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放射学实践杂志

放射学实践

放射学实践杂志

Radiologic Practice 방사학실천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影响因子: 1.0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0313
  • 国内刊号: 42-120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12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同济医院《放射学实践》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郭俊渊 胡道予 Paul Gerhardt(德国)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膀胱内节育器并膀胱结石一例

    作者:周庆林

    病例资料患者,女,27岁,尿频、尿急、尿痛2周.血常规检查未见异常.尿常规检查:WBC( ),脓细胞( ),RBC 3~5HP.B超检查:①双肾结石,右输尿管上段结石;②膀胱结石.膀胱区平片示膀胱区约5.0cm×7.5cm的椭圆形高密度影,呈分层状,边界清晰,中心见T形金属高密度影(图1);静脉肾盂造影:膀胱充盈,其边界毛糙,可见对比剂呈小囊袋状腔外突出,膀胱后上缘相当于耻骨联合上8cm、中线偏左1 cm处见一枚类三角状节育器,意见:①膀胱内金属异物并膀胱结石;②膀胱多发小憩室.

  • 胃粘膜巨大肥厚症一例

    作者:蓝振国;张宇峰;孙敏;高守贵

    病例资料患者,男,70岁,反复中上腹部不适,腹痛,食后饱胀就诊.查体:较消瘦,两下肢及颜面部轻度浮肿.中上腹部轻度压痛,无肿块扪及.既往无黑便史.血常规无异常,大便潜血(-),血清总蛋白45 g/l,白蛋白25 g/l,球蛋白20 g/l,血浆蛋白明显减低.上胃肠道双对比造影:胃内粘膜巨大增粗、肥厚、扭曲,呈脑回状.胃腔扩张好,胃壁尚柔软,加压可见变形,蠕动存在.粗大之粘膜改变以胃大弯侧显著,遍及全胃(图1),未见溃疡龛影.X线诊断:①胃粘膜巨大肥厚症;②慢性肥厚性胃炎;③肿瘤性病变待排.

  • 右后纵隔Castleman病伴坏死一例

    作者:汪晓红;周正荣;彭卫军;王坚

    病例资料患者,女,38岁,咯暗红色血2次,无胸痛、咳嗽、发热等症状.查体及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 膀胱内巨大血凝块一例

    作者:汪军;李文杰;胡必富;李文艳

    病例资料患者,男,26岁,因无痛性肉眼血尿伴排尿困难半个月,且逐渐加重入院.体检:下腹部轻压痛,放入导尿管后见有淡红色尿液流出.尿常规检查:尿液呈洗肉水样颜色,镜检示红细胞满视野.CT平扫示膀胱内有一混杂密度灶,呈分层状,病灶形态规则,边缘光整,几乎填满膀胱,仅剩其前方及两侧前方少许水样密度,病灶与膀胱后壁分界欠清,与膀胱两侧壁以锐角相交,病灶的左侧部见条状低密度,经观察上下层面,证实为导尿管(图1);增强扫描示病灶无强化,其内见有自外向内走行的条状高密度影(后经证实为对比剂进入导尿管所致),病灶与膀胱侧壁之间见弧状高密度对比剂,与平扫相比,病灶在同层断面的形态有所改变(图2).诊断:膀胱内血凝块可能.手术所见:切开膀胱,其内可见不定形的暗红色块状物,质软,约400 ml,后证实为陈旧性血凝块.

  • 新生儿胫骨骨囊肿一例

    作者:赵建设;施影影;张庆太;董春华

    病例资料患儿,男,16 d.右侧小腿肿胀3 d伴触痛.体检发现右胫骨中段肿胀,触痛明显,心肺正常,肝脾无异常发现.

  • 胰腺假性囊肿出血一例

    作者:商文海;盖娟娟

    病例资料患者,女,16岁.反复上腹部胀痛8个月,突发全腹疼痛就诊.查体:全腹压痛、反跳痛,有移动性浊音,上腹部可触及包块下缘,活动度差,韧性感.实验室检查:血淀粉酶1258 U/l,血红蛋白>6 g/l.

  •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CT表现一例

    作者:刘之义;张伟国;王毅

    病例资料患者,女,24岁,因咳嗽、咳痰1年,活动后气促2个月就诊.曾在外院摄胸片示双肺中、下野小结节样阴影,诊断为粟粒性肺结核,接受正规抗结核治疗6个月,症状无好转,且出现呼吸困难.

  • 肾结石并发肾盂癌漏诊一例

    作者:何茜;韩丹;王克超

    病例资料患者,男,45岁,左腰部酸痛10余年,加重一个月.既往曾有血尿史.查体:左肾区叩痛.尿常规:镜下血尿,红细胞16个/Ul,白细胞120个/Ul.血常规:白细胞8.0×109/l(中性粒细胞0.70,淋巴细胞0.22),红细胞4.34×1012/l.

  • 恶性腱鞘巨细胞瘤一例

    作者:陈艳;王治平;刘洪武

    病例资料患者,男,54岁,左上肢持续性疼痛一周,放射到肩部,并发现皮下包块两个.体检:左上肢中下段两处扪及皮下结节,质硬,不活动,边界不甚清楚,压痛明显.皮肤颜色正常,皮温不高.肩关节﹑肘关节活动自如.血常规正常,胸透未见异常.

  • 马方综合征二例

    作者:孙刚

    马方综合征(Marfan syndrome)又称蜘蛛指征、肢体细长征等,1896年由Marfan先报道,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病变主要累及骨关节、眼及心血管系统.笔者遇到2例系同一家族,其X线及超声表现均较典型,现报道如下.

  • 输尿管息肉的X线诊断(附6例报告)

    作者:刘宁;胡伯豪;刘友新

    目的: 提高输尿管息肉的诊断水平.方法:搜集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输尿管息肉病例,结合文献对其检查方法及X线特征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静脉尿路造影(IVU)是检出本病的常用方法,逆行尿路造影、经皮肾穿刺造影可作为IVU的重要补充.息肉多发生于输尿管上段,呈绿豆状和/或条带状边缘光滑充盈缺损,电透下动态观察其形态位置变化,蚯蚓蠕动征为其典型表现.常伴患侧肾积水及输尿管上段扩张.息肉可合并结石加重梗阻.结论:息肉具有一定的X线特征,尿路造影是诊断输尿管息肉的主要方法.

  • 螺旋CT多期扫描在诊断小肾癌中的应用

    作者:曾清华;张春红;张宇

    目的:评价螺旋CT多期扫描在小肾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16例均经病理证实的小肾癌在平扫、皮质期、实质期及肾盂期的螺旋CT表现.结果:CT平扫中8例病灶呈稍低密度,5例为等密度,1例为稍高密度,2例为囊实性肿块.增强扫描皮质期明显强化为14例,中度强化为2例.强化为均匀或不均匀.肾实质期扫描肿瘤密度迅速减退,肾盂期扫描肿瘤密度进一步减退.结论:螺旋CT多期扫描在小肾癌的诊断中较常规CT有明显优越性;小肾癌皮质期强化明显,实质期强化迅速减退,呈"快进快退"表现,有重要的定性意义.皮质期扫描应作为小肾癌CT常规扫描.

  • 腹腔中空脏器穿孔的CT诊断

    作者:王纪龙;陈强;施养德;王敏杰;包宏伟;陈克敏

    目的:探讨腹腔中空脏器穿孔的各种CT征象及诊断价值.方法:分析32例腹腔中空脏器穿孔的CT表现,29例作CT平扫,3例作增强扫描,全部病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32例中发现腹腔游离气体21例(65%),腹腔游离积液27例(85%),大网膜及肠系膜改变14例(44%),脓肿2例,血肿3例,肠郁胀积气3例,胃扩张1例,胸水2例,左肾筋膜增厚1例,骨折1例.结论:腹腔游离气体,腹腔游离积液、大网膜及肠系膜改变是腹腔中空脏器穿孔的主要CT表现.结合临床并综合分析各种CT征象能够及时、正确地作出定性诊断.

  • 阑尾粘液囊肿的CT诊断及其临床价值

    作者:殷薇薇;丛振杰;何秋香;吴恩福

    目的:评估阑尾粘液囊肿CT检查的术前诊断价值.方法:对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阑尾粘液囊肿的CT表现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阑尾粘液囊肿在CT上表现为右下腹部紧邻回盲部的大小不等囊性病灶,圆形、类圆形或长条状,部分病灶内可见线状分隔影.囊肿壁光整、可有强化,病灶内容物无明显强化.病灶周围结构清晰,邻近肠管均有不同程度管腔受压变窄改变.2例囊肿近端见结石影,1例示囊肿近段阑尾壁增厚、管腔变窄.未经治疗的1例囊肿1周后体积明显缩小.结论:阑尾粘液囊肿罕见且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但CT表现具有特征性,可在术前作出明确诊断.

  • 高原地区脂肪肝CT表现与缺氧等关系探讨

    作者:蒋瑾;谢坪;付凯;仁青多吉

    目的:分析高海拔地区CT诊断为脂肪肝的50例病例,探讨慢性缺氧、酒精与CT表现的关系.方法:50例均为普通门诊病例或体检发现,男40例,女10例.均行CT平扫,其中1例行增强CT扫描.结果:50例饮酒史中超过10年以上34例,CT表现分型为弥漫型24例、节段型10例;少于10年16例:弥漫型10例、节段型3例、局灶型3例.脂肪肝受累肝叶分布以肝右叶与左叶内侧段受累为主、肝左叶外侧段与肝尾叶受累相对较少.海拔高度及饮酒史与脂肪肝CT表现及分型有关.结论:高原环境中肝脏处于相对乏氧状态,如持续长时间饮酒将会进一步加重肝脏缺氧性改变及形成肝脂肪变性,同时高原地区独有的高脂肪高能量饮食、肥胖与脂肪肝形成有关.

  • 后颅窝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诊断

    作者:林建忠;杨天和;孙杰;梁宗辉;黎元

    目的:探讨后颅窝血管母细胞瘤MRI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后颅窝血管母细胞瘤58例的MRI表现.结果:58例68个病灶,囊性病灶48个,典型表现为大囊伴富血供附壁小结节,壁结节常位于靠近脑表面壁上.实质型20个,肿瘤组织在T1WI常呈略低或等信号,T2WI明显高信号,瘤内或瘤周可见异常扩张血管流空信号.增强扫描有助于病灶检出和定性诊断.结论:后颅窝血管母细胞瘤MRI表现具有特征性,术前诊断是可能的,但需与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脑膜瘤、转移瘤、脑动静脉畸形鉴别.

  • 桥小脑角区脑膜瘤与听神经鞘瘤动态MRI的鉴别诊断

    作者:徐惠;李传福;孙虹;辛越;孙向东

    目的:研究桥小脑角区脑膜瘤及听神经鞘瘤磁共振动态增强(MRI DCE)及延迟扫描的信号变化规律及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15例脑膜瘤和10例听神经鞘瘤行SE序列T1WI扫描,团注对比剂后即刻采集图像,并分别于3、6、9、12、15、30min及1、1.5、2、2.5、3.5、6.5、9.5、19、24、30h行动态及延迟扫描.分别计算两种肿瘤在各时相的平均信号强度,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并测量计算两种肿瘤的强化峰值(MSI)、峰值时间(Tp)、大增强率(MCER)、半衰期(HL)、斜率03(S03),并经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听神经鞘瘤的强化程度较高,呈速升缓降型;脑膜瘤的强化程度较低,呈速升速降型.听神经鞘瘤的MSI及MCER均高于脑膜瘤;Tp、HL及S03二者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行MRI DCE及延迟扫描,有助于脑膜瘤及听神经鞘瘤的鉴别诊断.

  • 应用DWI和ADC预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昏迷时间

    作者:郑文斌;李丽萍;刘国瑞;陈彬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成像(DWI)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在预测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昏迷时间的应用.方法:将57例伤后2h~20d、临床与影像诊断均符合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患者,进行磁共振常规T1WI、T2WI和DWI检查,在其DWI表观扩散系数图上测定兴趣区ADC值.昏迷时间预测模型的建立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分析结果显示预测模型预测的昏迷时间与患者实际昏迷的时间非常接近.结论:昏迷时间预测模型可为临床提供昏迷时间预测.

  • 多层螺旋CT评价冠状动脉疾病的进展

    作者:包颜明;张龙江;杨亚英

    1998年推出的4层螺旋CT是CT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革命,其时间与空间分辨力的极大提高,在与单层CT相同的时间内可进行更大范围的薄层扫描,同时也使冠状动脉的CT成像成为可能.2000年推出的8层CT及2002年推出的16层CT,尤其是后者较4层CT进一步提高了时间分辨力(210 ms)和空间分辨力(0.6 mm),可进行亚毫米的各向同性体素采集,减少了患者屏气时间,提高了患者的耐受性,减少了对比剂的用量(约减少1/3),提高了三维图像的质量.在评价冠状动脉疾病方面,目前的16层CT优于EBCT(electron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EBCT)和4层CT[1].本文简要阐述近年来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冠状动脉成像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冠状动脉CT成像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法、冠状动脉的解剖及变异、冠状动脉斑块、冠状动脉狭窄、桥血管及支架内腔通畅性的评价等.

  • 磁共振氢谱对胰岛素抵抗及Ⅱ型糖尿病的研究

    作者:张磊;刘彦君;金真

    磁共振波谱(MR spectroscopy,MRS)作为一种无创性测量人体内化学成分的检查工具目前正在逐渐广泛地应用于基础医学及临床研究,其对人体的安全性及可进行重复性检查的特点受到临床的青睐.MRS可对颅脑、肝脏、肾脏、前列腺、乳腺及心脏进行检查,还可应用于肌肉组织来对脂肪代谢进行研究.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以高血糖或糖耐量异常、肥胖、高血压、脂代谢紊乱及动脉粥样硬化为特征的代谢综合征的共同发病基础.评估IR的金标准是葡萄糖钳夹试验,但由于该技术检测过程复杂,需多次采血,患者不易接受,临床上难以开展.已有研究证明肌细胞内脂质积聚与IR有关,因此利用磁共振氢谱(1H-MRS)可以检测肌细胞内脂质含量来反映胰岛素抵抗状态,这对于Ⅱ型糖尿病的发病预测及其疗效评估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近年来1H-MRS技术在IR及Ⅱ型糖尿病研究中的应用情况,重点介绍1H-MRS对骨骼肌肌细胞内脂质的测定.

  • 多层螺旋CT曲面重组技术显示下腰椎小关节病的研究

    作者:朱丹

    目的:探讨CT曲面重组成像(CPR)技术对诊断腰椎小关节病的意义.方法:对76例慢性腰腿痛患者行L3~S1多层螺旋CT扫描后进行椎小关节冠状面曲面重组,与用相同技术获得的10例青壮年正常腰椎椎小关节冠状面CPR图像进行对比.结果:62例(81.5%)椎小关节有以下病变:关节突增生硬化,关节间隙狭窄,骨性关节面毛糙,关节突变形,脱位或半脱位,关节内真空现象.结论:CPR技术能够较好显示腰椎小关节病变.

  • 骨母细胞瘤的MRI诊断价值

    作者:许尚文;张雪林;曾建华;彭旭红;赵云辉

    目的:探讨骨母细胞瘤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10例均行MRI平扫和增强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母细胞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脊柱6例,颅骨3例,骨盆1例.骨母细胞瘤以脊柱好发.MRI检查多呈不均匀性长T1、T2囊状膨胀性骨质破坏,增强扫描多呈不均匀性强化,部分见液-液平和/或软组织肿块.结论:MRI能较准确地显示肿瘤形态、部位、内部结构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平扫和增强MRI检查对骨母细胞瘤定性诊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股骨头供血动脉发育变异或异常致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研究

    作者:姜金凯;韩海林

    目的:提高对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病因诊断及临床诊断的认识.方法:选择经临床和影像检查确诊并经介入治疗的58例76个缺血坏死股骨头的血管造影资料,并与25例25个正常股骨头血管造影资料对照分析.结果:治疗组股骨头供血动脉发育变异31例41支血管(53.9%),其中髂内动脉壁支变异11支(26.8%),旋股内侧动脉变异26支(63.4%),旋股外侧动脉4支(9.8%).对照组股骨头供血动脉发育异常3例3支,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本组患者发病原因及病史调查,除外病因,股骨头供血动脉发育变异是造成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一重要因素,在诊断及治疗中应予重视.

  •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建业;陈义雄;梁卫明;周国英

    目的:探讨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TPV)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3例肝癌并门静脉主干癌栓伴CTPV的病例进行总共67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术前及术后(2周)肝功能进行分级.结果:根据Child-pugh分级法:术前A级45例次,B级20例次,C级2例次;术后A级51例次,B级15例次,C级1例次.术前及术后(2周)肝功能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肝癌并门静脉主干癌栓,有CTPV形成者,介入化疗栓塞术是相对安全的、可行的.

  • 血管内栓塞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及鼻咽部大出血

    作者:何耀强;曹然;林海波;陈雁芳

    目的:探讨经血管栓塞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及鼻咽部大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7例鼻咽癌放疗后鼻及鼻咽部大出血患者采用经股动脉穿刺行双侧颈内、外动脉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及出血动脉,以明胶海绵、弹簧钢圈及可脱球囊等材料进行选择性颈内动脉或颈外动脉及其分支血管栓塞.结果:7例介入栓塞治疗均获成功.其中有6例经过介入及临床综合治疗7~10天后治愈出院,1例介入治疗后第2天因消化道应激溃疡出血停用抗凝药及激素后,出现广泛脑梗死死亡.结论:鼻咽癌放疗后鼻及鼻咽部大出血采用明胶海绵、弹簧钢圈及可脱性球囊等材料栓塞治疗效果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 DSA中斜位造影的应用探讨

    作者:周素军;彭碧容;乐涛;王春华

    目的:探讨斜位造影在DS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22例均先作选择性或超选择性造影,对没有显示病变或显示病变不完全的病例加摄斜位;对脑血管造影加摄斜位或行旋转DSA.结果:83例次各动脉斜位造影中59例次清楚显示病变.结论:斜位造影有助于显示动脉开口、血管走行、病灶起源、形态及其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

  •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诊断

    作者:胡晓峰;刘斌;张家文;刘可夫

    目的: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分析5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视网膜母细胞瘤.术前均采用层厚、层距为2~3 mm的CT轴位扫描.10例行增强扫描,对比剂用量为1.5 ml/kg,注射流率为1.5 ml/s.结果:CT发现51例中单眼发病48例,双眼发病3例;48例表现为眼球内肿块伴钙化,眼球增大26例,眼环受累12例,视网膜脱离9例.视神经增粗16例,眶内侵犯2例,眶周侵犯2例,颅内侵犯3例.病理学检查18例视神经受累.结论:CT是诊断视网膜母细胞瘤的重要工具.对其可做出定位和定性诊断,并可进行准确分期.

  • 非标准摄片体位对四肢不典型骨折的观察

    作者:曾晓华;陈信坚;刘忠;邱怀明;金德勤

    病例资料四肢长骨不典型骨折15例,其中男9例、女6例,均有肢体急性创伤史,骨折部位均为四肢长骨骨端.初诊时均行常规体位X线摄片观察,3例发现不典型骨折,但未能明确骨折分离、移位状况;5例创伤部位骨折可疑;7例不典型骨折漏诊.8例在初诊中行常规体位X线摄片后,均以非标准摄片体位透视下点片明确诊断;另7例在复诊时以非标准摄片体位透视下点片发现不典型骨折,其中骨端剥裂骨折6例,小片撕脱骨折4例,纵形不全性骨折3例,青枝骨折2例.

  • GER-500型500mA X线机少见故障检修

    作者:张建年;苏柴荣;孟军

    GRE-500X线为专用X线摄影机,购置安装后,通过高压负载实验摄影正常.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发现在摄影曝光时,低毫安(100~150 mA)短时间(0.02~0.1 s)照相时,高压发生器内均匀的出现气泡声,mA值显示不准确:有时正常,有时mA表指示减低一半,有时无X线发生;并出现照片感光度不足或无感光白片.高毫安(200~500 mA)照相时,此现象发生相对较少.

  • 经皮椎间盘激光减压术早期不良反应的实验研究

    作者:廖顺明;丁仕义;游箭;牟玮;胡俊;李强

    目的:通过术中测温及术后病理观察等方法,探索术中患者短期内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影响因素及可行的解决方法.方法:用16只杂种犬模拟PLDD手术,用针式测温仪监测术中温度变化,术后定期处死动物,观察术后病理变化特点.结果:常规组犬术中可出现哀鸣、下肢抽搐等反应,术中椎间盘周围温度波动较大,高温度达49.5℃,术后病理观察见穿刺侧椎间孔处软组织水肿、部分动物出现小片状坏死;椎间盘髓核内出现汽化腔,能量较高,汽化腔较大;抽吸组犬术中无明显不适,温度变化较小,术后病理变化较轻微.结论:常规方法PLDD术中温度变化可导致组织的可逆性损伤.使用持续负压抽吸技术可很好地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与支架植入治疗股腘动脉狭窄的疗效比较

    作者:张伶;郭俊渊

    目的:比较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与支架植入治疗股腘动脉小段狭窄慢性症状的效果.方法:在海德堡、基尔、维也纳的三个研究中心搜集了116例患者(年龄39~87岁,平均67岁),共124个患肢进行随机分组,其中53例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组),71例行中-长支架(long-medium Palmaz-stent)植入术(支架组).病例的纳入标准:间歇跛行或慢性的肢体缺血症状,动脉阻塞范围很小(病变长度≤5cm)或狭窄偶尔发生,血管造影示至少有一个主干血管未闭.随访包括临床评价,测踝-臂指数(ABI),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和 /或在术后第6、12、24个月时行血管造影.术后12~36个月有54个患肢行血管造影检查.

  • 术前磁共振乳腺照相术的诊断价值

    作者:汪玲;胡道予

    目的:对触诊、超声和/或X线乳腺照相检查疑诊的肿瘤术前使用磁共振乳腺照相术(magnetic resonance mammography,MRM)有意义吗?方法:对1998年9月1日~1999年8月31日所有触诊、X线乳腺照相(Birads Ⅳ和Ⅴ)和/或超声拟诊乳腺恶性肿瘤并有手术适应证的女性患者,术前行MRM检查,并将MRM的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

  • 阴道B超下子宫内膜形态与试管婴儿成功率的关系

    作者:汤惠茹;李蓉;张青萍

    目的:探讨阴道B超下子宫内膜形态与试管婴儿临床妊娠的关系.方法:对子宫内膜形态进行分型,回顾性研究124例拟行试管婴儿患者HCG注射日及取卵日阴道B超下子宫内膜类型、厚度与临床妊娠的关系.结果:HCG注射日及取卵日的内膜厚度与妊娠无关,内膜厚度<7 mm者无1例妊娠,但在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12 mm者其临床妊娠率升高.HCG注射日的内膜类型与妊娠无关,而取卵日的内膜类型与妊娠密切相关,取卵日的B型内膜对临床妊娠具有预测意义.结论:阴道B超下子宫内膜形态对预测试管婴儿有一定意义.

  • 心血管无创影像学的新领域--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

    作者:王照谦

    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在心血管影像学领域的优越性得到一致公认.

  • 不同浓度枸橼酸铁铵体外实验及在上腹部MR快速成像的应用

    作者:查云飞;孔祥泉;刘定西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枸橼酸铁铵(FAC)的体外信号特征及其在上腹部MR快速成像中作为胃肠道口服对比剂的佳浓度.方法:配制不同浓度的FAC各10 ml,采用1.5T MR设备中的上腹部各种快速序列扫描,观察信号特征,测量对比度信噪比 (C/N).选择7.55 mmol/l和15.10 mmol/l FAC对44例患者分组进行临床对照研究,比较不同浓度的FAC在各种快速序列中的对比状态并评价其对影像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3种浓度的FAC在FLASH-T1WI中均呈阳性对比.常规TSE-T2WI中,FAC 3.78 mmol/l呈阳性对比,7.55 mmol/l呈轻度阳性对比,15.10 mmol/l呈显著阴性对比.重度TSE-T2WI及STIR图像,FAC 3.78 mmol/l呈阳性对比,7.55 mmol/l、15.10 mmol/l呈显著阴性对比.True-FISP-T2WI及FLASH-T2·WI中,3种浓度FAC均呈现轻~中度阳性对比.口服15.10 mmol/lFAC,胃肠道有优良的双相对比效果,胃肠道周围结构的显示明显优于口服7.55 mmol/l FAC以及对照组(P<0.01,P<0.001).结论:FAC对比效果随浓度和脉冲序列的改变而改变.上腹部MR快速成像中口服15.10 mmol/l FAC有优良的对比效果.

  • 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双扇区图像重建算法与相位窗的优选

    作者:王照谦;杨志强;朱皓;周旭臣;郑晓群;曲新凯;方唯一;刘晓峰

    目的:评价双扇区图像重建算法的相位窗优选.方法:30例患者行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0.5s螺旋扫描、双扇区重建算法,静脉注射对比剂.在9个相位窗(心动周期的R波后40%、45%、50%、55%、60%、65%、70%、75%和80%)上对冠状动脉进行CT图像重组.结果:在冠状动脉内径≥2mm的311个节段中,209个节段(占67.2%)在75%相位窗上显示佳,64节段(占20.6%)在70%相位窗上显示佳,27节段(占8.7%)在50%相位窗上显示佳,5节段(占1.6%)在80%相位窗上显示佳,4节段(占1.3%)在45%相位窗上显示佳,2节段(占0.6%)在55%相位窗上显示佳.结论:采用双扇区重建算法,冠状动脉多数在心动周期的R波后75%相位窗上显示佳,其次为70%和50%相位窗.

  • 16层CT显示冠状动脉狭窄与导管法造影的对照研究

    作者:王照谦;杨志强;朱皓;周旭臣;郑晓群;曲新凯;刘晓峰;方唯一

    目的:评价16层CT在显示冠状动脉狭窄中的价值和限度.方法:55例临床诊断或可疑冠心病的患者做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回顾性心电门控、0.5s螺旋扫描、单或双扇区重建算法和静脉注射对比剂),其检查结果与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对照.结果:在55例患者冠状动脉的568节段(血管直径≥2mm)中,CT图像能够满足管腔评价者为492节段(占86.6%),其中16层CT显示中度或中度以上狭窄(≥50%)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5%和97.2%,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4%和98.1%;16层CT显示高度狭窄(≥75%)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6%和98.7%,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6%和99.3%.结论:如果冠状动脉CT图像能够满足管腔评价,16层CT显示冠状动脉狭窄(≥50%)的准确性很高.在冠状动脉中、高度狭窄的初步诊断以及介入治疗的筛选方面,16层CT可以部分取代传统的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

  • 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多层螺旋CT与病理的对照研究

    作者:毛定飚;朱毅;陆孝禹;滑炎卿;王鸣鹏;张国桢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检测和区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准确性.方法:搜集4例成人心脏标本,从冠状动脉内注入对比剂,将标本行16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测非钙化斑块的形态和密度,并与病理对照.结果:4例标本中,MSCT显示冠状动脉斑块8处,与病理所见斑块的位置和数目一致.脂质丰富的3例冠状动脉粥样斑块CT值分别为(25±6) HU、(47±9) HU和(28±7) HU.5例纤维丰富的冠状动脉粥样斑块CT值分别为(87±9) HU、(68±8) HU、(78±11) HU、(97±9) HU和(83±10) HU.部分血管节段内充满血凝块,其CT值平均为(35±6) HU.结论:多层螺旋CT可用于发现冠状动脉斑块,通过检测斑块CT值的不同反映斑块的主要成分,从而可区分冠状动脉斑块的性质.

  • MSCT三维重组对冠状动脉钙化与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陈杰;夏黎明

    目的:评价MSCT三维图像重组判断冠状动脉钙化与管腔狭窄程度的价值.方法:35例怀疑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MSCT检查,先行平扫进行钙化积分,再行增强扫描,并进行3D图像后处理包括曲面重组(CPR)及仿真内镜(VE)、大密度投影(MIP)等方法分析病变节段的钙化程度、血管狭窄程度及其相关性.结果:11例共27支血管发现有钙化斑块导致管腔狭窄,可进行分析的23支血管管腔的狭窄程度10%~79%不等,与相应节段得到的钙化积分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MSCT曲面重建结合其它方法,对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一定的价值.

  •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DSA的对照研究

    作者:陈艳;韩萍;梁波;梁惠民;雷子乔;田志梁;冯敢生

    目的: 评价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状动脉狭窄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不同性质的斑块对管腔狭窄评价的影响.方法:38例患者同时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传统冠状动脉造影DSA(CAG)检查,以CAG为"金标准",将二者进行对照.结果:16层螺旋CT判断冠状动脉轻度、中度及高度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2.7%、38.5%、50%、62.5%;82.4%、72.7%、70%、84.2%;85%、90.5%、81%、92.7%.随着冠脉狭窄程度的增加,16层CT对其诊断价值增高.严重钙化、中度钙化及未钙化斑块对冠脉中度及中度以上狭窄评价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3.3%、22.2%、61.1%、33.3%;70%、55.6%、63.6%、62.5%;93.8%、85.7%、93.8%、85.7%.16层螺旋CT对管壁钙化的冠脉狭窄程度的评价仍有局限性,钙化程度越重,对管腔狭窄的评价困难越大,而对未钙化斑块的评价有较高价值.结论: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可作为冠心病的筛选手段和冠脉术前评价和术后复查的首选方法.

  • 上消化道狭窄规范化介入治疗的初步方案探讨

    作者:于学林;崔进国;孙兴旺

    上消化道狭窄的介入治疗,在国内开展已有近20年的历史,并已普及,但目前尚缺乏治疗规范.笔者单位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这项技术,现结合文献就上消化道狭窄介入治疗的规范化问题提出意见.

放射学实践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