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放射学实践杂志

放射学实践

放射学实践杂志

Radiologic Practice 방사학실천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影响因子: 1.0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0313
  • 国内刊号: 42-120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12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同济医院《放射学实践》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郭俊渊 胡道予 Paul Gerhardt(德国)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罕见成人巨趾症合并跗骨足菌肿一例

    作者:林上奇

    笔者在非洲工作期间,遇见1例成人巨趾畸形合并跗骨足菌肿,实属罕见,现报道如下.病例资料患者,男,20岁.出生后即发现左足第1、2趾粗大畸形,2岁时第3趾也逐渐增大,6岁时左足趾较右侧大一倍以上,随后数年一直缓慢增大,青春期后患足随全身骨骼一起停止生长.患者左足一直无法穿鞋,行走困难,2周前左足中底部内侧皮下发现硬块,轻微压痛,皮肤逐渐破溃有脓液流出.查体:左足巨大、外翻畸形,第1趾上翘不能触地,与第2趾形成150°角,趾间关节不能屈曲,足跟后缘至第2趾尖44 cm,第1至第5趾宽度32 cm,足中部高度23 cm;第1趾长15.5 cm,趾围18 cm;第2趾长14 cm,趾围24 cm;第3趾长10 cm,趾围17 cm;第4趾长6 cm,趾围8 cm;第5趾骨为正常大小(图1).足底皮肤粗糙、干裂,足中底内侧触及4 cm×5 cm肿块,质硬,局部见0.5cm×0.4 cm溃疡,挤压见脓液及黑色胶状物流出,送化验检查,发现胶状物中带有微丝颗粒,确诊放线性足菌肿.

  • 软骨黏液样纤维瘤一例

    作者:郑俊;程小光

    病例资料患者,男,11岁,因下肢疼痛,活动受限入院.查体:下肢局部轻微肿胀,可触及肿块,并有轻微压痛.实验室检查无无明异常.X线平片:膝关节正侧位片示胫骨近端干骺端有一边界清晰的类圆形骨质破坏区,呈偏心性、膨胀性表现,其内可见骨嵴及点状钙化,周围骨质明显硬化(图1).CT表现:胫骨内卵圆形溶骨性骨质破坏,膨胀性改变,边缘骨质硬化,骨皮质欠连续,但无明显软组织肿块影,病灶内可见粗细不均的间隔及斑点状钙化,无明显骨膜反应(图2).术前诊断为软骨黏液样纤维瘤.

  • 《请您诊断》病例61答案:病理诊断为后腹膜囊样畸胎瘤

    作者:柴军;刘瑞

    病例资料患者,女,21岁.因体检发现腹腔占位性病变10天入院.查体:上腹部膨隆,可触及大小约20.0 cm×15.0 cm肿块,质软,表面光滑,无触痛,边界无法确定,无肠型及蠕动波.既往史:否认手术史、过敏史及家族史,有牧区生活史.彩超检查示腹腔内占位性病变,大小约30.0 cm×20.0 cm.进一步行上腹部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CT表现:右上腹巨大类圆形囊状低密度灶,边界清晰,大小约25.0 cm×30.0 cm,上界至膈顶,下界至脐水平,囊内有多发小圆形更低密度区,大囊、小囊内密度均匀,三期增强扫描均未见强化.胰头及下腔静脉受压向左前方移位(图1~4).

  • 鞍上室管膜瘤一例

    作者:毕阳;代庆华;龚圣勇

    病列资料患者,男48岁.因左眼视力下降4年,右眼视力下降3年入院.实验室检查:生长激素0.482 ng/m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22 pg/ml,生殖激素6项均未见明显异常.CT示鞍上大小约2.7cm×3.0 cm的囊性低密度影,其左后下壁有一1.0 cm×1.4cm的稍高密度结节,边缘光整,蝶鞍无明显扩大.CT诊断鞍上囊性占位.MRI示鞍区大小约2.8cm×3.1 cm×4.0 cm的稍短T1长T2混杂信号影,大部分位于鞍上,其左后下壁见1.0 cm×1.4cm的结节影,T1WI及T2WI上均呈稍低信号,视神经受压上抬(图1、2);增强扫描示肿块边缘及结节稍有强化,病灶与鞍内垂体有明确分界(图3).

  • 钆喷酸葡胺行冠状动脉CTA一例

    作者:徐刚;段君华;王忠睿;郑伟;彭超

    病例资料 患者,男,53岁,因反复胸闷、痛13天,再发5h入院.既往有甲亢病史,未规律服药.查体:心前区闻及 3~4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检查提示窦性心律,V5见Q波;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阴性;肝肾功能无明显异常;甲状腺功能检查:TT3 6.57 nmol/l,TT4>320 nmol/l,FT323.68 nmol/l,FT4 84.99nmol/l.心脏彩超示左房黏液瘤,甲状腺超声示右侧甲状腺低回声团.临床诊断:左房黏液瘤,甲亢,右侧甲状腺瘤.拟行冠状动脉CTA评估冠状动脉血管情况.

  • 三维动态增强MRA与DSA对原发性Budd-Chiari综合征分型诊断的对照研究

    作者:翟蕊;翟冬枝;冯广森;丁鹏绪;顾志强;杜焱

    目的:探讨3D DCE MRA和DSA对原发性Budd-Chiari综合征的分型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行3D DCE MRA和DSA检查的原发性Budd-Chiari综合征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经DSA证实至少有一支肝静脉或入右心房段及肝后段下腔静脉存在病变且无肿瘤、血栓等基础疾病.对所有患者的3D DCE MRA图像质量进行评价(1~4分,依次为优、良、中和差),以DSA检查作为金标准,评估3D DCE MRA诊断BCS的能力,包括检出静脉病变的总敏感度、特异度及诊断准确度,显示下腔静脉及肝静脉(肝左、肝右及肝中静脉)病变各自的敏感度以及发现副肝静脉的敏感度,采用Kappa检验评估这两种检查方法对BCS分型诊断的一致性.结果:46例中44例的3D DCE MRA图像质量评分为3~4分,仅2例图像质量为2分.3D DCE MRA正确诊断BCS 45例.46例患者共184支血管段中DSA共检出151支静脉病变,3D DCE MRA正确诊断141支、误诊2支,MRA发现静脉痛变的总敏感度为93.4%(141/151),特异度为94.0%(31/33);发现下腔静脉病变的敏感度为94.9%(37/39),发现肝右、肝中及肝左静脉的敏感度分别为94.1%(32/34)、92.3%(36/39)和92.3%(36/39);显示副肝静脉的敏感度为83.3%(25/30).3D DCE MRA对所有患者的分型诊断符合率为86.7%(39/45),且与DSA之间存在高度一致性(Kappa=0.667,P<0.05).结论:3D DCE MRA可较准确地对原发性BCS进行诊断和分型,能够对患者的介入治疗方案的制订和导管入路的选择提供帮助.

  • 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的CT多期扫描诊断价值

    作者:祝因苏;李丹燕;李红霞;朱晓梅

    目的:探讨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的多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其中3例行CT平扫、双期增强扫描及延迟扫描,3例行CT平扫、双期增强扫描,1例行CT平扫及单期增强扫描.结果:7例中6例为女性,2例为多发,5例为单发,且均位于肝右叶.CT平扫示肿瘤呈等密度-低密度,边界光整,圆形或类圆形,大小3~35 cm;增强扫描动脉期6例病灶呈明显或较明显不均匀强化,1例呈不均匀轻度强化,3例动脉期见粗大血管位于肿瘤边缘或中心,强化方式为快进快出或快进慢出、持续性强化,延迟扫描呈低密度.其中3例含有大量脂肪成分,2例含有少量脂肪成分,2例无明显脂肪成分.结论:多排螺旋CT多期扫描表现结合临床资料对正确诊断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有重要价值,延迟扫描对本病与肝癌鉴别有很大价值.

  • 肾脏淋巴瘤MDCT表现的分析研究

    作者:章顺壮;周建军;马周鹏;王春

    目的:探讨肾脏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血流动力学特征及其与病理表现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脏淋巴瘤患者的病例资料,19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DCT平扫及皮质期和实质期双期增强扫描.结果:19例肾脏淋巴瘤共发现43个病灶,位于左侧肾脏18个,右侧肾脏25个.病灶呈圆形或类圆形12个,地图样或不规则形31个;其中8个病灶累及肾脏包膜,7个病灶累及肾门,3个病灶累及肾窦,所有累及肾脏的病灶均无包膜.病灶直径0.3~13.5cm,平均5.1cm.CT平扫示病灶密度等于或略高于肾实质,动态增强扫描皮质期示病灶呈轻度-中度均匀强化,实质期呈中度强化.7例累及肾门的病灶内可见形态正常的肾脏血管,且肿瘤包绕但不压迫肾动.脉和肾静脉.肾脏淋巴瘤平扫和增强密度均匀、强化不明显、缺乏包膜等征象与病理上淋巴瘤以单一细胞堆积为主,团块内细胞密集程度高、富含液体的间质成分少有关.结论:肾脏淋巴瘤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CT对肾淋巴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直肠癌术前分期的价值

    作者:杨记华;高雪梅;程敬亮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直肠癌患者的MRI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常规序列T1 WI、T2 WI及DWI检查,将MRI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常规序列T1分期的诊断符合率为60.0%(3/5),T2、T3、T4分期分别为80.0%(12/15)、66.7%(12/18)和80.0%(4/5);常规序列联合DWI的T1分期诊断符合率为100%(5/5),T2、T3、T4分期分别为100.0%(15/15)、83.3%(15/18)和100.0%(5/5).常规序列及常规序列联合DWI的直肠癌T分期总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2.1%和93.0%.结论:MR扩散加权成像结合常规序列能够对直肠癌T分期做出较准确的诊断.

  •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MRI诊断及病理对照

    作者:荆彦平;张焱;程敬亮;胡瑛;王岸飞;王晓艳

    目的:探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GTD)的MRI表现及与病理改变的相关性,旨在提高对本痛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患者的MRI表现、病理资料、手术所见及临床资料.结果:21例中葡萄胎9例,主要MRI表现为子宫体积增大,宫腔内有葡萄状或蜂窝状囊泡影,病变包膜完整;其中8例行增强扫描,显示囊泡无明显强化,7例囊泡间分隔较均匀强化,1例分隔强化欠均匀.侵袭性葡萄胎及绒毛膜癌各6例,MRI检查示宫体扩大,腔内蜂窝状或囊实性异常信号影,分隔杂乱;包膜不完整,侵犯肌层;3例合并病变内出血;12例宫腔内或肌层内血管增粗、增多;11例子宫周围血管增多、纡曲;其中5例行增强扫描,显示肿瘤内分隔及实性部分强化,囊性部分无明显强化,2例病变内有片状强化.结论: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MRI能较好地显示病变的内部结构、明确肿瘤范围,结合临床病史及实验室检查可以作出诊断,并可在早期提示病变的良恶性,从而指导临床制订治疗方案.

  • 肾癌患侧肾动脉变异及其对根治性肾切除术影响的MDCTA评价

    作者:关文华;陈殿森;李志军;高中伟;高万勤;韩铭钧

    目的:采用MDCTA技术观察肾癌患者患侧肾动脉变异并评价其对根治性肾切除术操作的影响.方法:对109例临床诊断为肾癌的患者术前行CT三期增强扫描,并对动脉期CTA图像进行后处理,观察并记录肾癌患侧变异肾动脉的发生并及可能影响根治性肾切除术的肾动脉因素.结果:肾癌患侧变异肾动脉的发生率为11.9%(13/109),表现为多支肾动脉84.6%(11/13)和过早分支23.1%(3/13),含混合型1例;副肾下极动脉常见(71.4%),且其开口位置和走行变异较大,其中右侧副肾下极动脉开口位于主肾动脉下为(29.44±15.13)mm,约50%走行于下腔静脉前,50%走行于下腔静脉后;左侧副肾下极动脉开口位于主肾动脉下方(42.55±0.64)mm.结论:CT多期增强扫描动脉期CTA图像可以充分显示肾癌患侧肾动脉变异情况,术前明确变异血管的存在及走行对根治性肾切除术的操作有重要意义.

  • 大似然法在鞍区囊性病变MRI诊断中的价值初探

    作者:王芳芳;张敏鸽;胡粟;张京刚;胡春洪

    目的:探讨大似然法对囊性垂体瘤、Rathke囊肿和颅咽管瘤这3种鞍区囊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4例鞍区囊性病变的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囊性垂体瘤40例,颅咽管瘤29例,Rathke囊肿15例.选出10个常见MRI征象,应用大似然法进行判别,将其结果与常规阅片法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采用大似然法84例鞍区囊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囊性垂体瘤87.5%(35/40)、颅咽管瘤93.1%(27/29)和Rathke囊肿80.0%(12/15),总的诊断符合率为88.1%(74/84);常规阅片法诊断符合率分别为囊性垂体瘤80.0%(32/40)、颅咽管瘤86.2%(25/29)和Rathke囊肿60.0%(9/15),总诊断符合率为78.6%(66/84).大似然法诊断符合率略高于常规阅片法,但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2 =2.74,P=0.098).结论:大似然法对鞍区囊性病变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可用于指导日常阅片工作,尤其是年轻医师或基层医院医师的工作.

  • 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

    作者:文宝红;程敬亮;张会霞;阎晨宇;张勇

    目的:探讨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PA)的MRI表现.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PA的MRI表现.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RI平扫、增强扫描(其中9例行动态增强扫描)及DWI检查(b=1000s/mm2),8例行1 H-MRS、5例行磁敏感加权成像( SWI)检查.结果:14例中11例为单发,呈类圆形,其中8例位于幕下,3例位于幕上;3例为多发,呈不规则形,其中2例位于幕上,1例同时累及幕上及幕下.14例中病灶为囊性4例,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3例囊壁明显强化,1例无强化;呈囊实性9例,囊性部分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均无强化,实性部分T1WI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8例明显强化、1例轻度强化;实性1例,T1WI及T2WI均呈等信号,无强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6例为流入型,3例为平台型.11例无瘤周水肿,2例有轻度瘤周水肿,1例有明显瘤周水肿.DWI示病变囊性部分呈低信号,实质部分呈高信号,ADC均值为2.437×103 mm2/s.8例1 H-MRS均提示与对侧正常组织比较,肿瘤的NAA峰及NAA/Cr降低,Cho峰及Cho/Cr增高.5例SWI示病变内均可见异常血管.结论:PA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MRI可为临床提供较为准确的诊断信息.

  • 脑内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与低级别星形细胞瘤的MRI比较研究

    作者:武春雪;高培毅

    目的:探讨脑内胚胎发育不良神经上皮瘤(DNET)与幕上皮层下低级别星形细胞瘤的MRI影像表现对鉴别两种疾病的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的DNET 35例及低级别星形细胞瘤33例,分别对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各种MRI表现(采用评分法)进行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的Mann-Whitney U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诊断DNET的回归方程.由一位高年资及一位低年资神经放射医师在数据分析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阅片,分析其诊断准确性及两次的变化.结果:DNET组平均年龄为(19.09±1.95)岁,明显低于低级别星型细胞瘤组的(32.58±2.32)岁,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Z=-4.09);两组患者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Z=-0.93);DNET组病变大径为(3.57±0.25) cm,低级别胶质瘤组为(4.28±0.30)cm,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t=-1.84);DNET组病变表现为多囊或脑回样结构、三角征、边界清晰、T2 WI信号较高、瘤内分隔、无瘤周水肿或占位效应等征象的例数(分值分别为32、16、33、45、14和0)均高于低级别星形细胞瘤组(分值为12、3、20、65、1和10),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Z=-4.71~-1.62,P均<0.05);而低级别星形细胞瘤出现明显强化者(18分)要多于DNET(3分),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Z=-2.0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形态、三角征、边界、T2 WI信号、瘤周水肿或占位效应这6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P值均<0.05).了解这些数据后高年资及低年资医师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7.1%和82.9%)均高于了解前(分别为77.1%和65.7%),其中低年资医师的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Z=2.95).结论:DNET与低级别星形细胞瘤的MRI影像鉴别诊断诸多因素中,当患者年龄较小(<24.5岁)、病变可观察到多囊或脑回样结构、可见三角征、边界清晰、T2 WI呈高信号以及无瘤周水肿或占位效应时,诊断更倾向于DNET,综合分析这些因素将有助于提高DNET诊断的准确性.

  • 原发纵隔内胚窦瘤的CT诊断

    作者:韦菊临;梁桂录

    目的:提高对纵隔内胚窦瘤CT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纵隔内胚窦瘤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结果:11例CT平扫均表现为纵隔内实性肿块,8例密度不均匀,3例密度较均匀.10例行CT增强扫描,表现为中度-高度不均匀强化,其中5例表现为周边部不规则线状及网状强化.结论:纵隔内胚窦瘤的CT表现虽具有恶性肿瘤的特点,但缺乏特异性,确诊有赖于病理学检查.

  •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

    作者:谢峥;韦炳能;黄庆宁;周宽辉;钟庆英;钟佩文

    目的:探讨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病理及多层螺旋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多层螺旋CT资料.结果:17例中16例(94.1%)病变呈弥漫性分布,1例(5.9%)呈局限性分布.主要CT表现:①弥漫性小结节影伴树芽征17例(100%);②小支气管扩张16例(94.1%),伴有小支气管壁增厚15例(88.2%),合并有黏液栓3例(17.6%);③炎性斑片状实变影8例(47.0%);④肺间质纤维化3例(17.6%);⑤小空洞2例(11.8%).有副鼻窦炎病史15例(88.2%),常累及上颌窦.结论: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主要MSCT表现为弥漫性小结节影伴树芽征、小支气管扩张及炎性斑片影,结合副鼻窦炎病史有助于鉴别诊断,终确诊需靠病理学检查.

  • 磁性纳米粒子肿瘤分子成像研究及进展

    作者:袁亮

    分子影像学是指在活体状态下,应用影像学方法对人或动物体内细胞及分子水平的生物学过程进行成像、定性和定量研究的一门学科[1].肿瘤分子影像学的目标是检测癌前病变和微小肿瘤,发现癌前病变生物学特性,预测病变临床过程和评价疗效[2].在光学、核医学、超声、CT及MRI等影像技术中,MRI空间分辨力高,可达到25~100 μm,且能多序列成像,同时获得解剖及生理信息,这是其它影像技术尚无法达到的优点[3].磁性纳米粒子(magnetic nanoparticles,MNPs)作为分子探针的优点是体积小,具有出色的质子弛豫增强能力[4],对各种生物屏障有穿透作用,可提高靶向结合力[1];每个MNPs表面可能存在超过10万个的对比金属离子和归巢数百配体,这种表面积/体积比增强效应极大地提高了靶向亲和力和信号放大[5],在肿瘤血管生成、转移、细胞凋亡、酶活性研究方面潜力较大[6].

  • 兔肢体VX2软组织肿瘤MR扩散加权成像

    作者:胡培安;周正荣;张国福

    目的:建立兔肢体软组织肿瘤模型,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在软组织肿瘤诊断中应用的可行性及适用于软组织肿瘤成像的合适的b值.方法:25只新西兰大白兔(月龄2~3个月,体重1.5~2.0 kg,雌雄不限),将肿瘤瘤株种植在左前上肢内侧.在种植瘤株后2~3周使用1.5T磁共振仪行常规MRI及DWI检查,b值取200、400、600、800和1000 s/mm2.在MRI检查后3~4周分批处死荷瘤兔,取出肿瘤组织,观察肿瘤的大体形态及病理学表现.结果:肿瘤成瘤率96%(24/25).种瘤后14、21和28天,肿瘤直径分别约为2.0、4.0和5.5cm.肿瘤直径比较小(14天)时,质地硬,肿瘤坏死、瘤周水肿很少见.在常规T1 WI上肿瘤实质多呈等信号,瘤内出血少见;T2 WI上肿瘤实质为不均匀高信号,肿瘤中央和瘤周可见信号更高的坏死、水肿区;增强后肿瘤实质明显强化,肿瘤边缘强化更显著.DWI图像上,当b值较小时(200 s/mm2)受T2透过效应影响明显,b值比较大时(1000 s/mm2)图像信噪比下降明显,b值为600和800 s/mm2时,图像质量比较好;b值为200、400、600、800和1000 s/mm2时肿瘤的ADC值分别为(1.56±0.11)、(1.32±0.12)、(1.25±0.10)、(1.19±0.08)和(1.14±0.07)mm2/s;b值为600和800 s/mm2时,肿瘤实质的ADC值明显小于坏死区及周围肌肉组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5).结论:DWI可以用于兔肢体VX2软组织肿瘤的观察,b值为600和800 s/mm2时可以获得比较好的DWI图像.肿瘤组织、肌肉组织及坏死组织的ADC值明显不同,DWI在软组织肿瘤的诊断和预后评估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暂时性骨质疏松症的MRI表现

    作者:李锋;程少荣;王仁法;夏黎明;王承缘

    目的:探讨暂时性骨质疏松症的MRI表现.方法:对经临床证实的10例暂时性骨质疏松症(TOH)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0例患者均行MRI平扫,其中5例行MRI增强扫描,4例行CT扫描.10例中男7例,女3例,年龄为25~40岁.结果:10例TOH中,双侧髋关节同时受累2例,单侧受累8例,主要MRI表现为弥漫性骨髓水肿,累及股骨头、颈及转子间,股骨头形态完整,1例可见软骨下应力性骨折,所有病例均无股骨头软骨下骨质缺损;关节囊肿胀和关节积液8髋;MRI增强扫描示病变区呈明显均匀强化.主要CT表现为股骨头骨密度弥漫性减低,骨皮质变薄.治疗5~11个月后患者疼痛症状消失,股骨内MRI信号恢复正常.结论:CT上表现为弥漫性骨质疏松、MRI表现为弥漫性骨髓水肿、缺乏软骨下骨质病变以及均匀一致强化是TOH性特征的影像学表现.

  • MSCTA评价颌面部动静脉畸形内血管结构的价值

    作者:田涛;孙明华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对评价颌面部动静脉畸形(AVM)内血管结构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照DSA诊断结果,回顾性地分析48例AVM患者的MSCTA原始图像以及容积再现(VR)和大密度投影(MIP)的影像表现.观察内容包括畸形血管团的数目和部位、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的数目和方向等.结果:MSCTA对畸形血管团的检出率为100%,对供血动脉的检出率为89.6%(43/48),对引流静脉的检出率为91.7%(44/48).其中对1、2级供血动脉的检出率为81.4%(35/43),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均被检出者为42例(87.5%).根据病变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数目,将42例病人分为3型:单纯型(14例)、单多吻合型(16例)和复杂型(12例),CTA对3种类型AVM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8.10%、90.48%和90.48%.根据病变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的方向分为同侧吻合(25例)和双侧吻合(17例),CTA对两者的诊断准确率均为97.62%.结论:MSCTA能显示大多数颌面部AVM内的血管结构,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中的应用

    作者:李银珍;廖凯斌;张红志;秦福才;熊威;陈威;谢永高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30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前的诊断价值、对栓塞术后的疗效评价及超声引导下刮宫术及术后随访中的作用.结果:术前诊断:超声显示25例表现为子宫峡部包块型,5例表现为子宫峡部孕囊型;27例孕囊周边有较丰富的血流信号,25例阻力指数<0.5;峡部薄处厚度(2.31±0.42) mm.子宫动脉栓塞术后24~72 h超声表现:29例包块内或孕囊周边均未见明显血流信号,1例仍可见丰富血流信号,再次行子宫动脉栓塞术,24 h后复查超声示病灶内血流消失.栓塞术后超声成功引导刮宫术,超声随访所有患者两个月内包块均消失,月经恢复.结论:超声既能准确诊断CSP又可对子宫动脉栓塞术后的疗效进行全面评价并引导清宫术及术后有效随访,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一组房间隔病变的CT诊断

    作者:毛定飚;吴昊;滑炎卿

    房间隔的病变除了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外,主要包括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房间隔脂肪瘤样肥厚(lipomatous hypertrophy of the interatrial sep-tum,LHIS)和房间隔瘤(atrial septal aneurysm,ASA)等.以往诊断房间隔病变多采用超声检查,随着多层螺旋CT技术的发展,其分辨力足以详细观察房间隔,结合回顾性心电门控,甚至能了解房间隔病变在心动周期内的动态变化.笔者搜集一组典型房间隔病变患者的病例资料,通过分析其CT表现,旨在评价CT对本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 64排CTA对冠状动脉埋藏式走行的诊断价值

    作者:曹茂盛;陈爱华;孟瑜;张红敏

    目的:探讨64排128层螺旋CT对先天性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及埋藏式走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冠脉起源异常患者的64排128层CT冠脉血管成像及冠脉血管造影(CAG)资料.CT检查资料采用客积再现(VR)、曲面重组(MPR)及大密度投影(MIP)等方法进行图像后处理,观察冠状动脉的起源及走行,并与CAG的结果进行对照.结果:MSCTA显示25例患者均为冠状动脉起源于相反主动脉窦开口,16例(16/25)为右冠状动脉起自左冠状窦,其中6例为右冠状动脉走行于主动脉与肺动脉-右室流出道之间,呈埋藏式走行;9例为左冠状动脉起源于右冠状窦,其中2例为左冠状动脉走行于主动脉与肺动脉-右室流出道之间,呈埋藏式走行.8例埋藏式走行的冠状动脉中7例冠脉与主动脉间夹角<45°,7例管腔狭窄>50%.25例患者中CAG仅正确诊断冠脉起源异常22例,漏诊2例、误诊1例,8例冠脉埋藏式走行均未能提示.结论:64排128层CTA对冠脉起源异常及冠脉埋藏式走行的诊断准确性高,优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 钙化积分扫描缩短冠脉CTA扫描范围及降低辐射量的作用

    作者:付维东;龚建平;宦坚;张伟;张博;乔方

    目的:探讨使用钙化积分扫描缩短增强扫描范围以降低后门控冠状动脉CTA检查辐射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0例患者行冠脉钙化积分及冠脉CTA检查,其增强扫描的实际扫描范围根据钙化积分扫描图像来决定,即冠状动脉树上缘1 cm至心尖部心包影即将消失的层面.并按常规方法在定位像上测量增强扫描的预计扫描范围,即气管隆突下1 cm至心脏下缘2 cm.比较两种扫描范围及相应的辐射剂量的差异.结果:实际扫描范围比预计扫描范围平均缩短(2.09±0.76) cm(t=17.31,P<0.01),冠状动脉CTA各序列总剂量较常规方法平均减少(1.51±0.87)mSv,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t=10.92,P<0.01),相当于各序列平均剂量总和的9.20%.结论:使用钙化积分扫描图像能有效缩短增强扫描的范围,从而明显降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的辐射量.

  • 不同病理分级儿童脑胶质瘤MR灌注成像

    作者:郭岳霖;张远芳;饶海冰;郑文斌;刘国瑞

    目的:采用磁共振灌注成像(MR PWI)探讨儿童不同级别脑胶质瘤的血流灌注特点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35例脑胶质瘤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Ⅰ~Ⅱ级胶质瘤(低级别胶质瘤组)28例,Ⅲ级胶质瘤(高级别胶质瘤组)7例,计算病灶内异常高灌注中心区(a区)、异常低灌注中心区(b区)、负性增强积分( NEI伪彩图与T1WI增强图上不匹配区(c区)的相对NEI值(rNEI)及NEI伪彩图与T1WI增强图像上病变面积的比值(N/C),分析rNEI及N/C与肿瘤病理学分级的相关性.结果:高级别胶质瘤组中a区和c区的rNEI分别为8.39±1.91和5.43±0.52,均大于低级别胶质瘤组(分别为5.10±2.05和4.05±0.66),差异均具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高级别及低级别胶质瘤组NEI伪彩图上异常灌注区面积均大于T1WI增强图像上的异常强化区,N/C分别为1.06±0.11和1.45±0.09,差异具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采用正确的研究方法MR PWI能有效分析儿童脑胶质瘤的血流灌注情况,对儿童脑胶质瘤的浸润范围的界定及术前分级均能有效判断.

  • 双能CT对离体泌尿系尿酸结石的诊断价值

    作者:范兵;邱建星;王霄英;郭小超;董健;张蓓;龚侃;黄海超

    目的:探讨双能CT对离体泌尿系尿酸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体外光谱分析证实的63枚离体泌尿系结石(其中尿酸结石9枚,非尿酸结石54枚).模拟体内环境,对结石进行常规CT扫描及双能CT扫描.后处理时采用单能模式(40和140 keV)重建,统计结石的能谱曲线类型,测量40和140 keV时结石的CT值、有效原子序数及常规扫描时CT值.计算上述参数对不同成分的结石进行鉴别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统计方法采用Kruskal-Wallis U检验及操作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尿酸结石9枚中有7枚(77.8%)呈上升型曲线,其它56枚结石均为下降型曲线,此征象诊断尿酸结石的敏感度为77.8%,特异度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96.4%.尿酸结石常规扫描时CT值(403±112)HU,非尿酸结石(854±335)HU,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869,P<0.01);ROC分析曲线下面积(Az)为0.905,以564 HU为阈值,诊断尿酸结石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76.4%.40 keV单能图像上:尿酸结石CT值(341±127)HU,非尿酸结石(1689±853) HU,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5,P<0.01);ROC分析Az为0.971,以615 HU为阈值,诊断尿酸结石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88.9%.140 keV单能图像上:尿酸结石CT值(404±119) HU,非尿酸结石(445±130)HU,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78,P=0.436);ROC分析Az为0.581.有效原子序数:尿酸结石7.02±0.43,非尿酸结石11.93±2.16,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4.65,P<0.01);ROC分析Az为0.988,以7.96为阈值,诊断尿酸结石的敏感度100%,特异度92.6%.结论:双能CT测量有效原子序数及40 keV单能图像上CT值测量对尿酸结石及非尿酸结石的鉴别诊断价值较高,较常规平扫CT的诊断特异性高.上升型能谱曲线是诊断尿酸结石的可靠征象.

  • 扫描视野对双能CT成像CT值及物质分离的影响——模体研究

    作者:赵永为;郭小超;王霄英;刘建新

    目的:探讨改变扫描视野是否会对双能CT能谱成像(GSI)时CT值的测定及物质分离的计算产生影响.方法:取清洗干净后消毒灭菌的试管17支,分别注入蒸馏水及不同浓度碘对比剂.17个试管的碘浓度分别为0、0.1、0.2、0.3、0.4、0.5、0.6、0.8、1.0、2.0、3.0、4.0、5.0、6.0、8.0、10.0和20.0 mgI/ml.采用GE Discovery 750 HD CT扫描机,宝石能谱成像(GSI)方式,扫描视野分别选取大(A组)和中等(B组)各扫描一次,共余扫描参数2组相同(转速0.8 s/r,螺距0.984,探测器宽度40 mm).在混合能量、水基和碘基图像上分别测量每组试管的CT值、水及碘含量.ROI选取在试管长轴位的大截面,大小约392 mm2.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视野的图像,物质分离计算所得碘含量与真实值之间均具有明显相关性(A组r=0.9995,B组r=0.9996,P<0.001).17个试管A组扫描测量平均CT值为(86.86±131.78) HU,平均水含量为(977.14±10.54)mg/ml,平均碘含量为(3.91±5.37) mg/ml;B组扫描测量平均CT值为(106.89±141.51) HU,平均水含量为(994.39±12.35)mg/ml,平均碘含量为(3.82±5.59) mg/ml.两组CT值及水含量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碘含量测量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结论:双能CT能谱扫描能够反映不同浓度碘溶液中的碘含量并能进行定量分析,改变扫描视野可以影响混合能量图像中CT值的测定,但对物质分离计算中碘含量的测定没有显著影响.

  • 双能CT成像在分次团注双期CTU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胡娟;王鹤;王霄英;杨学东;邱健星

    目的:探讨分次团注双期CTU检查时双能CT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8例血尿待查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24例,行全泌尿系CT平扫及分两次团注对比剂后行肾实质-肾盂期CTU扫描;对照组24例,行全泌尿系CT平扫及单次团注对比剂后行实质期和肾盂期双期增强扫描.实验组的肾实质-肾盂期图像的采集采用高低压瞬切双能CT扫描模式(GSI),其它所有期相的图像采集均采用普通CT扫描模式.在工作站上使用GSI后处理软件获得实质-肾盂期佳keY图像.将CTU图像中集合系统分段,测量实验组的肾实质-肾盂期佳keY图像和对照组的肾盂期图像中集合系统各段管腔内的CT值,并计算对比噪声比(CNR).记录所有病例完成CTU全部检查序列的有效辐射量.两组病例CT值、CNR和有效辐射量的比较使用非参数秩和检验.结果:分次团注CTU实质-肾盂期佳keY图像各段集合系统腔内CT值均高于常规CTU肾盂期图像,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次团注CTU实质-肾盂期佳keV图像与常规CTU肾盂期图像各段集合系统CNR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次团注CTU完成全部检查的有效辐射量(平均17.6 mSv)明显低于常规CTU(平均25.8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能CT成像用于分次团注双期CTU在降低辐射量同时,可获得与常规单次团注双期CTU相同的泌尿系成像质量.

  • 双能CT成像鉴别肾上腺良恶性病变的初步研究

    作者:刘婧;王鹤;王霄英;邱建星;容蓉;郭小超;张玉东;胡娟;董健;李玮;蒋学祥

    目的:通过对肾上腺病变的CT能谱特征分析,初步探讨双能CT成像在鉴别肾上腺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在本院行肾上腺CT扫描的患者23例(共24个肾上腺结节),对全部结节的平扫双能CT成像的能谱曲线、单能量的密度测量、水-钙和水-碘基物质定量测量和有效原子序数进行分析.结果:经病理及临床诊断,24例结节中共有良性病变17例、交界性肿瘤4例、恶性病变3例.良性病变的能谱曲线有上升型(3例)、勺子型(4例)和下降型三种;而交界性肿瘤和恶性病变均只有下降型一种(7例).在不同单能量(40~140 keV)图像上,良性结节的密度值小[(35.5±37.3)~(11.9±13.3) HU],交界性肿瘤高[(111.4±118.9)~(29.1±11.4) HU],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钙和水碘基物质测量显示恶性病变的含水量高分别为(1024.7±8.9)和(1029.9±7.3)mg·ml-1,良性病变量低[分别为(1008.8±10.7)和(1010.3±12.0) mg· ml-1].而有效原子序数三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肾上腺良恶性病变在双能CT成像上具有不同的特征.应用双能CT成像的多种参数对鉴别良性结节与交界性肿瘤和恶性病变具有很大的潜能.

  • 能谱CT对碘含量测量准确性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乐;刘斌;汪洁;王万勤;周勇;吴兴旺;朱晓红;李小虎;张帅

    目的:利用CT能谱成像(GSI)技术测定不同浓度含碘溶液在静止及运动状态下的碘含量,分析GSI碘基图像上碘浓度的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GE公司标准体模,其内放置有9种不同浓度的碘溶液试管,浓度依次为0.4、0.7、2.0、5.0、10.0、20.0、30.0、50.0和100.0 mg/ml.使用能谱CT GSI模式进行扫描,球管旋转一周时间分别为0.6、0.8及1.0 s/r.利用碘基图,选择相同层面、相同大小兴趣区,测量在静止及运动状态下(振幅为10 mm,频率为15 bpm)体模试管内碘含量,采用相关分析及配对t检验分析碘含量的测量值与真实值间的关系.结果:球管转速为0.8及1.0s时,无论是静止还是运动状态下,碘含量的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0.999,P<0.001),且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球管转速为0.6 s/r时,碘浓度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仅存在相关性(P<0.001,r=0.999),两者数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能谱CT在球管转速为0.8及1.0 s/r时能准确测量不同浓度溶液中的碘含量,即使在运动状态下亦可以用于定量分析,有望成为一种可靠的物质成分分析方法.

  • CT能谱成像在胰岛素瘤诊断中的初步研究

    作者:张静;林晓珠;徐学勤;李卫侠;王明亮;郁义星;严福华;陈克敏

    目的:探讨CT能谱成像分析在胰岛素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能谱CT能谱模式双期增强扫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胰岛素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分别采用70 keV单能图像、碘基图像和佳keV能量图像进行重建,比较不同图像模式下胰岛素瘤的检出率和病灶的对比噪声比(CNR).结果:本组胰岛素瘤动脉期和门静脉期70 keV单能图像、佳keV能量图像和碘基图像上CNR分别为3.18±2.21、3.77±2.37、3.13±2.18和1.77±1.25、2.20±1.38、1.87±1.08.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70 keV单能图像、佳keV能量图像和碘基图的CNR,动脉期图像均明显优于门静脉期(t=3.139,P=0.005;t=3.196,P=0.004;t=3.05,P=0.003).动脉期佳keV能量图像上病灶CNR大于70 keV单能量图像;动脉期和门静脉期70 keV能量、佳keV能量图像、碘基图、能谱多参数图像对胰岛素瘤的检出率分别为73.3%(22/30)、86.7%(26/30)、86.7%(26/30)、96.7%(29/30)和53.3%(16/30)、73.3%(22/30)、73.3%(22/30)、76.7%(23/30).结论:在诊断胰岛素瘤方面,不同能谱扫描模式下动脉期图像均优于门静脉期,佳keV能量图像和碘基图优于70 keV单能量图像.能谱CT多参数图像联合应用有利于提高对胰岛素瘤的诊断准确性.

  • CT能谱成像评价胰腺癌抗血管生成治疗效果的价值

    作者:王明亮;缪飞;林晓珠;胡胜平;赵雪松;吴志远;唐永华;严福华

    目的:探讨CT能谱成像评价胰腺癌抗血管生成治疗效果的可行性.方法:取20只荷瘤鼠制作人胰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实验组(10只鼠)分别在肿瘤种植后第15天和22天向腹腔内给予阿瓦斯汀(10mg/kg)治疗,对照组(10只鼠)给予生理盐水.在肿瘤种植后第28天行平扫和三期增强(延迟时间分别为10 s、20 s和1 min)CT能谱扫描.基于碘-水对,测定肿瘤边缘和中心以及肝脏的碘含量,CT检查后取瘤体标本分析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肿瘤增殖指数和Bcl-2凋亡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腹腔注药后实验组肿瘤生长速度较对照组明显减慢;CT能谱检查三期增强扫描时实验组和时照组肿瘤边缘的的碘含量均高于肿瘤中心,实验组肿瘤边缘和肿瘤中心各期扫描增强时的碘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MVD、肿瘤增殖指数和Bcl-2凋亡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增强各期肿瘤边缘碘含量的标准化值与MVD均存在相关性(r分别为0.955,0.837和0.961,P均<0.05).结论:CT能谱成像能够在活体内进行肿瘤碘含量的测定,能敏感地检测肿瘤内碘含量的变化,反映肿瘤的微循环灌注情况,可以作为评价活体内肿瘤抗血管生成治疗疗效的参考指标.

  • 正常回肠壁双能CT成像

    作者:容蓉;邱建星;王霄英;孙晓伟;蒋学祥

    目的:探讨双能CT小肠成像单能量图像显示正常回肠壁的成像质量及其与混合能量图像在小肠CT成像中的差异.方法:对18例拟诊为炎症性肠病患者行小肠CT成像(CTE),采用双能CT宝石能谱成像技术行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实质期和延迟期),将实质期图像数据分别进行混合能量和GSI单能量重建,应用能谱分析软件,获得正常回肠壁佳对比噪声比(CNR)单能图像的KeY值.计算混合能量和单能图像上正常回肠壁的对比噪声比,测量两种图像的噪声并进行配对t检验;由两位医师对两种图像上主动脉锐利度、噪声和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并进行配对t检验,计算组内相关系数来评价观察者间的一致性.结果:正常回肠壁佳CNR单能量为(56.67±5.04)KeV;单能图像正常回肠壁的CNR高于混合能量(分别为4.36±0.71和3.34±0.78,t=4.702,P<0.01),脂肪组织的图像噪声高于混合能量图像(分别为16.87±2.73和14.58±2.26,t=3.85,P<0.01),液体区域的噪声也高于混合能量图像(分别为16.08±4.17和13.51±2.85,t=4.96,P<0.01);混合能量和单能图像的锐利度评分分别为3.08±0.50和2.97±0.38、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2.92±0.28和2.94±0.23,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32,P=0.66),单能图像噪声评分低于混合能量(分别为2.36±0.49和2.75±0.44,t=3.62,P<0.01);两位医师评价单能图像质量和混合能量图像噪声的一致性好(r分别为1.00和0.42).结论:双能CT佳CNR单能图像评价正常回肠壁有较好的对比噪声比和成像质量.

  • 第七部分胸部影像学

    作者:白静;袁思殊;庞颖;孙子燕;甘新莲;夏黎明

    2011年RSNA大会在肺部影像学研究上进行了诸多方面的讨论.尤其在肺间质疾病和气道疾病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论述,在此主要对其进行概述.Lee等在降低CT扫描与CT计算法对评估肺气肿严重性差异的修正方法方面做出了以下研究:采取有效的方法尽量减低CT扫描与CT计算法之间的差异性.对来自4家医院呼吸门诊的162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进行CT扫描以及肺功能检查.并对所有受试者行容积扫描并进行图像重组.分别采用Siemens 16排、Philips 16排和40排以及Toshiba 64排CT机进行扫描.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兴趣区分别选择气管内、体外气体以及降主动脉近段.

  • 第九部分儿科影像学

    作者:杨敏洁

    此次大会,内地学者有10篇儿科放射学论文入选论文宣读,7篇入选展板.其中,部分论文或相关研究已经在国内外发表过. 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朱向玉报道了定量DTI在检出新生儿HIE脑实质损伤方面的应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影像中心刘玥等报道了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的脑MRI表现;

  • 第八部分腹部影像学

    作者:沈亚琪

    2011年RSNA的主题是“Celebrate the image”,北美放射学会主席Burton P.Drayer博士在开幕式发言中回顾了放射学界过去40年里取得的辉煌成就,并指出目前放射科医师不仅在疾病诊断而且在指导临床决策、微创手术和探索科研途径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双能源、多排(128排甚至320排)及能谱CT的应用、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的广泛应用、灌注成像和对比剂在腹部脏器的应用受到更多关注,同时也对多模态影像诊断手段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归纳.笔者简要介绍背景资料并分系统进行归纳总结.

放射学实践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