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临床外科杂志

临床外科

临床外科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Surgery 림상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湖北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湖北分会
  • 影响因子: 0.7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6483
  • 国内刊号: 42-133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18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邹声泉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膀胱癌组织中PTEN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

    作者:张建华;杨为民;周四维

    目的研究膀胱癌组织中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之间的关系,评价PTEN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2例膀胱癌组织和18例良性膀胱病变组织中PTEN的表达和MVD,同时结合肿瘤分期分级进行分析.结果 62例膀胱癌组织中PTEN阳性率为53.23%(33/62),18例良性膀胱病变组织PTEN全部阳性表达;PTEN的表达与肿瘤分级密切相关(P<0.05);肿瘤组织MVD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织;PTEN表达与MVD呈负相关(P<0.05).结论 PTEN基因突变或缺失所导致的表达障碍可能在膀胱癌的恶性进展和血管生成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 添加谷氨酰胺的营养支持对肝功能不全患者术后的影响

    作者:胡青钢;郑启昌

    目的评价手术后使用添加谷氨酰胺的营养支持对肝功能不全患者胃肠黏膜功能、免疫功能及肝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1)10例健康志愿者取血行PCR检测细菌DNA作为空白对照;(2)4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使用不含谷胺酰胺的全肠外营养组(TPN)与使用含谷氨酰胺的全肠外营养组(GTPN),每组20例.两组在外科手术后以等氮等热卡营养摄入行全胃肠外营养10 d,分别于手术后第5天和第10天观察比较患者血生化指标、胃肠道通透性指标及免疫学指标.结果 (1)健康志愿者外周血行PCR检测细菌DNA结果均为阴性.(2)TPN组和GTPN组患者术后5 d血浆转氨酶水平与术前相比升高,术后10 d GTPN组血浆转氨酶水平明显高于TPN组(P<0.05).(3)GTPN组术后第10天血浆总蛋白(TP)水平与白蛋白(ALB)水平与术前相比无明显降低(P>0.05),TPN组则明显降低(P<0.001).(4)GTPN组手术后第10天肠黏膜通透性无明显升高(P>0.05),TPN组则升高明显(P<0.05).(5)术后第10天GTPN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比值明显高于TPN组(P<0.01),GTPN组术后10 d IL-6浓度未见明显变化,TPN组IL-6浓度明显升高(P<0.01).结论肝功能不全患者手术后使用添加谷氨酰胺的营养支持可以较好地维护术后血浆蛋白水平,保护肠黏膜屏障,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但有可能影响患者的肝功能.

  • 囊性脑膜瘤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江普查;袁先厚

    目的分析和探讨囊性脑膜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993年1月至2002年7月收治的18例颅内囊性脑膜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实质及囊壁全切11例,肿瘤全切加囊壁部分切除5例,肿瘤及囊壁大部分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和严重并发症.结论脑膜瘤由于囊性变而加速了病情发展,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且往往误诊为其他性质的病变,应尽早手术,手术多能全切病变而取得较好的疗效.

  • 颈椎前路减压高分子材料Solis颈椎间融合器植入术

    作者:柏传毅;王坤正;党晓谦;时志斌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减压Solis椎体间融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5例颈椎疾病患者采用前路减压Solis植入,随访3~36个月,采用JOA评分法观察术后神经功能恢复,X线检查观察融合节段的融合时间,融合节段屈伸位Cobb角改变,椎间高度的改变情况.结果神经功能JOA评分法术后12个月优良率91.3%.影像学检查,所有病例手术节段均在3个月内融合,融合率100%,融合节段屈伸位Cobb角改变小于5°,手术节段椎间高度增加1~2 mm,术后长36个月无椎间高度丢失.结论 Solis用于颈椎疾病的治疗融合率高,融合后稳定性好,神经功能改善优良率高,术后撑开椎间高度丢失低.

  • 膀胱灌注黏膜黏附化疗药物HPC-MMC预防肿瘤复发的疗效观察(附46例报告)

    作者:宋晓东;周四维;叶章群;曾进;杨为民

    目的探讨黏膜黏附化疗药物HPC-MMC预防肿瘤复发的效果.方法对46例表浅膀胱癌患者于TURBt术后随机分两组行膀胱灌注化疗,黏膜黏附化疗药物组20例,以20 mg/20 ml 1%HPC-MMC膀胱灌注;MMC组26例,以20 mg/20 ml MMC膀胱灌注.疗程1年.HPC-MMC组总灌注次数少于MMC组4次.随访6~36个月.结果 HPC-MMC组未发现出血性膀胱炎,无明显尿路刺激症状.平均随访27.4个月,7例复发,1年复发率为16.7%,3年总复发率38.9%.MMC组平均随访26.8个月,9例复发,1年复发率为22.7%,3年总复发率40.9%.结论黏膜黏附化疗药物HPC-MMC膀胱灌注防止肿瘤复发优于单用MMC,同时可降低副作用,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

  • 腺性膀胱炎39例诊疗体会

    作者:石涛;杨为民;郭永连;张小平;王志新;冯强;张大虎;丁志勇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诊断与治疗效果,提高腺性膀胱炎的诊治水平.方法对39例腺性膀胱炎采用经尿道电切汽化术加膀胱灌注治疗.结果 37例随访8~85个月,平均52个月.26例治愈,9例好转(在8~17个月复发),2例术后18~43个月恶变膀胱癌.结论在解除膀胱出口梗阻的前提下经尿道电切、气化加膀胱灌注是腺性膀胱炎的有效治疗方法.腺性膀胱炎有潜在恶变倾向,需长期随访复查.

  • 分化型甲状腺癌中VEGF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江现强;刘志明;赫军;陆云飞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分化型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甲状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7例分化型甲状腺癌、45例甲状腺良性病变和19例正常组织标本中的VEGF表达.结果 VEGF在分化型甲状腺癌、甲状腺良性病变和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9%、17.8%和10.5%,甲状腺癌中VEGF阳性表达与良性病变及正常组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强阳性表达在T3/T4、预后不良及复发组甲状腺癌中有更高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表达与预后指数呈正相关(r=0.320,P=0.015).结论甲状腺组织中VEGF过表达可作为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一个辅助诊断和预后判断的指标,有助于预后不良的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筛选和鉴别.

  • 自体肾移植结合腔道碎石技术治疗复杂性肾铸形结石的临床意义及疗效观察

    作者:潘铁军;李志强;文瀚东;谢森;沈国球;郭骏

    目的探讨自体肾移植结合腔道碎石技术治疗复杂性肾铸形结石的临床意义.方法随访3例自体肾移植结合腔道碎石技术治疗复杂性肾铸形结石患者,通过复查3例患者术前、术后短期及长期肾功能变化来了解此术式对于患者肾功能的影响.结果 3例患者术后短期及长期肾功能均良好.结论自体肾移植结合腔道碎石技术充分结合了腔道碎石技术与离体肾技术之优点,为复杂性肾铸形结石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更为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 上皮型钙黏蛋白复合体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庞俊;杨嗣星;王玲珑

    目的探讨上皮型钙黏蛋白复合体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与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α-连接素、β-连接素(α-ctn、β-ctn)在60例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60例膀胱癌标本中,E-cad,α-ctn及β-ctn膜异常表达率为68.3%(41/60)、66.7%(40/60)和61.6%(37/60),三者膜异常表达率在低分化肿瘤中显著高于高分化肿瘤,浸润型显著高于表浅型;在复发性肿瘤中,E-cad和β-ctn膜异常表达率显著高于初发性肿瘤,而α-ctn在两者中无明显差异.结论在膀胱癌中普遍存在上皮型钙黏蛋白复合体的异常表达,其表达下调与膀胱癌的恶性程度有关,尤其是E-cad和β-ctn表达下调是判断膀胱癌复发的有用指标.

  • 肾动静脉瘘的血管造影诊断与超选择性栓塞治疗(附19例报告)

    作者:冯亮;李冬水;孙庭;陈卫民;谢平

    目的总结肾动静脉瘘的诊治经验,提高肾动静脉瘘的诊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例肾动静脉瘘患者诊治的临床资料.结果 19例肾动静脉瘘患者经肾动脉造影明确诊断,并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全部治愈.随访5个月至3年,无症状复发.结论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和栓塞术是诊治肾动静脉瘘的重要方法.

  • 锁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方法与疗效分析

    作者:廖有乔;赵猛;何明武

    目的比较3种方法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探讨治疗锁骨骨折的佳方法.方法采用3种方法治疗102例锁骨骨折,其中克氏针(Ⅰ组)35例、钢板(Ⅱ组)37例、外固定支架(Ⅲ组)30例.结果随访时间8~18个月,骨折愈合优良率:Ⅰ组60.00%,Ⅱ组64.86%,Ⅲ组93.33%.Ⅲ组愈合率与Ⅰ、Ⅱ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针对不同的骨折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可取的满意的效果,外固定支架治疗粉碎性锁骨骨折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 儿童猫抓病诊治分析

    作者:周曙光;陈建雯;许恩;张建林;徐伟珏;龚代贤

    目的探讨儿童猫抓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1993年1月至2004年8月收治的15例猫抓病患儿,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3~14岁.所有患儿均经手术治疗,病理确诊.结果 15例患儿经抗生素和手术治疗后,均治愈并且无复发.结论对儿童猫抓病及早明确诊断和合理治疗,对其痊愈和并发症的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

  • 成人胆总管囊肿多次手术原因分析

    作者:江华;何小东;郑朝纪;张震寰;张建希;刘卫;李秉璐;赵玉沛

    目的总结成人胆总管囊肿再手术的原因及外科处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年1月至2004年1月收治的22例多次手术治疗的成人胆总管囊肿患者病例资料.结果 22例患者共行53次手术治疗,累计接受2次手术者17例(77.3%),3次手术者2例(9.1%),4次手术者2例(9.1%),5次手术者1例(4.5%).再手术原因主要是吻合口狭窄、胆石症及胆道炎症.结论及时明确诊断、切除囊肿及注意解除肝内胆管狭窄是避免多次手术的要点.

  • 医用几丁糖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椎管瘢痕粘连的临床应用

    作者:卢立炳;周茹建;王宝虎;王小军;徐俊涛

    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硬膜周围纤维化与瘢痕组织形成可引起硬膜和神经根周围粘连、硬膜囊受压、神经根滑动受限,以致引起再发性根性坐骨神经痛,出现症状反复,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疗效不佳或手术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我院于2000年5月至2004年5月来采用几丁糖(上海其胜生物材料技术研究所研制)涂布预防椎管术后硬膜外瘢痕组织形成及硬膜或神经根粘连12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外伤性小肠内疝八例诊治分析

    作者:张煜;王谦;刘邦芝;嘉玉成;彭纲;李军

    外伤导致的内疝比较少见,目前国内尚未见类似的报道.我科自1995年5月~2002年12月所收治的腹部外伤238例中,有8例患者术后诊断为小肠内疝,占整个小肠外伤的3.36%.现将其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关键词: 外伤 小肠内疝
  • 保守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160例

    作者:柴平锋;胡世宝;陈炼;夏辉

    我院2000年10月至2003年6月对入院时无明显手术指征的160例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首选非手术治疗,结果6例死亡,现报道如下.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

    作者:周松;陈达丰;李冉冉;晏星

    腹股沟嵌顿疝是外科急腹症之一,若治疗不及时,就会导致嵌顿的疝内容物的绞窄坏死,引起严重的后果.我院对36例嵌顿性腹股沟疝患者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其中绞窄性疝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尿道血管瘤六例治疗体会

    作者:韩青江;刘继红;喻华;王涛

    尿道血管瘤临床上较为少见,随着腔内技术的发展和对本病认识水平的提高,报道逐渐增多.我院15年来共诊治6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 急性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的诊治

    作者:范里;马永刚;刘世清;陶海鹰;彭昊;杜飞

    急性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acute spontaneous spinal epidural hemotomas,ASSEH)是一种临床罕见的疾病,如不能早期诊断,致残率高.我科1990至2003年收治5例ASSEH患者,现报告如下.

  • 不断胸肌的后外侧切口与常规后外侧切口的对比研究

    作者:郭良军;任仰科

    不断胸肌(muscle-sparing)后外侧切口的开胸方法国外于80年代末始有报道.我们从1999年以来开始尝试这种切口,成功地为48例患者施行了手术.现报告如下.

  • 美克尔憩室与小肠重复畸形的术前诊断体会

    作者:沈丽萍;徐伟珏;陈建雯;许春娣;钟捷

    美克尔憩室是一种较常见的小肠发育异常,偶与肠重复畸形伴发.肠重复畸形较美克尔憩室少见.我们回顾2000年1月至2004年5月经手术确诊的美克尔憩室12例,小肠重复畸形2例,现报告如下.

  • 11例肛肠病术后隐性大出血诊治体会

    作者:邱胜民

    肛肠病术后隐性大出血系指一次出血量在200~800 ml,是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如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可导致失血性休克,甚至危及患者生命.2002年2月至2005年2月,我院诊治术后大出血11例,分析如下.

  • 脾脏转移性腺癌一例

    作者:张翀;孙峰;李光;林方才

    患者,男,70岁.2002年4月因右下腹痛伴腹胀20 d在外院诊断为右半结肠癌并手术.术中见肿物位于盲肠并侵及小肠,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病理示盲肠中分化管状腺癌,侵及肠管全层,肠系膜淋巴结转移(1/3).术后化疗两个疗程.患者2003年7月因左上腹部隐痛伴腹胀1个月收住我科.B超示脾脏下极可见一结节,直径5 cm,无包膜,血运丰富,呈不均质性低回声;CT示脾脏增大,内可见一类圆形低密度影,约6 cm×5 cm大小;肝、胆、胰未见异常.

  • 生大黄浸液胃管灌注缓解急性胰腺炎腹胀的临床观察

    作者:黄重光

    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是外科常见的重症急腹症,多数AP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约15%~20%患者恶化发展成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pancreatitis,SAP),并出现器官功能衰竭或局部并发症.腹胀是AP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我院外科2002年10月至2004年10月共收治AP患者41例,利用生大黄浸液胃管灌注缓解腹胀效果明显,报告如下.

  • 可控电凝头的研制及其在下肢静脉曲张电凝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罗奎;孙宗汉;曹扶胜

    导管电凝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是近年来微创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方法之一,因其设备简单,价格便宜,效果良好,深受基层医院的青睐.但其存在不足之处,即目前电凝头的设计很难保证静脉壁的可靠灼伤.为此我们设计研制出可控制电凝头大小的电凝导管,即使静脉腔扩大,也能使电凝头充分和静脉壁接触,达到静脉主干被完整可靠电灼,现报告如下.

  • 胃黑斑息肉病一例

    作者:童向华

    患者,男,40岁,于12年前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行胃大部切除术(毕Ⅱ式,结肠前),术后恢复良好.患者1周前感上腹部胀痛不适,呈阵发性,伴恶心,无呕吐,无腹泻及黑便.查体:腹部平坦,上腹正中可见长约15 cm纵行手术瘢痕,肝脾未触及肿大,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未扪及包块,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双侧手掌和足底可见色素沉着,且双侧对称.

  • 全麻误吸致吸入性肺炎四例

    作者:龚加庆;李雅;周庆贤;李可洲

    全麻患者术中误吸致吸入性肺炎为一种罕见的严重麻醉意外,来势凶险,往往危及生命.1994年6月~2003年6月,我中心共诊治了4例术中误吸致吸入性肺炎患者,男3例,女1例,年龄38~62岁,平均48岁.肝癌、胰头癌、结肠癌、腹膜后恶性肿瘤各1例.

  • 下腔静脉至右心房平滑肌瘤一例

    作者:林智;廖崇先;舒涛;杨谦;单忠贵;邱风;赖可可

    患者,女,47岁.发现心脏肿物半月入院,平时无心悸、气促、咳嗽.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经B超检查发现心内肿物.2年前曾因"子宫血管平滑肌瘤"行"子宫切除术",病理诊断为多发性血管平滑肌瘤.

  • 膀胱肿瘤与尿液分子标志物

    作者:朱伟;曾甫清

    本文主要综述一些尿液分子标记物:Survivin、CK、FDP、NMP、端粒酶、BTA、Lewis X、微卫星不稳定性HA/HAase、bFGF等在膀胱肿瘤的筛查、早期诊断、术后随访应用中的研究进展,以期找到更为敏感、特异、实用的尿液分子标记物.

    关键词: 膀胱肿瘤 标记物
  •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软组织平衡

    作者:何大新;刘兴利;赵亮

    膝关节终末期疾病常需行全膝关节置换(TKA)来改善患者的症状和功能,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膝关节周围组织的完整性对膝关节的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TKA术中软组织的平衡情况直接影响到术后膝关节的稳定性及功能.充分良好的软组织平衡有助于减少假体松动、磨损,提高TKA的疗效.本文就TKA中软组织平衡的相关问题作一文献综述.

  • 我国胃癌外科临床研究的现状及方向

    作者:詹文华

    胃癌外科治疗的历史如果以Billroth 1881年在维也纳为一位胃癌患者成功施行世界上第1例(BⅠ)胃切除为起点的话,距今已近124 年了.本世纪初,胃癌是全球头号杀手的癌肿(the leading cancer killer),其发病率近几十年虽有所下降,但仍然居肺癌之后排第二位.据WHO估计,1999年全球胃癌新发病例为80万.由于人口老化,全球总发病率在下降的情况下,其新发病例数的绝对值还在增加.我国胃癌发病率仍然居所有癌肿的第一位,死于胃癌人数约占全球该病死亡总人数的1/4.

  • 脑动静脉畸形血管结构发生学研究进展

    作者:李健珍;段传志

    脑动静脉畸形(cere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CAVM)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它是血管重塑过程中,毛细血管生物学结构发育不良的结果.原始血管树的保留、修复、矫正和更新是由机体自身代谢所决定的,主要涉及到代偿机制,同时也受基因的介导和控制.血管畸形的发生与血管壁长期遭受高血流量撞击有关.正是血管壁所感受压力和血流量的变化,构成了CAVM形成的所谓"压力扳机".扳机点出现的早晚与畸形血管团的大小有直接关系.

  • 胃癌淋巴结转移的检测和分期

    作者:彭开勤

    胃癌的分期目的与其他肿瘤一样是为了衡量病情的早晚,判断其预后,由此决定治疗方案.而且只有在统一的分期下易于比较不同地区和医院之间治疗的结果.因此分期极为重要,且疑难之处也在此.对胃癌作出正确科学的分期很困难,需要做大量细致的工作,这在多数医院很难做到.

  • 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复发的处理

    作者:何裕隆

    尽管胃癌的诊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有39%~65%进展期胃癌患者在根治术后出现复发,大部分在术后2年内复发[1~3].由于缺乏预测根治术后复发风险、复发时间、复发形式的有效方法,而且复发性胃癌的处理非常棘手,手术切除率低、患者耐受性差、缺乏有效的延长生存期的治疗措施,因此,临床上应实行预防为主的策略.早期发现原发癌,予以彻底根治术,辅以恰当的放、化疗是预防胃癌术后复发的根本措施.根治术后密切随访监测,有利于早期发现局限性复发灶,以便采取积极的治疗.

    关键词: 胃癌 复发
  • 进展期胃癌的新辅助化疗

    作者:陈国玉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胃癌的死亡数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总数的23.93%.胃癌的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早期胃癌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为90%,但胃癌早期缺乏特异征象.大部分患者(>70%)就诊时即为Ⅲ、Ⅳ期,尽管可勉强行根治性手术切除,但因亚临床转移灶的存在,易于复发或转移,故总体预后较差[1].近年来,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如何改善胃癌患者预后作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新辅助化疗是其中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 新辅助化疗 胃癌
  • 合理、规范的胃癌外科治疗

    作者:王舒宝

    "合理、规范"四个字是所有肿瘤治疗的目标和要求.随着中华医学会和卫生部主持编写的<疾病诊疗指南>和<技术操作规程>出版,恶性肿瘤的治疗也要达到"准入制",不达此标准,不能进行治疗.胃癌的合理、规范的外科治疗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呢?合理是指手术方案设计的合理性,为各期胃癌选择适当的手术适应证;规范是指胃癌的各种手术必须达到标准化.以下结合我科45年来在胃癌外科治疗中的体会,谈谈这两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 胃癌 外科治疗
  • 重视和预防胃癌术后并发症

    作者:秦新裕;刘凤林

    胃癌作为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在我国的发病率仍相当高.近年来,我国的胃癌治疗水平已有显著提高,以手术为主综合治疗的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可接近60%.就手术治疗而言,标准的胃癌根治性手术包括胃切除、淋巴结清扫和消化道重建3个部分.

    关键词: 胃癌 并发症 预防
  • 胃癌急性穿孔的治疗

    作者:陈道达

    胃癌急性穿孔是指胃癌原发灶发生的急性穿孔,是胃癌的严重并发症,是一种较少见的肿瘤急腹症,在胃癌中的发生率为0.49%~4%,平均1%.胃癌穿孔常发生于胃癌晚期,胃癌穿孔的孔径一般较大,很难自行愈合,肿瘤组织坚硬而韧性低,周围胃壁炎性水肿较严重,不易耐受缝线的张力牵拉;而且,胃癌穿孔患者往往合并幽门梗阻,存在着胃内压力的增高因素,故单纯的穿孔修补术后有再次穿孔和胃出血的可能,若不手术治疗,可迅速发展为弥漫性化脓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而危及生命.由于患者发病前常无特异性症状,其临床表现常与良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相似,故术前诊断比较困难.所以提高对胃癌穿孔的认识仍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 胃癌 穿孔 治疗
  • 胃癌患者手术后的生活质量评估

    作者:邵永胜;张应天

    胃癌的临床研究,在经历了规范化手术、消化道重建、正确分期和辅助治疗的探讨之后,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的评估越来越受到外科临床的重视.胃癌病变及其治疗引起的病理生理变化,必然导致患者生理功能和精神状态的改变,从而影响患者的QOL.因此,除了R0切除、淋巴结切除数目、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和生存时间之外,QOL是评估胃癌治疗效果的另一重要指标.

  • 膀胱癌的非侵入性诊断方法

    作者:汪小明;莫曾南

    迄今为止,膀胱镜检查结合病理活检或传统尿脱落细胞检查一直是诊断膀胱癌的常规方法,但前者为有创性检查,后者敏感性较差、特异性易受检查者经验等主观因素影响,其诊断价值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寻找一种非侵入性灵敏度高、特异性高、能预测发展、监测复发的肿瘤标志物和检测方法一直是膀胱肿瘤诊断领域探讨的热点.近年来,包括搜集血液、尿液等标本进行的膀胱癌非侵入性诊断方法的研究取得了新进展,主要表现在下面几方面.

  • 腹腔镜膀胱全切除-下尿路重建术

    作者:黄健;许可慰

    膀胱全切除-下尿路重建术是治疗局限性浸润性膀胱癌的金标准,随着腹腔镜技术不断完善,泌尿外科医生们在利用腹腔镜进行膀胱全切除及下尿路重建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初步的临床疗效显示了其可行性及诱人的应用前景.

  • 异位可控膀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作者:吕军

    膀胱全切后须行尿流改道或膀胱重建,基本术式包括可控和非可控膀胱两大类.可控膀胱又分为异位和正位可控膀胱.异位可控膀胱是指用肠管做成贮尿囊,利用抗溢流措施控制输出道,经腹壁输出道或由肛门控制排尿.异位可控膀胱是尿流改道和膀胱重建技术的一种重要方法.

  • 原位回肠新膀胱的研究进展

    作者:邢念增

    自1950年Bricker[1]详细介绍了回肠通道术的手术方法以来,回肠通道或结肠通道术成为半个多世纪以来主要的尿流改道方法.然而,近十多年以来,原位新膀胱手术(orthotopic neobladder)得到迅速发展,在国外一些大的医学中心已成为主要的尿流改道方法[2],在我国也已见多个大宗病例报告[3].尿流改道正从简单地将尿液经过肠管通道转流到体外使患者向接近生理性排尿发展.

  • 膀胱癌光动力学诊断与治疗

    作者:叶章群

    所谓光动力学是一种光敏化作用,是一种特殊的物质经光照射而引起所含这种物质增多的细胞内反应过程.根据光敏化作用光源和敏化剂的不同,光动力学的发展分两个阶段.以普通光源作用的阶段:在早期观察到昆虫在用吖啶类染料后可被可见光杀死,当时认为这是光和化学致敏物质作用后产生了对生物体的毒性作用.1904年Tappeiner指出,光诱发强烈的敏化反应时必须有分子氧的存在,并把有分子氧参与的这种光敏化反应称为光动力作用.后来又逐渐发现各种各样的光敏剂,目前已有数百种.在医学上,光动力学不仅可用于诊断(photodynamic diagnosis,PDD),而且更多地用于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现就光动力学在膀胱癌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简述.

临床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