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放射学实践杂志

放射学实践

放射学实践杂志

Radiologic Practice 방사학실천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影响因子: 1.0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0313
  • 国内刊号: 42-120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12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同济医院《放射学实践》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郭俊渊 胡道予 Paul Gerhardt(德国)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介入治疗肝移植术后复杂肝动脉并发症一例

    作者:李京雨;徐力扬;张东;刘明;张永田

    病例资料 患者,男,47岁,因肝硬化肝癌行肝移植术.术前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anine transferase,ALT)80U/l,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8μmol/l.

  • 肺动脉瘤CT表现分析一例

    作者:林毅;吴少平;周翔平

    肺动脉瘤临床少见,国内尚无其CT表现的详细报道.现将临床资料完整的房间隔缺损致肺动脉瘤1例报道如下.

  • MR诊断成人左心室肌型憩室一例

    作者:柳志刚;夏黎明;朱杰敏

    例资料患者,女53岁.活动后偶感轻度胸闷、心悸.体验:心界叩诊向左稍扩大,听诊未见明显杂音,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

  • 正常胃的MRI表现与扫描技术

    作者:黄锐;孔祥泉;陈道达;于群;熊茵;刘永华;刘定西

    目的:研究正常胃的MRI表现和扫描技术.方法:在胃不同充盈状态下,采用单次屏气快速扫描序列,共进行72人次MRI平扫和7次增强检查,分析正常胃的MRI表现和图像质量.结果:按充盈程度不同,胃壁形态可分为扩张不良、适度扩张、充分扩张3型表现.MRI能较好显示胃及其与邻近器官的关系.胃壁厚度平均值在适度扩张下为2.7mm,在充分扩张下为2.4mm.T2WI图像均无运动伪影,79%的T1WI图像在使用解痉剂后无运动伪影.结论:采用单次屏气快速扫描序列,MRI能获得满意的胃部图像,较好显示胃及其与邻近解剖关系.

  • 胰胆管合流异常的CT诊断(附3例报告)

    作者:周存才;李传福;孙国瑞;李占元;董典宁;王天宝;张宗利;姜旭生

    目的:探讨CT诊断胰胆管合流异常的可能性.方法:结合正常胆管、胰管汇合部解剖,复习3例胰胆管合流异常病人的CT表现.结果:正常情况下,胆总管与主胰管在十二指肠壁内汇合.胰胆管合流异常时,可见两者在十二指肠壁外直接汇合,此为直接征象;或是胆总管与主胰管先呈"双管征"样排列,在其后的断层图像上则成为一个管道,虽未看到直接汇合,但实际上已经汇合,此为间接征象.结论:CT同样可以诊断胰胆管合流异常.

  • 多层螺旋CT在诊断结肠病变中的应用

    作者:李良才;唐秉航;何亚奇;黄德成;刘强;郑爱平;林长銮

    目的:研究MSCT结肠检查4种后处理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MSCT对37例患者行一次屏气全结肠段容积扫描,包括结肠癌14例,结肠息肉16例,慢性结肠炎5例,结节型回盲瓣误诊息肉1例,结肠多发憩室1例.除1例憩室外,均经手术和/或纤维结肠镜检查活检病理证实.在工作站获取多平面重建(MPR)、CT仿真结肠镜(CTVC)、三维表面遮盖显示(3D-SSD)、四维透明显示(4D-Raysum)4种后处理图像并进行比较.结果:CTVC有利于息肉的检出,本组显示小息肉直径为3.5mm,与纤维内镜比较息肉的总检出率为86.5%.MPR能直观反映息肉和癌肿处肠壁及肠周侵犯情况,对癌肿肠周侵犯判断正确率达100%,同时有助于结肠正常结构、粪块及肿瘤鉴别.4D-Raysum较3D-SSD、MPR及CTVC在显示癌肿长度上占优势,判断正确率可达100%,亦优于钡灌肠检查.结论:MPR、CTVC、3D-SSD、4D-Raysum检查结肠病变临床应用价值各有不同,4种后处理技术的结合更有利于结肠病变的诊断.

  • 大剂量甘露醇对脑体积变化的CT探讨

    作者:杨建林;兰军;吉六舟;邓全成;杨明;睢继兵

    目的:研究大剂量甘露醇治疗后,脑室系统及脑池、脑沟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经大剂量甘露醇治疗后患者的CT表现.结果:以上病例均有不同程度地脑室系统、蛛网膜下腔的扩大及增宽.结论:大剂量使用甘露醇可引起脑体积的缩小.

  • 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流成像对指导肺癌手术的价值

    作者:黄飚;梁长虹;王小冰;陈刚;黄美萍;黄国富

    目的:研究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流成像(3D DCE MRA)对肺癌侵犯血管的显示能力,探讨MRA术前对手术计划的指导价值.方法:肺癌患者26例,除常规MR检查外,注射Gd-DTPA 0.2mmol/kg后,冠状面动态三维超快速梯度回波采集,大强度投影法(MIP)重建.分析肺癌与血管的关系,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26例中25例肺部不同时相的血管显示清晰,9例肿瘤贴邻血管,另16例可见肿瘤粘连或包绕大血管.结论:3D DCE MRA可清晰显示肺段以上的肺动脉和肺静脉,对术前判断肿瘤能否切除及手术切除的范围有指导意义.

  • 螺旋CT对中央型肺癌临床分期的诊断价值

    作者:田锦林;杜双存;廖云贵;陈书林

    目的:探讨螺旋CT(SCT)对中央型肺癌术前分期的价值.方法: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支气管肺癌共88例,将SCT检查结果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螺旋CT分期和术后病理符合率为:Ⅰ期83.3%,Ⅱ期87.0%,ⅢA期94.1%,ⅢB期95.0%,Ⅳ期100%,总体符合率92.0%.螺旋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82.9%,特异性83.3%,准确率83.0%.结论:螺旋CT对中央型肺癌术前分期有较高的准确性,对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较高价值.

  • 28例肺结核不典型表现分析

    作者:王登堂

    近些年来由于城市流动人口增加,人群感染机会增多,导致肺结核发病率增高[1],加之治疗和用药不规范等原因,因此在临床经常发现一些影像学和临床症状都不典型的肺结核病例.

  •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MRI诊断

    作者:王佩芬;周康荣;陈祖望

    目的:探讨多发性大动脉炎的MRI检查方法和诊断价值.方法:41例临床确诊为多发性大动脉炎进行MRI SE序列和MRA检查,其中35例行动态增强MRA.41例中的11例同时行血管造影,26例行彩超检查.结果:41例MRI检查共显示血管狭窄、闭塞145段,动脉瘤9个,与血管造影、彩超对照比较,二者符合率均>90%.结论:MRISE序列、常规MRA和动态MRA的联合应用,可准确、直观地显示多发性大动脉炎血管受累的性质、范围和程度,基本上可以替代血管造影.

  • 肺结核不典型CT表现误诊分析

    作者:颜志平;吴贵华

    目的:对肺结核不典型的CT影像特点进行分析以总结误诊原因.方法:24例肺结核均行CT平扫,其中2例做增强扫描,全部经临床或病理确诊.结果:按CT表现分3型:①结节/肿块型16例,边缘光滑者9例,毛糙者4例,浅分叶3例;②片状实变型5例,形态不规则,密度均匀,边缘模糊;③肺不张型3例,表现为叶或段支气管狭窄或闭塞,肺组织体积缩小.结论:肺结核的发病出现新趋势,老年结核增多.其影像袁现多样,应根据各种征象进行综合分析,避免误诊为肺癌.

  • 肺结核不典型的X线、CT表现及误诊分析(附30例报告)

    作者:肖观东;李本美;刘亚萍;王广平;刘爱明;李发洲;程襄忠

    目的:提高对肺结核不典型表现的X线、CT表现的认识,避免误诊.方法:30例肺结核不典型表现的患者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18~55岁,平均36岁.摄正位胸片21例、侧位8例、CT 20例.由4名影像科医师,每两人一组,采取双盲法读片,总结X线、CT表现及分析误诊原因.结果:30例不典型肺结核中支气管内膜结核7例,节段实变型及肺叶型各3例,结节或肿块型5例,粟粒结节状及多发结核瘤各2例,空洞型4例,下叶结核4例.共误诊13例,其中误为肺癌6例,误为炎症5例,1例误为肺泡癌或转移癌,1例误为转移癌.结论:肺结核不典型的X线,CT表现各有特点.部位、形态不典型,影像检查不全面,过分依赖某些征象的诊断价值,忽视临床等为主要误诊原因.

  • 螺旋CT门静脉三维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作者:张红丽;郭启勇;钱铭辉

    螺旋CT门静脉三维成像(three-dimensional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portography)为螺旋CT门静脉成像后的三维重建,是利用螺旋CT在受检者门静脉对比剂充盈的高峰期行连续原始数据容积采集,然后运用计算机后处理功能,重建成门静脉立体影像的血管成像技术.

  • 肝癌治疗中化疗药物的应用:回顾及展望

    作者:卢伟;李彦豪

    肝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ncer,HCC)的化学抗癌药物治疗(化疗)在半个多世纪以来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许多肿瘤诸如皮肤癌、恶性葡萄胎、淋巴瘤、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等恶肿瘤已可以用化疗治愈.

  • 平面回波成像(EPI)在腹部的临床应用

    作者:郭友;胡道予;王承缘

    平面回波成像(echo planar imaging,EPI)是目前为止快速的磁共振成像方法.它在脑和心脏快速成像、心脏电影、磁共振血管造影、脑功能MRI(包括脑功能活动、脑灌注和脑弥散MRI)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 弥散加权成像对膝关节腔积液诊断价值的探讨

    作者:楼海燕;王仁法;王承缘;夏黎明;邹明丽;陈曌

    目的:应用MR SE/EPI DWI序列对在膝关节腔内的滑液进行成像,探讨不同类型积液的弥散特征及弥散成像对关节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我院2001年1月~7月间因膝关节疾病出现症状行MRI检查的24例患者,在不同B值下应用SE-EPI DWI序列对膝关节腔轴位扫描,图像传至Sun工作站,对所有病人的弥散图和ADC图进行兴趣区分析.统计检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经统计学检验,临床有外伤史的关节腔积液和无外伤史有症状的关节腔积液的ADC值无显著性差异;外伤时间的长短对关节腔积液的ADC值并无统计学上的显著影响.随弥散强度的增加,无论何种关节腔积液,其信号值均逐渐下降,ADC值降低.不同B值的ADC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MR弥散加权成像对外伤性和非外伤性关节腔积液的鉴别作用有限,外伤性关节腔积液的弥散特征基本一致,外伤时间不影响关节腔内液体的弥散.

  • 踝关节周围隐匿性骨折的MRI诊断

    作者:常恒;袁明远;肖湘生

    目的:探讨踝关节周围隐匿性骨折MR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8例有明确外伤史、临床症状明显但平片检查阴性患者行MRI检查,其中男11例,女7例,场强1.5T,常规SE序列T1W成像(TR/TE=700/20)、快速SE序列T2W成像(TR/TE=4700/100)和脂肪抑制(FS)序列.结果:18例患者共有22处骨髓信号异常,15处为T1低信号、T2高信号,7处为T1低信号、T2混杂信号,脂肪抑制序列均为明显高或混杂偏高信号.结论:MRI是早期诊断隐匿性骨折的理想方法,T2WI脂肪抑制序列为准确和敏感.

  • 经皮微波凝固治疗恶性肝肿瘤的初步观察

    作者:王精兵;冯敢生;梁惠民;吴汉平

    目的:评价经皮微波凝固治疗(PMCT)恶性肝肿瘤的近期疗效,探讨其佳适应证和治疗相关因素.方法:应用MTC-3-500s型微波治疗仪,超声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热凝固,对44例肝肿瘤(52个结节,直径2.3~8.6cm)进行了116次、323个点的治疗.每个点微波输出功率40~60W,作用时间3~6min.分别观察肿瘤坏死范围、大小变化、AFP/CEA水平、肝功能变化及并发症.结果:治疗后增强CT或MRI示肿瘤区完全无强化占69.2%(36/52),其中直径≤5cm 34个;67.3%(35/52)的病灶明显缩小;32例(32/36)原发性肝癌AFP升高者,28例明显下降,且8例降至正常;8例转移癌术前CEA均升高,术后明显下降.所有患者术后肝功能轻度损害,发生自限性腹腔出血3例,少量反应性胸水5例、腹水6例均经内科治疗恢复.结论:初步结果表明,PMC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直径5cm以下的肝肿瘤多可完全灭活,对于直径5cm以上者采用分次治疗可使肿瘤明显缩小.

  • 金属支架治疗恶性食管狭窄26例

    作者:严子才;李玉;张海波;王宁

    目的:评价支架置入对食管恶性狭窄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各种原因引起的恶性食管狭窄患者26例,男19例,女7例.局麻下将导引钢丝通过食管狭窄处,送入支架释放器,支架与狭窄段核对准确后,释放支架,术后1周通过食管钡餐或造影以观察支架展开程度,记录症状改善状况,并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结果:共释放支架30个,其中Ultraflex支架23个,Gianturco-Z支架7个,置入即刻接近完全展开2例,其它呈受压型展开>50%,1周后复查接近完全展开达21例,其余展开程度有不同程度增加,8例食管-气管瘘全部闭合.进食梗阻及呛咳症状消失,术后1周2例患者出现黑便,其中1例呕少量咖啡样胃内容物,治疗后消失,未有出现上消化道大出血.14例有完整随访资料.2例术后2个月出现呼吸困难,检查显示气管受压,经X线立体定向放疗及普通放疗后症状减轻,1例术后3个月检查发现肿瘤向食管内生长,但未引起明显进食梗阻症状.结论:①覆膜支架置入是缓解恶性食管狭窄进食困难以及闭合食管-气管瘘的有效治疗方法;②Ultraflex支架可能有利于减少大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 岛津XED150L-20型X线机故障检修二例

    作者:刘玉涛

    故障一透视时见监视器显示的图像非常之模糊,点片摄影工作正常.

  • 鼻窦CT冠状位扫描改良法临床应用

    作者:张江帆;王仁法;肖明;黄文华;张进华;丁晖

    长期以来,鼻窦冠状位扫描均采取先摄头部侧位定位片,再从定位片上取层,然后再进行冠状位扫描.这种方法患者需进行2个序列的扫描才能完成检查,时间长、射线量也大.

  • 束光器延时开关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作者:刘翔;黄艳荣

    目前,本院使用4台岛津EDL 50L型500mA X线机作为常规拍片的主力,因工作量大,束光器延时开关特别容易损坏,由于该机型较老,配件不易购买而且价格昂贵,所以自行设计制作了延时开关电路(延时时间1~30s,可调).

  • 肺部球形病变测量与倍增时间的计算

    作者:宋国祥

    胸部X线检查中肺内球形病变比较常见,作为影像科医生一般都对病灶的大小进行前后对照,以确定病变性质.

  • 仿真喉镜和MSCT多平面重建对上呼吸道狭窄的检测与分级

    作者:孙贞;王承缘

  • 原发腹膜后区肿瘤的CT诊断

    作者:戴景蕊;石木兰

    腹膜后区肿瘤是指原发于腹膜后间隙内非器官来源的各种组织肿瘤,发病率很低.国外报道腹膜后原发肿瘤在所有肿瘤中所占比例<1%,77%~90%为恶性[1,2].

  • 加强学科联系与合作,提高器官移植技术应用水平

    作者:杨建勇

    1954年第一例人体器官移植手术成功,1972年我国首例肾脏移植手术的成功,虽然在时间上我们落后与国外十几年,但经过我国医学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在该领域已逐步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 心肌肌钙蛋白Ⅰ检测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

    作者:岑千红

    目的:比较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放射分析法定量检测25例AMI和2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病人血清中CTnI和CK-MB,然后对两组病人检测CTnI和CK-MB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CTnI正常参考值按试剂盒说明定为<0.1ng/ml,≥0.1ng/ml定为阳性(+).CK-MB正常参考值按试剂盒说明定为<25U/l,≥25U/l为阳性(+).25例AMI病人CTnI均为阳性,CK-MB16例阳性,9例阴性(P<0.01).22例UA病人CTnI仅一例阳性,其余阴性,CK-MB 5例阳性,17例阴性,(P<0.05),CTnI诊断AMI的敏感性高于CK-MB(分别为100%和64.0%),CTnI诊断AMI的特异性高于CK-MB(分别为95.5%和77.3%).结论:检测CTnI对于AMI的诊断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是一种心肌损伤的特异性血清指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99mTc-MIBI显像鉴别乳腺肿物良、恶性及探测腋窝淋巴结转移

    作者:陈璟;吴华;胡健;周健

    目的:探讨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肿瘤阳性显像方法对鉴别诊断乳腺肿物良、恶性及探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0例一侧乳腺单发可触及肿物的女性患者,进行仰卧前位及俯卧左、右侧位99mTc-MIBI肿瘤阳性显像.在10~20min早期相和90~120min延迟相中,观察双侧乳腺及双侧腋窝和锁骨上淋巴结区的放射性分布情况,并计算患乳病变区与相对应健侧的计数比值(T/NT).所有病例均有病理结果对照.结果:99mTc-MIBI肿瘤阳性显像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灵敏度为92.9%,特异性为90.6%,阳性预测值为89.7%,阴性预测值为93.5%,准确性为91.7%;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83.3%,特异性为86.1%,阳性预测值为80%,阴性预测值为88.6%,准确性为85%.结论:99mTc-MIBI肿瘤阳性显像对于鉴别乳腺肿物的性质和探测腋窝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磁共振泌尿造影在肾移植病人术后监测的应用

    作者:洪闻;张雪哲;卢延;王武;黄振国;杨志豪

    目的:评价磁共振泌尿造影(MRU)对监测肾移植并发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快速自旋回波(FSE)重T2加权序列对15例患者移植肾进行冠状位扫描,将图像按大强度投影(MIP)法重建出MRU图像.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尿路便阻者2例,尿漏2例,吻合口动脉瘤1例.经临床及化验室检查证实为排异反应4例,环孢素A毒性反应2例.移植肾正常4例.结果:各例的MRU均清晰显示移植肾在盆腔内的位置及形态,对梗阻的尿路、肾盂积水及尿路梗阻部位显示良好,解剖结构清晰,结合MR与其它影像资料,可对梗阻作出定性诊断,对肾周积液存在的位置及积液量显示清楚.结论:MRU是无创伤的检查方法,可判断移植肾的大小、肾周积液是否存在及移植肾集合系统是否扩张,对尿路梗阻定位、定性准确,是一种新的安全的术后并发症影像监测手段,适合于肾移植后输尿管并发症的监测.

  • 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在肾移植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作者:郑军华;王晨光;闵志廉;朱有华;齐隽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扫描技术在肾移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采用Marconi MX 8000 MSCT扫描仪对27例肾移植术后患者进行下腹部螺旋扫描.扫描条件为120kV、220mAs.平扫:每圈螺层4层,周旋时间0.5s,层厚3.2mm,重建层距1.6mm,螺距1.25.扫描长度总层数200~300.要求扫描野包括位于髂窝内的移植肾,肾动静脉及其与髂内外动脉、髂外静脉吻合处、输尿管及其与膀胱吻合处.增强扫描:以3ml/s流率经肘静脉注射60%欧乃派克60~100ml.于注射开始后22s(延时)、70s行下腹部扫描,范围和方法同平扫,要求分期显示肾动脉、肾皮质、肾实质、肾静脉以及肾盂、输尿管.结果:27例肾移植术后均清楚显示移植肾矢状位、冠状位图像、多层面图像、3D和4D立体图像、CT血管造影图像、血管和肾盂输尿管图像等.4例为阳性结果.阳性病种包括:移植肾包膜下积液1例,移植肾、输尿管中度积水3例,原因为输尿管膀胱吻合处狭窄,做了探查+输尿管膀胱吻合处狭窄切除及再吻合术.结论:MSCT扫描技术为肾移植检查带来方便和直观的矢状位、冠状位图像、多层面图像、3D和4D立体图像、CT血管造影图像、血管和肾盂输尿管图像等,对评价手术疗效有积极意义.

  • 磁共振泌尿系造影在肾移植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郑军华;闵志廉;朱有华;齐隽

    目的:评价磁共振泌尿系造影(MRU)的成像技术对揭示肾移植术后尿路梗阻部位及原因的价值.方法:用重T2加权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和脂肪抑制技术行MR泌尿系成像62例.其中男45例,女17例.年龄为26~56岁.原发病均为慢性肾炎尿毒症,均为首次移植.临床诊断急性排斥反应8例,移植肾急性肾小管坏死2例,B超提示移植肾轻度积水4例,移植肾、输尿管中度积水5例.所有图像均作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处理.结果:60例肾移植术后均清楚显示肾实质和泌尿系集合系统高质量的影像,除2例移植肾急性肾小管坏死患者外.19例为阳性结果.阳性病种包括:移植肾、输尿管中度积水5例,原因为输尿管膀胱吻合处狭窄4例,其中l例伴假性囊肿形成,输尿管距膀胱吻合口2cm处狭窄1例,均作了探查+输尿管膀胱吻合处狭窄切除及再吻合术.4例为移植肾轻度积水,未见输尿管膀胱吻合处狭窄,作临床随访.8例为急性排斥反应,2例为移植肾急性肾小管坏死功能衰竭.结论:MR泌尿系成像是一种很可靠的、非侵袭性的检查方法.在形态上,它能较好地显示泌尿系的解剖结构,是技术上的一大进步;对肾移植术后发生的输尿管外科并发症的诊断尤其有效、安全.

  • 胰肾联合移植的MRI和MRA评价

    作者:朱文珍;夏黎明;漆剑频;王承缘;胡道予;胡军武;冯定义

    目的:评价MRI和3D增强MRA对胰肾联合移植并发症的诊断价值,并与穿刺活检和DSA对比研究.方法:5位患者5次MR检查在术后7天~2年进行,采用GE 1.5T MR机型,成像技术包括轴位和矢状位脂肪抑制SE序列T1WI及FSE序列T2WI,3D增强MRA扫描后行轴位或矢状位脂肪抑制T1WI扫描,以计算胰肾移植物的实质增强平均百分率(MPPE).MRCP及MRU采用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3D增强MRA采用"Smartprep"技术,其资料均采用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及多平面重建(MPR)进行处理.结果:5例移植胰腺,MRI发现2例正常,1例急性排斥反应,1例慢性排斥反应伴纤维化和1例迟发性胰腺炎.5例移植肾,MRI显示4例正常,1例急性排斥反应伴肾梗死.MPPE能鉴别梗死和其它并发症.3D增强MRA能显示血管并发症,如移植血管狭窄、闭塞、动脉瘤形成或血管连接处狭窄等,其结果与DSA相当.MRCP和MRU能分别显示胰管和尿路情况.结论:MRI和3D增强MRA的联合应用使胰肾联合移植的并发症能清楚显示和诊断.

  • MSCT血管成像与血管造影对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观察对比研究

    作者:陈光;沈文;陈凯;祁吉;刘英秀;赵颖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与普通血管造影检查的对比研究,对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初步的探索.方法:对我院自1998年9月~2000年10月共收治100例肝移植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从中选择既进行了普通血管造影检查又进行了多层螺旋CT检查的患者,对其两种影像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6例患者满足研究标准.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结果显示:16例患者中肝动脉未见异常6例,肝动脉狭窄10例,其中轻度狭窄2例,中度狭窄4例,重度狭窄2例,完全闭塞2例.普通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显示:16例患者中肝动脉未见异常6例,肝动脉狭窄10例,其中轻度狭窄2例,中度狭窄4例,重度狭窄3例,完全闭塞1例.结论:多层螺旋CT肝动脉成像对于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的诊断具有安全、无创、准确的优点,可作为肝移植术后对肝动脉情况进行随访的首选手段,且可为肝动脉狭窄患者下一步进行治疗提供帮助.

  • 血管内支架在肝移植后血管并发症中的应用探讨

    作者:杨建勇

    目的:探讨血管金属内支架在肝移植后血管并发症中的适应证和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了8例使用血管金属内支架治疗肝移植后血管并发症的病例,并对术后病人情况进行了随访.结果:5例下腔静脉狭窄,支架置入后均获得了成功,术后2例(2/5)分别存活了22个月和8个月,另3例短期内死于其它原因;2例门静脉狭窄,1例(1/2)支架置入后存活了3个月,1例术后2周死亡;1例肝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患者术后短期内死亡.结论:血管内支架放置术是一种处理肝移植后血管并发症的有效方法,它适用于肝移植后血管扭曲、旋转引起的血管狭窄,如肝移植术后早期发生的下腔静脉狭窄.血管内支架在治疗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并发症中应谨慎选择.其它原因所致的血管狭窄,血管内支架可在单纯PTA治疗不满意时选用.

放射学实践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