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放射学实践杂志

放射学实践

放射学实践杂志

Radiologic Practice 방사학실천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影响因子: 1.0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0313
  • 国内刊号: 42-120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12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同济医院《放射学实践》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郭俊渊 胡道予 Paul Gerhardt(德国)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脾脏巨大错构瘤一例

    作者:李铁丰;陈爱林;李辉;白延军;刘为海

    病例资料 患者,男,84岁.反复左上腹疼痛10余年,呈持续性胀痛,无放射痛、呕吐及发热等,未予以特殊处理,近1个月来感左上腹胀痛较前加剧.查体:左上腹可触及肿大脾脏,质地中等,边缘尚光滑,未扪及血管搏动.

  • 胃血管淋巴管瘤一例

    作者:庞坚信;岳荷利;李欠云

    病例资料 患者,男,68岁.上腹部不适、纳差3个月.3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不适,程度较轻,饱食后加重,无恶心、呕吐、无返酸、嗳气、腹痛、黑便等,无皮肤、巩膜黄染,无胸闷、心悸、胸骨后压榨感.体检及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胃镜示胃体中下部小弯近后壁见2cm×4cm大小隆起,表面光滑,质软(图1).

  • 《请您诊断》病例73答案:不典型肝癌误诊为囊腺瘤

    作者:郑卫华;庹艳红;彭婕

    病例资料 患者,男,37岁,因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1月入院.患者于1个月前起感间断上腹部隐痛不适,在当地医院行肝胆超声检查提示肝脏右叶占位性病变.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全腹无包块,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血常规、生化指标全项均在正常范围,各型肝炎标志物及AFP均阴性.

  • 胆囊蛔虫强化一例

    作者:宋君;黄科峰;甘红波

    蛔虫病曾是人体常见的寄生虫病,但目前胆道蛔虫已十分少见,其CT增强扫描表现鲜有文献报道,笔者遇到1例胆囊内蛔虫并强化患者,现报道如下.

  • HRCT在非结核分支杆菌肺病诊断及随访中的价值

    作者:陈根铭;赵双全;朱少乾;曾令延;黄福城;徐茂盛

    目的:探讨非结核分支杆菌肺病的HRCT表现及其在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50例非结核分支杆菌肺病的HRCT资料,并对随访的23例患者治疗前后的HRCT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个肺叶及以上受累占94%(47/50),上叶受累占98%(49/50).HRCT上所有病例均能检出结节病灶及树芽征,显示有斑片状影47例,空洞29例,纤维条索影29例,支气管扩张43例.病变通常以多种形态混杂存在.23例随访患者HRCT表现:10例病灶影像学变化不明显,5例好转,8例缓慢进展,其中6例由原来的斑片影、磨玻璃影及结节影演变为空洞.结论:胸部HRCT对非结核分支杆菌肺病的诊断及随访具有重要价值.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CT表现

    作者:李强;李恩春;邓川;王永国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符合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标准的VAP患者138例,均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前及48h后行螺旋CT检查,所有图像采用多平面重组进行图像后处理,对病变的分布、形态、密度等进行观察、分析.结果:138例均有右肺下叶病变;累及双肺下叶81例(占58.70%),累及双肺下叶合并其它肺叶21例(占15.22%),138例共有273处病灶,其中262处病灶位于背部胸膜下区(95.97%,262/273).128例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前均无肺内的异常病灶,10例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48小时后行CT检查原有肺部病变出现明显进展.其中121例(占87.68%)见背部胸膜下区类新月形的软组织密度影;23例(占16.67%)见磨玻璃样改变,21例(11.59%)见沿肺纹理分布的斑点状浸润影;3例见支气管气相.结论:VAP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CT检查是诊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重要影像学依据,对使用呼吸机患者及时行CT检查,对临床判断病情、确定治疗及拔管时间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 胰头周围门静脉-肠系膜静脉系统的解剖及变异

    作者:盛若凡

    胰头周围门静脉-肠系膜静脉系统的解剖变异较为常见,清楚认识这些变异对于胰腺手术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本综述通过对包括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下静脉、胃左静脉、胰十二指肠静脉系等在内的胰头周围门静脉系统及其主要属支的解剖结构、变异进行描述,旨在为外科医师更准确地进行胰腺肿瘤术前评估、减少术中出血等提供指导和帮助,推动胰腺手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 孤立性肺结节术前MSCT图像后处理并钩丝定位

    作者:董科;陈献国;郭晓华;舒景尔;刘江;应明亮;刘情

    目的:评价MSCT图像后处理并钩丝定位技术对孤立性肺结节胸腔镜术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5例肺结节患者,经MSCT图像后处理后植入Hook-wire定位钩丝,明确钩丝、肺结节、邻近血管、支气管、胸膜的关系;胸外科医师在胸腔镜术中先评估能否仅通过触摸法定位病灶;不能肯定者采用钩丝定位,后经手术验证其准确性.2种定位方法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引导下穿刺定位全部成功(100%),平均操作时间(13.5±7.8)min.胸腔镜术中通过触摸法定位结节,符合率为78.2%(43/55);采用钩丝准确定位结节55例,符合率为100%(55/55);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47,P<0.01).术后病理学检查均获得明确诊断.结论:胸腔镜切除肺结节术前行MSCT图像后处理并钩丝定位技术,操作安全,定位准确有效,能缩短胸腔镜手术时间,降低转为开胸手术的概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损伤性肾出血的动脉栓塞治疗

    作者:王磊;刘福全;岳振东;赵洪伟

    目的:探讨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损伤性肾出血的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3例经肾动脉造影证实的肾损伤后肾出血患者,采用明胶海绵颗粒和/或弹簧圈超选择性行肾动脉栓塞治疗.结果:23例患者经肾动脉造影均可明确肾出血部位,单支肾动脉出血者15例,2~3支肾动脉出血者7例;共置入弹簧圈45枚,栓塞后造影显示出血动脉中断、闭塞,对比剂外溢、染色现象消失,术后1~3d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2~4个月后血液检查示肌酐、尿素氮均在正常范围内,而且均未出现肾性高血压征象.结论: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术治疗损伤性肾出血创伤小、疗效好、并发症少、能大限度的保护肾脏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基于判别分析模型的乳腺BI-RADS计算机辅助分类

    作者:吴明祥;马捷;凌人男;梁家乐;康文焱

    目的:在经典应用的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BI-RADS)基础上,通过量化分析影响评估分类的变量,建立BI-RADS判别分析模型,评估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10年中共561例有完整影像学资料及经病理或随访证实的BI-RADS分类结果(金标准),对与乳腺病变相关的各种变量进行量化,基于Bayes判别分析方法建立判别模型并编写软件,将除去病理及随访结果的以上病例资料由两位医师分别进行人工分类和软件分类,评估两种方法下医师分类判别与金标准的一致性,以及两位医师之间分类判别的一致性.结果:建立了完整的判别分析模型,其误判概率为1.25%,模型与金标准有高度一致性(Kappa值为0.981).两位医师使用软件分类的诊断结果与金标准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904和 0.901 )要高于人工分类(Kappa值为0.695和0.632).人工分类时两位医师诊断结果间的Kappa值为0.575,明显低于软件分类时(Kappa值为0.841).结论:通过大样本的统计学分析建立标准、合理的判别分析模型,能够有效的预测乳腺肿块的BI-RADS类型,减少对BI-RADS 0类患者的召回率,提高对BI-RADS Ⅰ~Ⅴ类病变的诊断准确性,并提高不同诊断者间的诊断一致性.

  •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乳腺专用磁共振成像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作者:阮玫;赵亚娥;汪登斌;李志;王丽君;柴维敏;严福华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在乳腺专用磁共振成像(DB-MRI)上的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乳腺专用磁共振成像并经病理证实的40例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病例资料,探讨其MRI特征及诊断价值.结果:40例中39例显示强化(占97.5%),其中36例表现为结节样强化,3例为条状强化;1例仅见导管扩张(占2.5%),未见明显强化病灶.主要MRI表现可归纳为5种:边缘光滑结节型(55%,22/40)、边缘不光滑结节型(25%,10/40)、囊内结节型(10%,4/40)、条状强化型(7.5%,3/40)和无强化型(2.5%,1/40).结论:乳腺专用磁共振成像可以很好地显示及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 CTA判断壁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佳重建时相及管腔狭窄与MB-MCA特征相关性研究

    作者:赵林芬;许绍奇;周雪芳;钱卫东;刘兰香;杨立

    目的:探讨CTA判断壁冠状动脉(MCA)管腔狭窄程度的佳重建时相及管腔狭窄与心肌桥(MB)-MCA特征的相关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深在型MB-MCA患者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资料.测量MB厚度、MCA长度及MCA管腔狭窄近端、窄处及远端管径,计算MCA管腔狭窄程度,记录图像佳重建时相,应用直线相关分析壁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与佳重建时相、MB厚度、MCA长度及MCA长度与MB厚度间的关系,对其中两者间有线性关系的进行直线回归分析并绘制回归直线图.结果:42例MB-MCA患者MB平均厚度为(2.39±1.48)mm,MCA平均长度为(23.07±12.40)mm,MCA管腔平均狭窄程度为(26.62±16.47)%,佳重建时相(66.9±3.7)% R-R间期.MCA管腔狭窄程度与佳重建时相、MB厚度、MCA长度之间均有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3977、0.4291、0.5656(P均<0.01),回归系数b分别为1.7632、4.7711、0.7511.MCA长度与MB厚度间无相关性(r=0.1592,P>0.05).结论:CTA判断MCA缩窄可持续到舒张中晚期,且MCA管腔狭窄程度与MB-MCA特征有关,MB和MCA是一种既独立又相互依存的解剖学变异.

  • 心肌磁共振多b值DWI的初步探讨

    作者:李志伟;袁思殊;黄璐;马晓玲;夏黎明

    目的:探讨心肌磁共振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的可行性.方法:11例健康志愿者行心脏多b值扩散加权扫描,由两位放射科医师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估.符合要求的图像在标准横断位和心脏短轴位上分别测量室间隔前部、后部、上部、下部及游离壁的ADCslow值、ADCfast值和f值.所得数据进行Bland-Altman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8例(73%)志愿者检查成功,共获得了16组符合定量测量要求的图像,其中Ⅰ级图像6组(6/16,37.5%),Ⅱ级图像10组(10/16,62.5%),在标准横轴面和心脏短轴位上分别测量室间隔前部、后部、上部、下部及游离壁的ADCslow值(0.0027±0.0009)×10-3~(0.0051±0.0029)×10-3mm2/s、ADCfast值(0.1478±0.0832)×10-3~(0.1935±0.0817)×10-3mm2/s和f值(0.1377±0.1380)~(0.2957±0.1166),根据Bland-Altman图和Pearson相关分析得到参数测量在观察者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95%一致性界限(-1.5599,1.4510),相关系数r=0.814].结论:在呼吸训练和心率控制的前提下,经过恰当的参数选择,能获得清晰的心肌多b值扩散加权图像,且参数测量在观察者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 MSCT对三房心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陈鑫;张雪莲;马小静;彭志远;陶园;胡文娟

    目的:评价MSCT在三房心(Cor T)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三房心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17例行外科手术.采用容积再现(VR)、容积密度投影(VIP)、多平面重组(MPR)和大密度投影(MIP)等CT图像重组技术分别对心脏结构、冠状动脉及大血管进行分析.结果:23例中Cor T Ⅰ型(部分型)5例、Ⅱ型(完全型)18例;6例未见合并畸形且无临床症状,于行冠状动脉CTA时发现,17例手术确诊的Cor T患者均合并其它畸形,17例手术确诊患者中MDCT正确诊断14例,误诊2例,漏诊1例(左心房顶部隔膜).2例误诊病例CT均诊断为完全性心内型肺静脉异位引流.结论:多排螺旋CT可以清晰地显示心房内的异常隔膜和隔膜孔以及肺静脉和心房的连接、有无梗阻,准确显示并发的心脏及大血管畸形以及冠状动脉起源及走行情况;是诊断三房心的有效影像学技术,为外科手术治疗提供丰富的影像信息.

  • CT肺动脉成像对急性肺栓塞患者肺动脉高压严重程度的评估

    作者:张伟;俞同福;徐海;宗敏

    目的:探讨CT肺动脉成像(CTPA)对急性肺栓塞(APE)肺动脉高压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根据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估算肺动脉收缩压(PASP),将APE患者分为2组:中重度(45例)和轻度肺动脉高压组(29例).在CTPA上测量心血管径线,包括主肺动脉、左肺动脉、右肺动脉直径、右下肺动脉和升主动直径以及右室和左室短轴大径.计算主肺动脉直径与升主动脉直径比值(rPA)、右室与左室短轴大径比值(RV/LV).使用t检验评价中重度与轻度肺动脉高压组之间心血管参数的差异;使用ROC曲线确定CTPA诊断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计算和比较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使用Pearson等级相关系数评价肺动脉压与心血管测量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轻度和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为主肺动脉直径(P<0.001)、左肺动脉直径(P=0.001)、右肺动脉直径(P=0.001)、右室短轴大径(P<0.001)、左室短轴大径(P<0.001)、rPA (P<0.001)、RV/LV (P<0.001).主肺动脉直径、rPA、RV/LV的AUC值均高于0.8(P<0.01).PASP与主肺动脉直径(r=0.160)、左肺动脉直径(r=0.258)、右肺动脉直径(r=0.264)、右心室短轴大径(r=0.401)、左心室短轴大径(r=-0.511)、rPA(r=0.670)、RV/LV(r=0.644)之间的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rPA与PASP之间的相关系数高(r=0.670).结论:CTPA不仅可以诊断PE,并且可以通过rPA、RV:LV等指标评估肺动脉高压严重程度,有助于临床判断预后及治疗方案的选择.

  • 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研究进展

    作者:覃媛媛;朱文珍;王承缘

    自1996年李恩中等[1]首次报道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之后,中国拉开了fMRI研究的序幕.随着高场磁共振在临床上的普遍应用,在将近20年的发展历程当中,fMRI已成为发展迅速、应用前景广阔的成像技术之一.

  • 重视医学影像检查中的射线辐射防护

    作者:王霄英

    医学影像检查为大多数疾病的诊断提供帮助,是基本临床检查手段.其中X线、CT、核医学等影像技术是基于射线成像,在获得诊断图像的同时,也可能对人体造成辐射伤害.医学影像从业人员,在追求高质量地完成影像检查、做出正确影像诊断的同时,也应关注检查过程中患者的射线辐射防护,尽大可能减少患者的射线辐射伤害,保护患者.

  • 迭代重建在前列腺CT成像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刘婧;王霄英;许玉峰;邱建星;曹会志;胡晓煜;蒋学祥

    目的:探讨迭代重建在前列腺CT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接受腹部CT增强扫描的男性患者4例入组,对增强图像进行滤波反投影重建(FBP)、30%、50%、80%及100%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和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MBIR),对这6种图像的噪声、图像质量、前列腺对比噪声比(CNR),使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BIR图像的噪声低,主观评分高,且前列腺外周带的CNR高,与其它图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BIR有提高前列腺图像质量、进一步显示更多解剖细节的潜在价值.

  • 体型特异性剂量估计的概念和方法

    作者:张晓东;郭小超;王霄英

    为了降低辐射剂量并且得到临床可接受的图像,需要对CT检查的辐射剂量进行准确评估,但检查中患者受到的辐射剂量与患者体型的大小和CT扫描设备的辐射输出都是相关的,本文将对更为合理的估算患者CT检查时所受辐射剂量的体型特异性剂量估计(SSDE)方法及其局限性作一综述.

  • 冠脉CT检查个体化对比剂注射方案的优化研究

    作者:姜原;刘建新;王霄英;邱建星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个体化的对比剂使用方案的优化方法.方法:将在我院接受64排CT冠状动脉检查的连续病例分为3组,A组56例,B组32例,C组32例.其体重-对比剂流率系数依次为0.06、0.07及0.08,其余的扫描方案及对比剂注射方案相同.使用方差分析比较各组对比剂用量及CTA图像上冠状动脉各分支的强化程度.结果:三组的体重指数(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对比剂注射流率及对比剂用量比较,A组明显低于B组和C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中,各段冠状动脉的强化程度均>250HU,其中B、C组均>300HU.三组各段冠状动脉的强化程度均为A组低于B组和C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RCA近段外,其余各段B组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时体重-注射流率系数取0.07来确定对比剂注射流率和使用总量的个体化方案图像质量佳,且对比剂用量较少.

  • 迭代重建对肺肿块低剂量CT灌注成像参数的影响

    作者:董健;高莉;王霄英;邱建星;许玉峰;王鹤;郭小超;蒋学祥

    目的:探讨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算法对低剂量CT首次通过法肺肿块灌注成像参数的影响.方法:28例肺肿块患者行首次通过法低剂量CT灌注成像检查,所得原始数据采用滤波反投影(FBP)和30% ASIR两种方法进行重建(重建层厚2.5mm),测量两种算法重建图像上主动脉CT值、图像噪声及肺肿块灌注成像参数,包括表面通透性(PS)、平均通过时间(MTT)、血流量(BF)和血容量(BV),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两种重建算法所测量的各参数值的差异.结果:FBP和30% ASIR重建算法比较:主动脉CT值分别为(35.32±2.39)和(35.54±2.71)H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7);FBP组图像噪声(51.60±5.34)明显高于30%ASIR组(40.42±3.10),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重建算法测量的各项灌注参数(PS、MTT、BV和BF)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低剂量CT首次通过法肺肿块灌注成像中,30% ASIR算法测量的各项参数与FBP重建算法相比无明显差异,但图像噪声明显降低.

  • 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在胸廓出口处超低剂量CT扫描中的可行性

    作者:赵永为;王鹤;王霄英;刘建新

    目的:探讨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MBIR)技术在超低剂量胸部螺旋CT扫描中对胸廓出口处图像噪声的抑制程度.方法:选取连续20例患者行超低剂量胸部CT平扫,扫描范围为双侧颈根部层面至胸2椎体下缘层面胸廓出口处层面.扫描参数:120kVp,应用管电流调制技术(10~400mA),噪声指数(NI)40,重建层厚及层距0.625mm.根据重建方式不同分为30%ASIR组和MBIR组.在AW4.5工作站上两组所得图像取胸廓出口处相同层面,分别测量双侧竖脊肌、甲状腺、肺尖、椎体及气管内CT值及SD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配对t检验).结果:两组间各兴趣区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噪声(SD)值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MBIR技术对超低剂量胸部CT数据进行重建,能够有效地降低胸廓出口层面图像的噪声.

  • 迭代重建对日常CT检查平均辐射剂量的影响

    作者:戴丽娟;王霄英;郭小超;高歌

    目的:对比3台不同CT设备的常规检查辐射剂量,探讨迭代重建(ASIR)技术对常规检查辐射剂量的影响效果.方法:3台CT扫描仪为A、B、C,其中C设备应用迭代重建技术.A和B扫描仪使用原来常用的每台设备记录一周内成人不同部位扫描的实际辐射剂量,包括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每台设备每个部位记录数据各40例.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选取不同部位相同层面兴趣区,测量噪声值(SD)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台CT设备不同部位常规扫描辐射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头部辐射剂量比较,B组比A组下降7%(2.84/45.5),C组比A组下降5%(2.12/45.5);胸部辐射剂量比较,C组比A组下降55%(8.1/14.87),C组比B组下降了62%(10.78/17.55);冠脉CTA辐射剂量比较,C组较A组下降了10%(5.57/53.63),C组较B组下降了25%(16.46/64.52);腹部辐射剂量比较B组较A组下降了12%(269.83/2297.21),C组较A组下降了7%(171.95/2297.21).结论:三台不同CT设备的日常检查辐射剂量有区别,C设备应用迭代重建技术后辐射剂量低于另外两台CT设备,尤其是在胸部和冠脉CTA检查中更加明显.

  • 肾上腺双能CT增强扫描方案的优化

    作者:李玮;刘婧;王霄英;邱建星;张帅;蒋学祥

    目的:探讨肾上腺病变双能CT增强扫描检查方案的优化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3月-2011年6月来我院就诊并接受双能成像(GSI)三期增强扫描的患者12例(共12个肾上腺结节,腺瘤9个、恶性病变3个),测量病变在平扫、门脉期(对比剂注射后70s)及长延迟期(对比剂注射后5min)的密度值,计算出病变在各单能量下的完全灌注廓清率(APW)和相对灌注廓清率(RPW),并与病理及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 (ROC)曲线计算各能级下的大诊断效能.结果:在各KeV(40~140KeV)下使用文献经典对比剂廓清率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偏低.使用ROC曲线计算各KeV下鉴别腺瘤和恶性肿瘤的APW和RPW能达到较高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其中APW界值范围为-19.5%~36.0%,RPW界值范围为11%~19%;并且,APW及RPW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在低能级(40~70KeV)下均较高: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66.7%.结论:双能CT虽不能明显提高延迟5min时经典对比剂廓清率对肾上腺病变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但有估算出在各个能级下的APW和RPW诊断界值范围的潜在价值;综合各能级下的廓清率界值范围有利于提高对肾上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

  • 直肠癌术后骶前肿块CT灌注成像

    作者:胡娟;唐光健;王霄英;杨学东;董健;郭小超;刘婧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不同扫描周期所测量的灌注参数对直肠癌术后骶前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10例直肠癌Mile′s术后8~120个月(平均50个月)患者,因发现骶前软组织肿块行CT平扫,发现骶前软组织肿块11个.所有病例进一步行CT灌注成像,扫描周期为1s,共扫描60s.记录CT剂量长度乘积(DLP)、CT剂量指数(CTDIvol),计算体型特异性剂量评估值(SSDE).经后处理获得灌注参数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手工选择性删除图像,分别获得扫描周期为2、3、4、5、6和10s时的各项灌注参数.CT检查一周内患者进行CT引导下活检,获得病理结果,并进行长期随访(27~42个月),将肿块分为复发组(6例)和瘢痕组(5例),统计不同扫描周期所获灌注参数在两组间的差异.结果:患者SSDE为(1868±173)mGy,扫描周期为1、2、3、4、5、6和10s的有效剂量分别为41.7、20.8、13.9、10.4、8.3、7.0和4.2mSv.扫描周期为1s时,两组间BF、BV、P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7);扫描周期为2、3、4和5s时,两组间BF、BV、P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6~0.048、0.000~0.028、0.012~0.028和0.008~0.039);扫描周期为6s时,两组间BF、B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12);扫描周期为10s时,两组间B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结论:复发组和瘢痕组的CT灌注参数中BF、BV和PS对直肠癌术后骶前肿块的性质具有诊断意义;通过延长灌注扫描周期,可降低射线剂量,其中BV、PS值为可靠;扫描周期5s以内时,BV、PS值可达到鉴别诊断目的,有效剂量降低至8.3mSv.

  • 延迟期CT动态增强扫描对肝脏占位病变的术前评估价值

    作者:郭小超;胡晓煜;王霄英;高歌;戴丽娟;陈卫东

    目的:通过对肝脏双期与三期增强扫描进行对比,探讨动态增强CT延迟期对肝脏占位病变术前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因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拟行手术切除治疗的患者34例,行CT三期动态增强检查(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迟期扫描时间分别为注药后30、70及180s),对病变进行定性诊断及术前评估.由两位具有15年以上肝脏影像诊断经验的医师对图像进行两次评价,第一次仅评价动脉期及门静脉期图像,第二次评价全部三期增强图像,评价内容包括病变显示清晰程度、血管显示能力(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影像诊断及诊断信心.结果:两位医师对于病变显示清晰程度、良恶性诊断及诊断信心的主观评价,两次阅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位医师第一次阅片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2% (28/34)和79% (27/34),第二次阅片分别为85% (29/34)和88% (30/34).B医师对于肝静脉显示两次阅片评价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5).结论:与肝脏CT双期增强扫描比较,三期增强扫描(增加延迟期)在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术前评估中对病变范围的显示、肝脏术前血管的评估及医师诊断信心方面并没有明显作用,但增加了辐射剂量;但三期增强扫描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肝脏占位病变的定性诊断准确性.

  • RSNA2012骨骼肌肉影像学

    作者:祝婷婷;张平;张淯淞;李涛;杨魏;杨茜;甄涛;金腾;郭瑞敏

    本年度肌骨系统的论文涉及面广泛、内容丰富,主要对生理变异进行了解释,对特殊征象及异常病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且还涵盖了3T MRI以及fMRI在肌骨系统的应用.按部位(肩、肘、腕、髋、、脊柱、膝、足、踝和神经肌肉)和疾病类别(退行性变和炎性关节炎等)进行了分类讨论.

  • RSNA2012心脏CT和MRI

    作者:袁思殊;李志伟;马晓玲;夏黎明

    2012年的RSNA心血管影像热点与往年基本一致,对心衰患者的心功能评价,冠脉、心肌病、心瓣膜病变、先天性心脏病、左房和肺静脉病变、糖尿病及对比剂方面的影像研究病变等均有不少报道.CT方面的研究采用二代双源CT及双能量扫描模式对心血管疾病诊断以及在达到准确诊断的同时如何降低辐射剂量.MRI新技术主要为应用4D-VEC对大血管病变及胎儿心脏进行诊断,取得较好的结果.

  • RSNA2012分子影像学进展

    作者:姚义好;张水霞;申楠茜

    RSNA2012报道的分子影像学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靶向特异性分子探针及多功能分子探针的研发:如靶向特异性磁性纳米对比剂、超声微泡对比剂及放射性示踪剂等,应用于肿瘤靶向显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评价、老年痴呆Aβ斑块显像及感染分期和预后评估等.②多模态分子显像技术的发展:包括MRI、PET、光学成像及超声分子成像.③干细胞示踪及成像.

  • 缺血性脑梗死双指数表观扩散系数的参数化研究

    作者:覃媛媛;张顺;张妍;赵凌云;朱文珍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缺血性脑梗死双指数表观扩散系数的参数化特征.方法:16例经临床综合确诊为缺血性脑梗死的患者作为病例组;6例无神经系统及其他系统病史的健康人作为正常组.所受试者均在GE signa HDxt 3.0T磁共振扫描仪上行b值为1000s/mm2的临床常规扩散加权成像(DWI)以及b值从0依次递增到5000s/mm2的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并对所得图像进行单指数或双指数模型拟合求得各量化参数,包括表观扩散系数(ADC)、快速和慢速表观扩散系数(ADCfast和ADCslow)以及快速扩散成分所占比例ffast.兴趣区(ROI)测量包括正常组额叶脑白质及皮层区域、病例组的梗死核心区及对侧镜像区.结果:正常组额叶白质ffast值(70.40%±3.54%)高于脑皮质(65.37%±4.66%),而ADC值[(84.89±3.59)%]低于脑皮质[(93.19±9.52)%].亚急性期组患者,梗死核心区ffast(61.54%±6.34%)明显低于对侧镜像区(65.56%±4.45%),ADCfast[(140.57±65.13)%]和ADCslow[(13.52±8.68)%]亦低于对侧镜像区[分别为(212.90±123.79)和(21.60±10.23)×10-5mm2/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期组患者,三个双指数量化参数在梗死核心区及对侧镜像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时脑白质和灰质呈现不同的扩散状态,亚急性期梗死灶核心区的双指数模型参数指标均低于对侧镜像区,而慢性期无明显差异;双指数表观扩散系数的参数化研究可为我们揭示正常及疾病状态下脑组织内更丰富的信息,但其生理学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 MRI上梗死灶体积及分布状况与交叉性小脑神经机能联系不能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美豪;程敬亮;杨运俊;张勇;梁盼

    目的:通过MRI测量幕上梗死灶体积及明确梗死灶分布状况,探讨其与交叉性小脑神经机能联系不能(CCD)间的关系.方法:对16例CCD患者的3.0T 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DWI、灌注成像(PWI)以及MRA资料.PWI原始数据经后处理得到负性增强积分(NEI)、到达峰值时间(TTM)及平均增强时间(MTE)的灌注伪彩图,并于幕上梗死灶对侧小脑异常灌注区及同侧小脑镜像区选择兴趣区,计算局部负性增强积分(rNEI)、局部到达峰值时间(rTTM)和局部平均增强时间(rMTE)的改变程度.于DWI图上测量梗死灶体积及明确梗死灶分布状况,分析其与CCD发生可能存在的关系.结果:16例患者中,梗死累及额叶皮质13例,累及基底节10例,累及内囊9例,DWI均表现为单侧局灶性幕上高信号影,其中11例梗死灶累及左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5例累及右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DWI上两侧小脑无明显异常信号.幕上梗死灶对侧小脑均出现灌注异常,表现为rNEI值较镜像侧降低,rTTM值及rMTT值明显延长.MRA示16例均未见两侧大脑后动脉及椎基底动脉异常,7例患者为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闭塞,4例为左侧大脑中动脉M2段闭塞,5例为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局限性狭窄、闭塞.梗死灶体积与对侧小脑rNEI值改变程度存在相关性(r=0.664,P<0.05),与rTTM值及rMTE值改变程度之间无显著相关性(r值分别为0.120、0.204,P>0.05).结论:CCD的发生不仅与梗死灶体积大小有关,而且与脑组织损伤的分布状况存在一定联系.

  • VBM、DTI和静息态BOLD-fMRI对重症抑郁障碍的联合研究进展

    作者:李夏黎

    重症抑郁障碍(MDD)是一种慢性迁延、易复发的高患病率精神障碍疾病.近些年MRI结构性和功能性方向的研究逐渐揭示出MDD患者脑功能异常的模式及其解剖与病理学基础.本文就VBM、DTI和静息态BOLD-fMRI对MD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做一综述.

  • 颈动脉狭窄患者脑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研究

    作者:方慧;周勇;伍建林

    目的:联合应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血管成像(MRA),探讨颈动脉狭窄者及健康志愿者双侧颈动脉对应脑区ADC值的差异性.方法:搜集经颈动脉三维对比增强MRA证实的颈动脉狭窄者87例[男44例,女43例,年龄38~89岁,平均(65.17±11.56)岁]作为研究组,健康志愿者21例[男9例,女12例,年龄39~80岁,平均(61.76±10.63)岁]作为对照组,均行T2 FLAIR和DWI检查,测量9个脑区ADC值并分析双侧对应脑区ADC值的差异.结果:中重度颈动脉狭窄组狭窄侧的侧脑室前部、后部、前角、后角周围脑白质及颞枕交界区较对侧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的颞叶、额颞交界区、尾状核头部及丘脑区的ADC 值双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前循环供血脑区ADC值变化提示DWI可能对反映脑组织的慢性低灌注状态有帮助.

  • 动词联想及图片命名任务激活大脑语言功能区的fMRI研究

    作者:张磊;金真;李科;刘刚

    目的:利用fMRI探讨语言任务中动词联想及图片命名任务对大脑语言区的激活模式并分析其临床应用可行性.方法:15例健康志愿者中男8例,女7例,平均年龄(35.7±13.6)岁,均为右利手.应用3T MR仪对每例受试者分别行右手对指运动、动词联想及图片命名任务的BOLD fMRI扫描,采用组块设计方案,利用SPM5软件的总体线性模型(GLM)进行分析并产生激活数据,组分析采用单样本t检验,激活阈值经校正检验,P<0.001(个体)及P<0.01(组分析),激活区坐标经Talairach转换并标定出相应Brodmann(BA)脑区.对每例受试者的两种语言任务分别计算两侧大脑半球激活范围,采用经修改的不包含视皮层激活区的计算公式进行语言优势半球偏侧指数(LI)计算.结果:动词联想任务主要激活双侧Broca′s 区(BA45)、左前额叶背外侧脑区(BA46)、左Wernicke′s区(BA39)、梭状回(BA37)和辅助运动区(BA6),以左侧前额、颞叶语言相关脑区激活为主.图片命名任务主要激活视皮层(BA18)及左BA37、左顶叶(BA7)、基底节区、左背外侧前额叶(BA9)和双侧BA45,以枕、颞叶后部脑区为主.右手对指运动激活左额叶初级运动区(BA4)和BA6.两种语言任务LI计算,符合率为93.3%(14/15),其中左侧优势12例,右侧优势及双侧分布各1例.结论:动词联想主要激活大脑语义加工区,并反映语言区的偏侧优势.图片命名任务可与动词联想共同激活部分语言相关脑区,但对于分析语言偏侧优势有一定缺陷.两种任务的联合使用能够全面了解整体语言功能状况.运动激活作为语言激活信号标准化处理的一个内在评估指标使激活区统计更趋精确和客观.

  • 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创伤暴露后不同时期静息脑功能初探

    作者:李磊;孙雅文;王振;秦玲娣;苏珊珊;万杰清;周滟;许建荣

    目的: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在创伤后不同时期静息态脑功能连接的变化,旨在进一步了解PTSD的发病机制.方法:12例PTSD确诊患者在创伤后2天和6个月后分别行静息态脑功能MRI检查,运用DPARSF软件进行以后扣带回为种子点的脑功能连接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P<0.05 (AlphaSim校正)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创伤暴露后2天比较,6个月后PTSD患者双侧内侧前额叶皮层/前扣带回、右侧前扣带回、左侧额上回和右侧额中回与后扣带回的功能连接显著降低(P<0.05).结论:创伤暴露后内侧前额叶皮层、前扣带回与后扣带回的功能连接随着时间推移而降低,这一变化对于PTSD的发病可能有重要意义.

  • 偏瘫型脑性瘫痪患儿皮质脊髓束的MR扩散张量成像

    作者:张俊成;赵相胜;陈艳娟;王秀河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及白质纤维束成像(FT)技术对评价偏瘫型脑性瘫痪患儿皮质脊髓束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例临床确诊为偏瘫型脑性瘫痪患儿和12例年龄匹配的健康婴幼儿进行常规MRI和DTI检查,重建皮质脊髓束图,采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总运动商(TMQ)对患儿运动功能进行评分,按轻、中、重度功能障碍对患儿进行分组.分析大脑脚、内囊后肢、放射冠及半卵圆中心的部分各向异性值(FA),计算左右两侧皮质脊髓束FA值的不对称差异度(△FA)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纤维束成像图显示偏瘫患侧皮质脊髓束稀疏、受压变形、移位和部分中断;配对资料t检验显示偏瘫组患侧各兴趣区FA值均较健侧对应部位显著减低(P<0.01).偏瘫组各部位△FA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皮质脊髓束两侧的△FA均数与总运动商(TMQ)评分呈负相关(r=-0.764,P=0.004).患侧皮质脊髓束在示踪图上的损伤分级与总运动商(TMQ)分组间具有相关性(χ2=6.942,P=0.018).结论:扩散张量成像和白质纤维束成像在评价偏瘫型脑性瘫痪患儿脑内皮质脊髓束的变化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放射学实践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