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现代肿瘤医学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Journal of Modern Oncology 현대종류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抗癌协会 陕西省抗癌协会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91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2-4992
  • 国内刊号: 61-1415/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52-297
  • 曾用名: 陕西肿瘤医学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现代肿瘤医学》编辑部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李树业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肺切除术后心脏疝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赖小刚;王宪东;刘大治;周恩涛

    肺切除术后心脏疝于1948年由 Bettman 首次报道,是指心脏组织经心包缺损处疝出心包外所发生的紧急病理状态,临床表现为严重的血流动力学紊乱。若不能及时诊断和治疗,将会危及生命。我院于2012年5月成功诊治了1例肺切除术后心脏疝的患者,现总结并复习相关文献报告如下。

  • 放射性粒子及氟尿嘧啶粒子植入治疗食管下段癌1例

    作者:武变荣;王绍山

    125 I 放射性食管支架治疗食管癌已取得明显疗效,氟尿嘧啶粒子也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现将1例放射性粒子与氟尿嘧啶粒子共同植入治疗食管下段癌病例报道如下。

  • 乳腺微创旋切术在乳腺良性微小病灶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姚成才;蒋丽;陈燕燕;闻爱娟;孙德良

    目的:探讨 Encor 微创旋切术在乳腺良性小病灶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1月-2014年6月,379例女性患者,在彩超实时引导下,应用 Encor 微创旋切系统,完整切除801个乳腺微小病灶,术后病理示:796个为良性病灶,5个为乳腺癌。结果:37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了手术,术中疼痛可忍,VAS 评分均在3分以下;在≤3个肿块的157例患者中,术中出血、术后血肿、皮下瘀斑发生率分别为4.46%、8.92%和17.20%;在>3个肿块的222例患者中,术中出血、术后血肿、皮下瘀斑发生率分别为10.36%、17.12%和21.1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所有血肿、皮下瘀斑随访3个月均自行吸收消失。术中所有患者无皮肤误切,术后均无感染发生、乳房变形和明显瘢痕形成,患者满意,术后3个月复查彩超,无1例肿物残留。结论:彩超引导下乳腺微小肿块 Encor 微创旋切术,具有定位准确、切除完整、出血少、瘢痕小、乳房无变形等优点,患者满意度高。

  • 本期审稿专家名单

    作者:

    关键词: 审稿专家
  • 月经初潮年龄对中国女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分子表型的影响

    作者:孙刚;王珂

    目的:探索中国女性月经初潮年龄对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分子表型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女性乳腺癌临床资料共210例,按月经初潮年龄分为≤13岁组和>13岁组,采用卡方检验分别比较各组间临床病理特征及分子表型的差异。结果:月经初潮年龄越早(≤13岁),腋窝淋巴结转移几率越高,同时肿瘤分期越晚(P <0.05);初潮年龄越早,非 Luminal 型出现的比例越高(P <0.05)。结论:月经初潮越早,乳腺癌的恶性程度越高并且多呈现出非 Luminal 型的分子表型。

  • 扶正抑癌方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米成泉

    目的:观察扶正抑癌方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质量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中药治疗:扶正抑癌方辨证加减内服,每天1剂,30天为1个疗程。化疗:长春瑞滨25mg/m2,第1、8天,顺铂20~30mg/m2,第1~3天,外周静脉滴注,21天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评价疗效。观察近期疗效、临床证候变化、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瘤体稳定率89.2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2%(P <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改善的总有效率(71.42%)与对照组(39.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组和对照组卡氏评分总有效率分别为67.85%、4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组治疗后免疫指标 CD3+、CD4+、CD4+/CD8+比值、自然杀伤细胞(NK 细胞)活性、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比较 NK、CD4+/CD8+比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扶正抑癌方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是一种疗效肯定、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的综合治疗方法。

  • 循环肿瘤细胞数目与血清中 Cyfra21-1、CEA、Fg 表达水平的关系

    作者:陈可绪;陈东杰;李毅斌;张昱;汪森明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与常用的肿瘤指标细胞角质素19可溶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及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Fg)表达水平的关系,比较 CTCs 阳性组和阴性组转移灶数目差异。方法:采集66例进展期晚期肺癌住院患者治疗前7.5ml 外周血,保存于4℃冰箱中,24小时内由益善生物技术公司使用“免疫去除结合纳米过滤法”行 CTCs 检测。同时检测血清中 Cyfra21-1、CEA、Fg水平,收集并分析 CTCs 数目与转移灶数目、临床 T 分期、转移淋巴结的关系。结果:纳入患者中 CTCs 检出率为86.4%。CTCs 数目与 Cyfra21-1水平有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365(P =0.003);CTCs 数目与 Fg 水平相关,相关系数为0.330(P =0.007);CEA 与 CTCs 两变量无明显相关性。两组患者的肿瘤转移器官数目大于3个的比例有显著差异。结论:两组患者 Cyfra21-1异常增高率有显著差异,且 CTCs 数目与 Cyfra21-1表达水平正相关,可由 Cyfra21-1初步估计 CTCs 水平。而外周血中 Fg 异常增高率无显著差异,但二者表达水平呈明显正相关,因此分析 CTCs 数目需要考虑 Fg 表达水平的影响。

  • 不同国家和组织乳腺癌全乳腺切除术后辅助放疗指南的差异

    作者:陈坚贤;黄广优;黄升武;蒙以良;吴三纲

    目的:探讨不同国家和组织乳腺癌全乳腺切除术后辅助放疗指南的差异。方法:选择2001年-2014年不同国家和组织发布的乳腺癌全乳腺切除术后辅助放疗的指南进行分析。结果:各个指南基本同意对腋窝淋巴结转移≥4个的患者行术后辅助放疗,腋窝淋巴结1~3个转移的患者属于建议放疗的指征,T3 N0期以及切缘近或切缘阳性的术后放疗存在争议。胸壁和锁骨上下区是常见的照射靶区,对于腋窝淋巴结1~3个转移的患者锁骨上区照射存在争议,内乳区淋巴结照射亦存在争议。结论:目前关于乳腺癌全乳腺切除术后辅助放疗的指征及靶区仍存在较多争议,对于国人的放疗指征及靶区仍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以规范乳腺癌的辅助治疗选择。

  • 三维适形放疗与调强放疗在胸部上中段食管癌术后放疗中的剂量分布比较

    作者:于长华;周锡垒;潘鹏;韩济华;朱卫国;李涛;陶光洲

    目的:比较在胸部上中段食管癌术后预防性放射治疗中调强放射治疗(IMRT)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 -CRT)剂量分布差异。方法:采用 CMS 治疗计划系统,对10例胸部上中段食管癌术后病理为 T3/T4和/或淋巴结阳性患者分别设定3D -CRT 54Gy/27f 照射和 IMRT 54Gy/27f 照射,比较两者相关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体积直方图参数及靶区适形指数(CI)。结果:在相同靶区相同剂量模式下,10例患者在肺、脊髓、胃等组织器官受量近似一致的情况下,IMRT 等剂量线的剂量分布(95%CTV、95%PTV 和100%PTV)及靶区适形指数(CI)(0.93 vs 0.79)均优于3D -CRT。结论:相同靶区相同剂量模式下,胸部上中段食管癌术后预防性照射治疗时,调强放疗技术(IMRT)靶区剂量分布优于三维适形放疗(3D -CRT)。

  • 肺局灶性磨玻璃影(GGO)病变的诊疗体会

    作者:张芳;俞峥;游庆军;廉海容;王嘉玮

    目的:探讨肺局灶性 GGO 的佳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 CT 影像表现为肺局灶性 GGO 病变105例。对肺局灶性 GGO 的 CT 影像、手术的时机选择、手术方法、病理分型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接受手术治疗69例,其中局部肺切除21例,肺叶切除48例,15例发现淋巴结转移,其中混合型 GGO 14例,单纯型 GGO 1例。手术病例中恶性病变占74%(51/69)。36例未手术病例中,21例持续抗炎治疗至病变吸收、消散,长3例治疗6周。6例未经继续抗炎或手术治疗,CT 随诊后病灶消失。6例病灶无变化继续随诊,3例病灶增大患者拒绝手术探查。手术病例随诊6个月至5年,无复发或转移。结论:单纯型 GGO 可行局部肺切除或肺叶切除,同时加淋巴结探查,混合型 GGO 需行肺叶切除加淋巴结清扫。

  • 上皮间质转化在胰腺癌中的作用

    作者:张晶;丁军利;刘超英

    胰腺癌是癌症死亡的第四大原因,它的特点是早期浸润和转移。上皮间质转化的发展过程对肿瘤的迅速进展有潜在的意义。在上皮间质转化过程中,肿瘤细胞失去上皮特征并获得间质细胞的特性,如增强的运动和侵袭能力。本篇综述将讨论胰腺癌中与上皮间质转化相关的新研究成果,重点讲述上皮间质转化存在于胰腺癌中的证据和它的分子特性,以及 EMT 与肿瘤干细胞和耐药性之间的关系。

  • 肿瘤的解救治疗

    作者:张百红;岳红云

    肿瘤解救治疗指初始治疗抵抗或复发肿瘤的治疗。依维莫司、克唑替尼、帕尼单抗和阿帕替尼等为不同实体瘤的解救治疗提供了新选择。肿瘤新治疗靶标的研究将为解救治疗带来新希望。

  • 《现代肿瘤医学》23卷(2015)总目录

    作者:

    关键词: 肿瘤 医学
  • 长链非编码 RNA 在膀胱癌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郑文雯;张淑芳

    长链非编码 RNA(long non -coding RNA,lncRNA)起初被认为是基因组转录的“噪音”或“转录垃圾”。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测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 lncRNA 被发现,虽然 lncRNA 不编码蛋白质,但可在多层面、通过多途径调控基因表达,从而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尤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不可分。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高发病率和高复发率一直是泌尿外科医生和膀胱癌患者的困扰,且病因尚不十分明确。lncRNA 与膀胱癌的关系也逐渐受到关注,本文以几个 lncRNA(H19,UCA1/UCA1a,MALAT -1, HOTAIR,ncRAN,MEG3)为代表,阐述了 lncRNA 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与复发的密切关系,并预测通过 ln-cRNA 诊断和治疗膀胱癌的临床前景。

  • 《现代肿瘤医学》期刊主要指标

    作者:

    据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出版的2015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公布的2014中国科技期刊指标,我刊总被引频次4719,影响因子0.781,即年指标0.125,平均引文数16.92,基金论文比0.48,他引率0.91,引用期刊数719,地区分布数30,机构分布数458,平均作者数4.39。在肿瘤类核心期刊中总被引频次排名第1。在2014年2383种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综合评价总分排名第403名。

  • 化学元素和核素符号规范书写的要求

    作者:

    根据 GB3102.8-93《物理化学和分子物理学的量和单位》的规定,现将化学元素和核素符号书写的规范要求介绍如下:①元素或核素的单字母符号均用正体大写,双字母符号首字母正体大写,第二个字母用正体小写。②核素的核子数(质子数)应标注在元素符号的左上角,例如:60 Co、32 P、99m Tc、125 I 等;把核子数标注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写法是错误的,例如:N14、Co60等。③离子价态的字符应标注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例如:H +,Cl -,O2-,Mg2+,Al3+,PO43-等,不应写成 O -2,O --,Mg +2,Mg ++,Al +++, PO4-3等。④激发态的字符(电子激发态用;核子激发态用正体 m,也可用)标注在元素或核素符号的右上角,例如:110 Agm ,110 Ag,He,NO等。⑤分子中核素的原子数标注在核素符号右下角,例如:H2,FeSO4等。⑥质子数(原子序数)标注在元素符号左下角,例如:82 Pb,26 Fe 等。⑦对于形状相似的元素符号、化合物的化学式符号,书写时应注意区分,如:Co(钴)-CO(一氧化碳);No (锘)-NO(一氧化氮);Ba(钡)-Ra(镭);Nb(铌)-Nd(钕)-Np(镎);HF(氟化氢)-Hf(铪)等。

  • 关于统计学符号规范化书写的要求

    作者:

    根据国家标准 GB3358-93《统计学术语》的有关规定,作者在书写统计学符号时应注意以下要求: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珋x,不用大写 X 也不用 Mean 或 M;②标准差用英文小写 s,不用 SD;③标准误用英文小写 s珋x 不用 SE;④t检验用英文小写 t;⑤F 检验用英文大写 F;⑥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⑦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 r;⑧自由度用希文小ν;⑨样本数用英文小写 n;⑩概率用英文大写 P;瑏瑡以上符号珋x、s、s珋x、t、F、χ2、r、ν、n、P 均为斜体。

  • BC -819与肿瘤治疗

    作者:张露露;姜斌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多发病和常见病,肿瘤患者的死亡率一直处于前列。对于肿瘤的治疗通常是通过手术切除病灶,对于无法通过外科治疗的患者,可以采用放射治疗、药物化疗、免疫疗法及基因治疗等。随着基因组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目前肿瘤基因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BC -819是一种双链 DNA 质粒,可表达白喉毒素 A,对肿瘤细胞具有杀伤作用,目前在肿瘤的基因治疗中的研究日益增多,现就其在肿瘤治疗中的进展作一综述。

  • 《现代肿瘤医学》关于知情同意和伦理学声明

    作者:

    本刊遵循的国际医学期刊委员会(ICMJE)对生物医学类稿件的统一要求。要求所有作者在提交稿件时说明,文章内容是否已经知情同意和经过了伦理学审查。未经同意,不得侵犯患者的隐私权。若确因科学目的需要,必须获得患者(或其父母或监护人)的知情同意,方可刊登可辨认患者身份(包括患者姓名、姓名首字母或病案号)的文字描述、照片和家谱。否则应删去可辨认患者身份的细节。若为了保护患者需更改其特征性资料,如遗传家谱,则作者应确保这种变更不会歪曲研究的科学意义。论文作者应承担一切违反义务和侵权的责任。

  • 血清胆汁 CA19-9、CEA、CA242联合检测诊断胆道良恶性肿瘤的可行性分析

    作者:肖晶晶;刘兴贵

    目的:探讨血清、胆汁 CA19-9、CEA、CA242联合诊断胆道良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象为2013年10月-2015年2月来我院诊治的疑似恶性胆道肿瘤的患者202例,均行手术探查。所有患者均通过穿刺的方式取胆汁进行 CA19-9、CEA、CA242检测,比较不同疾病类型患者血清、胆汁中的 CA19-9、CEA、CA242检测水平,分析血清胆汁联合检测在胆道良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结果:202例手术探查患者中,98例经病理证实为恶性胆道肿瘤患者、22例为良性胆道肿瘤患者,82例为其他胆道疾病。恶性胆道肿瘤与良性胆道肿瘤患者胆汁中 CA242、CA19-9和 CEA 的表达水平要显著性的高于在血清中的表达水平(P <0.05);恶性肿瘤组患者的胆汁中 CA242、CA19-9和 CEA 检测水平均显著性高于良性肿瘤患者(P <0.05);胆汁CA242、CA19-9和 CEA 联合诊断胆道恶性肿瘤的敏感率为33.66%,准确率为88.98%,特异性为91.16%,阳性率为35.24%。结论:利用胆汁中肿瘤标记物对胆道肿瘤的检测水平要高于血清中的水平,采用CA19-9、CEA、CA242的联合检测是诊断胆道肿瘤比较理想的组合。上述肿瘤标志物的组合能够提高胆道肿瘤良恶性的预判准确度,对于早期胆道良恶性肿瘤的发现、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上消化道间质瘤侵袭危险性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蒋师;许辉

    目的:探究上消化道间质瘤侵袭危险性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已经病理学证实的80例上消化道间质瘤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行胃镜及超声内镜检查,分析上消化道间质瘤侵袭危险性的相关因素。结果:CIST 患者根据危险性评估分为低度侵袭危险性组、高度侵袭危险性组两组。Logistic 回归分析,低度侵袭危险性组患者与高度侵袭危险性组患者在超声内镜的肿瘤大小、肿瘤表面是否光滑、形态是否规则、回声是否均匀、边界是否清晰等特征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在肿瘤生长方式、肿瘤患病部位等特征无差异性(P >0.05),说明这2项因素与肿瘤的侵袭危险无相关性。肿瘤大小是影响上消化道间质瘤侵袭危险性危险的独立性因素因素(OR =4.745),表面是否光滑(OR =4.125)、形态是否规则(OR =4.065)、回声是否均匀(OR =3.854)、边界是否清晰(OR =3.687)也是影响上消化道间质瘤侵袭危险性的关键因素。结论:上消化道间质瘤侵袭危险性的相关因素有肿瘤大小、肿瘤表面是否光滑、形态是否规则、回声是否均匀、边界是否清晰等5个因素。内镜检查显示直径越大、表面不光滑甚至溃烂、回声不均匀、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的上消化道肿瘤的侵袭危险性越大,反之,侵袭性越小。

  • 改良 DCF 方案与 XELOX 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从军;孙国平;熊福星;彭万仁;李笑秋;范璐璐

    目的:观察改良 DCF 方案与 XELOX 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0年10至2013年7月收治的65例初治晚期胃癌患者,其中41例应用改良 DCF 方案和24例应用 XELOX 方案。改良 DCF 方案为多西他赛60mg/m2静滴,d1;顺铂15mg/m2静滴,d1~5;氟尿嘧啶375mg/m2静滴,d1~5,21天为1周期。XELOX 方案为奥沙利铂130mg/m2静滴,d1;卡培他滨1250mg/m2,分2次口服,d1~14,21天为1周期。化疗2个周期后按照 RECIST 1.1标准评价疗效,按 NCI CTC 3.0版评价毒副反应并随访生存情况。结果:65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改良 DCF 方案和 XELOX 方案的有效率(RR)分别为34.1%和33.3%,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75.6%和70.8%,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7.6个月和7.2个月,中位生存时间(OS)分别为11.9个月和11.5个月,以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均可耐受,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乏力、消化道反应,以 I -II 级为主,III -IV 级较少;但 DCF 组白细胞下降和乏力发生率高于XELOX 组(P <0.05),XELOX 组周围神经毒性和手足综合征发生率高于 DCF 组(P <0.05)。结论:改良 DCF方案与 XELOX 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相近,毒副反应可耐受,临床上可根据患者年龄、体力状况及其他因素个体化选择化疗方案。

  • 利用组织芯片技术观察 Hp 感染与 p53、p63表达在胃癌中的相关性

    作者:杨艳丽;刘斌;苏勤军;史敏;康菲斐;李金华

    目的:研究 Hp 与 p53、p63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人胃癌组织芯片144芯中 Hp、p53和 p63的表达。结果:144例胃癌标本中 p53阳性表达80例(55.6%),p63阳性表达53例(36.8%),Hp 阳性表达94例(65.3%)。p53表达与胃癌组织学分型、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 <0.05),与肿瘤部位及浸润深度无关(P >0.05);p63在低分化腺癌组织中表达率明显高于高、中分化腺癌(P <0.05),与肿瘤部位、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 >0.05);Hp 主要寄居在胃窦,且其感染与肿瘤组织学分型和病理分级有关(P <0.05),与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无关(P >0.05)。胃癌组织中 Hp 感染与 p53表达呈正相关(r =0.20,P <0.05)。结论:p53和 p63的高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及进展密切相关,但 p53和 p63在胃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并无交互作用,Hp 感染与 p53高表达存在一定相关性。

  • 基于3T3-L1细胞株的人类 ADRB1基因稳定过表达模型的构建

    作者:曹冬兴;钟鸣

    目的:构建 ADRB1基因稳定过表达的细胞模型。方法:将 ADRB1 cDNA 克隆片段和慢病毒载体连接;将重组载体与慢病毒包装质粒共转染293T 细胞,收集上清液感染3T3-L1前脂肪细胞,利用 GFP 流式分选法筛选稳转细胞株。结果:Western blot 检测证明,ADRB1过表达组的 ADRB1蛋白水平显著高于 mock 组。结论:基于3T3-L1细胞株的 ADRB1基因稳定过表达模型构建成功,为研究 ADRB1在肿瘤恶病质脂肪消耗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 胶质瘤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初步鉴定

    作者:李新星;姚一龙;李博洋;刁宏宇;刘云会

    目的:探讨人脑胶质瘤干细胞的培养和分离方法。方法:取9例脑胶质瘤患者的手术标本进行处理,采用 B27培养基进行培养,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刺激细胞扩增;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培养的细胞及其分化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9例标本中共有7例成功培养出肿瘤细胞球,培养条件下呈悬浮状态生长,形成肿瘤细胞球,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显示肿瘤球细胞表达胶质瘤干细胞的标志物 CD133和 Nestin,诱导分化后的肿瘤球细胞可以表达成熟神经细胞的标志物 GFAP 和 TU -20。结论:体外的培养条件下,可以从胶质瘤组织中培养出胶质瘤干细胞,为胶质瘤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 二甲双胍调控 AKT/MDR -1增强人结肠癌细胞 HT -29对5-FU 药物敏感性机制探讨

    作者:孙英明;谢敏;孙丽娟;朱国方;王若雨;刘庆平;秦建中

    目的:探究二甲双胍增强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5-FU)对人结肠癌细胞株 HT -29细胞毒的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结肠癌细胞株 HT -29,以5-FU 联合或不联合二甲双胍干预细胞,MTT 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Lipofectmin 2000转染 AKT 质粒;RT -PCR 法检测 AKT、MDR -1核酸表达;Western Blot 法检测 AKT、p -AKT、MDR -1蛋白表达。结果:二甲双胍能够增强5-FU 对 HT -2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单用5-FU 与5-FU 联合二甲双胍干预的细胞早期及晚期凋亡率分别为(50.12±5.96)%和(78.00±3.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二甲双胍可以在核酸及蛋白的水平上下调 AKT、p -AKT 及 MDR -1水平;过表达 AKT 单独5-FU 处理较空白质粒组凋亡率降低(19.72±2.23)%,过表达联合用药组凋亡率较空白质粒组降低(20.30±3.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二甲双胍通过调节 AKT/MDR -1增强人结肠癌细胞 HT -29对5-FU 的药物敏感性。

  • 靶向 CD44的 shRNA 片段逆转人胰腺癌细胞株 PANC -1侵袭表型机制

    作者:李小平;张晓伟;郭伟剑;郑磊贞

    目的:利用 RNA 干扰技术沉默人胰腺癌细胞株 PANC -1中 CD44的表达,观察其对肿瘤侵袭性的抑制效果。方法:设计合成有效地干扰 CD44的 shRNA 序列。结果:通过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软琼脂集落形成试验、Transwell 小室侵袭实验发现,胰腺癌细胞株转染干扰 CD44的 shRNA 序列后,其相关的增殖以及侵袭能力明显受抑制。Western Blot 发现随着 CD44的下调,AKT 被逐渐上调,而 p -ERK、p -AKT 却被逐渐下调。结论:靶向 CD44的 shRNA 技术可有效降低人胰腺癌细胞株 PANC -1的侵袭能力,可能的机制与影响其下游的 p -AKT、p -ERK 表达有关。针对 CD44的 RNA 干扰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 BP1基因对肾透明细胞癌细胞株 RLC -310增殖、克隆形成及迁移能力的影响

    作者:帖鹏;杜双宽;任伟;段万里

    目的:研究 BP1基因对肾透明细胞癌细胞株 RLC -310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能力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前期构建的质粒 pEGFP -N1-BP1转染入 RLC -310细胞系,用 Real -time PCR 和 Western blot检测 BP1 mRNA 与蛋白的表达情况;通过 MTT、平板克隆实验及 Transwell 实验检测 pEGFP -N1-BP1对 RLC-310细胞的作用。结果:转染了 pEGFP -N1-BP1的 RLC -310细胞中 BP1基因/蛋白的表达明显上调;转染组较空白对照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增加(P <0.05),克隆能力及迁移能力增强(P <0.05)。结论:BP1基因能够增强 RLC -310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能力及迁移能力。

  • LncRNA -MALAT1在缺氧诱导胃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

    作者:常远;牛春燕

    目的:探讨 LncRNA -MALAT1对缺氧诱导胃癌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RT -PCR 检测胃癌组织标本和胃癌细胞株中 MALAT1的表达;通过基因重组方法构建 MALAT1的 siRNA 载体,并感染人 SGC7901及MKN45胃癌细胞,RT -PCR 验证 siRNA 干扰有效;Transwell 实验研究其对胃癌细胞 SGC7901及 MKN45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结果:MALAT1在胃癌组织和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和胃正常上皮细胞;缺氧能够促进 SGC7901及 MKN45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而下调 MALAT1能够明显抑制缺氧条件下 SGC7901及MKN45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结论:MALAT1在促进胃癌细胞的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胃癌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阿苯达唑对胃癌细胞 MKN -45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

    作者:张玄;赵晶;高向阳;高超

    目的:阿苯达唑(Albendazole ,ABZ)是一种苯并咪唑类广谱抗寄生虫药物,已在多种癌细胞中证实具有抗肿瘤作用,但其对胃癌细胞的作用鲜有报道。本文探讨其对人胃癌细胞 MKN -45的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以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 ABZ 处理人胃癌 MKN -45细胞,采用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 小室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Western blot 法检测 MKN -45细胞中 E -cadherin 和 MMP -9蛋白的表达水平,ELISA 法检测细胞 VEGF 分泌水平。结果:阿苯达唑作用于人胃癌细胞 MKN -45后,细胞划痕愈合的程度及 Transwell 穿膜细胞数随浓度增加有不同程度的改变,0.25、0.5μmol/L ABZ 可显著抑制细胞迁移率(F =39.311,P <0.01),减少迁移细胞数(F =11.331,P <0.01)及侵袭细胞数(F =7.671,P <0.01);经ABZ 处理的 MKN -45细胞 E -cadherin 蛋白表达水平上调而 MMP -9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VEGF 分泌水平明显下降。结论:阿苯达唑可能通过上调 E -cadherin 及下调 MMP -9表达水平来抑制胃癌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并能抑制胃癌细胞 VEGF 的分泌。

  • 电穿孔与脂质体 lipofectamine 转染 miR -218进入肝癌细胞效率的比较

    作者:蔡磊;李艳;郭曼;连肖;杨学文;王文斌

    目的:比较采用电穿孔和脂质体 lipofectamine 两种方法转染人肝癌细胞的效率优劣。方法:分别采用电穿孔和脂质体转染 miR -218进入人肝癌细胞 HepG2,采用 RT -PCR、Western blot、流式细胞仪、Tunel 检测等方法比较两种方法的转染后对人肝癌细胞的影响。结果:采用两种方法都可以成功将 miR -218转染进人肝癌细胞 HepG2中,降低了 HepG2中 miR -218靶基因 RNA 编辑酶 ADAR1的表达,使得细胞凋亡增加,但电穿孔转染组效率更高。结论:电穿孔转染是一种安全、高效的转染方法,值得推广。

  • IWP -2对人肝癌 Hep3B 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作者:时汀;张建淮;许刚;徐建波;祁付珍

    目的:研究 Wnt/β-catenin 抑制剂 IWP -2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 Hep3B 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终浓度分别为0、20、40、80、160、320μmol/L 的 IWP -2作用于人肝癌Hep3B 细胞,采用 CCK -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率,FCM法检测细胞周期分布与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凋亡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 法检测细胞中 Cyclin D1和 survivin 蛋白表达的变化,实时定量 RT-PCR 法检测 Cyclin D1和 survivin mRNA 表达的变化。结果:20~320μmol/L 的 IWP -2对细胞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随 IWP -2浓度的升高和作用时间的增长而增强,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FCM检测结果显示,IWP -2(20~320μmol/L)能够导致 G0/G1期细胞比例上升,S 期细胞比例下降;同时诱导细胞凋亡,凋亡率随 IWP -2浓度的升高而上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WP -2可引起 caspase -3和 caspase -7蛋白表达水平的升高,并且可下调肝癌细胞中 Cyclin D1和 survivin 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结论:IWP -2可抑制 Hep3B 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 Cyclin D1和 survivin 的表达有关。

  • 妇科肿瘤患者不同状态下的免疫功能评价

    作者:陈真;刘媛媛;谢新平;姚品芳

    目的:研究妇科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变化情况,观察机体免疫功能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治疗方式等因素的关系。方法:运用流式细胞术对151例患者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及 NK 细胞进行检测。结果:与良性组比较,恶性肿瘤组 CD3+下降、CD4+下降极显著(P <0.01),CD4+/CD8+下降显著(P <0.05),CD8+则略有升高;恶性肿瘤组 CD4+、CD4+/CD8+表现出随临床分期提高逐渐降低的趋势,CD8+则反之。其中Ⅲ-Ⅳ期 CD8+、CD4+/CD8+较 I 期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 <0.01);与未转移组比较,已转移组 CD3+下降、CD4+下降显著(P <0.05),CD4+/CD8+下降极显著(P <0.01),CD8+升高;术后组 CD3+、CD4+、CD4+/CD8+较未治疗组升高,CD8+下降,并且 CD4+/CD8+升高显著(P <0.05);术后组 CD4+、CD4+/CD8+较放化疗组升高、CD8+下降,差异均极显著(P <0.01);放化疗组 CD4+、CD8+、CD4+/CD8+与未治疗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妇科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这种抑制与患者年龄、病情进展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肿瘤治疗中解除瘤负荷和保护机体的免疫功能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和子宫肌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

    作者:吴秀梅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和子宫肌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及其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8月我院产科妊娠合并卵巢肿瘤59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肌瘤直径大于4cm)患者265例临床资料,分析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断时间、治疗等。结果: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平均孕次以及无临床自觉症状百分率显著高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P <0.05);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彩超诊断准确率89.83%,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彩超诊断准确率为85.2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59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中,53例行剖宫产,剖宫产术中同时实施手术患者53例,占剖宫产人数的100.00%,实施卵巢肿瘤剥除加卵巢成形术患者43例(81.13%)、行患侧附件切除术患者10例(18.87%);在265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中,164例行剖宫产,剖宫产术中同时行肌瘤剔除术患者135例,占剖宫产人数的82.32%。结论: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彩超诊断对与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具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在严格控制患者病情、掌握手术指征的情况下,剖宫产同时行手术治疗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式。

  • GnRH -a 联合 LNG -IUS 对子宫内膜异位症Ⅲ-Ⅳ期患者术后疼痛的疗效

    作者:辛玲丽;侯庆香;叶梅;麻莉;刘蕊;丁晓萍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 -a)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 -IUS)对子宫内膜异位症Ⅲ-Ⅳ期患者术后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已行保守性腹腔镜手术的子宫内膜异位症Ⅲ-Ⅳ期患者,给予 GnRH -a 联合 LNG -IUS 治疗的患者50例(实验组);给予单纯 GnRH -a 治疗的患者50例(对照组)。术后6个月、12个月随访患者疼痛评分(VAS 法,B&B 法)。结果:两组内术后6个月、12个月 VAS、B&B 评分显著低于术前(P <0.05)。对照组术后12个月 VAS、B&B 评分显著高于术后6个月(P <0.05)。实验组术后12个月 VAS、B&B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GnRH -a 联合 LNG -IUS 对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Ⅲ-Ⅳ期患者的疼痛治疗作用确切、长效,值得临床推广。

  • OCT4在卵巢无性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

    作者:曾勇;郭勇峰;崔亚琴;李娜;魏丽军

    目的:探讨 OCT4在卵巢无性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SP 法检测10例正常卵巢组织、54例卵巢原始生殖细胞肿瘤(28例无性细胞瘤、10例卵黄囊瘤、6例未成熟畸胎瘤、10例成熟畸胎瘤)中 OCT4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卵巢无性细胞瘤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OCT4在卵巢无性细胞瘤中全部呈阳性表达,而在成熟畸胎瘤、未成熟畸胎瘤、卵黄囊瘤及正常卵巢组织中不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OCT4表达与卵巢无性细胞瘤临床分期(P =0.002)、肿瘤大小(P =0.019)、腹水情况(P <0.001)、淋巴结转移(P =0.005)明显相关,与年龄及肿瘤单双侧无相关性。OCT4表达与卵巢无性细胞瘤患者生存期呈负相关。结论:OCT4的高表达可能在卵巢无性细胞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检测 OCT4的表达水平可协助卵巢无性细胞瘤的诊断及判断预后。

  • 分次内和分次间摆位误差在宫颈自适应放疗中的研究

    作者:刘艳;佐合拉古丽·木塔力甫;张洁;涂剑楠;金华

    目的:在图像引导的自适应放疗中,评估宫颈癌患者分次内、分次间的摆位误差。方法:从2014年1月至9月选取16例诊断为 IIb -IIIb 期的宫颈癌患者,所有病人均未行手术治疗,而是采用三维调强放疗作为根治性治疗。每个病人在放疗前后行10次20个 CBCT 扫描图像,与计划 CT 进行配准融合,得到三维方向矢量误差,用 X(左右)、Y(腹背)、Z(头脚)、CR(旋转角度)表示。计算摆位误差的平均变化及标准差。结果:收集320套 CBCT 图像,每个病人平均20套。所选 CBCT 扫描图像显示:患者在左右、头脚、腹背方向的分次内摆位误差分别为(0.11±0.14)cm、(0.17±0.18)cm、(0.20±0.19)cm;在左右、头脚、腹背方向的分次间摆位误差分别为(0.11±0.13)cm、(0.17±0.20)cm、(0.25±0.20)cm。结论:在图像引导的自适应放疗中,患者在各个方向的摆位误差均数为0.15cm,这一大幅度的误差需要在放疗中被考虑到。

  • 手术、放疗和光动力治疗分别联合小剂量化疗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疗效对比

    作者:汤晨;王成师;刘收厚;郁汉旭

    目的:比较手术、放疗和光动力治疗分别联合小剂量化疗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22例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手术组(83例)、放疗组(20例)和光动力组(19例),均联合小剂量化疗。观察三组的3、5年总生存率、2年无瘤生存率和2年局部控制率,并进行比较。结果:8例患者失访,定为死亡或复发。三组患者3、5年总生存率、2年无瘤生存率和2年局部控制率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3组中一共有6例患者死于喉癌,1例患者死于第二原发恶性肿瘤,1例死于其他疾病。手术组13例出现并发症,放疗组7例出现并发症,光动力组2例出现并发症。入组患者中一共有27例出现复发转移,其中4例为颈部淋巴结转移,23例为原发灶复发。手术组、放疗组和光动力组分别有15例、3例和5例出现复发,三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手术、放疗和光动力治疗联合小剂量化疗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可获得相似的临床疗效。

  • 32P胶体介入治疗甲状腺囊腺瘤临床分析

    作者:高志红;韩东亮

    目的:探讨32 P 胶体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甲状腺囊腺瘤的疗效。方法:收集自2008年1月至2012年5月于本院确诊的甲状腺囊腺瘤患者112例,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2 P 胶体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组56例,32 P胶体治疗组56例。患者治疗前后均查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血清促甲状腺素(TSH)、甲状腺球蛋白(TG)、甲状腺微粒体(TM)及血常规。用超声及甲状腺显像测量囊腺瘤大小。用药1个疗程之后,经医学影像检测未发现瘤体,则判定治愈;经医学影像检测发现囊腺瘤直径缩小超过1/2,则判定有效;经医学影像检测发现囊腺瘤缩小不到治疗前1/2或无变化,则判定无效。结果:两组的治疗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5)。两组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及血常规检查未发现异常变化,穿刺液未检出癌细胞。治愈病例随访2年未复发。结论:32 P 胶体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甲状腺囊腺瘤安全且无创,疗效确切,治愈率高,可避免手术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恶性脑胶质瘤术后三维适形放疗联合三苯氧胺治疗的临床观察

    作者:周绍兵;刘阳晨;尹小祥;郭信伟;古亮;丁文秀

    目的:观察恶性脑胶质瘤术后三维适形放疗联合三苯氧胺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60例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三苯氧胺(治疗组)和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对照组)各30例。放疗采用6MV X 线三维适形放射治疗,2.0Gy/次,1次/d,5次/周,DT 56~60Gy。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于放疗第一天开始口服三苯氧胺60mg/m2每日3次或替莫唑胺75mg/m2每日1次,至放疗结束。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3.3%、30.0%、23.0%和70.0%、33.3%、26.7%(χ2=0.01、0.23、0.09,P >0.05),无统计学差异。三苯氧胺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栓栓塞,发生率为6.7%。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三苯氧胺术后患者生存率较好,且价格便宜,并未增加不良反应,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 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的疗效对比

    作者:张轶;李正凯;李洪涛;韩晓鹏;苏琳;刘宏斌

    目的:对比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的临床疗效,探讨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可行性和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1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314例接受手术治疗的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腔镜组78例,行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开放组236例,行传统开放性甲状腺手术。采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一天引流量、使用止痛药物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进行术后随访。结果:腔镜组手术时间为(82.0±23.5)min,长于开放组(57.7±13.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腔镜组术中出血量(13.9±7.6)ml 低于开放组(33.9±15.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术后第一天出血量(22.3±8.7)ml 少于开放组(36.0±17.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2.4±0.9)天和(3.6±1.2)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腔镜组患者术后使用止痛药的比例小于开放组;腔镜组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与开放组无差异且均较低,术后随访半年,未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和复发。结论: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具有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疼痛轻和颈部无疤痕等优势。

  • ER、PR、Her2/neu 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董丽儒;彭涛;刘楠;李双;宋旭东

    目的:观察 ER、PR 和 Her2/neu 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 ER、PR 和 Her2/neu 的表达与 PTC 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 SP 两步法检测108例 PTC、20例甲状腺滤泡性腺瘤及1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标本中 ER、PR、Her2/neu 的表达,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 Her2/neu 基因的表达。结果:ER、PR 在 PTC 组高表达,明显高于腺瘤组及正常组,应用免疫组化法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各组均未见 Her2/neu 表达;ER、PR、Her2/neu 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淋巴结是否转移及患者预后无显著相关性。结论:ER、PR 在 PTC 中表达敏感性较高,可以作为鉴别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有效指标。Her2/neu 在 PTC 中无表达,其与 PTC 患者预后无关,与 Her2/neu 相关的靶向治疗药物不可应用于 PTC 的治疗。

  • 16排螺旋 CT 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可行性

    作者:王勇;靳光华;付汉东

    目的:探讨16排螺旋 CT 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可行性与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胃癌患者78例,16排螺旋 CT 进行诊断,并进行常规 CT 扫描与增强 CT 灌注扫描。结果:78例患者中有淋巴结转移60例,无淋巴结转移18例,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76.9%。无转移淋巴结组的肿瘤直径为(0.54±0.11)cm,而有淋巴结转移组的肿瘤直径为(0.87±0.12)cm,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 CT 扫描,图像无伪影,靶平面保持良好。有淋巴结转移组的 PS 与 BV 值都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 <0.05)。经过 CT 判定为淋巴结转移61例,无淋巴结转移17例,与手术病理判定对比,螺旋 CT 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100.0%和94.4%。结论:16排螺旋 CT 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能获得更好的肿瘤血液动力学信息,具有很好的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对胃癌制定合理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恶性胶质瘤与单发脑转移瘤的扩散加权成像鉴别诊断研究

    作者:邱妮妮;张丽君;周昊;胡兴荣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对恶性胶质瘤与单发脑转移瘤的鉴别作用。方法:回顾自2006年6月份以来,入我院治疗的确诊为恶性胶质瘤与单发脑转移瘤的患者,在不同的 b 值下应用扩散加权成像进行扫描,获取瘤体及瘤周和正常侧组织的信号值及 ADC 值,评价不同 b 值下,扩散加权成像对恶性胶质瘤与单发脑转移瘤的鉴别作用。结果:共纳入患者40例,其中恶性胶质瘤患者25例,单发脑转移瘤患者15例。通过对照发现,两组患者的瘤体区域信号值及瘤周 ADC 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信号值差异佳 b 值、截点分别为5000s/mm2、226.4×10-3 mm2/s,敏感性为86.7%,特异性为56%,阳性预测值为54.2%,阴性预测值为87.5%;ADC 值差异佳 b 值、截点分别为1000s/mm2、1.40×10-3 mm2/s,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8%,阳性预测值为79%,阴性预测值为100%。结论:随着 b 值的改变,扩散加权成像对恶性胶质瘤与单发脑转移瘤的鉴别作用有所改变,以 ADC 佳 b 值和截点为1000s/mm2、1.40×10-3 mm2/s 时鉴别作用佳,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8%,阳性预测值为79%,阴性预测值为100%。

  • 肺外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7例超声图像特征分析

    作者:张贵祥;朱莉萍;张平丽

    目的:探讨肺外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穿刺活检及手术病理组织证实的 IMT 患者超声图像,其中男性3例,女性4例,年龄5~71岁,平均年龄47.1岁。病程1个月~13年。分析病变的发生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血流信号及有无转移等特点。结果:位于腹腔2例,盆腔2例,前臂、腹股沟、臀部各1例。3例瘤体大径>5cm,4例瘤体大径<3cm。5例瘤体形态规整,2例瘤体形态不规整。6例瘤体边界清楚,1例瘤体边界不清楚。5例瘤体为低回声,2例为囊实混合回声。2例瘤体血流信号不丰富,5例血流信号丰富。7例 IMT 均未发现转移灶。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肿瘤细胞表达 Vimentin、SMA、MSA、Desmin,其阳性率分别为100%、100%、100%、47.6%。结论:超声检查能清楚显示 IMT 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血流信号及其有无转移等,但超声图的表现无特异性,确诊依赖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 多发性骨髓瘤相关肾损害的危险因素

    作者:俸桃;黄梅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相关肾损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89例患者资料。将患者分为 A 组(肾功能正常)57例,B 组(肾功能损害)32例,各因素首先采取单因素分析,对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一步采取非条件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 Hgb、血 Ca、血 P、血 URIC、血清β2-MG、尿本周氏蛋白、轻链类型、感染以及肾毒性药物九个因素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上述单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八个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血 Ca、轻链类型以及 Hgb 三个因素进入回归模型(P <0.05)。结论:肾损害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主要表现,高血钙、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游离轻链类型以及贫血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发生相关性肾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

  •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联合过继免疫治疗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分析

    作者:王存邦;白海;葸瑞;潘耀柱;徐淑芬;张茜;陈燕;周进茂;吴涛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联合过继免疫治疗 B 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on -Hodgkin's lymphoma,NHL)的疗效。方法:以2000年1月-2009年12月经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确诊的78例 B 细胞性 NHL 患者为治疗组,交替应用 CHOP、TAOP 和 MEOP 方案各2个疗程化疗后,以化疗联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方法动员自体外周血干细胞,TBI +VEMAC 方案实施预处理,进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造血恢复后每月给予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100WU /d ×10天为1个疗程的过继免疫治疗,6个疗程后观察疗效。以1995年1月-1999年12月的52例 B 细胞性 NHL 患者为对照组,化疗及移植方法同上,未给予过继免疫治疗。随访时间5年。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中各有1例患者在3个月、2个月时分别因肝功衰竭和脑出血死亡,其他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随访1年时,治疗组和观察组患者无病生存(disease free survival, DFS)率分别为96.2%、90.4%(P >0.05)。随访3、5年时,两组患者的 DFS 分别为93.6%、88.5%和73.1%、65.4%(P <0.01)。随访1年时,两组中 III /IV 期患者的 DFS 分别为95.2%和88.1%(P >0.05)。随访3、5年时,两组中 III /IV 期患者的 DFS 分别为92.1%、87.3%和69.0%、59.5%(P <0.01)。结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联合过继免疫治疗 B 细胞性 NHL 疗效显著,尤其 III /VI 期患者获益明显。

  • 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影响因素

    作者:陈佳;刘玲玲

    目的:探讨老年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4月104例老年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患者危险因素。结果:疗效上,总有效率为70.19%,进展为29.81%;在预后进展患者中,临床分期、IPI 评分、GCB、LDH、Ki -67是老年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预后进展影响因素,同时也是高危影响因素(P 均<0.05),而和性别、结外侵犯、bcl -2、bcl -6、B 症状、ECOG 评分无关(P >0.05)。结论:影响老年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预后的影响因素和患者具体疾病情况密切相关,应重视患者实际情况并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诱导治疗期并发脑梗塞:一例报告和文献复习

    作者:于亚平;安志明;宋萍;王利平;周晓刚;李峰;唐玉梅;翟勇平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 A 酸(all -trans -retinoic acid,ATRA)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时并发广泛脑梗塞的临床特点。方法:对一例以阴道出血和重度贫血为主要表现的患者进行骨髓细胞学、流式免疫分型、染色体和融合基因检查。对神经系统异常进行脑 MRI 检查。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骨髓细胞学、染色体和融合基因检查确诊为 APL。ATRA 治疗后第三天,患者突然出现失语、意识不清和右侧肢体瘫痪。MRI 检查示左侧额、顶、颞和枕叶广泛脑梗塞。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检查示心肌缺血。经亚砷酸和去甲氧柔红素联合诱导治疗及神经营养等支持治疗后,患者 APL 获完全缓解。意识恢复正常,失语明显改善,但右侧肢体瘫痪未恢复。结论:APL 诱导治疗过程中可合并脑梗塞和心肌梗塞等血栓并发症,需提高认识。

  • 高海拔地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特征分析

    作者:乔静巧;何苗;欧剑锋;吴涛;白海

    目的:分析高海拔地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id leukemia,CLL)免疫表型特点。方法:采用 CD45/SSC 双参数设门,应用三色流式细胞术对高原地区26例 CLL 患者进行免疫分型。结果:26例患者中 CD5、CD19、CD22、CD20、CD23、HLA -DR、CD11c、CD10、κ轻链、λ轻链的阳性率分别是96.2%、92.3%、96.2%、96.2%、88.5%、92.3%、57.7%、15.4%、100%、100%,而 CD34、CD38、FMC7以及 T 细胞相关抗原CD3、CD4、CD8检测呈阴性。结论:与典型的 CLL 免疫表型特征相比,CD22高阳性率,CD11c 和 CD10的伴随表达,以及κ轻链和λ轻链同时双阳性表达有可能是高海拔地区 CLL 的重要免疫表型特征。本研究可为高海拔地区 CLL 免疫表型分析提供参考和鉴别诊断依据。

  • PVP 中“骨水泥推进器外套管”改良后在椎体骨质破坏穿刺活检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牛宁奎;王学伟;施建党;丁惠强;师志云

    目的:评价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中的骨水泥推进器外套管改良后在椎体骨破坏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0例脊柱椎体骨破坏患者,采用改良后的 PVP“骨水泥推进器外套管”进行经皮穿刺活检,比较该方法的穿刺病理结果和术后病理结果。结果:30例穿刺全部获得成功,穿刺活检阳性27例,穿刺活检阳性率90.0%(27/30)。8例患者选择放化疗或放弃治疗。在行手术治疗获得大体标本病理诊断者22例,19例穿刺活检结果与终手术病理结果相符,准确率86.4%(19/22)。其中溶骨性骨破坏12例,穿刺结果的阳性率91.7%(11/12),准确率83.3%(10/12);硬化性骨破坏7例,穿刺结果的阳性率85.7%(6/7),准确率85.7%(6/7);囊性病变3例,穿刺结果的阳性率66.7%(2/3),准确率66.7%(2/3)。恶性肿瘤总例数11例,穿刺活检敏感性81.8%(9/11),特异性90.9%(10/11)。结论:PVP 中“骨水泥推进器外套管”改良后在椎体骨破坏穿刺活检中安全、阳性率高、准确率高,并可获得较多肿瘤组织,对术前诊断有较大价值。

  • 三次曝光技术在后颈电子线补量中的应用

    作者:谷晓华;杨留勤

    目的:IP 板与自制十字板合用,采用三次曝光照相技术拍摄射野证实片,用于后颈电子线补量照射范围的确定。方法:将自制十字补板和 IP 板放置在相应位置,分三次曝光拍摄射野证实片,确定电子线后颈量的照射范围,然后在模拟机下同体位拍摄复合定位片,评价照射范围是否符合治疗要求。结果:8例需要后颈电子线补量的病人使用三次曝光方法拍摄射野证实片,经模拟定位机同治疗体位拍摄复合定位片证实,经主管医生确认电子线后颈补量照射野范围均符合治疗要求,PTW 2D -ARRAY729矩阵验证剂量误差符合要求。结论:采用三次曝光技术确定电子线照射野的方法,可用于鼻咽癌及其他口咽部肿瘤治疗时对后颈电子线补量,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实用。

  • 直肠癌放疗不同技术和体位对小肠受照剂量的比较

    作者:孔伟;夏新舍;折虹;丁喆;闫钢;尚钧;王艳阳

    目的:分析直肠癌放射治疗过程中,不同放疗技术和不同治疗体位对小肠受照射体积的影响。方法:选取18例直肠癌患者,膀胱充盈的状态下,治疗体位为仰卧位和俯卧位下分别扫描两组定位 CT 图像,分别传输至计划系统。在两组 CT 图像上分别制作三维适形(3D -CRT)和调强放射治疗(IMRT)计划,比较小肠在接受不同剂量的受照绝对体积差异(V5~45)。结果:相同体位,IMRT 相比3D -CRT,小肠 V45明显降低,V15两者基本接近。采用相同放疗技术,俯卧位相比仰卧位小肠 V45和 V15均明显降低。结论:直肠癌放射治疗,相比放疗技术,治疗体位对小肠受照体积的影响更大。

  • 真空垫和热塑体网在放疗精确摆位中的临床比较

    作者:杨庆龙;孙小杨;杨波;庞皓文;吴敬波

    目的:比较真空垫和热塑体网两种定位技术的复位通过率,讨论两种定位技术的特点和适应性。方法:各组选择20例病人,在疗程中期和定位时的中心点层面 CT 图像上,比较两组病人的中心点在 z 方向(头脚方向)的误差Δz 和 y 方向(前后方向)的误差Δy,以同时满足Δz≤5mm 和Δy≤3mm 为复位通过,统计两种定位方式的复位总通过率。以体质指数(BMI)是否大于25为界,统计两种定位方式的复位通过率。结果:真空垫组和热塑体网组的总通过率分别为60%和80%,BMI <25和 BMI≥25的真空垫组复位通过率为40%和20%,热塑体网组为80%和0。结论:热塑体网定位技术更适用于体型适中,放疗方案趋向于根治性放疗的病人。真空垫定位技术适用于体型较胖,布野方案为单野或者其他简单布野方式的病人。

  • 喉罩在喉气管裂开成形术中的应用

    作者:王彬荣;田丽颖;苏小花;孙绪德

    目的:观察喉罩在喉气管裂开成形术中对病人血流动力学和应激激素水平的影响,评价喉罩在喉气管裂开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8例 ASAⅠ-Ⅲ级的喉气管狭窄择期手术的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喉罩组(A 组)和局麻气管切开组(B 组),每组24例。A 组:快速麻醉诱导后置入双管型喉罩,固定后行麻醉机控制呼吸,待气管切开后台上置入气管导管,拔除喉罩,通过气管导管行控制呼吸后继续手术。B组:先在局部麻醉下行气管切开置入气管导管,固定后行麻醉机控制呼吸继续手术。观察两组在麻醉诱导前(T0)、置入喉罩或气管切开置入气管导管即刻(T1)、置入喉罩后或气管切开置入气管导管后10min(T2)和置入喉罩后或气管切开置入气管导管后30min(T3)的 MAP、HR、SpO2变化。记录两组气管切开术中出血量、气管切开所需时间、误吸和气管痉挛的发生率。观察麻醉前(T4)、置入喉罩后或气管切开置入气管导管后即刻(T5)、喉气管裂开成形术术毕即刻(T6)和术后30min(T7)4个时点的应激激素水平。结果:B 组患者在 T1时点的 MAP、HR 明显高于 T0时点(P <0.01),T2、T3时点与 T0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B组与 A 组比较,T1时点的 MAP、HR 明显升高(P <0.01)。与 B 组病人相比,A 组病人气管切开术的出血量明显减少,气管切开术时间缩短,未发生误吸及气管痉挛,不良事件少(P <0.05)。B 组自插管后各时间点的血糖均明显高于麻醉前(P <0.05),A 组在手术结束时血糖上升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B组在 T6和 T7时点的血糖上升明显高于 A 组(P <0.05)。两组血皮质醇在 T6时点均高于 T4时点(P <0.05);T7时点的血皮质醇 A 组下降,而 B 组继续上升,B 组与 A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局部麻醉下气管切开置入气管导管通气相比,双管型喉罩通气应用于喉气管裂开成形术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干扰小,不良反应少,引起的应激反应轻,同时能保证有效地通气,为喉气管狭窄患者提供了安全保障。

现代肿瘤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4 05 06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