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现代肿瘤医学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Journal of Modern Oncology 현대종류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抗癌协会 陕西省抗癌协会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91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2-4992
  • 国内刊号: 61-1415/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52-297
  • 曾用名: 陕西肿瘤医学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现代肿瘤医学》编辑部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李树业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MYC抑制剂与小细胞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佳;张淑君;成秉林

    MYC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发挥重要的生物学作用,MYC抑制剂Omomyc可抑制MYC和其他基因或蛋白结合.Omomyc可停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并促进细胞凋亡,机制与p21相关.本文综述MYC的概念和作用,总结MYC与肿瘤的关系,论述MYC抑制剂Omomyc的作用机制和研究进展,讨论Omomyc促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与p21的相关性.MYC与肿瘤密切的关系使MYC抑制剂Omo-myc的研究日益重要,本文旨在为临床治疗靶点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myc Omomyc 小细胞肺癌
  • JAK/STAT信号通路抑制剂与肺癌

    作者:谷蕾;张丽军;刘立芳;胡丹;梁文同

    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janus kinase/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JAK/STAT)信号通路是众多细胞因子信号转导的共同途径,广泛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以及炎症等过程,可以通过负调节因子、与其他信号通路相互作用、STATs共价修饰等多种途径进行调节.JAK/STAT通路的激活促进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包括各种实体肿瘤、淋巴瘤、白血病以及炎症性疾病等.针对JAK/STAT信号通路及其抑制剂的研究有助于肺癌的预防和治疗.本文主要就JAK/STAT信号通路与肺癌的关系及针对此通路的靶向治疗做一综述.

  • 尼妥珠单抗在局部晚期食管癌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陈邓林;陈俊民;王琳

    局部晚期食管癌(local advanced esophageal carcinoma,LAEC)无法通过手术根治,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法是根治性同期化放疗,但远期生存率仍不理想.尼妥珠单抗是一种新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克隆抗体,细胞实验证实该药与化、放疗具有协同增效作用,近年来对该药与化、放疗联合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研究逐年增加,本文旨在对尼妥珠单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 黏附斑激酶对恶性肿瘤的抗失巢凋亡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孙达欣;宋景双

    黏附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作为胞质内一种非受体酪氨酸激酶,参与胞内多条信号通路的转导,近年来,随着人们对FAK的逐渐了解,大量研究表明FAK与细胞失巢凋亡密切相关,并参与调控失巢凋亡.本文针对近年来FAK对恶性肿瘤的抗失巢凋亡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和治疗的现状与挑战

    作者:王南南;陈冠男;余飞;盛冠男;屈波

    静脉血栓栓塞症是肿瘤患者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尽管出版了预防和治疗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共识及指南,但这些共识及指南和临床实践之间仍存在差距,且某些方面仍存在争议.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病理生理机制仍未被阐明,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实施佳抗凝预防和治疗对临床医生来说是一个重大挑战.

  • 肿瘤靶向治疗的心血管毒性研究进展

    作者:王阿曼;方凤奇;夏云龙;刘莹;李佳;程宇;武敬君;刘基巍

    靶向治疗是选择性作用于肿瘤发生中关键分子的新型抗肿瘤治疗策略.由于大限度减少了正常细胞的损伤,其与化疗相比具有高效低毒的优势.然而,近年来靶向治疗导致的心血管毒性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因而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与关注.临床常见靶向药物的心血管毒性包括心力衰竭、高血压、心律失常、血栓形成等.绝大部分心血管毒性的发生机制仍不是很清楚.在治疗基线完善心血管检查并后续进行密切随访和管理,对常见心血管毒性进行早期预防监测并及早干预对于心脏毒性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 SEPT 9基因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余智操;吴晋;张琼;张红梅

    SEPT 9是与细胞分裂相关的septin基因家族成员之一,广泛分布于除植物以外的真核细胞.它参与细胞分裂、细胞极化、囊泡运输和细胞膜重构等重要生物过程,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直接相关.近年来,SEPT 9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逐步成为肿瘤领域的新热点,并且越来越多的报道表明SEPT 9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SEPT 9的结构特征、与恶性肿瘤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对恶性肿瘤筛查和早期诊断的诊断价值及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关键词: SEPT9 肿瘤 早期诊断
  • MDA 7/IL-24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曹红丹

    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melonoma differentiation associated gene 7,MDA 7)是通过消减杂交法从人黑色素瘤细胞中分离出来的,因其分子生物学特性与IL-10相似,故将其归入IL-10家族,并命名为IL-24.MDA 7/IL-24具有广泛的抗肿瘤生物学作用,它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对肿瘤细胞产生生长抑制作用,其作用机理与凋亡诱导、细胞自噬、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和侵袭转移、免疫调节作用等有关.作为一种具有多种途径抗肿瘤作用的细胞因子,MDA 7/IL-24在临床Ⅰ期试验中已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被誉为治疗癌症的"魔法子弹".本文就MDA 7/IL-24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作一综述,以期为MDA 7/IL-24在肿瘤基因治疗中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 胃癌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张启婷;郑劼;江龙委;娄金书;高作文;贾绍昌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虽然近年来其发病率及死亡率有所下降,但仍对我国居民健康存在严重威胁.一直以来胃癌的治疗方法以手术治疗、化疗为主,虽可使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其临床疗效仍有一定的局限性.肿瘤免疫治疗是通过人工干预,激发和调动自身的免疫机制,从而清除与杀伤体内的肿瘤细胞.虽然该治疗方式仍处于探索阶段,但已取得的积极成果让免疫治疗在胃癌治疗的应用中获得了一定的地位.寻找合理有效的免疫治疗方法是未来胃癌治疗的主要研究方向.本文就胃癌的免疫治疗以及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的临床研究进展展开综述.

  • 胸腔内注射榄香烯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疗效的系统评价

    作者:曹德东;徐敏;蒋振旻;张一桥;戈伟

    目的:系统评价榄香烯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SC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数据库,搜索年限从建库到2017年3月.纳入榄香烯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疗效与安全性方面的随机对照研究.使用Cochrane手册5.1.0版的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15篇文章,包含100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榄香烯可显著提高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近期治疗疗效(RR=1.36,95%CI:1.15~1.60,P=0.0003).亚组结果表明,榄香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率显著高于顺铂组(RR=1.46,95%CI:1.14~1.87,P=0.003).榄香烯并不显著增加胸痛及发热等不良反应的发生(P>0.05).结论:胸腔内注射榄香烯可提高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治疗有效率,安全性良好.由于纳入研究的质量欠佳,该结论仍需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 血液高凝肺癌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后凝血功能的变化情况

    作者:耿平;李爱君;张雪伟;王征;张光明;侯伟

    目的:本试验回顾性研究低分子肝素对血液呈高凝状态的肺癌放化疗患者的抗凝作用.方法:将140例存在血液高凝的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放疗试验组、放疗对照组、化疗试验组及化疗对照组,每组35例,其中两试验组在放化疗治疗期间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两对照组仅给予放、化疗.结果:两试验组患者抗凝治疗后,血D-二聚体(D-D)、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血小板计数(PLT)水平明显下降,而两对照组患者基础治疗后,血D-D、PLT水平明显升高,化疗对照组治疗后FIB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静脉血栓(VTE)发生率明显降低,未见明显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低分子肝素可以有效改善肺癌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降低VTE发生率,且无明显出血不良事件,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序贯化放疗联合脾多肽注射液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作者:苗栓林;李伟;李仁栓;苗满园

    目的:探讨序贯化放疗过程中应用脾多肽注射液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给予序贯化放疗同时应用脾多肽注射液,对照组仅给予序贯化放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全身状况、临床疗效、毒副反应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KPS评分高于对照组(89.66±7.4 vs 80.24±6.8,P<0.05);两组患者有效率和控制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及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各项免疫指标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序贯化放疗中应用脾多肽注射液可改善患者的全身状况及生存质量,减轻毒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腔镜下肺段切除治疗Ib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作者:方子文;方芳;何建行;方万强;阮玲玲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治疗老年(≥65岁)高危I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方法:368例I b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高危组:182例,伴严重心、肺功能及其他系统器官的功能障碍,接受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常规风险组:186例,心肺功能储备好,无合并其他系统器官功能障碍,接受胸腔镜下肺叶切除组手术时间和失血量[(73.0±25.0)min,(58.0±25.0)ml]明显低于常规风险组[(102.0±17.0)min,(98.0±16.0)ml].高危组5年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和复发率分别为62.09%、30.22%和13.74%,常规风险组为62.90%、32.80%和12.90%,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5).结论:解剖性肺段切除联合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治疗老年、高危、b期(pT状态:>2 cm,≤3 cm)+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结果:高危Ib期非小细胞肺癌创伤小,安全可行.

  • 2010年-2015年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肺癌住院患者生存分析

    作者:王秀梅;韩晓梅;顾晓芬;赵婷;阿布都沙拉木·依米提;吴涛

    目的:对肺癌住院患者随访资料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找出影响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建立2010年—2015年肺癌患者随访数据库.采取门诊复查、住院复查及电话随访的方式,对3709例肺癌患者进行随访,了解其生存情况.利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影响肺癌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结果:3709例肺癌患者中,1年、2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59.2%、35.4%、26.3%、18.0%.单因素分析表明:性别、民族、治疗方式、病理类型、是否转移、TNM分期与生存率有关(因素.结论:性别、治疗方式、病理类型、是否转移、TNM分期是影响肺癌疗效和预后的重要因素.

  • 吉非替尼、厄洛替尼与埃克替尼治疗EGFR基因敏感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疗效观察

    作者:丛日楠;谷芳;王冰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厄洛替尼与埃克替尼在EGFR基因敏感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一线治疗中的疗效差异.方法:收集2013年5月—2014年12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EGFR基因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接受吉非替尼治疗,250 mg,1次/d,空腹口服;B组接受厄洛替尼治疗,150 mg,1次/d,餐前1 h口服;C组接受埃克替尼治疗,125 mg,3次/d,评价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吉非替尼组、厄洛替尼组和埃克替尼组的客观有效率(ORR)分别为26.9%、34.6%和45.8%;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61.5%、73.0%和79.2%.三组之间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分别为9.5个月、10个月和9.5个月;19号外显子缺失突变型患者中,三组的PFS分别为8.5个月、12个月和9个月;21号外显子L858R错义突变型患者中,PFS分别为9.5个月、8.5个月和7个月,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吉非替尼、厄洛替尼与埃克替尼治疗EGFR基因突变的晚期NSCLC疗效相似,但在19号外显子缺失突变型患者中,厄洛替尼略显优势.

  • 持续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MAC30阳性老年乳腺癌患者术后心理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作者:徐小妍;戴经纬;刘冬梅;赵毅

    目的:探讨持续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脑膜瘤相关蛋白(MAC30)阳性老年乳腺癌患者术后心理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2011年9月到2016年12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MAC30阳性老年乳腺癌术后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持续早期综合护理干预,两组护理观察时间为3个月.结果:两组护理前肩关节活动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都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P<0.05),护理后,在肩关节的活动度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要高(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后的心理状况评分为(14.39±2.22)分和(19.30±3.19)分,都明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积极地显低于护理前的(31.28±4.29)分和(32.00±3.89)分(P<0.05),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况的评分,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要低(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疼痛、身体形象、未来前景等评分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在MAC30阳性老年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应用能提高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改善心理状况,从而有利于生存质量的提高.

  • miR-34调控c-Jun蛋白对甲状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作者:马沛;汪旭伟;李连海;王建伟;姬颖华

    目的:探讨miR-34调控c-Jun蛋白对甲状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qPCR检测不同甲状腺癌细胞株中miR-34和c-Jun的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实验检测miR-34和c-Jun的相互关系;Hoechst染色实验检测miR-34对甲状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MTT增殖实验检测miR-34对甲状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miR-34和c-Jun对甲状腺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与其他甲状腺癌细胞株相比,FTC-133甲状腺癌细胞中miR-34表达明显较高,c-Jun表达明显较低;双荧光素酶实验显示miR-34可以调控c-Jun蛋白表达水平,Hoechst染色实验显示miR-34可以抑制甲状腺癌的凋亡,c-Jun可以逆转其作用;MTT增殖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显示miR-34可以促进甲状腺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c-Jun可以逆转其作用.结论:miR-34可以靶向c-Jun蛋白影响甲状腺癌的生物学行为.

  • 过表达DACT1对白血病K562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

    作者:朱珂;胡荣;刘卓刚

    目的:研究过表达DACT1对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Attractene Transfection试剂在K562细胞中转染DACT1质粒,使其在细胞中过表达,应用CCK-8法、流式细胞术检测过表达DACT1对K562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过表达DACT1后凋亡相关蛋白的变化.结果:过表达DACT1能够抑制K562细胞集落形成,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使细胞发生G 0/G1期阻滞.同时可使促凋亡蛋白Bax、caspase-3及caspase-9表达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减少.结论:过表达DACT1可以抑制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干扰其增殖周期,可能具有潜在的抑癌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凋亡相关蛋白有关.

  • miR-543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对宫颈癌细胞侵袭与转移的影响

    作者:董红玲

    目的:研究微小RNA-543(microRNA-543,miR-543)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miR-543对宫颈癌细胞转移及侵袭的影响.方法:应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方法检测正常宫颈组织及宫颈癌组织中miR-543的表达水平.沉默宫颈癌细胞中miR-543的表达后,应用划痕实验检测miR-543对宫颈癌细胞迁移距离的影响,应用Transwell实验检测miR-543对宫颈癌细胞转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miR-543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沉默宫颈癌细胞中miR-543的表达,宫颈癌细胞的迁移距离显著缩短、细胞转移及侵袭能力受到明显抑制.结论:miR-543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升高,并可促进宫颈癌细胞转移与侵袭.

  • 胃癌组织中ERCC 1、TS和TUBB3与化疗药物体外药敏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新福;尹婵;张辉;孙建群;刘腾飞

    目的:分析体外胃癌细胞中ERCC1与顺铂、TS与5-氟尿嘧啶及TUBB3与紫杉醇化疗药物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外科手术的胃癌患者的新鲜标本48例,每份癌组织标本均分成两份:一份用于原代培养细胞,ATP-TCA法检测体外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另一份用于免疫组化检测ERCC1、TS和TUBB3蛋白的表达.结果:45例有效的胃癌组织中,ERCC1高表达21例(46.67%),低表达24例(53.33%).21例ERCC1高表达组敏感例数7例(33.33%),24例低表达组敏感例数17例(70.83%),ERCC1高表达者对顺铂的敏感有效率要明显低于低表达者.TS高表达19例(42.22%),低表达26例(57.78%).19例TS高表达组敏感例数5例(26.32%),26例低表达组敏感例数18例(69.23%),TS高表达者对5-氟尿嘧啶的敏感有效率要明显低于低表达者.TUBB3高表达22例(48.89%),低表达23例(51.11%).22例TUBB3高表达组敏感例数5例(22.73%),23例低表达组敏感例数16例(69.57%),TUBB3高表达者对紫杉醇的敏感有效率要明显低于低表达者,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实验证实ERCC1、TS和TUBB3的表达与化疗药物耐药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低表达组的耐药发生率低于高表达组.ERCC1、TS和TUBB3有望成为判断胃癌患者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关键词: 胃癌 ERCC1 TS TUBB3
  • 亚砷酸联合电离辐射对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

    作者:叶家才;黄赖机;张秀萍;邓瑾;丁研

    目的:探究亚砷酸联合电离辐射对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及EdU法检测照射处理、亚砷酸处理及联合处理对HepG2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Transwell法检测上述处理方法对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肝癌细胞株HepG2经照射、亚砷酸或联合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增殖能力减弱,处于S期的细胞比例显著降低;迁移及侵袭能力也受到了显著的抑制,其中联合作用效果明显.结论:亚砷酸联合电离辐射可显著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

  • 沉默GRP94抑制宫颈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

    作者:徐蕾;朱晓莺;邓晓杨

    目的:探究GRP94在不同宫颈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及GRP94对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 blot和qRT-PCR检测不同类型的宫颈癌细胞株中GRP94的表达水平.选择高表达GRP94的细胞株,应用RNA干扰技术下调GRP94的表达,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改变.结果:与正常的宫颈细胞相比,GRP94在不同的宫颈癌细胞株(C33A、CaSki、HeLa、HeLa 229、MS751、ME-180、SiHa和HCC 94)中表达均升高,且GRP94在CaSki和MS751中表达量高,在ME-180、SiHa和HCC 94中表达量中等,在C33A、HeLa和HeLa 229中表达量低.选用GRP94高表达的CaSki细胞,下调GRP94的表达后,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显示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显著下降.结论:GRP94在宫颈癌细胞中高表达,沉默GRP94的表达能抑制宫颈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

  • Lin28A基因过表达促进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作者:宋虎;徐溢新;许腾;樊瑞智;曹猛;徐为;宋军

    目的:构建Lin28A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并探讨Lin28A基因过表达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利用慢病毒载体建立Lin28A过表达结肠癌HT-29细胞株,Western blot检测Lin28A、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蛋白表达水平;噻唑蓝(MTT)法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Lin28A过表达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和空载组比较,Lin28A蛋白在转染组表达明显升高,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明显提高(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Lin28A可以促进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PCNA和MMP-2等蛋白有关.

    关键词: Lin28 结肠癌 增殖 侵袭
  • Carvacrol抑制ADAM9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

    作者:施昕琦;卢昊;孙弘昊;鲍艺文;巩亚伟;李彦姝

    目的:探讨carvacrol对口腔鳞状细胞癌中ADAM9表达的影响.方法:蛋白印记法分析carvacrol处理的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9(ADAM9)蛋白表达.另外,提取40μmol/L carvacrol处理24小时的UM-SCC-23细胞系和Tca8113细胞系中总RNA进行反转录,利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扩增检测ADAM9基因表达.结果:Carvacrol明显降低UM-SCC-23细胞系和Tca8113细胞系ADAM9的蛋白和基因表达.结论:研究揭示了carvacrol的重要机制,可能为口腔鳞状细胞癌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 CD147与E-cadherin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买赛虎;王浩

    目的:研究CD147及E-cadherin在胆囊癌组织及慢性胆囊炎中的表达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25例胆囊癌及15例慢性胆囊炎组织中CD147及E-cadherin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特征分析两者的表达,数据统计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完成.结果:CD147在慢性胆囊炎组织阳性表达率为13.3%(2/15),在胆囊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4.0%(21/25),CD147在胆囊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胆囊炎组(P<0.05);E-cadherin在慢性胆囊炎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100%(15/15),在胆囊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4.0%(6/25),E-cadherin在胆囊癌组中的表达率明显低于胆囊炎组(P<0.05),同一标本中CD147高表达的同时伴E-cadherin的低表达.结论:在胆囊癌组织中CD147高表达,E-cadherin低表达,在胆囊癌判断上具有一致性,可联合作为临床监测胆囊癌发生、转移的参考指标,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 结直肠癌黏蛋白1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

    作者:张波;张慧娟;邸雅南;彭德银;李丽坤;杨林英;林军

    目的:分析黏蛋白1(MUCs1)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间在我院就诊的结直肠癌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所有患者手术后的癌组织、正常结直肠组织为研究材料,提取组织中的总RNA,反转录后使用荧光定量PCR检测MUCs1 mR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结直肠癌患者TNM分期、术后6个月、12个月复发、转移、死亡情况与患者癌组织及正常结直肠组织中MUCs1 mRNA表达水平的关系.结果:随着患者T分期、N分期的逐渐提高,癌组织中MUCs1 mRNA的表达水平也逐渐升高,T1-T4、N 0-N3分期患者癌组织中MUCs1 mRNA的表达水平与正常组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的复发、转移、死亡患者癌组织中MUCs1 mRNA的表达水平与正常组织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复发、转移、死亡患者癌组织中MUCs1 mRNA的表达水平与未复发、未转移、未死亡的患者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UCs1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与预后呈明显的正相关性.

  • YAP、VGLL4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侵袭和转移的影响

    作者:韩新影;孙杰;李艳艳;李秀清;鞠英博;张志刚

    目的:探讨YAP、VGLL4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对侵袭和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YAP、VGLL4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从而判断其对侵袭和转移的影响.结果:YAP、VGLL4的阳性表达主要位于细胞核,少数在胞浆表达.YAP在胃癌组织中较癌旁组织表达增加,且与患者年龄、肿瘤分化、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呈正相关.VGLL4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较癌旁组织表达减少,且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呈负相关.结论:YAP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升高,与肿瘤发展和恶性程度呈正相关,肿瘤容易发生侵袭和转移,VGLL4在胃癌组织中呈明显下降趋势,且与肿瘤发展和恶性程度呈负相关.

    关键词: 胃癌 免疫组化 VGLL4 YAP
  • 胃癌相关性消化道出血介入治疗疗效分析

    作者:马坤;梁定;郭山峰;刘文贵;李正军;汪有锦

    目的:观察介入导管栓塞术治疗胃癌相关性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安全性及预后.方法: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对16例胃癌相关性消化道出血病例,行血管造影检查及介入导管栓塞止血术治疗,回顾性总结及分析止血效果与预后.结果:血管造影阳性率为87.5%(14/16),栓塞止血技术成功率100%,一次栓塞临床成功率62.5%(10/16),二次栓塞临床成功率68.75%(11/16).所有病例术后均未出现栓塞相关的胃肠道缺血坏死、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出血复发率37.5%(6/16),术后出血复发病例30天死亡率33.33%(2/6),60天死亡率83.33%(5/6).总的1年生存率31.25%(5/16),3年生存率18.75%(3/16).生存期超过1年的5例病人中,4例为外科术后病人.结论:介入导管栓塞术治疗胃癌相关性消化道出血安全、有效,尤其对内镜难治性出血、急性出血,具有显著的优势.介入术后复发出血病例预后差,短期内死亡率高.虽然栓塞术能暂缓出血情况,但临床相关的总体生存获益与后续有无外科手术切除的机会关系密切,不能外科手术切除者1年内死亡率高.

  • 扩大性部分膀胱切除治疗脐尿管癌(附3例)

    作者:胡月鹏;杨青松;曹迪;吕秀敏;朱维聪;李辰;王立敏;杨丰硕

    目的:评价腹腔镜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脐尿管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3例脐尿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文献复习,均采用腹腔镜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术.结果:本组3例手术均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平均时间120(80~190)min;术中平均出血95(70~120)ml;术后平均住院4(3.5~4.5)天;术中、术后无明显并发症,术中、术后病理均证实术前诊断,病理切缘阴性;平均随访22.5(16~36)个月,放射学或膀胱镜检查未发现复发.结论:脐尿管癌患者行腹腔镜下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疗效确切的方法,具有微创、手术视野清晰、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对于仔细筛选的患者是值得推广的一种微创方法.

  • 肾错构瘤的诊断与治疗(附40例)

    作者:王亮亮;董阿杰;唐嘉妮;李孟博;俞静江;孙鹏飞;孟冠良;卜仁戈

    目的:探讨肾错构瘤(RAML)的诊断以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与总结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40例肾错构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病理及随访结果.结果:40例中28例影像学检查诊断肾错构瘤,12例怀疑肾癌.本组40例患者根据病情,6例行对症保守治疗,恢复良好后出院,门诊定期复查随访1~22个月,其中一例随访至9个月后出现破裂出血,再次入院行保守治疗.34例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错构瘤.34例手术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随访2~32个月,未见复发恶变及转移.结论:B超和CT是行之有效的诊断肾错构瘤的影像检查.对于应行手术治疗的肾错构瘤,尽量保留肾单位,肿瘤直径大或伴有破裂出血的患者应行开放肾部分切除术;肿瘤直径较小者,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PN)是有效的外科治疗方式.

  • 替吉奥在一线化疗后晚期鼻咽癌患者维持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作者:魏敏;雷勇;邵成泽;梁赅;杜伟

    目的:探讨替吉奥在晚期鼻咽癌患者一线治疗后的维持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58例晚期鼻咽癌患者,以上患者在一线姑息化疗4~6个疗程中获得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观察组30例患者给予替吉奥维持治疗;对照组28例患者以临床观察为主.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客观有效率、不良反应、无进展生存时间及中位生存时间.结果:观察组的客观有效率为80.0%,显著高于对照组(3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无疾病进展生存期为4.8个月(95%置信区间为3.8~5.8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2.3个月(95%置信区间为8.7~15.9个月);观察组无疾病进展生存期为9.6个月(95%置信区间为8.5~10.7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8.8个月(95%置信区间为15.7~21.9个月),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口腔黏膜反应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患者能耐受.结论:晚期鼻咽癌患者在一线治疗结束后给予替吉奥维持治疗,能够有效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 芦荟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防治鼻咽癌急性放射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潘存梅;杨颖;张月芬;穆丹;贾春丽;吴兰华

    目的:探讨芦荟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鼻咽癌患者急性放射性皮炎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根治性放疗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50例患者第1次放疗后涂抹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及芦荟汁为实验组,50例仅涂抹芦荟汁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急性放射性皮炎发生率分别为48.0%、84.0%(P<0.01).I-Ⅱ级放射性皮炎发生率实验组为42.0%(21/50),对照组为66.0%(33/50).Ⅲ-Ⅳ级放射性皮炎发生率实验组为6.0%(3/50),对照组为18.0%(9/50).实验组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P<0.01).放疗结束后随访4周,实验组患者91.7%(22/24)在1周内急性放射性皮炎病情缓解,对照组61.9%(26/42)的患者在1周内病情缓解.对照组急性放射性皮炎持续时间长于实验组(P<0.05).结论:芦荟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防治鼻咽癌急性放射性皮炎效果良好,可减轻患者痛苦、改善生活质量,为鼻咽癌患者放疗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 宫颈癌患者阴道微生态状况分析

    作者:李慧;马莉;王永霞

    目的:探讨阴道黏膜乳酸杆菌及常见病原体的分布特点及其与宫颈癌的相关性.方法:检测71例宫颈癌、5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s,CIN)、35例慢性宫颈炎以及32例正常宫颈妇女阴道黏膜分泌物中的乳酸杆菌、人乳头瘤状病毒(HPV16/18)、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衣原体、支原体、滴虫、霉菌及淋菌,分析乳酸杆菌及常见病原体在宫颈癌患者阴道黏膜中的特点.结果:宫颈癌组乳酸菌定植密度显著低于CIN组、慢性宫颈炎组和正常宫颈组(F=37.986,P=0.000).宫颈癌组阴道黏膜中HPV、BV、衣原体、支原体、滴虫以及霉菌的检出率高于其余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感染亚组患者乳酸杆菌定植密度明显低于其他三组(F=69.455,P=0.000),且宫颈癌组中非感染亚组与感染亚组阴道黏膜中乳酸杆菌定值密度无显著差异[(142.3±11.10)个/HP vs(104.4±9.57)个/HP,t=1.649,P=0.063];而其余三组中非感染亚组阴道黏膜乳酸杆菌的定植密度均明显高于感染亚组(P<0.05).宫颈癌组HPV感染者中乳酸杆菌阴性率明显高于CIN组、慢性宫颈炎组与正常宫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且宫颈癌组HPV感染者中乳酸杆菌定植密度明显低于其余三组(F=39.548,P=0.000).结论:宫颈癌患者阴道微生态显著失调,乳酸杆菌可抑制阴道常见病原体的繁殖、感染.

  • 贫血与晚期宫颈癌化疗疗效的相关性

    作者:王博;陈焕伟;吕学文;戴武松

    目的:探讨晚期宫颈癌患者化疗疗效与贫血之间的相关性,为晚期宫颈癌的治疗提供更多的客观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01月至2014年01月于我院就诊的晚期宫颈癌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明确入选患者化疗前后的贫血的发生率及贫血与患者化疗疗效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患者化疗后贫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化疗前(P<0.05),表现出贫血征象;化疗的周期数、同步放化疗及补铁治疗与患者化疗后贫血的发生率呈显著相关;化疗后贫血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明显低于无贫血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两年生存率方面并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影响近期化疗疗效,但不影响患者2年生存率.[关键词]晚期宫颈癌;贫血;化疗疗效;相关性研究P>0.05).结论:晚期宫颈癌患者化疗后可导致贫血发生率的升高,影响近期化疗疗效,但不影响患者2年生存率.

  • 甘氨双唑钠对老年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放射治疗增敏作用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娟;张莹冰;陈宏伟;卢金利;汪涛;刘孜;施璠;苏进

    目的:探讨注射用甘氨双唑钠(希美纳)对于老年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放射增敏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老年宫颈癌患者50例,FIGO分期为Ⅰb2-Ⅳ期,按是否应用放射增敏剂,分为试验组(放疗加甘氨双唑钠)和对照组(单纯放疗).试验组患者放疗前使用甘氨双唑钠(希美纳)800 mg/m2,给药后1 h内接受放疗,每周3次,连续用药至放疗结束.两组放疗均为盆腔三维适形或调强放疗加后装放疗.放疗前、外照射结束和放疗结束后1月,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完全缓解(CR)率高达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1年的总生存率(OS)均为100%,2年OS分别为:95.24%、92.31%,1年PFS分别为:96.29%、94.73%,2年无进展生存率(PFS)分别为:89.87%、73.08%,经Long-rank检验分析,其P>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甘氨双唑钠可提高老年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近期CR,同时未增加不良反应,但年的及尚无差异,其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蛋白表达特点及其与预后相关性分析

    作者:金娜;姬霞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研究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9例子宫内膜癌标本、48例正常子宫内膜标本和51例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标本作为回顾性分析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三种标本雌孕激素受体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对比分析雌孕激素受体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研究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蛋白表现出高阳性率(43.04%),显著高于正常内膜组织中的阳性率(27.08%)和增生内膜组织中的阳性率(39.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 1级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雌孕激素受体蛋白阳性表达率(21.16%)显著高于G2级、G3级子宫内膜癌阳性表达率(34.78%和30.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手术病理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雌孕激素受体蛋白阳性表达率(51.52%)显著高于 Ⅱ、Ⅲ、Ⅳ期阳性表达率(37.50%、29.41%和46.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表达患者的术后累积生存率(86.67%)显著高于阴性表达患者的术后累积生存率(71.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556,P<0.05).结论:雌孕激素受体蛋白2级、过度表达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可为子宫内膜癌患者治疗预后观察作参考.

  • 46,XY单纯性腺发育不全合并巨大卵巢无性细胞瘤诊治分析

    作者:张晓红;蔡国青;陈必良;刘淑娟;王建

    目的:分析46,XY单纯性腺发育不全合并卵巢无性细胞瘤临床诊疗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例22岁因盆腔包块就诊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诊断、治疗进行阐述.结果:该患者表现型为女性,染色体核型为46,XY,染色体微阵列检测结果显示4号染色体4p16.3区域有约1.08 Mb的重复,9号染色体9p24.3p3p24.1区域有约4.49 Mb的缺失,该缺失区域包含9p缺失综合征,该综合征患者主要表现为性反转,部分或全部性腺发育不良.患者左侧性腺恶变,病理结果为无性细胞瘤.结论:对于母亲有胎儿畸形史、染色体异常家族史,血清学异常、B超表现异常的胎儿,可选择染色体检查及基因检测.对于无青春期月经来潮患者,可通过妇科B超、性腺激素、染色体检查的手段排除染色体异常甚至性腺肿瘤.这类患者一经确诊,应尽早切除性腺.

  • 毛细胞白血病临床特征及相关实验室诊断分析(附13例)

    作者:乔静巧;张姝婷;赵霄晨;白海

    目的:探讨毛细胞白血病(hairy cell leukemia,HCL)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实验室诊断.方法:对13例HCL患者的临床特征、外周血和骨髓涂片、免疫分型、骨髓活检及免疫组化等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3例患者中有11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肝脾肿大.外周血及骨髓涂片均可见数量不等的多毛淋巴细胞.免疫表型显示11例患者为经典的HCL,其淋巴细胞表达CD19、CD20、CD22、CD123、FMC7、CD103、CD25、CD11c;2例为变异型,不表达CD25和CD11c.骨髓活检11例患者骨髓增生活跃,毛细胞呈弥漫性分布,2例骨髓增生减低,毛细胞呈结节性分布.免疫组化显示CD19、CD20、CD25、CD103、CD11c为阳性,而CD23、CD38、CD5、CD10等均为阴性,与流式细胞学检测结果基本一致.结论:骨髓穿刺、白血病免疫分型、骨髓活检及免疫组化在HCL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且免疫分型能够更好地鉴别HCL与其他慢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 CLAG方案和MEA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比较

    作者:李光;任婧婧;李罡灿;张韵洁;谢佳;高飞;牟佼;戴进前;刘锋;宋艳萍

    目的:探讨CLAG方案(克拉屈滨+阿糖胞苷+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和MEA方案(米托蒽醌+依托泊苷+阿糖胞苷)在治疗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RR-AML)患者中的疗效及其安全性,并分析在难治性AML患者中应用两种方案的优劣性,为RR-AML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RR-AML患者,比较CLAG组(n=20)和MEA组(n=24)临床疗效,并观察两种方案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一步比较CLAG方案和MEA方案在治疗20例难治性AML患者中的临床疗效.结果:CLAG组患者的完全缓解(CR)率40.0%(8/20)高于MEA组29.2%(7/24),但是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x2=1.104,P=0.766);CLAG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均优于MEA组,并且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x2=6.834,P=0.004;x2=6.883,P=0.001);CLAG组肺部感染发生率较MEA组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826,P=0.033),粒细胞缺乏发生率亦高于ME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难治性AML患者CLAG方案治疗的中位OS、PFS均优于MEA方案治疗患者,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1.037,P=0.820;x2=0.463,P=1.000).结论:CLAG方案可作为RR-AML患者一线挽救治疗方案,不良反应可控,以期再次达到CR,获得造血干细胞移植机会.

  • 18 F-FDG PET/CT与99 Tcm-MDP骨显像在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检查效能比较

    作者:李云波;何伟;郭坤;孙涛;施乐;袁梦晖;魏龙晓

    目的:比较18 F-FDG PET/CT与99 Tcm-MDP骨显像对肿瘤骨转移灶的检出率,探讨两种方法在骨转移灶筛查中的价值.方法:137例确诊恶性肿瘤患者在1月内分别进行99 Tcm-MDP骨显像及18 F-FDG PET/CT显像,比较分析两者对骨转移灶检出率的结果.结果:137例患者之中66例患者99 Tcm-MDP骨显像为阳性,中轴骨、四肢骨均可出现,检出率为48.2%(66/137);71例骨显像阴性患者中有12例PET/CT结果为阳性.所有患者之中62例患者18F-FDG PET/CT为阳性,检出率为45.3%(62/137),75例PET/CT阴性患者中有16例骨扫描结果为阳性.两种方法检出率之间比较(P=0.0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四种骨质改变类型比较两种方法检出率(P=0.1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CT溶骨性与成骨性类型分类比较两种方法(P=0.018),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18 F-FDG PET/CT与99 Tcm-MDP骨显像筛查恶性肿瘤骨转移灶效能无明显差别,18 F-FDG PET/CT优势在于发现溶骨性病变,而99 Tcm-MDP骨显像的优势为成骨性改变.

    关键词: 骨转移 骨扫描 效能
  • 18 F-FDG PET/CT代谢参数对局部进展期和晚期直肠癌原发灶的诊断价值

    作者:梁邦玉;于丽娟;田墨涵;龚伟;张伟

    目的:探讨直肠癌原发灶18 F-FDG PET/CT代谢参数在直肠癌局部进展期与晚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8年1月至2016年4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进行诊治的直肠癌患者,于术前和其他治疗前行18 F-FDG PET/CT检查,检查后两周内均进行手术的患者60例,其中局部进展期组38例,晚期组22例.记录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组织学类型等临床病理参数及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 max)、肿瘤代谢体积(metabolic tumor volume,MTV)和总糖酵解量(total le-sion glycolysis,TLG)等代谢参数.先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计算以上各因素与不同分组之间的关系;分别绘制SUVmax、MTV、TLG诊断直肠癌局部进展期组和晚期组效能的ROC曲线,得到相应的曲线下面积、佳截断点、以及相应的灵敏度、特异性.结果:局部进展期组和晚期组之间的年龄、性别、病理类型、组织学类型、SUVmax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之间的MTV、TLG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ROC曲线统计结果显示,MTV、TLG和SUV max的佳截断点分别为13.18、152.06和15.80,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2、0.804、0.575;诊断两组的灵敏度分别为77.3%、63.6%、54.5%;特异性分别为76.3%、81.6%、57.9%.结论:直肠癌原发灶的18 F-FDG PET/CT代谢参数MTV和TLG在诊断局部进展期和晚期方面明显优于SUVmax;可以为进一步临床精准分期及治疗提供帮助.

现代肿瘤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4 05 06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