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现代肿瘤医学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Journal of Modern Oncology 현대종류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抗癌协会 陕西省抗癌协会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91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2-4992
  • 国内刊号: 61-1415/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52-297
  • 曾用名: 陕西肿瘤医学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现代肿瘤医学》编辑部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李树业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进展

    作者:秦小金;王成;杨琦

    肝脏是结直肠癌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近年来以化疗和手术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本文就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 Id1基因与妇科肿瘤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李明慧;于丽波

    分化抑制因子-1(inhibitor of differentiation-1,Id1),属于螺旋-环-螺旋(helix-loop-helix,HLH)蛋白,研究已经证实,Id1蛋白的异常高表达与人类恶性肿瘤的增殖、侵袭和转移关系密切,是影响肿瘤患者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为抗肿瘤药物提供了新的作用靶点.本文针对Id1基因与妇科肿瘤的相关性研究做一综述.

  • 肿瘤细胞迁移的动力

    作者:岳红云;张百红

    肿瘤细胞迁移是肿瘤转移的关键步骤.细胞挤出、趋化性、趋物性、趋触性和渗流提供了肿瘤细胞迁移的动力支持,通过变形虫样运动和追逐的迁移方式,肿瘤细胞完成近乎直线的迁移过程.研究肿瘤细胞迁移的动力可以提供阻断转移的新策略

    关键词: 肿瘤 细胞迁移 动力
  • 肝癌的新型肿瘤标志物

    作者:沈艺南;朱峰锋;王舟翀;卢军华

    肝细胞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并在常见的肿瘤致死原因中位列第三.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的诊疗手段已经取得明显的进步,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方式,往往使得早期肝癌患者无法得到及时的治疗.因此,开发有效的肝癌早期诊断手段也将是一个改善患者预后的合理途径.本文通过系统复习相关文献,总结了肝癌部分常用肿瘤标志物(如甲胎蛋白)以及新型肿瘤标志物的机制及意义.

  • 肺鳞癌驱动突变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杨;王立峰

    驱动突变(driver mutation)的发现从某种意义上改变了人类对恶性肿瘤的认识,这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现尤为明显.以往对NSCLC的分型仅以组织病理学为基础,现在则加入了以分子改变为基础的分子分型.鉴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receptor,HGFR或MET)等相应基因肺癌驱动突变的发现及逐步深入的研究,以这些基因为靶点的分子靶向药物已经或将在不久的未来使相当数量的患者获益.目前临床获益于靶向相应驱动突变药物的人群绝大多数为肺腺癌患者,然而肺鳞癌亦有较为特征性的驱动突变,对鳞癌驱动突变的深入研究,必将促进该病种个体化医疗的发展,加速其治疗模式的转变.在此将对目前肺鳞癌常见的驱动突变做一综述.

  • 中药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近况

    作者:陈双双;于正洪

    乳腺癌(breast cancer,BC)是全球范围内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已对女性的身心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近几年在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中,中药治疗在抑制肿瘤生长,缓解术后症状和并发症,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抗复发转移等方面的优势显著.但也有不足之处,需充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对其作用进行深入研究,充分发挥中药的优势.本文就近5年的中药防治乳腺癌的研究作一综述,为进一步提高中药防治乳腺癌的疗效提供参考.

  • 肺癌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马俊美;白晓敏;张素玲

    目的:采用ELISA法检测肺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变化,以探讨其改变与肺癌临床诊断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原发性肺癌患者50例,取空腹静脉血4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VEGF的水平,同时检测肺良性病变及健康体检者各50例,分别作为良性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结果:肺癌组VEGF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肺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细胞肺癌高于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者高于无转移者,差异均显著(P<0.05);且依TNM分期的早晚呈上升趋势,即:VEGF水平Ⅳ期>Ⅲ期>Ⅱ期>Ⅰ期,组间差异显著(P<0.05);而血清VEGF水平与患者生存期呈负相关(r=-0.38,P<0.05).结论:检测肿瘤患者血清中VEGF的水平变化,对于肺癌的诊断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同步三维适形放疗治疗中晚期贲门癌的疗效观察

    作者:骆明莲;程宏文;王永兵;冉体斌;潘中山;江涛;青亮;何苗;陈梅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同步三维适形放疗治疗中晚期贲门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我科收治的102例中晚期贲门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同步放化疗组50例,单纯放疗组52例.单纯放疗组放疗采用(1.8-2.0) Gy/次,共(57.6-62.0)Gy/(5.8-7.0)周;同步放化疗组放疗同单纯放疗组,同时以奥沙利铂100mg/m2,静滴,第1天,替吉奥胶囊80mg/(d·m2),分2次餐后口服,第1-14天,每28天一个周期,连续化疗3个周期.结果:同步放化疗组与单纯放疗组比较:CR分别为36.0%、11.5%,PR分别为54.0%、53.8%,SD分别为6.0%、17.3%,PD分别为4.0%、17.3%,RR分别为90.0%、65.4%,有显著性差异(X2 =8.884,P=0.003).同步放化疗组与单纯放疗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58.0%、36.5%,2年生存率分别为36.0%、13.5%,3年生存率分别为22.0%、0,有显著性差异(X2=10.131,P=0.001).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同步放化疗组与单纯放疗组Ⅱ-Ⅳ度白细胞计数下降发生率分别为52.0%、46.2%,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18.0%、9.6%,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同步三维适形放疗治疗中晚期贲门癌较单纯放疗疗效好,不良反应能耐受.

  • C反应蛋白联合4项肿瘤标志物检测肺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杨新春;何静;何雪华;程江

    目的:探讨CRP联合4项肿瘤标志物检测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50例肺癌患者、40例良性肺部疾病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为研究对象.取外周血检测CRP、CEA、CA125、CYFRA21-1、NSE含量.结果:肺癌组和肺良性疾病组CRP和CA125检测结果显著高于健康组,肺癌组CEA、NSE和CYFRA21-1水平显著高于肺良性疾病组和健康组,肺癌组CRP值显著低于肺良性疾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不同病理组织分型中显示腺癌组CEA和CA125水平显著高于小细胞肺癌组和鳞癌组,小细胞肺癌组血清NSE水平显著高于腺癌组和鳞癌组,鳞癌组CYFRA21-1水平显著高于小细胞肺癌组,鳞癌组CA125水平显著低于小细胞肺癌组和腺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者血清CRP、CEA、CA125、NSE、CYFRA21-1单项检测敏感度均较低,特异性稍高,联合检测结果显示敏感度显著升高,但特异性有所下降.结论:C反应蛋白联合4项肿瘤标志物检测可以提高检测的敏感性,增高阳性检出率.

  • 乳腺癌组织中上皮钙黏蛋白和B细胞淋巴瘤基因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作者:王红莉;曲延刚;李虹;朱焦;韩常友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和B细胞淋巴瘤基因2(Bcl-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8例乳腺癌旁正常组织、41例纤维腺瘤组织和74例乳腺癌组织的E-cadherin和Bcl-2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乳腺癌患者各病理特征与E-cadherin和Bcl-2表达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旁正常组织和纤维腺瘤组织中E-cadherin阳性率高于乳腺癌组织,Bcl-2阳性率低于乳腺癌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乳腺癌组织病理分级越高、TNM分期越严重、有淋巴结转移和复发的患者E-cadherin阳性率低,Bcl-2阳性率高;ER阳性患者E-cadherin阳性率高,Bcl-2阳性率高.组织病理分级低-中分化患者E-cadherin阳性率高于高分化患者,Bcl-2阳性率低于高分化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NM分期Ⅰ+Ⅱ期患者E-cadherin阳性率高于Ⅲ期,Bcl-2阳性率低于Ⅲ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E-cadherin阳性率低于无转移者,Bcl-2阳性率高于无转移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雌激素受体(ER)阴性患者E-cadherin、Bcl-2阳性率低于ER阳性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复发患者E-cadherin阳性率低于无复发者,Bcl-2阳性率高于无复发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cl-2的表达与E-cadherin的表达存在负相关性(r=-0.638,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E-cadherin表达降低,Bcl-2表达升高,二者与乳腺癌组织病理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ER和复发有关,E-cadherin和Bcl-2的表达存在相关性.

  • 非小细胞肺癌胸水细胞块与组织学ALK检测的对比研究

    作者:杨新;王秋实;肖华亮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细胞学样本用于ALK基因断裂重组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具有组织学对照的细胞学样本102例,行免疫组化法,比较分析细胞块与组织块的ALK表达情况.免疫组化结果呈阳性的再行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ALK基因断裂重排情况.结果:组织块ALK免疫组化结果(+)、(++)、(+++)的共29例(阳性率为28.43%);细胞块ALK免疫组化结果(+)、(++)、(+++)的共10例(阳性率为9.80%).29例组织块和10例细胞块的ALK融合基因荧光原位杂交结果均阳性,荧光原位杂交结果与免疫组化结果一致(一致率为100%).结论:细胞块ALK免疫组化的阳性检出率低于组织学结果,ALK荧光原位杂交结果与免疫组化结果一致.

  • 含有少量腺癌成分的肺鳞状细胞癌(SQCC-mGC)基因突变分析

    作者:惠文涛;姜建涛;马小斌;昝瑛;黄珊

    目的:检测SQCC-mGC中的致癌基因突变,以期指导肺鳞癌靶向治疗患者的筛选.方法:用HRM技术检测100例病理确诊的肺鳞癌标本中肺癌驱动基因.结果:与单纯SQCC组相比,SQCC-mGC组带有已知致癌基因突变的比例更高(23.3% vs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EGFR、ALK或KRAS基因突变在SQCC-mGC中出现频率较高,在治疗前对SQCC-mGC患者进行致癌基因突变检测,有助于筛选靶向治疗的潜在受益人群.

  • MiR-34b和miR-155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殷玉敬;高辉;郭佳;冯立文;郭瑞芳

    目的:检测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miR-34b和miR-155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5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肺组织标本,运用Real-time PCR检测miR-34b和miR-155在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Real-time PCR检测显示在5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miR-34b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正常肺组织(P =0.019),而miR-155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P=0.000).MiR-34b和miR-155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情况显著相关(P均<0.05,miR-34b呈负相关,miR-155呈正相关);与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及肿瘤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miR-34b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分期无显著相关,而miR-155表达与临床病理分期显著相关.结论:MiR-34b和miR-155的异常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其可能成为肺癌的筛查、诊断及治疗的肿瘤标志物.

  • 老年肺癌与中青年肺癌的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张长海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肺癌与中青年肺癌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老年肺癌与中青年肺癌的诊断及治疗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年龄≥65岁的80例老年肺癌患者和年龄<60岁的60例中青年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类型、分期及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差异.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构成情况、病理类型分布、治疗方案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均>0.05);老年组患者胸闷发生率明显低于中青年组患者,中青年组腺癌比例明显高于老年组,老年组患者非小细胞肺癌Ⅰ期-Ⅲa期比例高于中青年组,但Ⅲb期-Ⅳ期的老年组患者的比例低于中青年组,老年组患者小细胞肺癌局限期比例低于中青年组,广泛期比例多于中青年组,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临床分期的不同导致治疗手段的不同,中青年组接受单纯化疗的比例高于老年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和中青年肺癌患者在临床症状、肺癌类型、临床分期上存在差异,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应适当参考此差异,以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 吉非替尼联合康莱特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宁加亮;祝福琼;高迎春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联合康莱特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8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过化学治疗,采用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3例,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单纯给予吉非替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给予康莱特治疗.测定两组患者CD3、CD4、CD8、CD4/CD8、Lymph以及NKT细胞活性;使用QLQ-CCC量表和KPS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CD3、CD4、CD8、CD4/CD8、Lymph以及NKT细胞活性分别为(65.51±2.39)%、(35.35±2.15)%、(30.81±2.37)%、(1.15 ±0.20)、(10.3±11.5)%以及(8.35±2.18)%,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躯体、心理、社会、总体得分以及KPS得分分别为(27.04 ±2.10)分、(12.58±1.17)分、(8.92±0.59)分、(47.14 ±3.25)分和(75.59 ±5.23)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非替尼联合康莱特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鼻咽癌组织中Gli1的表达及其对5-8F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作者:韩磊;孙力军;王军业;王慧礼;张肖

    目的:研究神经胶质瘤相关癌基因1(Gli1)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鼻咽癌细胞5-8F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40例鼻咽癌组织和12例正常鼻咽组织中Gli1的表达;设计并合成针对Gli1基因的RNAi片段,将其感染5-8F细胞,蛋白质印迹法检测Gli1蛋白表达;MTT实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细胞划痕实验和Boyden实验分别研究Gli1基因沉默后对5-8F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Gli1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鼻咽组织,将siRNA-Gli1-01和siRNA-Gli1-02转染入5-8F细胞后,5-8F细胞中Gli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减弱.结论:Gli1基因的表达异常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相关,有望成为鼻咽癌早期诊断和预测预后的生物分子标志物.

  •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鼻咽癌细胞CNE1、CNE2放射增敏作用的初步研究

    作者:王红梅;张伟军

    目的: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鼻咽癌细胞CNE1、CEN2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CNE1、CNE2细胞,CCK-8实验得到EGCG IC20值50μg/ml,即为实验浓度.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含有和其他组相等浓度的DMSO溶解剂;药物组:DMSO溶解的EGCG;照射组:X线照射组;实验组:EGCG联合X线照射组.体外培养CNE1、CNE2细胞至对数生长期,药物组及实验组分别给予药物即EGCG处理,培养24h后进行相应剂量的X线照射后收集细胞.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不同射线剂量(0、2、4、6、8、10Gy)处理后各组的克隆形成率、细胞存活率及放射增敏比(SER),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情况及细胞周期,Westernbolt检测Akt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Akt mRNA的表达.结果:平板克隆实验:照射组及实验组随着X线剂量的逐步增加,克隆形成率随之下降,细胞存活分数下降,呈现剂量依赖效应(P<0.05);相同剂量下,实验组比照射组克隆形成率低,实验组Do、Dq明显低于单纯照射组(P<0.05),CNE1细胞株SER为1.4962,CNE2细胞株SER为1.1846,说明EGCG具有放射增敏作用(P<0.05).流式细胞分析: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GJM期百分比升高(p<0.05),表明存在G2/M期阻滞,单纯射线组比单纯药物组对G2/M期的阻滞作用更明显,二者联合的实验组表现为协同作用.实时荧光定量实验: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Akt mRNA表达下降(P<0.05),实验组比单纯照射组及单纯药物组更明显.Western blot实验: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Akt蛋白表达均有下降(P<0.05),实验组比单纯照射组及单纯药物组更明显.结论:EGCG对鼻咽癌细胞CNE1、CNE2具有放射增敏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周期、抑制射线诱导的Akt活化而产生.

  • 吲哚美辛诱导食管癌EC109细胞凋亡的Smac依赖性机制

    作者:许崇文;秦思达;李硕;王希方;孙欣;杜宁;张云锋;刘大鹏;任宏

    目的:研究Smac表达下调对吲哚美辛诱导的食管癌EC109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索其内在分子机制.方法:使用Smac-siRNA脂质体法转染食管癌EC109细胞,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siRNA-control阴性对照组和siRNA-Smac组.使用不同浓度的吲哚美辛处理各组细胞,MTT检测细胞活力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Caspase-9、3以及XIAP、survivin表达情况.结果:采用不同浓度吲哚美辛处理后,细胞活力明显受到抑制;Smac siRNA可明显降低Smac在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吲哚美辛可引起各组凋亡率明显增加,单纯导入siRNA-Smac片段并不能引起细胞凋亡变化,siRNA-Smac联合药物能明显降低EC109细胞凋亡率(P<0.05).在蛋白水平,siRNA-Smac组的survivin表达无明显变化,XIAP表达明显增强;Caspase-9及Caspase-3的活性片段明显表达减弱(P<0.05).结论:NSAIDs药物吲哚美辛可诱导食管癌EC109细胞凋亡,这种作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Smac的正常表达;Smac表达降低后其对XIAP的抑制减弱,Caspase-9和Caspase-3的活化受到抑制,而survivin在其中并不起决定性作用.

  • MiR-126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作者:阮之平;徐瑞;经里;姜丽丽;南克俊

    目的:研究miR-126对肝癌细胞增殖能力及成瘤能力的影响,探索其影响肝癌细胞增殖的分子基因.方法:在肝癌细胞系中过表达和下调miR-126,通过细胞计数实验、MTT实验和异种移植瘤模型检测肝癌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和成瘤能力;利用miRNA靶基因预测数据库结合双荧光素酶报告技术获得miR-126的下游靶基因Sirt1,Western blot检测过表达和下调miR-126后,肝癌细胞中靶基因的表达.结果:过表达/干扰miR-126显著抑制/促进了肝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和成瘤能力(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实验证实:MiR-126过表达/干扰后,下游靶基因Sirt1的3 'UTR区活性显著降低/增加(P<0.05).MiR-126过表达的肝癌细胞中,Sirt1的表达显著降低,反之,miR-126干扰的肝癌细胞中,Sirt1的表达显著增加.结论:MiR-126能够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和成瘤能力,可能作为抑癌性microRNA分子在肝癌中发挥作用.

  • 沉默MTA1表达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作者:原甜甜;衣艳梅;李济伟;林斌斌;杨晓;吴民华

    目的:观察转移相关基因1(MTAl)基因沉默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和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探讨MTA1基因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利用脂质体法将靶向MTA1的小分子干扰RNA(siRNA)转染到胃癌细胞株SGC7901中.运用Real time 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SGC7901细胞内MTA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小室实验观察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MTA1 siRNA可有效抑制SGC7901细胞MTA1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的表达(P<0.01).CCK-8实验表明MTA1 siRNA转染后细胞增殖不受影响;Transwell小室实验表明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下降.结论:沉默MTA1表达可抑制胃癌细胞株SGC7901迁移和侵袭,而不影响细胞增殖.MTA1在胃癌侵袭转移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 沉默Id1基因表达对卵巢癌细胞生长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贝贝;于丽波;孙文洲;戚伟华;毕玉美;刘澈;尹洪丽;陈鸿晶

    目的:通过构建人卵巢癌SKOV3 Id1特异性siRNA慢病毒载体及其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沉默分化抑制因子(inhibitcr of differentiation-1,Id1)表达对卵巢癌SKOV3生长的影响.方法:根据Id1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的siRNA片段转染SKOV3细胞,将转染细胞分为四组:cell+ lv-shRNA-Id1(实验组)、cell+ lv-shR-NA-NC(质粒对照组)、cell+ lv-control(空病毒对照组)、cell(空白对照组),筛选出稳定转染的SKOV3细胞克隆,48小时后检测细胞生长活性.将40只裸鼠随机分为四组,分别接种上述转染成功的细胞,30天后称取瘤体重量,计算抑瘤率;然后通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移植瘤中Id1蛋白的表达.结果:在体外试验中,实验组的细胞生长活性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体内实验显示,实验组平均瘤重均低于其他三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对照组间瘤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质粒对照组、空病毒组抑瘤率分别为45.98%、4.84%、4.50%;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实验组中Id1表达较对照组明显下调(P<0.05).结论:沉默Id1基因能抑制卵巢癌细胞的生长,有望成为卵巢癌治疗新靶点.

    关键词: Id1 卵巢癌 SKOV3 裸鼠
  • 体内示踪技术评价噬菌体展示肽GX1特异靶向胃癌新生血管

    作者:惠晓丽;梁树辉;刘洋;刘惊涛;吴开春

    目的:评价噬菌体展示肽GX1与胃癌新生血管结合的特异性及体内靶向性.方法:化学合成Bio-GX1展示肽;构建人胃癌移植瘤裸鼠模型,A组将Bio-GX1展示肽经尾静脉注入荷瘤小鼠体内,分别于体内循环8h、12h、18h、24h时处死裸鼠,B组将GX1噬菌体经尾静脉注入荷瘤小鼠体内,于体内循环8min时处死裸鼠,免疫荧光方法检测GX1噬菌体及展示肽与胃癌血管体内结合特异性及靶向性;构建小鼠肾包膜下胃癌移植瘤模型,分别于移植瘤术后第5天、第10天经尾静脉注入Bio-GX1展示肽,体内循环8h处死小鼠,免疫荧光方法检测GX1与胃癌血管体内结合的特异性及靶向性.结果:GX1展示肽体内循环8-24h,GX1噬菌体体内循环8 min,可特异靶向人胃癌移植瘤裸鼠胃癌组织血管,而与肝、心、脾、肾(脑)、肺、肌肉组织等对照组织血管未见明显结合;GX1展示肽体内循环8h,可特异靶向小鼠肾包膜下胃癌移植瘤模型肿瘤血管,与对照组织血管未见明显结合.结论:GX1噬菌体及展示肽均可在体内特异靶向胃癌血管,具有体内胃癌血管靶向性,可作为胃癌血管靶向治疗及诊断的有效候选分子.

  • 沉默CD44表达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与侵袭的影响

    作者:吴磊;惠慧;董楠;周云松;樊利妮;王浩

    目的:探索乳腺癌细胞MDA-MB-231及MCF-7中CD44分子的表达水平差异及沉默CD44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利用qRT-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细胞中CD44基因表达水平;设计并合成CD44的siRNA片段(CD44-siRNA)转染乳腺癌细胞,利用qRT-PCR、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细胞中CD44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MTT检测MDA-MB-231细胞增殖;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MDA-MB-231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变化.结果:CD44在侵袭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中的表达高于非侵袭性乳腺癌细胞MCF-7,CD44-siRNA下调了MDA-MB-231细胞中CD44 mRNA与蛋白水平的表达,并抑制了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转移能力.结论:CD44-siRNA能够下调CD44的表达,并有效抑制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增殖及其侵袭迁移力.

  • 超声定位下经皮消融肾肿瘤的临床研究

    作者:熊鹰;孙亚凌;丁千;刘灿

    目的:探索超声定位下微波、射频消融术治疗肾肿瘤的效果,寻找创伤小并能保留肾单位的治疗肾肿瘤的新手段.方法:选择28例肾肿瘤患者(均为单发,肿瘤直径< 4em),消融治疗前行穿刺活检用来明确肿瘤性质.直径小于2.5em的肿瘤患者行射频消融,2.5cm≤肿瘤直径<4cm的患者行微波消融治疗.然后对患者术后1月、3月、6月、12月、24月进行超声造影和CT造影复查.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未见严重并发症,术后7天复查未见肿瘤残留,随访期内有2例肾癌患者复发而施行肾癌根治疗术.结论:对于不能耐受手术的肾恶性肿瘤患者,或者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的肾良性肿瘤患者而言,超声定位下经皮热消融治疗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相对安全的新型有效治疗方案.

  • BP1基因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汪华;贺静;闫晓红;耿熠

    目的:检测BP1基因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8例结肠癌及相应的结肠正常组织中BP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病人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等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免疫组化SP法检测示:结肠癌组织中BP1基因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结肠正常组织(P<0.05),BP1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及TNM分期有关(P<0.05).结论:BP1基因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上调;BP1基因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有关,而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组织类型无关.

  • 经尿道膀胱黏膜与膀胱颈联合电切配合术后吡柔比星灌注治疗女性腺性膀胱炎临床研究

    作者:闫河峰;张芳;王天喜;卢建路;冀强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黏膜与膀胱颈联合电切配合术后吡柔比星灌注治疗女性腺性膀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2013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腺性膀胱炎女性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经尿道膀胱黏膜与膀胱颈联合电切术.在次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术后吡柔比星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尿动力学指标、不良反应,并随访复发结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显效29例,有效26例,无效5例,治疗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治疗显效21例,有效25例,无效14例,治疗有效率为76.67%.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大尿流率为(24.32±6.31) ml/s,平均尿流率为(12.67±5.98)ml/s,大尿道压为(7.21±1.72)kPa;对照组大尿流率为(17.87±8.75) ml/s,平均尿流率为(7.99±5.43) mL/s,大尿道压为(10.98±3.01)kPa.观察组膀胱刺激征7例,骨髓抑制0例,肾功能损害1例,皮疹1例,尿道狭窄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10/60);对照组膀胱刺激征12例,骨髓抑制3例,肾功能损害2例,皮疹3例,尿道狭窄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67%(22/60).对两组患者随访,随访率100%.观察组随访时间为(14.34±3.43)个月,对照组随访时间为(14.04±3.41)个月,两组随访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15.00%,对照组复发率为31.67%.结论:经尿道膀胱黏膜与膀胱颈联合电切配合术后吡柔比星灌注治疗女性腺性膀胱炎治疗效果显著,且复发率低,临床上值得推广.

  • 比卡鲁胺联合戈舍瑞林间断性治疗前列腺癌临床研究

    作者:李明林

    目的:观察比卡鲁胺联合戈舍瑞林间断性治疗对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f-PSA的影响,及对排尿梗阻症状、骨转移灶和骨痛感的疗效.方法:将本院2005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84例分为手术去势组20例,持续药物去势组32例和间歇药物去势组32例.手术去势组病例行双侧睾丸切除术,并口服比卡鲁胺治疗,持续药物去势组予比卡鲁胺合戈舍瑞林治疗,间歇药物去势组给药同持续药物去势组,当患者血清PSA值降至0.2ng/ml以下时停止给药,PSA值重新升至4ng/ml以上时,再给药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3、6、12个月时观察三组患者的血清PSA、f-PSA变化,及有排尿梗阻症状、骨转移灶和骨痛感患者的变化.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血清PSA、f-PSA值较本组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1).三组治疗后血清PSA、f-PSA值同时间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三组治疗后有自觉排尿梗阻症状、有骨转移灶及有骨痛感的患者数较本组治疗前均有明显减少(P<0.05).结论:比卡鲁胺联合戈舍瑞林间断性疗法对前列腺癌的控制治疗可与持续疗法和手术去势疗法收到同样疗效.

  • 晚期肿瘤致输尿管梗阻支架置入困难的微创处理

    作者:邓旺龙;陈善群;许良余;徐清伟;李志红

    目的:对微创手术技术处理恶性肿瘤致输尿管梗阻输尿管支架置入困难病人,探讨其手术方法、技巧等临床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19侧)恶性肿瘤继发输尿管梗阻输尿管支架置入困难的病人分别通过逆行输尿管扩张置管术、经皮肾穿刺顺行斑马导丝引导下置管术、微创经皮肾造瘘术解除梗阻,分析临床处理过程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14例患者通过三种手术方式成功解除梗阻,随访所有患者肾功能在术后短期内恢复正常水平并顺利完成后续治疗,手术过程顺利,无重大并发症发生.结论:微创逆行输尿管扩张置管术、经皮肾穿刺顺行斑马导丝引导置管术和经皮肾穿刺造瘘术可以解决晚期肿瘤肾后性梗阻置管困难问题,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TIMP-1和VEGF在结肠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相关性

    作者:王东;王超奇

    目的:研究组织抑制剂1(TIMP-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结肠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相关性.方法:80例结肠癌组织和50例正常结肠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TIMP-1和VEGF在结肠癌组织及正常结肠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结肠癌组织中TIMP-1和VEGF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43.8% (35/80)、78.8% (63/80),TIMP-1和VEGF在正常结肠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84.0% (42/50)、30.0% (15/50),二者阳性表达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IMP-1和VEGF蛋白表达与结肠癌分化程度、病理分期、转移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组织中TIMP-1和VEGF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r=-0.436).结论:联合检测TIMP-1和VEGF,可作为反映结肠癌进展的重要指标.

  • 咸阳某医院就诊胃癌患者临床发病和治疗的城乡差异

    作者:许世娟;李俊海;鲁鸣

    目的:评价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不同户口类型的胃癌患者在发病和临床治疗上的差异.方法:抽取我院1582例胃癌患者病历,分为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组(854例)和城镇(职工和居民)医疗保险组(728例),对两组患者的病情分布、临床治疗情况及预后生存情况等各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医保组和合疗组的胃癌患者发病和治疗情况存在明显的差异.两组患者按年龄分布合疗组峰值出现在60-岁组而医保组出现在50-岁组,按病情分布合疗组Ⅲ期为多(423例,占总体49.5%)而医保组Ⅱ期患者多(230例,占总体31.6%);医保组人均住院(8.2±2.3)次、人均单次住院(9.6±1.8)天、人均单次治疗费用(7753 ±468)元、3年生存率33.47%,合疗组人均住院(6.5±1.2)次、人均单次住院(7.6±1.6)天、人均单次治疗费用(5368±136)元、3年生存率21.56%,两组间各项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地区胃癌的发病和临床治疗情况存在城乡差异.

  • 胃肠道内外间质瘤影像表现与病理危险级别相关分析

    作者:封俊;高德培;谭静;王关顺;张大福

    目的:探讨胃肠道内外间质瘤CT、MR表现及临床病理特点,及两者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内、外间质瘤影像表现及其临床病理资料,对照分析影像表现与免疫组化、病理危险级别相关性.结果:27例病例均为单发病灶.病变位于胃11例,小肠5例,直肠2例,十二指肠1例,胃肠道外肠系膜及腹膜后8例.10例病灶呈圆形,其中6例位于胃,4例呈椭圆形,13例呈分叶形.直径>5.0cm 17例,直径<5.0cm 10例.其中19例病灶密度不均,18例病灶内见局部液化坏死,3例出现溃疡、3例出现瘘道,8例病灶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动脉期23例病灶边缘索条状或血管样强化,实质期全部病灶实性成分均表现进一步强化.其中4例出现肝脏转移,4例出现周围侵犯,均未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病理结果:CD117(+)、CD34(+)23例,CD117(+)、CD34(-)3例,CD117(-)、CD34(+)1例;病理危险级别分组:极低危险组1例、低危险组5例、中危险组3例、高危险组18例.结论:胃肠道间质瘤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病灶直径大于5.0cm,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和/或伴液化坏死、瘘道形成,增强出现索条或血管样强化,出现周围侵犯及转移等影像表现常提示病理危险级别为中、高危险组,即恶性表现,预后不良.

  • ING5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左文志

    目的:为研究大肠癌发生发展分子机制,检测分析ING5在大肠癌中的表达趋势及意义.方法: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临床手术标本中ING5信使RNA的表达,统计分析基因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分析影响预后因素.结果:ING5在大肠癌中呈低表达,ING5的表达与病理T、N、M分级及临床TNM分期密切相关,ING5低表达组患者长期无病生存率显著降低.结论:ING5的表达情况与患者无病生存相关并且可作为影响大肠癌预后的一个独立影响因素.ING5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CD117、CD34、SMA、S-100和Ki-67在胃间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艾力·赛丁;克力木·阿不都热依木;张成;王志;阿丽叶古丽·艾皮热

    目的:探讨CD117、CD34、SMA、S-100和Ki-67等免疫组化指标在胃间质瘤(GST)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Envision法对70例经手术与组织病理检查明确的GST病例检测CD117、CD34、SMA、S-100和Ki-67的表达,分析以上免疫组化指标在GST中的表达及诊断价值.结果:全组中CD117、CD34、SMA、S-100和Ki-67阳性率分别为94.3%(66/70)、91.4% (64/70)、38.6% (27/70)、24.3%(17/70)、15.7%(11/70);以上免疫组化指标在GST中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部位、肿瘤的大小、核分裂象及恶性潜能分级等临床病理因素无相关性(P>0.05),同时CD117、CD34、SMA、S-100和Ki-67等指标与GST的预后无相关性(P>0.05).结论:CD117、CD34、SMA、S-100和Ki-67等免疫组化指标对GST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特别是CD117检测是诊断GST的常规检查,但以上指标与预后无关.

  • 血尿表现的前列腺原始神经外胚层瘤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李信;卜仁戈

    目的:探讨前列腺原始神经外胚层瘤临床表现、病理学特点、诊断标准及治疗与预后,以提高对本病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前列腺原始神经外胚层瘤1例及总结文献检索所得前列腺PNET病例12例的临床表现、病理结果及治疗与预后.结果:病例中短生存期为术后一个月死于肺转移.长生存期为随访至12个月.我院病例术后4月复查盆腔肿瘤复发.结论:外周PNET十分罕见,前列腺PNET更罕见.对于排尿困难和血尿的青年患者如诊断不明确应考虑本病可能.超声、CT、MRI可发现该疾病但无特异性,病理可诊断.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对预后影响大,对于晚期患者化疗效果明显.

  • TACE及MWA治疗对肝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忠;马亦龙

    目的:探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及微波消融(MWA)对肝癌患者免疫系统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搜集我院116例肝癌患者完整资料,据治疗方式不同分组:单纯接受MWA治疗40例为研究组,单纯接受TACE治疗76例为对照组;两组分别于术前2天、术后3天取外周血,测定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NK细胞、CD19+)及体液免疫(IgG、IgM、IgA、C3、C4)水平.结果:MWA组治疗前后CD3+、CD4+、CD56+细胞比例上升,CD8+、CD19+细胞比例下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比值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E组治疗前后CD3+、CD8+细胞比例上升,CD4+、CD56+细胞比例和CD4+/CD8+比值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9+细胞比例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治疗前后IgG、IgM、IgA、C3、C4定量均下降,但MWA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CE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CE明显抑制肝癌患者免疫功能,MWA能增强肝癌患者主要抗肿瘤免疫;TACE联合MWA同时治疗基础上辅以免疫治疗可能是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疗效更明显的手段之一.

  • 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卵巢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

    作者:汪丽娟;张艳华;陈霞;张翠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卵巢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3D2TPS)对28例术后复发卵巢癌患者,32个病灶(3个位于腹壁,29个位于阴道断端)超声引导下将125I粒子(经阴式或经腹式探头)植入卵巢复发肿瘤内.结果:32个可评价的病灶完全缓解(CR)25个,部分缓解(PR)3个,无变化(SD)2个,进展(PD)2个,总有效率87.5%.28例患者血清CA125下降21例,升高5例,血无明显变化2例.结论:超声引导下125I组织间植入治疗复发卵巢癌安全、有效,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PTPRO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卵巢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作者:李文梅;游颜杰;刘佳佳;苑艺

    目的:分析卵巢癌中受体0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RO)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PTPRO基因在50例卵巢癌组织和27例正常卵巢组织中的甲基化状态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卵巢癌组织中PTPRO甲基化阳性率为66% (33/50),正常卵巢组织未出现PTPRO甲基化;PTPRO甲基化与肿瘤淋巴结转移与FIGO分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PTPRO基因甲基化可能是参与卵巢癌发展的重要分子事件.

  • 子宫内膜癌预后因素的Cox回归分析

    作者:罗业琳;雷嘉;黄卓华

    目的:探讨影响子宫内膜癌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1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资料,对年龄、子宫内膜家族史、手术-病理分期、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治疗方式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各组生存率曲线分布比较,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1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生存时间为2-133个月,中位生存时间52.4个月,因子宫内膜癌死亡者24例(21.8%).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5.4%、85.5%、78.2%.单因素分析表明:不同病理类型、手术-病理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治疗方式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类型、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治疗方式是影响子宫内膜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病理类型、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治疗方式是影响子宫内膜癌预后的独立因素.

  • 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3例临床分析

    作者:魏文新;周睿

    目的:探讨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3例的临床症状特征、实验室检测及鉴别诊断.方法:对3例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进行细胞形态学、临床症状观察和文献复习.结果:3个病例,1名为3岁男孩,另两名分别为20岁男性和17岁女性,持续高热而住院,体温>38.5℃,均可触及肝、脾、淋巴结肿大,其中20岁男性患者腰腹部可见水泡并伴有胸腔积液;3岁男孩有水样便;17岁女性全身有红疹.骨髓涂片均可见巨噬细胞.结论:该病特异性检查指标少,与别的疾病容易混淆,易造成误诊.加强对其的认识,早诊断、早治疗是预后的关键.

  •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亚砷酸治疗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分析

    作者:王绅;宗秀芳

    目的:评价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联合亚砷酸(ATO)治疗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的疗效.方法:2009年8月至2013年4月于我院儿科就诊的APL患儿18例,将亚砷酸注射液(0.1% ATO)按6mg/m2稀释于50g/L的葡萄糖溶液200-400ml中,静脉滴注持续3-5h,1次/d,ATRA 20-35mg/(m·d),口服,3次/d.结果:18例患儿获得完全缓解(CR)率为94.4%;12例初治患儿均获得CR,6例复发患儿中5例获得CR.获得缓解时间(26.2±1.2)天,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ATRA联合亚砷酸治疗儿童APL疗效显著,有效缩短达到CR的时间,毒副作用基本可以耐受,本方案可以有效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患儿家庭经济负担,对患儿长期治疗具有重要作用,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

  • 皮病性淋巴结病临床病理研究及文献复习

    作者:张荣;陈锦;王益华;徐新运

    目的:复习文献对皮病性淋巴结病(dermatopathic lymphadenopathy,DPL)的病理形态特点、组织发生、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等做一初步探讨.方法:利用4例DPL患者的淋巴结标本,采用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另对石蜡切片采用EnVision免疫组化二步法染色.结果:淋巴结皮质及髓质结构尚存,淋巴滤泡变小,呈压迫萎缩状态,副皮质区极度扩张,被膜下淋巴窦及髓窦开放、组织细胞增生,增生的组织细胞胞质内和细胞间有黑色素颗粒沉积.被膜下淋巴窦和副皮质区有结节状分布的淡染区,()内可见胞质丰富的大细胞,细胞胞界不清、胞质空亮,核细长、扭曲、分叶状,染色质细腻,有的可见核沟.副皮质区内可见一定数量的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浸润和免疫母细胞增生.免疫组化示淡染区内胞质丰富的大细胞表达S100(+)、CD1α(+)、CD4(+)、Ki67(约5%+),而HMB45、CD8、CD163、CD23、CD68、Bcl-6、CD20、CD3、CD10、CD21、CD30、CXCL13、CD35及PD-1均为阴性.结论:DPL较为少见,易误诊为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或T细胞淋巴瘤,病理诊断需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

  • 原发性小肠非特殊类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1例

    作者:周睿

    由于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殊类型(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not otherwise specified,PTCL,NOS)代表着一组发生于结内或结外的异质性疾病群,由于对其认识的局限性,还不能将其分别归类,故都将其放到这个“垃圾桶”内;其缺乏临床及病理学特征,组织学形态结构多样,临床治疗反应差.本科遇到一例发生于小肠PTCL,NOS予以报道.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7岁,腹胀、腹痛、呕吐半月,腹部平片示:左上腹多个液平面,剖腹探查见空肠、回肠多发性肿瘤,肠梗阻并肠套叠,切除部分小肠送检.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化疗监测方面的应用价值

    作者:史鹏丽;国兰兰;马灵芝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化疗监测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7例经病理证实的腹部神经母细胞瘤患儿资料,分为手术组19例和非手术组8例,所有患儿于化疗前、后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随访观察2-48个月,对比化疗前后的超声图像变化.结果:手术组19例患儿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肿瘤复发4例、手术后残留3例.定期化疗后4例(21.1%)病情好转,8例(42.1%)病情稳定,7例(36.8%)病情恶化;非手术组8例患儿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5例瘤体体积缩小,4例瘤体内钙化明显增多、密集分布,6例瘤体内血流减少,定期化疗后6例(75%)病情缓解,2例(25%)病情恶化.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无电离辐射、可重复检查等特点,能清晰对比神经母细胞瘤化疗前后原发病灶、腹部器官转移及大血管等情况的变化,是儿童神经母细胞瘤化疗监测的重要检查方法.

  •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使用神经内镜辅助的效果观察

    作者:徐敬轩;栾新平;苑杨;杨岩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使用神经内镜辅助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6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使用神经内镜辅助的临床效果,包括前交通动脉瘤22例、后交通动脉瘤12例、眼动脉动脉瘤5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13例及基底动脉尖动脉瘤4例,通过术中监测设备及瘤体穿刺,术后2周复查CTA,3个月后复查DSA,观察动脉瘤夹闭情况.结果:54例术中证实完全夹闭,完全夹闭率96.4%;2例术中包裹加固病例,通过两次复查残余瘤体未见明显变化.结论:动脉瘤夹闭术中使用神经内镜辅助,从多角度显示动脉瘤的形态及夹闭情况,有效避免误夹或夹闭不全,可提高手术疗效及安全性.

  • MiR-45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张美峰;吴克瑾;陈大伟;费哲为;高铭;吴炜

    目的:探讨miR-45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及其与临床诊断的关系.方法:收集2005年7月-2007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甲状腺外科收治的6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对应的石蜡组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miR-451,比较其在甲状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MiR-451的表达水平甲状腺癌组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38.79 ±27.26) vs (12.62 ±13.44),P=0.000].此外,miR-451表达水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位置均无显著相关性.但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miR-451表达水平显著低于不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P=0.006).结论:MiR-451能区分甲状腺乳头状癌癌旁组织与癌组织,以及判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可能作为辅助的临床诊断指标.

现代肿瘤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4 05 06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