalkine在肿瘤中有多种潜在的作用,介导癌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浸润和转移等.CX3CR1是Fractalkine的受体,两者结合后通过细胞内的信号传导通路发挥作用.

  • 沙利度胺抗肿瘤血管生成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林云华;钱晓萍;刘宝瑞

    沙利度胺抗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已经日渐明确,临床研究证实,沙利度胺对多发性骨髓瘤、急性髓系白血病、子宫肿瘤、前列腺癌等有一定的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而对其它肿瘤的作用也在进一步研究中.本文对沙利度胺抗肿瘤血管生成的临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肺结节病误诊为肺癌7例报告

    作者:张捷;王长利

    目的:分析肺结节病拟诊为肺癌行手术治疗的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1999年7月到2007年6月,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术前拟诊肺癌的肺结节病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诊断、CT表现与病理结果. 结果: 7例肺结节病占同期肺切除手术的0.22%;临床表现主要有气短、咳嗽、痰中带血、低热等;术前胸部CT征象包括肺内团块影、多发结节影、纵隔淋巴结肿大、毛刺、分叶、增强等;手术术式为肺叶切除和全肺切除术,6例行纵隔淋巴结清扫.结论: 肺结节病少见,以肺内单发团块影伴纵隔淋巴结肿大者易误诊为肺癌,且误诊者多具有肺癌的CT征象.

  • 乳腺癌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相关性研究

    作者:赵征;赵新汉;袁勇;王晓敏;王一凡

    目的:研究乳腺癌中MMP9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20例乳腺癌组织MMP9的表达.分析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结果:120例乳腺癌组织MMP9阳性率为62.5%(75/120).MMP9表达与肿瘤大小、受侵淋巴结数目及临床分期呈正相关.结论:MMP9表达与乳腺癌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具有预测预后价值.

  • 非小细胞肺癌中NOK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小飞;张志培;王小平;周勇安;姜涛;韩勇;王英禹;汪建;邓迎春;王银银;常智杰

    目的:检测NOK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率与病理分型、分级及临床TNM分期间的关系,为研究NOK的功能及其机制提供临床证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nsion法检测NOK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NOK阳性表达主要位于胞质中.NSCLC中NOK总阳性率68.1%,癌旁组织阳性率只有12.1%,差异性非常显著(P=0.000);肺鳞癌和腺癌总阳性率分别为60.49%、78.33%,两者差异显著(P=0.009);鳞癌中分化、低分化阳性率分别为51.1%、72.22%,差异显著(P=0.01),腺癌的高、中、低分级的阳性率分别是 20.0%、79.5%、100%,经Kruskal-Wallis H检验差异性非常显著(P=0.001);NSCLC(鳞癌、腺癌)TNM分期Ⅱa、Ⅱb、Ⅲa、Ⅲb的阳性率,经Kruskal-Wallis H检验其差异性非常显著(P=0.000).结论:NOK在肺鳞癌、腺癌中高表达,表达的高低与病理分型、分级及临床TNM分期(转移)有关.

  • PTEN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

    作者:史桂兰;卿海燕;陈琦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PTEN基因多态性与肺癌的关系.方法:应用PCR-RFLP方法对77个中国北方汉族肺癌患者及104个健康人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SNP)rs2537343和rs701848位点的基因型.结果:基因型频率分析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病例对照分析显示rs2735343与肺癌相关,而rs701848与肺癌不相关,单倍体型分析表明rs2735343-rs701848单倍体型与肺癌不相关.结论:PTEN与中国汉族人群肺癌密切相关:rs2735343的等位基因分布与肺癌具有相关性,可能通过调节 PTEN基因的表达影响疾病的发生.

  • 肺癌局部与肺叶切除术对高龄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作者:朱以芳;闫小龙;谷仲平;汪健;倪云峰;余咏;姜涛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对高龄肺癌患者近期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4年1月-2006年12月>70岁手术治疗后一年以上的212例肺癌患者分为A,B两组:A组93例,行肺叶切除术及淋巴结清扫术;B组119例,行肺内包块局部切除术及局部淋巴结清扫术.采用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生存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及肺癌专用量表EORTC QLQ-LC13测评所有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与术前相比,出院时所有患者的生存质量均有所下降,于3-12月之内逐渐恢复.两组间比较,在整体健康状态、躯体功能、角色功能及疲劳、疼痛、呼吸困难、气促与咳嗽症状等方面B组优于A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龄肺癌患者术后近期内生存质量明显下降,在术后一年内逐渐恢复;肺叶切除术并淋巴结清扫术比局部切除术对高龄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更大.

  • 多西他赛单药一线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姜宏宁;史崑;余敏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单药一线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临床受益反应(CBR)及不良反应.方法:24例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老年晚期NSCLC患者(≥60岁),应用多西他赛30-37.5mg/m2,静脉滴注,第1、8天给药,每21天为1周期;对照组31例给予佳支持治疗(BSC).结果:多西他赛治疗组有效率(RR)为25.0%,中位缓解时间为6.5个月,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为5.6个月,中位生存期(OS)为11.4个月,1年生存率为38.2%;对照组有效率(RR)为0%,TTP为2.3个月,OS为4.8个月,1年生存率为9.7%.治疗组临床受益反应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较轻,无因不良反应需停药者.结论:多西他赛单药一线治疗老年晚期NSCLC疗效明确,不良反应较轻,耐受性较好.

  • 不同镇痛方式对开胸术后的镇痛效果及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陈涛;潘铁成;李军;郑智;胡敏;刘立刚;汪源

    目的:评价肋间神经冷冻镇痛、静脉自控镇痛泵及肌注杜冷丁三种方法对胸部肿瘤手术后患者镇痛效果、镇痛相关并发症及对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138例开胸患者术前随机分为:A组(46例)肋间神经冷冻组;B组(46例)静脉自控给药组;C组(46例)肌注给药组.观察术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咳嗽咳痰、镇痛相关并发症及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VAS 明显低于B组(P<0.05)和 C组(P<0.01);A组咳嗽、咳痰明显优于B组和C组;A组镇痛相关并发症发生率(2.17%)明显低于B组(10.87%)及C组(23.91%);A组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和C组(P<0.01).结论:肋间神经冷冻是开胸术后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优于静脉自控给药及肌注给药,并可有效减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 多西他赛单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蔚;朱寿兴;朱为民;章烨;张斌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副反应.方法:26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初治患者给予多西他赛70mg/m2,21天为1个周期,完成至少两个周期后评价疗效,随访至疾病进展和死亡,长随访两年.结果:24例可评价的病例中,总有效率为33.3 %,临床收益率为79.1%,中位生存时间为10.9个月,1年生存率为41.7%,2年生存率12.5%.不良反应以粒细胞减少、疲劳乏力、脱发为主,分别为70.8%、75%、100%.结论:多西他赛单药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疗效确切,患者耐受性好.

  • 数字化乳腺摄片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运用价值研究

    作者:王泽强;廖妮;杨艳明;周围;陈洲熙

    目的:探讨全数字化平板乳腺成像技术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运用价值.方法:2006年4月1日至2007年8月31日间手术的乳腺癌、乳腺囊肿、乳腺纤维瘤、乳管内乳头状瘤及乳腺腺病患者共350例,包括437个病灶.全数字化平板乳腺X线检查分级初步判断Ⅰ-Ⅲ级为良性,Ⅳ级-Ⅴ级为恶性,采用诊断性实验计算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全数字化钼靶摄影的诊断敏感性为 88.56%(116/131),特异性为86.27%(264/306),阳性预测值为73.42%(116/158),阴性预测值为94.23%(264/279),准确性为86.96%(380/437).结论:全数字化钼靶摄影技术可大大提高乳腺疾病特别是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

  • 不典型乳腺癌的超声征象分析

    作者:钱晓莉;司芩;黄声稀;吕校平;仝威;黄艳丽;段玉

    目的:探讨不典型乳腺癌的超声征象及临床意义.方法:对4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不典型超声征象作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不典型乳腺癌中,肿块回声27例:形态较规则,边界清,内部回声均质,后方回声无衰减.囊性回声7例:形态较规则,囊壁较厚,4例边缘呈"角征",5例囊内可见条状回声带,后方回声均显示增强.局部结构紊乱9例:无明显肿块边界,内部回声强弱不均质,5例伴腺体增厚,4例后方回声衰减.结论:认识不典型乳腺癌的超声征象,对提高诊断率有一定帮助.边缘角征、囊内条状结构是超声诊断囊性乳腺癌的重要指征.

    关键词: 乳腺癌 不典型 超声
  • 泽菲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26例临床观察

    作者:李志彪;陈文晟;吴迪;刘晓燕

    目的:观察泽菲(吉西他滨)和顺铂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作用.方法: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2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泽菲1000mg/m2静滴第1,8天.顺铂80 mg/m2静滴第 1天,每21日为一个周期,每例至少完成2个周期以评价疗效.结果:26例肺癌至少观察2个化疗周期.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11例,稳定(SD)6例,进展(PD)9例,有效率42.3%.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Ⅲ-Ⅳ度白细胞下降者占23.1%(6/26),血小板下降者占30.7%(8/26),贫血占19.2%(5/26).结论:泽菲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疗效,毒性可耐受.

  • 后程逐量加速超分割放疗同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作者:杨万毅;陈绪元

    目的:评价后程逐量加速超分割放疗同步NP方案化疗治疗局限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61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男41例,女20例;所有患者KPS评分≥70,中位年龄58岁(28-70岁)鳞癌34例,腺癌27例;IIIA期23例,IIIB期38例.采用15MV X线放疗,处方剂量前三周为常规分割放疗2Gy/次,1次/天,大野照射到 DT30Gy/15F/3w,然后改为后程逐量加速超分割放疗,第4周1.3 Gy/次,2次/天;第5周1.4 Gy/次,2次/天; 第6周1.5 Gy/次,2次/天,两次间隔大于6h以上,总剂量72 Gy /45 F/6w,脊髓剂量限制在40 Gy以下.同步化疗采用NP方案(去甲长春花碱25mg/m2静脉滴入d1 、d8 ,顺铂75 mg/m2 静脉滴入d1-3,共6个周期).结果:61例患者全部完成治疗计划, CR 29例(47.5%),PR 18例 (29.5%),

  • 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在乳腺癌X线诊断上的应用价值

    作者:于韬;罗娅红;赵英杰;何翠菊;曲宁;王菲菲

    目的:通过比较计算机辅助检测(computer-aided detection,CAD)系统对不同临床经验的放射科医生诊断准确率的影响程度,评价CAD系统在乳腺癌X线诊断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31例患者的251幅数字化乳腺X线影像,采用ROC曲线在应用CAD和不应用CAD系统两种条件下,分别统计中级、初级影像诊断医生对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结果:中级、初级影像诊断医生在使用CAD进行辅助检测之后的诊断符合率分别提高2.39%和7.57%;ROC曲线提示,中级、初级影像诊断医生应用CAD前后的乳腺X线摄影BI-RADS分级准确率分别提高2.5%和10.8%.结论:应用CAD技术能够极大地提高影像诊断医生,特别是初级影像诊断医生的乳腺X线摄影诊断的准确度,具有突出的临床应用价值.

  • TWIST小干扰RNA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影响的研究

    作者:张燕齐;韩霜;郭雪艳;丁杰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TWIST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构建TWIST小干扰RNA,转染胃癌细胞系SGC7901,经G418筛选和Western blot鉴定TWIST低表达胃癌细胞系,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法检测bax、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建立了TWIST低表达的胃癌细胞系SGC7901/pSi-TW,与亲本细胞及空载体转染细胞相比,SGC7901/pSi-TW细胞生长速度减慢、增殖指数降低、细胞凋亡增加、bcl-2表达下降、bax表达升高、bcl-2/bax比值降低.结论:TWIST在胃癌细胞的生长、细胞周期、凋亡中具有重要作用.

  • 腺病毒介导的ING4联合化疗药物增强对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的抑制作用

    作者:陆向东;谭洁;杨吉成;程晓赪;周俊东;李汉冲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ING4基因(Ad-ING4)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增强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增殖的抑制效果.方法:用Ad-ING4感染胃癌细胞株SGC-7901,RT-PCR法检测ING4基因在胃癌细胞中的转录,用Ad-ING4分别联合化疗药物氟尿嘧啶(fluorouracil 5-FU)和顺铂(cisplatin DDP)处理培养的胃癌细胞株SGC-7901,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结果:Ad-ING4感染SGC-7901细胞后,RT-PCR结果提示有目的基因的转录.MTT 结果显示,100 MOI Ad-ING4与25μg /ml 5-FU联合应用后120小时,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率达(94±0.50)%,显著高于单用Ad-ING4组的(65.05±2.03)%和 5-FU组的(62.54±0.73)%(均P<0.05); 100 MOI Ad-ING4与6.25μg /ml DDP联合应用后120小时,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率达(97.54±0.54)%,显著高于单用Ad-ING4组的(65.05±2.03)%和DDP组的(55.14±1.21)%(均 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Ad-ING4与5-FU或DDP联合应用明显导致细胞S期减少、G2/M期阻滞;Ad-ING4联合5-FU组细胞凋亡率为(16.2±1.18) %,显著高于单用Ad-ING4组的(8.17±0.85)% 和5-FU组的(7.4±0.89) %(均 P<0.05);Ad-ING4联合DDP组细胞凋亡率为(14.17±1.77)%,显著高于单用Ad-ING4组的(8.17±0.85)%和DDP组的(5.93±0.87)% (均P<0.05).结论:Ad-ING4与5-FU或DDP联合应用能显著提高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增殖的抑制作用.

  • 新型汉防己甲素纳米微球的体外抗肿瘤作用

    作者:朱陵君;李茹恬;禹立霞;钱晓萍;刘宝瑞

    目的:全面考察我们前期工作中采用mPEG-PCL自行合成的汉防己甲素(Tetradrine,Tet)载药纳米微球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并对其机理进行探讨,并评价mPEG-PCL作为药物载体的生物相容性.方法:通过开环聚合法,制备mPEG-PCL两嵌段聚合物作为载体, 采用乳化-挥发法,制备负载Tet的纳米微球.以MTT法,评价该纳米微球在体外对于胃癌细胞株MKN-28、BGC-823的抗肿瘤活性,并与汉防己甲素裸药相比较.在MKN-28、BGC-823及LO2细胞株上验证空白微球的毒性.采用荧光标记粒子细胞摄取实验,探讨Tet纳米微球抗肿瘤作用不同于裸药的机制.结果:Tet载药微球在作用48h后对于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率与裸药相似,空白微球在极高浓度时,对于肿瘤细胞系及人肝细胞株LO2均无明显毒性.荧光标记粒子的细胞摄取实验证实,微球可通过胞吞作用进入细胞,在细胞内释放药物,这是微球不同于裸药的抗肿瘤机制.结论:Tet微球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载体无毒,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其抗肿瘤作用的机制可能和细胞对于纳米粒子的直接摄取有关,因此可能提高汉防己甲素的体内抗肿瘤效果.

  • 小细胞肺癌多药耐药细胞差异表达片段I-2PP2A在多种肿瘤细胞中表达的研究

    作者:李昆霖;吴国明;戢福云;徐智;黄桂君

    目的:检测小细胞肺癌多药耐药细胞H446/CDDP差异表达片段I-2PP2A在多种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以了解I-2PP2A基因的表达分布特点及功能特征,为进一步相关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Northern杂交与半定量RT-PCR相结合的方法检测I-2PP2A在H446、H446/CDDP、A549、A549/CDDP、SK-HEP-1、Namalwa、SGC7901等7种肿瘤细胞中的表达.结果:I-2PP2A在H446细胞、H446/CDDP细胞及Namalwa细胞中均有表达,经进一步图像分析及统计学处理表明I-2PP2A在H446/CDDP细胞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在H446细胞中的表达量(P<0.01),在H446/CDDP与Namalwa间的表达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相对于H446细胞来说,I-2PP2A在其耐药细胞株H446/CDDP中有差异高表达.I-2PP2A可能参与了H446/CDDP多药耐药性的形成,其参与途径可能与细胞凋亡有关.

  • siRNA与人工半合成手型多西紫杉醇对A549多药耐药细胞的协同抑制作用

    作者:谷仲平;张涛;李小飞;周勇安;王小平

    目的:探讨小分子干扰RNA (siRNA)与人工半合成多西紫杉醇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耐药细胞系(A549/CDDP)的协同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合成手型多西紫杉醇,设计针对多药耐药基因1(MDR1)序列的siRNA,克隆入psiRNA中(psiRNA-MDR).用半合成多西紫杉醇和转染psiRNA-MDR两种方法对培养的A549/CDDP细胞和荷瘤小鼠瘤体进行处理,观察其对A549/CDDP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siRNA/MDR1明显抑制A549/CDDP细胞MDR1表达;半合成多西紫杉醇可增加A549细胞凋亡,对A549组细胞、A549/CDDP组细胞和A549/CDDP-psiRNA/MDR组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75%、39%和87%;后两组裸鼠移植瘤体积分别为(7814±1005)mm3、(6632±1203)mm3和(540±121.4)mm3,均有显著差异.结论:siRNA与人工半合成手型多西紫杉醇对多药耐药肺癌细胞有明确的协同抑制作用.

  • 新型汉防己甲素纳米微球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作者:朱陵君;李茹恬;禹立霞;钱晓萍;刘宝瑞

    目的:以自行合成的mPEG-PCL(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己内酯)为原料,制备负载汉防己甲素的高分子纳米微球,并全面考察其性质.方法:通过开环聚合法,制备mPEG-PCL两嵌段聚合物,采用优化的o/w乳化扩散/挥发法,制备负载汉防己甲素的纳米粒子.优化制备工艺并考察载体的结构、分子量,纳米粒子的形态、粒径分布、体外释药特性等性质.结果:通过开环聚合法合成mPEG-PCL两嵌段聚合物,测定分子量和设计分子量相近.通过乳剂-挥发法制备的空白粒子呈规整的球形,在冻干前后的平均粒径为(272.6±3.2)nm及(285.8±4.2)nm,载药粒子在冻干前后的粒径分别为(281.5±3.8)nm及(287.6±6.0)nm. 汉防己甲素的高载药量为14.38%.体外释放实验显示,载药粒子具有缓释特征,在6h、12h、48h分别释放48%、58%、71%.结论:本文报道的汉防己甲素载药纳米微球具有一定的缓释特征,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价值.

  • TNF-α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肾癌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运涛;姜茹;袁建林;汪涌;邵晨;秦卫军;秦军;张更;刘贺亮

    目的:探讨TNF-α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肾癌的作用,并进一步了解其作用机理.方法:建立人肾癌细胞的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在TNF-α和多西紫杉醇的联合作用下观察其对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并通过RT-PCR、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ax、Bcl-2基因mRNA表达及p5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TNF-α组、多西紫杉醇组及对照组相比,TNF-α和多西紫杉醇联合治疗组可抑制肾癌皮下移植瘤生长速度,且肿瘤体积明显减少(P<0.01).Bax mRNA表达上调,而Bcl-2表达水平下降, 免疫组化结果表明p53蛋白的表达水平下降.结论:TNF-α和多西紫杉醇对肾癌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引起促凋亡基因Bax表达增高,从而导致肿瘤细胞加速凋亡而实现的.

  • D-氨基葡萄糖衍生物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Bcl-2及WTp53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强占荣;吴静;李娟;杨国栋;周永宁;王爱勤;薛群基

    目的:探讨D-氨基葡萄糖衍生物2-(3-羧基-1-丙酰氨基)-2-脱氧-D-葡萄糖(COPADG)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Eca-109细胞,COPADG作用Eca-109细胞不同时间;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MTT法检测不同时间点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COPADG作用后Eca-109细胞内Bcl-2及WTp53蛋白表达的变化;Annexin V/PI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COPADG作用后Eca-109细胞凋亡率.结果:COPADG作用显著增加Eca-109细胞增殖抑制率及凋亡率;COPADG作用使Eca-109细胞内Bcl-2蛋白表达明显下调而WTp53蛋白表达无变化.结论:COPADG显著抑制Eca-109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发生,细胞内Bcl-2蛋白表达下调,并可能通过该机制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

  • 重组腺病毒载体pAdBM5-GFP-hIL-2的构建及病毒滴度测定

    作者:匡志鹏;李安娜;罗小玲;谢裕安;梁安民;尚俊英;吴继宁

    目的:构建重组腺病毒载体pAdBM5-GFP-hIL-2,并测定病毒滴度.方法:从Jurkat细胞中提取mRNA,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法扩增hIL-2基因全编码区序列.将测序正确的片段用Bgl II和Pme I双酶切定向插入到pAdBM5-GFP腺病毒载体中.通过磷酸钙共沉淀法将线性化重组质粒和腺病毒骨架共转染HEK293A细胞,扩增纯化重组腺病毒,TCID50法测定重组腺病毒滴度.结果:成功构建出表达hIL-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pAdBM5-GFP-hIL-2),获得了高滴度表达hIL-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结论: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pAdBM5-GFP-hIL-2)的成功构建及重组腺病毒的获得有利于进一步开展肝癌的转基因治疗研究.

  • 奥沙利铂对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细胞生长抑制和凋亡作用的研究

    作者:袁渊;楚建军;肖大江;朱国臣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对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细胞的生长抑制和凋亡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浓度为0、10、20、40、80μg/ml的奥沙利铂与CNE-2细胞作用24、36、48h,用SRB法检测奥沙利铂对CNE-2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的变化、检测细胞凋亡率,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奥沙利铂对CNE-2细胞的生长抑制率随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奥沙利铂主要将CNE-2细胞阻滞于G2/M期.奥沙利铂浓度为80μg/ml 作用48小时,CNE-2细胞生长抑制率为(97.46 ± 1.76)%,CNE-2细胞的早期凋亡率为(4.48 ± 1.23)%、晚期凋亡和继发坏死率为(9.48 ± 2.30)%.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用药组有凋亡细胞存在.结论:奥沙利铂能够抑制人低分化鼻咽癌细胞株CNE-2细胞的增殖,能使CNE-2细胞阻滞于G2/M期,可诱导CNE-2细胞发生一定的凋亡.

  • 特异性siRNA抑制宫颈癌细胞中HPV16 E7基因的表达

    作者:姜向阳;刘文康;张镇西;楚雍烈;薛翔

    目的:用真核表达siRNA干扰技术特异性抑制宫颈癌细胞CaSKi中HPV16 E7癌基因的表达.方法:运用DNA重组技术构建表达特异性siRNA的 pGenesil-1/E7(PS7)重组质粒,用脂质体分别将重组质粒转染宫颈癌细胞系CaSKi细胞内,通过半定量RT-PCR 实验检测CaSKi/PS7细胞中E7 mRNA水平的变化;再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 CaSKi/PS7细胞中E7蛋白、磷酸化pRb 和去磷酸化Rb的表达;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中ki-67、NF-κB 、bcl-2和p16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真核细胞表达的、特异性siRNA的PSN 和PS7重组质粒.在RNA干扰24、48和72小时后 CaSKi/PS7细胞中E7 mRNA分别下降了21.05%、 51.80%和49.10%;RNA干扰后的CaSKi/PS7细胞中E7蛋白的表达逐渐减低,而且磷酸化pRb表达降低和去磷酸化Rb 的表达升高;与CaSKi/PSN细胞相比,CaSKi/PS7细胞中的ki-67、NF-κB 和bcl-2表达降低,而p16的表达增加.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真核细胞体内表达特异性siRNA重组体,有效地抑制了宫颈癌细胞CaSKi中HPV16 E7基因的表达,为RNA干扰应用于研究宫颈癌发病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资料和方法.

  • 264例腮腺癌诊治分析

    作者:刘学明;唐亿华;魏运辉;罗文政;邓莅霏;史俊勇

    目的:探讨腮腺癌的诊断及手术综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10月-2007年10月收治并随访的264例腮腺癌患者临床资料,以探讨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5、10年生存率分别为 78.5%、65.3%.单纯手术组同手术+放疗组相比统计学无明显差异,可能为手术+放疗组分期较晚,恶性程度高有关.结论:及早诊断、首次成功的手术及术后综合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重要因素.

  • 颈段髓外硬膜下支气管源性囊肿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王姝妹;李艳红;朱少君;巩丽;韩秀娟;兰淼;赵建业;张伟

    目的:报道1例椎管内髓外硬膜下支气管源性囊肿,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断、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1例椎管内髓外硬膜下支气管源性囊肿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化观察.结果:髓外硬膜下支气管源性囊肿临床症状可表现为囊肿部位的神经根痛,以后发展为脊髓压迫症;镜下可见纤维囊壁内衬覆复层上皮细胞或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免疫组化染色囊壁内衬覆上皮细胞CK、EMA阳性,而 GFAP、NSE阴性,PAS染色在复层上皮细胞或假复层柱状上皮细胞的游离缘上见到纤毛.结论:椎管内髓外硬膜下支气管源性囊肿是一种罕见病变,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测,其治疗多采取手术完整切除,预后较好.

  • 后期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下咽癌临床观察

    作者:徐宜全;齐胜

    目的:观察和比较后期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下咽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首程经病理确诊44例局部晚期下咽癌患者,其中单纯放疗21例:2Gy/次,1次/天,5次/周,共35次,7周完成;后期同步放化疗23例,放疗方法同单纯放疗组,在放疗第4周开始化疗,予"FP"方案,3周为1周期,共2周期.结果:单纯放疗组和后期同步放化疗组的1、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47.6%、38.1%和82.6%、56.5%;1、3年生存率分别为:42.9%、28.6%和78.3%、47.8%;急性放射性黏膜反应的发生率均为100%.结论:后期同步放化疗组与单纯放疗组相比在不明显增加急性放射反应发生的情况下,具有提高肿瘤局控率和患者生存率的优势.

  • MRI、PET/CT对N0期鼻咽癌GTV的影响

    作者:杨凤姣;吴湘纬;谢爱民;胡炳强

    目的:比较MRI、PET/CT检查对N0期鼻咽癌肿瘤靶区(GTV) 的影响.探讨18F-FDG PET/CT 检查对于确定鼻咽癌GTV的意义.方法:已确诊的N0期鼻咽癌患者40例,所有患者治疗前一周内在同一固定体位完成MRI、 PET/CT扫描并分别阅片判定鼻咽癌GTV.结果:MRI、PET/CT对鼻咽腔、口咽、咽旁间隙、颈动脉鞘区、颞下窝、翼腭窝、颅底骨质的检查无明显差异;对海绵窦、鼻窦、咽后淋巴结侵犯MRI优于 PET/CT.结论:对于N0期鼻咽癌放疗GTV的确定,PET/CT较MRI无明显优势.

  • 鼻咽癌放疗后张口困难的防治

    作者:赵静;刘刚;宁博;杨朝群

    目的:探讨木塞支撑加张口锻炼预防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张口困难的作用.方法:83例经病理确诊为鼻咽癌的初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2例,放疗开始即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木塞支撑加有一定强度的张口功能锻炼;对照组41例没有规定张口强度,仅行一般张口功能锻炼.在放疗前、放疗结束后1个月和以后的每3-6个月对两组患者分别观察门齿距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放疗后张口缩小的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0.47±0.94) cm、(1.16±0.83) cm ,(P<0.01).结论:在鼻咽癌患者接受放射治疗的同时,行木塞支撑加张口功能锻炼能有效预防放疗所致的张口困难.

  • 颅内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临床病理学观察

    作者:邢传平;哈英娣;钱震;苏勤军

    目的:探讨颅内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应用组织病理学、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2例外科手术病例进行观察.结果:患者临床表现头痛恶心,影像学检查提示颅内占位性病变.组织病理学改变例1为精原细胞瘤、低分化肉瘤与腺癌成分混合,瘤细胞Vimentin(+)、部分CD99(+)、LCA(-)、GFAP(-)、 Syn(-),瘤组织富含网状纤维.例2为腺泡样生殖瘤细胞与软骨肉瘤、鳞状细胞癌成分混合.2例肿瘤细胞少部分表达ALPA、AFP,腺癌、鳞癌部分细胞表达EMA、CKl、CKh,软骨肉瘤细胞部分表达S-100、Vimentin.结论:颅内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非常罕见,肿瘤组织表现双相和多相分化,病理诊断依据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判定,肿瘤伴有癌成分时预后不良.

  • 血清TSGF和CA125联合检测对卵巢恶性肿瘤诊断的意义

    作者:曹轶林;杨建彬;卢静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与糖类抗原125(CA125)联合检测对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别应用比色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初诊卵巢恶性肿瘤患者(n=65)血清TSGF和CA125,并与卵巢良性肿瘤组(n=32)和健康对照组(n=24)对照.结果: 卵巢恶性肿瘤组血清TSGF和CA125水平和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二者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3.8%,高于各单项检测.结论: 血清TSGF和CA125联合检测卵巢恶性肿瘤可提高诊断阳性率,对卵巢恶性肿瘤临床诊断有一定应用价值.

  • 口服避孕药的应用与宫颈上皮性鳞癌关系的系统评价

    作者:王平;郑芳;田小飞;姚安梅;袁渊;周敏

    目的:探讨口服避孕药的应用与宫颈上皮性鳞癌发病的关系. 方法: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以及文献追溯等途径,对国外学者自1999年-2008年公开发表的有关口服避孕药的应用与宫颈上皮性鳞癌发病关系的研究文献应用RevMan 4.2软件进行综合定量分析. 结果:入选的8篇文献包括了3415个病例及4037个对照.以使用口服避孕药与否进行分组,计算使用OC组各研究结果合并的OR值为0.96,95%CI 0.85-1.08. 结论:使用口服避孕药尚不能认为增加宫颈癌的发病风险.

  • 女性生殖器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1例临床分析

    作者:杨宏英;卢玉波;杨谢兰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器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7年8月,在云南省肿瘤医院妇瘤科住院治疗的11例女性生殖器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资料、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11例患者,经过手术、放疗和化疗综合治疗,3例目前尚健在,1例失访,其余7例均在治疗后1年内死亡.结论:神经内分泌癌是非常罕见的一种疾病,预后很差.顺铂(DDP)和足叶乙甙(VP16)为较有效的化疗药物.

  • 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核转录因子E2F3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欢;林蓓

    目的:通过检测核转录因子E2F3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卵巢交界性肿瘤、良性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探讨E2F3在卵巢上皮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到的作用,并为卵巢癌的早期筛查及基因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3例卵巢上皮性癌,11例卵巢交界性肿瘤,13例卵巢良性肿瘤和12例正常卵巢组织中E2F3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在卵巢癌、卵巢交界性肿瘤、良性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中,E2F3蛋白的平均光密度值(MOD)分别为0.454±0.053、0.143±0.047、0.124±0.028、0.134±0.040.E2F3蛋白在卵巢癌组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卵巢交界性肿瘤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而交界性肿瘤、良性肿瘤与正常卵巢三组间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卵巢癌组中,E2F3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手术病理分期、病理分级相关(P<0.01;P<0.01).而与淋巴结转移的发生无关(P>0.05).结论:核转录因子E2F3蛋白表达上调多见于卵巢癌组织,其表达水平与手术分期、病理分级相关.E2F3可能通过参与细胞周期调控,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促进作用.

  • FSH在上皮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李连香;陈丽宏;王亚琴;郭剑

    目的:研究卵泡刺激素(FSH)在良性、交界性、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的表达.方法:放射免疫法对62例上皮性卵巢癌、30例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及51例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患者血清及卵巢肿瘤组织液中的FSH进行测定.结果:FSH在卵巢癌患者血清和肿瘤组织液的表达(32.86mIU/ml,23.04mIU/ml)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患者血清和肿瘤组织液的表达(36.29mIU/ml,29.12mIU/ml)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患者血清和肿瘤组织液的浓度表达(20.97mIU/ml,4.96mIU/ml)存在显著差异(P<0.01),在良性与恶性之间、良性与交界性之间FSH浓度均存在显著差异,且随着恶性程度的增高,FSH的浓度也呈增高趋势;而在交界性、恶性上皮性肿瘤组织液和血清中的浓度表达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I-II期与III-IV期卵巢癌患者血清和肿瘤组织液FSH表达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肿瘤组织中FSH表达升高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 上皮性卵巢癌腹膜后淋巴结切除90例临床分析

    作者:冯继良;姚焕玲;彭素蓉;马传侠

    目的:探讨卵巢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和腹膜后淋巴结切除的临床意义.方法:2001年3月至2003年4月,我院收治上皮性卵巢癌90例.均在全身麻醉下,行全子宫、双附件、大网膜切除后,再行系统性腹膜后淋巴结切除.观察所切除淋巴结数量、转移数目、转移部位与分期、组织分化及病理类型的关系 .结果:随着临床分期增加和组织分化差,盆腔淋巴结转移率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不同病理类型间淋巴结转移总体差异无显著性(P=0.79).结论:卵巢癌随着分期增加,其淋巴结转移率升高,淋巴结受累范围也增大.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是卵巢癌分期的一个重要指标,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卵巢癌患者只有切除淋巴结,才有可能治愈.

  • 冷循环微波刀治疗肝癌的护理

    作者:羊永梅

    对108例冷循环微波刀治疗的肝癌患者,通过术前的充分准备及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术后对患者生命体征、穿刺点敷料、穿刺处皮肤情况、疼痛及小便颜色的观察护理,达到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的目的.

  • 分段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晚期宫颈癌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护理

    作者:蔡守平;施春明;刘蓉;陈曾燕;杨晓晴

    回顾23例全盆分段加速超分割放疗患者的护理资料,由于采取了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营养和饮食护理,照射野皮肤护理,及阴道冲洗等护理对策.患者均未出现Ⅱ-Ⅲ不良反应.

  •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三种麻醉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作者:朱芳;陈小红

    90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成三组行术前麻醉,Ⅰ组:手助式喷雾麻醉组,Ⅱ组:氧气雾化吸入组,Ⅲ组:超声雾化吸入组.结果表明:手助式喷雾麻醉和氧气雾化吸入麻醉的效果均优于超声雾化吸入组.

  • 可调控输液器在晚期顽固性癌痛中的应用

    作者:杜志强;秦健勇;张艳玲;刘丽

    目的:评价应用可调控输液器持续静脉滴注吗啡治疗晚期顽固性癌痛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应用可调控输液器持续静脉滴注吗啡治疗晚期顽固性癌痛患者18例,观察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18例患者持续静脉滴注吗啡前后疼痛评分分别为8.72±1.21和2.72±1.54 (P<0.05);其中完全缓解(CR)4 例(22.2 %),部分缓解(PR)9 例(50.0%),轻度缓解(MR)5例(27.8%).疼痛缓解率(CR+PR)为 72.2%.疼痛开始明显缓解时间为0.5-2小时,平均1.2小时.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便秘、嗜睡和轻度呼吸抑制.所有患者经治疗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应用可调控输液器持续静脉滴注吗啡能有效缓解晚期顽固性癌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经济、简单、易行的方法.

  •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实体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观察

    作者:鞠艳芳;李方;赵宏;杨俊兰;焦顺昌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对血小板减少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42 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皮下注射rhTPO,15000u/d,动态监测注射后血小板生长情况.结果: 治疗组使用rhTPO 6天后,血小板计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 ),血小板恢复至75×109/L需4.15d±1.05d,较对照组7.80d±0.99d明显缩短.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rhTPO对化疗后骨髓抑制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有促进增生作用,无明显不良反应.

  • 脑肿瘤放疗的体位固定

    作者:邱梅;傅深;张志红;王勇

    目的:头颈肩膜固定体位治疗脑肿瘤的效果评价.方法:脑肿瘤患者用头颈肩膜固定后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包括疗程治疗结束后采集EPID验证片,比较摆位重复性的情况.结果:用头颈肩膜固定对脑肿瘤患者实施IMRT放疗,经验证片与模拟定位片比较基本无误差. 结论:由于头颈部是个多变易动的部位,且脑肿瘤患者大多意识不够清楚,单单头架不足以固定患者体位,患者身体不自主的移动会造成头架的移动,头颈肩膜的使用有助于体位的固定.提高了摆位精度.

  • 体外循环下切除误诊为肺癌的巨大炎性假瘤1例

    作者:黄波;王晓东;刘志良;郎贤平;肖旭阳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17岁,以胸闷、胸痛、进食梗咽4年,加重半年为主述入院.患者4年前出现胸闷、胸痛、进食梗咽,2年前于当地医院行胸CT检查,显示右肺下叶巨大的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影,侵犯胸壁、心脏、食管,考虑为恶性肿瘤.于上级医院会诊,仍考虑为恶性肿瘤,因肿瘤侵犯较重未行手术治疗.今年患者来我院就诊,再次行胸CT检查(图1,2)发现肿瘤有所增长,明显侵犯胸壁、心脏及食管,与右肺静脉关系紧密且肿块密度不均一,边缘不规整,纵隔内可见肿大的淋巴结仍考虑为恶性肿瘤.建议患者行超声定位下取病理活检,病理回报为炎性假瘤.患者以炎性假瘤为诊断收入院(不排除肺癌的可能),拟行手术治疗.

  • 肝胚胎性肉瘤1例

    作者:杨安军;潘晓琳;杨安强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5岁.因发现右上腹包块3天,于2007年10月13日入院.3天前洗澡时发现右上腹无痛性包块.门诊腹部B超检查示:肝右叶实质性占位,性质待定.询问病史:无任何不适症状,饮食、睡眠及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减轻.

  • 硬化性胸腺瘤合并前纵隔成熟囊性畸胎瘤和异物肉芽肿1例

    作者:张毅;潘铁成;魏翔

    1 临床资料男,10岁,间断性胸痛二月,加重半月于2007年12月13日入院.查体:神志清楚,心肺腹未见异常.血常规示中性粒细胞比值为41.6%,淋巴细胞比值升高为51.4%,血红蛋白正常,红细胞压积39%.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不齐. 胸部增强CT显示前纵隔内一团块状密度影 8.0cm×5.0cm×7.0cm,不均匀,左胸腔见少量积液.于2007年12月24日经胸正中切口行探查术,术中见肿瘤位于左前纵隔,和左侧胸腺相连,侵及心包和左膈神经,大小约7.0cm×6.5cm×7.0cm,质硬.左膈神经被完全包绕.完整切除左侧胸腺、肿瘤、受累心包.

  • 脊柱转移瘤的手术治疗(附61例分析)

    作者:王金堂;聂治军;杨益民

    目的:分析脊柱转移瘤手术治疗,探讨其适应证、手术方法、疗效.方法: 对61例脊柱转移瘤行手术治疗,包括颈段10例、胸段28例、腰段20例、骶段3例,观察术后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随访3个月-4年,平均17个月,疼痛缓解率85.5%(47/55例),51例神经功能恢复按Frankle分级提高1-3级,6例术前术后均没有神经症状,4例无神经功能恢复.短生存4.5个月,长生存3年,生存期超过2年者19.6%(12/61例).结论: 根据肿瘤的Tokuhashi、Tomita、WBB分期系统设计手术方案,合理切除肿瘤,脊髓减压和重建脊柱稳定性,可以明显缓解疼痛,改善神经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 近端型上皮样肉瘤3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范宜娟;杨滢瑜;陈荣;章林培

    目的:探讨近端型上皮样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要点、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生物学行为.方法:分析3例上皮样肉瘤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其组织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对其进行随访.结果:女2例,男1例.发病年龄24-34岁.位于头部2例,肩部1例.临床均表现为无痛性生长的单一结节状肿块.肿瘤细胞呈圆形、卵圆形及梭型,含有均质状嗜酸性胞质,细胞核空泡状,核仁明显,一个或多个,见肉芽肿样改变及出血囊性变.肿瘤细胞波形蛋白(Vimentin)、细胞角蛋白(AE1/AE3)、CD34阳性表达,上皮膜抗原(EMA)部分阳性表达.阴性表达的是 CD31、FⅧ因子、Mac387、CD68、S-100蛋白、SMA、HMB-45、desmin、CD240.1例死于发病后14个月,1例于发病6个月后出现复发,另1例随访个5月无复发和转移.结论:近端型上皮样肉瘤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是:肿瘤细胞呈结节状分布,有上皮样结构,肿瘤细胞有弥漫性嗜酸性胞质,核大,空泡状,核仁明显,核分裂相多见.瘤细胞共同表达Vimentin、AE1/AE3、CD34,部分病例瘤细胞表达EMA;需与上皮样血管肉瘤、滑膜肉瘤、上皮样恶性神经鞘瘤鉴别诊断.其生物学行为高度恶性.

  • 皮肤基底细胞癌20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范晓春;张丰;郭英

    目的:探讨皮肤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基底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结果: 本组中男性9例,女性11例,男女之比为1:1.22.40岁以上18例(90%),头面部12例(60%),结节溃疡型10例(50%),实体型12例(60%). 结论: 基底细胞癌好发于头面部,多见于中老年人,其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特征呈高度变化.

  • 25例卡波西肉瘤临床分析

    作者:张莉;裴园丽;艾力·吐尔逊;玛依努尔·艾力;张仑

    目的:总结卡波西肉瘤(Kaposi's sarcoma,KS)临床诊断治疗经验,了解病人生存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KS患者,对其临床表现、肿瘤特征、治疗方式、疗效和生存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5例均为少数民族,维族24例,哈族1例.经典型KS主要累及四肢,较少发生远处转移.艾滋病相关型KS病变广泛,除皮肤病变外,常多系统器官受累.7例经典型KS采用放疗,平均剂量为3771cGy,近期疗效完全缓解率71.4%(5/7);部分缓解率28.6%(2/7),有效率100%,放疗7例均存活.余11例经典型KS采用化疗,生物免疫等治疗,部分缓解率36.4%(4/11),无完全缓解率,6例存活.7例艾滋病相关型KS患者,以高效的抗逆转录治疗(HAART)以及免疫治疗、生物治疗,其中4例死亡.结论:新疆地区KS以少数民族常见,汉族罕见.放射治疗对KS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剂量以40Gy左右为宜,同时加生物治疗和化疗可能提高疗效.艾滋病相关的KS治疗疗效和预后差.

  • 内皮抑素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子宫平滑肌肉瘤1例及文献回顾

    作者:尹晓然;王西京;刘小旭;康华峰;代志军;马小斌;梁亮

    子宫平滑肌肉瘤约占子宫恶性肿瘤的1%,属于少见肿瘤[1],恶性程度较高、预后差;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可依据高危因素的情况给予综合治疗;化疗可改善晚期患者的预后.

  • 皮肤上皮样血管内皮瘤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许峰;张斌豪;何建军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EH)为罕见低度恶性肿瘤,全身各处均可发病,但以肝、肺、皮肤、软组织多见,也见于骨骼、颅内.有关其病理学诊断与鉴别及临床治疗,国内外文献多为个案报道,且大多为成人肝脏与肺等部位的病例.我们收治一例12岁的皮肤EH患者,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 抗肿瘤中成药使用调查分析

    作者:梁素娇

    目的:分析我院抗肿瘤用药结构,掌握用药动态,提高药品使用价值.方法:根据我院微机系统数据分类统计2006年-2007年用药情况汇总分析.结果:抗肿瘤用药明显增加,增强免疫力的药品有所下降,其它用药比率较小,属专科用药偏差.结论:医院加强了住院患者的院内治疗,抗肿瘤用药量明显增加.

  • XIAP和XAF1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张丽娜;魏旭东;李玉富;张龑莉;朱兴虎;左文丽;宋永平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AL)患者中凋亡抑制蛋白XIAP和XIAP相关因子1(XAF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86例AL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初诊未治患者56例,治疗后完全缓解期(CR)患者22例,缓解后复发患者8例,应用RT-PCR方法检测骨髓细胞中XIAP mRNA和XAF1mRNA表达.对照组为20名门诊非恶性血液病患者.结果: 对照组、初治组、缓解组和复发组的XIAP mRNA平均表达水平之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F=58.77,P<0.01);对照组的XIAP mRNA平均表达水平为0.29±0.13,明显低于AL初治患者(0.98±0.30)(P<0.01)和缓解组(0.45±0.17)(P<0.05);缓解组的平均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初治组(P<0.01);复发组的XIAP mRNA平均表达水平高(1.23±0.30),不仅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缓解组(P<0.01),也高于初治组(P<0.05). 对照组的XAF1 mRNA的阳性表达率为100%,明显高于初治组(51.79%)(P<0.01)和缓解组(77.27%)(P<0.05);初治组和复发组的阳性表达率(25%)明显低于缓解组(P<0.05),但初治组与复发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XIAP mRNA和XAF1 mRNA表达在初治AML和ALL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XIAP异常高表达和XAF1异常低表达可能在急性白血病发病和病情进展中起重要作用,为AL 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XIAP XAF1 急性白血病
  • 骨髓瘤自体干细胞移植后中枢神经系统复发1例报道和文献复习

    作者:王学文;翟勇平;刘海宁;曹红琴;周晓钢

    目的:报道1例多发性骨髓瘤(MM)自体干细胞移植(auto-SCT)后中枢神经系统(CNS)复发的病例,并进行文献复习.方法:1例IgA λ型MM患者经VAD方案3个疗程后进行Auto-SCT,2-3个月后临床和生化指标提示复发.病程中反复发作的溶骨性破坏性疼痛和多发性浆细胞皮下结节、肿块,遍及头部、肢体、躯干体表皮下及胰头部.采用多种联合系统化疗(SC)、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咪及放射治疗,化疗方案包括VAD、MOP、TCD、TDCEP方案,显示耐药、难治和复发.CNS MM的发病以MM明显缓解为契机,经鞘内化疗(IT)CSF瘤细胞和生化转阴.胰头浆细胞瘤梗阻性黄疸和CNS MM复发是该例死因.结果:本例自MM至CNS MM发病历时26个月,自Auto-SCT至CNS MM15个月.总生存期33.5个月,自Auto-SCT至死亡22.5个月,自CNS MM至死亡7.5个月.结论:MM患者CNS的累及是罕见的并发症,CNS MM的预后很差,据报道中数生存期仅1.5-2个月.CNS MM采用各种治疗措施(SC、IT和CI)的联合.CNS MM有效的治疗方案尚不明了,但颅照射(CI)应包括在任何方式的治疗中.

  • 直肠癌术后复发的综合治疗疗效分析

    作者:马剑波;施健;季斌;陈不尤;顾红梅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复发的综合治疗方式及疗效.方法:手术后局部复发的直肠癌患者14例单纯采用常规放射治疗(单放组),21例在常规放射治疗后化疗(序贯组),15例在常规照射40Gy后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同步化疗(适形同步组),化疗方案主要有5-FU/LV,草酸铂+5-FU,草酸铂+希罗达.结果:症状缓解率单放组为7/9,序贯组11/13,适形同步组9/10(P>0.05).单放组、序贯组、适形同步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4.3%、71.4%、86.7%(P>0.05).单放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4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7.1%、28.6%、14.3%;序贯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9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1.4%、42.9%、23.8%;适形同步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5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0%、56.6%、38.8%;适形同步组与单放组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361).3组不良反应可以耐受.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同步化疗可延长术后复发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是有效的综合治疗方式.

  • 泰素帝联合顺铂、5-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临床观察

    作者:蔡俊;杨武;于立江;马德;陆网坤

    目的:观察泰素帝联合顺铂、5-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35例晚期胃癌采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5-氟尿嘧啶方案治疗2-4周期.按照WHO标准进行评价.结果:35例中CR 1例,PR 16例,NC 10例,PD 8例,总有效率(RR)为48.6%(17/35);初治组RR为63.64%(7/11);复治组RR为41.67%(10/24).两组R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泰素帝联合顺铂、5-氟尿嘧啶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可以耐受,可广泛应用.

  • 肝脏恶性黑色素瘤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巩丽;赵建业;赵华栋;朱少君;韩秀娟;兰淼;张伟

    目的:探讨肝脏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生物学行为.方法:报道1 例肝脏恶性黑色素瘤,对其进行光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及特殊染色检测,并回顾文献.结果:肉眼观察见椭圆形肿物,有明显包膜,局部与肝组织黏连,但二者分界清楚;光镜下瘤细胞呈弥漫性分布,与肝组织分界处有纤维组织分割,但局部瘤细胞突破包膜侵及肝组织;肿瘤细胞异型性明显,呈圆形、多角形或梭形,胞界清,胞质丰富.部分区域瘤细胞胞浆中可见灰黑色颗粒;核圆形或卵圆形,核仁明显,嗜酸或弱嗜碱性,核分裂像易见;免疫组化结果肿瘤细胞显示Vimentin、Melanoma-pan、HMB45和S-100阳性;不表达AFP、CK高、CK18、CEA、CK19、CD34、CD117、NSE、LCA、CK、CHA、HCG、EMA、SCLC、Desmin、SM-actin、SC-actin、myoglobin和Syn等.结论:肝脏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极其罕见的肿瘤,且组织学形态又复杂多样,如遇到诊断有困难的肝脏肿瘤时,应考虑到恶性黑色素瘤之可能.

  • 血清IGF-Ⅱ在大肠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王双双;谷万军;杨晓慧;孙诚;郝培

    目的:研究大肠癌及大肠腺瘤患者血清中IGF-Ⅱ表达水平,探讨其在大肠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3例大肠癌患者、33例大肠腺瘤患者(其中伴轻、中、重度异型增生分别为13例,11例,9例)、10例健康人血清中IGF-Ⅱ水平.结果:IGF-Ⅱ在大肠癌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大肠腺瘤及健康人,三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IGF-Ⅱ血清含量测定可作为大肠癌早期诊断的指标.

    关键词: IGF-Ⅱ 大肠癌 血清
  • TOFU/LV时辰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孙贵富

    目的:观察和评价应用TOFU/LV时辰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奥沙利铂(LOH-P)125mg/m2d1上午10时至下午4时静脉滴注,吡喃阿霉素(THP)35mg/m2d1上午10时后静冲,亚叶酸钙(CF)200 mg d2-6在应用5-FU前静脉滴注.氟尿嘧啶(5-FU)400 mg/m2 d2-6晚10时至次日上午10时静脉滴注,并于氟尿嘧啶静滴前静注250mg/m2,21天为1周期,2个周期为1疗程,至少完成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入组12例均可评价疗效,有效率(CR+PR) 58.3%(7/12)SD25%(3/12),PD16.7%(2/12).中位生存期(MST)10.5个月,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5.2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外周神经毒性,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结论:应用TOFU/LV时辰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可提高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缓解率﹑延长生存期,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较常规化疗减轻.

  •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腹腔镜姑息性手术治疗-单中心9例病例总结和文献回顾

    作者:田雨;吴硕东

    目的:报告9例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腹腔镜姑息性手术治疗经验,并回顾总结近年相关文献.方法:收集2004年5月至2008年4月入院行姑息性腹腔镜手术治疗的9例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的临床资料并分析,检索并回顾总结近年相关文献.结果:9例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中,壶腹部癌3例,胰头癌2例,胆管癌4 例;2例中转开腹,1例为难以控制的出血,1例为高碳酸血症;腹腔镜下完成的术式包括胆囊空肠吻合术4例,胆肠吻合口手工缝合2例,机械缝合2例,平均手术时间115min;平均失血量56.3ml,无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8天;围手术期死亡率0.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3例,胆肠吻合口手工缝合1例,机械缝合2例,平均手术时间180min;平均失血量150ml;术后并发症: 自限性胆汁瘘1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0天;围手术期死亡率0.结论:腹腔镜胆肠内引流术创伤小、恢复快,是不能根治切除的恶性梗阻性黄疸姑息治疗的安全、有效和可行的选择.

  • MGMT和HSP70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吉艳荣;薄爱华;吉彦丽;张彦;牛书雷;冯丹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HSP)70和DNA修复酶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guanine-DNA methytransferase,MGMT)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61例大肠癌组织中MGMT与HSP70的表达情况.结果:MGMT与HSP70在大肠癌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0.82%和62.30%.其中,二者都与性别及分化程度相关性不明显(P>0.05);而与年龄和浸润深度有相关性(P<0.05),且二者呈正相关(P<0.05;r =0.32).结论:MGMT与HSP70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检测它们对大肠癌的防治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 PTEN基因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病理生物学特征的关系

    作者:杨怡;吴博;宋爱玲;付强;刘文超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与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大肠癌组织,60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的PTEN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大肠癌组织中PTEN 阳性率为53.3% (32/60),显著低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的阳性率100%(60/60).在各组织学类型中,高分化腺癌PTEN 蛋白阳性表达率高73.3% (22/30)显著高于低分化腺癌27.3%(6/22).PFEN蛋白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PTEN基因的异常改变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能是大肠癌进一步恶化的标志之一,可作为大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参考指标,为大肠癌的基因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国产吉西他滨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胰腺癌临床观察

    作者:张美菊;雷小芹;苏捷;谭焕明;赵银丽

    目的:观察国产吉西他滨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胰腺癌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9例晚期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例,给予GCF方案(吉西他滨联合5-氟尿嘧啶),21天为1周期;对照组9例,给予FAM方案(5-氟尿嘧啶联合阿霉素、丝裂霉素),21天为1周期,均至少化疗2周期.结果:19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临床受益反应率明显优于对照组(50% vs 22%,P<0.05);观察组中位生存期和1年生存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白细胞下降、胃肠道反应,均较对照组轻,其它不良反应两组相似均可耐受.结论:吉西他滨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胰腺癌近期临床疗效较高,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 食管鳞癌中人乳头瘤病毒16型E6、E7 和细胞特异性增强子片段的检测

    作者:刘文康;张美萍;张镇西;楚雍烈

    目的:检测食管鳞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16 E6、E7基因和细胞特异性增强子片段(CTSE).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法(PCR)检测40例食管鳞癌和20例正常食管黏膜中HPV16 E6、E7基因和病毒长控制区内(long control region,LCR)的细胞型特异性增强子(cell type specific enhancer,CTSE).结果:在40例食管鳞癌中,HPV16 的E6、E7基因和CTSE片段的检出率分别是37.5%(15/40)、42.5%(17/40)和40%(16/40),20例正常食管黏膜中E6、E7和CTSE的检出率分别为0%(0/20)、0%(0/20)和5%(1/20),两者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CTSE片段分别与E6和E7 基因有明显相关性(P<0.05).食管鳞癌中E6 、E7基因及CTSE的检出率在患者不同性别、年龄、肿瘤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学分级肿瘤中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结论:E6和E7基因与CTSE 片段共存于HPV16感染的食管鳞癌组织中,三者可能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 3DCRT治疗肝癌并门静脉癌栓的疗效评价

    作者:陈大朝;刘庆春;袁亚维;陈龙华

    目的:分析三维适形放疗技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并门静脉癌栓的疗效.方法:2001年10月-2006年10月,共收治25例原发性肝癌并门静脉癌栓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治疗,分割剂量视病情定为2-5Gy/次,治疗10-30次,90%以上的等剂量线包绕靶区,靶区总剂量50-70Gy. 观察肿瘤及癌栓的近期疗效,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作多因素分析.结果:原发灶肿瘤近期有效率 60.0%,癌栓有效率为76%.平均生存时间为(26.5±9.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24.0±8.46)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期、肝功Child-Pugh 分级、卡氏评分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P<0.05).结论:3DCRT具有疗效好,损伤小,易耐受,是治疗原发性肝癌并门静脉癌栓有效治疗方法.

  • 奥曲肽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蒋伯刚;臧家兰;孙贵富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4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20例,使用奥曲肽0.1mg,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至病情有进展时停药;对照组24例,仅接受支持治疗.每1个月进行1次疗效评价,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中无CR,3例PR,2例NC,15例PD.总有效率为15%.对照组中无CR、PR,4例NC,20例PD.总有效率为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0.05) .治疗组中位生存期为7.5个月,对照组中位生存期为2.5个月,有显著性差异( P<0.05) .治疗组中位TTP为5个月,对照组为2.5个月,有显著性差异( 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 ( P<0.05),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奥曲肽可延长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 HLFO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观察

    作者:姜立喜;靳庆燕;肖军;任海华;栾丽娟;王小玥

    目的:观察HLFO方案(HCPT+CF+替加氟+L-OHP)治疗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治疗组 36例羟基喜树碱10mg,亚叶酸钙100mg,替加氟700mg,d1-5静滴;艾恒130mg/m2,静滴 ,d1;每3周为1个周期,2-3 个周期评价疗效.对照组24例采用HLFP方案化疗:顺氨氯铂25mg/m2,静滴,d1-3,羟基喜树碱6mg/m2,静滴,d1-5;甲酰四氢叶酸钙100mg,静滴2小时,d1-5;5-氟尿嘧啶400mg/m2静滴,d1-5;每21日为1周期,完成3周期后判定疗效,有效病例4周后确认.结果:治疗组36例患者,总有效率(CR+PR)为58.3%(21/36);对照组的有效率为54.2%(13/ 2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轻度的血液学毒性、恶心呕吐和外周感觉神经异常.治疗组的周围神经毒性较对照组高 (P<0.05),对照组的恶心呕吐反应较治疗组高(P<0.05),其余不良反应均相似.结论:HLFO方案是治疗晚期食管癌疗效确切且毒性较小的联合化疗方案,值得推广.

    关键词: HLFO方案 食管癌 疗效
  • survivi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Caspase-3、p53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陈智彬;曹建伟;宋彦;祝兴旺;宋永胜

    目的:研究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的表达及与Caspase-3、p53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0例BTCC及1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石蜡切片中survivin蛋白与Caspase-3蛋白、p53蛋白表达,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survivin在BTCC标本中阳性表达率为76.0%(38/50),在正常组织中不表达,与BTCC的组织学分级、预后显著相关(均P<0.05),但与临床病理分期无关(P>0.05);p53阳性表达率为68.0%(34/50),与对照组阳性表达率30%(3/10)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pase-3阳性表达率为36.0%(18/50),与对照组阳性率90%(9/1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与Caspase-3表达呈显著负性相关(r=-0.457,P<0.05),survivin与p53表达呈显著正性相关(r=0.317,P<0.05).结论:survivin在BTCC中高表达提示该基因在BTCC发生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Caspase-3失表达、p53突变与survivin阳性表达可能在BTCC的形成过程中起协同作用,对于判断BTCC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

  • 肾细胞癌中Egfl7表达与血管生成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许韩峰;刘学锋;殷晓鸣;刘先东;吴斌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组织中Egfl7的表达对肾细胞癌血管生成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应用SP 法对82 例肾癌及6例正常肾组织标本进行Egfl7和CD34 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其Egfl7表达和CD34 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值,分析Egfl7表达和MVD之间,及其与肾癌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82 例肾癌病例中,57 例Egfl7表达阳性,总阳性率为69.5%.Egfl7表达与肾癌组织学分类、分期、分级和静脉浸润有关(P<0.05).Egfl7阳性表达和阴性表达组织中MVD 值分别为127.3±31.3和79.4±27.2, 差别有显著性(P=0.001),且MVD 和Egfl7的表达呈正相关(r=0.875,P<0.05).结论:Egfl7可能在促进肾细胞癌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

  • 8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病理分析

    作者:应香岚;文小凤;应亚君

    目的:研究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的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AML的组织形态学特点及免疫组化结果.结果:AML由血管、平滑肌和脂肪组织呈不同比例构成,部分平滑肌细胞有一定的异型性,偶见核分裂像.免疫组化:HMB45(+)、Vimentin (+)、 actin (+)、S-100(+) 、EMA(-).结论:AML是肾脏少见的良性肿瘤,HMB45在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一定的价值.

  • 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5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曹薇;杨向红;高霭峰;徐灿;姜卫国

    目的:探讨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5例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点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结果: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 5例,肿瘤直径3.5cm-5.0cm,镜下见肿瘤由大小不等的囊腔构成,囊腔内衬上皮样肿瘤细胞,细胞呈透明状,间隔内肿瘤细胞呈巢状.Fuhrman分级为Ⅰ-Ⅱ.免疫组化标记:CK(+)、EMA(+)、Ki67(<3%+)、CD68(-).5例均行根治性肾切除术,随访1年,均无复发.结论: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具有独特的病理学特征,是具有低度恶性潜能的肿瘤,预后良好,可以通过手术切除而治愈.

现代肿瘤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4 05 06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