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 림상이비인후두경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影响因子: 0.8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1781
  • 国内刊号: 42-1764/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38-146
  • 曾用名: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8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孔维佳 黄选兆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生命早期过敏相关的疾病发生率及其诱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纪东;程静;赵军;桂晓钟

    目的:探讨儿童期过敏及过敏相关病症的发生率以及诱发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5例3~4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参与关于皮肤、哮喘和鼻炎症状的问卷调查并进行血清学检验包括总IgE,屋尘螨和粉尘螨特异性IgE.危险因素的分析采用逻辑回归分析,并计算比值比和95%的置信区间.结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自报的既往病史中,43%(88例)有哺乳期湿疹史,25%(51例)有吼喘史.自报现有的症状为:19%(38例)有反复皮疹,16%(33例)有反复吼喘,46%(95例)有鼻炎症状.33%(68例)现阶段无症状.哺乳期湿疹史(OR[95%CI]:2.76[1.10-3.40],P<0.05)和吼喘史(OR[95%CI]:2.40[1.22-4.73],P<0.01)是发生鼻炎症状的危险因素.血清学检验显示,尘螨特异性IgE的阳性率为24%,是发生鼻炎症状的危险因素(OR[95%CI]:2.10[1.09-4.07],P<0.05),但与哮喘症状无关.结论:哺乳期湿疹和尘螨过敏是在儿童期诱发呼吸道症状的危险因素.儿童期的尘螨过敏性呼吸道症状是从鼻炎症状开始的.

  • 特异性免疫治疗的相关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鲁爱武;汪志伟;邓少芳;伍慧卿;孙宝清;郑佩燕

    目的:探讨特异性免疫治疗(SIT)前后变应性鼻炎(AR)患者体内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规律,寻求评估SIT疗效的一种生物学指标.方法:应用ALK屋尘螨疫苗对100例AR患者进行SIT治疗,分析治疗前、治疗17周及57周血清屋尘螨sIgE、IL-4、IL-5、IL-8、IL-10、IL-13、IL-17、IFN-γ和TNF-α的水平,同时收集患者鼻部症状的综合评分,比较这些免疫指标的差值与鼻部综合评分降幅的相关性.结果:IL-5、IL-8、IL-10、IL-13、IL-17和TNF-α这6种细胞因子的水平在SIT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差异.SIT治疗前及治疗57周血清IL-5水平与屋尘螨sIgE水平呈正相关(P<0.05).治疗前与治疗17周,血清IL-5、IL-17水平的变化与鼻部症状评分降低幅度呈正相关(P<0.01).治疗17周与治疗57周,血清IL-10、IL-13、TNF-α水平的变化与鼻部症状评分降低幅度呈负相关(P<0.01).治疗前与治疗57周,血清IL-13、IL-17、TNF-α水平的变化与鼻部症状评分降低幅度呈正相关(P<0.05),血清IL-10水平的变化与鼻部症状评分降低幅度呈负相关(P<0.01).结论:细胞因子(IL-4、IL-5、IL-8、IL-10、IL-13、IL-17、IFN-γ和TNF-a)在SIT治疗AR的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可客观反映SIT免疫状态.

  • DDR2和MMP-13在中耳胆脂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许连方;孙文忠

    目的:研究在中耳胆脂瘤上皮组织中盘状结构域受体2 (DDR2)、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的表达水平,探讨两者在中耳胆脂瘤骨质破坏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DDR2、MMP-13在30例中耳胆脂瘤上皮组织和10例外耳道正常上皮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其表达进行定量分析,分析两者在中耳胆脂瘤上皮组织中的表达与骨质破坏程度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在中耳胆脂瘤上皮组织中DDR2及MMP-13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显著高于外耳道正常上皮组织(P<0.05).DDR2和MMP-13在中耳胆脂瘤上皮组织的表达呈正相关(r=0.738,P<0.01);且两者的表达与骨质破坏程度呈正相关,骨质破坏范围越广,二者的表达越高(P<0.05).结论:DDR2和MMP-13在中耳胆脂瘤的骨质破坏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 318例非综合征型聋人群GJB6基因突变分析(1例同时携带GJB2和GJB6基因缺失突变的耳聋家系)

    作者:郑斌娇;张婷;王辉;唐霄雯;郑静;吕建新;管敏鑫

    目的:了解318例非综合征型聋人群缝隙连接蛋白B6 (GJB6)基因突变的携带情况.方法:利用PCR方法扩增318例非综合征型聋人群GJB6基因编码区,用基因芯片与二代测序法对可能携带致病GJB6突变家系全体成员进行118个已知的耳聋基因检测.结果:绘制了318例中国汉族非综合征型聋人群的GJB6基因突变频谱,发现1例同时携带GJB6和GJB2基因缺失突变的中国汉族非综合征型聋家系,经临床和分子遗传学分析发现,该家系成员在发病年龄、听力曲线和听力损失程度上存在差异.突变分析显示,该家系成员同时携带了GJB2基因235 delC+/-突变和GJB6基因228 delG+/-突变.其中,GJB6基因228 del G缺失突变是未报道过的新的位点变异.该缺失位于GJB6基因高度保守的编码区,在19个物种中的保守性指数达100%.结论:GJB6基因228 del G缺失突变导致框架移码,转录时在第81位提前出现终止密码子,翻译的多肽比野生型蛋白少了181个氨基酸,可能是新的非综合征型聋相关的致病突变,但仍需进一步的功能研究验证.

  • 布地奈德盐水鼻腔冲洗治疗儿童鼻-鼻窦炎疗效分析

    作者:唐力行;高娟;张亚梅

    目的:研究鼻腔冲洗对儿童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并比较鼻腔冲洗与传统鼻用激素治疗以及不同冲洗方法间的疗效差异.方法:将75例鼻-鼻窦炎患儿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20例)、布地奈德组(20例)、布地奈德-生理盐水组(20例)和高渗盐水组(15例),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对所有患儿的黏液纤毛清除时间、鼻腔情况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评估分析.结果:治疗后各组的糖精清除时间、鼻腔情况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组之间疗效比较,布地奈德-生理盐水组优,以下依次为布地奈德组、高渗盐水组、生理盐水组,且各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腔冲洗对鼻-鼻窦炎患儿具有明确疗效.单独使用盐水鼻腔冲洗的疗效不及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的局部使用,在鼻腔冲洗液中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可起到效果叠加的作用,使疗效更为突出.

  • 鼓膜完整的鼓室硬化患者临床特点及其手术疗效分析

    作者:庄惠文;熊观霞;吴旋;陈锡辉

    目的:探讨鼓膜完整的鼓室硬化患者的病史、听力学、影像学及手术治疗特点,为术前诊断及处理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对资料完整的9例(16耳)鼓膜完整的鼓室硬化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各患者采用不同的听骨链重建术.对比术前、术后纯音听阈和耳内镜结果,计算气骨导差及气骨导差改善值.结果:术后3个月复查,耳内镜下所有患者鼓膜完整.耳鸣消失或改善5侧,平均气导为(40.33±11.48)dB,骨导为(27.34±8.46)dB,气骨导差为(13.16±9.85)dB,术后3个月的气骨导差明显小于术前(P<0.05).结论:鼓室硬化患者多呈混合性聋,除了慢性炎症刺激外,鼓膜切开置管可能是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形态学及影像学是其与耳硬化症鉴别的主要特点.积极的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 各年龄段全聋型特发性突聋的临床分析

    作者:敖敏;戚星;邓洁;徐刚;唐兴华;何刚

    目的:研究各年龄段全聋型特发性突聋的临床预后.方法:179例全聋型特发性突聋患者,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5组,即儿童组(≤13岁)、青年组(14~44岁)、中年组(45~59岁)、老年前期组(60~74岁)、老年组(≥75岁).根据初始听力损失程度分为3组:81 dB组(81~89 dBHL)、90 dB组(90~99 dBHL)、100 dB组(≥100 dBHL).常规综合治疗方法包括糖皮质激素、改善内耳微循环类药物、神经营养药物、饱和氧及高压氧治疗等,根据年龄及体重用药.结果:青年组患者(83/179,46.4%)多(P<0.05),其次为中年组(57/179,31.8%)(P<0.05),再次为老年前期组(26/179,14.5%)(P<0.05),儿童组(8/179,4.5%)与老年组患者(5/179,2.8%)少.全聋型患者中儿童组和老年组无痊愈者,其余组痊愈者均少.各年龄组全聋型突聋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聋型突聋中,100 dB组患者多(108/179,60.3%)(P<0.05),81 dB组(39/179,21.8%)与90 dB组(32/179,17.9%)患者比例相近(P>0.05).81 dB组突聋疗效(25/39,64.1%)与90 dB组(18/32,56.2%)相近(P>0.05),81 dB组与90 dB组疗效均优于100 dB组(24/108,22.2%)(P<0.05),100 dB组的疗效降低了全聋型突聋的疗效.伴眩晕(95/179,53.1%)与不伴眩晕者(84/179,46.9%)比例相近(P>0.05),不伴眩晕者突聋疗效(43/84,51.2%)优于伴眩晕者(24/95,25.3%)(P<0.05).81 dB组不伴眩晕者(31/39,79.5%)多(P<0.05),90 dB组(18/32,56.2%)次之(P<0.05),100 dB组伴眩晕者多(73/108,67.6%)(P<0.05).81 dB组(21/31,67.7%)与90 dB组不伴眩晕者(11/18,61.1%)突聋疗效相近(P>0.05),均优于100 dB组不伴眩晕者(11/35,31.4%)疗效(P<0.05).结论:100 dB组伴眩晕者多,将全聋型突聋患者以100 dB为分界,可获得预测显效率、愈合率、总有效率高低的重要预后信息.

  • 小剂量庆大霉素鼓室内注射治疗难治性梅尼埃病对听力影响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晓宇

    目的:研究小剂量庆大霉素鼓室内注射治疗难治性梅尼埃病对听力的影响.方法:对140例难治性梅尼埃病患者行鼓室内注射小剂量庆大霉素治疗.治疗2周后进行1年的随访,比较治疗前后的疗效.对所有患者行纯音听力检查,比较分析患者用药前后言语听阈以及对听阈变化的影响.结果:治疗1年后,120例患者(失访20例)的总控制率达到91.7%;患者的言语测听值1.0、2.0、3.0 kHz的平均值分别为(67.2±2.1)dB和(65.5±2.0)dB,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86,P>0.05);治疗前和治疗1年后,患者1~3 kHz以及8 kHz的听阈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耳鸣、耳闷的发作情况显著减少,总发生率从治疗前的7%降到治疗后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难治性梅尼埃病,小剂量庆大霉素鼓室内注射有较肯定的临床疗效,并且对听力无明显影响,值得推广.

  • 鼻中隔肌上皮癌1例

    作者:李春苗;巴云鹏

  • 70°镜下额隐窝气房功能性开放术

    作者:周建波;梁陈思胜;肖旭平;王继华;陈义

    近年来,我们在70°内镜直视下利用角度手动吸切器械,对28例(52侧)慢性鼻窦炎合并额窦炎患者进行额隐窝气房功能性开放术,经规范药物及内镜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15-06-2015-08在我院经CT确诊为慢性鼻窦炎(含额窦炎),药物保守治疗无显效而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18~75岁,平均39岁;平均病史1年8个月.患者主诉包括鼻塞、眉心疼痛、眼胀、头昏、嗅觉减退或丧失等;其中有25例伴有筛窦病变,27例伴有上颌窦病变,20例伴有蝶窦病变;病变类型中慢性鼻窦炎并鼻息肉25例,单纯慢性化脓性鼻窦炎3例;15例(30侧)既往有内镜鼻窦/鼻息肉手术史,过敏原点刺阴性,无哮喘及阿司匹林不耐受等病史.

  • 感染性先天性耳前瘘管术前MRI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存强;孙志强;顾韵泽;李浩林;贺顺岭;原子扬;王文娜;刘晓琨

    先天性耳前瘘管(congenital preauricular fistula)是临床上常见的外耳畸形[1],瘘管多位于耳轮脚前皮下软组织内,呈树枝状蔓延,一旦感染容易反复发作,术中遗漏瘘管、隐匿脓肿等是瘘管术后容易复发的原因.如果术前准确评估感染瘘管的位置、分布走向及其管周脓肿的有无,术中切除完全,可以明显降低耳前瘘管术后复发率[2-3].本研究对20例感染性先天性耳前瘘管患者行MRI检查,探讨MRI对感染性先天性耳前瘘管的诊断及术中辅助价值.

  • 泪道置管在鼻内镜泪前隐窝入路手术中的作用

    作者:李长国;刘静;刘兵

    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上颌窦手术,是一种有效切除上颌窦肿瘤等病变的手术入路,疗效确切、能够保留鼻腔外侧壁黏膜、下鼻甲等重要解剖结构和功能,主要用于内翻性乳头状瘤等上颌窦病变.但因手术需要切开分离鼻腔外侧壁黏膜,并去除鼻腔外侧壁骨质及骨性鼻泪管等结构,有损伤膜性鼻泪管及开口的可能.为了预防鼻泪管损伤的发生,我们采用泪道置管标记鼻泪管,报告如下.

  • Testin基因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张飞;尹述成

    目的:研究人鼻咽癌中候选抑癌基因Testin的表达,并分析其与鼻咽癌患者的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分化程度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鼻咽癌组织及对应正常组织中Testin表达的差异,并分析Testin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45例配对人鼻咽癌组织中,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Testin在鼻咽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37.8%(17/45),而在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8.9%(40/45);鼻咽癌组织中Testin 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1),Western blot技术示鼻咽癌组织中Testin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正常组织(P<0.01);Testin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与性别、年龄无明显关系(P>0.05),而与鼻咽癌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转移及其分化程度有相关性(P<0.05).结论:Testin基因在鼻咽癌中表达下降,且与转移及分化程度相关,其低表达在鼻咽癌的侵袭转移及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可能是一种潜在的抑癌基因,并且可能成为鼻咽癌侵袭转移和判断其恶性程度的一个指标.

  • 布地奈德鼓室内注射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聋

    作者:孙饶奚;赵宇;刘军

    目的:观察初始治疗无效的突发性聋患者行鼓室内糖皮质激素注射的疗效,探讨激素在难治性突发性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难治性突发性聋患者90例,采取随机对照的方法进行临床研究.90例患者分为3组,每组30例.试验组选择鼓室内注射布地奈德,对照组1选择注射地塞米松,对照组2选择不行鼓室内注射,而是继续全身用药.试验组和对照组1每周注射3次,隔天1次,注射2周,治疗结束后再次复查纯音测听及初始言语分辨率(SDS);对照组2继续予前列地尔、甲钴胺、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三七总皂苷注射液及静脉用高压氧液治疗,10d后复查纯音测听及SDS.结果:按照受损频率平均听阈提高10 dB以上为有效,试验组有效率为26.7%(8/30),对照组1为30.0%(9/30),对照组2为6.7% (2/30),3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对照组1、对照组2的平均PTA提高分别为(5.0±11.1)dB、(4.2±12.5)dB及(0±3.33)d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试验组与对照组1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2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1与对照组2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对照组1、对照组2的盲语分辨提高率分别为16.7%、12.0%及4.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布地奈德鼓室内注射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聋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其治疗效果与地塞米松相当.鼓室内激素注射可作为难治性突发性聋患者的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

  • 低龄儿童经圆窗径路微创人工耳蜗植入术

    作者:马静;阮标;毛志勇;李树聆;高映勤;林垦;张铁松

    目的:探讨低龄儿童(≤3岁)采用圆窗径路行微创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手术方式及其效果.方法:160例双侧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低龄患儿中,双侧中耳、内耳正常144例,Mondini畸形4例,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12例.经圆窗径路行人工耳蜗植入术,采用奥地利MED-EL人工耳蜗.结果:160例患儿中,148例(92.5%)经圆窗径路行人工耳蜗植入术;12例圆窗暴露困难,经鼓岬开窗植入.单侧植入158例,双侧2例.术后随访8个月~3年,无脑脊液耳漏、面神经损伤等手术并发症,开机后人工耳蜗工作正常.结论:经圆窗径路人工耳蜗植入术对于双侧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低龄儿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术式.

  • 听觉刺激对听觉功能发育的影响

    作者:王子健;潘滔;马芙蓉

  • 氧化应激在鼻窦炎鼻息肉组织重构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王媛媛;陈璐

  • 咽鼓管及咽鼓管功能障碍相关疾病的发生与治疗

    作者:杨乐;龚平桂;郑明奋;赵向东;刘昀逸;彭宏

  • 听觉剥夺对大鼠听力的影响及生长相关蛋白-43在大鼠听皮层的可塑性表达研究

    作者:单珊;苗玉花;李晓明

    目的:研究在药毒性听觉剥夺后大鼠发育的不同时期耳蜗内电刺激后生长相关蛋白-43 (GAP-43)在听皮层的表达情况,探索听觉系统损伤后修复的神经可塑性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测对照组、药毒性听觉剥夺组(OAD组)、传导性听觉剥夺组大鼠听阈.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对照组、药毒性听觉剥夺组和早期、晚期耳蜗内电刺激组所有标本中GAP-43在大鼠听皮层的阳性神经元表达变化及应用RT-PCR方法检测GAP-43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早期耳蜗内电刺激(EIS1)后,GAP-43在大鼠听皮层免疫反应性急剧升高,平均每高倍视野阳性神经元数高达120.00±5.29/HP,与刺激前(OAD4W,93.25±4.30/HP)相比明显升高(EIS1/OAD4W,129.1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耳蜗内电刺激(EIS2,102.50±4.02/HP)后GAP-43在大鼠听皮层表达与早期刺激有平行的变化模式,与刺激前(OAD8W,81.67±3.76/HP)相比阳性神经元数亦明显升高(EIS2/OAD8W,123.74%±2.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晚期刺激后阳性神经元增加的标准化率分别为45.53%和31.05%,早期刺激比晚期刺激的效果明显,且有与GAP-43蛋白在大鼠听皮层的表达模式平行的mRNA表达.结论:GAP-43是标记神经轴突再生、修复的间接指标,可作为突触可塑性的重要标志.

  • DOTAP脂质体介导VEGF基因转染人脂肪干细胞及目的基因的表达

    作者:陈犹白;张启旭;ButlerCE;吴叶文;张丽萍;董江陵;陈聪慧;韩岩

    目的:研究脂质体介导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转染人脂肪干细胞(hASCs)及VEGF的表达.方法:胶原酶消化吸脂术脂肪,收获细胞沉淀,培养至第4代时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型,并诱导其成脂成骨分化,鉴定为hASCs.转染组利用DOTAP脂质体将pIRES2-EGFP-VEGF质粒转入hASCs,对照组为脂质体空载.免疫荧光染色检测hASCs内VEGF的表达,ELISA检测上清液中VEGF浓度的变化.结果:1 ml吸脂术脂肪可得到(4.38±0.21)×105个细胞,第4代时hASCs高表达CD90(81.49%),低表达CD19 (6.37%)、CD31 (14.91%)、CD34(17.56%)和CD45(15.39%),诱导分化后油红O和茜素红染色均呈阳性.分光光度计显示质粒DNA浓度为595 ng/μl.转染组hASCs表达GFP和VEGF,转染效率为(43.69±18.53)%;对照组不表达GFP,但表达较低的VEGF.转染组VEGF的光密度是对照组的2.13倍,其上清液中的VEGF浓度随时间显著上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OTAP脂质体可成功将pIRES2-EGFP-VEGF质粒转入hASCs,转染后的VEGF表达和分泌水平显著提高.

  • 梅尼埃病和前庭性偏头痛

    作者:余力生;司峰志;马鑫;韩琳;静媛媛

    梅尼埃病(Meniere disease)和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是常见的自发发作性眩晕疾病,目前两种疾病都是症状诊断,没有实验室检查作为确诊依据.虽然发病机制不同,但无论病因、诱因、临床表现二者均有相似之处,因此两者鉴别非常有挑战性,尤其在疾病的早期更加困难,而且临床上两种疾病同时存在的情况也不少见.本文对梅尼埃病、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标准和症状进行比较,以期找到更具特征的鉴别点.

  • 眩晕领域应重视精神心理性眩晕

    作者:吴子明;孙新宇

    眩晕在10岁以上人群中的患病率超过3%,其中约20%与精神因素相关,眩晕与精神因素的交互影响有其解剖学和生理学的基础.器质性眩晕症患者中40%~60%伴有精神症状或心理障碍,包括焦虑、抑郁、躯体化障碍和人格障碍等.眩晕/头晕可能是器质性眩晕症的症状,也可能是器质性眩晕伴发的精神心理障碍,或仅仅是精神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眩晕的预后因其临床类型和疾病种类差异很大,准确诊断和恰当处理尤为重要.

    关键词: 眩晕 头晕 焦虑 抑郁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