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放射学实践杂志

放射学实践

放射学实践杂志

Radiologic Practice 방사학실천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影响因子: 1.0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0313
  • 国内刊号: 42-120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12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同济医院《放射学实践》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郭俊渊 胡道予 Paul Gerhardt(德国)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洗衣粉吸入致严重肺部改变CT表现一例

    作者:曾丽思;向述天;苏云杉;张越

    病例资料 患者,女,26岁,化工厂工人,因不慎掉入洗衣粉堆中昏迷约5min后被送入院.查体:急性病容,神志不清;咽部充血,紫绀,发热,肺部闻及干湿罗音.实验室检查: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肌酸激酶MB同工酶、乳酸脱氢酶、降钙素原、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等均明显增高.CT平扫示双肺上叶、右肺中叶及双肺下叶磨玻璃样密度影(图1、2).

  • MSCT诊断先天性右冠状动脉-肺动脉瘘并右冠状动脉瘤一例

    作者:潘月影;管汉雄

    病例资料 患者,女,49岁,因咳嗽、咳痰1个月余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卧床休息时咳嗽加重,无胸痛等不适.于当地医院行胸部CT示双肺少许感染;予抗感染治疗效果差,遂来本院诊治.入院查体:T36.5℃,P 80/分,BP 125/66mmHg,R 18/分.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未见明显异常.心脏多普勒超声示:肺动脉旁见纡曲走行的花色血流,肺动脉主干内见双期花色血流信号,考虑冠状动脉纡曲走行并瘘入肺动脉可能.行冠状动脉CT成像,结果显示心影稍大,以左房为主;并见右侧冠状动脉纡曲,扩张,近端呈瘤状扩张,远端与右肺动脉主干前壁相通(图1);考虑右冠状动脉-右肺动脉瘘,并右冠状动脉瘤形成.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MRI影像特征

    作者:党保华;李靖;高朋瑞;黎海亮;张宏凯;曲金荣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MRI影像特征,提高对该肿瘤MRI征象的认识和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MRI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抑脂T1WI和T2 WI序列,DWI(b=800 s/mm2)和动态增强扫描.两名阅片者独立观察肿瘤一般表现(部位、内部成分、包膜、出血和钙化、信号强度等),测量ADC值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与正常胰腺对比,总结该肿瘤MRI特点.结果:17例肿瘤均为单发,边界清楚,大多数类圆形,4例发生在胰头、3例在胰颈、5例在胰体、5例在胰尾.3例实性病灶呈均匀T1WI低、T2 WI高和DWI高信号,无包膜和出血且早期均匀并持续强化;14例为囊实性/囊性肿瘤信号混杂且不均匀延迟强化,2例有钙化,4例出血,12例有包膜.肿瘤实性部分DWI上呈高信号,ADC值低于正常胰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13.67,P<0.001).所有病例均无继发胰胆管扩张、淋巴结转移及周围结构受侵等表现.结论:SPNP有较为典型的MRI特征,MRI特别是DWI和动态增强扫描对于该肿瘤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T2WI三维可变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序列联合超清分段读出平面回波弥散加权成像技术直肠癌术前评估

    作者:邓保娣;蔡晓明;王秋霞;李震;胡军武;吴思思

    目的:探讨T2WI三维可变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序列(3D-SPACE)联合RS-EPI DWI成像技术在直肠癌术前评估中的临床应用.方法:连续搜集2016年1月-2017年2月间临床疑似直肠癌并顺利完成MRI检查的135例患者资料,将术后病理结果证实为直肠癌的42位患者纳入本组研究,同时扫描A组:三方位高清T2 WI序列和B组:T2 WI3 D-SPACE联合超清分段读出平面回波弥散加权成像(RS-EPI DWI)序列组.两位阅片医师采用盲法对两组图像分别进行肿瘤淋巴结(TN)分期、环周切缘(CRM)评估以及肠壁外静脉受累(EMVI)评估.所得数据均在19.0版SPSS软件上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位诊断医师的在A、B两组图像整体的T分期、N分期、CRM评估、EMVI评估上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两组图像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A组T分期、N分期、CRM评估和EMVI评估的准确率分别为69.0%、59.5%、76.2%和71.4%.B组T分期、N分期、CRM评估和EMVI评估的准确率分别为88.1%、66.7%、78.6%和88.1%.A、B两组间4项术前评估指标行卡方检验,在T分期上满足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在N分期、CRM评估和EMVI评估上P值均>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T2 WI 3D-SPACE联合RS-EPI DWI序列组对比常规高清T2 WI序列,明显提升了直肠癌T分期的准确率,在N分期、CRM、EMVI的评估方面准确率稍有提升.可常规用于直肠癌MRI术前评估MRI扫描.

  • 卵巢类固醇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

    作者:王悦人;郭启勇;王威;林楠;于兵

    目的:探讨卵巢类固醇细胞瘤(SCT) CT、MRI及US影像学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CT患者CT、MRI以及声像图特点,并与病理结果对照,总结其影像特点.结果:12例SCT中10例为良性,2例为恶性,其中2例恶性SCT表现为囊实混合占位,瘤体大径为3~17 cm,中位值4.25 cm.7例行增强CT检查,5例平扫提示含脂肪,均为良性,增强扫描5例明显强化(71.43%),1例轻中度强化,1例缓慢强化.MR 3例同肌肉信号相比,T1WI稍高信号2例,混杂信号1例,T2 WI呈等或稍高信号;2例接受增强扫描,均明显强化.7例(87.5%)超声CDFI可检出丰富血流.结论:卵巢类圆形实性不均质CT低密度肿块,MRI脂肪定量分析出现信号衰减,增强扫描明显强化,结合CDFI丰富血流信号,可提示良性SCT;肿瘤体积增大、密度升高同时伴出血、囊变及钙化可能提示肿瘤恶变.

  • MR功能成像在子宫内膜癌分期中的应用

    作者:王梦遥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弥散加权成像(DWI)、扩散张量成像(DTI)与增强T2*加权血管成像(ESWAN)均属于磁共振的功能成像技术,具有相应的定量参数,能够从不同方面评价肿瘤的特点.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不同临床分期的内膜癌患者的治疗方式、预后不同.本文就上述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在子宫内膜癌分期方面的应用作一综述.

  • Radimetrics在放射剂量管理中的研究与进展

    作者:张新平;胡琼洁;万维佳;张进华;夏黎明

    随着CT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CT检查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在临床诊断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CT的辐射剂量较大,世界各国的医疗辐射特别是CT的辐射剂量仍在持续增加,如何使CT辐射剂量得到合理的管控,同时获得更优的成像质量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Radimetrics放射剂量管理软件能够很好地调控与优化剂量管理.本文就Radimetrics在放射剂量管理中的研究与进展进行阐述.

  • 子宫蠕动及其影像评估研究

    作者:林澄昱;金征宇

    子宫蠕动源自于子宫肌层内层的收缩,表现为宫腔压力不同步变化及子宫内膜波浪运动,可通过宫内压力传感器、经阴道超声及电影磁共振等方法观察.子宫蠕动的频率、方向随月经周期进展而变化,这一过程受一系列因子调控,与受精、着床、经血排出等生命活动相关.异常的子宫蠕动可导致不孕、异常子宫出血等临床症状.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可改变正常子宫蠕动,可能是导致不良临床结局的机制之一.

  •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诊断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性骶髂关节炎的价值

    作者:杨陈;郭达;刘艳;敬宗林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在诊断强直性脊柱炎(AS)活动性骶髂关节炎中的价值.方法:根据ESR、CRP、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BASDAI)评分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9例AS患者分为活动期组(21例)和稳定期组(28例).对照组为28名健康志愿者.分析对比3组间MRI图像、IVIM-DWI相关参数,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3组间纯水分子扩散系数(D),灌注相关的伪扩散系数(D*)以及灌注分数(f).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稳定组及活动组间的年龄、BASDAI评分、ESR及CRP.绘制ROC曲线,比较各参数值的曲线下面积以评定其诊断效能.结果:稳定组及活动组间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组BASDAI评分、ESR及CRP高于稳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组D*值高于稳定组、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组与对照组间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组f值高于稳定组、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组与对照组间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3个参数在各组间的ROC曲线下面积,其中D值的曲线下面积(AUC)大,其敏感度及特异度高.活动组与稳定组间D值的临界值为0.42×10-3 mm2/s (AUC0.870、敏感度83.8%、特异度74.8%),活动组与对照组间D值临界值为0.38×10-3 mm2/s (AUC0.923、敏感度89.2%、特异度85.3%).结论:IVIM-DWI对AS骶髂关节炎活动性的诊断具有可行性,其中D值是具有价值的参数.

  • 多模型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对降低腰椎CT辐射剂量的作用

    作者:贾慧娟;魏里;刘大亮;李钊;宋培记;王玲玲;付玉存

    目的:应用Revolution CT多模型迭代重建算法(pre Asir-V)行腰椎扫描降低辐射剂量的可行性研究.方法:选取BMI 25~29间的60例拟行腰椎CT扫描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0%ASIR-V重建算法组),B组(40%ASIR-V重建算法组),C组(60%ASIR-V重建算法组).3组KV设置为120,噪声指数NI设置为10,结合自动mA调节技术,SmartmA默认为100~700,记录并计算有效辐射剂量(ED),对比L4-5水平各组图像感兴趣区(L4-5平面椎间盘、硬膜囊、右侧腰大肌及L4椎体松质骨)的客观评价指标:信噪比(SNR)、椎间盘与硬膜囊对比噪声比(CNR)和主观评分,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组有效辐射剂量ED[(4.47士0.62)mSv]较A组ED[(6.66±0.84)mSv]平均降低约33%,C组有效辐射剂量ED[(3.51±0.70)mSv]较A组平均降低约47%,B组各感兴趣区SNR、CNR与A组SNR、CNR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C组各感兴趣区SNR、CNR与A组SNR、CNR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除椎小关节,A、B、C组图像主观评分无显著性差异,观察者间一致性很好.结论:与常规剂量扫描相比,低剂量扫描参数结合适当的迭代重建算法在明显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不影响图像质量.

  • ADC直方图在椎体压缩性骨折时间判定中的应用

    作者:徐良洲;黄波;程晓光;程克斌;张鑫;刘华;汪鹏;刘坚;蔡青蓉

    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DC)直方图在椎体压缩性骨折时间判断中的可行性.方法:搜集42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病例,在30d和90d时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AW4.6上后处理得到ADC图,计算基于感兴趣区(ROI)的平均ADC值,对骨折整体进行ADC直方图分析,计算ADC值直方图的平均值、中位数、标准差、峰度值和偏度值.采用t检验比较30d和90d时的各参数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并利用受试者特性曲线(ROC曲线)评价存在统计差异的参数诊断效能.结果:骨折30d时,基于ROI的ADC平均值,直方图ADC平均值以及中位数分别为(1.14±0.34)×10-3mm2/s、(1.22±0.38)×10-3mm2/s及(0.97±0.26)×10-3 mm2/s,而骨折90d时,上述参数分别为(0.81±0.44)×10-3mm2/s、(0.75±0.42)×10-3mm2/s及(0.72±0.34)×10-3mm2/s.90d时的上述参数均低于30d时的参数,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其ADC值分别为0.811、0.902和0.870.结论:直方图ADC平均值能鉴别新鲜骨折及陈旧骨折,为临床确定骨折时间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 新一代基于模型的迭代算法在胸部低剂量CT筛查中的应用

    作者:左秀娟;贺太平;张开元;贾永军;马光明;王咪

    目的:探讨新一代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MBIRn)中肺特异性设置(MBIR NR40和MBIRRP20)在低剂量胸部CT图像质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搜集胸部CT低剂量筛查患者30例,采用肺和标准算法ASIR40%、MBIRn中的肺特异性设置(MBIR NR40和MBIR RP20)3种算法重建图像,比较3组图像的客观质量(感兴趣区CT值、信噪比)以及MBIR NR40和MBIR RP20相对于标准算法ASIR40%的噪声降低率和SNR提高率.在肺算法ASIR40%、MBIR NR40和MBIR RP20评价肺内结构,在标准算法ASIR40%、MBIR NR40和MBIR RP20评价纵隔结构,由两名放射科医师采用双盲法阅片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结果:与标准算法ASIR40%相比,MBIR NR40和MBIRRP20两种算法的图像肌肉噪声分别较ASIR40%降低80.78%、37.27%,脂肪噪声分别较ASIR40%降低69.27%、23.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BIR NR40和MBIR RP20两种算法图像肌肉SNR分别较ASIR40%组提高81.80%、37.64%,脂肪SNR分别较ASIR40%组提高72.98%、24.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算法图像在主观噪声、肺内血管及支气管清晰度、纵隔内血管及淋巴结中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其中MBIR NR40主观噪声低,纵隔内结构显示清晰,MBIR RP20肺内血管及支气管显示清晰.结论:在低剂量胸部CT条件下,与ASIR40%相比,MBIR组能明显提高图像质量,其中MBIR RP20显示肺部结构优.MBIR NR40可明显降低图像噪声,提高纵隔内结构显示清晰度.

  • 三维完美采样可变翻转角优化对比序列检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

    作者:向春林;黄文华;万维佳;吴刚;蔡玲利;胡军武

    目的:评估非对比剂增强磁共振三维完美采样可变翻转角优化对比序列(SPACE)检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94例疑似有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患者做下肢血管超声检查和SPACE检查.以超声作为金标准,分别在静脉节段水平、单侧肢体水平和患者水平,计算SPACE检测深静脉血栓(DVT)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通过计算Cohen kappa系数来评定SPACE评估DVT状态(不存在,不全闭塞,完全闭塞)的观察者间一致性.结果:SPACE检测DVT的敏感度/特异度为96.53%/99.90%(节段水平),95.24%/99.04%(单侧肢体水平),95.89%/95.24%(患者水平).SAPCE评估血栓状态的观察者间一致性好(Kappa=0.894±0.020,P=0.000).结论:非对比剂增强磁共振三维SPACE检测下肢深静脉血栓准确性高.对于那些不能做超声检查的患者,SPACE可以作为替代检查.

  • 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和T2*-mapping技术定量检测腰椎间盘退变的对比研究

    作者:曾菲菲;查云飞;邢栋;王娇;陆雪松

    目的:比较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DKI)和T2*-mapping定量技术对早期腰椎间盘退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80名受检者进行常规T2 WI、DKI与T2*-mapping成像,并对腰椎间盘进行Pfirrmann分级,分析椎间盘髓核(NP)、前纤维环(AAF)、后纤维环(PAF)的DKI测量参数-平均扩散峰度(MK)及平均扩散系数(MD)、T2*弛豫时间与Pfirrmann分级的关系.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比较DKI和T2* mapping技术鉴别Pfirrmann Ⅰ~Ⅱ级、Ⅱ~Ⅲ级AUC值、敏感度及特异度大小.结果:NP的T2*值在Ⅴ级与Ⅱ级、Ⅴ级与Ⅲ、Ⅴ级与Ⅳ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AF的MK值在Ⅱ级与Ⅴ级及Ⅲ、Ⅳ、Ⅴ级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AF的MD值在Ⅴ级与Ⅲ级、Ⅴ级与Ⅳ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AF的T2*值在工至Ⅴ级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AF的MK值、MD值在Ⅳ级与Ⅴ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F的T2*值在Ⅰ级与Ⅱ级比较、Ⅴ级与工~Ⅳ级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分级间两两比较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P、AAF、PAF的MK值与Pfirrmann分级呈明显正相关(r=0.921,0.604,0.678;P值均<0.001);NP、AAF、PAF的MD值与Pfirrmann分级呈负相关(r=-0.917,-0.509,-0.654;P值均<0.001);NP和PAF的T2*值与Pfirrmann分级呈负相关(r=-0.647,-0.305;P值均<0.001),而AAF的T2*值与Pfirrmann分级无明显相关性(r=0.088;P>0.05).NP、PAF、AAF的MK、MD、T2*值的ROC下面积(AUC值)依次减低.NP、PAF、AAF的MK、MD值鉴别Pfirrmann Ⅰ级与Ⅱ级、Ⅱ级与Ⅲ级椎间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T2*值.结论:DKI成像定量评价人腰椎间盘退变是可行的,对于早期腰椎间盘退变,DKI的敏感性明显高于T2*-mapping技术.

  • 心肌超声造影评估心梗患者心肌微循环损伤程度

    作者:郭景;邓又斌;刘娅妮;杨好意;周玮;张隽

    目的:应用心肌超声造影(MCE)定性、定量指标评估心肌梗死患者微循环损伤程度及评估其与冠脉造影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心内科疑诊心肌梗死患者35例,行心肌超声造影检查记录射血分数(EF),评估室壁运动评分指数(WMSI),MCE定性评估心肌灌注评分(PS),定量评估室壁节段A值,β值及A×β值.据患者冠脉造影结果评估Gensini评分.评估EF、WMSI、PS与Gensini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MCE定性分析将心肌节段分为正常灌注节段组、灌注不均匀节段组、灌注缺损节段组3组,MCE定量指标A、β、A×β值在3组间逐渐减小,A(dB)值分别为8.61±0.86 vs 7.30±0.73 vs5.98±0.82,β(s-1)值分别为0.69±0.08 vs 0.44±0.07 vs 0.26±0.05,A×β(dB/s)值分别为5.94±0.92 vs 3.25±0.69 vs 1.54±0.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S与EF、WMSI之间的相关性高于Gensini评分与EF、WMSI的相关性(与EF的相关性:-0.751vs-0.536,与WMSI的相关性:0.859vs 0.580).结论:MCE定性指标与左室功能指标有较好的相关性,定量指标与定性评估有较好的一致性,MCE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对评估心肌梗死患者微循环损伤程度有价值.

  • 婴儿型纤维肉瘤的MRI影像表现及误诊分析

    作者:马慧静;邵剑波;王永姣;姚红莉

    目的:探讨婴儿型纤维肉瘤的MRI影像表现并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婴儿型纤维肉瘤患儿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5例全部行MRI平扫及增强.结果:男4例,女1例,年龄0~3个月,平均年龄约8个月;颈部、前臂和腰背部各1例,下肢2例;2例生后即发现,3例近期突然发现;4例表现为无痛性、质韧的软组织包块,1例有触痛;2例浅表型,3例深在型;肿块直径约2~8cm,平均5 cm大小,3例MRI平扫呈等T1长T2信号影,增强呈较明显均匀强化,2例MRI平扫呈等T1混杂T2信号影,其中1例内见坏死区,增强呈不均匀明显强化,5例中1例诊断为婴儿型纤维肉瘤,2例诊断为血管瘤,1例诊断为横纹肌肉瘤,1例诊断为富血供肿瘤.结论:对于1岁以下尤其是生后即发现的婴儿四肢皮下较大质韧无痛性软组织包块,MRI表现为T1等信号,T2高信号,增强明显较均匀强化,则提示影像科医生考虑婴儿型纤维肉瘤可能.

  • MRI对胎儿结节性硬化症的诊断价值

    作者:庄严;王添平;常卓琳;张国福

    目的:评价MRI对胎儿结节性硬化症的诊断价值.方法:25例孕妇,24~39岁,平均26.4岁;孕龄22.3~35.0周,平均24.6周,产前超声发现胎儿心脏横纹肌瘤或其他畸形行MRI检查,将产前MRI诊断与出生后随访或引产后尸检结果对照,评估MRI对胎儿结节性硬化症的诊断价值.结果:25例孕妇,超声筛查发现心脏横纹肌瘤24例,腹裂1例,行MRI检查,产前MRI发现室管膜下结节6例,脑皮质结节3例,室管膜下结节伴皮质结节1例,室管膜下结节伴心脏横纹肌瘤8例,心脏横纹肌瘤2例,5例未发现阳性征象,18例产前诊断为结节性硬化症,均由出生后随访或引产后尸检证实,1例产前MRI诊断为心脏横纹肌瘤,产后诊断为TSC.结论:MRI对超声难以检出的胎儿脑内室管膜下及皮质下结节敏感,对结节性硬化病的产前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迭代重建算法在80kV低剂量儿童脊柱CT的应用

    作者:孙记航;于彤;刘勇;李昊岩;王东潜;郭东;曹隽;彭芸

    目的:评价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算法(MBIR)及自适应迭代重建算法(ASIR)是否可以在80 kV低剂量儿童脊柱CT扫描中获得符合诊断标准的图像,以减少放射线对患儿的损伤.方法:连续选取36例因脊柱病变需要复查脊柱CT的患儿行80 kV,50 mA低剂量扫描作为观察组,将所得的原始数据分别重建为0.625 mm的MBIR图像、ASIR图像、FBP图像.所有患儿治疗前的脊柱CT检查为对照组,扫描管电压120 kV,余扫描参数不变,图像重建为0.625 mm的FBP图像.四组图像质量主观评价由2名医师分别采用1~4分制(3分合格,4分好)评价图像主观噪声及椎体结构显示能力;图像质量客观评价为测量L1椎体以及同层面背侧肌肉的CT值及噪声值,并计算椎体的SNR及CNR.同时并记录两次检查剂量报告表中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结果:图像的主观评分结果显示:对照组图像以及观察组的MBIR图像可以满足诊断要求;客观噪声结果:观察组MBIR、ASIR、FBP以及对照组FBP图像分别为17.35±2.70、50.89±4.24、76.68±7.11、28.49±3.25,信噪比分别为5.75±1.05、2.74±0.41、1.90±0.28、4.19±0.43;对比噪声比分别为8.14±0.91、2.74±0.38、1.892±0.33、4.46±0.86;观察组放射剂量CTDIvol、DLP分别为(0.77±0.02) mGy,(51.28±11.67)mGy·cm,较对照组分别降低65.47%,64.76%.结论:应用80kV低剂量儿童脊柱CT结合MBIR可以得到满足诊断要求的图像,达到减少患儿放射损伤的目的.

  • AI成像优化联合迭代算法在“双低”主动脉CTA的初步应用

    作者:王明;王怡宁;于敏;王沄;王曼;金征宇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AI)成像优化技术联合迭代算法(ClearView+)对“双低”(低辐射剂量及低碘负荷)主动脉CTA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8年2~5月在本院NeuViz128 CT行主动脉CTA检查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A组为“双低”组(管电压80 kVp,对比剂40 mL);B组为常规组(管电压120 kVp,对比剂80 mL).A组图像采用ClearView+迭代算法分别按照6个不同重建档位(0%、10%、30%、50%、70%及90%;0%为滤波反投影)重建图像,选出图像质量佳重建档位作为A1组,进一步对A1组图像采用AI成像优化技术进行图像优化,所得图像作为A2组;B组则采用滤波反投影重建算法.对A1,A2和B3组图像进行客观评价,分别以测量3组主动脉感兴趣区的CT值及噪声(SD)值,计算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作为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指标,主观评价由2名高年资放射科医生采用双盲法进行5分制评价(5分-优良,1分-极差).记录和比较A组与B组的对比剂用量和辐射剂量(CTDIvol,DLP和ED).结果:ClearView+90%档位分别与0%、10%、30%、50%和70%档位比较,主动脉SD显著降低、SNR及CNR显著升高(P<0.05),因此Clearview+ 90%作为佳图像质量的迭代档位.三组图像定量评价,SD、SNR、CNR两两比较结果:A2组SD(12.21±2.66)<A1组SD(17.67±2.75)<B组SD(21.83±4.64)(P<0.05),A2组SNR(36.77±10.13)>A1组SNR (29.57±7.41)>B组SNR (19.09±5.65)(P<0.05),A2组CNR(47.92±12.36)>A1组CNR (38.50±8.96)>B组CNR (23.37±6.61)(P<0.05).三组图像之间主观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双低”组与常规组的辐射剂量评价指标CT-DIvol(2.82±0.36 vs 13.34±1.84) mGy,DLP(181.21±21.98 vs 871.17±134.26) mGy· cm和ED(2.54±0.31 vs 12.20±1.88) mSv均有显著性差异.“双低”组有效辐射剂量ED较常规组显著降低79.18%,对比剂用量降低50%.结论:AI成像优化技术联合ClearView+迭代算法,使NeuViz 128CT主动脉“双低”扫描可以获得和常规扫描同样的图像质量且有效地降低了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用量.

  • 人工智能医学影像应用:现实与挑战

    作者:金征宇

    伴随着人工智能的方兴未艾,医学影像与人工智能的结合被认为是具发展前景的领域[1].医学影像人工智能肇始于上世纪60年代,上世纪80年代,随着人工神经网络和基于人工智能的计算机辅助诊断(CAD)软件的开放应用,人工智能开始逐渐整合到放射科日常工作流程中.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中的应用日新月异,在肿瘤检出、定性诊断、自动结构化报告、肿瘤提取、肿瘤放疗靶器官勾画等方面已经有较多的临床研究和临床应用[2].

  • 人工智能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黄增发;王翔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3-8月,临床疑诊为冠心病的患者50例,对所有患者常规行CCTA扫描,对上传至后处理Sigovia工作站的图像分别由两位高年资医生进行手动冠状动脉分析软件的图像处理、完成报告和由冠心病智能辅助诊断工作站的自动识别图像中的血管和病变并生成报告.评价AI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冠心病诊断中,与常规高年资医生相比,AI对冠心病诊断的阳性预测值为80%,阴性预测值为70%,敏感度为80%,特异度为70%.AI对冠脉病变定位识别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91%,82.69%.AI对冠脉病变斑块性质识别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4.35%,81.73%.在冠脉病变管腔狭窄程度的诊断中,AI和高年资医生对冠脉狭窄的总检出率分别为30.67%、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I对冠脉病变管腔狭窄程度识别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0.87%,80.77%.结论:与高年资医生相比,AI辅助CCTA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 客观看待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中的作用

    作者:萧毅;刘士远

    人工智能(AI)近年来发展迅猛,对各行各业产生了深远影响.近年来AI在医疗行业的应用有了众多的进展,AI技术确实到了一个能够在医疗上逐步实现应用的阶段,但是也不能过度神话.现在的AI技术在医学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距离临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正确认识、客观对待,才能促进医学影像AI的持续健康发展.

  • 乳腺X线AI智能病灶检测

    作者:李欣;梁森;黄正南;夏晨;张荣国;吴孝掌;赖原仲

    目的:初步探究使用新的人工智能(AI)检测方法检测乳腺X线病灶,包括肿块,乳腺内淋巴结和钙化,为进一步的乳腺钼靶X线AI智能系统应用提供初步验证.方法:使用深度学习目标检测Faster R-CNN算法,训练人工标注的1892例乳腺钼靶X线数据集,在400例测试数据集上验证AI病灶检测的性能.结果:AI智能检测出肿块526个(共689个),乳腺内淋巴结912个(共1098个),圆 形钙化52个(共73个),环形钙化519个(共692个),粗糙钙化353个(544个),其敏感度分别为76.4%,83.1%,71.2%,75.0%,64.9%,假阳率分别为35.7%,38.6%,0.9%,0.6%,18.4%.结论:AI能较好地检测出乳腺钼靶X线影像中的肿块,淋巴结和钙化,为更深入的AI智能检测系统研究提供初步验证.

  • 基于纹理分析和深度学习的肝纤维化研究进展

    作者:李秋菊;郭启勇;陈海斌;张荣国

    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防治肝硬化、肝癌有重要价值,肝纤维化的非创伤性影像学诊断一直以来都是肝纤维化研究的重点.近年来,针对目前影像学检查包含的大量多模态图像信息,利用影像组学和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方法,通过分析图像中的人眼不能直接识别的海量图像信息实现辅助临床诊断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纹理分析和深度学习等方法在肝纤维化无创性诊断方面已经取得有效的临床进展.

  • 医学影像诊断及介入式手术的人工智能应用

    作者:檀韬;喻秉斌;吴山东

    医学影像人工智能的萌芽上个世纪60年代就有一些利用计算机来诊断骨肿瘤的研究应用.但是这些研究都不够成功.早大规模的关于计算机处理医学图像的研究是上个世纪80年代,起源于芝加哥大学的Kurt Rossmann实验室.那时Kunio Doi教授带领这个实验室开始利用数字化的医学图像来提高诊断精度[1].这些课题涉及血管成像,肺癌X线的检测(Maryellen Giger)及乳腺X线钙化点的检测(Heang-Ping Chan)等.Maryellen Giger教授后来成为芝加哥大学放射科计算机辅助检测/诊断(computer-aided detection/diagnosis,CAD)研究的领头人,而Heang-Ping Chan教授则在密歇根大学把CAD研究推向深入.

  • 医学影像和人工智能:了解历史,找准方向,稳步前进

    作者:吴山东;夏黎明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目前在健康领域不断渗透,特别在医学影像方面显现出一种改变当前临床诊断流程的潜力.人工智能不是新概念,但是2012年开始变得火热的深度学习技术的出现,给人工智能的概念输入了新的燃料,相关的研究和应用落地都得到了极大的推动.学术界的研究现在基本都在向深度学习聚焦,而传统的机器学习迅速降温.工业界出现了一大批AI新创公司,积极探索不同国情下的AI临床应用场景和落地.由于深度学习的技术门槛并不高,因此也出现了一窝蜂的现象,大大小小的公司都在寻找成功的机会.在表面繁荣火爆的情况下,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领域的发展却充满很多挑战,真正的落地并不可能一蹴而就,医疗领域对于新技术的接受也相对缓慢.

  • 深度学习和医学影像在预防医学中的机会

    作者:吕乐;吴山东

    深度学习在不少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显现出改变游戏规则的潜力.而和医学影像的结合可以促进目前工作流程的改进和改变.本文简要分享深度学习和医学影像在预防医学方面的机会.我们尝试概述现状,指出一些现有的成就,有意义的方向,局限性,以及短期内的机遇及挑战.为了充实我们的观点,我们引用了一些我们近的关于放射影像研究的例子,也评论了一些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研究成果和工业产品.

  • 实习医师以共同阅片和第二阅片者模式使用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在低剂量CT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胡琼洁;陈冲;王玉锦;胡玉娜;潘月影;杨朝霞;艾涛;孙子燕;管汉雄;夏黎明

    目的:评估使用计算机辅助检测(CAD)系统辅助在低剂量胸部CT图像中,以第二阅片者模式和共同阅片模式对实习医生肺结节检出的敏感性和读片时间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60例胸外恶性肿瘤患者,接受2次连续低剂量胸部CT扫描.3名实习生以盲法和随机顺序独立地对低剂量胸部CT图像进行三次阅片,一次使用共同阅片模式,第二次不使用CAD,第三次使用第二阅片模式.记录真阳性率(TP),假阳性率(FP)和阅读时间.以3名高年资胸部放射科医师(>20年)检出的肺结节(包括对CAD检出结节认可)的一致意见为真结节参照标准.结果:共同阅片模式(259 s)的阅读时间明显短于不使用CAD的阅读时间(341 s,P<0.01)和第二阅片模式(363 s;P<0.01).低剂量胸部CT,CAD作为共同阅片者(CR)的敏感性(67.36%)显著高于不使用CAD的敏感性(40.83%,P<0.001),而与CAD作为第二阅片者(SR)的敏感性(68.34%:P>0.05)无统计学差异.CAD作为CR的FP率(5.31/CT)高于无CAD的FP率(3.28/CT,P<0.0001),而与CAD作为SR的FP率(5.23/CT,P>0.05)无统计学差异.使用CAD在共同阅片模式下的FOM明显高于不使用CAD的FOM(分别为0.59和0.44,P<0.001),使用CAD在第二阅片模式的平均FOM值为0.60,与共同阅片模式无统计学意义(P=0.675).结论:在低剂量CT图像,使用CAD显著提高实习医师对包括小结节在内的肺结节诊断敏感性;并且以共同读片模式使用CAD显著地缩短了实习医师的阅片时间.

放射学实践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