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放射学实践杂志

放射学实践

放射学实践杂志

Radiologic Practice 방사학실천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影响因子: 1.0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0313
  • 国内刊号: 42-120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12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同济医院《放射学实践》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郭俊渊 胡道予 Paul Gerhardt(德国)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原发性腹膜后黏液性囊腺瘤一例

    作者:石林平;魏从全

    病例资料患者,女,36岁.体检发现左侧腹膜后包块,伴恶心、厌食、心慌.查体阴性,实验室检查均正常.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一例

    作者:孔丽丽;刘白鹭;霍萌;王峰

    病例资料患者,女,19岁.半年前无意中发现上腹部肿物,近1个月肿物触痛明显,于2005年6月23日入我院.体检:上腹部可触及一约4cm×4cm大小的半球状,固定的肿物,表面光滑,压痛阳性.肝脾肋下未触及.

  • 右心房巨大癌栓误诊为黏液瘤一例

    作者:胡兴荣;艾飞

    病例资料患者,男,37岁,因突发胸痛10余天,双下肢浮肿4天.体检:BP 120/80mmHg ,HP 70次/分,心尖部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 食管异物致食管穿孔主动脉破裂一例

    作者:陈水斌;黄艳丽

    病例资料患者,男,46岁,于2003年12月28日因误吞食鱼骨头致胸骨后疼痛,当时无咳嗽、呕血等,未及时就诊.2004年1月4日患者因饮酒后感胸骨后疼痛加重,并出现呕血,量约100ml,鲜红色,后多次少量呕血,当地就诊,口服药物治疗;1周后出现无明显诱因大量呕血,约450ml,当地县医院诊断为食管穿孔,行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未能明确穿孔部位,但造影检查后不久,患者又大量呕血,量约1000ml,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后缓解.2日前患者出现咳嗽,脓性白色痰,并有发热,高达38.5℃,于2004年1月17日转入我院.

  • 幕上血管母细胞瘤一例

    作者:张峻;李强;李祖骞;李顺振

    病例资料患者,女,44岁.头痛、眩晕伴呕吐、四肢乏力1个月.体检:神清,四肢肌力及肌张力正常,颅神经检查(-).外院CT提示左侧尾状核头旁脑出血.

  • 巨大脂肪肉瘤一例

    作者:盛鸿颖;王冰;黄松涛;付旷;滕坤;张丹

    脂肪肉瘤(liposarcoma)是常见的软组织恶性肿瘤, 占全部软组织恶性肿瘤的21.4%[1] .现将我院经手术和病理证实,明确诊断为脂肪肉瘤的典型病例1例报道如下,并结合文献分析脂肪肉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

  • 膈神经纤维瘤一例

    作者:文建军;许汉雄;童耀生

    病例资料患者,男,50岁,农民,因胸闷、呼吸困难1月余,以右侧胸腔巨大占位入院.患者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向左侧卧位时,症状加重,端坐或向右卧位时,症状减轻,四肢乏力,平时易感冒,不伴发热,咳嗽,胸痛,气管居中,胸廓无畸形,右下肺叩诊呈实音,呼吸音减弱,体温36.5℃,白细胞8.8×109,脉膊96次/分钟,呼吸20次/分.

  • 不典型细支气管肺泡癌误诊为肺炎一例

    作者:宋光义;孙桂芳;邓亚敏

    病例资料患者,女,40岁,咳嗽,咳黄色粘痰1个月,无发热、盗汗、消瘦、乏力、痰中带血等.体检:呼吸16次/分,脉搏80次/分,血压100/70mmHg,体温36.6℃.实验室检查:WBC 5.8×109/l,NEU 0.6933,Hb 134.9g/l.

  • 血友病性假肿瘤一例

    作者:邱乾德

    血友病性假肿瘤是罕见疾病,为遗传性疾病.Starker 1918年首先报道,国内仅见个案报道,笔者得见一例,报道如下.

  • 颞下窝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一例

    作者:姚金龙

    病例资料患者,女,46岁,头昏,左耳闭气1年,无疼痛.体检:左侧耳前区稍肿胀,颞颌关节研磨运动轻微受限,双外耳道干燥,左耳鼓膜标志不清、内陷,无红、热、压痛及关节弹响等阳性体征.

  • 升、横结肠肠气囊肿症一例

    作者:郭龙春;张洲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81岁.腹部疼痛明显无诱因出现下腹部坠痛,偶尔有肠梗阻症状,但持续能忍受、站立及坐位时明显,卧位时好转.

  • 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CT分型的应用价值

    作者:潘志华;袁德清

    目的:探讨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CT分型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的CT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坏死灶的部位、大小、渗出的范围.按上述CT影像学表现计分并分型:≤3分为轻型、4~6分为中型、≥7分为重型;并按CT影像学表现分型的不同类型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0例中,轻型12例、中型25例、重型13例,轻型、中型与重型在并发症的发生率、手术率、死亡率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CT影像学分型用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在病情判断、预后评估有应用价值.

  • 多层动态增强MRI技术对肝血管瘤诊断的评价

    作者:殷信道;王薇;吴前芝;杨眉;龚惠敏

    目的:研究射频毁坏傅立叶采集稳态技术(RF-FAST)的动态增强及延迟增强扫描MRI对肝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34例肝血管瘤患者行常规MR T1WI和T2WI横断面扫描.经肘静脉团注Gd-DTPA 0.1mmol/kg,后推入10ml生理盐水冲洗(推入时间5~6s),再行射频毁坏傅立叶采集稳态技术T1WI动态增强扫描及延迟增强扫描,分析病灶及邻近肝实质增强.结果:共发现肝血管瘤病灶67个,T1WI上呈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动态增强显示46个病灶呈边缘不连续的结节样强化,21个病灶呈周边不规则强化或迅速强化充填;5个病灶动态增强早期见引流静脉较早强化,14个瘤周肝实质强化.结论:磁共振成像检查中,射频毁坏傅立叶采集稳态技术T1WI动态增强扫描能够显示肝血管瘤及邻近实质强化方式,与其他成像序列结合更有利于肝血管瘤的诊断.

  • 阑尾炎的CT诊断

    作者:顾建华;孙大林

    目的:探讨阑尾炎的CT诊断价值.方法:搜集CT提示或诊断阑尾炎并经手术病理证实者30例,回顾性分析其CT征象.结果:18例CT表现为阑尾增粗,壁增厚,包括1例远端增粗,近端正常;22例表现为右下腹或盆腔炎性改变(如脂肪线增粗、肠周积液、蜂窝织炎、脓肿、腔外气体、淋巴结肿大、相邻肠管增厚);4例盲肠末端有局限性增厚.结论:CT诊断阑尾炎有独到之处,对临床诊断不明的病例有一定帮助.

  • 间叶来源胃肿瘤的影像诊断

    作者:袁立新;杨军

    目的:通过分析间叶来源的胃肿瘤影像表现,加深理解该肿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间叶来源的胃肿瘤均行钡餐造影检查,其中16例行螺旋CT平扫加增强检查,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18例间叶来源的胃肿瘤,包括胃间质瘤12例、胃平滑肌类肿瘤4例、胃血管球瘤1例、胃脂肪瘤1例.钡餐造影表现为充盈缺损16例,黏膜皱襞变平或消失15例,出现龛影6例;CT表现为腔内肿块16例,腔外2例,肿块大10cm×7cm,小直径1.5cm,肿块分叶10例、肿块内钙化5例,肿块中央见溃疡5例,液化坏死4例;CT值为负值的1例,增强后明显强化12例;2例肝脏转移,1例后腹腔淋巴结转移.结论:间叶来源胃肿瘤在钡餐造影中以共性表现为主,CT不仅显示率高,且有某些特征性表现,可提供定性及分期方面的信息.

  • 输卵管系膜囊肿的螺旋CT诊断

    作者:王仲楚;苏缪广

    目的:探讨输卵管系膜囊肿的CT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输卵管系膜囊肿的CT表现.结果:12例经CT检查,7例表现为囊性包块影,4例表现为多房囊性肿块影,内有间隔.增强扫描可见7例包膜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4例间隔及囊襞强化,1例伴有出血表现.结论:输卵管系膜单房或多房的囊性包块是输卵管系膜囊肿的主要征象.

  • MR反相位化学位移成像对肾血管肌脂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臧达;龚静山;傅宁;孙黎明;张丽香;徐坚民

    目的:探讨MR反相位化学位移成像对肾血管肌脂瘤(AML)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CT证实肾AML和22例经手术证实肾癌MR反相位化学位移成像表现.结果:16例肾AML的19个肿瘤与肾实质交界面出现黑墨汁线,而22例肾癌与肾实质交界面未出现黑墨汁线.结论:肿块与肾实质交界面出现黑墨汁线提示AML,需用进一步检查来明确诊断.

  • 进展期胃癌在螺旋CT双期扫描中强化特征的研究

    作者:庄治国;冯琦;许建荣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在螺旋CT双期扫描中的强化特征.方法:6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分析肿瘤的强化特征,测定肿瘤区域的CT强化值,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中,12例(20%)肿瘤病灶呈单层强化,48例(80%)呈2~3层的分层强化.在分层强化的肿瘤病灶中,高分化腺癌组与低分化腺癌或未分化癌组病灶中层门脉期CT强化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黏液癌或印戒细胞癌病灶中层的CT强化值较低,有时出现"靶征".肿瘤病灶中层门脉期的强化程度高于动脉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有不同的强化特征,与病理学类型及分化程度有一定的关系.

  • PC机辅助MR脑灌注成像初步研究

    作者:卢洁;李坤成;梁志刚

    目的:研究PC机辅助MR脑灌注成像软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PC机上使用MR脑灌注成像软件,对5例健康人和18例脑缺血患者的灌注图像进行后处理,计算出有关脑灌注参数图,包括相对脑血流量(rrCBF)图、相对脑血容量(rrCBV)图、局部灌注达峰时间(TTP)图和团注平均通过时间(bMTT)图.结果:应用MR脑灌注成像软件可以在PC机上实现灌注图像的后处理,脑灌注参数图能够为脑缺血患者提供有价值的脑血液动力学信息,显示灌注异常的范围.结论:PC机辅助MR脑灌注成像软件简单易行,可显示常规MR无法显示的血流动力学异常,对临床和科研具有重要价值.

  • MSCTA与DSA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的诊断

    作者:金国宏;陈兵;王爱军;马淑琴;李云香;赵俊玲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3D MSCTA)作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首选病因诊断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搜集了2002年1月至2005年3月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71例,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比较二种影像学方法的优缺点.结果:71例中,DSA发现动脉瘤58例,其中发生在颈内动脉床突上段3例,前交通支20例,大脑前动脉2例,后交通支23例,基底动脉5例,大脑中动脉主干侧裂分叉部3例,多发小动脉瘤2例;动静脉畸形 6例;动静脉畸形合并动脉瘤3例;静脉性血管异常2例;阴性2例.3D MSCTA检出大小动脉瘤61个,显示瘤体、瘤颈、载瘤动脉和与周围血管及颅骨的关系清晰、确切.显示畸形血管团的部位大小,供血动脉来源,引流静脉的分支情况,空间立体结构清晰.71例DSA检查者,CTA诊断符合者67例;2例MSCTA发现动脉瘤,DSA检查阴性;MSCTA漏诊2例;2例经CT平扫显示有蛛网膜下腔出血,而MSCTA与DSA均无阳性发现.所有患者中29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手术治疗35例,内科保守治疗7例.结论:3D MSCTA检查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性疾病的敏感性高,是一种安全、无创、简便、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

  •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CT和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陈自谦;张碧云;肖慧

    目的:研究中枢神经细胞瘤(CNC)的CT与MRI诊断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NC病例5例,男3例,女2例,年龄22~50岁,平均39.6岁,分析其CT与MRI表现,并进行鉴别诊断.结果:本组病例中肿瘤均位于侧脑室透明隔,靠近Monro孔处,在CT上呈密度等或稍高密度,在MRI T1WI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T2WI上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后可见不均匀明显强化.肿瘤均可见囊变,边缘清晰.结论:青年人位于透明隔的肿瘤,应考虑CNC的可能,CT与MRI有助于诊断此病,确定手术方案.

  • 鞍区Rathke囊肿MRI诊断

    作者:魏文苹;林建忠;杨天和

    目的:探讨鞍区Rathke囊肿的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鞍区Rathke囊肿MRI表现.结果:囊肿位于鞍内4例,鞍内向鞍上延伸6例,完全位于鞍上1例,多呈圆形、卵圆形或哑铃形,边界清楚,囊壁菲薄.T1WI、T2WI示囊液均为高信号2例;T1WI上呈高信号、T2WI上呈低信号2例;其余7例,T1WI呈等信号2例,呈低信号5例,T2WI均为高信号.囊内可见漂浮结节影5例,囊壁见线样增强1例.结论:典型鞍区Rathke囊肿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表现,术前正确诊断是可能,但不典型病例需与鞍区垂体腺瘤、颅咽管瘤相鉴别.

  • 探讨"手套征"在肺癌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言文;鲁强

    目的:探讨"手套征"在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伴有手套征样改变的肺癌患者的平片及CT表现.结果:15例中单纯手套征样病灶4例,气管支气管腔内结节合并手套征样病灶2例,肺门结节或肿块合并手套征样病灶9例.15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9例鳞癌,5例小细胞肺癌.1例腺样囊性肺癌.结论:"手套征"在肺癌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20例肺动脉栓塞螺旋CT增强扫描的影像分析

    作者:冯仕庭;陈境弟;孟悛非;邝健谊;周旭辉;谭国胜

    目的:研究肺动脉栓塞螺旋CT增强扫描的影像表现,充分认识肺栓塞的CT征象,提高肺栓塞的诊断水平.方法:共20例,男14例,女6例.使用东芝Xpress/SX CT扫描机作造影增强螺旋CT扫描.统计分析肺叶及肺叶以上肺动脉栓塞CT增强的综合表现.结果:肺动脉栓塞原发病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为多见,有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有2例是由桑拿浴引起.将肺栓塞的程度分为轻度栓塞、中度栓塞、重度栓塞和完全栓塞.轻度栓塞为栓塞面占肺动脉管径<30%;中度栓塞为栓塞面30%~50%;重度栓塞为栓塞面>50%,周围仍见对比剂显影或通过;完全栓塞的栓塞面周边无对比剂显影通过.肺动脉栓塞直接征象是栓塞部位不强化,呈充盈缺损改变.此外,还见9个继发征象:肺动脉总干增宽,右心室和右心房增大.肺叶透亮度增加,肺血管纹理稀疏、细小.肺静脉变小,基底静脉变小,边缘不整,呈干藤样改变.左心房变小.左心室亦变小,室间隔向左后移位.肺组织实变,呈三角形.胸腔积液和心包积液.结论:肺动脉栓塞胸部螺旋CT增强扫描的表现是一组综合征象,笔者称为肺栓塞10联征.充分认识10联征,能大大提高肺栓塞的诊断水平.肺动脉栓塞有多种原发病,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多见,桑拿浴可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可能是肺栓塞的一个诱因.

  • 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不规则左室功能研究进展

    作者:刘冰冰;邓又斌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关注如何更准确无创地测量不规则左室的整体收缩功能.以往的各种超声心动图测量方法对左室心腔进行几何假设,不可避免地高估或者低估了左室的容积,从而造成左室的整体收缩功能测量的不准确,三维超声心动图能够直观的提供心脏结构的立体图像,随着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的不断改进,使无创、准确的测量不规则左室的收缩功能成为可能.

  • 磁共振结肠成像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智勇;伍建林

    目前,结肠病变诊断的金标准仍就是纤维结肠镜检查,此外,有关结肠检查的手段还包括有大便潜血试验、数字直肠造影、传统的钡灌肠和新近的CT结肠成像等.长期以来,由于肠管不断蠕动的特点,使得磁共振成像在肠道领域的应用一直处于盲区.为了避免其蠕动伪影影响邻近器官,常常采用预饱和技术加以抑制.近年来,随着磁共振设备技术的飞速发展,磁共振结肠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olonography,MRC)已成为近年来腹部MRI研究的热点之一[1,2],现综述如下.

  • 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现状及进展

    作者:刘圣烜;漆剑频

    子宫肌瘤又称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常见的良性肿瘤[1],育龄期妇女发病率达到了20%~25%,是导致妇科非急症出血的常见原因,并有0.4%~1.0%的恶变率[2].该病临床表现为下腹部疼痛和不适、肿瘤压迫症状以及严重贫血等许多异常症状和体征.子宫肌瘤的传统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有各自的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ial embolization,UAE)在临床应用已二十余年,既往主要用于治疗盆腔急性出血及妇科肿瘤.法国学者Ravina等[3]于1995年首次报道将UAE用于治疗子宫肌瘤,取得了与手术切除相当的效果.由于UAE方法简单,创伤小,因而近年来在国内外应用均较为广泛.本文主要讨论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机制、方法、疗效、并发症、栓塞剂等问题.

  •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磁共振诊断

    作者:邹立秋;刘鹏程;杜端明;刘汉桥;高文清;陈在中;黄嵘;方玲;赵艳;冯飞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MRI)对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的早期诊断及评价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临床怀疑或经X线检查诊断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进行双髋关节MRI检查,并对其影像学改变进行分期和敏感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X线检查发现ANFH 37个部位.其中Ⅱ期21个,表现为骨疏松、骨硬化或囊状透亮区;Ⅲ期7个,股骨头轻度变形或塌陷,其内见骨质囊状破坏、骨质增生、硬化;Ⅳ期9个,股骨头明显变形或塌陷,关节间隙狭窄.MRI检查发现ANFH 43个部位,Ⅰ期6个,见股骨头双线征;Ⅱ期20个,表现为股骨头内带状或散在的斑点状、不规则长T1、长T2信号,或广泛的不规则的混杂信号影;Ⅲ期8个,为新月形长T1、长T2信号影,周围伴长T1、短T2环状信号影;Ⅳ期9个,股骨头明显变形或塌陷,其内见大片长T1、长T2信号影及周围硬化环,关节间隙狭窄.对X线和MRI早期股骨头坏死的诊断率进行卡方检验显示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MRI可早期显示ANFH病变,并准确分期,有助于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改善预后.

  • 多层螺旋CT三维重组技术在颈椎损伤中的应用

    作者:唐运成;高建华;张瑞平;赵相胜;陈慧珍;张茂根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组诊断颈椎复杂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1例颈椎外伤的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薄层重建后利用工作站行多平面重组(MPR)或曲面重组(CPR)、表面遮盖法(SSD)、容积再现(VR)和透明化X线模拟投影技术(4D)的三维重组.结果:SSD、VR和4D对于颈椎较大、移位较明显的骨折显示较好,图像立体感强,直观;MPR可以较全面、细致地显示骨折、移位情况.本组三维重组CT图像清晰、立体、直观地显示31例患者骨折的部位、范围、骨块的移动方向和距离,使得治疗中得以正确地选择接骨板及其放置位置和切口位置.结论:恰当地运用多层螺旋CT图像重组功能,可清晰显示颈椎的空间解剖关系,较为全面、直观、准确地显示骨折情况,对手术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 腰椎间盘MRI高信号区在诊断椎间盘源性下腰痛中的意义

    作者:刘振生;李澄;王家祥;王苇;滕皋军

    目的:研究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腰椎间盘纤维环后方MRI高信号区(HIZ)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2005年行MRI检查的下腰痛患者123例,合并有腰椎间盘突出、椎间盘炎、腰椎结核、滑脱、椎管狭窄等能引起下腰痛疾病的患者排除在本研究之外.对照组60例无典型的下腰部慢性疼痛,或有下腰部疼痛症状但临床检查已明确诊断为其它疾病.卡方检验比较两组HIZ出现率差异是否有显著性意义.结果:实验组出现HIZ患者67例(54%),明显多于对照组(9例,15%),P<0.001.结论:MRI显示的HIZ是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重要征象.

  • 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Stan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

    作者:赵金平;廖永德;高思海;马业新;胡道予

    目的:总结主动脉血管支架置入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经验.方法:术前对15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主动脉全程薄层增强CT扫描及血管成像,以获得主动脉夹层病变解剖学特征.在局麻下行主动脉造影,并与CT结果比较,选取支架血管型号.全麻下切开左股动脉或右股动脉,置入支架血管,封堵原发破口,重复造影检查有无内漏.术后1周及1年行CT随访,观察有无内漏、支架移位和假腔变化.结果:15例均获临床成功.1例见少量近端内漏,未发生其他并发症.CT随访,5例主动脉夹层消失,余者假腔内血栓形成.结论:与传统手术相比,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等优点,近期疗效满意.

  • 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治疗:对卵巢功能的影响及血清性激素的变化

    作者:张彦舫;冯敢生;梁惠民;郑传胜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肌瘤对月经和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66例子宫肌瘤行UAE后随访3~33个月,观察月经变化,其中15例在pre-UAE和post-UAE 3个月,监测血清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TSH)、泌乳素(PRL)、孕酮(Prog)、雌二醇(E2)等5种性激素变化.结果:47例(81%)UAE后恢复正常月经或明显改善,5例(8.6%)有一过性月经紊乱,3例(5.2%)出现闭经(年龄>45岁).14例血清5种性激素在pre-UAE和post-UAE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1例(年龄46岁)5种性激素pre-UAE处于卵泡期水平,post-UAE3月处于绝经期.结论:UAE治疗子宫肌瘤后,大部分患者可恢复正常月经,对卵巢功能影响小,对血清性激素水平无明显影响,但极少数年龄大于45岁者post-UAE可出现闭经.

  • 微导管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黎军强;刘彪;林源

    目的:探讨微导管在原发性肝癌化疗性栓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微导管对2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供血动脉超选择化疗栓塞术.结果:本组29例共行化疗性栓塞41次,术后血清AFP下降大于50%者24例(82.8%),肿瘤缩小>50%者6例(20.7%),肿瘤缩小在25%~50%者16例(55.2%),其余患者肿瘤体积无明显变化.术后肝功能损害轻微,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微导管超选择插管治疗肝癌操作简单、方便,超选择成功率高,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动态心电监护在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中的应用

    作者:周金伟;吴素香;周晓轩;周利民

    目的:观察经导管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术中生命体征变化,预防并发症.方法:动态观测87例肝恶性肿瘤患者接受经导管肝动脉造影、化疗、栓塞过程中心率、心电图的变化.结果:全部患者在肝动脉栓塞时都有心率改变和心律改变,其中3例还出现了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约40.2%患者在肝动脉化疗时有心率改变和心律改变,仅有8%的患者在肝动脉造影时有心率改变和心律改变.结论:肝恶性肿瘤患者在全程动态心电监护下行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术有利于提高介入治疗安全性.

  • 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应用

    作者:黄云较;黄小结;金珍成;阮建新

    目的:提高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抽吸活检及介入治疗的技术水平,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6例肝内病变行经皮肝穿刺术,其中19例肝占位和弥漫性病变行活检术,7例临床确诊病例行相应介入治疗术.穿刺部位:肝左叶14例,肝右叶12例.病灶直径1.3~12.5cm.结果:26例患者均一次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100%.其中19例行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活检诊断符合率94.74%,1例未得出正确病理结果;7例行穿刺后介入治疗,操作成功率100%,并送细胞学检查,诊断符合率达100%.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为基础进行的抽吸活检及介入治疗对肝脏疾病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胎儿磁共振成像序列的对比研究及应用

    作者:胡军武;王伟;孙子燕;夏黎明;王承缘

    目的:比较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SSFSE)和快速成像稳态采集序列(FIESTA)对胎儿解剖结构和病变的显示能力,探讨两种快速成像序列在胎儿MRI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2例中晚期妊娠孕妇行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和快速成像稳态采集序列扫描,并根据图像平均信号强度、图像质量和图像伪影等方面对两个序列在胎儿解剖结构和病变的显示能力方面做出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种序列对胎儿解剖结构和异常病变的显示各有优点和不足,SSFSE和FIESTA均能清楚显示胎儿正常脏器的解剖结构和异常病变.SSFSE的平均信号强度和分辨力要高于FIESTA序列,但其呼吸伪影要比FIESTA序列明显,而对于液体的显示FIESTA要优于SSFSE.结论:SSFSE序列和FIESTA序列对胎儿的不同组织其显示能力不同,所以根据病情做出不同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 提高子宫输卵管造影质量的方法研究(附38例分析)

    作者:蔡和;周芸;邓奇凯;汤永强;庄海斌;陈志华

    目的:评价子宫输卵管造影体位改进前、后方法的子宫、输卵管各部显示、弥散盆腔及成功率.方法:38例不孕症患者,子宫输卵管造影体位改进方法前16例(子宫前倾11例、后倾3例、左、右倾各1例),均采用仰卧位.改进方法后22例,子宫前倾者15例,采取俯卧位下腹部垫高20°~25°;后倾者4例,采取仰卧位诊视床头低足高25°~30°;左倾者1例、右倾者2例均采取左、右前斜位10°左右.结果:子宫输卵管造影体位改进前后的对比,子宫、输卵管各部显示、弥散盆腔率,改进后的方法(A等级)优于改进前,其两者P<0.01则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结论:对子宫不同的倾斜角度,采用不同体位角度造影,可以提高不同部位的成像质量,子宫、输卵管各部显示、弥散盆腔及成功率明显高于改进前的方法.

  • CT泪道造影方法研究(附36例分析)

    作者:王敏杰;萧毅;田建明;左长京;邵成伟;沈倩瑾

    目的:探讨CT泪道造影中对比剂及扫描体位的合理选择方法.方法:36例(49侧)溢泪患者行CT泪道造影检查,分别选用300mg I/ml泛影葡胺、40%碘化油行CT横断面、冠状面扫描,观察CT对泪道、阻塞平面及周围结构的显示效果.结果:CT泪道造影对49侧泪道中的48侧(98%)获得满意效果,均显示了泪道的全程或阻塞平面以上扩张部分,明确了泪道阻塞的部位和程度.结论:CT泪道造影应根据病情或观察目的选择适宜的对比剂和扫描体位.

  • 立体放射防护在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杜端明;刘鹏程;陈在中;余宏建;戴鲁平;韩志华

    目的:评价立体放射防护方法在介入治疗中的防护效果及其应用价值.方法:174例患者,介入治疗中分别采用床下铅橡胶帘、床边悬挂可活动式铅玻璃防护屏、医用铅防护服、铅防护围脖、铅防护眼镜及增加距离等X射线辐射防护措施,利用RAD-60S个人报警剂量仪测量防护材料防护前后的X射线辐射剂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铅玻璃防护屏、铅防护服、距离的增加可明显减少X射线辐射剂量,有显著性防护意义;X射线辐射剂量与透视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时间呈正相关,随着透视和减影造影时间的增加,医务人员和患者所接受的X射线辐射剂量明显增加.结论:立体防护在介入治疗中可有效减少X射线辐射剂量,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的身体健康.

  • 面神经瘤的HRCT诊断

    作者:姚倩东;宦怡;杨光;王虎;郑敏文;莫显斌;杨春

    目的:探讨面神经瘤的HR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面神经瘤患者的HRCT表现和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例中神经鞘瘤5例,神经纤维瘤1例,发生在右侧3例,左侧3例.受累情况为鼓室段、膝状神经节各5例,乳突段、迷路段各2例,颅内脑池段、内听道段及颅外腮腺段各1例.1例仅累及迷路段,其余5例为多节段面神经受累.面神经瘤的主要HRCT表现为面神经管扩大和(或)破坏,膝状窝骨壁膨胀性破坏,面神经径路上条索状或结节样软组织影.结论:HRCT扫描能显示面神经瘤的形态、部位、范围,有助于定位、定性诊断,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 低场MRI尿路水成像技术探讨

    作者:黄革;郑维民

    磁共振尿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urography,MRU)能较好地显示泌尿系统解剖结构,确定有无梗阻及梗阻部位,特别适用于对碘过敏或严重肾功能损害者及静脉肾盂造影(intravenous pyelography,IVP)失败者.本研究旨在探讨低场MRU扫描技术,更好地服务临床.

  • 水化作用在防止对比剂所致肾病中的新研究

    作者:Heinrich M;Uder M;王娟;周义成

    对比剂所致肾病(contrast-medium induced nephropathy,CIN)一直以来是导致医源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常见的病因之一.临床研究中试使用一些药物来预防CIN的发生,结果不容乐观,水化仍是主要的预防手段.近许多前瞩性的随机研究进一步证实了水化的作用,并在水化方案的优化方面提供了更多的相关信息.

  • 肺疾病的诊断--MDCT和高分辨力CT图像质量的比较

    作者:Johannes Weiβ;Bad Kissingen;曹毅媛;夏黎明

    薄层CT的应用对于弥漫性浸润性肺部疾病的诊断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新的多排CT(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MDCT)相对于高分辨力CT有一些独特的优点--比如较短的检查时间.

  • MRI诊断肾肿瘤和术前分期的价值

    作者:Kalinka A;Gerlach A;Arlart IP;杨岷;夏黎明

    目的:回顾性分析MRI对肾肿瘤的诊断价值并与病理和随访结果进行对比.方法:对46例疑有肾肿瘤的患者(男33例,女13例,平均年龄64.7岁)行MRI(1.5T)检查,扫描序列包括脂肪抑制TSE T2WI、GRE T1WI、脂肪抑制 3D GRE T1WI和增强扫描3D GRE MR尿路成像.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旁腺腺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元媛;黄道中;刘健;赵胜;张文鹏;张青萍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诊断甲状旁腺腺瘤(PTA)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10例PTA患者,全部病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10例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发现甲状旁腺实性肿块11个,经手术证实为PTA的有10个,增生性病灶1个,其中CDUS第一诊断拟诊为PTA的有7例,另有3例第一诊断为甲状腺腺瘤.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比较准确的诊断PTA.

  • 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性病变CT表现

    作者:王昶;胡克非

    目的:探讨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的临床及CT资料.9例均行腹部CT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CT显示膜状狭窄段2例,"乳头征"2例,胰头下方肠系膜根部类团块影3例,肠系膜上动静脉位置异常3例.手术证实肠旋转不良3例,十二指肠闭锁1例,十二指肠狭窄5例.结论:作为消化道造影的重要补充,CT增强前后可了解血管走行情况、与周围器官的毗邻情况及其他伴发病变如肠扭转、环状胰腺等,为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 儿童输尿管异位开口阴道造影的评价

    作者:钟生平;秦增辉;黄穗;刘帆

    目的:评价阴道造影对输尿管异位开口畸形定位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先后对15例可疑输尿管异位开口的女性患儿进行了阴道造影.检查方法:取8~10F,Foley氏双腔球囊导尿管插入阴道,将气囊充气约2ml固定于阴道,经导管注入40%泛影葡胺3~5ml完成阴道造影.结果:15例患儿进行了阴道造影,其中14例(93%)显示输尿管开口于阴道,7例(46.7%)显示了异位开口输尿管的全长及所引流的肾脏,其中3例为发育不良小肾畸形.结论:阴道造影安全易行,对高度怀疑输尿管异位开口的女性患儿提倡进行阴道造影.

  • 磁共振DWI、PWI和MRS量化评定超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

    作者:钟高贤;朱文珍;王伟;夏黎明;王承缘;杨波;潘邓记;姜亚平

    目的:应用扩散加权成像(DWI)、灌注成像(PWI)以及磁共振波谱(MRS)技术界定超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力求提出量化评定标准.方法:13例发病时间在2~6h的超急性脑梗死患者行MRI检查,包括DWI、PWI及1H MRS技术,并在2~28d复查T2WI确定终梗死范围.对梗死中心区、缺血半暗带及对侧镜像区,测量其扩散变化,血流灌注以及代谢改变.结果:①梗死中心区与缺血半暗带表观弥散系数(ADC)平均值分别为7.01×10-4mm2/s及9.36×10-4mm2/s,rADC平均值分别为0.63及0.87,梗死中心区ADC及rADC均明显降低,缺血半暗带ADC及rADC轻度下降,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②PWI显示11例超急性脑梗死存在灌注缺损区或灌注减低区,2例腔隙性脑梗死未见明显灌注异常.③MRS改变为乳酸(Lac)浓度升高和N-乙酰天门冬氨酸盐(NAA)水平降低.④对于PWI>DWI者,ADC值轻度降低(<22% )Lac升高且NAA正常或轻度下降(<14%)的区域可能为缺血半暗带;而ADC值明显降低(25%~53%)Lac升高且NAA明显下降的区域(16%~34%)可能为不可逆损伤区.结论:综合应用DWI、PWI和MRS可发现超早期脑梗死,并预测缺血半暗带.

  • 肺癌CT普查--疾病分期与肿瘤大小的关系

    作者:Claudia IH;David FY;Olli SM;梁明柱;柳学国

    目的:肺癌分期与肿瘤直径的关系已被证实是一个预后指标,因此被纳入1986年肺癌分类的国际系统.近年来由于CT飞速发展,人们可以诊断出更小的肺癌,于是有人提倡对肺癌Ⅰ期进一步分期,即根据肿瘤直径小于还是大于30mm,将无确切远处淋巴结转移的病例(Ⅰ期病例)细分为Ⅰa和Ⅰb期.在诊断无症状(即潜伏)的肺癌时,CT普查的开展使人们考虑肿瘤大小的预后价值.在此我们对CT普查诊断的无症状潜伏型肺癌作了分期与大小关系的报道.

放射学实践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