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放射学实践杂志

放射学实践

放射学实践杂志

Radiologic Practice 방사학실천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影响因子: 1.0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0313
  • 国内刊号: 42-120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12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同济医院《放射学实践》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郭俊渊 胡道予 Paul Gerhardt(德国)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左下肺异位甲状腺腺瘤部分癌变一例

    作者:崔晋峰;张银山;李文英;胡云发;葛文浩;易小兵

    病例资料 患者 女,52岁.因外伤来我院就诊,胸片示左下肺心影后有一直径约4 cm高密度阴影,边缘光整,密度均匀(图1),余未见异常,怀疑左下肺肿瘤,建议CT检查.

  • 颈部Castleman病一例

    作者:吕绍茂;韩丹;吴莉

    病例资料 患者,女,41岁,左颈部无痛性包块7月余,且进行性增大.体检:左锁骨上区触及3 cm×4 cm×4 cm包块,质韧无压痛,活动差,表面光滑,向胸内延伸.B超提示神经性血管鞘瘤.实验室检查无异常.结核菌素实验阴性.

  • 自体脂肪乳房填充术致脂膜炎一例

    作者:马强;马大庆;靳二虎;贺文;陈步东

    病例资料 患者,女,50岁,胸部皮肤进行性硬化2个月余.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双侧季肋部皮肤硬块,约4 cm×3 cm大小,活动差,无局部皮肤红肿,无明显压痛.现皮肤硬块逐渐向双侧胸壁外侧至双腋下发展,发现双侧乳房发硬,伴压痛,无皮温升高,皮肤颜色改变,伴咳嗽,咳少量白色粘痰,偶有恶心,无发热、关节肿痛,无腹痛、腹胀、腹泻.

  • 肋骨骨化性纤维瘤一例

    作者:袁东升;孙培芳

    病例资料 患者,男,18岁,体检(胸片)发现右上肺包块7天.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右胸壁未触及肿块,常规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入院后拍胸部正侧位片,见右上肺外带大小约3.8 cm×4.5 cm的卵圆形肿块影,边缘光滑,与侧胸壁相连(图1),肿块内可见呈弧形分布的斑点样高密度影,肿块-胸壁夹角为锐角,侧位片见肿块影稍靠后.胸片诊断:右上肺占位,良性肿瘤可能性大.

  • 酷似肺肿瘤的降主动脉纡曲扩张一例

    作者:叶盛开;陈丽

    病例资料 患者,女,73岁,因发热伴阵发性咳嗽、咳痰1周入院.无痰中带血,无明显体重下降.既往否认高血压病、冠心病、肺心病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8.5℃,咽部轻度充血,双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干湿性罗音.

  • 带膜支架治疗右侧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一例

    作者:李江涛;贺民;谢晓东;王朝华;阎庆;张昌伟;焦河;费泽军;李伟

    报道1例右侧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raumatic 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TCCF),采用带膜支架封堵术完全闭塞瘘口并且保持颈内动脉通畅.

  • CT诊断脐尿管囊肿伴感染一例

    作者:舒荣宝

    脐尿管囊肿为一种先天性畸形,笔者遇到1例并术前作出正确诊断,报道如下.病例资料 患者,男,28岁.脐周无明显诱因下腹痛8天,呈持续性胀痛,伴恶心、呕吐、低热,拟诊慢性阑尾炎,抗生素治疗后好转.3天前发现下腹部包块.

  • 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酶治疗假性动脉瘤一例

    作者:郭凡;黄道中

    病历资料 患者,女,37岁,因阵发性心慌入院,诊断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行射频消融术,术后抗凝治疗,术后次日患者右侧大腿穿刺点周围肿痛,皮下出现淤斑,右股动脉穿刺点处听到血管杂音,并可触及搏动性包块,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右侧股总动脉外侧可见一个大小为4.6 cm×1.8 cm的无回声区,内有漩涡状彩色血流信号(图1),与股总动脉间有异常血流通道,有血流往复现象,取样容积置于动脉破口处,呈双期双向的动脉血流频谱,诊断为假性动脉瘤.

  • 巨大胸腺脂肪瘤一例

    作者:王弢;赵红

    病例资料 患者,男,31岁.反复咳嗽,咳痰2年余,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近1个月来胸闷、气短加剧,病程中出现间歇性单侧上眼睑下垂症状.体检:神清,体温36 ℃,血压110/70 mmHg,矮胖体形胸廓对称,左肺呼吸音消失,右肺呼吸音减弱,左胸叩诊实音.心电图正常,超声心动图检查除心脏右移外心内结构无异常.

  • 左心房左心室胚胎型横纹肌肉瘤一例

    作者:黄婵桃;贾铭;陈卫国;吴元魁;涂茜;周大菊

    心脏肿瘤是一种少见疾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肿瘤两类,原发性肿瘤约3/4为良性,以黏液瘤和脂肪瘤多见.而恶性的以肉瘤为多见.横纹肌肉瘤的发病率占心脏原发性肿瘤的6.1%[1].我院近检查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现报道如下.

  • 肾动脉纤维肌层发育不良的高分辨力三维增强MR血管成像

    作者:李丹;林江;钱晟;陈财忠;王建华

    目的:评价高分辨力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术(3D CE MRA)诊断肾动脉纤维肌层发育不良(FMD)的价值.方法:5例经临床和DSA造影确诊的肾动脉FMD患者行肾动脉高分辨力3D CE MRA检查,扫描同时使用透视触发和并行采集技术.分析所有患者的肾动脉和FMD显示情况,并与DSA对照.结果:肾动脉3D CE MRA清楚显示5例患者10支肾动脉主干及其近端段级分支,且静脉均未显影或显影很淡.5例FMD均为单侧肾动脉受累,2例表现为肾动脉主干和近端段级分支串珠状改变,3例表现为肾动脉中段局限性狭窄.3D CE MRA显示结果与DSA一致.结论:高分辨力肾动脉3D CE MRA能较好检出肾动脉主干和近端分支的FMD.

  • 电影相位对比MRI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研究

    作者:李彩英;张建生;刘建华;王文彬;崔彩霞

    目的:采用电影相位对比MRI定量肝硬化门静脉血流,评价其与消化道出血的关系.方法:对49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电影相位对比MRI门静脉血流定量测量,依照病史分为出血组31例,无出血组18例;另选对照组19例.结果:门静脉高压出血组及未出血组门静脉主干截面积与正常组比较均显示明显增大(P<0.05),肝硬化出血组门静脉流速较未出血组流速增高,但较正常对照组减低,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出血组门静脉血流量明显增高,与正常组及肝硬化未出血组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影相位对比MRI能客观反映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

  • 1H-MRS和CT在非酒精性脂肪肝诊疗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王南;漆剑频;董慧;饶晶晶

    目的:应用磁共振质子波谱成像(1H-MRS)技术和CT定量诊断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及评价药物疗效.方法:依中华医学会NAFLD诊断标准入选NAFLD患者22例,并与20例健康组对照.两组均行肝脏1H MRS扫描和CT平扫,计算肝内脂质含量(IHCL)和CT肝/脾比值.NAFLD组患者服用肝脂消胶囊8周,检测治疗前后IHCL和CT肝/脾比值的变化.结果:NAFLD组IHCL较正常组明显升高,CT肝/脾比值较正常组明显下降.经治疗后IHCL明显下降,CT肝/脾比值明显升高.结论:肝脏1H-MRS扫描可对肝脏内脂质含量进行准确定量,优于CT平扫.

  • 肝再生性结节的MRI诊断

    作者:李勇;梁碧玲;江容坚;张嵘;叶瑞心;钟镜联

    目的:总结肝再生性结节(RN)的MRI平扫及动态增强的表现,以与其它结节进行鉴别.方法:搜集行Gd-DTPA动态增强磁共振检查的RN病例共30例,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切除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MRI均行平扫、动态增强及延迟增强扫描,分析结节的信号特征及动态增强曲线.结果:肝再生性结节包括弥漫分布的小结节18例(铁质沉着性结节6例和非铁质沉着性结节12例)和大结节12例17个病灶.铁质沉着性结节在增强各期均无强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较平直;大部分非铁质沉着性结节在T1WI上和T2WI上均为中等信号,周围纤维间隔为偏低信号,动态及延迟增强扫描结节轻度强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与正常肝组织类似.本组所选大结节为直径大于0.5 cm、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的病灶,其中10个病灶(占58.8%)在T1W/WATS上信号高于T1W/IP.动态增强各期病灶无明显强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显示病灶的曲线为缓慢上升型.结论:肝再生性结节有不同类型及表现形式,其中孤立的大结节型RN需与肝内其它结节鉴别.

  • 输尿管病变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价值评价

    作者:郑文龙;吴爱琴;滕陈迪;黄崇权;徐立文;张丽敏;斯洋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在输尿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搜集输尿管病变106例,其中结石54例、肿瘤34例、结核7例、先天畸形5例、良性狭窄2例、膀胱尿潴留致输尿管扩张4例,行多层螺旋CT扫描(MSCT)和后处理重组,观察后处理重组技术显示和诊断输尿管病变的能力.结果:106例后处理重建图像均能清楚显示输尿管病变的部位、范围、形态、周围情况以及病变上方输尿管肾盂梗阻扩张程度.曲面重组(CPR)能在一个平面上显示输尿管全程,对肾功能差、无功能肾及严重梗阻致输尿管不显影者价值更大;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图像类似于静脉尿路造影(IVU),能立体显示病变.结论:MSCT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对输尿管病变的显示和诊断具有一定优势,尤以CPR价值大,有望代替KUB和IVU成为一种常规检查.

  • 无功能胰岛细胞瘤的CT和MRI诊断

    作者:刘宏文;赵心明;刘凤霞

    目的:探讨无功能胰岛细胞瘤的CT和MRI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病理证实的无功能胰岛细胞瘤的影像资料,良性24例,恶性6例;经CT扫描27例,MRI 9例,其中6例同时行CT及MRI检查.结果:本组肿瘤直径2~20 cm,平均8 cm,≥8 cm者16例(占53.3%).16例(占53.3%)肿瘤呈囊性或囊实性,12例(40%)肿瘤内有较小变性坏死区,2例呈实性.12例(40%)肿瘤内有出血区,9例(30%)CT扫描见钙化影.24例CT和9例MRI增强扫描显示肿瘤内的实性部分明显强化.9例MRI的T1WI呈较低信号,T2WI呈明显高信号.结论:肿瘤体积较大、边缘规整伴变性坏死,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明显强化以及出血、钙化是无功能胰岛细胞瘤较有特征的影像学表现.

  • 黑腔MR胃肠水成像的临床应用

    作者:杨景震;王成健;霍英杰;李秋萍;陈韶伟;何凤丽;黄永福

    目的:探讨黑腔MR胃肠水成像的临床应用.方法:38例患者(上消化道17例、结肠21例)采用低张力、口服或灌注水作为胃肠对比剂,作MR黑腔水成像.适应证:内窥镜或其它影像检查后需进一步诊断者;内窥镜检查不能完成者(失败).MR扫描用多方位采集,屏气T1WI平扫及增强,依需要加作FSE T2WI.结果:38例患者检查均达到诊断要求,其中除4例阴性外,胃癌7例,胃间质瘤3例,十二指肠癌4例,结肠癌9例,炎性胃肠病5例(过敏性肠病、炎性肠病),阑尾周围脓肿2例,回盲部淋巴肉瘤、大网膜间质瘤、胃周转移瘤(源于胰腺)、胃曼内特尔氏病各1例.结论:黑腔MR水成像作为无创性常规检查,用于胃肠病诊断是一种有价值的方法.

  • 颅内中枢神经细胞瘤高场MRI诊断

    作者:邱士军;尹秀玲;朱俭;谭莉莉;张雪林

    目的:分析颅内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I影像学特征,为临床诊疗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I表现及临床诊疗过程,并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影像学特征.结果:12例中枢神经细胞瘤中,10例位于侧脑室内前2/3,1例位于右侧额叶,1例位于第四脑室内.在MRI T1WI上,中枢神经细胞瘤呈等信号或低信号,T2WI 上呈稍高信号,可见明显血管流空影.10例病例均行肿瘤全切术,2例行肿瘤次全切除术;9例病例术后均行放疗.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中枢神经细胞瘤主要位于侧脑室内,也可位于脑实质或第四脑室内.侧脑室内前2/3肿瘤,尤其是透明隔的肿瘤,应考虑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可能,MRI 有助于鉴别诊断.

  •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病理及MR特征

    作者:彭洪娟;赵斌;王光彬;于台飞;蔡世峰;高佩虹

    目的:结合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病理特征,分析其MRI影像学表现.方法:搜集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共53例,其中脑内型40例,脑外型13例,全部病例均行MRI检查.结果: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MRI大多表现为爆米花样或桑椹状的混杂信号灶,周边围以低信号环;脑外型T1WI表现为均匀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结论:不同类型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具有不同的病理学特点,导致其MRI表现的不同,其手术方案及预后亦有很大差异.利用MRI检查术前可做出准确诊断,从而指导手术方案的制订.

  • 非血缘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cGVHD中枢神经系统受累

    作者:刘芳;夏凌辉;方峻;宋善俊;洪梅

    目的:提高对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以中枢神经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的认识,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方法:报告一例非血缘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MUD-PBSCT)后发生以中枢神经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病例及诊治经过,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者于移植后9个月出现发热和皮疹,伴渐进性智力障碍、口齿不清、认知力下降、肾病综合征等临床表现,头颅MRI显示给予MMF 2 g/d、FK506 2.5 mg/d及甲强龙治疗后,病情明显改善.结论:非血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MUD-PBSCT后,慢性GVHD以中枢神经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者国内少有报道,及时诊断并给予有效治疗十分重要.

  • 原发抑或转移:恶性肿瘤患者孤立性肺病灶的鉴别诊断

    作者:李成州;肖湘生;朱珠华;刘会敏;何金;丁月根

    目的:通过分析肺外恶性肿瘤患者孤立性肺病灶(EPM-SPL)鉴别诊断的相关因素,探讨对EPM-SPL进行定性诊断的可能性.方法:搜集经临床证实肺外恶性肿瘤并经CT检查发现肺内孤立性病灶的患者114例,对年龄、性别、吸烟史、发现肺内外病灶的平均时间间隔、肺内结节或肿块的CT形态学特征等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14例中原发性支气管肺癌(A组)、孤立性肺转移瘤(B组)和良性病灶(C组)分别为49例(含黏液表皮样癌1例)、54例和11例.A、B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63.4±11.9)岁和(53.4±16.5)岁(t=3.25,P=0.02);A组的吸烟率为47.7%(21/44,5例吸烟史不详),B+C组的吸烟率为35.6% (21/59,6例吸烟史不详),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0.768,P>0.05);A组发现肺内外肿瘤的平均时间间隔为(68.7±71.2)个月,显著长于B组的(28.2±33.0)个月(t=3.96,P<0.001);A组肺部肿瘤的平均大径为(3.9±2.6) cm,B组为(3.2±2.3) cm,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33,P<0.05);A组肺内肿块在CT影像上毛刺征的显示率显著高于B组(χ2=6.69,P<0.05),而B组肿块边缘光整的显示率高于A组(χ2=8.54,P<0.001);两组间肿块分叶征和边界清楚征的显示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EPM-SPL的定性诊断与患者的年龄、发现肺内外肿瘤的时间间隔、肺内病灶的大小和CT形态学上有无毛刺和分叶征有相关性,而与性别、吸烟史无显著相关性.

  • 胸膜下条絮征在肺挫伤中的诊断意义

    作者:舒圣捷;刘白鹭

    目的:评价胸膜下条絮征在肺挫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肺挫伤和90例无外伤史的细菌性肺炎患者的CT表现.着重分析胸膜下条絮征在以上两组肺疾病中的显示情况并简要分析肺挫伤在CT上的其它特征如位置、形状、是否有融合等.结果:在80例肺挫伤患者中有76例(95%)显示胸膜下条絮征,在90例细菌性肺炎中有12例(13.3%)显示了胸膜下条絮征.结论:胸膜下条絮征是肺挫伤的重要CT征象,对肺挫伤具有较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 心房颤动16层螺旋CT肺静脉造影两种增强方案对比研究

    作者:单飞;张志勇;曾蒙苏;陈刚;缪熙;刘豪;张力军;曾良斌

    目的:探讨两种增强方案对心房颤动16层螺旋CT肺静脉造影强化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前16层螺旋CT肺静脉造影患者共61例,分为两组,A组35例,使用智能触发技术,总对比剂量60 ml、注射流率4 ml/s、监测位置为左房中部、阈值100 HU;B组26例,使用固定延迟时间扫描,总对比剂量90 ml、注射流率3 ml/s、延迟时间25 s或28 s,其他扫描参数不变.扫描结束后,所有原始数据重组为1 mm层厚、0.5 mm层距图像后,传至工作站,采用容积成像及大密度投影重组明确有无肺静脉变异后,在1 mm层厚图像,选择两侧肺门部肺动脉、左上及右下肺静脉孔处肺静脉、左房中部任意三点,测量兴趣区CT值,计算平均值,并得出肺静脉动脉强化差值.对比两组肺动脉、肺静脉、左房强化效果及肺静脉动脉强化差值.所有统计工作由SPSS软件完成.结果:A组肺动脉强化平均值低于B组,肺静脉、左房强化平均值高于B组.结论: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前16层螺旋CT肺静脉造影,与固定延迟时间扫描相比,采用智能触发技术可选择性显示肺静脉及左房,更有利容积成像重组.

  • 16层螺旋CTA术前评估主动脉夹层及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的价值

    作者:李真林;卢春燕;胡刚;孙家瑜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16-MSCTA)在主动脉夹层和腹主动脉瘤腔内带膜支架置入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40例主动脉夹层和腹主动脉瘤患者术前行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采用层面准值16×0.75,螺距1,重建层厚1 mm,间隔0.7 mm;碘对比剂总量按患者体重计算,CTA延迟扫描时间用小剂量对比剂试验法测定;重点运用专用软件测量主动脉夹层及动脉瘤腔内带膜支架置入术所需的所有参数.结果:Ⅲ型夹层26例,单个破口23例,多个破口3例.其中8例符合腔内隔绝术;腹主动脉瘤14例,其中4例符合腔内隔绝术.16-MSCTA提示腹主动脉瘤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改变11例,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100%).结论:16-MSCTA可从局部到整体对瘤体进行多方位的观察和测量,提供腔内隔绝术所需的各项参数,为主动脉夹层和腹主动脉瘤选择治疗方案以及术前规划提供更多的信息.

  •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对孤立性肺结节征象检出的价值

    作者:蒋南川;韩萍;周承凯;郑金龙;史河水;雷子乔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MPR)对孤立性肺结节(SPNs)征象的显示,探讨各种征象对SPNs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51例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的SPNs (直径≤4 cm)及其完整的临床病理资料.对SPNs的征象(深分叶征、棘状突起征、胸膜凹陷征、胸膜切迹征、阳性支气管征、空泡征、毛刺征)行MPR,评价MPR对SPNs的前5种征象的显示.计算7种征象在恶性结节组检出率及出现频率.结果:MPR检出5种征象的数目明显多于轴面扫描所检出的数目,检出具有5种征象的结节数目明显多于轴面扫描检出该征象的结节数目,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恶性结节中出现频率由多到少的征象依次为深分叶征、阳性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棘状突起征、胸膜切迹征、毛刺征、空泡征.7种征象在良、恶性结节组的检出百分比中能提示恶性的征象依次为胸膜切迹征、深分叶征、胸膜凹陷征、毛刺征、阳性支气管征、棘状突起征、空泡征.结论:应用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对SPNs行MPR,能明显提高SPNs的征象检出率,获得更多有价值的诊断信息,深分叶征、胸膜切迹征是有诊断价值的恶性征象.

  • 周围型肺癌CT灌注参数与PET的SUV值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赵振军;梁长虹;张金娥;刘艳辉;罗耀武;何晖;唐继鸣;茹光腾

    目的:研究周围型肺癌肺肿瘤CT灌注参数与PET的标准摄取值(SUV)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42例有同期PET的周围型肺癌行肺肿瘤灌注CT扫描,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并追踪1年以上.扫描数据用CT灌注2--体部肿瘤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42例周围型肺癌中,病灶强化差值14~63 HU,平均(32.80±12.35) HU;PET的大SUV值2.76~18.50,平均8.63±3.47;肿瘤灌注的血容量值(BV)为6.0~17.8 ml/100g,平均(8.47±2.60) ml/100g;毛细血管通透性(PS值)为5.95~95.00 ml/(100g·min),平均(49.13±17.33) ml/(100g·min).PET和肺灌注的BV值对肺癌的诊断为敏感,敏感度达100%,PS和CT强化值敏感性稍差,敏感度分别为95%和91%.42例中,CT强化值与PS值、SUV值和预后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053、0.212和0.07,P值均>0.05;BV值与强化值有很好的正相关性,r值为0.341,P<0.05,SUV值和PS值与预后有明显的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319和0.378,P值分别为0.039和0.014,均<0.05,且PS值与SUV值也有正相关性,r值为0.318,P<0.05.结论:BV有较高的诊断敏感性,但与预后没有明确的相关性;PS诊断敏感性稍差,但其数值与PET的SUV值和患者的预后正相关,PS值与SUV值共同反映肿瘤的恶性特征.

  • 胎儿MRI诊断技术发展及正常胎儿MRI表现

    作者:张玉珍;李玉华

    胎儿磁共振成像技术是近20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从1983年Smith等[1]首次运用常规MRI序列扫描,需要母体或胎儿镇静,发展到用快速MRI序列,无需镇静,使胎儿MRI诊断技术逐渐为临床应用及重视.现就其技术发展及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 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诊断研究进展

    作者:盛翠云;韩铭钧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以骶髂关节炎及中轴关节病变为特征的慢性炎性脊柱关节病,属于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一个亚型.在我国其患病率在0.3%左右,多发生于青少年男性,男女比例约5:1,有明显的家族性发病倾向.

  • 颈部转移淋巴结的MRI研究及进展

    作者:刘侃;欧阳汉

    颈部不仅是头颈部恶性肿瘤的主要淋巴结转移部位,而且也是胸腹部肿瘤的终末淋巴结转移站.因此,观察颈部淋巴结的有无并正确判断其是否为转移, 对肿瘤分期、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评估均有很大影响.

  • 数字影像在非专业与医用专业显示器中显示效果的比较

    作者:黄锋;刘建滨;熊建国;张伟

    目的:从分辨率角度比较非专业与医用专业显示器显示普通放射数字影像的显示效果.方法:采用Siemens Aristos VX直接数字DR对Cardinal Health-Hicksville NY 07-535 X线测试卡曝光获取测试图像,对各类显示器进行测试.结果:实际大小显示模式下非专业显示器对图像的分辨力都能达到3.7 Lp/mm.结论:非专业显示器对图像的分辨力达到了《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影像质量控制检测规范WS/T189-1999》的要求,基本可以用于普通放射影像的诊断.

  • MSCT血管成像对颈部包块的应用价值

    作者:邱丽芹;王岩;黄越;徐学权;田颖

    目的:探讨颈部CT血管成像(CTA)检查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颈部包块患者的CTA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6例颈部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中,5例包块与颈部血管界限清晰,仅呈外压性改变,1例颈部转移包块将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推移,管腔受压变窄,两者间界限不清;颈内静脉受压突然截断,侧支血管建立.3例颈部神经鞘膜瘤包膜完整,颈部大血管受压推移,但与之界限清晰.1例颈部动脉瘤来源于颈内动脉且为上下两个,上者邻近颅底,周围血管及其他结构受压移位.结论:颈部MSCTA对于与血管有关的颈部包块的诊断及指导手术治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鼻咽癌翼腭窝侵犯的MR影像分析

    作者:程玉书;周正荣;彭卫军;丁建辉;唐峰

    目的:探讨鼻咽癌翼腭窝侵犯的MRI特征,分析肿瘤组织侵犯翼腭窝及经翼腭窝向周围组织侵犯的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经病理证实的鼻咽癌伴翼腭窝侵犯患者MRI片,研究其鼻咽部病变、翼腭窝受累情况及其侵犯途径.结果:61例鼻咽癌翼腭窝侵犯中共有65侧病变.常见翼腭窝受累的MRI表现是翼腭窝破坏、正常形态消失,翼腭窝内异常强化软组织肿块影(39侧),其次为翼腭窝正常或扩大(形态尚在)、翼腭窝正常脂肪信号影消失,被异常软组织影取代(19侧)以及翼腭窝扩大伴上颌神经的异常强化增粗(7侧).61例翼腭窝受累病例中,有33例(54%)合并海绵窦侵犯,17例(28%)侵犯蝶窦,12例(20%)侵犯破裂孔,5例(8%)侵犯眶下裂、2例(3%)卵圆孔受累.7例(11%)出现上颌神经侵犯.结论:翼腭窝受累易合并海绵窦、蝶窦和破裂孔侵犯.沿上颌神经侵犯是鼻咽癌侵犯翼腭窝的一条重要途径.MRI能有效、准确评价鼻咽癌侵犯翼腭窝及其向周围组织侵犯的情况,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价值.

  • 普通钼靶乳腺摄影机数字化实现

    作者:姜涛;宋世祥;张永波;董国强;董希忠

    本文通过对普通钼靶乳腺摄影机的简易改良,使之能够变普通模拟乳腺X摄影实现数字化乳腺摄影,大大提高了钼靶X线摄影机的临床应用价值,同时也提高了钼靶X线摄影质量,满足了诊断要求,提高了诊断水平,同时也给患者降低了检查费用,和缩短了检查时间.

  •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激光热疗治疗大鼠肝转移癌

    作者:钱骏;Maataoui A;Oppermann E;Vogl T;冯敢生

    目的:评价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激光热疗(LITT)治疗大鼠肝转移癌的疗效.方法:30只雄性WAG大鼠肝包膜下注入CC531结直肠癌肝转移癌细胞混悬液,种植术后13天行MRI检查,测量肿瘤体积V1,然后采取介入治疗措施:①第14天时采取单纯TACE治疗(丝裂霉素(碘油(降解淀粉);②第14天时采取单纯LITT治疗(Nd:YAG激光);③联合TACE(第14 天时)和LITT治疗(第21 天时).第28天时再次行MRI检查以确定肿瘤体积V2变化,比较肝肿瘤体积生长率V2/V1.结果:介入治疗后肿瘤体积与治疗前肿瘤体积之比分别为A组5.42、B组6.14、C组3.15.与对照组A组和B组相比,采取C组即TACE联合LITT的治疗方案明显抑制肝肿瘤的生长(Bonferroui检验,P<0.01).结论:联合TACE和LITT的综合介入治疗方法与单纯TACE以及LITT相比,能明显抑制大鼠肝转移癌的生长.

  • 实时超声造影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李开艳;罗鸿昌;巴桑;陈云超;张青萍

    目的:评价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对我院269例肝脏局灶性病变进行超声造影检查.结果:92.4%恶性病变动脉相呈现回声增强.病灶动脉相呈现高增强或等增强、延迟相消退为低增强或无增强,在良性病变中占13.8%(19/138),恶性病变中为94.7%(124/131);实时超声造影诊断肝脏局限性病灶的敏感度89.6%,特异度97.5%,诊断符合率93.2%.结论:实时超声造影可显示肝局灶性病变的血流灌注特点,对肝局灶性病变的分类诊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乳腺常见病变的X线和MRI诊断及其病理基础

    作者:顾雅佳

    乳腺癌是女性肿瘤中发病率高的一种,我国每年有4万人死于乳腺癌,发病率与5年前相比上升了3倍多.乳腺肿瘤包括良恶性一系列病变,其病理类型、生物学行为各异、治疗方式不同,当然其影像表现也依据不同的病理类型、甚至同一种病理类型但由于不同的亚型而表现多种多样.

  • 小儿胃十二指肠溃疡X线征象

    作者:陈志勇

    目的:探讨小儿胃十二指肠溃疡的X线征象.方法:搜集经手术证实的54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儿的钡餐检查资料,年龄11天~14岁,平均10.4岁,其中男女之比约为2:1.分析小儿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及X线表现.结果:54例中,胃溃疡6例(11%),十二指肠溃疡47例(87%),复合溃疡1例(2%).胃溃疡X线表现为龛影,黏膜改变,胃窦痉挛、狭窄及排空延迟.十二指肠溃疡X线表现为龛影,球部变形、黏膜改变、幽门管偏移、球部激惹征.结论:传统X线钡餐可诊断小儿胃十二指肠溃疡,其X线征象具有一定特异性.

  • MRI对隆乳手术术后患者的诊断价值

    作者:曹毅媛;夏黎明;饶晶晶;杜烜

    目的:探讨隆乳术后并发症MRI影像学特征及不同影像技术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63只隆乳术后出现症状的乳房行1.5T MRI平扫、3D FSE脂肪抑制水成像及VIBRANT动态增强扫描.结果:本组28例55只乳房行注射式水凝胶隆乳术,47只假体外漏,双乳不对称4例,1例2只为感染,1例1只为假体内出血,3例3只为腺体病变.1例行双侧乳房内自体脂肪注射术,乳房下部可见较多脂肪团块.3例行双侧乳房硅胶假体植入术,1例1只盐水假体变形,1例1只硅凝胶假体外漏.上述影像学表现均与取出术中结果相符.结论:MRI对诊断隆乳术后外漏并发症有着重要的价值,VIBRANT序列有助于诊断感染及腺体病变,3D FSE脂肪抑制水成像序列对水凝胶和硅胶盐水假体的整体显示有显著的优势.

  • VIBRANT磁共振增强技术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价值初步研究

    作者:何光武;张贵祥;何之彦;何江波;成中意

    目的:探讨VIBRANT磁共振增强技术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3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病变患者行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检查,分析比较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形态学特征、强化模式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结果:33例患者共45个病灶,其中恶性病变20个,良性病变25个.良性病变多呈圆形,边缘光整,边界清楚,无毛刺,强化均匀,强化模式大多表现为从中心至周围.恶性病变形态不规则,边缘有毛刺,强化不均匀,常呈环形强化,强化模式为从周围向中心充填.良、恶性病变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表现不同,良性病变多呈Ⅰ型(17/24),恶性病变多呈Ⅲ型(1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1,P<0.001).结论:VIBRANT乳腺磁共振增强技术更加有利于显示病变的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信息,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DWI对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的初步研究

    作者:顾雅佳;冯晓源;邱龙华;彭卫军;杨文涛;费菲;陈灿敏;唐峰;毛健;邵志敏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以及作为预测因子的可行性.方法:根据10例乳腺癌化疗后退缩情况将肿瘤分成缓解和进展两组,比较两组化疗前后ADC值和DWI信号强度的变化,并评价治疗前ADC值与化疗结束肿瘤退缩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无论是治疗前还是治疗后,ADC值和DWI信号强度在缓解组和进展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缓解组治疗后ADC值升高,而进展组则降低,尤其在b=1000和2000 s/mm2时明显.b=1000 s/mm2时,肿瘤高活性区和低活性区对治疗反应比较显示,肿瘤高活性区ADC值较低,治疗后ADC值升高(1.195±0.230和1.371±0.295);而肿瘤低活性区ADC值较高,治疗后ADC值反而下降(1.632±0.241和1.312±0.297);与病理对照显示,治疗后肿瘤细胞蜕变,并伴有明显的胶元和纤维化形成.治疗前ADC值与治疗后肿瘤退缩呈负相关,当b取1000和2000 s/mm2时相关更明显,前者为r= -0.802,P=0.005,后者的r = -0.745,P=0.013.结论:DWI可以对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作评价,并能对治疗疗效作出预测.

  • 局部点压摄影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龚柳燕

    目的:探讨局部点压摄影技术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常规乳腺钼钯摄影中发现的可疑病变区行局部区域的无放大点压摄影检查,将所获得的图像与原图像进行比较.结果:经过局部点压的图像,乳腺组织结构及病灶的清晰度增加,特别是病灶边缘显示更好.60例病例中,13例病灶较深或紧贴胸壁,病灶显示不佳或不完整,通过点压后显示满意.21例乳腺中的致密影、19例局限性密度增高影及1例斑片状影通过局部点压后诊断更加明确.6例腋下病灶通过点压显示清楚.结论:局部点压摄影技术可以提高乳腺组织结构及病灶的清晰度,为乳腺内可疑病变的诊断提供帮助.

  • 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冯赟;刘士远;王晨光;蒋涛;陶晓峰;王金林;肖湘生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在乳腺疾病定性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65例患者行MRI检查,扫描序列包括T1WI和T2WI平扫、DWI(选用b值为800和1000 s/mm2)及动态增强(DCE).结果:65例患者共发现68处病灶,其中恶性肿瘤37个,良性病灶31个,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b值为800 和1000 s/mm2时,ADC值大小排列顺序均为恶性肿瘤<良性病灶<正常腺体<囊肿.在这两种b值下,正常腺体、良性病灶及恶性肿瘤的ADC值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同一类型组织的ADC值也均有统计学意义,且正常腺体和恶性肿瘤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b值为800 s/mm2、ADC值为0.734×10-3~0.760×10-3s/mm2时,以及b值为1000 s/mm2,ADC值为0.724×10-3~0.752×10-3s/mm2时,DWI对恶性肿瘤的敏感度均可达到90%.结论:DWI在乳腺疾病的定性诊断中有较大优势,B值在800和1000 s/mm2之间时,DWI能够较好地鉴别各类病灶.

放射学实践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