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现代肿瘤医学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Journal of Modern Oncology 현대종류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抗癌协会 陕西省抗癌协会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91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2-4992
  • 国内刊号: 61-1415/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52-297
  • 曾用名: 陕西肿瘤医学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现代肿瘤医学》编辑部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李树业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HER2/neu在肿瘤中研究进展及抗HER2/neu治疗

    作者:罗力亚;刘风玲

    HER2/neu是酪氨酸受体家族成员之一,主要通过Ras/MAPK、PI3K/Akt等通路参与细胞的增殖及抗凋亡,通过促进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分泌、激活VEGF的启动子,同时激活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及核因子KB(NF-KB)等,促进肿瘤的浸润及转移.HER2/neu蛋白的过表达和基因扩增存在于多种肿瘤中,包括乳腺癌、肺癌、卵巢癌、消化道肿瘤等.关系到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治疗及预后.目前抗HER2/neu治疗药物大体可分为4类:作用于受体细胞外区域的抗体、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抗体-细胞毒分子耦合剂和伴侣蛋白拮抗剂.现对其与肿瘤的研究现状及抗HER2/neu的治疗作一综述.

  • 分泌蛋白质组学在肿瘤标志物研究中的现状及进展

    作者:党军强;罗健康;任涛

    "分泌蛋白"是指由活细胞分泌的一系列分子,另外也包括活细胞表面流出分子.分泌蛋白在细胞信号传导、通信和迁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随着肿瘤生物标记研究的进展,肿瘤细胞分泌蛋白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可能成为肿瘤诊断和预后评估的工具,也可能成为药物治疗的靶点.近年来,随着蛋白组学技术的发展,极大促进了分泌蛋白组学的研究和发展.然而,分泌蛋白组学研究仍旧面临诸多困难.本文系统回顾了所发现的常见肿瘤细胞分泌蛋白及其分析方法.

  •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今又生)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关大刚;郑旭

    p53基因被称为"基因保护神",它的失活与半数以上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修正导致异常生物学行为的p53基因缺陷是一种新的抗肿瘤途径.2003年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上市,商品名"今又生",是世界上第一个获准上市的肿瘤基因治疗药,由正常人p53肿瘤抑制基因和改构的5型腺病毒基因重组而成.前者是"今又生"发挥肿瘤治疗作用的主体结构,后者主要起载体作用,携带治疗基因p53进入肿瘤细胞内发挥作用.重组人p53腺病毒( rAd-p53)是一种广谱的抗肿瘤药物,目前已有多篇"今又生"治疗全身各主要系统恶性实体瘤的研究论文在国内外发表,现综述其临床研究进展.

  • 免疫缺陷鼠异种原位移植性乳腺癌模型

    作者:朱敬之;吴志勇

    在动物模型制作中,移植物的种类、移植位置和方式的选择、小鼠类型等既决定了移植瘤的成功率,并且决定了移植瘤的生物学特性是否能和原移植物一致.

  • 卵巢上皮交界性肿瘤的诊治进展

    作者:侯洁

    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是一组介于良性与恶性之间的肿瘤,预后良好.其早期诊断、治疗方法、预后及随访与卵巢上皮良性及恶性肿瘤不同且一直存有争议.现将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脊索瘤治疗的临床及基础研究进展

    作者:李晓祥;姬振伟;马云雷;范清宇

    脊索瘤作为一种罕见的恶性骨肿瘤,对于传统的放化疗均不敏感,而外科手术治疗过程中也存在诸多困难.病人术后的多次复发是脊索瘤的主要临床特点.目前针对脊索瘤的临床以及基础研究有了一些新的进展,为脊索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为改善患者预后带来了希望,本文就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 白细胞介素-18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杨文刚;刘俊华;陈嘉宝;张裕东;刘益飞

    目的:检测IL-18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及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对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和发展过程的影响.方法: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5例,男24例,女11例,年龄42-76岁,平均56岁,其中鳞癌17例(48.57%),腺癌13例(37.14%),腺鳞癌5例(14.29%).对照组均来自距离肿瘤边缘2-4cm的正常肺组织.肿瘤直径≥4cm者6例(17.14%);肿瘤直径<4cm者29例(82.86%).用RT-PCR法检测35例肺癌肿瘤组织细胞内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IL-18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在35例非小细胞肺癌中IL-18mRNA阳性表达率为100%,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肺癌IL-18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8mRNA在NSCLC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和肿瘤组织类型无明显相关性,而与病理学分级、肿瘤T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

  • 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腔内注入治疗23例恶性心包积液的临床观察

    作者:朱亚芳;魏金芝;顾洪兵

    目的:观察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PA-MSHA)腔内注入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3例恶性心包积液患者,先心包腔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行持续引流,待积液基本排尽后注入PA-MSHA 2-3ml和地塞米松5mg.夹闭引流管5-7天后复查B超,如效果不佳则再次引流后重复注射上述药物,反之则拔管.结果:共治疗23例,完全缓解14例(60.9%),部分缓解7例(30.4%),总有效率91.3%.心包腔内注药后有5例发热,2例胸痛.结论:PA-MSHA腔内注入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疗效满意,不良反应不大.

  • 体部伽玛刀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作者:李昌林;李崇国;唐汉军

    目的:观察体部伽玛刀联合化疗治疗不能手术或拒绝手术的局部晚期(WHO分期Ⅲa、Ⅲb)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2006年8月到2009年2月期间,我院治疗的110例符合入选条件的局部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体部伽玛刀加化疗.体部伽玛刀治疗:单次处方剂量50%等剂量曲线为350cGy-400cGy,每天一次,共12-14次,总剂量49Gy-56Gy.化疗:采用紫杉醇+顺铂方案,于伽玛刀治疗后1周左右开始,平均4个周期.对照组:常规放射治疗加化疗.采用60Co体外照射,放射剂量为50Gy-54Gy,180cGy-200cGy/次,每周5次,5-6周完成,化疗方案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1.94%,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65.28%、47.22%,放射性肺炎发生率3.57%.对照组:有效率为63.16 %,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 39.47%、23.68%,放射性肺炎发生率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部伽玛刀联合化疗对不能手术或拒绝手术的局部晚期NSCLC有效,不良反应轻微.

  • 低分子肝素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

    作者:赵丽丽;刘力新;张秀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化疗对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对血栓标志物(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方法:42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TP化疗组,应用紫杉醇135mg/m2第1天静脉滴注,顺铂70 mg/m2第2天静脉滴注.B组:低分子肝素联合TP方案化疗组,在A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5000U 皮下注射 12小时1次,共用5天.结果:低分子肝素组D二聚体化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纤维蛋白原化疗后明显低于化疗前水平(P<0.05).近期疗效肝素组(52.4%)高于对照组(42.8%),但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P>0.05).低分子肝素组治疗的不良反应较单纯化疗组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化疗能改善晚期乳腺癌高凝状态,无明显不良反应.

  • 术后复发性食管癌18FDG PET/CT定位三维适形放疗的疗效分析

    作者:任宝志;周玉霞;钟立松;袁建军;张仟仕;陶星

    目的:对比研究18FDG PET/CT定位三维适形常规分割放疗术后复发性食管癌的疗效、副反应及失败原因.方法:对58例术后复发性食管鳞癌患者用信封法随机分为18FDG PET/CT定位三维适形放疗组(PET/CT组)和普通CT定位三维适形放疗组(普通CT组).PET/CT组用PET/CT扫描定位,经PET/CT扫描后将扫描数据输入治疗计划系统,将PET图像和CT图像融合后进行靶区和重要脏器勾画、三维重建,制定治疗计划后进行常规分割三维适形放疗40Gy左右,然后适当缩野针对残存肿瘤病灶放疗至总剂量60Gy-70Gy;普通CT组用普通CT定位设野,三维适形放疗至相同剂量.结果:PET/CT组的平均GTV与PTV体积、左肺、右肺、心脏、胸胃、脊髓照射体积均比普通CT组小(P均<0.05);PET/CT组和普通CT组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3.0%、59.9%、20.4%和86.7%、54.6%、20.9%(P均<0.01);PET/CT组早期气管、食管、胃肠道、肺的1、2级副反应均低于普通CT组(P均<0.05);卡氏评分高、进食情况良好、病变长度≤5cm、标准摄入值低的病变预后较好.结论:PET/CT定位三维适形放疗术后复发性食管癌可以优化放疗计划,减轻正常组织的放射副反应,早期病变预后好.

  • 晚期食管癌患者血清XRCC1基因多态性与铂类化疗疗效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陶义鹏;王永连;赵宝生

    目的:探讨XRCC1Arg399Gln(G+A)基因多态性与晚期食管癌对以奥沙利铂为主的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晚期食管癌患者87例(Ⅲ期41例,Ⅳ期46例),采用改良FOLFOX方案化疗,46例Ⅳ期患者3个周期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87例患者统计至疾病进展时间(TTP).应用TaqMan-MGB探针等位基因分型技术进行基因分型.结果:54.2%为A/A,34.5%为A/G,11.5%为G/G.Ⅳ期46例患者化疗后临床获益率(CR+PR+SD)为52.17%,A/A、G/A+G/G 在化疗敏感组与不敏感组中的分布具有统计学意 义(χ2=6.213,P=0.023).87例患者中位TTP 8个月,A/A基因型11个月,G/A+G/G基因型4个月,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781,P<0.01).结论:XRCCl Arg399Gln基因多态性与晚期食管癌患者对奥沙利铂化疗的敏感性与生存时间相关.

  • 外科治疗肺孤立性结节45例临床分析

    作者:沈慧松;陈建乐;许贤创

    目的:探讨肺孤立性结节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3年1月至2009年5月手术治疗45例肺孤立性结节(直径≤3cm)的临床资料,其中开胸肺叶切除术25例,胸腔镜下肺叶切除5例,肺楔形切除术14例,肺肿瘤摘除术1例.结果:术后病理诊断腺癌13例,鳞癌5例,小细胞癌2例,肺泡细胞癌1例,腺样囊性癌1例,转移性癌3例,结核球或肉芽肿8例,炎性假瘤8例,肺曲菌病3例,硬化性血管瘤1例.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肺孤立性结节病因复杂,诊断有一定的困难,恶性病变比例较高,尽早手术是明确诊断和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 吉非替尼分子靶向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13例临床观察

    作者:罗湘江;马涛;王燕

    目的:观察分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观察2006年5月至2010年5月经组织学/细胞学以及影像学检查证实为局部晚期和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13例首次诊治患者,其中有5例患者EGFR为突变型.平均年龄65岁.男性7例,女性6例,其中有3例因急性心肌梗塞做过冠状动脉支架术,5例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病10年以上.口服吉非替尼250mg/d,早餐后1h温开水送服,服药前后1h不再服用其它药物,连续服用直至肿瘤进展或发生不可耐受的副反应.对存在骨转移的患者合并应用唑来膦酸,脑转移者合并"X刀"放射治疗.结果:13例患者中CR 1例,PR 8例,SD 3例,PD 1例,RR率69.23%(7/13).中位缓解时间13个月;中位肿瘤进展时间16个月;中位随访18个月(7-38个月).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皮肤瘙痒,皮肤干燥,腹泻和恶心,多在1度-2度.肝功能损害相对较多但为可逆性.无明显心脏毒性及肾脏毒性.结论:一线治疗可选择吉非替尼,安全易耐受,但价格较昂贵,难以普及.

  • 脂质代谢紊乱对乳腺癌复发转移的影响

    作者:姚宇锋;唐金海;秦建伟

    目的:探讨乳腺癌综合治疗过程中脂质代谢紊乱对乳腺癌复发转移的影响.方法:根据乳腺癌综合治疗过程中的血脂水平监测,将乳腺癌患者分为血脂异常组、血脂改善组和血脂正常组,随访比较各组之间的无复发生存期.结果:血脂改善组和血脂正常组的无复发中位生存期均长于血脂异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血脂改善组(64.2±0.7)月,血脂正常组(67.7±1.1)月,血脂异常组(57.6±1.8)月.结论:脂质代谢紊乱可能促进乳腺癌的复发转移,应采取措施及时干预血脂异常.

  • 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治疗老年晚期食管癌疗效观察

    作者:纪媛媛;李军扩;王俊生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治疗老年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45例经病理学确诊为食管癌的患者,年龄均大于65岁,给予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化疗,21天为一周期,连用两周期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45例患者中CR 10例,PR 9例,SD 5例,PD 21例,总有效率RR为42.2%,中位生存时间9.6个月.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治疗老年晚期食管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多药耐药基因及其表达产物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影响的Meta分析

    作者:韩冰;马列;赵明静;毛世涛;王笑歌

    目的:应用循证医学方法评价多药耐药基因及其表达产物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1990 - 2010)及MEDLINE(1990 - 2010),纳入有关MDR1/P-gp表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组,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分,并提取有效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检索出相关文献176篇,经过层层筛选,有8个符合标准的研究被纳入,合计30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MDR1/P-gp(+)与MDR1/P-gp(-)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相 比,MDR1/P-gp(+)可降低化疗疗效,其OR为0.16(95%CI 0.05 - 0.47),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而对纳入的研究进行分层分析后发现,研究质量评分≥8分的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优势比OR=0.11(95%CI 0.02-0.78),P=0.03;研究质量评分<8分的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优势比OR=0.18(95%CI 0.08-0.38),P<0.0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目前研究表明MDR1/P-gp表达阳性患者的化疗疗效优于MDR1/P-gp表达阴性的患者.

  • 沙利度胺联合EP方案治疗小细胞肺癌

    作者:刘非;杨宗宇;孟祥玲;王国华;赵恩锋;史福敏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与EP方案联合治疗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2例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的SCLC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化疗组各11例,联合组接受沙利度胺联合EP方案,化疗组接受EP 方案化疗,治疗2周期以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联合组有效率54.55%,临床受益率90.91%;化疗组有效率54.55%,临床受益率81.82%( P>0.05);体重增加率联合组和对照组分别为72.73%和18.19%( P<0.05 );联合组和对照组Karnofsky评分改善率 分别为72.73%和27.23%(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未见明显差异.结论:沙利度胺与化疗同时应用和单用化疗相比,可以提高恶性肿瘤患者治疗的临床受益率,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增加化疗耐受性.

  • 榄香烯治疗恶性胸水的临床研究

    作者:齐瑾;郑玉军;王明吉

    目的:比较榄香烯和顺铂胸腔内注入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依照入选标准,选择各种恶性肿瘤所致胸腔积液患者50例.榄香烯组:尽量放尽胸水后,胸腔内注入榄香烯,每次300-400mg,同时注入利多卡因200mg,庆大霉素8万U,每周1次,治疗4周;顺铂组:方法同上,胸腔内注射顺铂80-100mg,同时静脉水化,每周1次,治疗4周.用药后每周复查彩超、肝、肾功能、血常规一次,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50例均可评价疗效.榄香烯组完全缓解10例(41.67%),部分缓解11例(45.83%),无效3例(12.5%),有效率87.5 %;顺铂组完全缓解6例( 23.08% ),部分缓解 10例(38.46%),无效10例(38.46%),有效率61.54%.不良反应两组治疗后未发现肝、肾功能、血常规有异常改变.结论:榄香烯组总有效率为87.5%,明显高于顺铂组的61.54%(P<0.05).榄香烯对肝肾功能及造血系统无不良反应,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明显小于顺铂,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

  • 乳腺癌患者血清中sCD44v6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娟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可溶性CD44v6(sCD44v6)蛋白的含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48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及1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中sCD44v6蛋白的含量.结果:48例乳腺癌患者血清中sCD44v6蛋白的含量为(546.45±63.79)ng/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67.32±50.06ng/ml,P<0.01.乳腺癌患者行根治性手术后sCD44v6蛋白的含量明显下 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与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及低龄(≤35岁)密切相关.结论:sCD44v6水平可作为诊断、治疗乳腺癌及预测乳腺癌患者转移复发风险及预后的辅助指标.

  • 食管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郭亚鹏;邝世晏;曾新艳;李轶君;康强;刘黄华

    目的:探讨食管间质瘤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诊治的1例及国内1994年-2010年报道的23例食管间质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共24例,男14例,女10例;12-74岁,平均50.30岁;以食管梗阻为主要临床表现.恶性间质瘤16例,良性间质瘤7例,交界性1例;手术切除21例.平均随访14个月,死亡1例,无复发.结论:食管间质瘤较少见,确诊依赖病理免疫组化,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

  • 康艾联合顺铂加长春瑞宾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Meta分析

    作者:何曦冉;王权;姜雷;田金徽;顾静;曹慧

    目的:系统地评价中药康艾注射液联合顺铂加长春瑞宾(Navelbine and Eisplatin,NP)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10年12月;同时辅助其他检索,纳入康艾联合顺铂加长春瑞宾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两名评价者独立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并提取资料,并用RevMan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RCTs(64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NP化疗方案相比,康艾注射液联合NP化疗方案可以提高临床应答率,改善患者的近期疗效,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患者临床症状,在降低血液学毒性方面,对白细胞作用明显,同时降低恶心呕吐的发生.结论:康艾联合顺铂加长春瑞宾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可提高NSCLC治疗的近期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骨髓抑制,并降低化疗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可以作为化疗的辅助用药.

  • 树突状细胞负载MAGE-n表位肽的体外免疫学效应研究

    作者:张秀敏;郭风;林慧;曲萍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 负载MAGE-n表位肽QLVFGIEVV体外诱导特异性CTL 的能力及其抗肿瘤效应.方法:MAGE-n表位肽以固相多肽合成技术合成,并用HPLC进行纯化,质谱法(MS)鉴定,以流式细胞仪筛选HLA-A2+人外周血PBMC,连续贴壁法分离培养人外周血来源树突状细胞,用成熟的DC负载MAGE-n表位肽QLVFGIEVV反复刺激活化诱导抗原特异性CTL,用51Cr 释放法检测CTL的杀伤活性,并用抗HLA-A2分子单抗进行杀伤抑制实验.结果:用DC负载MAGE-n表位肽QLVFGIEVV可诱导特异性CTL反应,对MAGE-n阳性表达细胞有较强的杀伤作用.结论:DC负载抗原肽QLVFGIEVV在体外可诱发较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 基于UPLC/MS技术的乳腺癌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作者:黎莉;罗国安;卢传坚;尹芝南;韩凌;李莎莎

    目的:探索乳腺癌患者与健康人血清代谢组学差异,为乳腺癌的鉴定与诊断寻找血清潜在生物标志物,推测乳腺癌的发生机理.方法:利用超高压液相色谱质谱(UPLC/MS)技术建立了乳腺癌血清代谢指纹图谱.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偏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和正交校正的偏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分析病例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的代谢差异.结果:通过变量重要性投影,结合质谱同位素分析和数据库检索筛选鉴定出了9个潜在生物标志物,涉及核苷代谢、磷脂代谢、氨基酸代谢、脂肪酸代谢及皮质甾体激素代谢.结论:乳腺癌患者与健康对照人群在血清代谢水平上具有明显差异,差异代谢物的发现有助于为发现乳腺癌诊断的潜在标志物提供依据,推测哪些代谢通路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为乳腺癌发病机理研究与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 RNAi沉默结肠癌细胞LOVO中livin基因的表达

    作者:邹爱民;高文香;朱文芳

    目的:运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阻断结肠癌细胞系LOVO中livin基因的表达,并研究livin基因沉默后对LOVO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产生的影响.方法:用真核转录载体pSilencerTM4.1-CMV neo构建针对livin基因的重组RNAi真核转录载体pSilencer4.1-L1和pSilencer4.1-L2,脂质体法转染结肠癌细胞系LOVO,通过RT-PCR、免疫印迹实验检测livin的表达变化,并用克隆形成实验、MTT法检测转染后LOVO细胞在细胞增殖、克隆形成等方面的变化.结果:重组载体pSilencer4.1-L1有效地阻断了LOVO细胞中livin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的表达(P<0.01).pSilencer4.1-L1转染LOVO细胞后,与对照组相比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变慢,其细胞数在72h时与对照组相比减少约30%;克隆形成率仅为15%,与对照组相比下降了约70%.结论:成功构建了可有效沉默livin基因的RNAi干涉载体,初步证明livin基因在结肠癌细胞的分化增殖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为进一步阐明livin基因与结肠癌的关系以及以livin基因为靶点的结肠癌基因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

  • Genistein对bFGF诱导的EJ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作者:卜仁戈;宋永胜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人膀胱癌细胞株EJ细胞的增殖作用;以及酪氨酸蛋白激酶(TPK)抑制剂Genistein对bFGF诱导的EJ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的bFGF刺激EJ细胞,再对由bFGF引起的细胞增殖施加不同浓度的Genistein;以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程度,原位凋亡细胞检测(TUNEL)和流式细胞仪(FCM)检测Genistein对EJ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bFGF可以使EJ细胞增殖比明显上升,Genistein可引起细胞增殖比明显下降,其程度均随浓度增高而增强;Genistein可以促进EJ细胞的凋亡,使细胞阻滞于G2/M期.结论:bFGF可以诱导EJ细胞的增殖,Genistein可以诱导EJ细胞凋亡,对bFGF诱导的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可能为膀胱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 IL-7和EGFP双基因共表达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

    作者:宁昌;余长林;李建军;胡锴勋

    目的:构建白细胞介素7(IL-7)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共表达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为进一步感染干细胞奠定基础.方法:将目的基因IL-7克隆到含有报告基因EGFP的穿梭质粒中,然后再将构建的重组穿梭质粒转移至pAdxsi载体中,构建重组腺病毒载体质粒,继而在H293细胞中扩增,纯化后测定病毒滴度.结果:pShuttle-EGFP-mIL7重组穿梭质粒经酶切鉴定得到0.5kb和5.1kb 2条带;pAdxsi-EGFP-mIL7重组腺病毒载体质粒经酶切鉴定得到14K、11.8K、3.1kb、2.66kb、2.47K、1.45K、0.6K 7条带;TCID50法测定纯化后的病毒滴度为2×1010pfu/ml.结论:pAdxsi-EGFP-mIL7重组腺病毒载体构建成功.

  • 白头翁醇提物抗荷瘤鼠肿瘤血管生成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朱丽晶;钱晓萍;李敏;胡静;刘宝瑞;禹立霞

    目的:研究白头翁醇提物对昆明小鼠H22肝癌细胞皮下移植瘤的抗血管生成作用.方法:建立鼠H22肝癌细胞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给予不同剂量白头翁醇提物灌胃治疗,连续用药10天后,观察用药后肿瘤的大小,计算瘤重抑制率并测定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20g/kg白头翁醇提物对小鼠H22细胞皮E移植瘤作用后瘤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10g/kg、20g/kg白头翁醇提物对小鼠H22细胞皮下移植瘤治疗后的微血管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037、0.01).结论:白头翁醇提物对荷瘤鼠H22肝癌移植瘤具有抗肿瘤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有关.

  • 肝细胞癌染色体4q和8p杂合性丢失的研究

    作者:任拼;巩丽;李艳红;刘小艳;兰淼;姚丽;朱少君;韩秀娟;张义灵;张伟

    目的:检测肝细胞性肝癌患者的4q和8p两个区域上相关的9个微卫星位点的杂合性丢失频率,探讨杂合性丢失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45例信息性肝癌标本,提取组织DNA,并检测浓度,然后进行PCR扩增,后将产物通过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并观察目的条带有无密度减少或丢失.结果:45 例信息性肝癌病例的9个微卫星位点总染合性 缺失率为66.7%.其中D8S552的LOH率高为41.9%,通过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得到该位点在性别(P=0.023),血清AFP(P=0.004),有无肝内转移(P=0.023)中均有统计学差异.D4S415为22.5%,D4S3331为22.3%,D8S1810为18.8%,D4S2954为15.4%,D4S3030为15.4%; D8S1725为12.5%,D8S1827为9.8%,D8S1754为6.3%.结论:染色体4q和8p上D4S415 、D4S3331、D8S552位点杂合性丢失是肝细胞性肝癌发生发展的重要事件,提示其临近部位可能存在潜在的抑癌基因;为其他肝癌相关抑癌基因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 CEACAM1表达与乙肝相关性肝癌微血管生成的关系

    作者:许刚柱;赵慧;徐莉;徐锐;姚杨;任婷婷;刘凯歌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CEACAM1)在乙肝相关性肝癌中的表达与微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81例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中CEACAM1及CD105的表达情况,分析CEACAM1和CD105标记的MVD与乙肝相关性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81例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中CEACAM1表达阳性率为71.60%(58/81),CD105 在本组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00%(81/81),CEACAM1及CD105-MVD分别与肿瘤直径、包膜浸润、门静脉侵袭、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其中CEACAM1阳性组MVD值与阴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588,P=0.001),CEACAM1阴性组MVD值较高.结论:乙肝相关性肝癌中CEACAM1的表达下调可能参与肿瘤微血管生成,提高其侵袭及转移能力.

  • c-Src参与RANKL诱导的乳腺癌BT-474细胞迁移的机制研究

    作者:张凌云;曲秀娟;刘云鹏;侯科佐

    目的: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通路在肿瘤骨定向性迁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具体信号传导机制尚不清楚.本文探讨非受体酪氨酸激酶c-Src在RANKL诱导的乳腺癌BT474细胞迁移中的作用.方法:Western blot 检测BT-474细胞表面受体RANK蛋白的表达及RANKL刺激后细胞p-Src及c-Src的表达;Transwell法测定细胞迁移能力.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分析实验数据.结果:BT-474细胞表达RANK蛋白,RANKL诱导BT-474细胞迁移能力增强.应用RANKL的圈套受体OPG可阻断RANKL诱导的细胞迁移.RANKL刺激后BT-474细胞p-Src表达升高,应用c-Src激酶抑制剂PP2可显著抑制RANKL诱导的细胞迁移.结论:c-Src信号通路参与RANKL诱导的乳腺癌BT-474细胞迁移.

  • Lupeol及其衍生/修饰物对肝癌细胞增殖影响的研究

    作者:刘芬;何艳;李云森;朱永明;刘海燕

    目的:探讨lupeol及其结构改造后衍生/修饰物对肝癌细胞HepG2和SMMC7721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对lupeol进行化学结构修饰,然后应用MTT方法检测lupeol及其衍生/修饰物对HepG2和SMMC7721细胞增殖的作用.结果:MTT数据显示,lupeol及其衍生/修饰物均能抑制HepG2和SMMC7721细胞增殖,并且具有浓度依赖性.Lupeol、H1、T1和T2的IC50分别为40 μmol/L -50 μmol/L、约120 μmol/L、约50 μmol/L和70 μmol/L -80 μmol/L.结论:lupeol结构改造后,并没有提高其对肝细胞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 NHE1反义基因磁性纳米微粒对胃癌细胞NHE1蛋白表达及裸鼠成瘤力的影响

    作者:滕小春;刘海峰;陈刚

    目的:探讨NHE1反义基因磁性纳米微粒对胃癌细胞NHE1蛋白表达及裸鼠成瘤力的影响,探索胃癌基因治疗新方法.方法:构建NHE1反义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和NHE1反义基因磁性纳米微粒,将NHE1反义基因转染至SGC-7901胃癌细胞中,通过免疫组织细胞化学SP法检测NHE1蛋白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观察双层软琼脂集落形成能力及转染前后生长曲线的变化.电镜水平比较观察转染与未转染细胞形态学变化,并观察裸鼠成瘤能力的改变.结果:氧化铁磁性纳米颗粒成功地将NHE1反义基因转染至SGC-7901胃癌细胞中,转染NHE1反义基因的SGC-7901胃癌细胞NHE1蛋白表达降低,细胞生长速度减慢、体外生长增殖能力降低,透射电镜下细胞线粒体数量增多、体积增大,内质网扩张,核偏向一侧,极性增强,裸鼠成瘤能力下降.结论:NHE1反义基因磁性纳米微粒能使SGC-7901胃癌细胞的NHE1蛋白表达明显下调,裸鼠成瘤能力降低,NHE1蛋白在胃癌细胞生长中起重要作用,NHE1 基因可能成为基因治疗胃癌的一个理想靶点.

  • miRNA-24下调S100A8蛋白表达能够抑制人喉鳞癌Hep2细胞侵袭

    作者:郭艳;富伟能;陈洪;尚超

    目的:探讨microRNA-24(miRNA-24)对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arcinoma,LSCC)Hep2细胞侵袭影响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miRanda和RNA22靶基因预测软件预测miR-24的靶基因及其结合位点,根据预测结果通过转染miR-24前体上调其在Hep2细胞中的表达,应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miR-24过表达对S100钙结合蛋白A8(S100 calcium binding protein A8,S100A8) 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S100A8抗体阻断方法,检测转染miR-24前体后Hep2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S100A8 3′非翻译区(3′-untranslation region,3′UTR)含有一个miR-24结合位点,而且该位点与大鼠的同源性高达95%;miR-24基因转染的Hep2细胞中miR-24 的表达显著升高,S100A8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P均<0.05),而S100A8 mRNA表达变化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与未阻断组相比,miR-24前体转染能明显降低阻断S100A8组的Hep2细胞侵袭能力,(P<0.05).结论:LSCC Hep2细胞中,miR-24可结合到S100A8基因的3′UTR,在转录后水平上负性调控S100A8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Hep2细胞侵袭.

  • TNF-α对三维立体培养的肺癌H460细胞MMP-2和MMP-9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继东;朱运奎;肖永久;薛庆亮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对三维立体培养中的肺癌H460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在天然活性Ⅰ型胶原中建立肺癌H460细胞三维立体培养模型,分为干预组和空白对照组,干预组加入肿瘤坏死因子-α,明胶酶谱法测定各组培养基中MMP-2、MMP-9的表达,采用Bergman法测定其中的羟脯氨酸含量,计算胶原降解量.结果:在肺癌H460细胞三维立体培养模型中,肿瘤坏死因子-α干预组MMP-2、MMP-9的表达高于空白对照组,胶原降解量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肿瘤坏死因子-α能上调MMP-2、MMP-9的表达,从而促进肺癌的侵袭与转移.

  • 肺腺癌A549细胞抗失巢凋亡相关基因的确认及C8orf4基因的表达

    作者:李文海;胡运生;王小平;雷杰;苏凯;李小飞

    目的:比较抗失巢凋亡及正常贴壁生长肺腺癌A549细胞基因组表达差异,从中筛选肺癌抗失巢凋亡相关基因,并探讨C8orf4基因的高表达及其对失巢凋亡的正性调剂作用意义.方法:建立抗失巢凋亡肺癌A549细胞系;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其与正常贴壁生长A549细胞的差异基因,利用NCBI Pubmed数据库筛选出肺癌细胞抗失巢凋亡相关的基因,找出差异表达倍数大的基因,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及蛋白质印迹技术测定其表达.结果:共检测到表达差异的基因745个,筛选出63个与肺癌细胞抗失巢凋亡相关的基因,C8orf4基因差异表达倍数大,在脱落培养A549细胞中C8orF4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表达明显高于贴壁培养A549细胞,P<0.02.结论:基因芯片技术为筛选肺癌抗失巢凋亡相关基因提供了有效方法,C8ORF4基因可能参与调控肺癌细胞抗失巢凋亡过程.

  • 结肠癌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作者:李海军;车向明;贺仕才;龙厚隆

    目的:分析影响结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以探讨其转移规律,为指导临床治疗、评估预后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大小、累及肠管周径、大体类型、组织类型、病理分级、浸润深度等相关因素,分析其与淋巴结转移之间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结肠癌淋巴结转移与大体类型、组织类型、病理分级、浸润深度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大体类型、病理分级及浸润深度为影响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影响结肠癌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因素有大体类型、病理分级及浸润深度.

  • 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晓琴;姬发祥;林明哲;马金华;李豪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奥沙利铂联合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经病理证实的晚期胃癌患者26例,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治疗2-4个周期.按照RECIST标准和WHO毒性反应分级标准,分别评价疗效和毒性.结果:26例晚期胃癌患者中,获得CR 0例,PR 8例,SD 12例,PD 6例,总有效率30.8%,疾病控制率76.9%;中位TTP 6.3个月,中位总生存10.7个月,毒性反应主要为血液学毒性、消化道反应和神经毒性等.结论:多西他赛、奥沙利铂联合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客观疗效高,安全性好.

  • 吉西他滨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疗效观察

    作者:张鼎儒;李鸿波;陈剑;郭宇飞

    目的:观察局部晚期胰腺癌吉西他滨联合三维适形放疗的疗效、生存期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8年12月间收治的32例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应用吉西他滨1000mg/m2,加生理盐水500ml,静滴30分钟,每周1次,连用2周,休息2周,再连用2周;同时行三维适形放疗,常规分割1.8-2.0Gy/次/天,5次/周,总剂量DT 55Gy-65Gy.结果:所有患者疼痛感评分均降低,疼痛缓解中位时间160天,近期疗效CR 9例,PR 18例,NC 4例,PD 1例,总有效率(CR+PR) 84.4%.1年生存率78%(15/23),2年生存率46.9%(15/32),至今仍有8例生存.急性毒性反应主要表现为1-3度血液毒性反应和1-2度胃肠道反应,所有患者均能完成治疗.结论:吉西他滨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局部晚期胰腺癌不良反应小,可耐受,较普通单纯放疗可提高局部控制率延长生存期.

  • 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预后多因素分析

    作者:商春雨;苏洪英;刘静;韩向军;徐克

    目的:分析影响TACE预后的主要因素.方法:收集120例资料完整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对各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再用多因素Cox逐步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与预后有关的有治疗次数、肿瘤类型、门脉癌栓、碘油沉积类型、肿瘤缩小率、肝癌分期(BCLC);多因素分析与预后相关的有显著意义的因素变量为治疗次数、肿瘤类型、门脉癌栓、肿瘤缩小率.结论:肝功能允许的情况下,多次治疗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小肝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高于结节型、块型及巨块型;门脉癌栓为预后危险性因素,门脉主干癌栓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降低;PR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明显延长.

  • TX方案治疗铂类治疗失败的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章烨;邬晓敏;徐敏;朱为民

    目的:评价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作为含铂类药物治疗失败的进展期胃癌二线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既往接受FP或者FOLFOX4方案化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36例,采用TX方案化疗,紫杉醇145mg/m2静脉滴注3h,d1;卡培他滨2000mg/m2,分2 次口服,d1-14,21 天为一个周期,随访观察疗效,不良反应,进展时间和生存期.结果:36例患者共接受142个周期的化疗,中位化疗周期数4个.全组36例患者中有35例可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其中8例部分缓解,有效率为22.8%(95%CI:8.2%-37.5%).中位进展时间和生存时间分别为4.8个月(95%CI:2.9-6.2)和8.1个月(95%CI:6.4-12.7).Ⅲ/Ⅳ度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手足综合征及脱发.结论: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方案二线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尤其对老年患者耐受性好.

  • XIAP、Survivin在胃癌中表达及其相关性

    作者:寇有为;杨韧;王强

    目的:对XIAP、Survivin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选择临床病理资料齐全的胃癌蜡块标本162例,正常胃黏膜标本45例作对照.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XIAP、Survivin在其中的表达.结果:XIAP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并随病理分化程度的降低而明显增高(P<0.05).Survivin 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随淋巴转移的产生、临床分期、浸润深度的提高而明显增高(P<0.05).结论:XIAP及Survivin对胃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的促进作用,抑制凋亡的发生、相互制约,关系密切.XIAP、Survivin各自都可以成为胃癌诊断和预后估计的指标.

    关键词: XIAP survivin 胃癌
  •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

    作者:韦勇;涂蓉;邓丹琼;陈忠明;陈业春;林竹强;何立强

    目的:评价不同类型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经中国抗癌协会肝癌委员会标准确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60例资料完整者进行临床疗效评价.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无门脉主干瘤栓56例,有门脉主干瘤栓4例;富血供肿瘤50例,中等血供者10例.肿瘤栓塞范围>80% 6例;50-79% 43例;<50% 11例.对60例患者平均随访了2个月至53个月(中位生存时间).结果:术前、术后AST和ALT的变化率各CT分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生存分析法进行多因素分析Cox回归,发现碘油沉积率和CT分级与生存时间关系密切,且CT分级Ⅰ级与Ⅳ级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碘油沉积率、肝硬化CT分级与临床疗效关系密切.

  • 肾上腺囊肿23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作者:刘兰侠;刘杜先;姜少军

    目的:探讨肾上腺囊肿的临床诊断与病理分型.方法:收集2005年-2010年手术切除的23例肾上腺囊肿标本,10%的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显微镜观察诊断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3例标本中,大直径2.5cm-8cm,上皮性囊肿2例占8.7%(2/23)、内皮性囊肿8例占34.8%(8/23),假性囊肿12例占52.2%(12/23),寄生虫性囊肿1例占4.3%(1/23).结论:肾上腺囊肿的病理分型以假性囊肿比例较高,其次为内皮性囊肿.影像学具有很高的诊断参考价值,但确诊仍需病理检查.

  • 残胃癌的临床诊断和外科治疗

    作者:王红军

    目的:总结残胃癌的临床诊断和改进残胃癌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5年1月-2005年12月间收治的36例残胃癌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结果:首次胃切除病因以消化性溃疡为主(35例,占97.2%),首次手术B-Ⅱ式29例,占80.6%.确诊残胃癌距首次胃切除手术时间平均为17.5年.残胃癌发生于胃肠吻合口者占58.0%,发生于残胃小弯者占35.9%,发生于贲门者占6.1%,根治性切除手术占58.3%(21例).结论:良性胃十二指肠病变行胃切除手术治疗时应以B-Ⅰ式或Roux-en-Y吻合为首选,B-Ⅱ式吻合需加Braun吻合较为合理.对残胃癌高危人群应定期行胃镜检查,早期诊断、早期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提高残胃癌预后的关键.

  • RT-PCR法检测尿脱落细胞中XIAP的表达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杨光天;赵海岩;温峰;杨晋;刘毅;方毅

    目的:比较膀胱癌患者尿液脱落细胞中XIAP表达的RT-PCR检测法和常规尿脱落细胞病理学检测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RT-PCR) 检测51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尿液脱落细胞中XIAP-mRNA的表达,同时行常规尿脱落细胞病理学检测,20例非肿瘤人员作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51例尿脱落细胞XIAP-mRNA RT-PCR检测阳性27例(53%),尿脱落细胞学病理学检测阳性12例(24%),对照组20例尿脱落细胞XIAP-mRNA检测阳性1例(5.0%),对照组尿脱落细胞病理学检测阳性0例(0%).实验组RT-PCR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尿脱落细胞中XIAP表达的敏感性高于尿脱落细胞病理学检测,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RT-PCR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尿中XIAP表达的敏感性显著高于非肿瘤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尿脱落细胞中XIAP表达的RT-PCR检测法较常规尿脱落细胞病理学检测更敏感,临床上作为膀胱癌的筛选方法,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腹腔镜对腹腔肿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夏婷婷;史冬涛;毛忠琦;许春芳

    目的:探讨腹腔镜对腹腔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006年12月至2010年12月76例有腹痛腹胀、发热或腹部肿块怀疑腹腔肿瘤的患者进行腹腔镜探查.结果:腹腔镜手术探查76例均得到明确诊断.结论:腹腔镜探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通过镜下观察及活检组织病理检查可基本明确病因,有效指导手术治疗.

  • 结直肠癌组织中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44与周期蛋白p27关系及意义

    作者:王芙蓉;刘斌;苏勤军;钱震;杨艳丽;史敏

    目的:了解结直肠癌组织中CD44、p27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检测、免疫组织化学和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61例结直肠癌组织中CD44、p27的表达.结果:在结直肠癌组织中,CD44与p27蛋白的表达与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性,CD44+细胞数约占癌细胞数的0.1%-55%(30.9±19.29),p27+细胞数约占癌细胞数 0.1%-35%(20.9±12.21),p27 蛋白在癌组织中表达强弱不一,强阳性细胞(p27high)呈灶性或单个散在分布,约占癌细胞总数的0.1%-15%,CD44+细胞大多数p27-(90%以上),p27+的癌细胞也极少表达 CD44,CD44+/p27high占CD44+细胞数的0.1%-5%(3.12±1.18).结论:周期蛋白p27,G0/G1期(即静止期)细胞核含量高.本实验证实只有极少数CD44+细胞呈p27蛋白强阳性(p27high),CD44+/p27high的细胞多处于静止期,可能为肿瘤干细胞,p27分子可作为进一步筛选肿瘤干细胞的一个重要标记物.

  • Bag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杨继元;蔡志强;李军川;陈廷煊;陈铭;杜伟

    目的:研究抗凋亡基因Bag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62例胃癌及11例正常胃组织中Bag1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所有的病人均电话随访.结果:胃癌组织中Bag1阳性表达率为41.9% (26/62),显著高于胃正常组织的9.1% (1/11)(P<0.05); Bag1在胃癌中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肿瘤发生的部位、浸润深度无关(P>0.05),但与胃癌病理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P<0.05).Bag1阳性的患者生存期短于阴性患者.结论:胃癌组织中存在不同水平Bag1基因的高表达,对胃癌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 谷氨酰胺和生长激素与短肠患者肠功能恢复(附1例报道)

    作者:高珲;何显力;乔庆;吴涛;徐根强;包国强

    小肠次全切除通常导致患者营养吸收障碍.在没有肠外营养的条件下,此类患者的长期生存依赖于肠道功能的恢复,即残留小肠的吸收功能的增强.一名56岁男性患者因肠系膜反复自发出血,先后行3次手术治疗,终导致小肠次全切除并全结肠切除.第3次手术后,在肠外营养的基础上,给予生长激素和L-谷氨酰胺治疗.治疗1个月,患者完全脱离肠外营养.术后1年,患者体重增加7kg.实验室检测血红蛋白浓度112g/L,白蛋白36.8g/L.此病例提示我们在全结肠切除的情况下,120cm残留回肠可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生长激素和L-谷氨酰胺的应用可以促进残留回肠吸收功能的恢复.

  • 恶性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34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作者:陈海霞;金风;宝莹娜;吴伟莉;龙金华;李媛媛;龚修云

    目的:研究不同恶性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34在鼻咽癌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通过纤维鼻咽镜取30例鼻咽癌组织和10例声带息肉,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织中CD34的表达结果.结果:在鼻咽癌组织和声带息肉组织中均表达CD34;而且鼻咽癌组织中CD34的表达高于声带息肉组织(P<0.05).对鼻咽癌组织的CD34和病理类型、性别以及年龄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CD34表达与病理分型有统计学意义,在非角化性分化型和未分化型之间具有差异,分化型表达高于未分化型,P<0.05;而其余关系则无统计学意义.CD34与N分期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CD34与临床分期、T分期之间无联系,P>0.05.结论:鼻咽癌肿瘤组织中CD34的表达高于声带息肉组织;CD34表达与鼻咽癌的病理分型相关,非角化分化型的表达高于非角化未分化型.CD34与N分期相关;不同恶性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34可能与鼻咽癌肿瘤干细胞有关.

  • 全脑全脊髓放疗不同照射方式的疗效

    作者:付学海;石梅;肖锋;王建华;许林;龙小丽

    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同照射方式下全脑全脊髓放疗对生殖细胞瘤及髓母细胞瘤的疗效,并探讨佳放疗方法.方法:1999年8月至2010年2月本院收治的42例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患者行术后全脑全脊髓放疗,放疗方式分为标准全脑全脊髓照射(连续照射)和分段照射(先全脑后全脊髓)两种类型,观察不同照射方式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血液学毒性、远期疗效以及复发情况.结果:42例患者经全中枢照射治疗达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者32例.不同照射方式有一定差异,分段照射延长了疗程且不良反应较多,随访显示复发率高于连续照射组,分段照射并未使患者得到明显的生存获益.结论:术后全脑全脊髓放疗对生殖细胞瘤及髓母细胞瘤疗效较好,与以往文献资料相比,可明显提高治愈率及生存期.从佳照射方式角度出发,分段照射延长疗程,且复发率高,仍以连续照射为佳.

  • 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及治疗

    作者:祝志川;张喜平

    目的:总结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手术治疗的85例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资料.结果:超声波检查在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CT MRI及核素扫描对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作用有限,超声检查发现有特征性改变者,应尽量手术治疗.结论:B超检查显示的特征基本上能使大部分病例得到早期诊断,外科手术是甲状腺微小癌首选的治疗方法.

  • 磁共振成像在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及肌层浸润深度判定中的作用(依照新修订的FIGO分期系统)

    作者:李雪丹;佟晓光;刘屹;任克;徐荣天;徐克

    目的:评价在新修订的FIGO分期系统下,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及肌层浸润深度判定中的作用.方法:对36例子宫内膜癌进行术前MRI分期和肌层浸润深度判定,并与手术病理分期对照.结果:MRI术前分期诊断准确率为91.7%(33/36).MRI诊断无肌层侵犯、浅肌层侵犯和深肌层侵犯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50%、85.7%、77.8%;84.4%、76.5%、80.6%;80.0%、100%、94.4%.MRI区分Ⅰa期(无肌层侵犯和浅肌层侵犯)和Ⅰb期(深肌层浸润)的诊断准确率为94.4%(34/36).结论:MRI对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及肌层浸润深度的判断准确率较高,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局部晚期宫颈腺癌新辅助化疗方式探讨

    作者:李桑;谢榕;林玉珍

    目的:探讨不同用药途径的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腺癌的疗效,寻找更安全、有效的化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 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收治的58例经手术治疗的局部晚期宫颈腺癌,根据新辅助化疗方式不同分为新辅助动脉化疗(neoadjuvant intra-arterial chemotherapy,NAIC)28例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30例.NAIC组采用紫杉醇脂质体、博来霉素、顺铂方案,NACT组采用紫杉醇脂质体、顺铂方案化疗,两组均1-2个疗程后行手术,对比两组化疗后肿瘤退缩及术后病理情况.结果:两组化疗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NAIC组组织学痊愈率明显高于NACT组(P<0.05).NAIC组在宫旁浸润和脉管癌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NACT组(P<0.05); NAIC组淋巴结阳性率低于NACT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均无阴道切缘阳性病例.两组化疗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新辅助动脉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腺癌产生的组织学痊愈率明显高于静脉化疗,可以减少宫旁浸润和脉管癌栓的发生率,是值得推广的新辅助化疗方式.

  • 卵巢透明细胞癌脾脏转移并文献回顾

    作者:王丽娜;田美娟;程婷婷;周小娟;魏永长;杨谨

    目的:探讨卵巢透明细胞癌脾脏转移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方法:报告1例卵巢透明细胞癌脾脏转移的详细临床资料,并进行系统文献回顾.结果:卵巢癌出现脾脏转移以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多见,卵巢透明细胞癌发生脾脏转移极为罕见.卵巢癌出现脾脏转移时间多在卵巢癌术后,少数出现于首次就诊时,多数表现为同时多发性的大网膜及盆腔转移,个别患者可表现为孤立性脾转移病灶.结论:卵巢 癌脾脏转移诊断的确立需要结合肿瘤标志、影像学资料和组织病理;治疗方面需采取综合手段,应在准确评估病情的前提下,及时行减瘤术和脾切除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FGF-2在早期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微淋巴管生成的关系

    作者:黄伟;彭先高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组织中成纤维生长因子-2 (FGF-2)的表达与微淋巴管生成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FGF-2在早期宫颈癌、CIN及慢性宫颈炎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微淋巴管密度(LVD),微淋巴管采用D2-40标记.结果:FGF-2在早期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LVD均显著高于CIN及慢性宫颈炎组织(P<0.05);两者在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也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早期宫颈癌组织中FGF-2的表达与LVD存在相关性,相关系数r=0.749(P<0.05),FGF-2阳性组LVD较FGF-2阴性组LVD显著增高(P<0.05).结论:FGF-2在早期宫颈癌呈高表达且与LVD呈正相关,其可能通过诱导淋巴管生成促进淋巴结转移,可作为指导宫颈癌诊治及判断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并有望成为宫颈癌治疗的靶点之一.

  • 保妇康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泌尿系感染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晓敏;康宁;白文佩;王宏伟;雷金梅;陈桂梅;张玉敏;王智云;阎立君

    目的:探讨保妇康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泌尿系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对42例妇科恶性肿瘤妇女泌尿道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2例加用保妇康栓,B组20例单纯应用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在用抗菌素时间、治愈率的差异.结果:A组泌尿系感染治愈率明显高于B组,抗菌素的使用时间 A组明显短于B组.结论:保妇康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泌尿系感染疗效满意.

  • 围化疗期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分析

    作者:李向林

    目的:运用简易营养评定法对围化疗期恶性肿瘤患者病人进行营养评估,以了解患者化疗前后营养不良变化,为营养支持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进行人体测量和相关的生化检查,用简易营养评定对其营养状况作综合评价,并对不同性别、病期之间的营养不良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化疗后用淋巴细胞判断的营养不良发生率显著增高,Ⅳ期病人在营养不良发生率也明显增加.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以淋巴细胞判定的营养不良发生率增高,Ⅳ期病人的营养不良改变为显著.

  • 多原发癌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杨建光;李晓霞;孔凡民

    目的:探讨多原发癌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997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50例多原发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年中共收治恶性肿瘤患者3650例,其中多原发癌50例,占1.36%.发病年龄48岁-74岁,平均65.2岁.50例多原发癌中有46例为二重癌,4例为三重癌.同时性发生者10例,异时性发生者40例,间隔时间10-108个月,平均28.2个月.首发癌和二重癌均以消化系统常见,其次是泌尿生殖系统和呼吸系统.外科手术及放化疗后3年生存率50%,5年生存率22%.结论:多原发癌的病因可能与遗传因素、放疗、化疗等有关.如果能够早期诊断、正确及时的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 后腹膜神经鞘瘤的诊断与治疗(附1例报告)

    作者:沈晓明;金成;鲍传庆;许炳华

    1 病例报告患者,男,55岁,因"发现左下腹包块20天"于2010年4月1日入院.患者入院20天前无意间发现左下腹部有一包块,无压痛,未予重视.其后数日来自感左下腹隐痛不适,呈间歇性发作,发作时无恶心、呕吐、腹泻便血,为行进一步治疗来收入我院.查体:KPS评分90分,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腹软,左下腹可及包块,大小约5cm×4cm×4cm、无压痛、反跳痛,质地中等,边界尚清,其余腹部未触及包块.

  • 产甲胎蛋白的胃癌2例报告

    作者:化春蓉;黄建国

    产甲胎蛋白胃癌(AFPGC)是指患者血清和癌组织中含有大量甲胎蛋白的胃癌.报道多的是胃的肝样腺癌,但并非产甲胎蛋白的胃癌均为肝样腺癌,甲胎蛋白(AFP)是一种特异性癌标志物,在胚胎发育时期由胚肝及卵黄囊合成的一种糖蛋白,临床上广泛应用于肝细胞肝癌和卵黄囊肿瘤的诊断,近来研究发现其他内胚层肿瘤也有AFP产生,如胃癌、肠癌、胰腺癌、胆囊癌、乳腺癌,其中胃癌相对多见[1-2].

  • FLAG方案与C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比较

    作者:李佳;胡荣;廖爱军;杨莹;杨威;刘卓刚

    目的:评价并比较FLAG方案与C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04年1月至2011年3月于我院接受化疗的复发、难治性AML患者74例,按治疗方案分成FLAG组和CAG组,对2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比较.结果:FLAG组完全缓解

  • VEGF、p53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作者:孔俊;周民

    目的:探讨VEGF、p53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微转移检测及治疗等方面的作用.方法:ELISA法检测6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血清VEGF及p53的含量,用50例健康人血清作对照.结果:NHL患者血清VEGF及p53浓度的平均数较健康对照者的明显增高(t=8.23,P<0.001;t=5.141,P<0.001);合并白血病或骨髓浸润的NHL患者的VEGF及p53水平明显高于未有骨髓浸润者;临床治疗有效的患者,治疗后VEGF及p53浓度的平均数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 VEGF及p53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和性别均无相关性;而惰性淋巴瘤的VEGF、p53水平比侵袭性和高侵袭性的淋巴瘤水平低(P<0.05);Ⅰ、Ⅱ期和Ⅲ、Ⅳ期患者VEGF、p53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p53在NHL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对临床分期、病理恶性程度、肿瘤侵犯程度有一定指导意义;VEGF、p53的检测对NHL治疗反应的判断有一定价值,有望成为判断NHL预后的新指标.

  • 急性髓系白血病初诊患者组织蛋白酶B、L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表达及意义

    作者:张亚南;张继红;曹方方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B、L(CTSB、CTSL)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初诊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中mRNA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CTSB、CTSL及VEGF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分析三者在AML初诊患者中及良性血液病患者中的表达变化及相关性.结果:AML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BMMNC)中CTSB、CTSL mRN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良性血液病患者(P<0.05).在AML中存在VEGF mRNA的过度表达,其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血液病组(P<0.05).在AML中,CTSB、CTSL与VEGF三者间的mRNA的表达相互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性.在初诊的AML组中CTSB、CTSL及VEGF 高表达与AML缓解率及髓外浸润相关.结论:在AML患者中存在CTSB、CTSL及VEGF的过度表达,且三者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AML患者CTSB、CTSL及VEGF的联合检测及动态观察可作为AML临床辅助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 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牛多山;孙昆昆;陈云新

    目的:探讨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4例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肿瘤大体呈结节状,镜下见边缘区B细胞结节样增生,并向周围肺泡和肺泡间质弥漫性浸润,形成特征性的飘带样和串珠样结构.免疫组化标记,肿瘤细胞CD20、CD79a、Igλ、BCL-10阳性,CD3、CD45RO、CD5、CD23、CyclinD1、CD10、BCL-2阴性.结论:肺的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较为少见,组织形态特征是其诊断的主要依据,免疫组化有助于鉴别诊断.

  • 应用流式细胞仪对176例急性白血病进行免疫表型分析

    作者:程小丽;陈葳;杨玉琮;李旭;王翔;赵乐;尤元义;赵明刚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AL)免疫分型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选用三色荧光抗体直接标记AL患者骨髓,应用流式细胞术CD45/SSC设门,进行免疫分型.结果:176例AL患者免疫分型,其中未分化型1例,占0.7%;单纯型101例,占57.3%;变异型74例,占42.0%.变异型参照欧洲协作组EGIL积分标准分型,对伴有淋系抗原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Ly+-AML)、伴有髓系抗原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My+-ALL)、混合型白血病(MAL)可进行鉴别诊断.结论:应用免疫分型可以较好地分析每一例白血病,尤其对于抗原交叉表达者及MAL更有意义.

  • 门冬酰胺酶治疗成人和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不良反应比较及处理

    作者:于亚平;史平;刘海宁;翟勇平;宋萍;李峰;周晓刚;安志明;唐玉梅

    目的:研究以门冬酰胺酶(ASP)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儿童和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淋巴母细胞淋巴瘤(LBL)时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25例儿童和45例成人ALL/LBL共接受118疗程含ASP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监测治疗前后的凝血指标、肝功能、血脂和血糖.临床或血液检查怀疑胰腺炎时行超声或CT检查.怀疑血栓形成时进行相应血管超声检查.结果:ASP相关的临床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静脉血栓和急性胰腺炎,发生率分别为1.7%、1.7%和2.5%.这些并发症均导致治疗中断或原计划的治疗方案推迟2周-3周.另有因脑出血致死亡一例.实验室检查肝功能异常、低纤维蛋白原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高血糖的发生率分别为38.99%、41.5%、5.6%和6.1%.比较儿童和成人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无明显差别.结论:ASP治疗过程中可产生多种不良反应,少数可致死,需密切监测,早期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 Hyper-CVAD/MA方案治疗15例高度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观察

    作者:曹永峰;宋诸臣;徐小红;杨磊

    目的:观察Hyper-CVAD/MA方案治疗高度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15 例高度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采用Hyper-CVAD /MA方案治疗:Hyper-CVAD方案:环磷酰胺300 mg/m2 静脉注射,每日两次,d1-d3;长春新碱1.4mg/m2,静脉注射,d4、d11;吡柔比星50mg/m2,静脉输注,d4;地塞米松40mg,静脉滴注d1-d4、d11-d14.MA方案:氨甲喋呤1.0g/m2,持续静脉滴注24h,d1;阿糖胞苷1.0g/m2,静脉滴注,每12小时1次,d2-3.结果:15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73.3%,其中CR 7例(46.7%),PR 4例(26.6%),随访1年无进展生存率(PFS)为66.7%,1年总生存率(OS)为80.0%.不良反应主要为化疗相关的骨髓抑制.结论:Hyper-CVAD/MA方案治疗高度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近期疗效满意,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易于控制.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常用诊断标准比较

    作者:张旻昱;胡延平;陈芳;张男;王韫秀;崔丽芬;张振忠;张继红

    目的:描述3种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诊断标准:国内诊断标准、WHO2008年诊断标准和BCSH诊断标准,并比较3种诊断标准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方法:统计50例近期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就诊以红细胞增多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例,自就诊以来相关信息,根据病史及临床疗效将患者分组,将此结果与3种诊断标准得出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在纳入分析范围的45例患者中,根据病史及临床疗效将35例诊断为PV,其余10例为继发性红细胞增多.将国内诊断标准、WHO诊断标准及BCSH诊断标准分别与临床诊断结果对比,得到3种诊断标准的敏感性分别为51.43%、85.71%和91.43%,特异性分别为100%、70%和90%.结论:JAK2V617F基因突变在PV诊断中有重要地位.在JAK2V617F基因突变阴性的情况下,BCSH诊断标准较为精准;而当JAK2V617F基因突变阳性时,单纯依靠BCSH或WHO诊断标准会造成特异性降低,需要综合参考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计数和血清Epo水平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特异性.

  • 恶性肿瘤肝转移致顽固性低血糖症3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肖敏;刘宝瑞;邹征云

    1 临床资料及治疗患者1,男,75岁,2010年8月17日临床确诊为贲门溃疡型中分化腺癌Ⅳ期,双肺、肝脏、腹壁转移,并伴有左侧锁骨上淋巴结及腹腔淋巴结转移.根据NCCN指南,于2010年8月19日-2010年10月18日在我科行多西紫杉醇+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方案化疗4个周期,2010年11月3日经影像学检查并根据RECISIT标准行疗效评价为病情进展.

  • 神经母细胞瘤患者血清NSE和VEGF水平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张绍武;朱欣恺;宁洁

    目的:探讨神经母细胞瘤(NB)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测定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血清NSE 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血清VEGF水平,并取健康儿童血清作为对照.结果:初治组患者血清NSE和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62.1±31.2) U/ml 、( 510.23±212.3)ng/L] vs [( 14.2 ±4.2) U/ml 、(201.1±68.9)ng/L].复发组NSE和VEGF水平分别为(58.9±29.9) U/ml 、( 501.35±216.6)ng/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治疗有效组较治疗前NSE 和VEGF水平明显降低[(40.17±12.22) U/ml、(255.17±152.13)ng/L] vs[(101.17±32.29) U/ml、(481.55±250.41)ng/L](P<0.01).初诊时血清NSE与VEGF水平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呈正相关.结论:NSE和VEGF水平是神经母细胞瘤负荷指标,提示血清 NSE和VEGF水平可作为监测神经母细胞瘤的疗效、复发与预后的辅助性指标.

  • 鼻咽癌放疗不规则低熔点铅挡块的制作及质量保证

    作者:吴云来;闻素玲;赵家成

    目的:检测鼻咽癌放疗不规则低熔点铅挡块的制作是否符合临床治疗计划要求,分析挡块产生偏差的原因,完善放射治疗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方法.方法:患者在模拟定位机下面罩固定定位并拍摄模拟定位片,物理师根据医生勾画的形状制作不规则低熔点铅挡块,而后把固定好的铅档块在模拟机下拍摄模拟验证片.通过与定位片的对比,观察挡铅的范围与医生所勾画的挡铅轮廓是否一致,并找出两者之间的偏差.结果:随机选取252块挡块进行分析,通过模拟定位机验证,有220块合格,合格率达87.3%;另有32块挡块不合格,偏差率为12.7%.结论:用低熔点铅制作的不规则挡块方便、准确、偏差率较低,能提高挡块的质量.它不仅符合临床治疗计划设计要求,而且提高了放射治疗的精确性,是一种目前鼻咽癌常规放疗中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现代肿瘤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4 05 06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