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放射学实践杂志

放射学实践

放射学实践杂志

Radiologic Practice 방사학실천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影响因子: 1.0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0313
  • 国内刊号: 42-120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12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同济医院《放射学实践》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郭俊渊 胡道予 Paul Gerhardt(德国)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和MDCT研究

    作者:朱珍;梁宗辉;窦娅芳;周仲文;郝思介;金忱;冯晓源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临床和MDCT表现,探讨MDCT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9例SPTP的临床和MDCT资料,并与手术和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39例SPTP中包括21例实性、11例囊实性和7例囊性肿瘤.实性部分在CT上呈渐进性强化,而囊性成分无强化.囊性部分间可有分隔,且分隔有强化.16例瘤内可见斑片样钙化,具有一定特征性.3例SPTP伴有胰管扩张,4例肿瘤远端胰腺萎缩.巨大肿瘤推压周围结构,交界性或恶性肿瘤与周围结构分界不清.结论:SPTP的MD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MDCT对其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卵巢纤维卵泡膜细胞瘤的MRI表现

    作者:何家伟;潘爱珍;冯燕韻;周涛;卢瑞梁

    目的:探讨卵巢纤维卵泡膜细胞瘤的MRI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卵巢纤维卵泡膜细胞瘤的MRI资料.结果:所有卵巢纤维卵泡膜细胞瘤MRI表现为边界清晰肿块,均可见包膜,其内可有坏死、囊变或出血.与子宫肌层信号比较,肿块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混杂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尤其当肿瘤较大时更常见.卵巢纤维卵泡膜细胞瘤的平均强化程度显著低于子宫肌层(P<0.05).结论:MRI有助于卵巢纤维卵泡膜细胞瘤的术前诊断.

  • 肾脏实性肿瘤的3.0T MR扩散加权成像研究

    作者:张瑾;周纯武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对不同性质和不同病理类型的肾脏肿瘤、不同级别的透明细胞型肾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160例(164个病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脏实性肿瘤的患者术前行常规MR及扩散加权扫描(b值为800s/mm2).分别测量肿瘤及肾脏实质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不同性质和不同病理类型的肾脏肿瘤、不同级别的透明细胞型肾癌的ADC值进行比较.结果:良性肾脏实性肿瘤的平均ADC值(1.24×10-3mm2/s)低于恶性肿瘤的平均ADC值(1.59×10-3mm2/s).透明细胞型肾癌ADC值明显高于其他病理类型肾脏肿瘤,除与嗜酸细胞腺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与其他病理类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不同病理类型肿瘤ADC值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854,以1.355×10-3mm2/s为阈值,诊断透明细胞型肾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0%、78.5%.不同级别的透明细胞型肾癌ADC值随细胞级别的升高有逐渐下降的趋势.结论:DWI对不同性质和不同病理类型的肾脏肿瘤、不同级别的透明细胞型肾癌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结合常规MRI能提高诊断效能.

  • 直肠筋膜对直肠癌术前分期及术后复发预测的MRI研究

    作者:黄雅萍;陈楠;许卫

    目的:通过MRI评估直肠系膜筋膜受累状态对中下段直肠癌术前分期及其术后复发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对33例中下段直肠癌患者行术前盆腔MRI扫描并于术后随访2年,将MRI表现与术后病理相对照,观察分析直肠系膜筋膜受累状态对术前T分期及预测术后复发的价值.结果:术前MRI显示壁外肿瘤侵犯深度>5mm者16例;直肠系膜浸润程度Ⅰ度14例,Ⅱ度11例,Ⅲ度8例;环周切缘阳性者16例.术后病理:T1期2例,T2期8例,T3期15例,T4期8例.经肠镜证实术后局部复发者7例.术前直肠系膜及筋膜受累状态与术后病理T分期以及肿瘤的术后局部复发均密切相关(P值均<0.05).结论:通过术前MRI评估直肠系膜及筋膜受累状态有助于更加准确地判断直肠癌术前T分期,为直肠系膜全切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更客观的依据,并对预测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具有重要价值.

  • MSCT三期增强扫描在小肝癌检出中的作用

    作者:张瑞池;陈枫;赵大伟

    目的:比较MSCT三期增强扫描各时相及不同时相组合对小肝癌(≤20mm)的检出率和敏感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9例小肝细胞癌患者的MSCT资料.分析不同期相增强扫描下39个单发病灶的检出率,三种不同时相组合(动脉期+门脉期、动脉期+延迟期、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对小肝癌显示的敏感度.结果:增强扫描的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对在39个小肝癌的检出率分别为84.6 %(33/39)、69.2 %(27/39)、92.3 %(36/39).动脉期+延迟期(76.9%)、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76.9%)对典型小肝癌的检出率高于动脉期+门脉期(56.4%),但三种不同时相组合对小肝癌显示的敏感度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74).结论:延迟期增强扫描对小肝癌的检出能力较高,应该作为小肝癌以及慢性肝病患者肝脏动态增强扫描的常规扫描时相.

  • 脑脊膜转移瘤分型的MRI研究

    作者:崔恩铭;龙晚生;罗学毛;兰勇;胡茂清;金志发;谭国强;李青

    目的:探讨脑脊膜转移瘤的分型和各类型的临床及MRI特征.方法:搜集本院经手术病理、活检病理或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确诊的脑脊膜转移瘤123例,对各型脑脊膜转移瘤的临床资料及MRI平扫、增强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硬脑膜-蛛网膜型78例,原发颅外肿瘤74例,颅内肿瘤4例,增强扫描31例呈连续线状强化,47例呈局限结节强化.软脑膜-蛛网膜型33例,原发颅外肿瘤19例,颅内肿瘤14例,增强扫描23例呈连续线状强化,6例呈局限结节状强化,4例两者表现均有.全脑膜型12例,原发颅外肿瘤9例,颅内肿瘤3例,增强扫描软、硬脑膜及室管膜均异常强化,呈线状、条带状.MRI平扫部分病灶无法发现,而增强扫描能准确显示所有病灶.结论:不同类型脑脊膜转移瘤MRI表现形式多样,MRI增强扫描能显示更多病灶,对其准确分型有重要意义.

  • 孤立薄壁空腔型肺癌CT表现及鉴别诊断

    作者:戚元刚;房泽辉;王道庆;张晴

    目的:分析孤立性薄壁空腔型肺癌的CT表现,提高对肺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4例孤立性薄壁空腔型肺癌的CT资料,所有病灶壁厚均≤1.2mm.结果:所有孤立型肺癌病灶在CT上均表现为薄壁空腔,病理证实均为腺癌.其中3例空腔壁不均匀增厚,7例有壁结节,4例空腔内见分隔.结论:对于影像表现为单发薄壁空腔同时伴有空腔壁不均匀增厚或壁结节、腔内有分隔均应考虑肺癌的可能性.

  •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的X线和CT表现

    作者:陈国平;仲建全

    目的:探讨变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ABPA)患者胸部X线和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临床确诊的ABPA患者的胸部X线及CT资料.结果:胸部X线表现多种多样,同一个病例可有多种表现:片状及结节状游走性浸润影3例,结节状类似肉芽肿性阴影2例,局限性肺不张2例,支气管柱状或囊状扩张6例,"牙膏样"或树枝样阴影3例.胸部CT表现亦多种多样:中央型支气管扩张并支气管内粘液栓形成6例,其中2例支气管扩张表现为平行的轨道状,1例表象为静脉曲张状,4例支气管内粘液栓表现为结节状高密度影.4例有肺段或肺叶的实变,2例有部分肺不张,2例有肿块影.10例患者上叶均有病灶,其中5例位于右肺上叶.结论:ABPA影像学表现为一过性肺浸润和中心性支气管扩张为主要特点,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能提高本病的诊断准确性.

  • 肺瘢痕癌的CT诊断与鉴别

    作者:高丰;葛虓俊;李铭;陈燕;滑炎卿;陆芳;孙奕波

    目的:探讨肺瘢痕癌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瘢痕癌的临床及CT资料,并与52例良性肺瘢痕组织进行对照分析.比较瘢痕癌首次CT表现、瘢痕癌术前CT表现与良性瘢痕组织CT表现,采用t检验和Pearson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9例肺瘢痕癌中,26例为腺癌.肺瘢痕癌CT表现:瘢痕癌首次检查与术前检查、瘢痕癌术前检查与良性瘢痕组织的大小、分叶、毛刺及血管集束征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瘢痕癌首次CT表现和良性瘢痕组织的大小、分叶、毛刺及血管集束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膜凹陷在瘢痕癌首次检查与术前检查、瘢痕癌首次检查和良性瘢痕组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瘢痕癌术前检查与良性瘢痕组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内是否有空泡、周围是否伴有磨玻璃影在良性瘢痕组织与瘢痕癌的首次检查、术前检查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瘢痕癌首次和术前检查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不规则或多角形、长条索边缘及钙化灶的差异在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瘢痕癌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异性,通过仔细观察瘢痕组织的大小、分叶、毛刺、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病灶内空泡、周边磨玻璃影有助于鉴别肺瘢痕癌与肺良性瘢痕组.随访观察瘢痕组织的动态变化有助于瘢痕癌的早期诊断.

  • DWI在胰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吴灵捷

    胰腺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且胰腺解剖位置深,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困难.DWI成像作为无创性检查方法,可以检测组织细胞或分子水平的生理、生化改变,为胰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信息.本文对DWI成像在胰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和进展进行综述.

  • 骨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的影像学分析

    作者:张玲;胡桂周;唐浩;胡碧莹;陈卫国

    目的:分析不同部位骨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影像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搜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51例骨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其X线、CT及MRI征象.结果:51例中有41例单发,10例多发.颅骨病灶表现为侵犯颅骨内外板、边界清晰的骨破坏;发生于四肢长骨主要表现为溶骨性骨破坏,边界清晰,可见硬化边,骨皮质受压变薄呈扇形或浅碟形缺损,部分可见骨膜反应,多数连续,超过病变长度;发生于骨盆、椎体及其他扁骨、不规则骨的LCH表现缺乏特异性.结论:LCH的发病部位及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点,但少见部位病灶与恶性骨肿瘤难以鉴别,综合运用X线、CT及MRI能进一步提高术前诊断率.

  • 膝交叉韧带腱鞘囊肿的MRI表现

    作者:李润根;郑少锐;方小东;陈维娟

    目的:探讨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腱鞘囊肿的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关节镜或病理证实的21例交叉韧带腱鞘囊肿的临床及膝关节MRI资料.由4位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影像学医生分别进行独立读片并记录病变的部位、形状、大小及信号变化.结果:21例患者中,MRI显示囊肿位于前交叉韧带(ACL)14例(韧带内11例,前缘3例),位于后交叉韧带(PCL )5例(均位于其后缘),2例位于ACL与PCL之间区域.21例囊肿大小9.6~47.3mm,其中呈条片样8例、椭圆形6例,有分隔4例,边缘分叶3例.MRI表现为液体信号特征,TSE T1WI呈低信号或中等低信号,T2WI及STIR呈高信号.结论:MRI能准确判断交叉韧带腱鞘囊肿的位置、大小和形状,有助于关节镜术计划的制定.

  • FBP、ASiR和VEO重建算法对腹部CT图像质量的影响

    作者:杨晶;高艳;李坤成;李岩;张秋杭;杜祥颖

    目的:探讨传统滤波反投影法(FBP),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ASiR)和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VEO)3种重建技术对常规剂量腹部薄层CT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GE Discovery CT750 HD对35例患者进行腹部常规剂量CT扫描.分别采用FBP、50%ASiR和VEO重建技术对原始数据进行0.625mm薄层重建,并应用后处理台对图像进行质量评价分析.测量并比较肝脏、胰脏、脾脏、肾脏、髂内肌、子宫和前列腺等的噪声值、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重建图像的主观评价由3名有经验的影像医师采用盲法评价.结果:FBP、50%ASiR和VEO三组图像的肝脏噪声分别为30.76±5.79,21.89±4.21和12.01±1.79,50%ASiR和VEO组图像噪声分别较FBP组降低29%和61%(P均<0.01).FBP、50%ASiR和VEO三组图像的肝脏组织的CNR分别为7.53±1.49,10.95±2.57和16.85±14.93,50%ASiR和VEO组图像CNR分别较FBP组提高46%和123%(P均<0.01).FBP、50%ASiR和VEO三组图像的肝脏组织的SNR分别为2.56±0.79,3.70±1.23和4.85±1.91,50%ASiR和VEO组图像SNR分别较FBP组提高45%和89%(P均<0.01).结论:与FBP重建算法比较,在相同剂量条件下,50%ASiR和VEO能显著降低腹部CT图像噪声并提高图像质量;其中VEO重建算法降噪及提高图像质量效果更为显著.

  • 兔眼玻璃体内鱼刺异物的MRI表现

    作者:文宝红;程敬亮;王斐斐;闫晨宇;张会霞;张晓楠;张风光

    目的:探讨兔眼玻璃体内鱼刺异物的MRI表现.方法:选取16 只新西兰健康大白兔,将其右眼玻璃体内随机植入2 枚鱼刺异物,异物直径0.15~0.20mm、长度1.5~3.5mm,左眼作为正常对照,均于术后2h行MRI 检查.结果:T1WI检出4枚鱼刺异物,T2WI检出15枚鱼刺异物,PDWI检出6枚,SWI检出26枚.检出的异物在T1WI、T2WI、PDWI、幅值图、小信号强度投影(mIP)图及磁敏感加权(SWI)图上呈点状或线状低信号,相位图上呈高信号或混杂高信号.结论:兔眼玻璃体内鱼刺异物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SWI序列的应用可提高兔眼玻璃体内鱼刺异物的检出率.

  • DWI评价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兔软组织VX2肿瘤疗效

    作者:兰为顺;胡道予;李震;李维;王梓;胡杉;胡遥;朴明哲

    目的:采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评价经皮穿刺无水乙醇注射(PEI)治疗兔软组织VX2肿瘤的疗效.方法:选取15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作为实验对象,在其右侧大腿内侧注射VX2肿瘤组织悬浮液约0.1ml,制备成荷瘤兔,于肿瘤组织接种后第14天行常规磁共振扫描及多b值(300、500、700、900s/mm2)DWI扫描,扫描后第2天在磁共振导引及监视下行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分别于PEI治疗后第1、7、10天行磁共振扫描.观察PEI治疗前、后肿瘤信号特点的变化,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肿瘤实质、正常肌肉组织、坏死组织的ADC值以及治疗前后肿瘤实质的ADC值.结果:PEI治疗前肿瘤组织T1WI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T2WI呈明显高信号,DWI上呈高信号.相同b值下ADC(肿瘤实质)

  • 微钙化的计算机辅助检测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金花;谭婉嫦;刘立志;李立;伍尧泮

    目的:探讨基于乳腺钼靶X线片中微钙化的多特征检测的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CADS)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钼靶摄影检查发现钙化并经病理证实的574例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乳腺癌321例列入乳腺癌组,良性病变253例列入良性病变组,应用CADS获取微钙化点的特征参数:种群密度、沙粒样钙化率及线样分枝状钙化率,采用ROC曲线分别分析其独立和联合诊断效能.结果:乳腺癌组微钙化上述特征参数值均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P值均<0.01).种群密度、沙粒样及线样分枝状钙化率在乳腺癌组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5、0.786、0.850,敏感度分别为78.6%、83.8%、86.9%,特异度分别为38.2%、50.8%、67.9%,其中线样分枝状钙化率的敏感度、特异度高(P<0.01).采用CADS联合检测3项特征参数,ROC曲线下面积为0.893,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8%和72.1%,均高于单项检测(P值均<0.01).结论:检测微钙化的种群密度、沙粒样及线样分枝状钙化率对于乳腺癌的诊断有重要意义.线样分枝状钙化率对于乳腺癌的诊断效率高于其他两项参数.CADS联合检测3项参数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效率,有助于提高乳腺癌的早期检出率.

  • 鼻腔恶性肿瘤CT与MRI诊断要点

    作者:张微;袁涛;全冠民;高国栋

    鼻腔恶性肿瘤来源众多,包括上皮、神经、淋巴与造血系统、间叶组织、骨与软骨、及其他组织的恶性肿瘤,CT检查对骨质改变显示良好,MRI则有助于更好地观察肿瘤的病理学特点及血供特征,病变所在的部位及邻近结构改变对定性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 双源CT对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的诊断

    作者:曹慧丽;侯志辉;高扬;于方方;陈阳;尹卫华;蒋世良;吕滨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对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DSCT诊断为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CAPA)的27例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其中发病年龄≤1岁7例(25.9%),1~7岁7例(25.9%),>7岁13例(48.2%),随访所有患者的治疗及预后.结果:DSCT对27例ACAPA均明确诊断,其中左冠状动脉(LCA)异常起源24例,右冠状动脉(RCA)异常起源3例.20例DSCT显示大量侧枝循环的患者中经胸超声心动图(TTE)仅提示18例.患者冠状动脉均不同程度增宽,各组LCA、RCA近段直径分别为:年龄≤1岁组LCA 2.1~3.7mm,RCA 3.0~3.7mm;1~7岁组LCA 2.1~4.0mm,RCA 3.2~5.2mm;>7岁组LCA 5.0~9.5mm,RCA 5.2~9.0mm.22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重建术,除1例失访外全部存活.结论:DSCT可明确诊断ACAPA,并可以为手术方案的制定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 MSCT对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诊断与评估

    作者:陈志明;关键;严超贵;李子平

    目的:探讨MSCT多种成像技术对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ISMAD)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19例SISMAD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4例经DSA证实,15例由临床随访证实,所有病例均行MSCT检查及薄层重建、VR、MPR和CTA等后处理.DSA术前完成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未行DSA者3~6个月内随访复查CT.按Yun分型进行MSCT诊断,探讨各型SISMAD的影像特征,并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本组19例SISMAD按Yun分型法进行MSCT诊断,Ⅰ型7例(真假腔均通畅,可见假腔的入口和出口);Ⅱ型12例(真腔通畅,假腔无血流),其中Ⅱa 型4例(假腔无出口),Ⅱb型8例(假腔内血栓形成,伴真腔狭窄);Ⅲ型0例(夹层并肠系膜上动脉闭塞).MSCT的薄层、MPR、CTA及探针分析清晰地显示了SISMAD的内膜破裂及夹层内血栓情况;同时显示大动脉粥样硬化11例,内脏动脉瘤2例,髂总动脉瘤样扩张3例.SISMAD临床上好发于中老年男性,以不明原因的突发性腹痛为起病特点;动脉硬化及高血压是SISMAD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MSCT可准确诊断SISMAD并对其分型、发现内脏动脉或大动脉的相关病变,对其稳定性的评估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

  • 64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瘘的诊断价值

    作者:代利文;谢元亮;金朝林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造影或手术证实的6例冠状动脉瘘患者的64排螺旋CT表现,由两名放射科医师独立评价64排螺旋CT图像的质量和诊断准确性.结果:6例冠状动脉CTA图像可供评价,与术中所见和选择性动脉造影吻合.6例冠状动脉瘘中,2例冠状动脉-肺动脉瘘,3例冠状动脉-右室瘘,1例冠状动脉-左房瘘,6例均作出正确诊断.3例冠状动脉-右室瘘合并右冠状动脉扩张,射血分数(EF)为50%~72%,其余3例EF为65%~71%.结论:64排螺旋CT能比较全面显示冠状动脉异常血管、瘘口以及评估心功能,是诊断冠状动脉瘘的可靠方法.

  • 快速MRI对胎儿胼胝体发育不全的诊断价值及与超声对照研究

    作者:杜牧;曹满瑞;赵弘;谢肇峰

    目的:探讨快速MRI对胎儿胼胝体发育不全(ACC)的诊断价值,并与超声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引产证实ACC的胎儿,孕20-36周,平均30周,产前常规超声检查后1~3天内行胎儿颅脑快速MRI检查,采用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SSTSE)和平衡式稳态自由进动序列(balance-FFE)行T2WI扫描,回顾性分析超声及产前MRI表现,并与引产后尸体MRI检查或尸体解剖结果对照.结果:16例ACC胎儿中,产前MRI明确诊断16例,诊断合并其他中枢系统畸形5例,与产后检查结果相符.超声明确诊断9例,可疑6例,误诊1例;合并畸形确诊4例,漏诊1例.结论:快速MRI对胎儿ACC的诊断优于超声,有助于明确诊断并判断其分型及合并畸形,可作为超声的补充诊断方法.

  • 幼儿肋骨巨大骨软骨瘤一例

    作者:韩莉

    病例资料患者,4岁,男,发现胸前肿物4年入院.患儿4年前发现左胸壁前可触及一花生粒大小的肿物,但无其他畸形及症状,未予重视,4年来患儿左胸前肿物逐渐增大质硬,拒按,无发热、咳嗽.专科情况:左前胸壁可见一大小约7.0cm×7.0cm的类圆形肿物,质硬,活动度差,压痛阳性,表面皮肤无明显异常,无胸壁浅表静脉曲张,未见反常呼吸.

  • 《请您诊断》病例78答案:咽旁单囊型造釉细胞瘤

    作者:杨加军;宋伟;高广如

    病例资料患者,女,66岁.10年前无明显诱因始觉咽部胀满感,时有咽痛,以右侧为重,近4月来患者自觉咽部症状加重,吞咽时异物阻挡感,无张口受限.查体: 咽部粘膜充血,两侧扁桃体I度肿大,右侧软腭至扁桃体下极组织明显隆起达中线,表面粘膜平滑,咽后壁淋巴增生.

  • 腮腺肌上皮瘤一例

    作者:万华;陈晓荣;张珊珊;陈涛;张旭辉

    病例资料患者,男,37岁.因发现右耳后包块3年,偶尔感觉疼痛,2个月前感觉包块有所增大而入院.查体:右腮腺区见一肿物大小约4.2cm×2.5cm,质韧,活动度可.颈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B超:肿块边界清,考虑为腮腺混合瘤可能性大.CT增强扫描:右侧腮腺可见一大小约3.7cm×2.3cm结节,动脉期边缘结节状强化(图1),静脉期强化向中央填充,静脉期强化幅度高于动脉期(图2).CT诊断:腮腺混合瘤.病理:梭形肿瘤细胞呈束状、巢状或条索状排列,间质胶原丰富,呈嗜酸性、玻璃样(图3).病理诊断:右腮腺肌上皮瘤.

  • 白血病致全身多处骨质破坏的18F-FDG PET/CT影像表现(附2例报告)

    作者:陈建甬;孙达;吴国峥;邱吉苗;孔雁

    病例资料病例1,男,46岁,两侧颈部可见多个包块,双侧枕后、颌下、腋窝、腹股沟分别可触及多枚肿大淋巴结,以右侧明显,大如蚕豆大小,边缘清晣,质软,无粘连,无压痛,局部皮肤无红肿.MRI检查示颈、胸椎体多发异常信号改变,考虑转移瘤.18F-FDG PET/CT检查(Siemens Biograph HR型)主要征象:两侧颈深上中下区、颌下、锁骨上、腋下,前胸肌下、纵隔、两侧肺门区及腹膜后、腹股沟区、髂总动脉旁及扁桃体呈多发大小不等之类结节状浓聚影,部分融合,较大者为2.60cm×2.38cm.SUVmax 4.30~7.31(图1).胰头旁间隙可见1.55cm×2.18cm结节浓聚影,SUVmax为3.03.脾脏增大明显.全身诸骨质较弥漫性之不规则片状FDG代谢异常增高,SUVmax 2.03~4.74,包括两侧肱骨、肩胛骨、肋骨、脊柱诸骨、骨盆、股骨,其中T5-T7,T10,T12,L1,L5椎体骨质溶骨性破坏明显.PET/CT结果提示全身淋巴结广泛肿大及全身骨骼广泛破坏伴FDG代谢异常增高,脾脏增大明显,考虑血液系统来源的恶性病变,淋巴瘤可能性大.

  • 64-MDCT定量评价冠心病左心室舒张功能与升主动脉弹性

    作者:万象新;肖喜刚

    目的:采用64-MDCT定量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与升主动脉弹性.方法:连续搜集临床资料完整、同期(一个月内)进行了心脏超声、冠状动脉心电门控CTA及冠状动脉造影的疑诊冠心病患者520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初步筛选冠心病患者与非冠心病患者.CT原始数据或超声资料不完整者、应用了血管活性药物者、严重心肺肾疾病者、心肌病或瓣膜反流者均予以剔除.终纳入冠心病组85例,对照组28例.所有入选者的MDCT原始数据在0~95% R-R间期、间隔5%重建后传至AW4.4工作站,利用相关软件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E)、舒张晚期峰值血流速度(A)、舒张早期大组织运动速度(Ea)、左心室充盈压力(E/Ea)以及主动脉弹性D值.所有入选者中随机选择32例作为研究亚组评价CT与超声心功能测量值的相关性.结果:研究亚组CT和超声测定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好,分别为E/A(r=0.80,P<0.05)、E/Ea(r=0.80,P<0.05).Bland-Altman图显示两种方法对各参数的评价变异性低.冠心病组与对照组间主动脉弹性D值及E、A、E/A、Ea、E/E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冠心病组患者主动脉弹性、左室舒张功能与冠脉病变程度相关,相关分析显示主动脉弹性D与E/A(r=0.45,P<0.01)、Ea(r=0.46,P<0.01)及E/Ea(r=-0.51,P<0.01)相关,与E、A无明显相关.多元分析排除年龄、性别、脉压、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及冠脉病变程度的影响显示D与E/A(B=0.40,β=0.17,P<0.05)、E/Ea(B=-0.06,β=-0.19,P<0.01)均独立相关.结论:64-MDCT可同时评价冠心病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及主动脉弹性,主动脉弹性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相关,主动脉弹性的变化有助于早期检测舒张功能损害.

放射学实践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