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现代肿瘤医学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Journal of Modern Oncology 현대종류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抗癌协会 陕西省抗癌协会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91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2-4992
  • 国内刊号: 61-1415/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52-297
  • 曾用名: 陕西肿瘤医学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现代肿瘤医学》编辑部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李树业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WWOX基因与消化道肿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任雪萍;姜藻

    含有WW结构域的氧化还原酶基因(WWOX)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的侯选抑癌基因,介导多种蛋白-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参与多条信号转导途径,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肿瘤发生.其异常基因存在于多种恶性肿瘤中,尤其在与环境致癌物密切相关的消化道肿瘤中基因异常率更高.

  • 肝细胞癌血管形成的研究进展

    作者:何志伟;冯英明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典型的多血管恶性肿瘤.越来越多的实验和临床数据显示,肝细胞肝癌的发展和血管形成有关,而且微血管密度的增加其预后不良.虽然血管形成的分子机制仍未清楚,但血管生成的研究为HCC的治疗和预后判断带来新的希望.现综述有关血管形成和肝细胞肝癌相关的文献.

  • 康莱特注射液治疗胰腺癌研究进展

    作者:王晓东;李妍延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生存率低,化疗或放疗效果不理想,但是中西医结合治疗胰腺癌是我国治疗胰腺癌的优势.康莱特注射液(KLT)是我国自行开发的抗肿瘤中药.动物实验表明,康莱特注射液与健择或氟尿嘧啶联合治疗胰腺癌具有协同效应,具有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在治疗上有极大潜力,是一个有广阔应用前景的中药.

  • 错配修复功能缺失对肿瘤细胞耐药性的影响

    作者:李梅;吕申

    近年来错配修复功能缺失与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耐药性的关系受到许多研究者的关注.肿瘤细胞耐药性是多种蛋白参与形成的.本文就错配修复系统在肿瘤耐药性中如何发挥作用,以及该作用与其他蛋白参与的耐药性途径的关系做一综述.以期为阐明肿瘤细胞耐药性发生机制和逆转肿瘤耐药提供新的思路.

  • PET/CT在淋巴瘤诊治中的应用

    作者:程月新;徐卫;李建勇

    淋巴瘤的正确诊断和分期是拟定适宜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的基础.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技术(PET)融合计算机断层扫描(CT)即PET/CT是目前唯一用解剖形式进行功能代谢和受体显像的技术,它以高敏感性、高特异性及功能显像的优点,为淋巴瘤的正确诊断和分期提供了一条全新的途径,本文主要综述PET/CT在淋巴瘤诊断和分期中的应用.

    关键词: PET/CT 淋巴瘤 诊断 治疗
  • 疾病蛋白质组学研究与肺癌的早期诊断

    作者:穆海玉;郑爱青;朱新英

    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是90年代科学界飞速发展起来的的一门新兴学科,2001年的Science杂志把蛋白质组学列为六大研究热点之一,其"热度"仅次于干细胞研究,名列第二,其中疾病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发展更为迅猛.

  • TSP-1抗血管生成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李敏;钱晓萍;刘宝瑞

    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依赖于的血管的生成,血管生成是促血管生成因子与抑制血管生成因子共同调控的结果.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是一个有力的抗血管生成因子,它能通过阻止内皮细胞对各种血管生成因素的刺激反应而抑制血管生长.本文就TSP-1抗血管生成机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Caveolin-1蛋白与恶性肿瘤生长凋亡的研究进展

    作者:郑亚民;齐保聚;李非

    Caveolae结构是细胞膜向内凹陷形成的囊状结构脂筏,caveolin蛋白是其标志蛋白.它们与囊泡转运、胆固醇稳态平衡、信号传导、肿瘤耐药、钙通道调控、细胞生长和凋亡等密切相关.Caveolin-1蛋白在不同肿瘤组织中表达变化具有两面性.本文介绍了Caveolae结构和Caveolin-1蛋白的特性和功能.重点综述了Caveolin-1蛋白对恶性肿瘤发生、生长和凋亡的作用.同时分析了一些当前新的认识和假说,并展望了caveolin-1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 药物去势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作者:附舰;陈光伟;宋张骏

    药物去势,是应用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在垂体水平抑制雌激素的生成,从而降低或消除体内及癌组织内的雌激素(E2)水平来阻止乳腺癌细胞的生长,终达到控制肿瘤生长的目的.它具有安全、有效、可逆的显著优势.现对药物去势治疗乳腺癌的历史、作用机制及其研究现状等综述如下.

  • 错配修复基因hMSH6及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宋玉芳;赵亚双

    hMSH6是一种错配修复基因,1995年首次发现其参与构成错配结合因子,MSH6是MutS同源物,其作用机制与癌基因及抑癌基因不同,主要影响人类基因组的稳定性.hMSH6基因的突变多为碱基小片段突变,其突变与大肠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的发生相关.人们对该基因的研究日趋完善,本文综述了国外hMSH6基因的作用机制、与肿瘤的关系、测定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情况.

    关键词: hMSH6 肿瘤 突变
  • NP与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对照研究

    作者:邵中夫;徐岗;陈永东

    目的:评价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与诺维本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6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2例,以诺维本(NVB)25mg/m2,第1、8天溶于生理盐水100ml中快速静滴.顺铂80mg/m2静滴,第1天;B组32例,以吉西他滨(GEM)1200mg/m2静滴,第1、8天,DDP用法同A组.两方案均每3周重复,2周期以上评价疗效.结果:A、B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46.8%(15/32)和53.1%(17/32);B组Ⅲ~Ⅳ度血小板减少高于A组,但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及过敏明显低于A组.结论:A,B两组疗效、MST和1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05);TTP有显著性差异(P<0.05).

  • 肺部少见的原发恶性肿瘤——附19例报告

    作者:潘铁成;汪源;陈涛;郑智;李军

    目的:探讨肺部少见原发性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总结我院1987年~2006年的肺少见原发性恶性肿瘤共19例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19例病人中肺平滑肌肉瘤3例,肺纤维肉瘤3例,肺软骨肉瘤1例,肺母细胞瘤2例,肺癌肉瘤1例,肺恶性淋巴瘤3例,支气管乳头状瘤恶变2例,肺恶性神经鞘瘤1例,肺恶性血管外皮瘤2例,肺恶性黑色素瘤1例.全组病人均经手术切除病变肺组织,其中肺叶切除17例,肺段切除1例,全肺切除1例.无手术及术后住院期死亡,无术后严重并发症.结论:手术是肺部少见原发性恶性肿瘤主要的诊断和治疗手段.

  • 非小细胞肺癌综合治疗远期疗效分析

    作者:宋丽萍;薛颖;刘锐;车少敏

    目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的2/3以上,就诊时绝大多数系晚期病例,我们选择序贯化放疗模式对功能状态欠佳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对远期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0年1月至2004年6月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89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综合治疗的远期疗效.结果:全部病例均随访至2005年6月30日,4例失访,随访率95.5%.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4.0%、27.0%、24.4%.Ⅰ期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2.9%、85.7%、70.0%;Ⅱb期91.7%、30.0%、42.9%;Ⅲa期60.0%、16.7%、14.3%;Ⅲb期50.0%、5.9%、0;Ⅳ期47.8%、6.7%、0.随着临床分期增高,1、3、5年生存率降低,有显著性差异.Ⅰ、Ⅱb、Ⅲa、Ⅲb、Ⅳ期中位生存期分别为60、60、14、13、12.5个月.Ⅰ~Ⅱ期手术+化疗±放疗组与化疗+放疗组1、3、5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Ⅲa期、Ⅲb期手术+化疗±放疗组1、3、5年生存率与化疗+放疗组无明显差异.Ⅳ期联合化疗±减症放疗可延长生存期.结论: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序贯化放疗可缮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 120例乳腺癌中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及癌基因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相关性分析

    作者:袁勇;梁爱琳;刘宁娜;王晓敏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C-erbB-2和ER,PR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0例乳腺癌组织中C-erbB-2,ER,PR表达,分析它们之间的表达关系及其临床病理意义.结果:C-erbB-2阳性率在ER阳性组为47.60%,在ER阴性组为69.40%;C-erbB-2阳性率在PR阳性组为50.70%,在PR阴性组为69.40%;C-erbB-2总阳性率为60.83%,在无淋巴结转移组为48.55%,有淋巴结转移组为70.69%.结论:C-erbB-2与ER,PR表达呈负相关,而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C-erbB-2过度表达预示乳腺癌预后不良.

    关键词: 乳腺癌 Er PR C-erbB-2
  • 后程适形放疗同步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绵利;于泽顺;刘丽华;彭宪忠;纪春祥

    目的:观察后程适形放疗同步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对53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后程适形放疗同步化疗治疗.放射治疗先常规放疗2 Gy/天/次,5次/周;至40Gy后改适形放疗,3 Gy/天/,5次/周,共10次.化疗采用NP方案,每3周重复.结果:53例患者均完成治疗,CR 5例(9.4%),PR39例(73.6%),总有效率(CR+PR)为83.0%,1、2年生存率分别为81%和42%,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5%和46%.放射性肺炎1~2级16例,3级1例;放射性食管炎1~2级26例,3级1例.结论:后程适形放疗同步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和近期疗效,并发症可以耐受.

  • 国产吉西他滨或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兆元;黄秋华;徐海声;方珊珊;龚先齐

    目的:观察国产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组)与长春瑞滨联合顺铂(NP组)治疗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不能手术的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以吉西他滨1 200 mg/m2静滴,第1,8天;长春瑞滨25 mg/m2静滴,第1,8天,分别联合顺铂80mg/m2第1天或分2~3天静滴,21天为1周期,3周期以上评价疗效.结果: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47.5%(19/40)、45.0%(18/40),无显著性差异;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4.9个月和4.1个月,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1年生存率GP组为42.5%(17/40),NP组为40.0%(16/40),组间无显著性差异.GP组Ⅲ~Ⅳ度血小板减少高于NP组,而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及脱发、静脉炎明显低于NP组.结论:两种方案治疗晚期NSCLC均安全、有效,在有效率、中位生存期及1年生存率方面均较接近,毒副反应均可耐受,但中位疾病进展时间GP组稍有优势.

  • 肺癌肺切除术后肺动脉残端充盈缺损的CT表现

    作者:韩雪;赵殿江;孙晓楠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检查,肺癌肺切除术后肺动脉残端充盈缺损的发生率及其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2003年间132例患者的胸部平扫和增强CT图像,男85例,女47例,平均年龄62.3岁(25岁~80岁).56例行右肺切除手术,76例左肺切除手术.观察增强CT是否出现肺动脉残端充盈缺损、大小、形态和随访CT上的变化.测量平扫和增强CT的CT值.测量肺动脉残端的长度,观察远离肺动脉残端的其他肺动脉内是否出现血栓.结果:肺动脉残端的充盈缺损见于17例肺癌肺切除患者(12.9%),充盈缺损局限于血管腔内,右侧肺动脉残端充盈缺损发生率为26.8%,左侧发生率为2.6%(P<0.001).右肺动脉残端的平均长度长于左侧(P<0.001).平扫和增强CT的CT值无明显变化.随访CT,大部分病灶无变化或缩小.结论:肺癌肺切除术后在CT上出现肺动脉残端充盈缺损并不罕见,原位血栓形成应与肿瘤复发、肺血栓栓塞相鉴别.

  • 131例剖胸后不能切除肺癌病例分析

    作者:谢彤;刘德森;茅乃权;左传田;黄鼎铭;黄耀元;潘泓;潘琪

    目的:探讨肺癌剖胸后不能切除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31例剖胸后不能切除肺癌的临床资料,着重分析胸片、胸部CT检查结果,探讨肺癌剖胸后不能切除的原因及对策.结果:131例肺癌不能切除的原因依次为:胸腔内多发转移,"肺门冻结"经打开心包仍不能处理血管,肿瘤侵犯纵隔内重要结构,以及肺功能受限不能耐受扩大切除范围等.1992年~2006年的探查率为8.1%(66/813),较1985~1991年的15.6%(65/417)有明显下降.结论:准确分期有助于减少剖胸探查率,胸部CT检查对判断肿瘤与纵隔结构的关系、决定是否手术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 肺癌 手术 剖胸探查
  • 国产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2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作者:屈元姣;彭丽芳

    目的:评价国产吉西他滨(gemcitabine,GEM)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2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GP方案化疗:GEM 1000mg/m2ivdrip第1、8日,DDP30mg/m2ivdrip第1~3日,21日为1周期.结果:CR 0例,PR 12例,SD14例,PD 2例,总有效率为42.8%,初治、复治各14例,均有6例PR,有效率均为42.8%,不良反应以消化道反应及白细胞、血小板下降为主,均可耐受.结论:国产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疗效,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可作为一线或二线化疗方案.

  • 大分割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作者:徐鹏飞;郭明;黄辉;魏鹏飞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大剂量分割的疗效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大剂量分割3D-CRT的NSCLC32例,90%剂量线包绕PTV,单次分割剂量4 Gy~9Gy,5~10次不等,隔日,DT35~54Gy.结果:全部患者均能完成治疗计划,32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7例,部分缓解(PR)19例,总有效率(CR+PR)81.2%,1、2年生存率分别为68.8%、28.1%,统计分析表明肿瘤体积为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全组病例无严重的急性放射副反应.结论:3D-CRT对NSCLC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可改善症状,早期并发症可以耐受,更远期的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 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Ⅲ~Ⅳ期NSCLC临床研究

    作者:李军孝;谷仲平;朱以芳;张涛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方案治疗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生存期及毒副反应.方法:Ⅲ~Ⅳ期NSCLC患者62例,多西紫杉醇75mg/m2,静脉点滴,d1;顺铂75mg/m2,静脉点滴,d1~3.21天为1疗程,至少治疗3周期.结果:总有效率为43.5%(27/62,均为部分缓解),Karnofsky计分增加或不变者占67.4%,中位缓解期为7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Ⅲ~Ⅳ度白细胞下降占16.1%,无Ⅲ~Ⅳ度血红蛋白和血小板下降.非血液学毒性轻微.结论:多西紫杉醇与顺铂联合给药方案治疗NSCLC有较好疗效,耐受性好.

  • 28例中晚期食管癌放疗联合PF方案同期化疗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王会霞;燕归如

    目的:观察DDP加5-FU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43例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予DDP加5-FU同期化疗联合放疗,对照组单纯放疗,对比观察两组病人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有效率89.2%,对照组有效率60%,有显著差异.结论:DDP加5-FU联合放疗可有效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缓解症状,近期疗效显著,且毒副作用较小,值得进一步研究.

  • 滑窗式调强技术设计上段食管癌两前斜野放射治疗

    作者:肖锋;张学成;陆军;石梅

    目的:利用滑窗式调强技术设计上段食管癌两前斜野(前八字野),以改善上段食管癌放射治疗剂量分布不均匀状况.方法:对10例上段食管癌患者分别设计用多叶光栅(MLC)适形前八字野和用滑窗式调强技术的调强前八字野.为了避开脊髓,两个照射野的机架角度分别设为60°~65°和300°~295°,机头和治疗床的角度均为0°.GTV、CTV、PTV等的处方剂量均为64.4Gy/28F,设计计划时使得每个计划PTV小剂量不小于处方剂量的95%(61.4Gy).脊髓大剂量限制为<40Gy.结果:在每个计划PTV小剂量均等于95%的处方剂量时,调强八字野计划的GTV、CTV、PTV的大剂量、平均剂量等均明显小于适形八字野(P<0.001),GTV的大剂量由109.67%降至103.58%,CTV的大剂量由110.27%降至104.07%,PTV的大剂量由110.63%降至105%以下.调强八字野PTV的靶区适形度(CI)明显高于适形八字野(0.67:0.54,P<0.001);靶区不均匀度(HI)也明显高于适形八字野(1.06:1.13,P<0.001).调强八字野脊髓受量均小于40Gy.结论:滑窗式调强技术的前八字野照射,有效地提高了靶区内剂量分布的均匀性和靶区剂量适形度,同时大大降低了脊髓受量.相比较多野调强,两个照射野又大大降低了治疗费用.因此此项技术是解决上段食管癌两前斜野剂量分布不理想的有效手段.

  • 胸腔积液细胞学及免疫细胞化学在鉴别肺转移性腺癌和间皮细胞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尹艳华;李玉红;张杰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细胞学及免疫细胞化学在鉴别肺转移性腺癌和间皮源性细胞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细胞学和细胞块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96例胸腔积液中转移性腺癌和间皮细胞,在细胞学形态上的鉴别及在CEA、CK、TrF-1、KI67、CR、Vimentin中的表达.每例均制备细胞学涂片和细胞块,并用细胞块切片作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细胞形态学和免疫细胞化学相结合,96例胸腔积液中诊断腺癌42例,间皮细胞54例.结论:细胞学和CEA、CK、TTF-1、KI67、CR、Vimentin 6种抗体联合检测,可鉴别诊断肺转移性腺癌细胞和间皮源性的细胞,提高了疑难病例诊断准确率.

  • VEGF和CD44表达与乳腺癌分期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增才;俞永忠;许正昌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CD44在不同分期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共收集79例手术标本和12例正常乳腺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用免疫组化图象分析系统进行结果处理.结果:乳腺癌中VEGF和CD44的表达水平与正常乳腺组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Ⅰ期与Ⅱ期及Ⅲ期之间相比,VEGF和CD44的表达水平差异同样具有显著性,并且随分期越晚表达越强(P<0.05);不同细胞类型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器官转移以及肿瘤的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VEGF与CD44的表达水平与乳癌分期成正相关,在排除创伤和炎症的前提下,可能提示肿瘤的活跃生长以及潜在转移.

  • 纵隔卵黄囊瘤并发脑转移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郑国甫

    卵黄囊瘤(yolk sac tumor,YST),又名内胚窦瘤(endodermal sinus tumor),是一种起源于生殖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大约占原始生殖细胞肿瘤的20%.纵隔卵黄囊瘤的发生,是由于生殖细胞从卵黄囊向生殖嵴移行过程中,被阻留在纵隔处或异常移居的结果.发生在性腺外者,因罕见或对其认识不足易误诊,本文报告1例患者的诊治过程,并就其临床病理形态学特点及其组织起源等问题,结合复习文献加以分析.

  • ET2周与3周方案在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的应用对比观察

    作者:阚士锋;贾锋

    目的:观察对比表阿霉素联合泰索帝(ET)2周与3周化疗方案术前治疗局部进展期乳腺癌(LABC)的总有效率、病理完全缓解率、保乳率、术前等候时间以及毒副反应.方法:共有90例患者入组,随机分为ET2周组(N=48例)和ET3周组(N=42例).ET2周组治疗方案为:表阿霉素40 mg/m2,静脉滴注,d1,2;泰索帝60mg/m2,静脉滴注1小时,d3;2周为1周期,共化疗3周期;ET3周组方案用药不变,以3周做为1周期,共化疗3周期.完成3周期新辅助治疗后10~14天行手术或放疗.结果:ET2周组中48例患者病理完全缓解(pCR)6例(12.5%),总有效率(CR+PR)89.6%,14例(29.2%)行保乳手术,术前等待时间52~56天,中位时间53天;ET3周组42例患者:病理完全缓解(pCR)3例(7.1%),总有效率(CR+PR)69.1%,5例(11.9%)行保乳手术,术前等待时间73~77天,中位时间76天.治疗过程中有程度不等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脱发等毒副反应,两组无1例患者终止治疗,均未发生药物所致的死亡.结论:ET2周密集化疗方案术前治疗局部进展期乳腺癌疗效优于3周常规方案,缩短了术前等待时间,且耐受性好.

  • MSCT在125I粒子治疗肺癌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毅;赵学武;曹冬花;韦霜

    目的:探讨CT引导穿刺下放射性125I离子植入技术对中晚期肺癌的治疗.方法:对30例中晚期肺癌患者,应用TPS计算剂量和布粒计划,在CT扫描引导下,准确标记病灶穿刺的进针点,进针深度,角度,计算出进针数,将穿刺针经皮穿刺于病灶内,粒子植于病灶内.植入结束后,再进行CT扫描观察粒子分布情况及有无并发症.结果:全部病例手术顺利,经复查近期有效率83%(25/30),并发气胸16%,(5/30),出血33%(10/30).结论:CT引导经皮穿刺粒子植入术的显像技术对中晚期肺癌治疗是简单有效安全的微创技术,值得推广和应用.

  • 吻合器在食管癌、贲门癌手术消化道重建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军贤;张兴文;马兰英;刘国伟;聂蓬;李超

    目的:探讨弯管型消化道吻合器在食管、贲门癌手术消化道重建中的优缺点和技术要点.方法:回顾分析我科食管、贲门癌根治术中使用吻合器进行消化道重建的202例病人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全部用吻合器进行吻合.术后发生吻合口瘘4例,吻合口出血2例,胸腔出血1例,吻合口狭窄4例.结论:吻合器在消化道重建手术中的应用,可完成消化道重建中各种端-端、端-侧吻合.具有手术操作过程相对简单;手术速度快;手术时间缩短;术中组织损伤及污染轻微;吻合安全;吻合口光滑;吻合成功率高;能完成手法缝合非常困难的吻合等特点.术后并发症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低,恢复快,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使用的技术要点包括食管、胃壁的完整切割;吻合器的旋钮松紧适度;切除的胃圈面积足够大等.对操作医师的技术要求相对低,耗时少、创伤小,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如果使用不当,仍能造成严重后果.

  • VEGF-C基因RNA干扰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效果鉴定

    作者:周琪;梁后杰;阎晓初;彭秋平;周进明;吴峰;陈龙;边志衡

    目的:构建VEGF-C基因RNA干扰(RNAi)的真核细胞表达载体.方法:以VEGF-C为靶基因,以pGenSil-l质粒为载体,设计构建重组体,根据GenBank数据库提供的VEGF-C基因核苷酸序列,按照Tuschl设计原则,选择设计两条带发夹结构的核苷酸序列,克隆到空载体pGenSil-l中,转化DH5α菌株,提取质粒,进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将重组的pGenSil-VEGF-C质粒转染LOVO细胞48小时,检测其对LOVO细胞VEGF-C蛋白与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经酶切鉴定筛选出的重组体测序结果与目的序列完全一致,重组载体显著降低Lovo细胞VEGF-C的蛋白和mRNA表达,重组载体构建成功.结论:利用RNAi技术可成功构建抑制VEGF-C表达的小干扰RNA重组体.

  • 山仙颗粒对小鼠S180肉瘤组织中Bax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应小平;史迎丽;郭兰生;方艳;方改英;陈光伟

    目的:通过山仙颗粒(SXG)对小鼠移植性S180肉瘤组织中凋亡相关基因Bax表达的影响,探讨山仙颗粒抗肿瘤发生和发展的机理.方法:选取昆明小鼠40只,随机取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30只小鼠于左后肢皮下接种S180肉瘤细胞,24小时后随机分为三组:荷瘤对照组(B组),金龙胶囊(JLC)组(C组),山仙颗粒组(D组).观察出瘤时间,检测移植瘤重,分别计算抑瘤率,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二步法)检测瘤组织中Bax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与荷瘤对照组比较,山仙颗粒组出瘤时间显著延长(P<0.05),小鼠瘤重减轻(P<0.05),Bax水平升高(P<0.05);两用药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山仙颗粒能抑制荷瘤小鼠体内S180肉瘤的生长,其机理可能与上调Bax的表达水平、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 托瑞米芬和他莫昔芬对MCF7/ADR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

    作者:王红霞;张凤春;楼丽广;唐卫东

    目的:研究托瑞米芬(toremifene,TOR)和他莫昔芬(tamoxifen,TAM)对乳腺癌耐阿霉素细胞株MCF7/ADR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RB法测量TOR、TAM对MCF7/ADR细胞的耐药逆转倍数;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测定加入TOR、TAM前后耐药细胞内荧光含量表达变化;Westernblotting检测TOR、TAM对P-gp表达的影响.结果:(5、10、20)μmol/L的TOR和TAM对MCF7/ADR耐药的逆转倍数分别为(1.5、7.0、35.4)倍和(2.0、5.4、30.7)倍,而对MCF7/S细胞没有显著性作用.加入TOR、TAM后,MCF7/ADR细胞内ADR荧光的呈现由核外进入核内,荧光含量亦具浓度依赖性提高.MCF7/S细胞P-gp表达阴性,而MCF/ADR细胞P-gp表达阳性.TOR[(5、10、20)μmol/L]与TAM[(5、10)μmol/L]对MCF7/ADR细胞株中的P-gp表达未产生显著性抑制作用.结论:TOR可明显逆转MCF7/ADR细胞株对ADR的耐药性,增强其细胞毒作用,逆转强度与TAM相当.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对P-gp结构功能的调控来逆转耐药性,而不是通过下调MDR1基因的蛋白水平表达.

  • 水飞蓟宾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体外增殖的影响

    作者:任孟军;左国庆

    目的:探讨水飞蓟宾对SMMC-7721细胞的抗增殖作用.方法:MTT法观察对细胞的抑制作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Ki-67的表达;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及凋亡;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的变化.结果:水飞蓟宾可抑制SMMC-7721的增殖,并降低PCNA、Ki-67的表达及引起细胞G2/M期阻滞,同时诱导凋亡.光镜发现细胞体积缩小,核固缩深染;电镜可见凋亡及凋亡小体.结论:在体外,水飞蓟宾可抑制SMMC-7721细胞的增殖.

  • 沙培林增强人腹腔巨噬细胞抗癌免疫功能的研究

    作者:黄允宁;徐远义;王炜;杨世杰;杨勇;姚宝国

    目的:探讨腹腔内注射沙培林增强人腹腔抗癌免疫功能的机制.方法:72例早中期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前48h和24h腹腔内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和5KE的沙培林,术中采集腹腔内巨噬细胞,计数并测定乳酸脱氢酶(LDH)和酸性磷酸酶(ACP)的活性,巨噬细胞吞噬活力,一氧化氮(NO)的分泌以及对人胃癌MKN1细胞的细胞毒性进行分析.同时采集大网膜,对大网膜乳斑的数量和面积进行观察.结果:沙培林显著增加腹腔巨噬细胞(PMΦ)的数量和NO的分泌,增强LDH和ACP的活性,吞噬活力,以及抗癌细胞毒性,也显著增加了大网膜乳斑的数量和面积.结论:腹腔内注射沙培林可显著增加人大网膜乳斑的数量和面积,并因此增加PMΦ的数量,增强PMΦ的活性.因而增强了腹腔巨噬细胞的免疫功能.

  • VEGF165 RNA干涉诱导人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的研究

    作者:张晓;田润华;张金玉;葛银林

    目的:利用RNA干涉技术抑制肿瘤细胞VEGF165基因表达,探讨其对肿瘤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设计针对VEGF165基因的小干扰RNA,合成DNA模板,体外转录合成siRNA(small interfering RNA),采用lipofectamine2000转染人宫颈癌HeLa细胞.通过Hoechst33258染色、流式细胞术、RT-PCR检测人宫颈癌HeLa细胞体外凋亡情况.在体内实验中建立子宫颈癌荷瘤裸鼠模型,将VEGF siRNA直接注入瘤体,观察siRNA对肿瘤生长的影响,蛋白印迹试验检测VEGF siRNA在体内条件下对VEGF、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所设计的两个siRNA均能有效诱导细胞凋亡产生凋亡小体,并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VEGF165和bcl-2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也受到有效抑制,明显减少.结论:针对人VEGF165基因体外转录合成的siRNA在体内外均可诱导HeLa细胞发生凋亡.

  • 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体外调节细胞因子的实验研究

    作者:魏素菊;苑素云;刘义冰

    目的:通过体外试验研究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艾易舒)对淋巴细胞分泌白介素-2、白介素-4、趋化性细胞因子白介素-8的影响,以进一步揭示其抗癌的机制.方法:体外进行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采用放射免疫方法分析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2个剂量组和对照组对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白介素-8、白介素-4的影响.采用RT-PCR半定量方法分析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对淋巴细胞合成白介素-2mRNA的影响.结果:适当浓度的艾易舒对经植物血凝素(PHA)活化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分泌白介素-4、白介素-8有影响,随着药物浓度的增高白介素-4的分泌呈增加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而白介素-8的分泌药物组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且有统计学意义,而两个药物剂量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2个药物剂量组可明显促进T细胞合成白介素-2 mRNA,两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较低浓度剂量组这种促进作用更明显.结论: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通过促进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白介素-2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减轻化疗副作用,提高化疗疗效.通过抑制白介素-8的分泌,抑制新生血管的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的转移.增强免疫功能、抑制新生血管的生成可能是其抗癌机制之一.

  • 恶性肿瘤组织中c-erbB-2基因的表达与体外药物敏感性的关系

    作者:邹红燕;李艳茹;姚安梅;袁渊;王平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组织中c-erbB-2基因的表达与体外药敏的关系.方法:采用TECIA(组织块培养-终点染色-计算机图像分析法)检测部分化疗药物在24例恶性肿瘤组织中的抑制率,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癌组织中c-erbB-2基因的表达.结果:恶性肿瘤组织中c-erbB-2基因表达阳性率为42.1%(8/19).顺铂(DDP)、表柔比星(E-ADM)、氟尿嘧啶(5-FU)、紫杉醇(Taxol)和多西紫杉醇(TAT)的平均抑制率分别为54.23%、45.52%、56.27%、54.95%、和58.32%.结论:c-erbB-2的表达与恶性肿瘤组织对体外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无明显相关,提示该基因在恶性肿瘤组织多药耐药中不起关键作用,但是进一步的结论还有待大样本的试验.

  • 姜黄素对人鼻咽癌CNE-2Z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作者:曹璋;崔敏;孙宁

    目的:研究姜黄素(curcumin)对人鼻咽癌CNE-2Z细胞放射增敏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MTT法检测姜黄素药物毒性,用克隆形成实验观察其对放射敏感性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FCM)技术分析对CNE-2Z细胞周期分布和姜黄素联合辐射引起的细胞周期阻滞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姜黄素作用于CNE-2Z细胞后,其细胞毒性呈剂量依赖性,在较低浓度(10μmol/L)时,即可降低放射后CNE-2Z细胞的克隆形成率,其放射增敏比为1.52±0.25.姜黄素以及姜黄素联合辐射作用CNE-2Z细胞24h后,细胞周期主要阻滞在辐射敏感时相G2/M期.结论:姜黄素对CNE-2Z细胞有放射增敏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引起的细胞周期阻滞等因素有关.

  • 针刺法低张静脉肾盂造影诊断肾癌50例分析

    作者:张鹏天;王麦绒

    目的:探讨在针灸穴位刺激下,使泌尿系平滑肌松弛,达低张状态后,对肾癌的造影显示价值.方法:分析50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肾癌患者应用针刺法低张造影的准备和操作方法以及检查结果.结果:50例患者中,显影优良率为58%,比654-2低张法显影优良率52%有所提高.结论:针刺法低张静脉肾盂造影诊断肾癌是一种有价值的泌尿系检查方法,它避免了临床上常用抗胆碱药物654-2的毒副作用,扩大了肾癌的检查范围,使过去不能进行造影的患者,做到早期发现与诊断,保证了其生存质量,因而,可作为临床对肾癌的常规检查方法加以推广.

  • 大肠癌组织中p73、p51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陈飞;蒋伟;陈素华;孙秀威

    目的:研究大肠癌组织中p73,p51基因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检测30例大肠癌组织及邻近正常大肠粘膜组织p73及p51的两个转录p51A、p51BmRNA表达情况.结果:30例大肠癌组织中有22例p73表达阳性,相对应的正常大肠组织仅有3例表达阳性,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大肠癌组织的p73阳性表达率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及TNM分期均无关(P>0.05);p51A、p51B在30例大肠癌组织和相对应的正常大肠组织呈低水平表达,其中大肠癌组织中p51A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大肠组织(P<0.01),与细胞分化程度及TNM分期无关(P>0.05),而p51B在大肠癌组织和正常大肠组织中的表达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大肠癌组织中存在p73、p51A的过度转录表达,p73、p51A的过度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的关系.

  • 单药多西紫杉醇治疗晚期和复发胃癌的临床疗效

    作者:朱宇泽;朱建平;高建飞;饶智国

    目的:观察单药多西紫杉醇治疗晚期和复发胃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多西紫杉醇35mg/m2/周,静滴,每周1次,连续应用3周,休息1周.每28天为1周期,共2~4周期.结果:全组22例总有效率为45.4%(10/22).12例初治病例有效率为50%(6/12),其中CR1例;10例复治病例有效率为40%(4/10),其中CR 0例.初治和复治病例的中位缓解期分别为6.7个月和4.8个月.血液毒性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45.4%(10/22),其中Ⅲ-Ⅳ度白细胞减少13.6%(3/22).Ⅰ~Ⅲ度口腔黏膜炎18.1%(4/22).结论:单药多西紫杉醇治疗晚期和复发胃癌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少,依从性较好,对治疗晚期和复发胃癌的有一定疗效.

  • FHIT、p21waf1/cip1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与意义

    作者:谢宇;蒋先镇;江勃年;唐自元;谭春祈

    目的:通过测定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FHIT)及p21waf1/cip1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探讨FHIT基因以及p21waf1/cip1基因与膀胱癌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4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及14例正常膀胱组织中的FHIT基因及p21waf1/cip1基因的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FHIT蛋白表达与肿瘤的分期、分级无相关性(P>0.05)而p21waf1/cip1蛋白的表达与之有相关性(P<0.05);FHIT蛋白的表达在GI肿瘤、浅表性肿瘤中明显低于在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P<0.05)而p21waf1/cip1蛋白的表达在上述组织比较中无差别(P>0.05);FHIT蛋白的表达在初发肿瘤中与复发肿瘤中无明显差别(P>0.05)而p21waf1/cip1蛋白的表达在上述两种组织比较有明显差别(P<0.05).FHIT蛋白与p21waf1/cip1蛋白的表达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FHIT基因可能成为早期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指标.p21waf1/cip1基因可能成为估计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恶性程度及肿瘤侵袭性、预后的指标.FHIT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作用机制可能与p21waf1/cip1基因没有关系.

  •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肝动脉碘油栓塞化疗并热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研究

    作者:谢小卫;张智策;赵东利;朱姣;李涛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的肝动脉碘油栓塞化疗(TACE)、热疗、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综合治疗价值.方法:12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分组研究,综合治疗组64例,行TACE并3DCRT,结合热疗治疗.对照组58例3DCRT治疗,联合TACE.结果:1、2、3年生存率综合治疗组分别为85%、65%、39%,对照组分别为59%、30%、18%(P<0.05)两组毒副作用相似.结论:对于非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结合3DCRT并热疗,能明显提高疗效,而毒副作用不增加.

  • 蛋白芯片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在肝癌检测中的对比研究

    作者:王永兴;许建林;袁梦晖;施常备

    目的:比较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方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在AFP、CEA、CA199、CA125、CA242检测中的情况.方法:对临床确诊的172例肝癌患者,蛋白芯片检测57例,放射免疫法检测115例,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蛋白芯片方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对AFP、CEA、CA199、CA125、CA242检测结果分别为128±112μg/L、179±194μg/L;13±23μg/L、20±52μg/L;107±175μg/L、51±69 KU/L;142±237μg/L、77±134 KU/L;34±63μg/L、18±36 KU/L;阳性率分别为68%、67%;21%、12%;52%、33%;36%、46%;26%、21%.结论:蛋白芯片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 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临床观察

    作者:邵勇;祝青国

    目的:分析2002年6月~2005年8月间158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或行TUR-Bt术后采用吡柔比星(THP)膀胱灌注预防肿瘤复发.方法:THP 30mg,每周1次,连用8周,而后每月1次,连用10个月,总疗程12个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6~24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12.3个月.复发20例,复发率12.8%.结论:THP用于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少,给药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直肠癌Mile's手术盆腔大出血的防治

    作者:刘浩;王荣;陈进才;王红军;霍雄伟;白晓斌;张道维;史松;石景森

    目的:总结直肠癌Mile's手术中盆腔大出血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10余年间391例Mile's手术,6例术中发生盆腔大出血,占1.53%;其中骶前大出血5例,前列腺出血1例,占0.26%.顿性分离直肠后间隙损伤骶前筋膜造成大出血2例;过度牵拉骶前,使骶前筋膜移位,电刀直接切割损伤骶前筋膜引起大出血2例;肿瘤过大并与骶前筋膜粘连,分离至盆底时损伤骶前筋膜导致大出血1例;会阴部切除直肠肿瘤时损伤前列腺导致大出血1例.结果:骶前大出血者,用明胶海绵、大纱布压迫止血成功止血2例;钛镍止血钉按压止血1例;直接缝合出血部位止血成功2例;前列腺出血直接缝合止血成功.6例均完成手术,术后恢复顺利,痊愈出院.结论:直肠全系膜切除、锐性分离是预防盆腔大出血的有效措施.盆腔大出血可通过纱布垫填塞压迫、不锈钢钉、骨蜡等方法止血.

  • 腹主动脉旁转移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临床观察

    作者:梁昉;梁军;赵品婷

    目的:观察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腹主动脉旁转移瘤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腹主动脉旁转移瘤患者31例,γ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γ-刀)20例,X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X-刀)11例.γ-刀选择50%剂量曲线DT2.8~4.5 Gy,3f/w,8~10 f.X-刀选择90%剂量曲线,DT 3.0~4.5 Gy,3f/W,8~10 f.结果:治疗后1年CT瘤体缩小率占62.6%.治疗后腹痛不同程度减轻,治疗1周后减轻19例,占61.29%,治疗后2~3周疼痛症状减轻27例,占87.09%.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FI)肿块周边未见明显血流信号10例,占32.25%,血供减少或散在血流信号者17例,占54.83%,仍有丰富血流信号4例,占12.90%.所有病人治疗过程顺利,无血压下降及休克发生.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腹主动脉旁转移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PSA、ECT骨显像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意义

    作者:郦俊生;杨银才;李立;潘良;沙键;程捷;江鱼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ECT)99Tc-MDP骨显像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0例(骨转移组31例,非骨转移组49例)前列腺癌病人的PSA、ECT与骨转移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骨转移组与非骨转移组的PSA值差异有显著性(139.36μg/L vs 37.58μg/L,P<0.01);PSA与骨转移的程度正相关,PSA<10μg/L,骨转移率为15.38%;PSA<20μg/L,骨转移率为19.35%;PSA>20μg/L,骨转移率为51.02%;PSA>100μg/L,骨转移率为78.95%.结论:ECT骨显像对前列腺癌骨转移有较高的敏感性,对未经治疗的前列腺癌病人,PSA<10μg/L,前列腺癌骨转移的可能性极小;PSA>100μg/L者,骨转移的可能性极大.PSA>20μg/L,建议行ECT骨扫描.

  • 胃肠安方抑制胃癌转移的临床观察及对胃癌细胞株侵袭转移的影响

    作者:沈克平;潘传芳

    目的:晚期胃癌多存在脾虚为本,邪实为标的病机特点,胃肠安方是以健脾为主,辅以清热解毒、软坚化痰的治疗胃癌的临床经验方剂.本研究旨在观察胃肠安方对胃癌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对148例胃癌术后病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研究.并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胃肠安方对MGC-803细胞株侵袭能力和趋化运动能力的影响.结果:胃肠安方组及中西医结合组胃癌术后1、2、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化疗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胃癌术后1年转移率,胃肠安组与化疗组,中西医组与化疗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胃肠安组与中西医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10%胃肠安方药物血清处理MGC-803细胞株24h,能明显抑制MGC-803细胞株的侵袭、趋化运动能力.结论:胃肠安方对胃癌术后转移可能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胃肠安方能明显抑制MGC-803细胞株的侵袭、趋化运动能力.

  • 368例胃癌胃镜与病理病灶大小的对比分析

    作者:刘峰;董雷

    目的:对比观察胃癌胃镜和病理病灶大小的变化.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1月~2005年12月诊治的368例胃癌患者,均经胃镜和病理证实,对比分析胃镜直视下其病灶大小与手术切除后病理病灶大小.结果:胃镜与病理判断基本符合者288例(78.1%),其中完全一致者58例(28%),判断不相符者80例(21.9%).结论:胃镜对病灶大小的判断与实际大小基本一致,但仍有21.9%的判断失误,准确判断胃镜下病灶大小及特点,对外科术式的选择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胃癌 病灶大小
  • 四种下颌骨缺损修复方法临床疗效评价

    作者:何三虎;白岫峰;李刚

    目的:对分别采用自体骨煮沸回植、异体冻存骨移植、成品钛支架植入及个体定制化钛下颌植入等四种不同方法修复下颌骨缺损病例的外形、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临床合理选择下颌骨修复手段进行探索.方法:收集我院自1997年至2005年期间分别采用自体骨煮沸回植(A组)、异体冻存骨移植(B组)、成品钛支架植入(C组)、个体定制化钛下颌植入(D组)四种不同方法修复下颌骨缺损病例122例,比较外形、功能恢复效果;术后感染、植入体断裂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与D组外形和功能修复效果优于C组和B组(P<0.05).C组和B组之间以及A组和D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形评价达到良好以上者,A组和D组优于B组和C组(P<0.05).B组和C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感染率:A组7.5%,B组14.3%,C组11.9%,D组0,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植入体断裂率:A组5%,B组42.9%,C组19.0%,D组0,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自体骨煮沸回植和定制化钛下颌修复下颌骨缺损的美观、功能效果明显优于采取异体冻存骨移植和成品钛支架的病例.四种方法在术后感染、植入物断裂等并发症的发病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四种修复方法各有优缺点.决定临床下颌骨缺损功能重建疗效的关键,取决于临床适应证的掌握和手术中细节方面的处理.

  • 埋植式动脉泵化疗与口腔鳞癌的综合治疗

    作者:李瑞春;华成舸;唐休发;刘婷

    目的:探讨埋植式动脉泵在口腔鳞癌化疗中的效果及在口腔鳞癌综合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ZW埋植式动脉泵经颈外动脉插管治疗口腔鳞癌29例,观查化疗效果及其与手术、放疗综合应用的可行性.结果:埋植式动脉泵给药治疗口腔鳞癌的有效率87.5%,未出现明显毒副作用.结论:埋植式动脉泵是口腔鳞癌化疗给药方法的较好选择,可作为多药物、多周期单一化疗;术前诱导及术后辅助化疗;化疗与放疗联合应用,多手段综合治疗中化疗佳途径,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 HLA-G蛋白在垂体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贾栋;高国栋

    目的:探讨垂体瘤中HLA-G基因编码产物的表达情况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4例非侵袭性垂体瘤、8例侵袭性垂体瘤、13例复发垂体瘤、8例正常脑组织中HLA-G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8例正常脑组织HLA-G蛋白无阳性表达,64例非侵袭垂体瘤中HLA-G蛋白表达无强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25.0%,阳性信号存在于胞质中,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8例侵袭性垂体瘤中HLA-G蛋白表达全部为阳性,强阳性率为83.3%(7/8);13例复发垂体瘤中HLA-G蛋白表达全部为阳性,强阳性率为72.4%(9/13).侵袭性垂体瘤及复发垂体瘤中HLA-G蛋白表达与正常对照组及非侵袭性垂体瘤比较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垂体瘤的发生发展中存在HLA-G基因的过量表达现象,其阳性表达与垂体瘤的侵袭性和预后相关.

  • 醋酸甲地孕酮改善子宫内膜癌患者食欲和体重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从铸;翟玉霞;黄萍;周莉;李燕;朱安娜;徐漫漫

    目的:探讨醋酸甲地孕酮在子宫内膜癌治疗中改善患者食欲和体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ER、PR阳性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给予口服醋酸甲地孕酮,160mg/天,连续6~12个月;44例ER、PR阴性者术后不服用醋酸甲地孕酮作对照.结果:醋酸甲地孕酮可显著改善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放化疗后的食欲,明显增加体重,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提高Karnofsky评分,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生存率无明显改善.结论:醋酸甲地孕酮可显著改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食欲和体重,提高生活质量,但对部分患者可能会过分增加体重,未明显改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生存率.

  • 妇科肿瘤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功能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贺林;郭康社;吴锋;施常备;孙英

    目的:研究妇科肿瘤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蕲蛇毒水解纤维蛋白原,采用机算机自动检测系统测定.结果:65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反应速率(FMPV)为0.75±0.42,大吸光度(Amax)为0.215±0.088,凝固性纤维蛋白原含量(s)为3.98±2.06g/L,反应延滞时间(DT)为18±11,FMPV/Amax为3.47±0.67与对照组比均有显著差异.60例妇科良性肿瘤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反应速率(FMPV)为0.63±0.22,大吸光度(Amax)为0.194±0.067,凝固性纤维蛋白原含量(s)为3.54±1.68g/L,反应延滞时间(DT)为25±11.FMPV/Amax为3.27±0.38.结论:妇科肿瘤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上调,分子功能异常,表明机体处于高凝状态,有血栓形成的趋势.

  • 局部晚期的早期子宫颈癌综合治疗模式探讨

    作者:冯继良;彭素蓉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的早期宫颈癌(ⅠB2和ⅡA期)综合治疗的模式.方法:2000年1月至2002年10月,我们以新辅化疗后+放疗后,行宫颈癌根治术,治疗宫颈肿瘤≥4cm的局部晚期的早期宫颈癌224例,术后根据盆腔淋巴结转移、宫颈间质深层浸润、脉管内癌栓、组织分化差等高危因素给予化疗和外照射治疗.回顾性分析同期收治的ⅠB2~ⅡA期宫颈癌100例,作为对照组,均行术前腔内后装放疗+宫颈癌根治术.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癌细胞消失率差异有显著性(P=0.006);癌细胞浅肌层浸润率差异也有显著性(P=0.002);深肌层浸润率差异无显著性(P=0.316).盆腔淋巴结转移率比较:髂血管区>闭孔区>骶前区同时合并髂血管区.结论:新辅助化疗+术前后装联合手术治疗是局部晚期的早期宫颈癌综合治疗的较佳模式.宫颈癌术中有必要做骶前区淋巴结清扫.

  • 围化疗期患者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表的应用

    作者:许艳萍;岑爱萍;华静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表对围化疗期患者应用的效果.方法:确诊的120例围化疗期肿瘤患者被随机分为路径组、非路径组两组,观察出院前患者对肿瘤化疗相关知识和健康技能的掌握情况,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化疗相关知识和健康技能掌握的百分比:路径组90%,非路径组46.7%(P<0.05);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路径组95%,非路径组80%(P<0.05),路径组、非路径组两组对肿瘤化疗相关知识和健康技能的掌握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表的应用显著提高了肿瘤化疗患者对化疗相关知识及健康技能的理解和认知、也提高了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有利于系统规范地进行健康教育,促进了整体护理的深入.

  • PICC置管后肢体肿胀的护理及研究进展

    作者:邹勤;谢娟;陈民宵;张惠;张仙爱;郭晓东;张洁;杨志华;戴晓玲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技术已有70年的历史.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和德国开发出超小口径、高生物相容性的柔软导管,大大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使该技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

  • 护理人员的语言干预对食管癌病人围手术期的影响

    作者:李侠;宋萍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语言干预对食管癌病人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食管癌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两组病人年龄、性别及职业统计学无显著差异.A组50例病人采用治疗性语言方式,即采用启发和鼓励性语言方式.B组50例病人采用非治疗性语言方式,分别在实施前后各1小时对病人脉搏、呼吸、血压指数进行观察并记录.结果:两种语言对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的影响有统计学差异.A组大多数病人基本处于放松状态,情绪相对稳定,而B组中大多数病人出现紧张情绪,甚至恐慌不安.结论:护理人员的语言表达方式对食管癌病人围手术期会有很大的影响.

  • 洁悠神治疗褥疮的疗效观察

    作者:柯娜;吴惠琼;梁美嫦;周慧梅

    目的:探讨洁悠神治疗褥疮的效果.方法:对Ⅱ~Ⅲ期褥疮的晚期肿瘤病人73例分为两组:观察组37例,对照组36例,观察组对各期褥疮在无菌操作下采用0.9%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创面,用红外线灯40W照射15~20min后再用洁悠神均匀喷洒创面治疗褥疮,对照组则不采用洁悠神而用2%碘酊治疗,其它处理方式相同.将两组处理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洁悠神治疗褥疮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关键词: 洁悠神 2%碘酊 褥疮
  • 甲地孕酮在晚期肿瘤患者化疗中作用的临床观察

    作者:周海平;刘尧;耿熠

    目的:观察甲地孕酮在晚期肿瘤化疗期间对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139例晚期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甲地孕酮+化疗;对照组单纯化疗.结果:食量改善情况,治疗组76.1%食量增加,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1%(P<0.01);骨髓抑制情况,治疗组25.3%出现Ⅱ度~Ⅲ度骨髓抑制,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3.6%(P<0.05);KPS改善情况,治疗组KPS评分增加>10分占7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P<0.01).结论:甲地孕酮在晚期肿瘤化疗期间,有明显改善食欲、增加食量,降低化疗引起的胃肠道副反应,保护骨髓,改善一般状况,全面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心脏血管肉瘤1例

    作者:毕春辉;刘铭雅

    1 资料患者女性,49岁,因"反复头晕、胸闷,伴视物不清4日"于2005年8月24日入院.既往无心脏病、高血压病史.体格检查:血压92/52mmHg,颈静脉怒张,肝颈回流征阴性,双肺呼吸音减低,左侧下肺明显,心率77次/分,心律齐,心音低钝、遥远.心电图示: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ST-T波改变,顺钟向转位.

    关键词: 心脏 血管肉瘤
  • 半蛤壳状切口切除左颈胸交界部多发神经纤维瘤病1例

    作者:刘文;苏旅明;李勃;张涛;刘凯;陈宁君;杨秋凤

    1 病人患儿郭×,女,10岁,体重26Kg.因发现全身多处包块3年就诊,其父患神经纤维瘤病20余年.查体:左眼上睑下垂,左侧瞳孔缩小,左锁骨上、左腋窝、左臂内侧、左前臂、右枕部可扪及大小不等质硬肿块,左侧胸壁散在、成片咖啡色斑,左臂牵拉疼痛、外展受限.

  • 植皮区射野皮肤耐受量观察

    作者:柯庆华;苏小岩;杨继元

    目的:观察植皮区射野皮肤放疗耐受量.方法:以6Mev电子束或6MvX线照射植皮区皮肤,2~3Gy/次,5次/周,总剂量DT18~ Gy.结果:13例患者中,4例耐受DT18Gy;4例耐受DT50Gy;3例耐受DT60Gy;1例照至DT24Gy时因搔抓出现植皮区破溃,停止放疗;1例受照6Gy时因隐性皮肤窦道,合并感染,出现皮肤破溃,停止放疗.结论:自体皮肤移植成活后,除合并皮肤隐性窦道、感染及人为抓伤外可耐受18~60 Gy剂量.因病例数较少,对于植皮区皮肤放射耐受剂量,尚须进一步观察.

  • 3089例全身肿瘤的立体定向放射(伽玛刀/X刀)治疗效果

    作者:梁军;赵品婷;邵秋菊;梁昉;周惠敏;尹永信;韩益民;高宏;袁慧琴

    目的:回顾性分析恶性肿瘤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γ刀/X刀)和疗效.方法:2001年6月~2006年8月,应用γ刀/X刀治疗全身肿瘤4030例.随访了2005年8月前满1年的3089例,治疗前随机分组,γ刀组1935例,肿瘤病灶2903个,剂量分割采用36~45 Gy/6-12 f;X刀组1154例,肿瘤病灶1616个,剂量分割为36~45 Gy/8~15 f.结果:总的1年局部控制率(CR+PR)达91.7%;临床获益率(CBR)90.9%;γ刀组和X刀组之间局控率和CBR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各部位肿瘤在放疗期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白细胞、血小板下降;头颈、胸部肿瘤部分出现咳嗽、咽痛、进食不适;部分腹部肿瘤出现轻度恶心、呕吐,无严重肝功能损伤;放射性肺炎8.1%(132/1639)、放射性食道炎1.2%(19/1639)、放射性肠炎5.0%(39/782),两组放疗反应无明显差异,经过对症支持治疗大多数患者均能完成放射治疗.结论:全身γ刀和X刀治疗恶性肿瘤,局控率高,复发率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少,两组之间疗效无显著差异.对早期肿瘤能达到根治,对中、晚期恶性肿瘤可减轻痛苦,延长生命.

  • 康莱特对晚期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王建娜;赵军虎;常渭琴;乔华

    目的:观察康莱特对晚期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方法:应用康莱特注射液给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静脉注射或胸/腹腔内注射.结果:对晚期恶性肿瘤的近期有效率(CR+PR)46.1%,镇痛有效率73.1%,治疗胸腹腔积液有效率60%.在减轻痛苦、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疗效显著.结论: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应用康莱特既能抑杀癌细胞,又能保护骨髓造血功能,易被晚期患者接受.

  • 平消胶囊配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作者:赵予军;简国庆;吕素兰

    目的:观察平消胶囊配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将7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平消胶囊配合NP(NVB+DDP)方案化疗,对照组单用NP方案化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PR+CR)为45.9%,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41.7%,治疗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不良反应明显减轻.结论:平消胶囊配合N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显著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减轻化疗毒副反应.

  • 42例合并心肌缺血的老年肿瘤病人围麻醉期管理

    作者:梁锐;黄冰;潘灵辉;钱卫;黎阳

    目的:探讨合并心肌缺血的老年肿瘤病人围麻醉期管理.方法:42例合并心肌缺血老年的肿瘤病人进行全麻手术,采用异丙酚、瑞芬太尼静脉全身麻醉,根据心电图、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等监测结果,给予硝酸甘油、倍他乐克或艾司洛尔、利多卡因等处理,以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结果:37例患者停药后10~15 min清醒,呼吸功能和肌张力恢复,5例患者15~20 min清醒,恢复呼吸功能和肌张力.全部病例围麻醉期心血管或血流动力学指标平稳,无1例发生心衰、心肌梗塞、严重心律失常和麻醉意外等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结论:采用异丙酚、瑞芬太尼静脉全身麻醉并维持一定深度麻醉,充分供氧,加强术中监测,适当酌情使用硝酸甘油、倍他乐克或艾司洛尔等,维持心血管系统和血流动力学稳定,对合并心肌缺血的老年肿瘤病人顺利度过手术麻醉期有重要的作用和临床意义,也是围麻醉期管理的关键.

  • 肿瘤专科医院抗肿瘤辅助用药分析

    作者:邵颖;吴古生

    目的:探讨肿瘤专科医院抗肿瘤辅助用药的逐年消耗情况,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3年~2005年连续3年的抗肿瘤辅助用药的年消耗量、金额、用药频度(DDDs)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3年~2005年抗肿瘤辅助用药占抗肿瘤药物的金额比例分别为26.3%、26.9%和30.0%.抗肿瘤辅助用药的金额逐年上升,且增幅明显.结论:抗肿瘤辅助药品在肿瘤治疗药物中占据的比例有增加的趋势,一些单品种用药存在不合理现象.

现代肿瘤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4 05 06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