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现代肿瘤医学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Journal of Modern Oncology 현대종류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抗癌协会 陕西省抗癌协会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91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2-4992
  • 国内刊号: 61-1415/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52-297
  • 曾用名: 陕西肿瘤医学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现代肿瘤医学》编辑部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李树业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甲状腺乳头癌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作者:万光俊;赵文新;王波;颜守义

    甲状腺癌是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但甲状腺癌的术前准确诊断依然存在挑战.蛋白质组学的发展为甲状腺癌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手段,为甲状腺癌的发病机制探讨、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价开辟新的思路,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是常见的甲状腺癌.目前PTC的蛋白质组学研究仍然有限,本文详细介绍PTC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的进展.

  • Hippo通路及YAP基因研究的新进展

    作者:周洲;朱金水

    Hippo通路是近年来在果蝇体内发现的一条新的细胞信号通路,主要的功能包括调控器官体积、保持细胞增殖凋亡平衡,参与细胞接触性抑制的调节,通路的调控异常导致肿瘤发生.YAP基因是Hippo通路主要的调控因子.在本文中,我们主要介绍Hippo通路的组成,具体调控机制,YAP基因及其在肿瘤生成中的作用.

  • 18F-FDG PET/CT在诊断乳腺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段海霞;马向东;陈必良;张展;魏燕;邵娟

    影像学检查中的正电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从解剖结构的精细图像为肿瘤的诊断提供了准确的影像依据,随着现代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2-氟-18-氟-脱氧-D-葡萄糖(18F-2-Fluoro-2-deoxy-glucose,18F-FDG) 已成为临床应用广泛且成熟的正电子核素显影剂,18F-FDG与PET/CT技术联合使用从分子水平反映肿瘤的功能和代谢信息为肿瘤的诊断比PET/CT提供了更为精确的影像依据,为临床提供疾病的生物代谢信息,为今后乳腺癌影像诊断的主要发展趋向提供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18F-FDG 乳腺肿瘤 PET/CT
  • 多学科小组与胃癌诊治

    作者:张常华;何裕隆;詹文华;吴英

    近年来随着肿瘤学的迅速发展,对于癌症的多学科小组共同诊治制度和个体化医疗已然成为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当今世界多学科小组的概念及发展出发,通过简要介绍我院胃癌诊治的多学科小组工作,总结相关经验,促进国内更多胃癌多学科小组诊治制度的建立,提高我国胃癌的整体诊治水平,从而改善我国胃癌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 MDT 胃癌 预后
  • 超低剂量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学文

    沙利度胺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有效药物,其抗MM治疗的合适剂量尚未完全确定,且无明确的剂量-反应关系.该药的不良反应与剂量相关.超低剂量沙利度胺(25mg/d,T25)可使大多数患者耐受,并在单用或联用(+小剂量环磷酰胺+小剂量地塞米松)时显示有效.尤其适用于老年、体衰和不耐受的患者,并提供更长时间的维持治疗.

  • 肿瘤微环境中的起始细胞

    作者:张百红;王湘辉

    探索肿瘤发生的起始阶段是理解肿瘤生物学的关键,肿瘤起始细胞(cells of origin)的研究已显示出这个领域的进步.现综述肿瘤前期细胞(progenitor cells)、祖细胞(progenitorcells)、癌前干细胞(pre-cancerous stem cells,pCSCs)和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等肿瘤起始细胞研究的新进展,讨论微环境对肿瘤起始细胞研究的影响.

  •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研究进展

    作者:黄海建;曲利娟;郑智勇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SFTs)是一种少见的间叶来源性肿瘤,好发于胸腹腔,胸膜外其他组织也可发生,临床多呈良性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良性SFTs可发展为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malignant solitary fibrous tumors,MSFTs).在临床病理学上,SFTs需与其他梭形细胞肿瘤鉴别,而及时准确的诊断对SFTs的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 循环肿瘤细胞自激注入的研究进展

    作者:马琼;周勇;裘秀春

    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转移仍是癌症病人死亡的首要原因.肿瘤转移的新理论认为循环肿瘤细胞能够回到肿瘤原发灶,从而滋养肿瘤细胞,并产生更具侵袭力的转移株.本文就该现象加以综述,并对其在人类癌症转移研究中的意义进行探讨.

  • 肿瘤免疫逃逸机制的研究新进展

    作者:宋彦;朱喜科

    目的:探讨肿瘤免疫逃逸的机制,指导肿瘤治疗理论研究.方法:应用NCBI 的PubMed 文献数据库,以"肿瘤免疫逃逸、T淋巴细胞、髓源性抑制性细胞,免疫抑制因子,胸腺萎缩"等为关键词,检索2005 至2010相关文献.后纳入分析40余篇文献.结果:肿瘤细胞可通过多种途径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的监视,包括肿瘤对T淋巴细胞的功能抑制,诱导分化出免疫抑制细胞如髓源性抑制细胞,调节性T细胞等.同时肿瘤可导致免疫抑制因子如IL - 10,IL - 4、TGF-β、VEGF、IDO、COX- 2的上调.促进免疫器官胸腺的萎缩.结论:肿瘤免疫逃避机制十分复杂,深刻认识肿瘤免疫逃逸机制,有助于肿瘤防治研究的深入.

  • 从白血病干细胞探讨中医中药治疗白血病的思路方法

    作者:杨向东;杨文华;史哲新;刘宝山;高宏;张佳

    白血病干细胞是能否治愈白血病的决定因素,白血病细胞可以通过化疗清除,而白血病干细胞却不能.白血病干细胞静止于龛内,不仅耐药,而且逃避免疫杀伤,但它表现出造血干细胞的"干性"、"定向性"和"迁移性"是白血病复发的主要根源.基于这些共识中医中药研究者应重新认识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和白血病复发,探求有效的白血病中医治疗新方法和新思路.

  • 早期乳腺癌腋窝亚LevelⅡ淋巴结清扫的初步研究

    作者:马祥君;何湘萍;汪洁;高雅军;高海凤;孔令伟;闫智清

    目的:探索基层医院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外科处理的适宜方法.方法:对9例符合研究条件的病例先美兰染色(meythylene blue staining)实施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再补充实施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ALND术中显露腋静脉,以腋静脉下2cm为界缝线标记,术后将标本从缝线处分离,对淋巴结进行分组取材,将前哨淋巴结、腋静脉下2cm内淋巴结(亚levelⅡ淋巴结)、腋窝其余淋巴结(其余淋巴结)分组送病理检查,观察各组淋巴结数量及肿瘤细胞腋淋巴结转移规律.结果:找到前哨淋巴结6例;5例前哨淋巴结、亚levelⅡ淋巴结、其余淋巴结均为阴性;1例前哨淋巴结、亚levelⅡ淋巴结、其余淋巴结均为阳性;另有1例患者前哨淋巴结未找到,而亚levelⅡ淋巴结检出阳性.结论:基层医院对于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可以用美兰染色行前哨淋巴结活检,若前哨淋巴结阳性或未找到前哨淋巴结,行ALND;若前哨淋巴结阴性,行亚levelⅡ淋巴结清扫.

  • 高频超声在Mammotome旋切系统微创治疗乳腺良性肿块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于冲;马灵芝;郑继慧;涂巍

    目的:总结高频超声在Mammotome旋切系统微创治疗乳腺良性肿块中的临床价值及应用经验.方法:对50例个经临床与超声诊断为乳腺良性肿块的女性患者,在高频超声引导下行Mammotome微创旋切治疗,对超声引导情况及旋切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高频超声清晰地显示了取样全过程,显示率100%.50例共83个乳腺肿块均完全切除.结论:高频超声在Mammotome旋切系统微创治疗乳腺良性肿块中具有操作简单、定位准确、无创伤等优点,能术前定位、术中引导监测、术后疗效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XRCC1Arg194Trp多态性与亚洲人群肺癌易感性的Meta分析

    作者:许崇安;刘佳丽;王晓杰;李琳;冯丹;刘艳

    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XRCC1 Arg194Trp基因多态性与亚洲人群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万方、CNKI、维普和CBM数据库,全面收集有关XRCC1 Arg194Trp基因多态性与亚洲人群肺癌易感性的相关研究.结果:根据入组标准,共13个病例对照研究纳入本系统评价,共计5585例研究对象,其中包括2629例肺癌患者和2956例健康正常人.Meta分析结果表明:XRCC1 194Arg等位基因(ORArg=1.01,95%CI=0.90-1.14,P=0.84)、194Trp携带者(ORArg/Trp+Trp/Trp= 1.04,95%CI=0.93-1.15,P=0.50)及194Arg携带者 (ORArg/Arg+Arg/Trp=1.14,95%CI=0.94-1.37,P=0.18)均与亚洲人群肺癌易感性无明显统计学关联.结论:虽然194Trp等位基因及其携带者可能导致XRCC1修复DNA损伤能力的降低,但XRCC1 Arg194Trp多态性与亚洲人群肺癌易感性并无明确统计学关联.

  • CT/CT图像融合技术评价食管癌二程放疗的可靠性研究

    作者:张玉海;夏火生;李月敏;韩守云;高杨

    目的:探讨利用CT/CT图像融合技术来评价食管癌二程放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9例食管癌患者,接受调强放疗46Gy后,行二次CT定位,制定后程适形或调强计划,给予处方剂量20Gy.将两次CT图像融合得到全程融合计划,总处方剂量66Gy.比较两个疗程危及器官的体积变化,将首程计划移植到二次定位图像上,计算并比较危及器官受照剂量的差别;将一程计划和二程计划的危及器官评价结果直接相加,与融合计划进行比较.结果:两次定位肺与心脏的体积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CT融合精度对肺和心脏的受量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脊髓大受照剂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分次计划评价指标相加与融合计划的比较结 果是,双侧肺V20、心脏V30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肺平均受照剂量和脊髓的大受照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食管癌分程放疗中,宜采用融合计划来评价肺和心脏的受照剂量,可以采用两次计划分别评价得出的脊髓大受照剂量之和来作为全程脊髓大受量的评价指标.

  • 62例局部晚期NSCLC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放射性肺炎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余娴;杨镇洲;王阁;杨雪琴;胡南;刘岩海;马俊刚

    目的:探讨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发生放射性肺炎的相关因素.方法:62例不能手术切除局部晚期NSCLC患者放疗前1周行肺功能检测,分析患者性别、年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病变部位、同步化疗、吸烟状况、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与否、肿瘤位置、肿瘤体积和剂量参数V10、V20、V30以及肺功能指标与放射性肺炎的关系.结果:62例患者中11例发生放射性肺炎,其中3例发生于放疗中,8例发生于放疗后1个月内.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差异的相关因素为肺功能状态、肿瘤体积、肺剂量体积参数(P=0.002,P=0.000,P=0.032);经过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放疗前合并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病变位于肺下叶、肿瘤直径>5cm以及V30>25%为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的显著相关因素(P=0.047,P=0.035,P=0.040和0.002).结论:放射性肺损伤是多因素综合影响结果,对肺部有慢性疾病患者应优选治疗方案,且控制肺V30<25%.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电子线照射研究

    作者:夏火生;武勇;张玉海;高扬;韩守云;李月敏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电子线照射(electron beam chest wall irradiation,EBCWI)的剂量学特点,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10例左乳癌改良根治术后的定位CT图像为基础,借助Eclipse 8.6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软件(Varian Clinac iX 加速器配备)进行EBCWI剂量学研究.由资深放疗医师确定CTV和心脏及肺组织边界,模拟制定不同能量电子线以不同机架角方向实施胸壁照射的放疗计划.评价各治疗计划的剂量分布和靶区及心肺组织的体积剂量关系(DVH),并尝试用Bolus优化计划结果.结果:从照射角度来看,20°-40°机架角治疗计划的剂量分布较好并且靶区平均剂量(CTVmean)较高.从射线能量分析,以95%CTV 50Gy为处方剂量,6MeV电子线无法达到剂量要求;9MeV、12MeV和 15MeV电子线在满足靶剂量时,同侧肺≥20Gy的体积百分比(LungV20)分别为31%±6%、50%±4%和65%±8%;心脏≥30Gy的体积百分比(HeartV30)分别为10%±20%、23%±3%和38%±5%;精心设计Bolus可以显著降低心肺组织剂量而对靶区剂量几无影响.结论:乳癌根治术后EBCWI宜选择9-12MeV电子线从偏患侧30°左右的机架角实施照射,并恰当应用Bolus以进一步优化剂量分布.照射,并应恰当应用月燥造怎泽以进一步优化剂量分布.

  • 人非小细胞肺癌CD46分子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研究

    作者:王仕忠;王勇;关乃富;鲍永仪;倪诚;夏蕾;马玲娣

    目的:研究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CD46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CD46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肿瘤发生发展的相关性.结果:检测66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样本,24例鳞癌中14例CD46表达阳性(71.4%),42例腺癌中37例CD46表达阳性(88.1%);66例标本中40例 TNM早期患者有32例CD46表达阳性 (80.0%),26例TNM中晚期患者有19例CD46表达阳性(73.8%);此外,20例正常肺支气管上皮细胞CD46表达均为阳性,19例正常肺泡上皮细胞CD46表达均为阴性.结论:CD46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病理组织类型及肿瘤细胞的起源有关,与肺癌的TNM分期无关.

  • 乳管镜与美兰染色定位在乳管内肿物切除术中应用的比较

    作者:曲文志;王勤勇;金光华;涂巍

    目的:比较乳管镜定位和美兰染色定位在乳管内肿物术中应用的价值.方法:23例乳管内肿物患者行术中美兰染色定位切除,53例行术中乳管镜定位切除,评价两种定位方法的效果.结果:一次性病灶切除率乳管镜定位组为96.2%(51/53),美兰染色定位组为78.3%(18/23),乳管镜组无一例发生乳腺局部变形,美兰染色定位组术后7例发生局部变形.结论:乳管镜定位指导乳管内肿物手术切除具有定位准确、手术损伤小、无乳腺变形等优点,提高了乳腺病变导管的诊断率,值得临床应用.

  • 乳腺癌患者自我概念水平与家庭环境状况调查及分析

    作者:刘迎红;陈颖;吕跃;田玉文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自我概念水平和家庭环境状况,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应关系.方法:选取社区乳腺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选取与研究组相匹配的60名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自我概念评定量表(TSCS)和家庭环境评定量表(FES-CV)测评两组患者自我概念水平和家庭环境状况,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二者相关性.结果:两组TSCS评比,研究组除自我批评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外(P<0.01),其余9个因子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FES-CV 评比,研究组除矛盾性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外(P<0.01),其余9个维度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自我批评与矛盾性呈高度正相关(P<0.01),与亲密度等9个维度呈高度负相关(P<0.01或P<0.05);心理自我、自我满意、伦理自我、自我认同、自我总分、家庭自我、生理自我、社会自我以及自我行动与矛盾性呈高度负相关(P<0.01或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自我概念水平和家庭环境状况低于正常人群,自我概念水平的高低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要塑造乳腺癌患者积极的自我概念,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在做好对患者本人心理治疗的同时,亦必须做好对家庭康复环境的干预.

  • E-cadherin和VEGF在青年女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崔岩;庞达;张显玉;刘锋

    目的:探讨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E-ca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青年女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0例青年女性,80例绝经后乳腺癌组织中E-cad和VEGF的表达情况,分析它们之间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青年组较绝经组患者淋巴转移率高(P<0.01);青年组与绝经组患者组织E-ca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差异皆有显著性意义(P<0.01);各组中腋窝淋巴结转移者和未转移者E-ca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青年乳腺癌组织中E-ca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表达成负相关(P<0.01).结论:青年乳腺癌侵袭性强,E-cad低表达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高表达是预测青年乳腺癌恶性侵袭能力极有价值的生物学指标.

  •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超分割放疗及同步化疗的临床研究

    作者:周绍兵;刘阳晨;高飞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超分割放疗及同步化疗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50例LSCLC 患者随机分为同步化疗及三维适形超分割放疗DT54Gy组 (治疗组)和三维适形超分割放疗DT45Gy组(对照组).化疗采用EP方案化疗:足叶乙甙(VP-16)100mg/m2,第1-5天;顺铂(DDP)40mg/m2,第1-3天化疗一周期,再同步放化疗,然后继续化疗,共4-6周期.放疗采用三维适形超分割放疗,1.5Gy/次,2次/d,间隔≥6h,5d/周.治疗组肿瘤量DT54Gy,对照组DT45Gy.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近期有效率(CR+PR)分别为92.0%和84.0%.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0.0%、40.0%、24.0%和76.0%、32.0%、16.0%(P>0.0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4.6和22.3个月.1+2级放射性食管炎、肺炎、骨髓抑制发生率相似.结论:3DCRT超分割放疗及同步化疗在总剂量为54Gy组可获得满意的近、远期疗效,不良反应稍高但可以耐受.

  • 扶正减毒颗粒在肺癌及食管癌放疗中的应用观察

    作者:黄辉;郭明;徐鹏飞;魏鹏飞

    目的:评价中成药扶正减毒颗粒在肺癌及食管癌放疗中所起作用.方法:对80例食管癌及肺癌放疗患者随机分成用药组和对照组,用药组40例患者饭前半小时温开水200毫升冲服扶正减毒颗粒,3次/日,1袋/次,从放疗开始服用至放疗结束,对照组饭前半小时服用200毫升温开水.对比放疗前后各种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用药组在减轻放疗损伤方面疗效明显,尤其在口干、纳呆、乏困、咽下疼痛和心烦失眠方面,扶正减毒颗粒可以明显减轻不良反应.结论:在肺癌和食管癌放疗期间配合服用中药扶正减毒颗粒可以起到明显的减毒、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

  • 慢病毒介导的Canstatin基因转移对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作者:焦伊胜;王爱媛;张淑兰

    目的:构建携带Canstatin基因的慢病毒载体,体外转染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ECV304,观察其体外培养的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慢病毒载体表达质粒pGC-FU-Canstatin,通过酶切、测序验证Canstatin基因后,将pGC-FU-Canstatin质粒和包装质粒pHelper 1.0,pHelper 2.0共同转染人胚胎肾上皮细胞系293T细胞,获得携带Canstatin基因重组慢病毒GC-FU-Canstatin,并测定病毒滴度.将重组慢病毒转染靶细胞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ECV304,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靶细胞中Canstatin的表达.采用 MTT法观察 Canstatin基因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ECV304的体外细胞增殖的影响.TUNEL染色、流式细胞仪 AnnexinV /碘化丙啶双染法,检测慢病毒介导的 Canstatin基因诱导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结果:pGC-FU-Canstatin中携有正确的Canstatin基因序列; pGC-FU-Canstatin和包装质粒pHelper 1.0,pHelper 2.0共转染包装细胞293T产生重组病毒GC-FU-Canstatin;检测病毒滴度为1×109TU/ml;Western blotting检测到Canstatin蛋白在靶细胞中持续表达.Canstatin(感染复数分别为25和50)作用72h后,ECV304细胞增殖数目 显著少于PBS组和空载体组(P<0.01);TUNEL染色,以MOI为25的重组慢病毒GC-FU-Canstain作用于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ECV304细胞72h后,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以感染复数为25的GC-FU-Canstatin处理ECV304细胞72h后,细胞凋亡率为(21.63±1.32)%,PBS组为(2.87±0.76)%,空载体组为(2.66±0.69)%,转基因组与空载体组、PBS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病毒介导的Canstatin基因可显著抵制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ECV304的体外增殖,同时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具有促诱导作用.

  • 调气消积汤影响Lewis肺癌细胞凋亡及p53、Bcl-2表达的实验研究

    作者:梁靓靓;陈苏宁;张博;蔡玉文

    目的:探讨调气消积汤对Lewis肺癌细胞凋亡及p53、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鼠常规接种Lewis肺癌,随机分为荷瘤对照组(MG)、调气消积汤组(TG)、顺铂组(DG)、综合组(ZG),每组10只.每天分别予饮用水、调气消积汤各0.4ml灌胃12天;隔日一次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顺铂0.13ml共3天.应用电镜技术检测调气消积汤对Lewis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53、Bcl-2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电镜下可见细胞凋亡的特异性标志-凋亡小体形成.调气消积汤组、顺铂组及综合组均可降低p53、Bcl-2蛋白的表达,与荷瘤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或 P<0.01).结论:调气消积汤能促进Lewis肺癌小鼠肿瘤细胞凋亡,与化疗药物合用能增强促肺癌细胞凋亡的能力;下调凋亡相关基因突变型p53、Bcl-2的表达水平,可能是调气消积汤发挥抑瘤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

  • 抑制Src酪氨酸激酶对小鼠肺转移癌的干预作用

    作者:郑锐;秦晓松;李文洁;吴莎;康健

    目的:探讨抑制Src酪氨酸激酶对小鼠肺转移癌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雄性严重联合免疫缺陷(SCID )小鼠,敲除NK细胞,建立肺腺癌A549细胞诱导的实验性肺转移癌动物模型.每天给予小鼠口服Src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研究抑制Src酪氨酸激酶对实验性肺转移癌的影响;采用免疫组化法研究抑制Src酪氨酸激酶对转移瘤中增生指数(Ki67染色)和微血管密度(CD31染色)的影响.结果:A549细胞在肺表面形成弥漫性的转移性损伤,50mg/kg/d Src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口服治疗组肺表面比对照组光滑,肺重量明显小于对照组和10mg/kg/d治疗组(P<0.05),而10mg/kg/d治疗组的肺重量和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别.A549细胞接种后35天,对照组小鼠体重显著下降(P<0.01),而治疗组未见小鼠体重明显下降.口服Src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50mg/kg/d,明显减少肺组织内转移性肺损伤的数目和面积,同时显著减少Ki67阳性的增生性肿瘤细胞数(P<0.001).结论:抑制Src酪氨酸激酶通过抑制局部增殖和浸润抑制A549细胞诱导的肺转移癌.

  • 阿魏菇多糖联合顺铂对小鼠宫颈癌U14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

    作者:巩平;王冬慧;杨琳;姜玲;李娜;王金辉;李国玉

    目的:观察阿魏菇多糖(polysaccharides from Pleurotus ferulae,PFP)、顺铂(DDP)及两者联合对小鼠宫颈癌细胞株U14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凋亡诱导作用,并初步探讨阿魏菇多糖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建立昆明小鼠U14宫颈癌模型,并随机分为四组:模型对照组、PFP组、DDP组、PFP+DDP组,治疗10天后检测各组瘤重及抑瘤率,采用TUNEL法检测各组瘤组织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结果:模型组小鼠体内瘤体积、瘤重明显高于各干预组(P<0.01),PFP+DDP组小鼠体内瘤重和瘤体积分别为[(0.40±0.61)g,(197.84±11.99)mm3 ]低于DDP组[(0.61±0.26)g,(211.46±14.58)mm3]; PFP组、DDP组、PFP+ DDP组瘤组织凋亡指数均高于模型对照组,其中以PFP+DDP组明显.结论:PFP联合DDP比两药单独应用抑制肿瘤生长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更强,二者具有协同抗癌作用.PFP可以增强DDP的药物敏感性,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宫颈癌细胞凋亡而实现的.

  • HRM法检测肺癌EGFR基因突变

    作者:高菲;师建国;魏金花;王弢;秦勇;时凯

    目的:HRM法检测中国不同区域肺癌患者的EGFR基因突变,统计突变类型间比率,为临床EGFR-TKI分子靶向治疗提供依据,并验证HRM法的临床适用性.方法:收集2010年手术切除的肺癌石蜡标本253例,HRM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情况,并用基因测序法进行验证.结果:在253例肺癌标本中,HRM法检测出EGFR基因突变率为42%,与基因测序法检测出的突变率40%无显著性差异,并检测出2例T790M突变,11例多点突变和2例E18新位点突变.将本实验中收集的东部地区和非东部地区肺癌患者的EGFR基因突变率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经实验验证,HRM法的灵敏度高于基因测序的灵敏度,且HRM法的特异性为100%.结论:HRM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高准确率等特点,且比基因测序法更简单方便,成本更低,适合在临床开展.明确EGFR突变类型十分必要,可以为临床可否运用EGFR-TKI分子靶向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本实验中收集的肺癌标本EGFR基因突变不存在地域差异.

  • nm23-H1基因对肺癌细胞株恶性表型的逆转作用

    作者:郑海霞;周清华;申东兰;彭安;何艳玲;曹菊秀

    目的:通过稳定、高效的基因转染方法将nm23-H1基因导入nm23-H1基因缺失的人肺大细胞癌细胞株L9981,探讨nm23-H1基因是否具有逆转肺癌恶性表型的功能.方法:利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技术,将nm23-H1基因导入L9981细胞株;利用细胞生长曲线、克隆形成率、Boyden小室法等方法研究转染前后细胞体外增殖、黏附、侵袭、转移能力的改变.结果:转染后的L9981细胞株中有nm23-H1基因mRNA和蛋白的阳性表达;转染后细胞株体外增殖速度减慢,克隆形成率降低,黏附性以及侵袭性均降低.结论:nm23-H1基因对肺癌细胞株L9981的体外生长、侵袭、转移具有负调控作用,表明nm23-H1基因具有逆转肺大细胞癌恶性转移表型的能力,为应用nm23-H1基因治疗肺癌提供了客观依据.

  • 黄芪对肺腺癌细胞凋亡及Bcl-2、Bax表达的影响

    作者:耿国军;姜杰;杜好信;张义;陈隽鹏;陈端扬;方晓义

    目的:探讨中药提取物黄芪(Astragalus)对人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细胞系SPC-A-1的凋亡诱导作用及其发生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PC-A-1细胞,用不同浓度黄芪对体外培养的SPC-A-1细胞进行干预.分别采用MTT、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流式细胞仪法检测其对SPC-A-1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并对凋亡相关Bcl-2与Bax 蛋白表达的变化进行定性检测.结果:经不同浓度黄芪处理后 的SPC-A-1细胞,其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细胞凋亡指数随药物浓度增加而明显增加;黄芪作用Bax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一定浓度的黄芪能抑制SPC-A-1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调控Bcl-2、Bax 表达有关.

  • 低频超声辐照联合微泡抑制兔VX2肿瘤生长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宇;申锷;胡兵

    目的:探索低频超声辐照联合静脉注射微泡抑制肿瘤生长的非创伤性治疗肿瘤的新方法.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后腿肌肉内接种VX2肿瘤,瘤体长至1cm左右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微泡组、单纯超声组和超声微泡组.各组经相应处理后,超声检测肿瘤大小、观察瘤体内血流灌注情况,绘制肿瘤生长曲线,计算肿瘤增长百分率.病理学观察治疗后各组瘤体组织的病理学损伤.结果:治疗后2周结果显示超声微泡组瘤体体积和肿瘤增长百分率均明显小于其余各组(P<0.01),瘤体内血流灌注明显减少,瘤体组织大部分坏死;单纯微泡组、单纯超声组的瘤体体积和肿瘤增长百分率与对照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20kHz超声辐照联合微泡造影剂SonoVue可有效抑制兔VX2肿瘤的生长.

  • Ad-PTEN体外对SGC-7901胃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作者:仲海艳;严苏;盛伟华;杨吉成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PTEN基因表达体外对SGC-7901胃癌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将携有PTEN基因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Ad-PTEN)感染SGC-7901胃癌细胞,用RT-PCR法检测Ad-PTEN在细胞中的表达,光学显微镜及荧光显微镜下观察Ad-PTEN感染细胞前后形态的变化,MTT法检测Ad-PTEN对SGC-7901胃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SGC-7901胃癌细胞凋亡率.RT-PCR分析Bax、Bcl-2、p53、Survivin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Ad-PTEN基因组感染SGC-7901胃癌细胞后,RT-PCR结果显示PTEN目的基因能在SGC-7901胃癌细胞中转录,其表达可明显抑制该胃癌细胞的生长,并诱导细胞凋亡.其凋亡机制可能与Bax/Bcl-2比值、p53基因表达上调、Survivin下调有关.结论:重组腺病毒Ad-PTEN具有抑制SGC-7901胃癌细胞生长和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 热休克凋亡和冻融裂解人胃癌细胞株抗原负载树突状细胞体外刺激细胞毒T细胞活性比较

    作者:许炳华;徐健;鲍传庆;吕国强;沈晓明;邵纯

    目的:比较热休克凋亡和冻融裂解人胃癌细胞株抗原负载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体外刺激细胞毒T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的活性.方法:分别制备热休克诱导凋亡胃癌细胞株和肿瘤细胞冻融裂解物,同时分离12例胃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诱导DC进行负载,并以两种不同方式负载的DC进行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及CTL杀伤实验,比较其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及激活的淋巴细胞杀伤靶细胞能力的差异.结果:负载热休克胃癌细胞的DC与负载反复冻融肿瘤细胞裂解物的DC都显示对靶细胞CTL活性,但前者的CTL活性显著高于后者 (P<0.05).结论:用热休克肿瘤细胞负载DC是一个更为有效的负载方式,为临床应用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负载方式.

  • 联合应用Ag85A和GM-CSF DNA疫苗对小鼠移植性膀胱癌BTT739细胞瘤免疫治疗的研究

    作者:张辉;宋永胜;商超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Ag85A与GM-CSF DNA疫苗对小鼠移植性膀胱癌BTT739细胞瘤免疫治疗的效果.方法:选用小鼠膀胱癌BTT739细胞株,构建T739小鼠移植瘤模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生理盐水组、空载体组、Ag85A组、联合应用组和BCG组.荷瘤后第7天、14天和21天各肌注1次,末次注射后第7天检测各组小鼠脾脏的CD4+和CD8+ T细胞亚群数量及CD4+/CD8+比值、血清IFN-γ和肿瘤重量.结果:与生理盐水组对比,单独应用Ag85A和联合应用Ag85A与GM-CSF DNA疫苗均能够升高CD4+和CD8+ T细胞的百分比及CD4+/CD8+ 的比值,提高血清IFN-γ浓度,降低移植瘤重量,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P<0.05).联合应用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单独应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尚不及单纯应用BCG的免疫治疗效果.结论:联合应用Ag85A与GM-CSF DNA疫苗能够提高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从而达到了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其效果明显优于单独应用Ag85A DNA疫苗,二者联用具有协同增强免疫效应.

  • 康莱特对人结肠癌裸鼠种植瘤肝转移的影响

    作者:王飞;王亚非;王以浪;印滇;张亮

    目的:探讨中药康莱特对人结肠癌裸鼠种植瘤肝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将结肠癌LoVo细胞注入裸鼠脾脏,建立结肠癌肝转移模型.将成功制模的裸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TX组,康莱特组及CTX+康莱特组.治疗45天后,处死裸鼠,计算肝转移结节数.采用ELISA法测定肿瘤组织上清液骨桥蛋白(OPN)的浓度.结果:在肝转移结节数目上,与对照组相比其余3组肝转移结节个数均降低且有统计学意义.在组织骨桥蛋白浓度上,其余3组组织骨桥蛋白浓度降低且有统计学意义.与CTX组相比,CTX+康莱特组组织骨桥蛋白浓度降低且有统计学意义,但CTX组与康莱特组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176.结论:康莱特可以抑制裸鼠结肠癌的肝转移,康莱特联合CTX具有协同作用.

  • 恶性胸腔/腹腔积液RRM1mRNA表达水平和吉西他滨体外药敏的关系

    作者:陈莹;钱晓萍;刘宝瑞;王立峰;胡静;谢丽;朱丽晶;禹立霞

    目的:分析恶性胸腔/腹腔积液中肿瘤细胞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亚基(ribonucleotide reductase M1,RRM1)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吉西他滨体外药物敏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24例经病理确诊的Ⅳ期恶性肿瘤患者的恶性胸腔/腹腔积液,分离原代肿瘤细胞,采用CCK8(cell counting kit8)法体外药物敏感试验检测原代肿瘤细胞对吉西他滨药物敏感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原代肿瘤细胞RRM1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在恶性胸腔/腹腔积液中,肿瘤细胞的RRM1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与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无明显相关性,但是与吉西他滨药物敏感性呈负相关(r=-0.497,P=0.013);既往曾使用化疗药物的恶性肿瘤患者恶性胸腔/腹腔积液原代肿瘤细胞对吉西他滨敏感性低于未化疗患者(42.94%vs67.88%,P=0.006).结论:恶性胸腔/腹腔积液中肿瘤细胞RRM1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与吉西他滨体外药物敏感性相关.

  • 胸腺瘤组织中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数与其分级、浸润以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肖永春;王璐;张玮;姚莉;范林妮;朱瑾;刘一雄;黄高昇

    目的:检测胸腺瘤组织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细胞数,探讨TAMs与胸腺瘤临床病理特征的联系,为胸腺瘤的病理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简易可行的新指标.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95例胸腺瘤组织中的TAMs,电话随访及医院病历记录收集随访资料.单因素检验分析TAMs与胸腺瘤多种临床病理特征的联系,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患者的生存状况.结果:TAMs在不同亚型胸腺瘤中的细胞数明显不同,在B1、B2、B3、C型肿瘤组织中随肿瘤恶性度增加而阳性率逐渐增高,其百分率分别为2.9%、5.4%、11.9%、13.2%(P<0.05),在侵袭性胸腺瘤中的阳性率也明显高于非侵袭性胸腺瘤(P<0.05);单因素分析表明TAMs表达、胸腺瘤分型、侵袭性与胸腺瘤患者术后远期生存率有显著相关性.结论:胸腺瘤组织中TAMs细胞数与其病理分型及侵袭性密切相关,检测TAMs可为判断胸腺瘤患者的预后提供简单易行的客观依据.

  • RhG-CSF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作用的影响

    作者:贾泽斌;周士福;刘广岚

    目的:探讨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的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将含不同浓度RhG-CSF的培养液与MCF-7细胞共同培养不同时间,采用MTT比色法计算细胞生长增殖率;Anexxin V/PI双染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率.实验结果用SPSS.v 16.0软件分析.结果:不同浓度RhG-CSF处理细胞后,可以显著促进MCF-7细胞株的增殖(P<0.01),且当浓度为10μg/L时增殖作用强.同时各浓度的RhG-CSF亦可抑制MCF-7细胞凋亡(P<0.01).结论:RhG-CSF可以显著促进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增殖.当浓度小于10μg/L时,增殖呈浓度依赖性.大于10μg/L时,增殖能力反而逐渐下降.同时RhG-CSF亦可抑制MCF-7细胞凋亡.

  •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多种造血相关因子的研究

    作者:谭艳芳;殷小成;熊裕娟

    目的:初步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分离培养的方法及检测其所表达的多种细胞因子.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和单克隆培养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MSC,间接免疫荧光法鉴定其生物学特性,RT-PCR方法检测多种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成功分离出大鼠骨髓MSC,CD44表达率为92.3%,CD45表达率为6.9%;RT-PCR分析示有干细胞因子(SCF)、血小板生成素(TPO)、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表达,不表达白介素-3(IL-3).结论:成功从大鼠骨髓中分离培养出MSC,并分泌多种造血相关因子,这可能揭示了其促造血功能的部分分子基础.

  • 应用组织芯片技术检测HIF-1α、NOS2、VEGF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赵滢;张天彪;王强

    目的:检测HIF-1α、NOS2、VEGF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行为的关系.方法:收集124例GIST标本,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IF-1α、NOS2、VEGF表达.结果:在124例GIST中,HIF-1α阳性表达79例(63.7%);NOS2阳性表达80例(64.5%);VEGF阳性表达72例(58.1%),其表达与GIST侵袭转移、NIH分级、黏膜受侵有相关性(P<0.05),三者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HIF-1α、NOS2、VEGF在GIST组织中高表达,这为揭示GIST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并为GIST有效治疗提供新思路.应用组织芯片大规模高效检测临床样本是可行的,具有快速、准确、方便、经济的特点.

  • 超声引导下经皮盐酸局部注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陆婉玲;党亚正;刘军;蔡永胜;乔松

    目的:观察 超声引导下经皮盐酸局部注射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B超引导下局部注射6mmol/L稀盐酸,观察病灶原位灭活率、影像学、组织学改变、不良反应及生存率.结果:直径<3cm、3cm-5cm,>5cm 肿瘤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00%、88.9%、50%;半年生存率100%,1年生存率80%.主要副作用为局部疼痛、发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盐酸局部注射治疗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 胃癌组织中Survivin和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梁雅静;郝金成;王洪远;许敏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Survivin和HIF-1α的表达情况,初步分析它们与胃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4例胃癌和15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Survivin和HIF-1α的表达.结果:64例胃癌组织中Survivin和HIF-1α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和65.63%,Survivin与HIF-1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水平(P<0.05).Survivin和HIF-1α的表达与胃癌的临床TNM分期、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和组织学分级无关.Survivin和HIF-1α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rs=0.328,P<0.05).结论:Survivin和HIF-1α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联合检测可为胃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 替吉奥胶囊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星霖;贾伟丽

    目的:观察替吉奥胶囊(S1)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5例具有可测量指标的老年晚期胃癌患者采用替吉奥胶囊单药每天40mg/m2,连续服用4周,休息2周为1个周期,每例患者至少进行2个周期的治疗,结束后进行评价.结果:全组45例客观疗效为,CR 0例,PR 12例、SD 14例、PD 19例.有效率(CR+PR) 26.7%,肿瘤控制率为(CR+PR+SD)57.8%.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色素沉着等.结论:替吉奥方案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 PTEN和STAT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金灿辉;陈建民;王公平;刘孝民;王爱红

    目的:探讨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和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TEN 和STAT3在68例结直肠癌组织及20例正常结直肠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68例结直肠癌组织中PTEN 和STAT3阳性率分别为32.4%、60.3%,20例正常结直肠组织中分别为90.0%、0.二者的表达均与结直肠癌组织分化、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有关(P<0.01),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关(P>0.05).PTEN与STAT3表达阳性率之间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结直肠癌中PTEN和STAT3表达可能成为判断肿瘤恶性程度、转移及预后的指标.

  • 内镜下淋巴化疗对胃癌淋巴转移的疗效研究

    作者:邵丽玮;温艳惠;李慧运;费军平;胡颖

    目的:探讨术前淋巴化疗对胃癌复发转移的影响,在胃癌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方法:将60例Ⅲ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淋巴化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在改良根治术前3-5天,淋巴化疗组于肿瘤周围或瘤床注射纳米炭+丝裂霉素+氟脲嘧啶混合液,在内镜下经专用注射针向病灶旁0.5-1.0cm处分4-6个部位进行注射,每个部位注射0.5-1ml上述混合液,内镜注射化疗药后尽快进行肠道手术前准备,3-5天内进行根治性手术,对照组:选注射用丝裂霉素和5-氟脲嘧啶,常规进行全身静脉化疗,观察病人用药后的不良作用.对照组全身静脉化疗后手术,比较两组的新辅助化疗方案近期疗效、不良反应、手术视野染色情况、肿瘤组织及区域淋巴结变性坏死情况.结果:淋巴化疗组和对照组原发灶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76.7 % (23 /30)和70.0% (21 /30),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以白细胞数下降的发生率高,淋巴化疗组发生率达77.6%,Ⅲ度以上发生率为24.3%;对照组发生率达100%,Ⅲ度以上发生率为35.0 %,发生率明显高于淋巴化疗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淋巴化疗组和对照组清除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5.1%(64/142) 和44.6%(58/130),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坏死率分别为90.6%(58/64)和50%(30/6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肿瘤内抗癌药物注射是消化道癌肿病人辅助化疗、预防淋巴组织转移和复发的有效途径.与全身静脉化疗相比,内镜下肿瘤内给药效果较好,应用也较广.

  • 草酸铂、顺铂分别联用亚叶酸钙、替加氟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向林

    目的:观察国产草酸铂(OXA)、顺铂(DDP)分别联合亚叶酸钙(CF)、替加氟注射液(FT-207)组成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40例病例按单纯随机抽样分成两组,治疗组21例,OXA 130mg/m2静滴d1,CF 100㎎静滴d1-5,FT-207 600-800mg/m2静滴d1-5;对照组19例,DDP20mg/m2静滴d1-5,CF 100mg静滴d1-5,FT-207 600-800mg/m2静滴d1-5,两组均每3周重复,化疗两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CR 2例(9.52%)、PR 9例(42.86%)、SD 7例(33.33%)、PD 3例(14.29%),RR 11例(52.38%);对照组CR 0例、PR 8例(42.11%)、SD 6例(28.57%)、PD 5例(26.32%),RR 8例(42.11%);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0.8月、7.9月,两组一年生存率分别为47.62%、36.84%,上述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两组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反应、骨髓毒性和外周神经毒性,多在Ⅱ级以下,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各为28.57%、57.89%,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外周神经毒性分别为14.29%、5.26%,治疗组稍高于对照组,其它副反应对照组均较治疗组高,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两组治疗晚期胃癌疗效相近,但治疗组毒副反应轻,病人易于接受.

  • 蛋珍油加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肠炎50例

    作者:杨建刚;史恒军;任秦有;郑瑾;丁井永

    目的:观察蛋珍油加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肠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3月-2009年12月我科收住的放射性肠炎患者50例,治疗1个月后,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及大便常规、结肠镜检查.结果:治愈21例(42%),好转27例(54%),无效2例(4%).结论:蛋珍油加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肠炎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放射治疗计划完成率高,并发症少.

  • 血清CA19-9预测吉西他滨化疗的晚期胰腺癌患者的预后

    作者:许崇安;胡晶晶;张学梅;高艳;李琳

    目的:将晚期胰腺癌化疗前后血清癌抗原19-9(CA19-9)变化水平与其影像学客观反应和临床受益反应进行比较,以探讨与预后关系密切的因素.方法:比较血清CA19-9下降水平与影像学客观反应和临床受益反应作为判定晚期胰腺癌患者接受吉西他滨单药或以其为基础的联合方案化疗后生存期的差异.结果:所有64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median survival time,MST)为7.0个月.血清CA19-9基线水平小于中位值(928.6ng/ml)患者的生存期明显长于其水平大于中位值者(9.4个月vs 4.2个月,P<0.001)血清CA19-9下降水平与MST和疾病无进展(non-progression disease,NPD)及临床受益反应(clinical benefit response,CBR)密切相关,化疗2周期后血清CA19-9下降水平≥25%的MST明显长于其水平下降<25%者(8.9个月 vs 4.4个月,P<0.001).影像学疾病无进展(NPD)和临床受益(CBR)均与MST密切相关,NPD患者的MST明显长于疾病进展者(8.8个月vs 7.4个月,P=0.022);CBR患者的MST明显长于非CBR者(9.1个月vs 6.2个月,P=0.022).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清CA19-9基线水平的中位值和血清CA19-9下降水平≥25%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生存期密切相关,而NPD和CBR与预后无关.结论:与影像学客观反应和临床受益反应相比,血清CA19-9下降水平能更有力地预测预后生存期.血清CA19-9下降水平是指导临床治疗晚期胰腺癌较合理的指标.

  • 结直肠癌组织MMP-7、MMP-9表达与腹腔微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马顺茂;贾漪涛;刘红磊;杜芸;王永军;李中信

    目的:探讨MMP-7、MMP-9在结直肠癌腹腔微转移中的作用以及相关性.方法:收集98例结直肠癌患者手术中腹腔冲洗液,进行CEA、CK20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确定腹腔微转移.使用组织阵列仪制作组织芯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SP),检测MMP-7、MMP-9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腹腔微转移的关系.结果:CEA、CK20联合检测腹腔微转移率为32.7%(32/98).MMP-7、MMP-9在伴有腹腔微转移的结直肠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75%和96.88%,明显高于无腹腔微转移结直肠癌表达率72.73%和68.18%(P<0.05,P<0.01).结论:MMP-7、MMP-9可能在结直肠癌腹腔微转移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体部伽玛刀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分析

    作者:徐周敏;陈焱;裴峰;陈坚;高巍然;瞿琴;孔祥军

    目的:探讨体部伽玛刀治疗晚期胰腺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SGS-Ⅰ型立体定向伽玛射线体部治疗系统(体部伽玛刀)治疗79例晚期胰腺癌患者.伽玛刀治疗采用三维立体定向治疗计划系统给予患者精确定位.在临床靶区(CTV)边缘外放5mm-10mm形成计划靶区(PTV);等剂量线为50%-60%,肿瘤≤5cm的单次周边剂量3.5-4.5Gy,肿瘤>5 cm的单次周边剂量3.0-4.0Gy;治疗总剂量为35-48Gy;治疗次数9-11次,大多数患者为每周5次治疗.观察病人的有效率、生存时间和临床受益率(CBR).结果:伽玛刀治疗过程中88.9%患者上腹部及腰背部疼痛明显减轻;66.7%患者黄疸指数下降.CBR 69.6%.伽玛刀治疗3个月复查CT,病变部位达到CR 1例,PR 25例;总有效率(CR+PR) 32.9%.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结论:伽玛刀是治疗晚期胰腺癌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为临床肿瘤医师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手段.

  • DLL4和VEGF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冀俊琴;周建华;刘宝军;包金英

    目的:检测大肠癌组织中DLL4和VEGF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临床意义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60例结直肠癌及21例癌旁正常组织中DLL4、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DLL4和VEGF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5.0%、61.67%,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 (P<0.05).DLL4及VEGF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二者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及组织学分化程度无关(P>0.05).DLL4阳性表达病例中的VEGF表达率明显高于DLL4阴性表达的病例,DLL4和VEGF蛋白表达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257,P<0.05).结论:DLL4和VEGF在大肠癌和正常大肠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LL4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上调与VEGF有关,它们可能共同调控肿瘤新生血管发生,参与大肠癌的侵袭和转移,从而影响患者的预后.

  • 卡培他滨联合适形放疗对不能手术的老年胃癌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青峰;张娟;周庆丰;易铁男;宁四清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联合三维适形放疗(three-dimensionalconformalradiotherapy,3DCRT)治疗不能手术的老年胃癌患者的疗效.方法:从2007年1月至2009年l0月,32例不能手术切除、年龄超过65岁的老年胃癌患者,卡培他滨片1250 mg/m2,每天两次,1-14天,21天重复;同时联合3DCRT,处方剂量45Gy,1.8Gy/次,5次/周.用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的生存率.结果:10例患者获得完全缓解(31.3%),15例患者部分缓解(46.9%);17例出现症状的患者中15例患者症状缓解(88.2%).中位生存期为11.4个月.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可以接受.结论:卡培他滨联合3DCRT对不能手术的年龄大于65岁的老年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放射治疗对直肠癌组织中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iss-1表达的影响

    作者:柯春林;林素勇;陈绍勤;戴起宝;涂明美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对直肠癌组织中Kiss-1基因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9例放射治疗前、后直肠癌组织中Kiss-1基因的表达,通过图像分析系统(Image-Pro Plus 6.0)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放射治疗前直肠癌组织中Kiss-1基因表达水平的图像分析灰度值为160.81±2.78,放疗后为158.04±3.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治疗对直肠癌中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iss-1的表达无明显影响,推测放射治疗不会增加直肠癌转移的风险.

  • 直肠良恶性肿瘤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和微血管及淋巴管生成的关系

    作者:王艳;贺飞;郑志超;汪洋

    目的:探讨直肠良恶性肿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及淋巴管密度(LVD)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数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用CD68标记TAMs,分别用CD31和D2-40标记微血管和淋巴管,光镜下对TAMs,MVD及LVD进行计数,分析.结果:直肠腺癌组织中的TAMs,MVD及LVD计数明显高于直肠腺瘤型息肉组织(P<0.01);在直肠腺癌组中,TAMs与MVD和LVD有明显相关性(TAMs与MVD:P<0.01;TAMs与LVD:P<0.01),且MVD与直肠癌淋巴结转移(P<0.01)和分化程度(P<0.05)密切相关;而TAMs和LVD仅与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1,P<0.05).结论:TAMs,MVD及LVD可能是反映直肠腺癌发生、发展、转移及侵袭能力的生物学指标,TAMs在肿瘤中的浸润可能与肿瘤血管及淋巴管的生成有关.

  • 膀胱肉瘤样癌的诊断与治疗(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曹志强;刘龙;杨宏伟;范连慧;李昕

    目的:探讨膀胱肉瘤样癌的组织学特性,提高对膀胱肉瘤样癌的诊治水平.方法:报告2例膀胱肉瘤样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复习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术后病理检查见上皮和肉瘤样间质2种恶性成分,癌与肉瘤样区有移行,诊断为膀胱肉瘤样癌.其中1例10个月后死于全身衰竭、多处转移.结论:膀胱肉瘤样癌具有浸润性生长的生物学特性,恶性程度高,预后不良,确诊依赖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化疗、放疗都不太敏感[1],手术仍是首选治疗方式.

  • 同步放化疗治疗72例儿童青少年鼻咽癌临床疗效

    作者:范长根;韩亚骞;陈艳平;吴湘玮

    目的:探讨同步化放疗治疗儿童青少年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2例儿童青少年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同步化放疗组40例,采用同步化疗+放疗,鼻咽部照射剂量DT 62-68Gy/7-9周,放疗前及放疗第4周予以PF方案化疗2周期,DDP 20mg/m2,d1-3天,5-FU,400mg/m2,d1-3天.单放组32例,采用单纯放疗,鼻咽部照射剂量DT 66-70Gy/7-8周.治疗期间密切观察口腔黏膜反应,消化道反应及白细胞下降情况,治疗后3个月对肿瘤消退情况做近期疗效评价,以3、5年生存率做长期疗效评价.结果:同步化放疗组CR62.5%(25/40),PR30%(14/40),总有效率为92.5%(37/40),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5%(33/40)和70%(29/40),明显好于单放组.化放疗组口腔黏膜炎,消化道反应和白细胞下降明显高于单放组,但经对症处理后患者可耐受.结论:儿童青少年鼻咽癌同步化放疗可以提高局控率和生存率,不良反应可耐受.

  • 男性甲状腺癌80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国萍;武要洪;张楠;孙瑞梅;孙传政;李晓江

    目的:探讨男性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00年5月1日至2009年5月1日我院初治的80例男性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2例以发现甲状腺包块就诊,32例因颈部淋巴结肿大就诊(其中10例术前外院淋巴结活检确诊为转移癌),6例因体检B超发现甲状腺包块就诊.全部患者均行术前B超检查及术中冰冻.结果:2例有远处转移患者行甲状腺全切加131I治疗,其余患者视病变范围行甲状腺腺叶加峡部切除、次全切除或甲状腺全切,对有颈部淋巴结肿大者加行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检查74例为乳头状癌,6例为滤泡状癌,40例证实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男性甲状腺癌仍以乳头状癌为主,颈部淋巴结转移较常见,术中冰冻对确诊和决定术式起关键作用.

  • 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次手术临床分析

    作者:周宏;徐普庆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原因、时机及对策.方法:对5年来收治的甲状腺手术后病理证实为分化型甲状腺癌,需要再次手术治疗的30例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再次手术的原因为将分化型甲状腺癌误诊为甲状腺良性病变,手术切除范围不够,4例原因为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复发,2例原因为131I治疗前的甲状腺清除.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误诊是造成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应强调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常规应用.

  • Iressa治疗复发或转移性头颈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武要洪;孙传政;李晓江;邓莅霏;李科;费继敏;王虎

    目的:探讨Iressa治疗复发或转移性头颈鳞状细胞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接受过二线化疗方案(至少一个化疗方案包括铂类)失败的复发或转移性头颈鳞状细胞癌患者,给予Iressa每日250mg口服,持续到患者出现不可接受的不良反应或疾病进展.结果:15例患者入组,Iressa 250mg/日口服治疗能够很好耐受,只出现1级和2级不良反应,但全组无1例患者获得部分反应或全消,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4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6个月.结论:Iressa能够很好耐受,但是该组患者有效率很低,它在头颈鳞状细胞癌的使用除临床研究外不推荐使用.

  • 薄层液基细胞学与HPV基因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对比研究

    作者:方捷迪;孙伟;杨巧蓉;易慕华

    目的:评价宫颈病变中宫颈细胞学改变与HPV病毒基因存在的一致性.方法:本院妇科门诊2010年4月份首诊病人进行薄层液基细胞学(Thinprep cytology test TCT)检查,以TBS诊断标准给出临床诊断.同时收集其宫颈TCT剩余标本,进行HPV通用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ersonal Thermal Cycler PCR)检测,并以β-globin基因作为内参照.结果 159例标本中,TCT检查阳性检出率为3.14%,包括2例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2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1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HPV DNA阳性检出率达11.32%,2例ASC-US、2例LSIL和1例HSIL都是HPV DNA阳性,9例中度炎症和4例轻度炎症也检测到HPV DNA.TCT方法的阳性检出率低于PCR方法近4倍.结论:TCT检查诊断为良性炎症的标本通过PCR扩增发现病毒DNA,即病毒DNA已经侵入了宫颈细胞,但可能还没有出现细胞形态学改变.

  • 1352例宫颈恶性肿瘤病例调查分析

    作者:杨永宏;谭换明;刘孜

    目的:了解宫颈恶性肿瘤患者的发病及诊疗情况的变化.方法:对本科1994-2008年共计15年间宫颈恶性肿瘤患者资料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年来宫颈恶性肿瘤发病趋于年轻化,早期发现的比例逐年升高,接受综合治疗的比例明显增高.结论:应完善和加强农村宫颈恶性肿瘤的筛查工作及加强卫生知识宣教,加强诊疗规范化的建设.

    关键词: 宫颈肿瘤 病理学
  • 宫颈锥切术在诊断宫颈病变中的价值分析

    作者:万磊;李隆玉;曾四元;吴少勇

    目的:探讨宫颈锥切术能否被阴道镜多点活检所代替以及宫颈锥切术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 和早期宫颈癌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12月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肿瘤科因宫颈病变同时行阴道镜多点活检和宫颈锥切术(包括冷刀和电圈环切术即LEEP术)的患者120例,采用自身对照法,研究宫颈锥切术和阴道镜多点活检的病检结果的差异.结果:宫颈锥切术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符合者59例(49.17%);不符合者61例(50.83 %),宫颈锥切术后病理诊断加重者35例(占29.17%),浸润癌漏诊率10.00 %.结论:宫颈锥切术在诊断CIN 和早期宫颈癌中具有重要价值,不能被阴道镜多点活检所取代.要重视切缘是否阳性并加强术后随访.

  • 巨大食管息肉1例

    作者:马军亮;程庆书;卢强;黄立军

    1 病例报告患者,男, 55岁.以"反复吞咽疼痛及困难2年余"为主诉入院.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吞咽疼痛及困难,尤以进食干硬食物时症状明显,自诉吐出舌状物到口腔中2次,吞咽后消失.在当地医院给予抗感染治疗后症状稍缓解.入院前1周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提示食管中段占位性病变.内镜检查提示食管内隆起性肿物.

    关键词: 息肉 食管 诊断
  • 颅底脊索瘤误诊1例

    作者:冯彪;秦萍;程随涛

    1 临床资料患者,男,24岁,主因"视物重影1年,持续性双侧鼻塞3月"入院.1年前患者无明确原因出现视物重影,视力无明显下降,无明显头痛、头晕等其他不适.3月前出现双侧鼻塞,伴流清涕,偶有脓涕.使用鼻腔减充血剂点鼻,鼻塞无明显缓解.在当地耳鼻咽喉科就诊,鼻腔常规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副鼻窦CT示:鼻咽后部团块状混杂密度影,考虑占位性病变可能.2次行鼻咽部新生物活组织病理检查,均提示符合炎性息肉.

    关键词: 颅底 脊索瘤 误诊
  • 鼻型NK/T细胞淋巴瘤26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赵勇;彭劲武;闫郡琴;林文松;熊丹宁;熊敏

    目的:研究鼻型 NK/ T细胞淋巴瘤(ENKL)的免疫表型、病理特点、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ENKL的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学特点,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LCA、CD3、UCHL1、CD20、CD79a、CD56、TIA-1、Granzyme B、perforin,原位杂交方法检测EBER在ENKL中的表达情况.结果:NK/T细胞淋巴瘤发生在鼻腔占 80.77%(21/26),伴坏死、溃疡、鼻出血者 100 %(26/26),肿瘤细胞嗜血管现象占 46.15%(12/26),伴"鳞状细胞癌样反应" 占20.08%(6/26).CD3、CD56、TIA-1、Granzyme B、perforin及EBER阳性表达率达100%.结论:临床及病理形态复杂多样性是 NK/ T细胞淋巴瘤的特点.病理诊断中须注意与炎症或高分化鳞状细胞癌鉴别.ENKL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表型特点及EBER原位杂交阳性能准确诊断.

  • 利妥昔单抗治疗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时的特殊反应

    作者:于亚平;翟勇平;史平;刘海宁;宋萍;李峰;周晓刚;安志明;唐玉梅

    目的:研究抗CD20单克隆抗体利妥昔(rituximab)治疗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om macroglobulinemia,WM)时血清IgM异常增高现象及其表现和处理,并复习相关文献,推荐处理方法.方法:1例68岁患者通过骨髓细胞学、病理学和免疫固定电泳等检查确诊为WM,并给予利妥昔(375 mg/m2,d1)联合复达拉滨(30mg/m2,i.v.d1-3)作为初始治疗,对治疗前后的血清IgM水平进行监测.结果:在第一疗程RF治疗结束后四周,患者的血清IgM水平从治疗前的34.8g/L增高至115g/L,同时出现头痛和眼底出血,但骨髓浆细胞和淋巴样浆细胞无明显增多.在停用利妥昔,改用FC(复达拉滨和环磷酰胺)方案治疗四疗程后,IgM下降至治疗前水平,然后进一步下降达部分缓解.结论:WM患者在接受以利妥昔为基础的治疗后,血清IgM可明显增高,并导致高黏滞综合征等高IgM相关并发症.尽管此种异常增高并不提示利妥昔单抗治疗失败,但在治疗过程中仍需密切.在治疗开始的前二个疗程中避免使用利妥昔单抗可减少此现象的发生.

  • 非典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例病案报道及文献复习

    作者:胡延平;关丽君;张继红;崔丽芬;张振忠;王韫秀;张男

    目的:报道一例非典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阐明Inv(11)(p15q22)相关非典型APL的临床遗传学特点,初步探究NUP98基因在白血病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对该APL患者采用骨髓直接法和24小时培养法制备染色体,应用R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结果:R显带分析显示46,xy,inv(11)(p15q22).结论:Inv(11)(p15q22)可导致非典型APL发病.

    关键词: 白血病 染色体 nup98
  • 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的外科分型与术式探讨

    作者:吴智钢;郭征;王臻;栗向东;李靖;范宏斌

    目的:探讨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的外科分型和术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10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患者6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3例,女29例.平均年龄29.4岁.根据解剖部位及肿瘤病理学特点概括分为Ⅰ-Ⅴ型.Ⅰ型主要采用囊内刮除、50%氯化锌及磨钻处理、植骨复合内固定术;Ⅱ型主要采用边缘切除、结构性植骨复合内固定术;Ⅲ型主要采用瘤段切除、大段异体骨复合人工半关节置换术;Ⅳ型主要采用定制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Ⅴ型主要采用股骨中上段离断术,必要时结合放疗进行综合治疗.对相应分型给予的不同术式治疗和预后进行总结.结果:随访9-110个月(平均53.6个月).术后复发8例,恶变2例,肺转移1例.参照Mankin等评定标准进行手术效果综合评价优良率(不包括Ⅴ型):Ⅰ型81.5%;Ⅱ型50%;Ⅲ型75%;Ⅳ型79.2%;总优良率为78.7%.综合文献报道,术式对于相应分型的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效果良好.结论:股骨远端是骨巨细胞瘤的好发部位,根据解剖部位及肿瘤性质予以外科分型是科学合理的.这种分类方法和相应术式在控制肿瘤复发和指导后续治疗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

  • 伏立康唑治疗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26例疗效观察

    作者:王婉玲;陶义鹏;吴隼

    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是血液系统疾病尤其是恶性血液病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近年来,由于大剂量化疗药物以及免疫抑制广泛应用,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fungal infection,IFI)罹患率逐渐增高.而IFI目前诊断手段匮乏,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且传统抗真菌药物不良反应较大,已成为影响恶性血液病患者长期生存的主要因素之一.我科应用伏立康唑治疗26例血液病合并IFI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豫西地区胃黏膜不典型增生和肠化生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赵晓;金建军

    目的:探讨近4年豫西地区胃黏膜不典型增生和肠化生的相关临床流行病学资料的特点及变化趋势.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0年6月我院胃镜室行内镜检查的2193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胃黏膜不典型增生和肠化生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胃黏膜不典型增生和不典型增生伴肠化生有随年龄增加检出率增高的趋势,且不典型增生程度随年龄增加而程度增高.重度不典型增生≥60岁患者比例高于轻、中度不典型增生,(P<0.05),中度不典型增生≥60岁患者比例高于轻度不典型增生;中度肠化生≥60岁患者比例高于轻度肠化生患者(P<0.05).贲门部不典型增生和肠化生中≥60岁患者比例高于胃角和胃体部(P<0.05),幽门螺杆菌检出率均较单纯慢性浅表性胃炎组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黏膜不典型增生和肠化生的发生与年龄和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常发生于贲门部.

现代肿瘤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4 05 06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