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 림상이비인후두경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影响因子: 0.8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1781
  • 国内刊号: 42-1764/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38-146
  • 曾用名: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8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孔维佳 黄选兆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原发性悬雍垂恶性肿瘤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罗庆;闵翔;桂誉淋;龙平

    W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3 middle-aged male patients of primary malignant tumor of uvula.There was a long history of smoking and drinking for the patients.All of them came to the hospital with the syptoms of pharyngeal foreign body sensation and two of them had pharyngeal sore.The patients appeared well,new neoplasm at the apex of the uvula.Diameter of 2 cases were less than 1 cm without invading the midline of the soft palate.Another patient's diameter was more than 1 cm with invading the midline of the soft palate.Preoperative pathology diagnosis of 3 patients wa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uvula.The pharyngeal CT of the patient with invading the midline of the soft palate showed nodules at the end of the soft palate,obviously enhancement and small lymph node in left neck.

  • 经口腔切除部分瘘管壁治疗不完全性第二鳃裂瘘1例

    作者:朱国臣;肖大江

    We describe a case of a 55-year-old man who presented with sore throat for two days,while neck swelling for one day,and was found to have a fistula in his left tonsil and an abscess in his left lateral pharyngeal wall with the lower bound to the upper border of the cricoid cartilage by ultrasonography and enhanced CT.The fistula from tonsillar fossa to hypopharynx was detected followed by left tonsillectomy,and then anterior wall of the fistula and mucosa covering it was resected.He was eventually diagnosed with incomplete second branchial fistula with infection,and was followed up for five years with no recurrence.

  • 面神经鞘瘤诊治经验和误诊分析(附7例报告)

    作者:戴艳红;陈杰;陆玲;窦鑫;后婕;余万东

    面神经鞘瘤起源于面神经外胚叶神经鞘膜的Schwann细胞,由于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多样,再加上诊治医师对该病认识不足,容易误诊误治.本文回顾性分析2011-01-2016-12我科诊治的7例面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经验和教训,并复习文献,以加强对该疾病的认识.

  • 耳内镜辅助下完璧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刘冰;程良军;明昊;胡愈强;田爱民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常规是在显微镜下完成,完璧式乳突根治术以其能保持外耳道正常解剖结构、保留听力的优点而在临床广泛应用,但术中比较隐蔽的部位视野不好,因病变清理不彻底而致术后复发.耳内镜可以克服显微镜术野的盲区,基本无死角.2012-2015年我们使用硬质耳内镜技术辅助显微镜,对50例(50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完壁式乳突根治术并一期鼓室成形术,另50耳使用常规显微镜手术,现将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报告如下.

  • 未突破眶筋膜和硬脑膜的鼻眶颅沟通瘤的内镜手术治疗

    作者:许成利;梁建平;陆秋天;张少杰

    目的:探讨未突破眶筋膜及硬脑膜的鼻眶颅沟通瘤经鼻入路内镜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9例未突破眶筋膜及硬脑膜的鼻眶颅沟通瘤患者,颅底骨质缺损大小为1.25 cm×1.13 cm~3.25 cm×2.69 cm,经鼻入路内镜下手术治疗,均保留眼球,未进行颅底和眶内侧壁重建,用碘仿纱条填塞术腔14 d.恶性病变者术后再进行放化疗.结果:内镜下均完全切除肿瘤,术中输血1例,无眶、颅并发症,术后颅底、眶壁骨质增生自动修复缺损.术后随访2年,复发3例,其中死亡2例.结论:在一定程度上,瘤体主体在鼻腔鼻窦的鼻眶颅沟通瘤,经鼻入路内镜手术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

  • 老年OSAHS患者MPO和ICAM-1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肖斌;刘建敏;汪永宽;吴波;陈晓鸿

    目的:探讨老年OSAHS患者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通过PSG确诊的老年OSAHS患者93例(OSAHS组),根据AHI分为重、中、轻3组,每组31例;选取31例健康老年体检者为对照组.ELISA法测定入组者外周血ICAM-1、MPO浓度;重度OSAHS患者综合治疗3个月后复测ICAM-1、MPO,分析ICAM-1、MPO与PSG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①老年OSA HS患者体内ICAM-1、MPO浓度随病情严重程度增加逐渐上升(F=29.937,18.946;P<0.01);各组间ICAM-1、MPO浓度比较发现轻度组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别(P>0.05),余各组相互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别(P<0.05).②OSAHS患者体内ICAM 1、MPO水平均与BMI、年龄无明显关联(P>0.05);ICAM-1与MPO水平改变呈正相关,二者均和LSaO2呈负相关,与AHI呈正相关(P<0.01).③31例重度老年患者经3个月综合治疗后外周血ICAM-1、MPO浓度及AHI显著降低,LSaO2明显上升,和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别(P<0.01).结论:老年OSAHS患者体内ICAM 1、MPO水平上升可能为其并发心血管损害的机制之一;外周血ICAM-1、MPO水平的测定对老年OSAHS病情判断、疗效评估及合并心血管病风险的预测有一定参考价值.

  • 鼓室注射地塞米松与耳后骨膜下注射甲强龙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对比

    作者:李代波;周松;徐文均

    目的:研究对比鼓室注射地塞米松与耳后骨膜下注射甲强龙治疗突发性聋的有效性及相关并发症.方法:将108例单侧突发性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4例,分别行鼓室注射地塞米松(10 mg/ml)和耳后骨膜下注射甲强龙(40 mg/ml)治疗,均隔天给药1次,共5次,随访3个月,研究分析治疗前后纯音听阈值改变情况、耳鸣致残量表(THI)评分、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有无鼓膜穿孔、局部感染及血糖改变情况.结果:①两组间总体有效率及纯音听阈值好转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低频型突发性聋患者纯音听阈好转程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两组间THI分值减少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高频型突发性聋患者THI减少程度有统计学差异(P<o.05);③两组间DHI分值减少无统计学差异(P>o.05);④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⑤A组治疗结束后2周有2例出现鼓膜穿孔,随访结束时穿孔愈合,两组均无耳部感染患者.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改善单侧突发性聋患者的纯音听阈值,能有效减轻眩晕及耳鸣对患者的影响,鼓室注射地塞米松能更好地减小高频型突发性聋患者THI评分,耳后骨膜下注射可更好地改善低频型患者的纯音听阈,两种给药方式均对患者血糖无明显影响,但鼓室注射地塞米松存在鼓膜穿孔的风险.

  • 电缆状耳大神经移植修复腮腺癌切除术后面神经缺损

    作者:李文;杨柳;陈敏;张满满;张裕科

    目的:探讨采用电缆状耳大神经即刻移植修复腮腺癌切除术后面神经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因腮腺癌切除面神经后采用电缆状耳大神经移植即刻重建面神经患者11例,其中黏液表皮样癌9例,腺样囊性癌2例,均行患侧腮腺全切十肿瘤累及段面神经干及分支切除十同期电缆状耳大神经修复重建+择区性颈淋巴结清扫术.面神经缺损分为面神经干及分支、颞面干及分支和颈面干及分支3个类型;术后记录患者面部肌肉运动状态对称性及行双侧面神经肌电图检测;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系统评价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8例患者术后接受50~65 Gy放疗.术后随访8~36个月,平均12个月.结果:在拟修复的面神经功能区,7例患者获得满意的闭眼功能(7/7);5例患者可见明显的皱额(5/7);9例患者静态时可获得对称的口角和鼻唇沟(9/9);4例患者放疗后3个月,面神经功能仍有明显改善.9例患者获得H-B分级Ⅱ级、2例获得Ⅲ级的康复效果.H-B分级为Ⅱ级的9例患者患侧面神经肌电活动仍较健侧轻微减弱.结论:电缆状耳大神经移植能有效修复腮腺癌切除术后面神经缺损,可作为即刻面神经缺损重建的方法.腮腺区的游离神经移植可能不是术后放疗的禁忌证.

  • 便携式睡眠监测仪与多导睡眠监测仪同步监测相关指标分析

    作者:傅则名;苏凯;赵胤;文连姬

    目的:分析便携式睡眠监测仪与多导睡眠监测仪同步监测疑似OSAHS患者的相关指标,评估便携式睡眠监测仪在诊断OSAHS中的价值.方法:应用便携式睡眠监测仪与多导睡眠监测仪对39例疑似OSAHS患者进行整夜同步睡眠呼吸监测,比较分析两种仪器在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平均动脉血氧饱和度(MSaO2)、低动脉血氧饱和度(LSaO2)、血氧饱和度小于90%的累积时间占总监测时间的百分比(CT90%)、氧减指数(ODI)、呼吸暂停次数(A)、低通气次数(H)等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根据AHI大小将39例疑似OSAHS患者按病情分度,经多导睡眠监测仪诊断重度26例,中度8例,轻度5例;经便携式睡眠监测仪诊断重度30例,中度5例,轻度4例.便携式睡眠监测仪与多导睡眠仪各指标比较,AH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SaO2、MSaO2、ODI、CT90%、A、H等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多导睡眠监测仪相比,便携式睡眠监测仪各项指标相关性良好,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但对于病情严重程度的诊断仍待提高.

  • 鼓室内激素初始治疗突发性聋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作者:赖丹;黄毅岚;蒲俊梅;刘璐

    目的:对鼓室内激素初始治疗突发性聋的Meta分析或系统评价进行再评价研究.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收集鼓室内激素初始治疗突发性聋的Meta分析或系统评价,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出重要数据.采用AMSTAR法对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应用GRADE评估工具对文献的主要结局指标进行证据质量分级.结果:共纳入1 6个相关的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其中中文6篇、英文10篇,文献发表时间2009-2016年;AMSTAR评分为4~9分,14个研究为中等质量,2个研究为高质量.鼓室内激素初始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不肯定.主要为两种结论:一是认为其疗效与全身激素治疗相当;二是认为鼓室内激素初始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优于全身应用,部分学者推荐作为一线治疗.结论:当前鼓室内激素初始治疗突发性聋的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水平多处于中等,结论的证据水平不高,对患者其他重要的结局指标的关注度不足.因此,更多的高质量的研究是我们的目标.

  • 感染中耳状态行保留乳突的鼓室成形术临床评价

    作者:黄洁;杨丽;王洁屹;王武庆

    目的:回顾性分析中耳炎不同感染状态行保留乳突的鼓室成形术的临床疗效,评估保留乳突对鼓室成形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13例(113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行保留乳突的鼓室成形术患者分为感染耳组(72耳)和非感染耳组(41耳),所有患者术前颞骨CT显示乳突及鼓窦区有炎性增生性病变,且术后随访超过1年.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92耳术后0.5~1个月干耳,术后3~6个月鼓室负压逐渐消失.感染耳组术后干耳69耳(95.8%),术中见鼓室大量脓性分泌物4耳,术后均干耳;复发3耳,出现干性鼓膜小穿孔;气骨导差≤20 dB的有效耳为51.4%.非感染耳组术后干耳40耳(97.6%);复发1耳,2耳出现干性鼓膜小穿孔;气骨导差≤20 dB的有效耳为48.8%.随访中未见面瘫、眩晕、鼓膜内陷袋及胆脂瘤形成.结论:CT显示乳突、鼓窦内有炎性增生性病灶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临床观察中耳处于不干耳的感染状态,可以选择保留乳突的鼓室成形术,术后复发率及听力增益没有差异.

  • 婴儿分泌性中耳炎的随访分析

    作者:胡艳玲;夏忠芳;陈平;乐玮琼

    目的:研究婴儿分泌性中耳炎的病程发展特点,为临床观察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者,在3月龄内做全面的听力检查,对确诊鼓室积液者进行跟踪随访,每个月复查一次声导抗(226 Hz和1 kHz),每3个月完成一次全面的听力复查.将随访至半年以上者纳入研究,共46例,分析影响因素、痊愈时间和病程特点.结果:46例中初筛双耳未通过24例,单耳22例;复筛双耳未通过22例,单耳24例,其中2例单耳未通过者初筛和复筛时的耳别发生了变化;3个月内69耳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双耳23例,单耳23例),226 Hz声导抗(A型、B型或C型)、1 kHz声导抗无正峰,DPOAE未引出,ABR反应阈20~60 dBnHL.痊愈37例(80.4%),年龄4~18月龄,其中随访半年(9月龄)以内痊愈29例;未愈9例,其中7例在随访半年(7~9月龄)未复诊但电话随访听力好转;另2例病情反复、且由单耳转变为双耳,终鼓膜置管.影响因素有呛奶、长期鼻塞、反复感冒.结论:婴儿分泌性中耳炎自愈性高,建议适当延长观察等待期,避免及控制影响因素有利于病情痊愈.仅个别病情反复、迁延不愈者方需有创干预.

  •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分型与诊断治疗进展

    作者:马芙蓉;柯嘉

    中耳炎的分类方法很多,至今尚无统一意见.从19世纪末以来,国际上对中耳炎的分类有不同的版本,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中耳炎ICD-10分类法(2015年更新为ICD-11分类标准);1999年英国爱尔兰国立卫生服务编码和分类中心指导制定的中耳炎分类的解读版本(Read version)3.1中耳炎分类法;2002年以Gates为首的耳科学家们制定的更加详细的包括了中耳炎后遗症和并发症的分类法,比较全面地代表了现代意义上的中耳炎分类标准.

  • 慢性中耳炎的规范化诊治

    作者:龚树生;熊伟

    慢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法.其诊断标准及处理已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共识.国内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其诊治仍无法做到规范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病情,故有必要提出“慢性中耳炎的规范化诊治”的概念,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

  • 高压氧对兔鼻腔手术后黏膜炎症反应的影响

    作者:龙靓;石柱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后兔鼻腔手术区炎症反应的情况,探讨高压氧治疗在鼻腔手术后恢复过程中降低炎性反应、促进黏膜愈合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合格日本大耳白兔16只创建双侧鼻腔手术模型,随机分为高压氧组和非高压氧组各8只,另设5只正常对照组.非高压氧组术后处于常规常压环境,高压氧组术后第5天开始高压氧治疗.于术后第6周处死全部动物,取双侧下鼻甲手术区黏膜观察大体形态及病理学改变.正常对照组取相同部位黏膜观察.结果:大体标本:高压氧组术区积脓2侧,非高压氧组8侧,高压氧组较非高压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改变:高压氧组炎细胞浸润轻度12侧,中度4侧;非高压氧组轻度1侧,中度13侧,重度2侧,高压氧组较非高压氧组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高压氧治疗可明显减轻兔鼻腔手术后黏膜的炎症反应,减少术后鼻腔脓性分泌物的积蓄.

  • 鼓室内注射布地奈德治疗12岁以上儿童及成人分泌性中耳炎的长期疗效分析

    作者:安平;赵宇;杨奉玲;郑永波;杜进涛;娄麟

    目的:研究鼓室内注射布地奈德(BUD)治疗12岁以上儿童及成人分泌性中耳炎(OME)患者的长期疗效及对主观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将180例OME患者按照单盲、随机、平行对照原则分为BUD组、地塞米松注射液组(DEX对照组)和0.9%NaCl溶液组(NS对照组),分别行鼓室内注射BUD(0.5 mg/ml)、DEX(5 mg/ml)、NS(1 ml),每周1次,同时记录每次治疗情况和患者主观症状评分,直至治愈或退出,治疗结束后随访3年.使用生存曲线图分析3组患者疗效差别,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3组患者主观症状改善程度.结果:在控制了病程、抽出液体体积与抽出液体性状及其他因素的作用后,治疗方式为BUD组的患者治疗结果无效或复发的危险性是NS对照组患者的0.131倍(95%CI 0.053-0.354).生存曲线示BUD组96.6%(57/59)的患者有效保持时间为3个月以上,83.1%(49/59)的患者有效保持时间为1年以上,81.4%(48/59)的患者有效保持时间为3年以上;DEX对照组73.2%(41/56)的患者有效保持时间为3个月以上,46.4% (26/56)的患者有效保持时间为1年以上,42.9%(24/56)的患者有效保持时间为3年以上;NS对照组50.8%(33/65)的患者有效保持时间为3个月以上,26.2%(17/65)的患者有效保持时间为1年以上,20.0%(13/65)的患者有效保持时间为3年以上.3种药物鼓室内注射对于OME的纵向疗效从高到低依次为BUD、DEX、NS(P<0.05).BUD组在改善耳闷症状方面优于DEX组和NS组,同时前两者改善主观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均优于NS组(P<0,05).试验过程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及后遗症.结论:鼓室内注射BUD是治疗12岁以上儿童及成人OME患者长期、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法.

  • 54例分期鼓室成形术的随访分析

    作者:韩宇;陈俊;岳波;陈阳;查定军;邱建华

    目的:通过对计划行分期鼓室成形术的54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术中情况以及实际完成二期听骨链重建术的19例患者的术后听力疗效进行分析,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分期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因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拟行分期鼓室成形术的患者54例(54耳),均已完成一期手术,鼓室均植入硅胶片预防粘连.已有19例完成二期听骨链重建术,其中10例植入完全人工听骨TORP,9例植入部分人工听骨PORP.听力水平以500、1 000、2 000和4 000 Hz的平均气骨导差(ABG)计算.结果:54例患者中,45例鼓室及咽鼓管口黏膜肿胀,18例鼓室纤维粘连,12例镫骨底板固定或被硬化灶包埋.54例患者一期手术前平均ABG为(38.26±7.88)dB.已完成二期手术的19例患者,一期手术前平均ABG为(39.21±7.05)dB,二期手术前平均ABG为(38.82±11.43)dB,二期手术后为(21.77±11.92)dB.患者二期手术术后听力较一期及二期手术术前听力均有显著性提高(P<0.01).此外,另3例患者一期手术后半年平均ABG为(10.42±10.63)dB,因听力尚可,故推迟行二期手术.随访至今,54例患者均未出现面瘫、感染等中耳手术并发症.结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中有不适宜一期听骨链重建者可采用分期治疗,以达到较好的听力康复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外耳道后壁重建治疗难治性中耳残腔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熊伟;王林娥;刘韵;彭哲;谢静;龚树生

    目的:观察外耳道后壁重建治疗难治性中耳残腔炎的疗效.方法:对5例难治性术后残腔炎患者在彻底清除中耳乳突残留病灶的基础上,用羟基磷灰石陶瓷(HA)作外耳道后壁支架,并转移带蒂颞肌筋膜覆盖在移植物表面以重建外耳道后壁,视术中鼓室探查状况行鼓室成形术,术后1、3、6、12个月定期复查.结果:5例患者术后3个月均能干耳,其中3例听力提高,气骨导差在20 dB之内;1例听力无变化;1例患者听力下降.3例患者外耳道后壁完全上皮化;1例HA中心部分裸露,周边部分均已上皮化,外耳道不与乳突腔相通,且术后1年复查CT时发现其鼓室胆脂瘤复发,经过修正手术并且在保留重建的外耳道后壁的基础上清理胆脂瘤,术后复查胆脂瘤未再复发;另外1例术后3个月外耳道近外侧皮肤与重建外耳道后壁之间出现瘘道,再次手术予以肌骨膜瓣修补瘘道,术后3个月复查瘘道修复且外耳道后壁均上皮化.全部患者均未出现面瘫、外耳道狭窄等术后并发症,所有患者对手术效果表示满意.结论:HA加转移带蒂颞肌筋膜重建外耳道后壁是治疗难治性中耳残腔炎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推广.

  • 北京地区中耳炎有效抗生素的筛选

    作者:朱颖兰;李万鑫;刘军

    目的:探讨中耳炎预防和控制感染的有效抗生素的筛选,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取198例中耳炎患者的中耳脓性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根据临床是否常用、是否有耳毒性等因素筛选中耳炎抗感染的一线和二线药,并总结用药的疗效.结果:198例中21例无普通细菌生长;177株中常见的致病菌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6株(20.34%)(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利福平等敏感),铜绿假单胞菌30株(16.95%)(美洛培南、亚胺培南、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哌拉西林等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26株(14.69%)(利奈唑烷、万古霉素、苯唑西林、庆大霉素、左旋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莫西沙星等敏感).经验性用药:局部用左氧氟沙星滴耳液,哌拉西林、莫西沙星(成人)作为一线药,二线头孢他定.术后有3例感染,经全身、局部敏感药物和换药痊愈.结论: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合理筛选有效抗生素有利于减少中耳炎术后感染并发症.

  • 鼓室硬化患者手术前后骨导听力变化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珂;马芙蓉;宋为明;潘滔;柯嘉;辛颖;张绍兴;陶立元

    目的:分析鼓室硬化患者手术前后骨导听力的变化,并探讨其可能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确诊为鼓室硬化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30例患者中,患侧术前骨导平均阈值为(21.06±8.88)dBHL,健耳术前骨导平均阈值为(16.78士8.97)dBHL,术前患耳骨导听阈的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t=3.072,P<0.01).鼓室硬化患者骨导平均阈值、气导平均阈值和骨气导间距术后均较术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前骨导阈值在2 000 Hz处高,为(25.17士10.95)dB.术后骨导阈值在500、1 000、2 000 Hz 3个频率上的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鼓室硬化患者行乳突切开十鼓室成形术,术后骨导听阈较仅行鼓室成形术者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鼓室硬化可导致患者骨导阈值升高;清除鼓室硬化灶的同时处理鼓窦及乳突的病灶以及重建传声结构,不仅可改善气导听力和缩小骨气导间距,而且还能使术后骨导听力显著改善.

  • 中耳胆脂瘤并发周围性面瘫的外科手术治疗(附22例报告)

    作者:陈林军;韩维举;申卫东;刘军;戴朴;杨仕明;韩东一

    目的:总结中耳胆脂瘤并发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2例中耳胆脂瘤并发周围性面瘫患者,根据面神经损伤的部位、范围和程度分别采用面神经减压、耳大神经移植桥接术修复面神经,按House-Brackmann法对面神经功能进行分级;应用SPSS17.o对手术前后面神经功能分级进行Spearman相关性检验.结果:手术探查见胆脂瘤主要位于上鼓室、乳突和鼓窦,并以破坏面神经水平段为主.22例患者中面神经水肿19例,其中鞘膜完整15例,鞘膜缺损4例,均行面神经减压术,术前面神经功能H-B分级Ⅲ级6例、Ⅳ级6例、Ⅴ级6例、Ⅵ级1例,术后Ⅰ级15例、Ⅱ级3例、Ⅳ级1例;22例患者中面神经断裂3例,均行耳大神经移植桥接术修复面神经,术前面神经功能均为Ⅵ级,术后Ⅳ级1例、Ⅴ级2例.2周内手术者92.3%(12/13)面神经功能恢复到Ⅰ~Ⅱ级.结论:中耳胆脂瘤并发面瘫时,在完全切除胆脂瘤的前提下尽早行面神经减压,可获得较好的面神经功能恢复;面神经断裂者可行耳大神经移植桥接术修复面神经,可获得面神经功能部分恢复.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