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放射学实践杂志

放射学实践

放射学实践杂志

Radiologic Practice 방사학실천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影响因子: 1.0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0313
  • 国内刊号: 42-120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12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同济医院《放射学实践》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郭俊渊 胡道予 Paul Gerhardt(德国)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肺原发性小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一例

    作者:郭小皖;陈英敏;刘阳

    病例资料 患者,女,83岁,胸闷气短、咳嗽、咳痰2周,无发热史.患者安静休息时无明显不适,平地行走约50米后即出现胸闷、喘息,伴咳嗽,咳嗽以阵发性干咳为主,夜间较重,偶见白色粘痰咳出,自服“甘草片”后咳嗽症状有所减轻.1周前于当地医院行胸部X线平片提示:双肺下叶团片状密度增高影,左侧胸腔积液.为进一步诊疗收入我院,入院后给予抗感染治疗并完善相关检查.查体全身未扪及肿大淋巴结.心脏超声提示左心房扩张,主动脉瓣钙化伴少量反流,三尖瓣少量反流,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女性肿瘤全项提示CA125升高(约1934U/mL),其余肿瘤标记物及生化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行胸腔穿刺术抽出胸水并外引流,胸水生化结果:渗出液,未见抗酸杆菌及肿瘤细胞.痰培养显示无致病菌生长.胸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双肺下叶前基底段见不规则的软组织密度影,增强呈较均匀中度强化;双肺下叶前基底段支气管变窄、局部闭塞,左侧胸腔积液;双侧胸膜多发结节样增厚(图1~3).CT诊断:恶性病变可能性大,建议行支气管镜进一步检查.因胸水原因不明,且增长较快,遂转入胸外科行胸腔镜下左肺下叶及左侧胸膜活检并胸膜固定术.病理诊断:(左肺下叶及左侧胸膜结节)非霍奇金淋巴瘤,小B细胞型(图4).免疫组化:CD20(+++),CD79a(+++),CD21(部分+),CD3(+),CD43(+),Ki-67阳性率约30%(图5).

  • 胃壁静脉血管瘤一例

    作者:李嘉家;黄莹;朱露林

    病例资料 患者,女,27岁,数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胀痛,呈阵发性,无其他消化系统及泌尿系统症状.查体:右中上腹可触及一包块,质韧,边界清,活动性差,无触痛.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AFP、CEA、HCG均正常.超声:右中上腹探及以囊性为主的混合性回声区,大小为9.2cm×4.6cm×9.4cm,边界清;CDFI示回声区周边及内部彩色血流信号.CT检查:平扫示右中上腹多房囊实性混杂密度影,大者大小约6.8 cm×8.6cm,CT值30~58 HU,病灶内部密度欠均匀,可见分隔及絮状实性成分,病灶与胰头部分界欠清,邻近肠管受推压、移位;增强扫描显示病灶囊壁及分隔轻度强化,絮状实性稍高密度未见明显强化(图1~5).术中所见:肿瘤位于胃窦部大弯侧,自胃壁呈外生型向腹腔生长,大小约10 cm×10 cm×8 cm,呈椭圆形,质中,边界尚清;侵犯横结肠系膜、胰腺背膜及部分胰腺组织,与横结肠系膜形成粘连带;肿瘤切开呈多房囊性,流出大量暗红色液体后.仅剩囊壁及少许内容物.镜下病理示肿瘤组织由不规则囊性扩张的厚壁血管构成,部分管壁纤维化玻璃样变性,可见混合性血栓形成(图6).病理诊断:胃壁静脉性血管瘤伴局部血栓形成.

  • 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合并肝肺浸润一例

    作者:陆丹羽;唐秉航

    病例资料 患者,男,28岁,于2个月前发现阴囊皮疹,皮肤局部溃烂,形成小溃疡,伴轻度压痛,无明显瘙痒等症状.在当地医院予以头孢类抗生素等抗炎治疗无明显效果,遂转入我院就诊.查体:阴囊根部见花生米大小的溃疡面,溃疡较深,底部见淡蓝色分泌物附着,边缘光整,可见少许肉芽生长,外生殖器无明显异常.患者入院后出现间断发热,头面部皮肤出现红色丘疹.胸部CT平扫示双肺(主要分布于双侧中上肺野)弥漫分布大小不一的囊状透亮影,直径均<20 mm,囊壁厚度约1~1.5 mm,部分囊壁呈结节样增厚(图1),纵膈未见肿大淋巴结.上腹部MRI示肝脏内多发小结节状、片状等T1稍长T2异常信号,肝内胆管局段性轻度扩张;增强扫描示异常信号轻中度强化,边界模糊;DWI提示扩散受限(图2~5).活检病理:会阴溃疡组织大小约3 cm×3 cm×1.5cm,表面呈结节样,切面灰白色,质地中.镜下病理:送检组织被覆复层鳞状上皮,上皮下间质见胞浆丰富、核仁明显的瘤细胞呈片状浸润性生长,部分瘤细胞可见核沟,并见嗜酸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弥漫分布,小血管增生、充血(图6).免疫组化:CD1a(+)、S-100(+).病理诊断: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 直肠阴道隔巨大恶性孤立性纤维瘤伴双肺转移一例

    作者:肖亚丹;张思奋;冉鹏程

    病例资料 患者,女,78岁,自行扪及阴道肿物,伴大便次数增多且性状改变入院.查体:于直肠阴道隔处触及大小约10.0 cm×8.5 cm的质硬肿块,边界清,活动度差;阴道及直肠下段管腔变窄.腹部CT检查:子宫直肠间隙见一个大小约9.3cm×9.3cm×14.6 cm、呈混杂密度的巨大软组织肿块,实质部分平扫CT值约35.0 HU;肿块内见斑片状坏死低密度区、结节样钙化影及纡曲增粗血管影;增强后肿块实质部分呈渐进性强化,动脉期、静脉期和延迟期CT值分别为41.0、63.2和71.2 HU;CT考虑为间叶源性恶性肿瘤(图1~3).PET/CT检查:肿块实质代谢轻度增高,SUVMax为3.7;双肺多个大小不等的小结节,较大者位于右肺尖区,代谢轻度增高,SUVMax为2.0(图4、5).术中所见:肿瘤位于盆腔,有包膜,表面凹凸不平,与乙状结肠、直肠前壁、子宫、阴道及双侧附件紧密粘连.患者行肿块及多脏器联合切除的姑息性手术治疗.大体病理:肿块大部分包膜完整,切面灰白,中央囊性变伴出血坏死.镜下病理:梭形细胞和圆形细胞增生,局灶呈轻中度异型,核分裂象易见(>4个/10HPF);间质呈玻璃样变,见坏死、钙化(图6).免疫组化:Vimentin(+),CD34(部分+),CD99(+),Bcl2(+).病理诊断: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 左头臂静脉假性静脉瘤一例

    作者:张隐笛;田杨;杨亚英

    病例资料 患者,女,64岁,因体检胸片发现右上纵隔局部增宽20天入院.无咳嗽、咳痰、咯血,亦无四肢乏力、眼睑下垂、视物不清.既往高血压病史5年,无外伤史及胸部手术史.CT检查:平扫示右前上纵隔见一类圆形软组织密度肿块,边缘清晰,大小约5.6cm×6.5cm;增强扫描静脉期示软组织肿块未见强化,软组织肿块边缘呈不规则显著强化,强化程度与邻近血管相似,强化区与左头臂静脉相通,缺口直径约0.7cm(图1);MPR及VR示病灶位于上腔静脉外上方,边缘光滑(图2、3),CT诊断为头臂静脉假性静脉瘤并血栓形成可能.术中所见:右前上纵隔见大小约7 cm×6.5cm×3 cm的肿块,包膜完整,边缘清晰,质地柔软;打开纵隔胸膜后,显示肿块来源于左侧头臂静脉.病理:肿块切开后,见暗红色血凝块;光镜下见纤维素样物伴出血,慢性炎症细胞浸润,薄层纤维囊壁,诊断为(左头臂静脉)假性静脉瘤(图4).

  • 腹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以病理为基础的影像学特征

    作者:孙海涛;刘锴;王艳秋;周建军

    目的:探讨腹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病理及影像学特征,以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部IMT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结果:9例IMT中,4例呈类圆形,2例呈椭圆形,1例呈葫芦形,2例呈不规则形;位于肝脏4例,胃2例,腹膜后2例,肠系膜1例;肿瘤直径为1.8~15cm;8例呈实性肿块,1例呈囊实性.CT/MRI平扫上,9例实性部分均呈低密度或T1WI低信号、T2WI混杂高信号;增强扫描上,9例动脉期均轻中度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持续性强化.结论:腹部IMT临床少见,CT和MRI对该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但确诊仍需要依赖病理学检查.

  • 加大翻转角对缩短Gd-EOB-DTPA肝胆期延迟时间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崔恩铭;龙晚生;李卓永;罗学毛;兰勇;黄列彬;胡茂清

    目的:探讨加大翻转角(FA)扫描对缩短钆塞酸二钠(Gd-EOB-DTPA)肝胆期延迟时间的可行性.方法:对71例患者(共107个病灶)分别行延迟10 min FA20°和FA30°、延迟20 min FA10°Gd-EOB-DTPA肝胆期成像,计算并比较3组扫描方式的肝信噪比(SNR肝)、病灶信噪比(SNR病灶)、肝-病灶比值(LLR)、胆道-同层脊柱旁肌肉比值(BMR).由2名放射诊断医师对所有图像进行独立判定,对比分析3组扫描的肝内病灶检出率.结果:10 min FA30°组的LLR高于10 min FA20°组和20 min FA10°组(P均<0.05),但其SNR肝、SNR病灶明显低于10 min FA20°组和20 min FA10°组(P均<0.001);20 min FA10°组的BMR明显高于10 min FA30°组和10 min FA20°组(P均<0.001);10 min FA20°组和20 minFA10°组组间LLR、SNR肝、SNR病灶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3组扫描方式的总病灶检出率、不同大小的病灶检出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10 min FA20°扫描组的SNR及病灶检出率与20 min FA10°扫描组相似,10 minFA20°能替代20 min FA10°从而缩短Gd-EOB-DTPA肝胆期延迟时间,但10 min FA20°扫描显示胆道能力有限.

  • IVIM-DWI多模型参数分析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程楠;吕星海;任克;卢涛;王永峰

    目的:探讨体素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多模型参数分析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未经化放疗的29例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和23例宫颈正常患者(正常宫颈组)行11个b值的(O~1000 s/mm2) IVIM-DWI扫描,分别测量宫颈癌组织和正常宫颈内膜组织的单指数模型、双指数模型及拉伸指数模型参数值,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各参数值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参数值的预测值及诊断效能,采用Pearson双侧检验法分析宫颈癌组ADCStand值与其他参数值间的相关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宫颈癌组的ADCstand、ADCslow、Ffast、DDC、α值明显低于正常宫颈组,ADCfast高于正常宫颈组(P均<0.05).宫颈癌组的Ⅱb期和Ⅲb期病例间各参数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宫颈癌组的ADCslow的ROC曲线下面积大(0.986),DDC的ROC曲线下面积次之(0.97).宫颈癌组的ADCstand与ADCslow DDC均呈正相关(r=0.898、0.629,P均<0.05).结论:IVIM-DWI能够有效区分宫颈癌组织与正常宫颈组织,双指数模型参数ADCslow和拉伸指数模型参数DDC的诊断效能优于单指数模型参数ADCstand,对宫颈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脾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的CT表现并文献复习

    作者:杜煜;时高峰;王亚宁;王琦;齐晓辉

    目的:探讨脾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ANT)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ANT的CT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表现.结果:①CT平扫:16例均表现为脾脏内单发的、类圆形低密度病变,边界清晰;边缘无分叶2例(2/16,占12.5%),浅分叶14例(14/16,占87.5%);5例周围见假包膜形成(5/16,占31.3%);16例病灶内均未见坏死及囊变区.②CT增强扫描:9例动脉期、静脉期边缘及分隔见轻度强化,病变内可见无强化的低密度区(9/16,占56.3%),7例见逐渐向心性充填的“轮辐样”强化影(7/16,占43.8%);10例延迟扫描可见对比剂逐渐向病变中心填充(10/16,占62.5%);ll例病变中心区域可见不强化的裂隙样低密度区(11/16,占68.8%),7例周围正常血管影可见受压移位或变形(7/16,占43.8%).结论:SANT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术前诊断.

  • 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肿瘤的MSCT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罗丽;舒健;韩福刚;刘寒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瘤(RLM)、平滑肌肉瘤(RLMS)的MS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平滑肌肿瘤的临床资料及MSCT征象,并结合文献,总结其影像学表现.结果:3例RLM均位于腹主动脉旁,呈软组织密度,边界清楚,密度均匀.7例RLMS中,位于腹膜后左侧3例,右侧3例,中线区1例;其中5例病灶大径>11 cm;4例边界清楚,3例见邻近结构受侵;密度不均匀,坏死囊变多见,其中6例见中心性地图样坏死,1例伴瘤栓形成.CT三期增强扫描:3例RLM呈均匀渐进性强化,7例RLMS的实性成分呈边缘性不规则厚壁状及分隔样渐进性强化,坏死囊变成分未见强化.结论:腹膜后平滑肌肿瘤CT三期增强扫描呈渐进性强化,结合肿瘤的体积、形态、边界、密度、是否伴有中心性地图样坏死、钙化、邻近结构关系及血管受侵等有助于进一步鉴别RLM及RLMS.

  • 不同MRI序列对各期脑实质型囊虫病检出价值的研究

    作者:李信响;张承志;王青;徐鲲;苏洁;郭亚如

    目的:探讨不同MRI序列对各期脑实质型脑囊虫病的显示优势.方法:搜集209例不同病理时期的脑实质型脑囊虫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分别统计并比较快速小角度激发反转恢复(FLAIR)T1WI(T1-FLAIR)、快速自旋回波(FSE) T2WI(T2-FSE)、T2-FLAIR、自旋回波(SE) T1WI(T1-SE)增强扫描及DWI对脑囊虫病不同病灶的检出率.结果:脑实质型脑囊虫病的各病灶中,囊泡在T2-FSE上检出率(96.05%)高;头节在T2-FLAIR(97.01%)上检出率高;灶周水肿在T2-FLAIR上检出率(98.02%)高;肉芽肿在T1-SE增强扫描上检出率(95.10%)高;钙化在T2-FSE上检出率(69.92%)高.结论:各期脑实质型囊虫病变在MRI不同序列图像上各有其显示优势.

  • 双侧基底节筛孔状态的MRI表现及可能的临床意义

    作者:冯结映;黄飚;谭婉嫦;王金花;张奕昭;胡海菁

    目的:探讨双侧基底节筛孔状态的MRI表现及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3例双侧基底节筛孔状态患者作为病例组,并通过MRI评价其病灶形态、信号特点;同时选取63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病例组及对照组均进行中文版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并按性别分层,研究高血压与双侧基底节筛孔状态的关系.结果:所有病灶集中于双侧壳核、豆状核,且呈双侧对称性、筛孔状分布;病灶在T2WI上呈高信号,T1WI及FLAIR T2WI上呈低信号,无明确壁或胶质增生表现,扩散未见明确受限表现.病例组的MMSE总评分[(26.00±1.95)分]较对照组[(28.44±1.15)分]低,且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7.15,P<0.001).分层x2检验结果提示两性高血压与筛孔状态均存在相关性(x2=19.19,PM<0.001;x2F=13.60,PF=0.001).结论:双侧基底节筛孔状态是一种病理改变,与患者认知功能损伤有一定关系,高血压可能是其中一个危险因素,应引起临床重视.

  • 慢性嗜酒者脑镜像同伦功能连接的MRI初步研究

    作者:敖亚雯;陈军;桑菲;聂鸿雁

    目的: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基于体素镜像同伦功能连接(VMHC)方法分析慢性嗜酒者大脑半球间功能连接的改变情况.方法:对20例慢性嗜酒者(慢性嗜酒组)和14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头部常规MRI和rs-fMRI扫描.将所有数据进行预处理,采用双样本t检验对两组的VMHC图进行分析,并对两组间VMHC显著性差异脑区的相关系数值与密西根酒精依赖调查表(MAST)及饮酒问卷(AD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因4名受试者图像不合格,终纳入研究的慢性嗜酒者16例,健康对照者14例.与对照组相比,慢性嗜酒组楔状叶/楔前叶、颞中回及岛盖部VMHC值显著减低(P均<0.05).VMHC减低脑区相关系数值与MAST、ADS评分均无显著相关性(P均>0.05).结论:慢性嗜酒者在静息态下存在大脑半球间的功能连接减低,可能为慢性酒精成瘾病理生理机制及相关临床表现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 MSCT对低危型、高危型胸腺瘤及胸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陆杨;赵亚娥;杨春燕;尤小芳

    目的:探讨MSCT对低危型、高危型胸腺瘤及胸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将68例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胸腺上皮性肿瘤(TETs),按WHO简化病理分型分为低危型胸腺瘤、高危型胸腺瘤和胸腺癌三组,对三组的MSCT征象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8例TETs中,低危型胸腺瘤31例(A型4例、AB型19例、B1型8例)、高危型胸腺瘤15例(B2型9例、B3型6例)、胸腺癌22例.高危型胸腺瘤、胸腺癌均较低危型胸腺瘤更易表现为肿瘤边缘不规则或分叶(P均<0.05);高危型胸腺瘤、胸腺癌均较低危型胸腺瘤更易出现对胸膜/心包、邻近大血管侵犯(P均<0.05);增强后密度不均及囊变坏死率在胸腺癌和低危型胸腺瘤间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01);胸腺癌出现纵隔淋巴结转移较低危型、高危型胸腺瘤更为常见(P<0.05);而瘤内钙化在三者间两两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MSCT对WHO简化病理分型的TETs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

  • 骨髓病变的MRI研究进展

    作者:龚彤

    骨髓的病变主要指正常的骨髓组织被病理组织完全或部分替代、浸润.MRI是研究骨髓病变的首选影像学方法,近年来扩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波谱成像(MRS)、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正电子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PET-MRI)等MRI新技术逐步应用于骨髓病变的临床及科研,为骨髓病变的深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MRI技术在卵巢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新进展

    作者:唐晓雯

    卵巢肿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病变之一.其中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对于提高疗效及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常规MRI技术主要依据病变的形态学特点及信号特征来鉴别卵巢肿瘤的良恶性,其诊断结果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和局限性.近年来,DCE-MRI、DWI等fMRI技术联合常规MRI序列,在卵巢交界性肿瘤及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就上述内容进行综述.

  • 改善胸部CT增强效果和成像质量的能谱CT研究

    作者:王雅雯;王若冰;吴宁

    目的:探讨能谱CT单能量图像对改善胸部CT扫描增强效果和成像质量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进行胸部宝石能谱CT扫描、且肺动脉增强效果不佳(70 keV单能图像肺动脉主干CT值<200 HU)的49例患者的CT图像资料,通过改变单能量图像的keV值,使图像肺动脉主干CT值达到200 HU.计算调整前(70 keV)和调整keV值后的肺动脉主干CT值、图像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由2名放射科医师以5分法对调整前后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调整前后的图像肺动脉主干CT值、同层肌肉CT值、SNR和CNR,将调整前后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进行Wilcoxon秩和检验.同时将图像按调整前肺动脉主干CT值分为A、B、C、D四组,四组图像调整前后的SNR、CNR分别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A、B、C、D四组图像调整后的SNR、CNR进行两两比较.结果:调整前后图像的S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39,P>0.05),而调整后图像CNR(t=-8.961,P=0.000)和主观评分(Z=-3.400,P=0.001)均较调整前有所提高.A、B、C、D四组调整前后SNR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而CNR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A组(肺动脉主干CT值<140 HU)调整后SNR均低于B组(P=0.014)、C组(P=0.009)、D组(P=0.020);A组调整后CNR均低于B组(P=0.017)、C组(P=0.004)、D组(P=0.011);B组、C组、D组间SNR、CNR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对于胸部能谱CT扫描增强效果不佳的患者,在一定范围内降低单能量图像的KeV值能够改善增强效果,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成像质量.

  • 先天性脊柱侧弯矫治术前全脊柱三维磁共振成像的价值

    作者:刘琴;王秋霞;万常华;彭莉;冯定义

    目的:探讨全脊柱三维(3D) MRI在先天性脊柱侧弯(CS)矫治术前的诊断及评估价值.方法:对31例CS患者进行常规2D MRI及3D MRI扫描,并将3D MRI图像采用主机自带Composing无缝拼接软件拼接成全脊柱图像.由2名副高以上职称的放射科医师采用5分法对2组图像进行质量评分,并测量2组图像主弯Cobb角,记录测量时间.结果:3D MRI图像质量评分[(4.79±0.41)分)]显著高于2DMRI[(4.40±0.66)分],且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46,P=0.00<0.05);2D、3D MRI图像的主弯Cobb角分别为(44.29°±16.03°)和(44.56°±15.6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1,P=0.37>0.05);3D MRI图像Cobb角测量所耗时间[(34.79±15.57)s]短于2D MRI[(43.44±16.98)s],且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6.69,P=0.00<0.05).结论:全脊柱3D MRI无缝拼接技术所得图像质量高,测量效率高,可替代常规2D MRI进行CS矫治术前的诊断及评估.

  • 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王莹莹;张焱;程敬亮;靳雅楠;汤文瑞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DKI)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45例乳腺病变患者的病例资料.45例患者共53个病灶,其中良性病灶31个(23例),恶性病灶22个(22例),所有患者均行双侧乳腺的常规MRI检查及DKI扫描,通过后处理工作站获得乳腺良、恶性病变组织的平均峰度(MK)、轴向峰度(AK)、径向峰度(RK)值.采用Mann-WhitneyU秩和检验比较MK、AK及RK值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统计学差异.采用受试者操作特性(ROC)曲线评价上述参数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乳腺恶性病变的MK、AK及RK值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MK、AK、RK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是0.886、0.930、0.881;良恶性诊断界值分别为0.45900、0.7250、0.3430;敏感度分别为95.6%、86.4%、90.9%;特异度分别为64.5%、87.1%、66.7%.结论:DKI获得的MK、AK、RK在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 乳腺叶状肿瘤与单纯型黏液癌的MRI征象及鉴别诊断

    作者:曲宁;罗娅红;李森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PT)扣单纯型黏液癌(PMBC)的MRI表现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PT和23例PMBC的临床及MRI资料,包括发病年龄、MRI征象、Fischer评分结合BI-RADS分类、早期增强率(EER),对两者的上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T的发病年龄比PMBC小(t=-2.189,P<0.05);PT和PMBC在T1及T2信号特征、内部强化特征、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T和PMBC在病灶大小、形态、边缘、低信号分隔、邻近血管征象(AVS)、Fischer评分结合BI-RADS分类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PT的EER高于PMBC(P<0.05),EER鉴别诊断PT和PMBC的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750,佳界值为136.25%,诊断试验的敏感度为68.8%,特异度为81.8%,诊断符合率为76.3%.结论:虽然PT和PMBC的MRI表现多有重叠,但结合多个征象进行综合分析有助于两者的鉴别诊断.

  • 256层螺旋CT结合迭代重建及“三低”肺动脉成像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张玉兰;黄军荣;郑晓林;赖清媚;蔡庆文;吴凤英;张秀华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结合idose4迭代重建及“三低”(低辐射剂量、低浓度对比剂及低对比剂用量)肺动脉成像的可行性.方法:将进行肺动脉CTA检查且体质量指数(BMI)为18.5~25.0 kg/m2的80例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与“三低”组,每组各40例.常规组扫描参数:管电压120 kV,管电流250 mAs,对比剂浓度370 mg I/mL,对比剂剂量1.0 mL/kg;“三低”组扫描参数:管电压100 kV,管电流150 mAs,对比剂浓度270 mg I/mL,对比剂剂量0.5 mL/kg.两组均采用idose4迭代重建算法,其余扫描参数一致.由2位高级职称的放射科医师以统一标准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指标包括肺动脉CT值、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辐射剂量评价指标包括平均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和有效剂量(ED).两组图像质量主、客观评价结果的比较及辐射剂量的比较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各区域肺动脉CT值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NR、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常规组和“三低”组的CTDIvol分别为16.9和6.12 mGy;DLP分别为(456.84士72.96)和(160.43±27.06) mGy·cm;ED分别为(6.44±1.01)和(2.25±0.38)mSv,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256层螺旋CT结合idose4迭代重建及“三低”肺动脉成像是可行的,在图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前提下,可大幅度降低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用量.

  • RSNA2016乳腺影像学

    作者:胡益祺;李嫣;冯梦丹;艾涛;夏黎明

    2016年RSNA大会中,乳腺影像学是重要组成部分.乳腺论文在数量方面较往年明显增加,且有更多新技术和进展在乳腺检查中得到应用.与往年相比,今年的热点和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乳腺对比增强光谱X线成像(CESM)和乳腺断层摄影(DBT)方面的论文数量明显增多,并且新增了乳腺X线成像技术在评估乳腺癌治疗疗效方面的应用;②MRI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模型扩散加权成像(DWI)的对比应用及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半定量和定量分析在乳腺癌预后评估的应用,另外还新增了对乳腺MR波谱成像与乳腺癌预后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的相关研究;③超声方面增加了高分辨率乳腺超声断层成像,但论文数量不多.本文按照不同成像技术对RSNA2016大会中乳腺成像方面的新进展及临床应用进行介绍.

  • RSNA2016腹部影像学

    作者:丁琳;李拔森;李浩杰;张配配;梁丽丽;余浩;竺迪;闵祥德;邹显伦;李佳丽;可赞;冯朝燕;李安琴;游慧娟;陆静瑜;李震;王良;胡道予

    今年RSNA年会上腹部方面的科学报告较往年增多,腹部诊断技术方法上有了新的突破性进展,动态增强MR成像、能谱CT、多参数MRI、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技术、CT光谱成像、CT和磁共振图像纹理分析的应用是讨论的热点问题.一系列新技术的报道为今后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开拓了新的思路.

  • 肝脏常见病变的影像诊断思路

    作者:宋彬

    肝脏是人体大的消化腺,也是体内新陈代谢的重要场所.在肝脏进行糖的分解、糖原贮存;参与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激素的代谢;解毒;分泌胆汁;吞噬、防御机能;制造凝血因子;调节血容量及水电解质平衡;产生热量等.同时,肝脏也是疾病“好发之地”,既可发生各类原发性病变,也是人体恶性肿瘤容易转移的器官[1].从发病机制和形态学的角度,可以将肝脏这些病变分为局灶性病变(focal liver lesions)和弥漫性病变(diffuse liver lesions).迅速发展的医学影像技术已经成为诊断和评价肝脏疾病的重要手段,它们活体、实时和无创地反映了各类肝脏疾病在不同层次上的病理学改变特点,从而帮助临床做出对病变的定性诊断以及生物学行为的评价.显然,在结合临床及实验室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如何准确认识影像征象和进行合理的逻辑分析是实现正确影像诊断的关键.本文拟对肝脏局灶性病变和弥漫性病变的影像诊断思路作简要概述.

  • 儿童脑室肿瘤的影像诊断思路

    作者:黄飚

    《放射学实践》杂志的《请您诊断》是我非常喜欢一个栏目,不仅为了挑战自己诊断的准确性,更重要的是,《请您诊断》的答案是邀请国内放射学界很有造诣的专家进行点评,通过学习这些大专家的诊断思路,不断矫正自己的诊断思维方式,使笔者获益匪浅.我也很乐于向《请您诊断》投稿,因为文体不受传统科研论文所限,可以介绍自己的诊断思路和经验,下面笔者结合本单位在《请您诊断》栏目发表过的一些病例,探讨儿童脑室内肿瘤的诊断思路.

放射学实践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