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 림상이비인후두경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影响因子: 0.8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1781
  • 国内刊号: 42-1764/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38-146
  • 曾用名: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8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孔维佳 黄选兆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多模态镜下导航结合术中磁共振辅助下颅底中央区复杂病变的显微外科治疗

    作者:张海波;卜博;李晋江;陈晓雷;冯世宇;余新光

    目的:探讨多模态镜下导航联合高场强术中磁共振成像系统在颅底中央区复杂病变处理中的应用价值及初步经验.方法:对19例颅底中央区复杂病变应用多模态镜下导航结合术中磁共振辅助进行显微外科治疗,术前将患者影像学信息导入神经导航系统进行三维重建,根据重建影像设计手术切口.手术方式采取经颅入路和经颅外入路,后者包括经口鼻蝶入路和经鼻蝶入路.术中将影像学二维/三维图像投射到术野中,指导手术操作,术中磁共振扫描判断肿瘤切除程度,同时更新导航资料,制定下一步处理计划.结果:镜下导航所示位置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术中MRI扫描1~2次,14例发现肿瘤全切,5例残留,其中2例根据术中扫描更新导航资料并进一步手术切除,未发生与术中MRI相关的并发症或安全事故.结论:应用显微镜下导航技术联合术中磁共振辅助,为手术中实时判断肿瘤切除程度及其他可能发生的意外提供了客观依据,提高了肿瘤显微手术切除程度和手术安全性.

  • PTEN及P-ERK和P-AKT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刘东亮;马秀岚

    目的:检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基因(PTEN)、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在人类中耳胆脂瘤上皮的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性,探讨它们在中耳胆脂瘤形成机制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40例中耳胆脂瘤标本及15例正常皮肤标本中PTEN、P-AKT和P-ERK蛋白的表达量及定位.应用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法检测其中20例中耳胆脂瘤标本和10例正常皮肤标本PTEN、P-AKT和P-ERK蛋白以及内参GAPDH的表达量.结果:①免疫组织化学显示,PTEN在胆脂瘤和正常皮肤中的细胞核及胞质均有着色.核PTEN在胆脂瘤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皮肤,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质PTEN在胆脂瘤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皮肤,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AKT主要在细胞质着色,胆脂瘤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皮肤,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ERK主要在细胞核着色,胆脂瘤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皮肤,两者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中耳胆脂瘤标本中,PTEN分别与P-AKT、P-ERK蛋白的表达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1).②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法检测显示:胆脂瘤中PTEN的表达量明显少于正常皮肤中的表达量;而P-AKT和P-ERK在胆脂瘤中的表达量明显多于它们在正常皮肤中的表达量.结论:PTEN、P-AKT和P-ERK蛋白在中耳胆脂瘤中的异常表达可能与胆脂瘤上皮的高度增殖和抗凋亡密切相关.PTEN表达缺失导致其抑制作用减弱,一方面使P-AKT表达过度,继而引起胆脂瘤上皮细胞凋亡受抑制;同时也使P-ERK表达过度,导致胆脂瘤上皮细胞增殖加强.

  • 紧急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崔晓波;王亚平;白云飞

    目的:探讨紧急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疾病特点、术前术后临床表现以及并发症.行紧急气管切开患者多见于肿瘤疾病(19例),非瘤性梗阻以头颈外伤(15例)和炎症性疾病(8例)为主.结果:2例患者术中死亡,2例患者术后死亡;呼吸困难明显、梗阻时间长的6例患者切开后发生了呼吸抑制;11例患者术中或术后出现并发症,出血、皮下气肿和局部副损伤是紧急气管切开的主要并发症.结论:紧急气管切开患者的状况不同于常规气管切开患者,术中时间短且多为自然体位,技术难度大,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常规气管切开者.长时间梗阻切开后不宜马上吸入纯氧,以防止出现呼吸抑制.

  • 上鼓室鼓窦胆脂瘤内镜下与显微镜下手术比较

    作者:王进

    目的:比较内镜与显微镜下上鼓室鼓窦胆脂瘤切除术.方法:上鼓室鼓窦胆脂瘤患者11例,5例采用内镜下一期手术,6例采用显微镜手术.结果:内镜手术与显微镜手术均无并发症出现,术后1个月均干耳,听力恢复及鼓膜形态愈合均无明显差异.内镜与显微镜相比,手术时间短、损伤小、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少.结论:在经济条件限制下,上鼓室鼓窦胆脂瘤可采用内镜下切除.

  • 骨桥蛋白及C-met在喉癌中的表达意义

    作者:张悦;赵俊军;张庆丰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和C met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肿瘤发生、侵袭及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ElivisionTM plus法)检测52例喉鳞状细胞癌肿瘤组织及30例癌旁组织中OPN和C-met的表达情况,分析OPN和C-met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间的关系.结果:在喉鳞状细胞癌和癌旁组织中OPN、C-met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2%、6.7%和63.5%、16.7%,喉鳞状细胞癌临床分期Ⅰ~ Ⅱ期患者中的OPN和C-met阳性表达率者分别为48.1%和55.6%,Ⅲ~Ⅳ期患者中的OPN和C-met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0%和80.0%,无转移患者中OPN阳性率为53.6%,C-met阳性率为46.4%,转移患者中OPN阳性率为91.7%,C-met阳性率为83.3%,彼此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高-中分化患者中OPN阳性率为65.7%,C-met阳性率为54.3%,1 7例低分化患者中OPN和C-met阳性表达率均为82.4%,二者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OPN和C-met的阳性表达率随着临床分期进展而明显提高,且与淋巴结转移有一定关系,但其阳性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间未见明显联系,OPN与C-met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呈正相关关系,可能对喉鳞状细胞癌的侵袭和转移起着一定的作用.

  • 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治疗舌甲状舌管囊肿

    作者:张晶晶;张庆丰;佘翠平;宋伟;刘得龙

    目的:探讨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治疗舌甲状舌管囊肿的手术方法、疗效和适应证.方法:对11例舌甲状舌管囊肿患者行内镜下低温等离子舌甲状舌管囊肿切除术,观察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1例患者术后症状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1~3年,无复发.结论: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治疗舌甲状舌管囊肿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反应轻、恢复快,疗效满意.

  • 结核性中耳乳突炎13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作者:黄石;赵宇;杨奉玲;吕丹;李志勇

    目的:探讨结核性中耳乳突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 3例结核性中耳乳突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采取单纯手术治疗1例,单纯抗结核治疗1例,手术结合抗结核治疗11例.结果:l例行单纯手术患者在术后7个月复发,行抗结核药物治疗后随访7个月未见复发;余1 2例未见复发.结论:对于结核性中耳乳突炎,正规抗结核治疗是基本的治疗方法,手术可清除中耳内炎性肉芽组织及死骨·缩短病程.

    关键词: 结核 中耳炎 乳突炎
  • 彩超结合CT分区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探讨

    作者:吴干勋;陈伟;杨丽;胡俊兰;赵瑞力;葛俊恒;赵岩;王占龙

    目的:探讨术前彩超结合增强CT分区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收集术前行颈部彩超同时行颈部、纵隔薄层增强CT检查的115例(141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资料,分为彩超组、CT组及彩超结合CT组分析比较三组在评估不同区域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结果:评估颈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彩超、CT及彩超结合CT 三组的准确率分别是61.0%,48.9%,62.4%;评估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彩超、CT及彩超结合CT三组的准确率分别是87.9%,78.7%,85.8%.彩超在颈中央区(P<0.05)及颈侧区(P<0.05)评估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均高于CT.彩超结合CT检查在颈中央区的准确率高于CT(P<0.05),而在颈侧区的准确率与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沦在颈中央区(P>0.05)或在颈侧区(P>0.05),彩超与两者联合检查的准确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术前CT考虑6例纵隔转移及1例咽旁间隙转移,术后病理证实均为淋巴结转移.纵隔增强CT扫描发现5例患者肺部转移.结论:彩超结合CT或单一彩超评估颈中央区及颈侧区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要高于CT.CT可以评估纵隔等彩超探及不到的区域淋巴结转移,同时对肺部转移进行评估.彩超结合增强CT应用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的评估,较单一检查更加精确、全面.

  • 诺尔康人工耳蜗植入者的声调识别与生活质量评价

    作者:刘博;董瑞娟;陈雪清;龚树生;李永新;亓贝尔;郑军;韩德民

    目的:评估诺尔康人工耳蜗植入者对普通话的声调识别能力和术后生活质量.方法:49例植入诺尔康人工耳蜗1年的受试者,使用课题组前期编制的声调识别测试软件,评估植入者的声调识别能力;使用Nijmegen人工耳蜗植入量表(NCIQ),评估植入者术后生活质量.结果:①安静条件下声调识别率平均为67.26%,全部高于机会水平;②噪声条件下声调识别率平均为51.92%,除2例植入者的声调识别率低于机会水平外,其余均高于机会水平;③声调识别混淆矩阵结果显示,三声为较容易辨别的声调;④术后NCIQ总分及基本声音感知、高级声音感知、言语能力、自信心、活动能力和交流能力均获得改善,分别为55.4、72.4、54.0、63.4、50.7、47.3和44.7分.结论:诺尔康人工耳蜗植入者术后具有声调识别能力并可获得生活质量的改善.

  • 鼻中隔巨大海绵状血管瘤1例

    作者:马辉娟;巴云鹏;苏红霞

  • 左侧上颌窦恶性黑色素瘤1例

    作者:年婉青;王恒;高起学;刘争

    关键词: 上颌窦 黑色素瘤
  • 慢性鼻窦侵袭性真菌病并发颞下窝真菌感染2例

    作者:李文;乔晓明;杨柳;陈敏

    关键词: 颞下窝 真菌 诊断 治疗
  • 腮腺异物1例

    作者:申莉;胡艳;邹剑;刘世喜

    关键词: 腮腺 异物 面神经
  • 不典型Hunt综合征伴迷走神经累及4例报告

    作者:车娜;刘双喜;葛荣明;金玲

    Hunt综合征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1]和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以侵犯听神经、面神经为主的多发后组脑神经疾病[2].本病在临床上首发于耳部疼痛及疱疹的不少见,但以咽喉部等其他部位不适为主诉的不典型Hunt综合征甚少见,易延误诊治.我科2011-2012年收治了4例不典型Hunt综合征,患者均以咽喉部疼痛不适为首发症状,病程中均出现了侵犯迷走神经症状,后转入相关科室治疗.为利于今后的临床诊治,现总结报告如下.

  • 茶多酚抑制鼻咽癌及辐射防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袁东杰;魏媛媛;徐志文

  • 庆大霉素对内毛细胞带状突触CaV1.3钙离子通道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孙建华;王雪峰;柳柯

    目的:研究庆大霉素对C57BL/6J小鼠听力及耳蜗内毛细胞带状突触CaV1.3钙通道蛋白数量的影响,探讨听力损失与其剂量相关性变化之间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采用固定剂量[100 mg/(kg·d)]的氨基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对C57BL/6J小鼠每日进行腹腔注射造模,分别在注射后的第7天、第14天、第28天(注射14d停药14 d)应用ABR分别测得小鼠的听力.免疫荧光方法观察耳蜗基膜内毛细胞带状突触CaV1.3钙通道蛋白的分布和表达(其中o天为空白对照组),内毛细胞突触前后膜分别采用CtbP2和CaV1.3进行免疫荧光标记.结果:随着注射药物天数的增长ABR反应阈值明显提高,所有小鼠内毛细胞数量、形态均无明显变化,但内毛细胞带状突触CaV1.3钙离子通道蛋白量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P<0.01). CaV1.3钙离子通道蛋白在庆大霉素腹腔注射CaV1.3/CtBP2表达数量在第7天时略有增加,在第14天时其表达数量明显减少,第28天与第14天比较CaV1.3/CtBP2表达数量有所增加,但低于正常.结论:在氨基苷类抗生素毒性环境中耳蜗内毛细胞CaV1.3蛋白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的趋势,提示内毛细胞带状突触CaV1.3蛋白数量的增加可能存在对这类药物毒性的代偿作用,而随着药物毒性作用时间的增加,这种失代偿作用表现为听力下降,可能是损伤听力的机制之一.

  • RAGE和NF-κB及p21在小鼠螺旋神经节细胞的表达研究

    作者:高险亭;林昶;卢岭;梁耕田;陈志宏;章许晶

    目的:通过研究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核转录因子NF-κB、p21在幼、老年C57BL/6j小鼠螺旋神经节细胞(SGC)的表达,探讨老年性聋的发病机制.方法:将C57BL/6j小鼠分为2月龄、10月龄组各25只,分别行组织学切片观察耳蜗SGC形态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RAGE、NF-κB、p21在SGC中的表达,利用IPP6图像分析软件计算平均光密度值,值越大,表达量越多.结果:①10月龄小鼠SGC数目明显比2月龄少,分别为(20±6)个和(39±5)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RAGE在2月龄和10月龄小鼠耳蜗SGC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0.179±0.025和0.308±0.050;NF-κB在2月龄和10月龄小鼠耳蜗SGC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0.181±0.045和0.335±0.120;p21在2月龄和10月龄小鼠耳蜗SGC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0.160±0.023和0.365±0.031,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GE、NF-κB、p21在SGC中有表达且随年龄增大表达增多,推测RAGE、NFκB、p21可能参与老年性聋的发病过程.

  • 二次固定法在内耳耳蜗切片标本制作中的应用

    作者:蒋竹奕;胡黎平;冯绮琪;唐开宇;李博斐;陈大堤;张建华;袁广明

    内耳耳蜗的结构非常特殊,由两套管道套叠而成:外层骨蜗管(bony cochlear duct)和内层膜蜗管(membranous cochlear duct)[1-2].特殊的结构导致了标本制作时膜蜗管内组织极易自溶、取材耗时久、不易及时固定等难题.许多研究者采用了各自不同方法制作内耳切片标本,比较经典的有耳蜗开窗固定法[3]、颈动脉灌注法[4]、石蜡包埋切片法[5-8]、OCT包埋冷冻/恒冷切片法[9-10]、非脱钙冷冻切片法[11-12]、石蜡火棉胶双重包埋切片法[3.13]、火棉胶包埋切片法等[14],但这些方法不是未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就是制作过程复杂、周期长,难以批量制作切片标本.本研究采用心脏灌注在第一时间对豚鼠内耳组织进行初步迅速固定,再在耳蜗顶尖部及底部钻孔后二次充分固定,保留内耳膜蜗管的完整结构,以期找出一种理想的内耳切片标本制作方法.

  • 听骨链修复与功能重建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孙建军

    旨在消除或缩小气骨导差的中耳重建技术起自20世纪初,Matte(1901)首先报道的鼓膜-镫骨连接技术(myringost apediopexy)被认为具有标志性意义,此后出现了很多旨在建立鼓膜和内耳淋巴液间联系的方法.直到20世纪50年代,Zollner (1955)和Wullstein(1956)的工作使之成为公认的现代听骨重建技术的奠基者.与之相伴的外科技术以及材料科学的进步,使得中耳重建手术的效果逐步提高.虽可明显改善患者听力水平,但欲获得稳定的远期疗效仍面临许多问题.术后感染、局部粘连、排斥反应以及耳咽管功能障碍等成为影响效果的主要因素.

  • 特发性耳鸣诊疗思路

    作者:余力生

    耳呜属于常见疾病,约有60%的人曾经有过耳鸣症状,美国统计有14.5%的人受到耳鸣困扰.耳鸣仍然是目前困扰耳科医生的一大难题.相对于耳科的其他顽症一耳聋和眩晕,耳鸣的研究明显滞后.其难以治疗的主要原因有:①病因数以百计.病因众多使得预防困难,也很难用一种或几种简单的方法治疗所有的耳鸣.②不同病因发病机制各不相同,而且研究进展缓慢.③没有特别可靠的动物模型.现有的模型,如阿司匹林造模或单侧噪声造模都无法完全模拟临床实际情况,而且也很难监控耳鸣对动物造成的精神心理影响.④长期耳鸣,特别是慢性耳呜,可使听中枢产生记忆,影响药物疗效(慢性耳鸣有中枢化的趋势)[1-4].所以慢性耳鸣药物治疗及切断听神经的手术疗效欠佳.

    关键词: 耳鸣 疗效
  • 耳鸣听力学治疗:理论框架和临床应用

    作者:蒋涛;龚树生;王杰

    耳鸣听力学治疗是基于笔者多年临床实践和应用研究,结合世界卫生组织所倡导的“ICF模式”的理论框架,提出来的一种治疗干预方法的分类及其应用,其目的是让临床医师和患者意识到,耳鸣的医学治疗并非唯一手段,内科的药物和外科的手术并非根除耳鸣病因的有效治疗手段,其无法彻底解决耳呜的根本问题.耳鸣听力学治疗这种提法并不十分准确,不过却能较客观地反映出,作为医生对于耳鸣诊治疗效不佳的困惑,折射出作为患者对于耳鸣治疗效果期望过高的尴尬,展示出学界对于耳鸣这个顽疾治疗前景不明,却依然在不懈努力探索的意愿.

    关键词: 耳鸣 听力学
  • 负性生活事件对耳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徐建乐;欧小毅;兰家群

    目的:研究负性生活事件与耳鸣患者生活质量的关系,探讨负性生活事件在耳鸣心理咨询及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对61例耳鸣患者和61例正常对照者进行耳鸣残疾量表及生活事件量表问卷调查,得分进行对照及相关分析.结果:耳鸣患者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总和,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一2.56,P<0.05).耳鸣患者负性生活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5,P>0.05).耳鸣患者负性生活事件得分异常者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68,P<0.01).耳鸣患者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总和与生活质量得分有正相关性(r=0.41,P<0.01).结论:负性生活事件严重程度与耳鸣发病关系密切,负性生活事件可以使耳鸣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耳鸣心理咨询及康复应重视负性生活事件.对负性生活事件的干预,能够改善耳鸣患者的生活质量,为耳鸣心理咨询及康复提供针对性的、个体化的理论依据.

  • 耳鸣中枢化机制与临床诊疗

    作者:黄治物;吴皓

    耳鸣是耳科临床常见的病症之一,其确切视制尚不明确,普遍认为耳鸣是由耳蜗病变的异常活动导致或触发的,然而,对慢性顽固性耳鸣耳蜗(外周)机制很难解释持续产生的耳鸣感觉.本文提出耳鸣中枢化机制:源于外周听觉系统损伤后导致异常神经活动对中枢的长期刺激(包括耳鸣的刺激),被中枢界定为不良刺激,由于听觉中枢可塑性的存在,因而,外周异常信号输入后,中枢首先要对外周输入信号进行适应,中枢为了适应这些不良刺激,在对不良刺激活动产生适应性变化过程中,可能导致相应的神经元的突触活动异常,终逐渐引起大脑皮层某些区域(如听皮层)突触超微结构的改变并出现功能重组,这种可塑性变化可能使耳鸣持续存在,导致耳鸣源于耳蜗而存在于中枢,即耳呜被逐渐中枢化.文中后阐述并讨论了基于耳鸣中枢化机制的临床耳鸣诊治.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