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现代肿瘤医学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Journal of Modern Oncology 현대종류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抗癌协会 陕西省抗癌协会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91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2-4992
  • 国内刊号: 61-1415/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52-297
  • 曾用名: 陕西肿瘤医学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现代肿瘤医学》编辑部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李树业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转录因子C/EBPα和SOX4在白血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雪娜;孙成铭

    白血病是常见的恶肿瘤,药物治疗是其传统治疗方法.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耐药使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近来针对基因靶向治疗为白血病开辟了道路,在临床上有着良好应用前景.C/EBPα基因在调节细胞增殖与分化平衡中至关重.SOX4主参与胚胎发育、分化及器宫形成.研究发现在白血病中,C/EBPα表达降低,SOX4表达升高,且SOX4是C/EBPα下游靶基因.C/EBPα和SOX4能够与多种因子相互作用参与白血病发病,且C/EBPα通过多种方式抑制SOX4表达,这可能为白血病靶向治疗以及延缓白血病发展进程提出了新思路.本文就两者在白血病发生发展中的机制及其关系作一综述.

  • 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的临床进展

    作者:侯艳艳;韩波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肿瘤,在我国发病逐渐趋于年轻化.对于早期患者,手术治疗是其主治疗手段,但针对不能根治切除的局部晚期患者,同步放化疗较传统的单纯放疗在降低局部复发率、提高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改善预后等方面显明显优势.针对肿瘤细胞靶向基因的分子靶向药物及肿瘤疫苗的相关研究也已有多项临床试验.因此,多学科规范化综合治疗原则导下的个体化治疗模式成为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的新理念.

  • TRAIL与泌尿系肿瘤研究进展

    作者:代宇;丁辉;田跃军;尚攀峰;洪梅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是选择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重代表.TRAIL通过与其配体相互作用,并且通过各种信号通路从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TRAIL具有特异靶向癌细胞的能力,而对正常细胞没有影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证明TRAIL联合各种增敏剂在抗肿瘤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就其结构功能、信号通路及诱导泌尿系肿瘤凋亡研究中的新进展做如下综述.

  • 炎性乳癌分子临床特征及治疗新进展

    作者:陈靓昱;张悦;张清媛

    炎乳腺癌(inflammatory breast cancer,IBC)是一种发病率较低的特殊类型乳腺癌,仅占新诊断乳腺癌发病的1%~10%左右.因其侵袭能力强,疾病进展迅速,死亡率高,是乳腺癌中预后极差的类型之一.近年来,随着对乳腺癌分子分型的深入研究及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合理运用,IBC的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高,患者生存时间明显延长.

  • 组蛋白去乙酰酶SIRT1介导细胞自噬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尤玥;毕芳芳;杨清

    自噬现象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是细胞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这类分解代谢过程发生在细胞内,进化上具有高度保守,在多种疾病及生命进程中发挥着重作用.Sirtuin1(SIRT1)是一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具有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依赖,在细胞生存、衰老、凋亡和代谢等生物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角色.近年来,SIRT1与自噬的关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且SIRT1被证明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探索SIRT1和自噬间的联系以及SIRT1介导的细胞自噬在肿瘤中的作用,有助于对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展开进一步的探索.本文对肿瘤中SIRT1与自噬的作用关系及机制作以综述,希望能够为肿瘤的深入研究及新型靶向药物的研制提供新思路.

  • 局部晚期食管癌放化疗综合治疗新进展

    作者:魏祯瑶;韩波

    食管癌(esophagea cancer)起病隐袭,早期诊断率低,绝大部分失去手术机会.单纯放疗生存率较低,因此放化联合治疗成为治疗食管癌的趋势.但放化疗中放疗剂量、化疗药物选择、放化顺序仍未统一.靶向药物联合放化疗仍处于研究的初期,结果令人期待.另外,免疫治疗、生物化疗等新治疗手段和理念也逐渐成为学者关注及研究热点.

  • 长链非编码RNA在上皮性卵巢癌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董君雪;吴书莹;崔满华;许天敏

    许多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对上皮卵巢癌的发生和发展起着重的作用.其可通过对染色体的修饰、转录、转录后调控、细胞凋亡及周期调控等多个水平调节卵巢癌生物学行为.现对LncRNA定义、作用机制、相关研究方法以及XIST等LncRNA在上皮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 LncRNA 卵巢癌 XIST HOTAIR H19
  • 细胞自噬在肿瘤化疗耐药中的作用

    作者:李旸;刘卓刚

    自噬是一种进化上保守的溶酶体依赖的自身降解途径,不仅在保持基因组完整和维持内环境稳定方面发挥重作用,也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肿瘤耐药密切相关.一方面,保护自噬能够促进耐药细胞生存;另一方面,自噬作为程序死亡机制能够直接促进耐药肿瘤细胞死亡.本文综述自噬在肿瘤细胞化疗耐药中的研究进展和相关的信号转导通路,为克服肿瘤多药耐药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自噬 耐药 化疗
  • 循环miRNA在恶性血液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丹;罗自勉;周新伏

    循环miRNA是一类非编码小RNA分子,可作为许多疾病特别是恶肿瘤的生物标记物,近年来研究发现,在不同的恶血液疾病中miRNA具有不同的表达谱,并且对疾病的诊断、疗效及预后评估具有重提作用,本文对循环miRNA的来源、功能及循环miRNA与恶血液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 循环核小体中组蛋白修饰与结直肠癌

    作者:陈滢;王硕;程永娜;赵治宇;杨艳梅

    结直肠癌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清楚.近年研究表明,组蛋白修饰尤其是乙酰化和甲基化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作用.本文综述组蛋白乙酰化、甲基化与结直肠癌的关系以及循环核小体中组蛋白修饰模式是否能作为检测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候选标志物.

  • 术后放疗对T1-T2期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张修龙;孙宜;张丽华

    目的:探讨术后放疗对T1-T2期伴有1~3个腋淋巴结转移、腋窝淋巴结清除相对彻底的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8月1日-2012年1月15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85例T1-T2期伴有1~3个腋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n=93)和对照组(n=92).对照组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以及腋窝淋巴结清除术,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行放疗.观察两组患者1、2、3年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并分析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7.83%、96.74%、89.1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235 6,P=0.181 2,P=0.128 1);研究组1、2、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4.57%、92.39%、89.13%,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41 8,P=0.039 0,P=0.039 0);单因素分析表明患者术后无病生存率可能与肿瘤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数、PR、放疗与否有关,而与患者年龄、ER、月经状态无关,进一步Cox回归分析显腋窝淋巴结转移数(P =0.046)、放疗与否(P=0.012)是影响无病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术后放疗可提高T1-T2期伴有1~3个腋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率,腋窝淋巴结转移以及放疗与否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左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不同外照射技术所致皮肤受照剂量的比较

    作者:张旭;李凯;李娜;贾明轩

    目的:比较3D-CRT、IMRT、VMAT三种技术在左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中皮肤受照剂量的差异.方法:选取10例左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为每位患者设计3D-CRT、IMRT、VMAT三种计划,比较三种计划间靶区适形度、均匀数等剂量学参数及皮肤等危及器官受照剂量.结果:靶区适形度IMRT(0.64 ±0.04)及VMAT(0.64 ±0.09)均优于3D-CRT(0.33 ±0.03) (F =82.2,P<0.05);均匀数IMRT及VMAT分别为(0.12±0.02)和(0.11 ±0.02),好于3D-CRT(0.14 ±0.01)(F=8.1,P<0.05).皮肤受照剂量比较中V30、V40、V45、V50、Dmean各项标IMRT及VMAT()好于3C-CRT(F=9.0~125.6,P<0.05);对IMRT及VMAT作进一步LSD比较:V30、V50、Dmea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等于0.109、0.571、0.258),而V40及V45VMAT比IMRT分别降低了5.6%和3.47%(P分别等于0.000及0.027).结论:左乳腺保乳术后放疗中相比于3D-CRT,IMRT及VMAT两种技术提供了更好的靶区剂量同时,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皮肤受照剂量;而VMAT相比于IMRT可进一步降低皮肤V40及V45受量.

  • 乳腺癌中THBS-1表达及与EMT的相关性

    作者:廖雪洪;郑雄伟;朱伟峰;陈刚;胡丹;张和军;林洁琼;林贤东

    目的:检测血小板反应蛋白-1(thrombospondins-1,THBS-1)和EMT相关基因(Snail、E-cadherin 及Viment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THBS-1表达与乳腺癌患者预后及EMT的相关.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4例乳腺癌石蜡标本及32例对应癌旁组织标本中THBS-1、Snail、E-cadherin及Vimentin表达,分析THBS-1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学资料、预后及EMT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THBS-1蛋白的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THBS-1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NPI及月经状态密切相关(P<0.05);THBS-1高表达组的复发率(23.5%)明显高于THBS-1低表达组(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9).THBS-1高表达组的总生存率(65.8%)低于THBS-1低表达组(81.9%)(P=0.062).THBS-1表达与Snail、E-cadherin及Vimentin密切相关(P<0.05);间质型病例组THBS-1阳率(58.8%,10/17)明显高于上皮型乳腺癌病例组(21.4%,9/42)(P=0.023),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乳腺癌中THBS-1表达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可能通过诱导EMT过程促进肿瘤的侵袭转移.THBS-1可作为乳腺癌患者判断预后的预测标.

  • 可弯曲电子胸腔镜在不明原因胸水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附121例)

    作者:张永庆;苗毅;尚立群;陈瑞琳;杨淑梅

    目的:探讨尖端可弯曲内科胸腔镜检查术对未明原因的胸腔积液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21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的胸腔镜检查资料.结果:121例患者胸膜病检结果:结核54例(44.6%),肿瘤46例(38.0%),非特异炎症17例(14.0%),感染3例(2.5%),不明原因1例(0.8%).术后胸膜活检部位少量出血2例,轻度疼痛118例,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内科胸腔镜检查术可以明确胸腔积液患者的病因,简单安全,费用不高.

  • 食管癌组织淋巴管与巨噬细胞的关系

    作者:刘逸之;吕卫东;蔡琳;刘志刚;高巍;雷光焰;陆建荣

    目的:探讨影响食管癌组织局部淋巴管数量的因素,为抑制巨噬细胞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的目的提供依据.方法:回顾研究2006年-2011年食管鳞状细胞癌手术患者淋巴结数>3的病例(n=26)及无淋巴结转移的病例(n=22).石蜡切片行CD68、Ki67和D2-40免疫组化染色,比较巨噬细胞数(CD68+细胞数)、Ki67数(Ki67+细胞比例)和微淋巴管密度,分析微淋巴管密度和巨噬细胞数以及微淋巴管密度和Ki67数的相关.结果:淋巴结转移阴组的巨噬细胞数目明显少于淋巴结转移组(30.77±9.65 vs44.81±14.43,P=0.027).淋巴结转移阴组和淋巴结转移组Ki67增殖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16.77±8.09)% vs (18.88±8.08)%,P=0.309].淋巴结转移阴组的微淋巴管密度明显小于淋巴结转移组(11.18 ±2.54 vs 17.38 ±4.52,P=0.025).微淋巴管密度和巨噬细胞数呈正相关(r=0.833,P<0.01),和Ki67增殖数无相关(r=0.058,P=0.573).结论:食管鳞状细胞癌伴淋巴结转移的肿瘤有更高的巨噬细胞浸润和微淋巴管密度,并且淋巴管数和组织浸润的巨噬细胞数呈正相关.

  • EGFR、Her-2、HIF-1α、p53对进展期食管鳞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

    作者:丁兆军;孟令新;周晓明;成之福;王刚平;张红;薛英杰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相关因子EGFR、Her-2、HIF-1α和p53对进展期食管鳞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日照市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5年1月行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新辅助化疗的进展期食管鳞癌(Ⅲ期)患者94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食管鳞癌组织中EGFR、Her-2、HIF-1α和p53的表达情况,应用RECIST1.1标准和病理组织学相结合方法行化疗疗效评估,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各标与化疗疗效关系.结果:本研究组患者新辅助化疗总有效率为56.38% (53/94),全部为部分缓解.疾病稳定占41.49% (39/94),疾病进展占2.13% (2/94).新辅助化疗前后各因子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Her-2表达阳、阴者化疗有效率分别为81.82% (9/11)、53.01%(44/8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53表达阳、阴者化疗有效率分别为31.37%(16/51)、86.05%(37/4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er-2阳表达同时p53阴表达者7例,其中化疗有效5例.EGFR和HIF-1α表达与化疗敏感无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Her-2和p53是新辅助化疗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Her-2和p53作为新辅助化疗独立影响因子,可在化疗前对疗效进行预测,可能对患者新辅助化疗选择提供临床依据.

  • 蟾毒灵与紫杉醇协同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机制

    作者:闫顺朝;焦昕;李凯;邹华伟

    目的:研究蟾毒灵(Bufalin)与紫杉醇是否可协同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探索可能的协同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AKT、p-AKT、p38、p-p38、β-actin蛋白的表达.结果:MTT结果显紫杉醇和Bufalin可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两药联合作用可协同抑制MCF-7细胞增殖.流式分析显40nmoL/L的紫杉醇作用24小时可诱导乳腺癌MCF-7发生明显的G2M期阻滞和12.5%的细胞凋亡,10nmol/L的Bufalin作用24小时未诱导明显的细胞凋亡,10nmol/L的Bufalin与40nmol/L的紫杉醇联合作用24小时后可诱导23.7%的MCF-7细胞凋亡.Western Blot分析显紫杉醇作用后导致AKT和p38的活化,Bufalin与紫杉醇联合作用后可抑制紫杉醇诱导的AKT活化,增强紫杉醇诱导的p38活化.结论:Bufalin可通过抑制AKT的活化、上调p38的活化与紫杉醇协同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 YAP在骨肉瘤细胞中的表达及定位

    作者:贾楠;张迎龙;刘涛;陈洁;颜世举;马琼;范清宇

    目的:研究YAP在骨肉瘤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和定位.方法:使用SOSP9607、MG63、U2-OS骨肉瘤细胞系和hFOB1.19成骨细胞系,进行qRT-PCR、Western blot实验和荧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YAP的表达情况和所在的具体细胞位置.结果:YAP在骨肉瘤细胞中表达量非常高,高于正常的成骨细胞hFOB1.19.YAP在骨肉瘤细胞系中主表达于细胞核内,而在成骨细胞系中主表达于细胞质.结论:YAP在骨肉瘤细胞中高表达,在成骨细胞中低表达.在肿瘤细胞中主位于细胞核内,而在成骨细胞系中主表达于胞质内.可以推断YAP进入细胞核内,结合下游靶基因,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参与骨肉瘤细胞的发生.这一发现可以为治疗骨肉瘤提供新的靶点.

    关键词: YAP 骨肉瘤 Hippo 定位
  • MIIP对肾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

    作者:陶光晶;严奉奇;马柳疆;李霞;袁建林;武国军

    目的:利用质粒转染技术制备过表达迁移侵袭抑制蛋白(migration and invasion inhibitory protein,MIIP)的肾癌786-0/MIIP细胞系,观察MIIP对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携带MIIP基因的质粒,通过脂质体质粒转染技术上调肾癌786-0细胞系MIIP基因表达.Western-blot、Real-time PCR检测转染效果;利用MTT实验检测MIIP对786-0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Transwell实验、划痕实验检测MIIP对786-0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Westem-blot、Real-time PCR检测发现实验组786-0/MIIP细胞MIIP蛋白及mRNA表达量有效上调.MTT实验显实验组786-0/MIIP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减弱(P<0.01).Transwell实验显实验组786-0/MIIP细胞侵袭能力减弱,穿透小室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细胞划痕实验显实验组786-0/MIIP细胞迁移能力显著下降(P<0.01).结论:通过质粒转染技术能够制备过表达MIIP的肾癌细胞系.转染成功的肾癌786-0/MIIP细胞系MIIP表达量增加,有效抑制了肾癌细胞的增殖、侵袭与迁移.

  • 碳离子束和X射线对头颈癌患者与健康人离体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影响的对比研究

    作者:高力英;冉俊涛;郭浩男;王涛;张明;郭红云;张红;李瑾

    目的:对比研究碳离子束和X射线对健康人与头颈部恶肿瘤患者离体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影响,了解不同射线、不同放射治疗剂量对健康人和恶肿瘤患者离体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的差异.方法:在采血后8小时内分别行6MV-X线1Gy、2Gy照射及12+C离子束1GyE、2GyE照射;应用美国BD公司的四色荧光标记抗人CD分子单克隆抗体和FACSVerse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结果: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B细胞无显著差异(P>0.05),但CD4+/CD8+在健康人离体血中下降更为明显.结论:对健康人和头颈部鳞癌患者的离体外周血行6MV-X线1Gy、2Gy照射及12+C离子束1GyE、2GyE照射,两种射线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无明显差异,健康人和头颈部鳞癌患者间也无明显差异.结果对临床中放射治疗放射方法的选择具有重参考价值.

  • 过表达CNTN1对裸鼠乳腺癌转移瘤生长的影响

    作者:陈楠;秦娟;贺赛;宋张骏;丁燕妮;杨晓民;王虎霞;韩丕华;刘华

    目的:探讨过表达CNTN1对乳腺癌Hs578T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促进作用,为乳腺癌生物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脂质体法介导pEGFP-N1-CNTN1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入乳腺癌Hs578T细胞,G418筛选出稳定表达CNTN1的Hs578T细胞(Hs578T-CNTN1细胞);接种Hs578T-CNTN1细胞制备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CNTN1过表达对Hs578T细胞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转染pEGFP-N1-CNTN1组Hs578T细胞中CNTN1蛋白表达量高于pEGFP-N1组及未转染组.Hs578T-CNTN1、Hs578T-N1和Hs578T细胞接种裸鼠的第20天,Hs578T-CNTN1组移植瘤质量较Hs578T组和Hs578T-N1组移植瘤质量显著增加[(4.62 ±0.22)g,(2.56 ±0.76)g和(2.10±0.78)g,分别P<0.01和P<0.05].结论:CNTN1过表达可以促进乳腺癌Hs578T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

  • miR-25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潜在机制

    作者:梁亮;张寅斌;马宇光;昝瑛;惠文涛;张淑群

    目的:研究miR-25对人三阴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在人TNBC细胞株MDA-MB-231中转染miR-25抑制核苷酸(AS-miR-25)或对照核苷酸(NC oligo),通过MTF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的增殖和凋亡;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测量凋亡调节因子1(modulator of apoptosis 1,MOAP1)蛋白质和mRNA表达水平变化,采用双荧光素报告系统检测miR-25对MOAP1的直接调节.采用AS-miR-25和MOAP1 siRNA共转染MDA-MB-231细胞,MTT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凋亡的变化.结果:下调miR-25后,MDA-MB-231细胞的增殖能力较对照明显降低(P<0.05),凋亡显著增加(P<0.05),MOAP1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双荧光素报告实验显MOAP1受miR-25的直接调节.共转染AS-miR-25和MOAP1 siRNA可显著缓解下调miR-25引起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结论:miR-25可通过下调MOAP1表达水平调节TNBC细胞增殖和凋亡,提miR-25在TNBC恶生物学进程中可能发挥重促进作用.

  • 氯离子通道蛋白1调控放射抵抗食管鳞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机制

    作者:张静平;陈鑫;惠蓓娜;孟君琦;张晓智

    目的:探讨氯离子通道蛋白1(chloride intracellular ion channel 1,CLIC1)对食管鳞癌细胞获得放射抵抗特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蛋白印记法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Eca109R50Gy细胞中CLIC1的表达水平.采用CLIC1小分子特异抑制剂IAA-94(indanyloxyacetic acid-94,IAA-94)抑制Eca109R50Gy细胞中CLIC1功能,通过克隆形成试验、流式细胞仪分析对比CLIC1功能抑制前后的细胞存活分数(SF)、细胞凋亡比率及细胞周期分布.结果:Eca109R50Gy细胞中CLIC1在转录水平及蛋白水平均呈现显著高表达(P<0.001);CLIC1功能抑制组Eca109R50Gy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明显受抑(SFIAA-94 vs SFcontrol,P<0.001),而细胞凋亡比率显著增高(P<0.01).CLIC1功能抑制组Eca109R50Gy细胞G2/M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P<0.01).结论:CLIC1在放射抵抗的食管鳞癌细胞中高表达并与其获得放射抵抗特有关,抑制CLIC1功能可增强放射抵抗的食管癌细胞对放射线的敏感,其增敏机制与影响细胞周期分布有关.

  • AAP蛋白表达对大肠癌术后复发转移风险的预测价值

    作者:刘爱华;何安兵;童文先;李晓光;王虎;田倩;彭秀兰;徐慧琳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大肠癌患者组织和外周血中Anchor Attachment蛋白(anchor attachment protein,AAP)的表达对大肠癌(colorectalcancer,CRC)术后复发转移风险的预测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武汉市第五医院收治的大肠癌患者107例,均行手术治疗,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判定AAP阳表达;ELISA法检测静脉血AAP水平;应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复发转移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带入Logistic回归模型中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AAP在大肠癌原发灶中阳表达率均高于正常肠黏膜组织;此外,AAP阳表达及其血清水平与别、年龄、肿瘤位置和肿瘤大直径均无关(P>0.05),与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Dukes分期、浸润深度和TNM分期均密切相关(P<0.05);AAP表达及其血清水平与大肠癌患者术后3年发生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和复发转移有关(P<0.05),AAP表达为阳的大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中位时间明显短于AAP表达阴的大肠癌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大肠癌的组织分化和Dukes分期是大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AAP的表达与大肠癌复发和转移密切相关,对预测和判断大肠癌术后复发转移有重意义和研究价值.

  • 骶前冲洗液类型、冲洗量与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局部复发风险的荟萃分析

    作者:任予;杨辉;李雄雄;张丽;闫宇;王珂;何建军;陈武科

    目的:探讨骶前冲洗液类型、冲洗量与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复发风险关系.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对2013年10月18日前Medline(1980年1月至2013年10月),EmbaSe(1980年1月至2013年10月),Wiley Online Library(1980年1月至2013年10月)等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共筛选出8篇相关文献,包含患者919例,其中骶前冲洗者431例(46.9%),未接受者488例(53.1%),冲洗组复发率显著低于未冲洗组(OR =0.47,95% CI =0.26 ~0.85);亚组分析发现,生理盐水冲洗后局部复发率显著降低(3.0%,8/265vs 8.3%,20/242),差异显著(OR =0.34,95%CI =0.16 ~0.75);骶前冲洗容量在1 500ml及以上者,冲洗组患者局部复发率显著降低(OR =0.38,95% Cl =0.17 ~0.86),而骶前冲洗容量在1 500ml以下者两组间局部复发率差异不显著(OR =0.60,95%CI =0.25~1.45).结论:充分的骶前冲洗可降低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局部复发风险达50%以上,1 500ml的生理盐水或应成为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常规骶前冲洗量.

  • 奥沙利铂+替吉奥化疗方案在高龄晚期胃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曹齐生

    目的:研究奥沙利铂+替吉奥化疗方案在高龄晚期胃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化疗的高龄晚期胃癌患者68例,分为实验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实验组以奥沙利铂+替吉奥方案化疗,对照组以FOLFOX6方案化疗,观察两组患者近期疗效、临床受益反应、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经2个周期的化疗,实验组RR(61.76%)高于对照组RR(35.29%),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受益率(61.76%)显著高于对照组受益率(35.29%),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化疗后CD3+、CD8+以及CD19+等免疫功能标与化疗前比较(P>0.05);两组患者化疗后CD4+与CD4 +/CD8+与化疗前组内比较(P<0.05);两组患者化疗后CD4+组间比较(P<0.05),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实验组Ⅰ-Ⅱ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除恶心呕吐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外,其他不良反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奥沙利铂+替吉奥化疗方案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适合耐受程度较差的高龄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疗.

  • 肝癌术后嚼口香糖对胃肠道功能恢复的作用

    作者:陆战;钟鉴宏;龚文锋;覃宏贵;赵新华;马良;向邦德;黎乐群;游雪梅

    目的:探讨在肝细胞癌术后嚼口香糖对胃肠道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将行肝细胞癌手术切除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3例)和对照组(54例)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处理,未使用特殊影响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干预措施.试验组术后第一天开始嚼口香糖,每天3次,每次大约30分钟,直到术后第6天或肛门排气.观察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或排便的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对肠道蠕动的恢复、首次排气和排便的时间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7).结论:嚼口香糖可以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减少术后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

  • 尿脱落细胞FISH检测在膀胱癌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屈志义;张伟;赵易;崔明凯;刘波

    目的:研究尿脱落细胞FISH检测提高膀胱癌早期诊断的可行;方法:收集68例腺膀胱炎患者晨尿通过FISH检测GLP p16、CSP3、CSP17和CSP7染色体异常信号,并用统计学方法计算出阈值.为了验证FISH检测的优越,实验选取临床诊断膀胱癌常用的尿脱落细胞学检测作为研究对照方法,收集100例疑似膀胱癌患者尿液标本,分别对尿脱落细胞和FISH检查诊断膀胱癌的敏感、特异、FISH检测与膀胱癌临床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0例疑似膀胱癌患者尿脱落细胞及FISH检测的阳率分别为56.0% (56/100)和77.0%(77/100),敏感度分别为56.10%(46/82)和82.02%(73/89),经统计学分析两种检查方法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ISH检测的敏感和总阳率明显高于尿脱落细胞,而特异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检测与膀胱癌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均无相关.结论:FISH检测技术是能够成为提高膀胱癌早期诊断的一种新技术.

  • 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结合超声造影在肾肿瘤术后随访中的应用

    作者:吴爱宁;王珊珊;郭春亮;韩怀忠;丰丽英

    目的:探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结合超声造影检查在肾肿瘤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复发肾肿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对27例肾肿瘤患者术后进行定期超声造影随访,比较分析其病灶定量参数变化鉴别良恶.结果:3例肾肿瘤患者术后新发病灶定量参数大峰值强度(IMAX)和曲线下面积(AUC)变化差异显著,术后病理证实为肿瘤复发.结论:超声造影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可以更早、更准地判断出肿瘤术后复发情况,是肾肿瘤术后随访的一种有效手段.

  • 9769例结直肠癌的构成特征及变化趋势

    作者:向国卿;赵莹;朱佳;高娜;王炳元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的构成特点及变化趋势.方法:将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确诊并接受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划分为2004年-2008年和2009年-2013年两个阶段,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包括年龄、别、病理分型、病变部位及TNM/Dukes分期.结果:9 769例结直肠癌患者纳入研究,其中<40岁及≥60岁患者比例分别为5.1%、52.7%.前后5年相比,诊断时平均年龄从59岁延迟到61岁,<40岁的结直肠癌的构成比从6.3%降低到4.1%,≥60岁的构成比从49.6%上升到55.3%;直肠癌比例下降,左半结肠癌比例升高,且接受腹会阴联合直肠切除手术(Miles术)的直肠癌患者比例从28.0%降低到21.5%;TNM l/Dukes A期患者所占的比例提高(12.1% vs 9.6%,P<0.001),而TNMⅣ/Dukes D期患者所占的比率有所下降(17.5% vs 15.7%,P=0.02).结论:10年来,结直肠癌住院患者逐年增加,发病年龄趋于老年化,直肠癌患者比例呈下降趋势,早期诊治的结直肠癌的手术比例明显增加.

  • 膀胱癌不同TNM分期对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刘卫华;邓红琴;吴振启

    目的:探讨膀胱癌不同TNM分期对根治膀胱切除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4年12月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泌尿外科住院进行诊治的膀胱癌患者92例,CT检查TNM分期中T1期(30例)、T2期(20例)、T3期(32例)和T4期(10例),所有患者都给予腹腔镜下根治膀胱切除术,观察所有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对比四组分期的手术时间,其差别在统计学上没有意义,然而T3/T4期患者比T1/T2期患者有更多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P<0.05).T3/T4期患者术后1个月的切口出血、切口感染、吻合口瘘、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高于T1/T2期患者(JP<0.05).T3/T4期患者的膀胱容量和大尿流率明显低于T1/T2期患者,而残余尿量明显高于T1/T2期患者,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癌不同TNM分期能有效预测根治膀胱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创伤情况和术后尿动力学状况,值得推广应用.

  • 经尿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82例疗效分析

    作者:程永毅;李晶;屈卫星;孙羿;邹铁军;姜亚卓;徐永刚;杜春;任伟

    目的:探讨利用海博刀行膀胱肿瘤内镜黏膜下剥离术(BT-ESD)治疗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的安全和有效.方法:收集2013年11月至2015年8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患者,利用海博刀行BT-ESD治疗膀胱肿瘤病灶.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1年肿瘤复发率.结果:完整切除膀胱肿瘤78例,肿瘤直径1.0~7.0cm,完整取出肿瘤70例,肿瘤组织电切后取出12例.手术时间(60±19.2) min、膀胱冲洗时间(24±10)h、尿管留置时间(5.9±1.9)d、术后住院时间(5.1±1.2)d.无1例需输血,1例发生闭孔神经反射,无穿孔及术后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利用海博刀行BT-ESD治疗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肿瘤的完整切除有利于病理学的评估,减少了肿瘤播散和复发的机会.完整切除膀胱肿瘤的方法更符合肿瘤外科治疗原则.

  • 结直肠腺癌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态学观察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作者:牛多山;杨杰;姚丰;陈海玲;徐美林

    目的:研究结直肠腺癌中是否存在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156例结直肠腺癌组织学标本及其临床资料,利用CD34和PAS双重染色,观察是否存在VM,分析VM的形成与结直肠腺癌临床病理标的关系.结果:156例结直肠腺癌中有31例存在VM,阳率为19.87%,VM的形成与肿瘤大小无关,在低分化组、伴有血管及神经侵犯组、伴有淋巴结转移组,VM的阳率比在中分化和高分化组、无血管及神经侵犯组、无淋巴结转移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腺癌中存在VM,VM形成与结直肠腺癌的侵袭或远处转移相关.

  • 脉络膜转移癌的临床诊断及鉴别分析

    作者:郑惠;董东升

    目的:探讨脉络膜转移癌的临床诊断及鉴别.方法:我院确诊脉络膜转移癌患者18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研究,对患者的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学改变以及原发肿瘤来源、组织学分型等进行分析.结果:所有脉络膜转移癌患者均已丧失视力.眼底检查能够发现后极部视网膜下存在实肿物,其中8例患者还伴有视网膜脱离.B超与CT检查能够见到眼内扁平或不规则的实占位病变.MRI检查显肿块在T1W上呈现中高信号,T2W上呈现低信号.所有患者均经组织病理学检查,其中腺癌11例,鳞癌4例,未分化癌3例.原发肿瘤方面,肺癌10例,乳腺癌4例.结论:脉络膜转移癌患者主以视力显著降低或丧失、眼底出现扁平实质占位病灶作为主临床特征.原发肿瘤以肺癌的发病率高,而组织病理学分型则以腺癌为常见.通过影像学检查,能够帮助进行脉络膜转移癌的临床诊断.

  • 艾迪注射液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抑郁的临床效果

    作者:梁彩霞;陈满瑜;沈润;江丹贤;庞雅君;左瑜芳

    目的:探讨妇科恶肿瘤患者抑郁状况及化疗对患者抑郁、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艾迪注射液治疗妇科恶肿瘤化疗患者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纳入研究的妇科恶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化疗,治疗组在化疗期间加用艾迪注射液治疗,化疗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欧洲癌症和治疗组织编制的肿瘤生存质量调查表(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EORTC)的核心量表(QLQ-C30)进行抑郁和生活质量的评价.结果:化疗前,妇科恶肿瘤患者抑郁的发生率为71.7%,SDS评分与病理类型和肿瘤的分期有关.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抑郁程度、抑郁发生率和SDS评分无显著差异.化疗后,治疗组患者抑郁发生率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抑郁发生率和S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对照组抑郁发生率和SDS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EORTC QLQ-C3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治疗组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总健康状况、疲乏、失眠和食欲减退较前改善,优于同期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可改善妇科恶肿瘤化疗患者的抑郁状态和生活质量.

  • 宫颈癌患者血清1,25-(OH)2D3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张靖;张竣;胡丽娟;赵西侠;王国庆;杨雪梅

    目的:检测不同宫颈病变患者血清中1,25-(OH)2D3的水平,初步探讨1,25-(OH)2D3与宫颈癌临床特征的相关.方法:对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116例宫颈病变患者,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1,25-(OH)2D3水平,并以4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作对照.结果:宫颈癌及宫颈良病变患者血清1,25-(OH)2D3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与子宫良病变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宫颈癌组中,绝经前患者血清中1,25-(OH)2D3水平高于绝经后患者血清水平(P<0.05),宫颈癌组织分级越差,淋巴结越多,FIGO分期越晚,血清中1,25-(OH)2D3水平明显降低.结论:血清中1,25-(OH)2D3水平降低可能与宫颈癌进展有关.

  • 222例瘢痕疙瘩患者术后放射治疗的疗效观察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张建清;汤旭山;杨媚;白鸽;马晓丽;张莉

    目的:评价电子线放疗瘢痕疙瘩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收治可随访到的瘢痕患者222例共222处瘢痕疙瘩,年龄6 ~73岁(中位年龄29岁).术后1天内开始放疗,放疗采用6MEV电子线源皮距照射技术,照射野为瘢痕切口(包括缝线针眼)外扩1cm,照射剂量20Gy/5f,术后24h开始照射.随访时间12~ 36个月(中位时间24个月).结果:222处瘢痕疙瘩治疗后有效为204处(91.8%),痊愈97处(43.7%),显效63处(28.4%),有效44处(19.8%),无效18处(8%),单因素分析显年龄、瘢痕部位为影响疗效因素(P=0.048,0.001),多因素分析显瘢痕部位为影响疗效独立预后因素(P=0.001).结论:采用电子线治疗瘢痕疙瘩可取得满意疗效,放疗面平坦度是保证电子线治疗瘢痕效果的重因素.

  • PICC对恶性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

    作者:赵爽爽;王辉;李莉;杨文慧;余怡;许青

    目的:观察恶肿瘤患者PICC前后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分析140例PICC置管的恶肿瘤患者,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度法检测置管前1周内及置管后4周内D-二聚水平.PICC前后D-二聚体水平比较采用两相关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各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或多组独立样本Kruskal-Wallis H检验.结果:PICC前D-二聚体水平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PICC置管后D-二聚体水平0.995(0.568,1.568) mg/L较置管前0.680(0.375,1.255) mg/L上升(P<0.001).肿瘤分期为Ⅳ期者PICC前后D-二聚体水平差值0.340 (0.040,0.653) mg/L较Ⅱ/Ⅲ期者0.060(-0.215,0.333)mg/L高(P=O.001)、年龄>60岁者为0.415 (0.055,0.773) mg/L较≤60岁者0.160(-0.080,0.390)mg/L高(P =0.0001),余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PICC使肿瘤患者D-二聚体水平上升,其危险因素包括肿瘤分期为Ⅳ期及年龄> 60岁.

  •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即释吗啡片用于中重度癌痛患者滴定的疗效

    作者:童刚领;吴烜;靳枫;刘楠楠;申东兰;王树滨

    目的:探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即释吗啡片用于中重度癌痛患者滴定的有效和安全.方法:采用数字分级法对疼痛进行评分,对中重度癌痛患者分别使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lOmg和20mg,ql2h进行滴定,即释吗啡片1Omg处理爆发痛,根据患者疼痛情况调整24h和48h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剂量,记录疼痛的缓解程度和不良反应.结果:85例患者中,通过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即释吗啡片滴定后,1h、24h、48h疼痛明显缓解率分别为62.4%、88.2%和100%,不良反应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表现为轻中度恶心(22.4%)、呕吐(15.3%)和便秘(38.8%),均可控制,无尿潴留以及呼吸抑制发生.结论: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即释吗啡片对中重度癌痛患者的滴定方式快速、有效、安全及便利.

  • CT引导下脊髓射频热凝术治疗脊髓损伤继发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徐明奎;谭必勇;姚勇

    目的:评价CT引导下行脊髓射频热凝术治疗脊髓损伤继发神经病理疼痛的疗效及安全.方法: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间脊髓损伤继发神经病理疼痛患者68例行CT引导下脊髓射频热凝术,评价治疗效果、疼痛评分(VAS)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和2年的总有效率逐渐提高,治疗2年68例患者均获得治愈或有效,未见无效病例.患者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VAS评分不断下降,治疗后各时间点的VAS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68例患者中2例出现轻度腹痛,2例出现浅感觉减退,1例有硬膜刺破后头痛,但均未经处理自行恢复,不良反应率为7.4%,患者未出现脑脊液漏、手术相关合并症等.结论:CT引导下应用脊髓射频热凝技术治疗脊髓损伤继发神经病理疼痛具有较好的有效及安全,治疗时应严格把握适应征,并掌握手术技巧.

  • 雷那度胺联合GDP方案治疗老年复发难治性T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疗效

    作者:燕玮;何晓薇;石雪;苗苗;胡荣;王慧涵;杨威

    目的:观察雷那度胺联合GDP方案(吉西他滨+顺铂+地塞米松)治疗老年复发难治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T-NHL)的疗效.方法:收集15例复发难治T-NHL,给予吉西他滨1 000mg/m2,第1天和第8天;顺铂25mg/m2,第1~3天;地塞米松20mg/m2,第1~5天,21天为1个周期.同时雷那度胺1Omg日一次口服,每3周停1周.结果:治疗总有效率73.3% (11/15),其中完全缓解率33.3%(5/15),部分缓解率40.0% (6/15),病情稳定13.3% (2/15),疾病进展13.3% (2/15);化疗前后B类症状发生率为73.3% vs 26.7% (P =0.021).1年无进展生存率(PFS)为46.7% (7/15),2年PFS为20.0% (3/15),1年总生存率(OS) 66.7%(10/15),2年OS 26.7% (4/15).不良反应主为血液学毒、消化道反应、肝功能损害、皮疹.结论:雷那度胺联合GDP方案是治疗老年复发难治T-NHL较为安全有效的化疗方案.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Survivin、VEGF表达及其相关性

    作者:李章志;柴海霞;何圆圆;宋斌;刘瑜;万楚成

    目的:研究多发骨髓瘤(MM)患者血清及骨髓Survivin、VEGF表达及意义.方法:酶联免疫法(ELASA)检测60例初诊多发骨髓瘤患者及30例对照组患者血清Survivin、VEGF表达情况;免疫细胞化学法(SABC法)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中Survivin、VEGF阳率.酶联免疫法(ELASA)检测VAD联合沙利度胺治疗4周期后患者血清Survivin、VEGF水平,与治疗前比较.结果:初诊多发骨髓瘤患者血清Survivin、VEGF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初诊骨髓瘤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Survivin、VEGF阳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患者,血清Survivin、VEGF在不同疗效组有差异,疗效良好组与疗效较差组差异比较,P <0.05.骨髓中Survivin与VEGF表达阳率呈正相关,与疾病疗效呈负相关.结论:Survivin及VEGF在多发骨髓瘤患者中表达增加,二者表达水平与疾病疗效密切相关.二者存在协同关系,可作为评估疗效、预后标.

  • 胸腔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1例临床病理学及基因重排分析

    作者:石丛艳;杨守京;方正清;巨安丽;杨莉;付欣;王映梅;姜敏玲

    目的:探讨胸腔原发渗出淋巴瘤临床病理特点及病理鉴别诊断、免疫组化表型、基因重排,旨在加深临床和病理对此疾病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原发渗出淋巴瘤,对其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及文献复习.结果:1例原发渗出淋巴瘤患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胸水以及右侧胸膜结节样增厚.胸水细胞学和胸膜穿刺组织学特征均显肿瘤细胞从大免疫母细胞或浆母细胞到明显间变的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组化:CD45、CD38、CD138、EMA、WT-1、Vimentin均为阳;CR、TTF-1、CD3、CD20、EBV均为阴.基因重排结果显:IGH、IGK、IGL在BIOMED-2 PCR受体基因重排引物设计系统中相应位置发生克隆重排.结论:原发渗出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类型,它不同寻常的生长方式为临床和病理诊断带来了困难.该肿瘤需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免疫母细胞变异型)和间变大细胞淋巴瘤等鉴别.即使联合化疗其预后仍然十分差,选择合理和特异的治疗靶向药物是治疗成功的基础.

  • 脾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瘤的CT表现及文献复习

    作者:黄嘉成;杜绪仓;谭理连;李志铭

    目的:研究脾脏炎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瘤的CT表现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炎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瘤的临床特点、CT表现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炎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瘤的CT及病理学特征.结果:2例炎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瘤CT平扫表现为类圆形低密度肿块影,边界清晰,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边缘强化,门脉期病灶呈渐进持续强化并向中央填充.病理:炎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瘤除了梭形细胞和炎细胞外,还有由少许多核巨细胞和组织细胞构成的伴有中心坏死的肉芽肿样改变;EBER原位杂交:EBER-ISH(+).结论:脾脏炎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瘤CT动态增强扫描具有渐进、持续强化的特点,其CT表现与部分脾脏炎假瘤相似,确诊需镜检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 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SABR)医用直线加速器的相关剂量学研究

    作者:钱建升;李毅

    目的:研究ELEKTA Synergy加速器SABR临床治疗的相关剂量学特点.方法:根据IAEA TRS277报告(97年版)和《医用电子加速器验收和周期检验规程》(GB/T 19046-2003)相关内容测量ELEKTA Synergy加速器相关剂量标.对ELEKTA Synergy加速器实施SABR治疗病人的临床治疗计划进行剂量分布验证.结果:ELEKTA Synergy的临床剂量学相关标符合IAEA TRS277报告(97年版)和《医用电子加速器验收和周期检验规程》(2003年版)的标求;临床治疗计划剂量分布的验证满足SABR治疗的临床求.结论:ELEKTA Synergy加速器剂量相关标和临床治疗计划剂量分布数据的偏差范围可以满足SABR临床治疗的求.

  • 平顶山市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病种构成分析

    作者:段玉龙;管健;侯激流;刘擎国;朱小芳;张明珠

    目的:了解分析平顶山市恶肿瘤住院患者病种构成.方法:收集平顶山市4家三级医院和2家市级专科医院2012年-2013年恶肿瘤住院病例资料,应用ICD-10规则统一编码、归类,3位数类目统计恶肿瘤分类构成并排序,对7 563例住院病例进行统计.结果:平顶山市2012年-2013年恶肿瘤住院患者前十位病种为肺恶肿瘤、食管恶肿瘤、乳房恶肿瘤、结直肠恶肿瘤、肝恶肿瘤、胃恶肿瘤、宫颈恶肿瘤、白血病、头颈部恶肿瘤、胆囊胆管恶肿瘤.前十病种构成除男、女特有病种外,男女别比为1.59∶1,甲状腺恶肿瘤女多于男(5.98倍).前十病种构成无城乡差异,肝恶肿瘤城市多于农村.结论:平顶山市恶肿瘤住院患者病种构成的前十位病种与本省恶肿瘤流行病学分布相似.

现代肿瘤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4 05 06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