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现代肿瘤医学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Journal of Modern Oncology 현대종류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抗癌协会 陕西省抗癌协会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91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2-4992
  • 国内刊号: 61-1415/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52-297
  • 曾用名: 陕西肿瘤医学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现代肿瘤医学》编辑部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李树业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影响肿瘤患者癌痛治疗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董亚冰;王楠娅;赵恒军

    [指示性摘要]疼痛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也是恐惧的症状之一.进展期癌症患者疼痛发生率可高达60% ~ 80%,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的心理也会产生不良影响.目前,中重度癌痛的治疗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并遵循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三阶梯镇痛原则,但仍有20%左右的患者疼痛控制不佳.若疼痛控制不佳,会导致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下降,并影响预后.导致癌痛治疗失败的因素多种多样,目前尚无一致共识.既往肿瘤科医师主要关注肿瘤相关因素对癌痛治疗的影响,主要包括肿瘤的部位、大小、分期、转移的部位、治疗方法等;而随着对“总疼痛”概念的认识加深,非肿瘤因素对癌痛治疗效果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包括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收入、心理、社会支持等.本文就进展期肿瘤镇痛治疗影响因素作一综述,为提升癌痛诊疗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 癌痛 治疗 影响因素
  • 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技术在胃癌诊治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吉翔;杨艳丽;汪亚辉;孙建兵;于建平;韩晓鹏;刘宏斌

    [指示性摘要]胃癌是一种致死性很强的恶性肿瘤,在东亚地区尤其在中国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循环肿瘤细胞(CTCs)被认为在癌症转移中起关键作用,是罕见的从肿瘤原发灶释放到血流的肿瘤细胞.循环肿瘤细胞也被认为是较好的肿瘤标志物,有助于提高诊断、评估预后及提高胃癌患者的治疗水平.本文对CTCs的检测技术及在胃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固有免疫细胞抗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倩;孙爱民;王玮

    [指示性摘要]固有免疫细胞(先天性免疫细胞)是机体对抗肿瘤的第一道防线,是肿瘤的免疫细胞治疗重要组成部分.细胞免疫治疗(CIT)是指通过向肿瘤患者输注经体外培养扩增或激活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免疫细胞,直接杀伤或激发机体免疫反应杀伤肿瘤细胞,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这些细胞的种类有: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CD3e抗体激活的杀伤细胞及利用生物工程改造过的细胞毒性T细胞等.这些免疫细胞疗法在临床上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且通常和细胞因子联合使用,细胞因子结合回输的免疫细胞驱使机体的免疫细胞从数量和效率上得到加强,从而更加特异有效的杀伤肿瘤细胞.本文总结了执行固有免疫功能的T细胞(γδT细胞)、杀伤细胞(NK)、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树突状细胞(DC)及固有淋巴样细胞(ILC)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及发展前景.

  • P2X7受体与肿瘤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颖;丁晶晶;王莉莉

    [指示性摘要]P2X7受体作为嘌呤类受体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成员,能够被细胞外ATP激活,从而参与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因子的分泌,介导细胞的生长与凋亡等细胞生物学功能的调控.近些年研究表明,P2X7受体的异常表达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肿瘤靶向治疗的新型生物学标志物.本文结合国内外新报导,对P2X7受体在肿瘤中的异常表达及相关致癌机制研究作一综述.

  • 腹膜后脂肪肉瘤的诊断与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海潮;董秀山;赵浩亮

    [指示性摘要]腹膜后脂肪肉瘤是一种罕见的后腹膜间隙内的间质来源肿瘤,典型恶性肿瘤的表现并且通常预后不良.由于该肿瘤较罕见并且解剖位置隐蔽,因此诊断比较困难,在治疗方法上也存在诸多挑战.对肿瘤进行彻底切除后其复发率依然较高,因此需要长时间不定期随访.同时,除外科手术切除外,还有放疗、化疗、免疫治疗以及综合治疗等方式.

  • 血管紧张素受体AT1R与肿瘤血管形成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崔翼菲;雨山;李子安;焦宇飞

    [指示性摘要]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system,RAS)主要的生理作用是维持心血管功能稳态、电解质和体液平衡、调节血压,但是在一些恶性肿瘤中发现其局部活化.血管紧张素Ⅱ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中重要的成分,在肿瘤的生长、转移、血管的生成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在不同的肿瘤中可通过与血管紧张素Ⅱ型1受体(angiotensin Ⅱ type 1 receptor,AT1R)结合,激活相关信号通路引起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升高,促进血管生成,加速肿瘤进展.而AT1R的拮抗剂又能明显抑制或逆转这种生物效应,这些结果提示着AT1R将可能会成为肿瘤治疗新的分子靶点.

  • UCNPs在多模式诊断中的应用及展望

    作者:杨维;王玉凤;胡佳荷;高颖倩;黄昕研;白玉贤;杨飘萍;谢蕊

    [指示性摘要]上转换纳米颗粒(UCNPs)是由某些稀土元素掺杂于固体品格中所构成的纳米颗粒,它是一类能够通过多光子吸收机制吸收近红外光子而发射可见光子的新型荧光材料.肿瘤传统的临床诊断技术,如核磁共振成像、超声、荧光成像等,虽已运用多年但也有其缺点,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新型材料来弥补传统诊断技术的不足,得到更多有用的诊断信息.近年来随着对UCNPs深入研究,发现其优点众多:生物相容性好、毒性低、稳定性好,还能与配体联接拥有更多特性,因此成为了研究热点.有不少研究更是将UCNPs运用于肿瘤的各种诊断技术中,来提升成像对比度、减少副作用、延长成像时间等,为精确诊断提供了更加完善的信息,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综述集中就UCNPs在肿瘤临床诊断中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在诊断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小结.

  • 泮托拉唑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李云花;李欣;刘雪梅;安家兴;文国容;庹必光

    [指示性摘要]本文通过查阅近十几年的文献并了解国内外新研究的基础上发现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s)即H+/K+-ATP酶抑制剂中的泮托拉唑(pantoprazole,PPZ)能抑制多种条件下的胃酸分泌,效果显著.临床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和卓-艾氏综合征等.与多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可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减少消化性溃疡等的发生,而新近研究发现泮托拉唑在消化系统肿瘤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参与了肿瘤的侵袭、迁移、增殖、凋亡等多种生物学过程.

    关键词: PPIs PPZ 消化系统肿瘤
  •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前炎性指标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勃;姚元虎;王建设;李连涛;陈洁;解昕;章龙珍

    目的:探讨术前炎性指标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及系统性免疫炎性指标指导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后续治疗方案的可行性.方法:我们收集了30例2014年至2015年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肺癌根治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Ⅰ期-Ⅱ期)患者(实验组)的术前血液学指标(同期30例体检合格者为对照组),并计算嗜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R)、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PLR)、血小板计数和嗜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SII)、预后营养指数(PNI)、血浆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平均血细胞容积(MCV).比较亚组间各炎性指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白蛋白水平、MCV、PNI低于对照组患者;SII高于对照组患者.Ⅰ期患者的中性粒细胞计数、SII低于Ⅱ期患者;白蛋白水平、PNI高于Ⅱ期患者.SD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计数、NLR、PLR、SII低于PD组患者;MCV高于PD组患者.SII≥400的高水平组患者无进展生存率、无进展生存时间均显著低于SII< 400的低水平组患者.结论:术前炎性指标SII有助于预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的预后,对于术前SII≥400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应当采取更加积极的治疗措施.

  • 依维莫司联合依西美坦治疗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

    作者:郭运杰;井小会

    目的:观察依维莫司联合依西美坦治疗非甾体类芳香化酶抑制剂(NSAIs)耐药的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绝经后晚期乳腺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2014年8月10日至2016年9月20日收治的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NSAIs治疗后进展的晚期乳腺癌患者46例,随机进入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23例口服依维莫司10 mg/d及依西美坦2.5 mg/d;对照组23例口服依西美坦单药2.5 mg/d,分析两组患者的肿瘤控制率(DCR)、不良反应发生率、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中位随访时间9.5个月,研究组和对照组的DCR率分别为65.2%和3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38).研究组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口腔炎(65.2%)和乏力(47.8%)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中位PFS分别为6.5个月(95%CI =4.8~8.2)和3.5个月(95%CI =2.7 ~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依维莫司联合依西美坦治疗绝经后NSAIs耐药的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的不良反应可控,可显著提高DCR率及PFS.

  • 化疗联合或不联合EGFR-TKI治疗EGFR-TKI获得性耐药晚期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观察

    作者:缪亚军;张亮;杨莉

    目的:观察化疗联合或不联合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络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晚期获得性EGFR-TKI耐药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晚期获得性EGFR-TKI耐药肺腺癌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化疗联合EG-FR-TKI) 30例和对照组(单纯化疗)30例,对比两组近期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近期疗效缓解率(20.0%)高于对照组(16.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皮疹、恶心、呕吐及肝功能损害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血清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质蛋白19 (CK19)片段(CYFRA 21-1)水平与对照组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EGFR-TKI耐药的晚期肺腺癌患者,单纯化疗方案更有优势.

  • Ⅳ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因素分析及胸部放疗的潜在意义

    作者:宋颖秋;王天禄;党军;李光

    目的:分析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和预后因素,探讨胸部放疗在Ⅳ期NSCLC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有远处转移并行胸部放疗的Ⅳ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其生存率,并采用Log-rank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进行分析,对统计学有意义的因素进一步用Cox模型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1、2年生存率分别为34.2%、12.3%,中位生存期为10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Ⅳ期NSCLC预后的因素有是否吸烟、转移灶数、胸部放疗剂量(P =0.021、0.000 1、0.002).多因素分析显示,转移灶数、胸部放疗剂量是系统化疗并行胸部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Ⅳ期NSCLC的独立预后因素(P =0.002、0.045).结论:Ⅳ期NSCLC行胸部放疗有潜在的临床意义,并且转移灶数目、胸部放疗剂量是影响其生存的显著预后因素.

  • LIMD2蛋白及E钙黏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刘明东;赵忠全;王富成;蔡月银;黄威;屈天生

    目的:探讨含LIM域2(LIM domain containing 2,LIMD2)蛋白及E钙黏素(E-cadherin)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141例NSCLC肿瘤组织和25例癌旁组织中的LIMD2蛋白及E钙黏素进行检测.SPSS 21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LIMD2在肿瘤组织中高表达71例(50.4%),低表达70例(49.6%);在癌旁组织中高表达7例(28.0%),低表达18例(72.0%),LIMD2在肿瘤组织中高表达较癌旁组织常见.E钙黏素在肿瘤组织中高表达75例(53.2%),低表达66例(46.8%);在癌旁组织中高表达13例(52.0%),低表达12例(48.0%),E钙黏素在两种组织中表达无差异.肿瘤组织中LIMD2表达水平在不同N分期、TNM分期及肿瘤分化程度方面存在差异,LIMD2高表达常见于术后无病生存期(DFS)短的患者中(P =0.033).E钙黏素表达水平在不同的T分期、N分期及TNM分期中存在差异,E钙黏素高表达在术后DFS较长的患者中常见(P =0.000).在癌组织中LIMD2表达水平与E钙黏素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 =0.000).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性别、T分期、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LIMD2及E钙黏素表达与NSCLC术后DFS相关.结论:在NSCLC中LIMD2与E钙黏素表达呈负相关,LIMD2在肿瘤组织中表达越高术后DFS越短,LIMD2或许可以作为预测NSCLC术后复发的生物标志物.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氟尿嘧啶植入剂缓释化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周海存;马秀芬;毛红岩;隆建萍;独晓燕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区域性氟尿嘧啶植入剂缓释化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已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94例随机分为植入组48例及对照组46例.两组手术方法相同,植入组在腋窝、锁骨下血管区域、胸大小肌之间多点撒入氟尿嘧啶植入剂,总剂量为400 ~ 600 mg;对照组无植入.两组均行常规术后化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观察两组并发症、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随访复发及生存情况.结果: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植入组5年局部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5.4% vs47.8%,P=0.016);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1.3% vs 58.6%,P=0.041).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中植入缓释氟尿嘧啶安全、有效,可减少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提高远期生存率,是乳腺癌术后局部化疗的有效途径.

  • 食管鳞癌组织Vav1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作者:张苏宁;刘宗昂

    目的:探讨Vav1 (Vav guanine nucleotide exchange factor)在可手术切除的食管鳞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09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81例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定量RT-PCR检测上述病例食管鳞癌标本中Vav1的表达水平,应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单因素生存曲线分析Vav1表达水平与食管鳞癌生存的相关性,Log-rank法进行检验,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食管鳞癌患者Vav1表达水平较高,生存分析显示Vav1高表达组生存期明显低于低表达组(P<0.05),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显示Vav1表达水平可作为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食管鳞癌患者组织中Vav1表达水平高,Vav1表达水平高提示食管鳞癌患者预后不良.

  • 乳头状甲状腺癌中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筛选和验证

    作者:刘静;关海霞

    目的:探讨乳头状甲状腺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变化.方法:应用3组新鲜的PTC癌组织及癌旁甲状腺组织,采用RT2 ProfilerTM PCR ARRAY(Qiagen)进行脂质代谢基因的筛选,探讨PTC癌及癌旁甲状腺组织中表达差异较大的基因.采用RT-PCR法在46对PTC癌及癌旁甲状腺组织中对筛选得到的基因表达差异较大的基因进行验证.结果:经过筛选及验证发现,SLC27A6(FATP6)、FABP3在PTC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甲状腺组织(P<0.05).结论:PTC癌组织中FATP6及FABP3在mRNA水平上的表达高于癌旁甲状腺组织,上述分子及其参与的脂肪酸代谢可能成为PTC诊治的新靶点.

  • 胶质瘤干细胞、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和B7-H1在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陈昊;邓腾;莫立根;栾方堃;刘铁奇;于海跃

    目的:探讨胶质瘤干细胞(glioma stem cells,GSCs)、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和负性共刺激分子B7-H1(B7 homolog 1)在不同病理级别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对30例低级别脑胶质瘤(WHO Ⅰ级、Ⅱ级)和30例高级别脑胶质瘤(WHOⅢ级、Ⅳ级)标本做连续石蜡包埋切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各组标本中GSCs、TAMs和B7-H1的表达情况,采用CD133作为GSCs的标志物,以CD68作为TAMs的标志物.用Image-Pro Plus 6.0软件分析每个视野阳性染色的积分光密度(IOD),每个组织切片在400倍镜下分析20个视野.结果:CD133、CD68和B7-H1在高级别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低级别脑胶质瘤组织(P<0.01、P<0.01、P<0.01);脑胶质瘤组织中B7-H1的空间表达位置在CD68+ TAMs的分布区域较强;CD133与CD68的表达呈正相关(P<0.001),CD133与B7-H1的表达呈正相关(P <0.001).结论:随着病理级别的增高,脑胶质瘤组织中GSCs、TAMs和B7-H1的表达均增高,并且CD133与CD68和B7-H1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

  • 生物信息学分析沉默HIF-1α后胃腺癌细胞系基因表达变化同胃腺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峻;武月;赵岩;王跃;郑志超

    目的:探寻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ed factor-1α,HIF-1 α)在表达和敲除的情况下胃腺癌细胞系中的基因表达特点,并揭示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的相互作用.方法:从GEO数据库中下载基因表达谱数据GSE57200,共包括9个样本细胞株:4株导入空白对照的胃腺癌AGS细胞系和5株经慢病毒处理沉默HIF-1 α的AGS细胞系.对DEGs的富集分析采用了GO(gene ontology)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数据库数据,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由Cytoscpe软件实现.结果:共筛选出DEGs 510个,GO主要富集在有机物反应、蛋白质代谢、细胞信号传导和细胞通信等,KEGG通路主要富集在谷胱甘肽代谢和细胞色素P450参与外来化合物代谢等.MAPK3(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3,MAPK3又名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 1,ERK1)是PPI得到的排名高的基因节点.MCODE模型显示DEGs主要与JAK/STAT传导通路、MEK/ERK传导通路相关,两者均与恶性肿瘤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在胃腺癌细胞中HIF-1 α和MAPK3均呈过表达,通过感染慢病毒下调HIF-1α的表达后,MAPK3的表达也随之下调,两者正相关.结论: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在HIF-1 αc诱导下胃腺癌的发生发展,可能为后续胃腺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分子靶标.

  • 热疗联合阿霉素和TRAIL对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杨振杰;李文超;杨景;胡骁;孙传东

    目的:观察热疗(hyperthermia,HT)联合亚浓度阿霉素(adriamycin,ADM)和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umor necrosis factor 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TRAIL)对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以确定联合方案是否具有协同作用.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活性;Hoechst 33258染色实验检测细胞的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细胞内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HT联合ADM和TRAIL可明显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活性(P<0.05),促进细胞染色质浓缩、核碎裂.流式细胞检测结果表明,HT联合ADM和TRAIL可促进细胞的早期凋亡(P<0.001)和晚期凋亡(P<0.01).Western blot实验进一步证明,HT联合ADM和TRAIL通过上调DR4、DR5、caspase-3和caspase-8蛋白的表达来促进细胞的凋 亡(P<0.05).结论:HT联合ADM和TRAIL具有协同作用,可明显增加细胞凋亡的敏感性,促进肝癌细胞的凋亡.

  • 下调Ets2表达对肾癌786-0细胞迁移及侵袭的影响

    作者:倪建鑫;严奉奇;徐国顺;武国军

    目的:探讨E26转录因子2(E-twenty six 2,Ets2)对肾癌细胞786-0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设计并合成特异性siRNA下调肾癌细胞系786-0中Ets2的表达;并利用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检测其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变化;通过Western blot检测下调Ets2表达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MMP-9表达水平变化.结果:siRNA能有效下调肾癌786-0细胞系中Ets2的表达.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下调Ets2表达后,细胞迁移能力减弱(P<0.01);Transwell实验中NC组穿膜细胞数为(43.80±3.99)个,而siR-NA1组为(23.30±4.24)个(P<0.01),siRNA2组为(24.20±3.29)个(P<0.01),细胞侵袭能力减弱.Ets2-siRNA介导的Ets2基因沉默下调了786-0细胞中MMP-2及MMP-9的表达的同时上调了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和TIMP2的表达.结论:Ets2可通过调节MMPs及TIMPs的表达影响肾癌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

  • 细胞外组蛋白诱导M2型巨噬细胞死亡的研究

    作者:倪淑媛;黄东健

    目的:探讨细胞外组蛋白对M2型巨噬细胞死亡的诱导作用.方法:不同浓度细胞外组蛋白分别处理M2型巨噬细胞,通过MTT检测0、3和6h后细胞死亡率,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不同浓度细胞外组蛋白组M2型巨噬细胞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细胞外组蛋白诱导M2型巨噬细胞死亡呈现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细胞外组蛋白诱导M2型巨噬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凋亡抑制剂能够显著抑制细胞外组蛋白对M2型巨噬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P <0.05).结论:细胞外组蛋白能够促进M2型巨噬细胞死亡,凋亡是其死亡方式,细胞外组蛋白可能与脓毒症的发病有关.

  •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KDM3B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靶基因鉴定

    作者:宋磊;徐鑫;赵瑶;王占聚;胡振波

    目的:组蛋白H3赖氨酸9位(H3K9)的甲基化是造血和白血病发生中关键的表观遗传学修饰,由组蛋白甲基化酶和去甲基化酶精确调控.组蛋白H3K9去甲基化酶KDM3B则是一个潜在的白血病发生抑制基因.我们旨在探讨白血病中KDM3B的潜在靶基因.方法:干涉多个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中的KDM3B基因后进行微阵列芯片实验,采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及Venn分析数据,筛选出若干KDM3B潜在的靶基因,并用实时定量PCR对CDKN1A基因的结果进行验证.结果:对比GSEA的分子标签数据库中标志基因集(H)和已建立的基因集(C2),在NB-4和PLB-985细胞中(分别影响),与KDM3B正相关的基因分别有2 375和2 007个,其中P<0.05的基因分别有89和67个;与KDM3B负相关的基因分别有1 882和2 250个,其中P <0.05的基因分别有62和67个,包括FLT3、NRAS、EVI1和IL4等基因.对比GSEA的分子标签数据库中染色体位置(C1)、已建立的基因集(C2)、模序(C3)、肿瘤相关基因集(C4)、GO基因集(C5)、致瘤基因集(C6)、免疫学基因集(C7)和标志基因集(H),在NB-4和PLB-985细胞中(共同影响),与KDM3 B正相关的基因有4 815个,其中P<0.05的基因有130个;与KDM3B负相关的基因有4 400个,其中P<0.05的基因有97个,包括POU5F1和CDKN1A等基因.干扰NB-4和PLB-985细胞中KDM3B基因的表达,我们选取影响强的600个探针用Venn分析,在两种细胞系中表达均下降的基因有16个,包括血液病相关基因CCDN3、TRIM24、MAPKI3、SOX6等;在NB-4细胞中表达降低但在PLB-985细胞中表达升高的基因有17个,包括RARRES3和CD58等基因.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干扰PLB-985细胞中KDM3B后CDKN1A的表达是对照组的1.18倍.结论:KDM3B调控急性髓系白血病相关基因,CDKN1A是一个潜在的KDM3B靶基因.

  • 二甲双胍对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作者:陈萍;汤继英;邓守恒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Met)对体外培养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增殖、凋亡、迁移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Ishikawa细胞经Met作用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法检测细胞凋亡及周期分布;划痕法和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的表达水平.结果:经Met处理后,Ishikawa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受到明显抑制,凋亡率显著增高;随着Met浓度地升高,IGF-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P<0.01).结论:Met可通过下调IGF-1蛋白的表达对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产生抑制增殖、诱导凋亡和降低迁移及侵袭等作用.

  • 致康胶囊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作者:程冲;祝旭龙;韩炜;梁导艳;马刚;张恩;李建辉;侯东祥

    目的:探讨致康胶囊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0(对照组)、0.5、1.0、2.0 mg/ml致康胶囊培养液分别处理乳腺癌细胞MCF-7,分别于培养后24、48和72 h计数MCF-7细胞数.采用MTT法检测致康胶囊对乳腺癌MCF-7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PI单染流式细胞仪检测致康胶囊对MCF-7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致康胶囊能有效地抑制MCF-7细胞增殖,且随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增加.0.5、1.0、2.0 mg/ml的致康胶囊作用MCF-7细胞72 h后,Go/G1期细胞所占细胞周期的比例分别为19.33%±10.38%、14.12%±5.37%和26.84%±2.13%;而对照组Go/G1期比例为51.83%±1.90%.0.5、1.0、2.0mg/ml致康胶囊处理48 h后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2.09% ±0.74%、3.84%±0.78%和5.35%±0.83%.结论:致康胶囊能抑制MCF-7细胞的体外增殖,且抑制作用表现为时效和量效关系;并能通过阻滞细胞周期于G2/M期,促进乳腺癌细胞凋亡.

  • 同时性肝肾二重癌1例报道及文献分析

    作者:蔡宇;周红俐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同时合并肾透明细胞癌的临床表现及治疗选择,以提高对肝肾重复癌的诊断及治疗率.方法:回顾我院1例肝细胞癌同时合并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并对其术前检验、影像及治疗方案、病理进行总结分析,并复习既往的文献资料.结果:肝细胞癌同时合并肾透明细胞癌的病例罕见,临床上极易导致误诊、漏诊.根治性手术切除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结论:当肝脏、肾脏同时发现肿瘤时,应考虑二重癌可能,提高对肝肾重复癌的认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疗效分析

    作者:王宏博;吉佳琳;刘鹤男;卢再鸣

    目的:探讨肝炎肝硬化后肝癌患者伴有脾功能亢进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dization,PSE)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17年3月间就诊于我院并经临床、生化检验和病理证实为肝细胞癌、脾功能亢进的患者24例,影像学及临床资料完整,总结脾动脉栓塞术的有效性及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24例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8例,年龄38~77岁,平均年龄(55.5±9.87)岁,均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其中栓塞比率<50%的9例,50%~70%的8例,>70%的7例,栓塞体积大约1 261.30 ml,小约118.40 ml,平均约(427.02±256.93) ml,术后患者白细胞(WBC)及血小板(PLT)较前可见明显提高,PLT升高值、PLT升高比及WBC升高比同脾脏栓塞比率及栓塞体积呈明显相关,中性粒细胞(NE)升高比同栓塞体积呈明显相关,淋巴细胞(LYM)升高比及血红蛋白(Hb)升高比同栓塞比率明显相关.结论:PSE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安全、有效,栓塞的百分比及栓塞的体积为PSE治疗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

  • 肿瘤干细胞标记PSCA在胃腺癌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丘佳明;叶凯;邵晓红;姚文英;王晓燕;魏炜;林小星

    目的:探讨肿瘤干细胞标记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rostate stem cell antigen,PSCA)在胃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EnVision法)检测353例胃腺癌根治标本和100例其它胃部常见病变标本的PSCA表达情况,并分析PSCA与胃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PSCA在胃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82.2%,明显高于高级别上皮内瘤变(60%)、低级别上皮内瘤变(25%)、腺瘤(20%)、慢性溃疡(10%)、慢性胃炎(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SCA与胃腺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均具有相关性(P<0.05).PSCA与远处转移情况、患者年龄、性别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PSCA与胃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密切,可以作为胃腺癌诊断的重要标志物.

  • 新辅助放化疗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保肛术后排便功能的影响

    作者:罗丽丹;陈海冰;许进勇;杨楚丹;陈大朝

    目的:探讨新辅助放化疗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保肛术后排便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至2016年我院185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行直肠低位前切除术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采用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评分量表评估患者术后排便功能状况,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术后排便功能的危险因素.结果:所有患者均严格遵循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ME)原则行低位前切除术,其中113例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50例行术后(辅助)放化疗,22例未行放化疗.术后12 ~ 48个月中,患者中LARS的发生率为64.9%,重度LARS的发生率为31.9%,重度LARS患者占全部LARS患者的49.2%.单因素分析发现,接受放化疗者术后重度LARS发生比例显著高于未接受放化疗者(P<0.001),肿瘤距肛缘距离<5cm者术后重度LARS发生比例显著高于≥5 cm者(P=0.001),开放手术者术后重度LARS发生比例显著高于腹腔镜手术者(P=0.038),然而放化疗的不同时机(新辅助、辅助)、新辅助放化疗的不同形式(长程放化疗、短程放疗)对术后重度LARS发生比例的影响,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只有放化疗(P=0.001)、肿瘤距肛缘距离<5 cm(P =0.003)是术后发生重度LAR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LARS是直肠癌保肛术后长期困扰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放化疗、肿瘤位置较低是导致术后LARS的独立危险因素.然而,新辅助放化疗与辅助放化疗,长程放化疗与短程放疗对术后LARS发生的影响基本相似.

  • 胰腺癌相关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赵江桥;薛芝敏;杨佳平;张培军;杜国涛;兰涛

    目的:探讨与胰腺癌(pacreatic cancer,PC)发病可能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16年7月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80例PC患者和同期住院的624例非肿瘤、非代谢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性别、吸烟、饮酒、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慢性胰腺炎、胆石症、肿瘤家族史等资料,评估组合风险因素对PC发病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吸烟、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胆石症、肿瘤家族史是PC发病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1.91,P<0.05)、吸烟(OR =2.14,P<0.05)、糖尿病(OR=12.14,P<0.05)、高血压病(OR =1.67,P<0.05)、高脂血症(OR=1.91,P<0.05)、胆石症(OR =3.73,P<0.05)是PC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吸烟、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胆石症可能是PC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具有多个危险因素将提高PC的发病风险.

  • TACE联合体部伽玛刀治疗巨块型肝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蔡薇薇;苏加利;杨妤;朱道奇;刘利民;黄高明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shepatic arterial chemotherapy and embolization,TACE)联合体部伽玛刀治疗巨块型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对38例非手术治疗的巨块型肝癌患者行TACE联合体部伽玛刀治疗,伽玛刀治疗结束后4周行肝脏CT或MRI检查评价疗效,以后定期随访复查.结果:近期疗效: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23例,稳定(SD)12例,进展(PD)3例,近期总有效率(RR) 92.1%.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1.6%、10.5%、5.3%.主要毒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及放射性肝炎,患者均能耐受.结论:TACE联合体部伽玛刀治疗巨块型肝癌的效果好,毒副反应较轻.

  • 大剂量131I治疗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作者:胡达堂;张王峰;杨建均;方草

    目的:观察大剂量放射性131I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对经甲状腺次全切术后并经过病理确诊为DTC的31例患者[男6例,女25例,平均年龄(35 ±12.44)岁],给予大剂量放射性131I[(4.66 ±0.72) GBq]治疗,统计分析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肝功能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等指标.结果:收集31例接受大剂量131I治疗的DTC患者,治疗前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均在正常范围以内;治疗后1个月,ALT、AST、TBIL检测结果显示异常的分别为3例(9.7%)、2例(6.5%)和0例;治疗后3个月,ALT、AST、TBIL检测结果显示异常的分别为1例(3.2%)、2例(6.5%)和0例.ALT及AST各项指标比较分析中,t检验的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个月TBIL与3个月TBIL的t检验中,P<0.05,即TBIL均数治疗后3个月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总体在正常值以内,且无一例出现异常结果.结论:大剂量放射性131I治疗DTC并不会在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造成明显肝功能损害.

  • 术中PTH快速检测方法用于甲状旁腺鉴别与保护

    作者:樊菁;魏洪亮;黄美玲;王廷;凌瑞

    目的:探讨术中快速鉴别并保护甲状旁腺的新方法.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7年8月期间西京医院收治的11例初诊甲状腺癌患者纳入研究.预期进行甲状腺全切及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甲状腺癌患者知情同意后进入研究.术中进行淋巴结清扫,遇到可疑的甲状旁腺时,首先由手术主刀医生按照经验主观判断,判断为甲状旁腺或非甲状旁腺并予以记录.接下来对可疑甲状旁腺进行甲状旁腺示踪,根据甲状旁腺素(PTH)含量确定是否为甲状旁腺.后将可疑甲状旁腺少量取材送快速冰冻病理,以冰冻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医师肉眼判断以及术中PTH,探讨可疑甲状旁腺的鉴别诊断意义.结果:手术过程中,临床医生共发现21个可疑组织(20个可疑甲状旁腺,1个可疑非甲状旁腺),冰冻病理检测有1个结节因取材不足无法进行检测,剩余20个可疑甲状旁腺经冰冻病理检测确定其性质.以冰冻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肉眼经验性评判准确率为60.0%,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11.1%,kappa值为0.121,AUC面积仅为0.554;而PTH快速检测准确率为85.0%,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66.7%,kappa值为0.688,AUC面积为0.914.结论:术中PTH快速检测可有效提高甲状旁腺鉴别的准确性与特异性,有助于甲状旁腺的保护及原位保留.

  • 益母草冲剂对Ⅲ-Ⅳ期宫颈癌放疗患者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的影响

    作者:刘丹;李志斌;钟世寿;李国苗

    目的:观察Ⅲ-Ⅳ期宫颈癌单纯放疗的患者,放疗过程中口服益母草冲剂对放疗疗效及毒副反应的影响.方法: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16例单纯行宫颈癌放疗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45)和对照组(n=71).对照组:放疗均采用逆向调强放疗即IMRT联合后装放疗.治疗组:放疗均采用逆向调强放疗联合后装放疗,放疗期间(从放疗第一天开始至后装放疗后一次结束)口服益母草冲剂,温水冲服,一次5克,早晚各1次.患者完成放疗后4~6周内影像学复查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有效39例(86.67%),对照组有效41例(57.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其中Ⅲ期治疗组有效14例,对照组有效15例,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39).Ⅳ期治疗组有效25例,对照组有效26例,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38).在放射性直肠炎、放射性膀胱炎和骨髓抑制的毒副反应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益母草冲剂能有效增加晚期宫颈癌患者放疗的近期疗效,且未增加放疗毒副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活血化瘀机理有关,有望成为宫颈癌优良的放疗增敏剂.

  • PD-L1与PD-1在宫颈鳞癌与宫颈良性病变组织及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预后价值

    作者:张宋安;张洋;古丽仙·吐鲁翁江;胡尔西旦·尼牙孜;张蕾;迪丽达尔·斯地克;赵化荣

    目的:通过分别对宫颈鳞癌、宫颈良性疾病组织和配对血液标本检测,了解外周血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与肿瘤组织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表达的一致性,初步评价其与宫颈鳞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宫颈鳞癌及宫颈良性病变组织标本各70例,并收集配对的外周血标本鳞癌24例,良性病变30例.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PD-L1,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细胞表面PD-1+亚群的比例,并结合生存资料做统计分析.结果:宫颈鳞癌患者外周血PD-1与组织PD-L1表达呈正相关(r2=0.734,P=0.000;r2 =0.66,P=0.000),宫颈良性病变者外周与组织的表达不相关(r2 =0.138,P=0.043;r2=0.174,P=0.022).宫颈癌患者血CD8+ PD-1+细胞百分比、组织PD-L1+的细胞数大于宫颈良性病变组(P=0.000,P=0.002).宫颈癌患者随肿瘤直径增大、分期升高,肿瘤组织PD-L1表达量也相应升高,外周T细胞表面PD-1表达也有类似趋势.但是外周T细胞表面PD-1表达程度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深肌层侵犯均无关.单因素分析提示外周CD4+T细胞低表达PD-1的、组织低表达PD-L1的患者生存期较长.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D-L1表达对患者生存有影响(B=1.844,P=0.019).结论:宫颈鳞癌患者外周血PD-1、组织PD-L1表达与肿瘤的分级、预后有关,组织PD-L1表达是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

  • CD47在输卵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金山;高一平;李潇;齐跃;刘淼;刘娟娟;朱连成;谭明子;王慧敏;林蓓

    目的:检测CD47在输卵管癌和正常输卵管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输卵管癌患者标本73例和正常输卵管标本31例中CD47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输卵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其表达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CD47以胞膜着色为主,亦有胞浆着色,CD47在输卵管癌高表达率为42.5%,明显低于正常输卵管组织的83.9% (P<0.01).生存曲线分析显示CD47阴性表达的输卵管癌患者死亡率增高(P<0.05).结论:CD47表达的减低可指导临床诊断原发性输卵管癌,且其表达减低与输卵管癌预后不良有关.

  • 癌痛对抑郁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孙峰;鲍扬漪;葛磊;刘柳;鲍健;李玉芝;孙媛媛

    目的:分析癌痛与抑郁和免疫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科室从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73例晚期肿瘤患者,37例癌痛组,36例无癌痛组,进行数字疼痛强度量表(NR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免疫功能等的调查分析比较.结果:癌痛与无癌痛的两组患者抑郁的发生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痛程度与抑郁程度有相关性(P<0.05);癌痛与无癌痛的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痛与无癌痛的两组患者CD3+、CD4+、CD8+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的发生与癌痛相关,抑郁程度和癌痛程度也有极大关联.癌痛可明显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但对免疫功能影响不明显.

  • 儿童癌痛中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直肠给药的药学监护

    作者:杨东亮;何家伟;柴丽娜;滕亮;乔逸;杨志福

    目的:探讨儿童癌痛镇痛方案设计,促进儿童癌痛治疗合理用药.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儿童癌痛的镇痛治疗,对患者进行评估,提出直肠给药的用药方案,并进行用药监护.结果:保障癌痛患儿安全有效使用阿片药物,使患儿癌痛得到有效缓解.结论:临床药师积极参与儿童癌痛患者镇痛用药方案制定,突显个体化用药理念,提高儿童癌痛镇痛治疗水平.

  • 黄芪注射液联合弥可保防治奥沙利铂化疗所致神经毒性的效果

    作者:陈勇;黄红霞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弥可保在奥沙利铂化疗所致神经毒性中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或结直肠癌患者58例做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患者均接受奥沙利铂化疗,每2周1次,共化疗4周期.化疗第1天起,研究组给予黄芪注射液联合弥可保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弥可保治疗,直至化疗结束.观察两组周围神经传导功能、Karnofsky (KPS)评分、神经毒性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治疗前两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ttion velocity,SCV)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CV均增加(P<0.05),研究组MCV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SCV治疗后与治疗前对比,组间对比,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治疗周期的KP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神经毒性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Z=-1.127,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弥可保对奥沙利铂化疗所致神经毒性的防治效果理想,可显著改善神经传导功能及患者健康状况,降低神经毒性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 阿瑞匹坦致过敏反应1例

    作者:丁红;施伟伟;王治宽;戴广海

    1 病例资料患者,男,54岁.因确诊右肺鳞癌3月余于2016年3月22日入院.既往对青霉素有过敏史.患者2015年12月10日右肺穿刺病理示:低分化鳞癌,诊断“右肺低分化鳞癌”明确,于2015年12月11日、2015年12月31日行第1、2周期TP方案化疗,具体用药:多西他赛注射液(罗纳普朗克),120mg,静滴,d1;注射用顺铂,130 mg,静滴,d1.消化道毒副反应恶心呕吐3级.2015年1月25日复查疗效评价PR.

  • 乳腺微小病变的X线及MRI对比研究

    作者:马佳琪;梁秀芬;戴强;王茵;李宏娟;闫斌;宋张骏;袁勇

    目的:对比分析乳腺微小病变MRI与X线征象,提高恶性病变早期检出率及诊断率.方法:回顾性研究94例乳腺患者共176处微小病灶的X线、MRI资料,对照影像诊断与病理结果,分析两种方法对乳腺微小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病理良性病灶131处、恶性45处,两种检查手段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如下:X线71.11%、86.25%、82.38%、64.0%、89.68%;MRI:93.33%、95.41%、94.88%、87.5%、97.66%,X线与MRI诊断乳腺微小病变准确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X2检验,P<0.05).结论:乳腺微小病变MRI诊断准确性高于乳腺X线摄影,DCE-MRI对早期无肿块型乳腺癌的诊断及敏感性、特异性较高,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早期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

    关键词: 乳腺微小病变 X线 MRI
  • 术前CT血管造影不同后处理方法对肝门部胆管细胞癌血管侵犯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静平;郭晨光;徐小玲;丁宁宁;范妤欣;张明;麻少辉

    目的:探讨术前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256-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256-SCTA)常用后处理方法在肝门部胆管细胞癌肝动脉、门静脉侵犯评估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3月至2017年8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5例经病理证实的肝门部胆管细胞癌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并采用动态容积扫描及Philip EBW后处理工作站对肝动脉及门静脉行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及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reformatting,MPR)重建,在相应后处理图像中评估肿瘤周围血管有无受侵,以术中探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三种后处理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并行Kappa检验以比较三种后处理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判断肝动脉有无受侵时,诊断效能以MPR佳,其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92.3%、86.4%、88.6%,阳性预测值80.0%,阴性预测值95.0%,Kappa值0.763(P <0.001),ROC曲线下面积0.893(P <0.01).判断门静脉有无受侵时,诊断效能同样以MPR佳,其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94.4%、100.0%、97.1%,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94.4%,Kappa值0.943(P<0.001),ROC曲线下面积0.972(P <0.01).结论:256-SCTA三种常用后处理方法在判断肝门部胆管细胞癌血管有无受侵时以MPR诊断效能高,VR及MIP次之.因此,在日常影像后处理工作中应合理应用这些后处理方法以便为临床术前血管评估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 千伏级CBCT图像引导椎体肿瘤放疗摆位误差分析

    作者:周庆祥;吕树庄;翟福山;牛蔚涛;刘亚召;包超恩;刘胤良

    目的:研究千伏级CBCT图像引导椎体肿瘤放疗摆位误差的研究.方法:采用瓦里安Ⅸ直线加速器机载影像系统对37例椎体肿瘤患者调强放疗前行CBCT,系统自动重建图像并与治疗计划CT图像相匹配,获得患者X轴(左右)、Y轴(头脚)、Z轴(前后)方向摆位误差.结果:椎体肿瘤37例行114次扫描,只考虑误差大小时X轴、Y轴、Z轴方向误差分别为(2.69±2.46) mm、(5.37±4.57) mm、(4.02±3.5) mm.其中胸椎(2.02±2.07) mm、(4.80±4.59) mm、(4.00±3.92) mm,腰椎(3.35±2.65) mm、(5.83±4.54) mm、(4.03±3.08) mm.结论:腰椎患者与胸椎患者相比,摆位误差左右方向较大,在摆位中应加以注意,以减少治疗摆位误差.

现代肿瘤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4 05 06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