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放射学实践杂志

放射学实践

放射学实践杂志

Radiologic Practice 방사학실천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影响因子: 1.0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0313
  • 国内刊号: 42-120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12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同济医院《放射学实践》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郭俊渊 胡道予 Paul Gerhardt(德国)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一例影像学表现并文献复习

    作者:侯明伟;李胜;邹文远

    病例资料患者,男,59岁。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进食后梗阻感,伴胸骨后持续性疼痛不适。外院胃镜:据门齿31~35 cm处见不规则新生物,质硬,易出血。本院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图1a、b):钡剂通过食管中下段(T7-9)见长约8.0 cm食管段蠕动波消失,黏膜纹破坏、中断,局部管腔稍示狭窄,钡剂通过尚可。门诊以“食管中下段癌”收入院。入院后胸部CT增强检查(图1c、d):食管下段管壁增厚,厚处达0.9 cm,增强后均匀强化。纵隔可见多发小淋巴结。专科检查未及阳性体征。入院后于全麻下行“食管癌”切除术。术后病理(图1e):(食管)溃疡型小细胞癌(低分化内分泌肿瘤),侵及全层。送检贲门淋巴结3枚,食管旁淋巴结4枚,下肺韧带淋巴结1枚,隆突淋巴结13枚均未见癌转移,送检胃左淋巴结1枚,可见癌转移(LN1/1)。免疫组化:Syn(+),CK(+),CK5/6(-),Vim(-), Ki67阳性细胞数约50%。

  • 孕晚期超声诊断罕见单纯无鼻畸形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张艳红;钟晓红;阮爱花;谢小建;何晓琴

    病例资料孕妇,31岁,孕1产0。孕期产前筛查为低风险,孕期未接触有毒有害及放射性物质,孕期无用药史。孕39周因羊水过多来行彩超检查显示:双顶径9.1 cm,头围32.8 cm,腹围31.0 cm,股骨7.1 cm,大羊水深度8.0 cm,羊水指数25.7 cm,头先露。胎儿颅骨强回声环可见,颅内脑中线居中,丘脑未见融合,脑室未见增宽,眼眶、颌面未见异常改变,上唇未见回声中断,反复多角度扫查未清晰探及鼻骨及鼻翼(图1、2),可见胎心搏动及胎动,心律齐。因胎儿孕周较大,胎儿四肢无法清晰显示及逐一分辨。胃泡、双肾、膀胱可见,胎盘位于后壁及右侧壁,成熟度II级。胎儿颈部可见双彩环征。超声提示:①宫内单活胎(头位);胎儿颜面部声像提示:鼻骨及鼻翼未清晰探及。②羊水量过多。③胎儿脐带绕颈两周。于孕39周4天因胎膜早破及相对性头盆不称,剖宫产分娩一女婴,阿氏初评10分,出生体重2715克。患儿出生后靠张口呼吸,面部未见鼻翼、鼻骨、鼻孔等正常外鼻结构。前额部较宽大,眼距正常,唇部正常,确诊鼻缺如畸形(图3)。出生后该女婴染色体检查结果正常,病毒检测提示风疹、巨细胞、单纯疱疹、弓形虫均阴性。患儿父母拒绝做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

  • 《请您诊断》病例89答案:食管原发性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

    作者:马小锋;许楠;张丽丽;赵卫;杨亚英

    病例资料患者,男,70岁,因进食时梗阻感及胸骨后疼痛不适3个月,胃镜发现食管占位7d 入院。体格检查: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血常规正常。胃镜:食管距门齿18~27 cm处可见肿物突向腔内,表面多光滑,可见小溃疡形成,胃未见异常,诊断:食管癌(图1)。B 超:肝、脾未见肿大,腹腔及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上消化道钡餐:食管胸上段可见不规则充盈缺损,约5.6 cm×4.2 cm,黏膜结构紊乱,管壁不规整,对比剂通过稍缓慢,会厌动度不协调,考虑食管癌(图2)。CT:食管胸上段见软组织肿块,上自杓会厌披裂,下至主动脉弓水平,肿块边缘清晰,密度均匀,增强扫描轻到中度不均匀强化,食管腔狭窄,气管、右侧甲状腺、邻近血管受压移位(图3),纵隔未见肿大淋巴结,诊断:食管癌可能。

  •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MRI表现

    作者:罗庆华;查云飞;侯卫武

    目的:分析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WE)的 MRI表现,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搜集本院经病理证实的9例AWE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影像特征。结果:9例AWE患者中,囊实混合型6例、实质型2例、囊肿型1例。MRI 平扫表现:囊实混合型AWE T1 WI 呈不均匀等低信号,T2 WI 脂肪抑制序列呈等高混杂信号;实质型AWE T1 WI呈不均匀低信号,T2 WI脂肪抑制序列呈高、低混杂信号;囊肿型AWE T1 WI 呈稍低信号,T2 WI 脂肪抑制序列呈高信号。增强扫描表现:囊肿型的囊变部分无强化,实质性部分有明显强化,肿块病变范围均大于平扫,肿块边缘不规则,与正常组织分界不清。结论:出血、纤维化、钙化等多种混杂信号及增强扫描明显强化是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特征性表现,结合手术史,腹部切口周围包块伴周期性疼痛有助于确诊。

  • 前置胎盘和胎盘前置状态的MRI诊断价值

    作者:姚庆东;许崇永;王小蓉;王营营;张硅;方必东

    目的:探讨 MRI对前置胎盘和胎盘前置状态及伴发的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本院25例前置胎盘和胎盘前置状态孕妇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年龄21~43岁,平均(29.4±6.2)岁,孕龄21~38周,平均(32.9±4.0)周,25例均行产前 MRI及超声(US)检查,以病理或分娩时临床诊断为金标准,对比分析两种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25例前置胎盘和胎盘前置状态孕妇中,中央性19例,部分性3例,边缘性3例,MRI与US分别正确诊断20例、18例,两者对前置胎盘的诊断及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前置胎盘伴发胎盘植入敏感度71.4%,特异度72.7%,阳性预测值76.9%,阴性预测值66.7%;US诊断伴发胎盘植入敏感度66.7%,特异度69.2%,阳性预测值66.7%,阴性预测值69.2%。胎盘植入的 MRI表现主要有子宫底蜕膜信号缺失,子宫肌层局部变薄,胎盘与子宫交界面可见结节样改变,胎盘信号不均匀,在T2 WI上胎盘内可见低信号带,胎盘与膀胱之间组织间隙减小或消失等。结论:MRI 和 US 对前置胎盘或前置状态伴发胎盘植入有重要价值,两者可相互补充。

  • Gd-EOB-DTPA与Gd-DTPA 增强 MR 对肝硬化患者肝血管和肝实质增强效果的自身对照研究

    作者:张澍杰;饶圣祥;陈锦;李轫晨;陈财忠;曾蒙苏

    目的:自身对照比较Gd-EOB-DTPA 与Gd-DTPA 增强 MR 对肝硬化患者的肝动脉、门静脉和肝实质强化效果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肝硬化患者的Gd-EOB-DTPA与Gd-DTPA增强MR图像,计算肝总动脉、门静脉和肝实质的强化比率(PE)和肝总动脉、门静脉与肝实质的相对对比度(RC),并统计是否存在差异。结果:Gd-EOB-DTPA增强 MR肝总动脉、门静脉的平均PE明显低于Gd-DTPA(P<0.05)。Gd-EOB-DTPA 的门脉期肝实质的平均PE 明显低于Gd-DTPA(P<0.05)而动脉期肝实质的PE 值无明显差异(P=0.1010)。肝总动脉、门静脉与肝实质的 RC 值 Gd-DTPA增强 MR略高于Gd-EOB-DTPA,但是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 分别为0.3421和0.2389)。结论:肝硬化患者 Gd-EOB-DTPA增强 MR的肝血管和肝实质效果低于Gd-DTPA,Gd-EOB-DTPA的剂量需要进一步调整。

  • 阑尾黏液性肿瘤的CT和MRI诊断及良恶性鉴别

    作者:韩太林;赵慧萍;曾蒙苏;周康荣;周建军

    目的:探讨阑尾黏液性肿瘤的CT及 MRI特征,并分析其良、恶性鉴别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经病理证实的阑尾黏液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其中黏液腺癌27例,黏液性囊腺瘤22例,低级别黏液性肿瘤18例。分组对照分析CT及 MRI征象并行Logistic回归分析性别、年龄、部位、大小、形态、境界、根蒂和囊壁(厚度、均匀度、光滑度、完整度)、内容物(壁结节、分隔、钙化、囊液、气体)、强化(强度、均匀性、方式)、腹水、淋巴结等因素与良、恶性的相关性。结果:黏液腺癌多表现为长茄子形,大径6.5 cm(2.9~11.2 cm),长径与短径比值平均2.5。27例均囊壁不光整,边界不清,强化不均匀,多伴附壁结节样(n=11)或分隔条絮样强化(n=13),钙化(n=17)以囊内颗粒状多见(n=14),部分可见囊壁破裂形成腹腔假性黏液瘤(n=12)及腹腔种植转移(n=8)。黏液性囊腺瘤多为球形,大径3.5 cm(2.2~9.5 cm),长径与短径比值平均1.65,囊壁相对光整,边界相对较清,强化较均匀;钙化(n=17)多为附壁蛋壳样钙化(n=11),腹水少见。低级别黏液性肿瘤恶性度较低,影像表现介于黏液腺癌与囊腺瘤之间,1例穿孔但未见腹腔种植转移。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良性组的根蒂和囊壁均匀度、光滑度及其强化均匀性与恶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阑尾黏液性肿瘤病理上分为上述三类,CT、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但术前相互鉴别困难;根蒂和囊壁的均匀度、光滑度及强化均匀性等因素对判断良恶性有帮助,由于样本量有限,其他因素的鉴别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 MDCT对肝硬化患者胃静脉曲张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爱敏;潘克华;曹国全;林洁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DCT)对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胃静脉曲张(GV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肝硬化患者上腹部 MDCT增强图像,判断GVs的有无、大小,并将结果与其胃镜结果作对照研究。结果:胃镜结果显示96例患者中24例无静脉曲张,32例仅有食管静脉曲张,16例仅有GVs,24例同时伴有食管胃静脉曲张。MDCT正确诊断了其中35例,5例为假阴性。在无GVs的56例中,MDCT正确诊断其中48例,8例为假阳性。MDCT 诊断GVs的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5%、85.7%、86.4%、81.4%、90.6%。在40例 GVs 病例中,大静脉曲张24例,小静脉曲张16例。MDCT诊断大、小GVs的符合率分别为83.3%、81.3%。结论:MDCT可较准确显示GVs的有无、大小,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预后的评估有重要价值。

  • 64层MSCT在进展期胃癌术前T分期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婷;郭玉林;何花;张小彪;田兆荣

    目的:探讨64层 MSCT对进展期胃癌术前T分期的准确性。方法:搜集经术前胃镜及病理活检证实的100例胃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其进行常规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后进行术前T 分期,并与术后病理T 分期对照,分期的准确性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MSCT对T2、T3、T4期胃癌分期的敏感度为58.33%、88.24%、80.95%;特异度为97.22%、75.76%、93.65%;符合率为91.67%、82.14%、90.48%,T分期总的符合率为82.14%。结论:64层 MSCT在进展期胃癌术前T分期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对于胃癌术前评估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与无功能神经内分泌肿瘤的MSCT鉴别诊断

    作者:陈穹;郑穗生;王钢;汪茂文

    目的:探讨 MSCT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与无功能神经内分泌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013年经病理证实的16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和16例胰腺无功能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对病变位置、密度、边界、钙化、强化峰值、导管扩张、远处转移进行分析。结果:16例实性假乳头状瘤中,病灶位于胰头8例、胰腺体部4例、胰腺尾部4例;病变呈实性6例、囊实性9例、囊性1例;出现钙化9例;边界清晰13例,无边界或边界模糊3例;导管扩张3例;强化峰值均在门脉期;无远处转移。16例无功能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病灶位于胰腺头部9例、胰体3例、胰尾4例;病变呈实性7例、囊实性8例、囊性1例;出现钙化4例;边界清晰11例、边界不清5例;导管扩张6例;强化峰值在动脉期9例、门脉期7例;远处转移3例。两种肿瘤强化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肿瘤的位置、密度、有无钙化、边界是否清晰、有无导管扩张、有无远处转移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腺动态增强扫描有助于鉴别实性假乳头状瘤与无功能神经内分泌肿瘤,强化峰值在动脉期有助于胰腺无功能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而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均在门脉期强化;出现远处转移倾向于无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

  • 磁共振血管大小成像在脑胶质瘤和脑膜瘤中的初步应用

    作者:江晶晶;赵凌云;王承缘;宋黎;朱文珍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大小成像(VSI)在脑胶质瘤和脑膜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证实的16例胶质瘤(低级别6例,高级别10例)和13例脑膜瘤的VSI图像,测量肿瘤实性部分的Q、fCBV、Nl、Nu和Ru值,比较高级与低级别胶质瘤、胶质瘤与脑膜瘤各测量值的差异。结果:低级别和高级别胶质瘤之间fCBV和Nu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Q、Nl和Ru值无显著统计学差异。胶质瘤和脑膜瘤之间Ru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Q,fCBV、Nl 和Nu值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VSI可以反映微循环灌注的某些信息,在 MVD的无创性评估和高低级别胶质瘤的术前分级中有重要作用,从而更好的评估患者的预后和指导临床治疗,特别是抗血管治疗。

  • 肺部孤立性病变CT灌注参数与MVD相关性分析

    作者:王宗盛;顾艳;袁刚;黄连庆;周胜利

    目的:探讨肺部孤立性病变多层螺旋CT (MSCT )灌注成像参数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 )间的关系,评价MSCT灌注成像对肺部孤立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80例经病理证实的肺部孤立性病变患者行 MSCT 灌注成像检查,计算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毛细血管通透性(PS);采用CD34单抗标记测定 MVD,分析良、恶性病变、炎性病变、不同分化程度肿瘤组织的CT灌注参数差异及各参数与 MVD间的相关性。结果:良、恶性和炎性病变组的BV分别为(3.45±1.75)、(10.40±4.08)、(8.40±8.42)mL/100g;BF 分别为(24.48±18.74)、(77.75±43.03)、(84.54±107.13)mL/(100g·min);PS分别为(4.33±2.90)、(21.70±10.86)、(14.67±10.29)mL/(100g·min);MTT分别为(15.54±7.01)、(15.23±13.35)、(12.55±8.39)s。良性组与恶性组、良性组与炎性组BF、BV、PS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与炎性组间仅 PS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 均无相关性(P>0.05)。MVD在非小细胞肺癌不同分化程度鉴别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BF、BV、PS与 MVD呈正相关(P<0.05),MTT与 MVD无相关性(P>0.05)。结论:MSCT灌注成像可间接反映活体肺部孤立性病变血管生成情况,为鉴别肺部孤立性病变良恶性和治疗、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 气管小憩室CT表现

    作者:赵亚春;贺文;金焱;孙蓓;张毅;王革

    目的:分析气管小憩室的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气管小憩室的CT表现及42例随访病例的CT改变。结果:81例气管小憩室均位于气管右后方6~7点处。81例气管小憩室中,类圆形75例,三角形3例,不规则形3例。81例共86个小憩室,其中单发者73例(73个),多发者8例(13个)。86个气管小憩室平均大径为2.2mm。本组86个小憩室中64个可见开口与气管相通(64/86),41个窄开口使小憩室呈瓶颈样改变(41/64),23个宽开口使小憩室呈凹槽样改变(23/64)。42例随访病例的CT表现:小憩室消失1例,小憩室变大7例,小憩室生成7例,小憩室消失后再度出现3例。结论:CT能准确清晰显示气管小憩室的形态、位置、数目、大小和开口。典型的气管小憩室形态改变为烧瓶状和凹槽状。通过CT可观察到气管小憩室的发生、发展、消失及消失后再生的复杂过程。

  • 系统性硬化症胸部CT诊断价值(60例分析)

    作者:李小佼;郭刚;张水艳;全冠民;李小伟

    目的:探讨系统性硬化症(SSc)胸部异常改变的 MSCT及 HR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经临床证实的SS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 MSCT扫描,并对患者肺部主动脉弓层面、气管隆突层面及肺底行 HRCT扫描,观察其影像学表现。结果:8例患者肺部未见明显异常,52例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肺间质改变。CT 表现:小叶间隔增厚(52例,86.7%);胸膜下弧形线(52例,86.7%);磨玻璃密度影(26例,43.3%);网格样影(45例,75.0%);灶周肺气肿(48例,80.0%);牵拉支气管扩张(9例,15.0%);蜂窝征(19例,31.7%)。12例合并肺气肿,9例合并肺心病,3例合并陈旧性肺结核,1例合并真菌感染,1例合并周围型肺癌。结论:结合临床资料并仔细分析SSc胸部异常改变的 MSCT及 HRCT表现,有助于提高该病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

  •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生存因素的CT初步研究

    作者:刘干辉;程英;刘雪艳;张红平;孟志华

    目的:探讨肺癌复发危险因素中病灶血管分型、强化后CT增值、大小与早期非小细胞性肺癌(ENSCLC)复发的相关性及患者生存时间的相对危险度(RR)。方法:回顾性分析520例肺癌患者(145例术后复发,375例术后未复发)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根据CT 结果对病灶进行血管分型,计算病灶强化后CT 增值及病灶体积。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肺癌术后复发危险因素。分析其中的130例 ENSCLC 患者的病灶血管分型、强化后CT增值及大小与肺癌复发的相关性,采用Cox模型对 ENSCLC 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肺癌复发危险因素中病灶血管分型、强化后CT增值、体积的 OR 值分别为5.40、3.51、8.94,χ2值分别为4.13、6.94、3.18,P 值均<0.05。对 EN-SCLC患者术后复发率进行比较:Ⅳ型血管分型的肺癌复发率明显低于Ⅰ型、Ⅱ型和Ⅲ型(χ2分别为9.018、6.994、6.211, P值均<0.05);病灶强化后 CT 增值≤20 HU 的肺癌复发率明显低于20~60 HU 和≥60 HU 的患者(χ2值分别为6.936、13.306,P值分别为0.008、0.000);病灶直径2~3 cm的肺癌复发率明显大于直径≤2 cm 的患者(χ2=4.811,P=0.028)。经Cox模型生存分析,ENSCLC中病灶血管分型、强化后CT 增值、肺癌直径的RR 分别为0.335、2.152、2.014(P值均<0.05)。结论:肺癌复发的危险因素包括病灶血管分型、强化后CT增值及体积,这些危险因素与ENSCLC的复发及患者生存时间相关。

  • 功能性磁共振对兔VX2移植肿瘤的研究现状

    作者:兰为顺(综述);胡道予(审校)

    VX2肿瘤细胞株是一种Shope病毒细胞株,它是乳头状瘤在兔皮肤上诱发衍生的鳞癌,经过72次移植传代后正式建立,命名为VX2。有关兔 VX2肿瘤在肝脏、肺、肾脏和软组织等方面的实验研究国内外已有较多报道。关于VX2肿瘤的研究和报道主要集中于研究肿瘤的生物学行为,肿瘤治疗后的疗效评估,以及肿瘤治疗后残留癌的检测等方面。现就VX2肿瘤模型的建立、磁共振成像的方法及功能性磁共振研究的现状及展望综述如下。

  • 双能CT联合MRI诊断手肌腱损伤的效率分析

    作者:邓亚;解天梅;罗军德

    目的:探讨双能量CT(DECT)联合 MRI 对手肌腱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关节镜证实的30例肌腱损伤患者(75处病灶)及10例正常侧肌腱(140处肌腱)的DECT 及 MRI 检查资料,对比分析DECT、MRI 及两者联合应用的诊断效率。结果:DECT、MRI及两者联合应用,对手肌腱损伤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84.0%、90.7%和94.7%,特异度分别为98.6%、99.3%和99.3%,符合率分别为93.5%、96.3%和97.7%。结论:DECT、MRI检查对手肌腱损伤的诊断都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而联合检查可以有效地提高诊断符合率。

  • CT引导下置管引流治疗胃癌切除术后胃肠道瘘

    作者:马明平;刘进生;王增林;周东升;杜瑞宾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置管引流治疗胃癌切除术后胃肠道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3年12月共17例胃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及十二指肠残端瘘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病例均行CT 引导下经皮穿刺放置引流管交替冲洗引流或持续冲洗引流,并结合持续胃肠减压、抗感染、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措施进行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在CT引导下顺利置入引流管,7例置入单根引流管,10例置入两根引流管。16例(94%)经过引流结合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4~12周后CT复查原积液逐渐吸收、消失,消化道碘水造影显示胃空肠吻合口瘘及食管空肠吻合口瘘闭合,CT扫描显示十二指肠残端瘘残端周围积液腔吸收、消失。16例随访3~6个月胃肠道瘘无复发,1例食管空肠吻合口瘘经穿刺引流及再次手术后仍死于严重感染。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放置引流管结合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是胃癌切除术后胃肠道瘘的有效治疗手段,尤其是多根引流管结合生理盐水冲洗引流可能有助于提高引流效果,促进瘘口愈合。

  • 介入血管栓塞联合内镜注射硬化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作者:杨四清;刘义;程正友;龙焱华;汪浩;许觅;李凤桂

    目的:观察多种介入方法联合应用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25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分别行经皮肝穿冠状静脉栓塞(PTVE)和球囊阻断静脉逆行硬化闭塞胃静脉曲张(BRTO),并发脾功能亢进者,同时行部分脾动脉栓塞(PSE)。术后对有残留食管静脉曲张的病例行内镜硬化剂注射治疗(EIS)。全部治疗完成后常规临床观察,并定期复查胃镜和CT增强扫描。结果:25例患者,7例行PTVE+PSE;11例行BRTO,6例行BRTO+PSE,1例BRTO手术失败;术后11例患者接受内镜注射治疗一次,4例患者接受二次注射治疗。3例患者死亡,其中1例于术后2月死于再发出血。结论:多种介入方法联合应用,具有可靠的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 容积CT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周俊芬;王仁法;刘玉林;陈宪;张照喜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后重组技术显示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病因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8例临床诊断为CSA的患者进行 MSCT检查,将原始数据进行高级血管分析(AVA)、容积再现(VR)、大密度投影(MIP)等后处理技术重组并结合原始图像进行分析。采用卡方检验评价上述3种后处理方法对CSA病因的显示率。结果:128例CSA患者重组结果及统计学分析显示,AVA与VR对钩椎关节增生的显示率,AVA 分别与 VR、MIP 对椎动脉(VA )钙化的显示率,AVA与 MIP 对 VA 狭窄的显示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 可作为无创性诊断CSA的一种简便、优良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各种后处理方法显示病因均有其优势,AVA能提高病因的显示率,终诊断需结合原始图像进行综合分析。

  • 正常兔膝关节的三维UTE动态增强MRI实验研究

    作者:马立恒;陈应明;张朝晖;孙海兴

    目的:探讨三维超短回波时间(UTE)双回波脉冲序列在主要含短T2成分组织的动态增强 MRI 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对照表对6只新西兰大白兔的6个膝关节行 MR平扫及UTE动态增强检查。分析正常兔的髌韧带、股骨下段或胫骨上段骨皮质、髓腔的动态增强特点,并与病理结果对照。采用 t 检验比较未成年兔与成年兔骨皮质的中央管计数。结果:正常兔髌韧带的UTE动态增强信号强度-时间曲线表现为缓慢上升型。未成年兔骨皮质动态增强曲线表现为缓慢上升至峰值时,稍有下降后维持于较高水平;成年兔骨皮质UTE动态增强特点表现为速升速降型。成年兔与未成年兔髓腔的UTE动态增强特点均表现为速升缓降型,组织内对比剂浓度持续较高水平。骨皮质的动态增强曲线差异与组织学所见基本匹配。结论:三维UTE双回波脉冲序列成像可用于主要含短T2成分组织的动态增强检查。

  • 《放射学实践》(英文稿)稿约

    作者:《放射学实践》编辑部

    关键词: 放射学 实践
  • 《请您诊断》栏目征文启事

    作者:

    关键词: 诊断
  • 书讯

    作者:

    关键词:
  • 欢迎订阅2014年《放射学实践》

    作者:

    关键词: 订阅 放射学
  • 下期要目

    作者:

    关键词:
  • 书讯

    作者:

    关键词:
  • 心脏CT和MRI如何选择

    作者:赵世华

    近年来CTA、CMR临床应用日趋广泛,但对其应用价值的认识及检查适应症的把握仍然有待提高。本文通过对这两种方法的横向比较以及纵向应用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简言之,现阶段CTA 的重要临床价值主要体现在基于胸痛三联征的判断,包括冠状动脉、肺动脉和主动脉疾病等。C MR则更多的用于对心脏结构、功能和组织特性的评估,因此在重症或复杂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在疾病的预后判断和危险分层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应该重视两种方法的优势互补。

  • 128层螺旋CT在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应用

    作者:刘永熙;陈文俊;陈丹;邹鹏;孙善权;郭庆禄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对完全性大动脉转位(CTG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128层螺旋CT和经胸壁超声心动图(TTE)资料,并与手术结果作对照。结果:手术证实单纯性CTGA 19例,心脏畸形有46处,128层螺旋 CT 和 TTE 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2%和91%,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33,P>0.05);复合性CTGA有8例,心脏畸形有34处,128层螺旋CT和TTE的诊断符合率是94%和91%,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6,P>0.05)。对CTGA的大动脉位置关系判断:128层螺旋CT与TTE的符合率分别是100%和8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10,P<0.05)。对CTGA冠状动脉解剖类型的判断:128层螺旋CT和TTE的符合率分别是81%和4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41,P<0.05)。结论:128层螺旋CT可准确诊断CTGA心内及心外异常结构,对判断大动脉位置关系和冠状动脉解剖类型较TTE更准确,可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依据。

  • 部分型Poland综合征的CT诊断

    作者:张琳;刘俊刚;李欣

    目的:探讨部分型Poland综合征的CT表现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Poland综合征患儿的CT原始图像及VR重组图像,分别观察胸肌、肋骨、肋软骨、乳房、肺部、心脏等情况。结果:9例患儿中,累及右侧5例(55.56%),左侧4例(44.44%)。所有病例胸大肌胸肋部缺如,其中1例累及全部胸大肌。全部患儿胸小肌缺如,7例肋间肌缺如(77.78%),2例肋间肌菲薄(22.22%),4例前锯肌变薄(44.44%),2例背阔肌变薄(22.22%),2例斜方肌变薄(22.22%)。全部患儿患侧胸廓均小于对侧,胸骨向患侧倾斜。3例患儿患侧乳芽缺如(33.33%),6例发育不良并低位(66.67%)。肋骨缺如或发育不良6例(66.67%),肋软骨缺如或发育不良8例(88.89%),高位肩胛2例(22.22%)。4例可见心脏向健侧移位或旋转(44.44%),全部患儿未见肺疝。结论:Poland 综合征是一类少见的先天畸形,特征为单侧胸壁发育不良、同侧手部畸形并伴随多种其他畸形。部分型 Poland 综合征由于不合并手部畸形的表现,临床易漏诊。MSCT可对患儿胸壁肌肉、乳房、骨骼、肺部、心脏及合并畸形进行一站式检查,早期诊断及评价对手术治疗具有重要帮助。

  • 对于新发传染病A(H7N9)流感的新认识与见解

    作者:李宏军

    流感是一种全球性传染性疾病。病毒可感染多种动物,包括禽类和人。以往感染人的A型流感病毒为 H1N2、H1N1和H3N2[1]。在过去的几年里,几个亚型禽流感已经跨越物种屏障,感染人类。2013年2月19日中国上海报道第1例 H7N9亚型病毒并感染人类[2]。2013年5月9日,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了131例实验室确诊病例,其中32人死亡[3]。截止至2013年6月30日,共确诊134例,其中43例死亡。禽类感染 H7N9禽流感病毒为低致病性,偶有暴发[3-4]。H7N9感染人类的临床表现从无症状感染到轻微的上呼吸道疾病、严重的肺炎和多器官功能衰竭[5]。由于影像学是对疾病病理基础的反映,影像学的及时诊断对于临床预后至关重要。

  •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胸部影像学表现

    作者:李云芳;李宏军

    目的:探讨并总结人感染 H7N9禽流感病毒的胸部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人感染禽流感 H7N9禽流感病毒的12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胸部X线片和/或CT检查并随访。结果:12例患者的感染都进展为下呼吸道感染,并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胸部影像主要表现为片状影(12例),磨玻璃影(9例),实变(9例),空气支气管征(9例),网格状改变(3例),胸腔积液(4例),纵隔及肺门淋巴结增大(3例)。9例肺部病变涉及多个肺叶,两下肺及右上肺多见。12例随访影像显示8例病情好转,4例病变恶化。结论:H7N9肺炎主要的影像学表现是段或叶的磨玻璃影和实变,并迅速波及双肺。CT能更加全面客观反映疾病的进程并评估其严重程度。

  •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性重症肺炎的影像学表现及动态变化特点

    作者:陆普选;曾政;郑斐群;郑广平;臧建;王明星;袁静;李国保;刘映霞;周伯平

    目的:探讨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性重症肺炎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及胸部X线、CT影像表现及动态变化特点。方法:对17例(男9例,女8例)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性重症肺炎患者行胸部X线摄片和薄层CT扫描检查,由2名影像学专家对其影像表现及动态变化进行评价分析。结果:①早期病变位于一侧肺下叶15例,位于上肺叶者2例。进展期病变累及双侧肺16例(16/17,94.1%),累及一侧肺叶1例(1/17,5.9%),病变累及4~6个肺叶共16例(94.1%)。②早期和进展期影像学表现见磨玻璃样影和/或肺实变影17例(17/17,100%);13例患者出现胸膜腔积液(13/17,76.5%)。③恢复期主要表现为多发小斑片影(14例)、片状磨玻璃影(9例)、条索状影(16例)及肺气囊(3例)。出院前胸部CT检查以网格状及胸膜下线影(6例)间隔旁肺气肿、瘢痕型肺气肿及纵隔旁胸膜下肺大疱等(4例)为主。2例合并有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其中1例还合并双侧股骨头缺血坏死。有15例符合早出现的病灶晚吸收,较晚出现的病灶早吸收的特点。结论:人感染 H7N9禽流感病毒性重症肺炎患者具有明显磨玻璃样影及肺实变表现,病灶以两下叶及背部为著,变化快且广泛,病灶吸收缓慢,恢复期见肺纤维化等特点。影像学的动态观察对指导临床诊断、治疗以及判断预后有一定价值。

  • 1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胸部影像特点

    作者:李莉;李宏军;赵晶;任美吉

    目的:探讨人感染 H7N9禽流感的胸部影像特点。方法:搜集13例经临床确诊为人感染 H7N9禽流感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分析其胸部影像表现。所有患者均行胸部X线检查,其中10例行胸部CT检查。结果:13例均表现为双肺多叶、多段实变,实变内有明显的空气支气管征。其中8例下肺病变重于上肺,5例右肺病变重于左肺;9例以肺实变为主,3例以实变为主。病变可越过叶间裂蔓延至邻近肺叶。所有病例均在发病后2~5 d迅速发展,发病后6~18 d病变范围开始缩小。病灶吸收后显示为条索状、网格状及蜂窝状影。结论:人感染 H7N9禽流感的胸部影像表现有一定特点,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 人感染H7N9禽流感肺炎CT表现与病毒载量及CD4+T淋巴细胞的相关性

    作者:黄湘荣;黄华;陆普选;曾政;陈小芳;周伯平;刘映霞;袁静;李国保;邓群益

    目的:探讨人感染 H7N9禽流感肺炎CT扫描半定量评分与病毒载量、CD4+T淋巴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及相关性。方法:搜集2013年12月-2014年2月本院确诊的9例人感染 H7N9禽流感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行每日病毒 M片段Ct值测定、血常规及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定期胸部CT扫描,根据CT表现进行半定量评分,观察三者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程早期(≤4 d):明确诊断2例,病毒 M片段Ct值分别为34.28和30.48。3例患者病程早期共行4次胸部CT扫描和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CT表现半定量评分平均为3.68±1.25,CD4+T淋巴细胞数平均为33.03±3.34。病程进展期(5 d≤d≤10 d):病程的第5~7天病毒 M片段Ct值达到低值28.72±3.88,8~10 d病毒 M片段Ct值增加为30.57±3.07,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47,P>0.05)。肺炎CT表现评分和CD4+T淋巴细胞变化略滞后于病毒载量变化,于8~10 d CT表现评分达到峰值(12.94±6.10),与早期相比,CT评分均值增加50%,而CD4+T淋巴细胞数降低为24.39±5.15。病程恢复期(≥11 d),此期病毒载量下降或转阴,CD4+T淋巴细胞数恢复正常,肺部病灶吸收减少。结论:在病变进展期,人感染 H7N9禽流感病毒载量、CD4+T 淋巴细胞与胸部CT 表现半定量评分存在一定相关性。监测三者的变化趋势,对临床疗效评估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 甲型流感肺炎的影像学表现

    作者:李莉(综述);李宏军(审校)

    近年来我国相继暴发流行人感染甲型 H5N1、H1N1和 H7N9三个亚型病毒流感,肺炎是上述流感的主要并发症,危重患者可引起呼吸衰竭甚至死亡。本文归纳总结甲型流感肺炎的影像表现,旨在加深对其肺部病变特点和病变发展规律的认识,发挥影像检查在疾病诊断、病情监测和疗效判断中的作用。

  • 人感染 H7N9禽流感与甲型 H1N1流感重症肺炎的临床及CT影像比较

    作者:许少华;李宏军;李宁;胡春红;李润涛;齐石;李云芳;丁金立;张岩岩;米海峰;张琦;柳娇娇

    目的:比较人感染 H7N9禽流感与甲型 H1N1流感重症肺炎的临床及 CT 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人感染 H7N9禽流感(H7N9组)和21例甲型 H1N1流感重症肺炎患者(H1N1组)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及治疗转归和CT影像学资料。结果:H7N9组基础疾病和进入 ICU 接受治疗的比例均高于 H1N1组(χ2=3.111,P<0.05;χ2=3.599,P<0.05))。H7N9组发病初期伴有呼吸困难和气促、呼吸窘迫综合症的发生率均高于 H1N1组(双侧P<0.001;χ2=3.111,P<0.05)。H7N9组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和死亡率均高于 H1N1病毒感染组(χ2=7.219,P<0.01;双侧P<0.05)。两组流感患者主要病理表现为肺间质和实质损伤,其基本 CT 影像改变是肺内磨玻璃密度影和肺实变密度影。H7N9组患者胸腔积液和网格状密度增高表现多于 H1N1组(双侧P<0.05)。结论:与 H1N1组患者相比,H7N9组患者基础疾病多、病情进展更为迅猛、并发症更为严重、死亡率更高。CT检查能客观反映二者的影像特征,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和疗效评估,但仅凭CT影像资料不能对二者进行鉴别诊断。

  • 专家点评

    作者:张国桢

    食管淋巴瘤多为全身淋巴瘤的一部分,多数来源于纵隔的淋巴瘤浸润或胃淋巴瘤的上延。而本例属原发性食管淋巴瘤,其中无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还是霍奇金淋巴瘤(HL),均是极为罕见。
      食管淋巴瘤的影像学呈多样化的表现形式:第一,单发或多发的食管黏膜下结节或肿块是本病的主要征象。第二,当这些结节互相融合后其局部黏膜可以形成增粗、增厚、扭曲的纵向黏膜皱襞,形似静脉曲张样改变,这是另一个重要征象;本病例仅见第一个主要征象,并未观察到第二个重要征象。在食管造影片中仅见到黏膜结构紊乱,这可能是由于某些技术上的不足所致。第三,由于增厚的纵向黏膜皱襞形成后可以产生黏膜溃疡,发展严重时可以发生食管气管瘘。本病例在胃镜下已有小溃疡形成,但并未发生食管气管瘘,这是因为溃疡尚未穿破浆膜层的缘故。第四个特点是原发性食管淋巴瘤发生的部位大多在食管的上中段,纵隔淋巴结都不增大。而且尽管肿瘤体积很大,但食管严重狭窄的程度却相对不明显。这在本病例均是符合的,而与食管癌却是不相吻合的。由此,根据以上特点可以作出对本病的提示诊断。

放射学实践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