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临床外科杂志

临床外科

临床外科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Surgery 림상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湖北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湖北分会
  • 影响因子: 0.7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6483
  • 国内刊号: 42-133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18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邹声泉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70岁以上老年肺癌患者的手术治疗及围手术期处理

    作者:马胡赛;蔡奕欣;张霓;付向宁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的手术方式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行手术治疗患者资料。其中胸腔镜肺叶切除术47例,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32例。结果胸腔镜组及常规开胸组患者术中失血量和清扫淋巴结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住院时间、术后心肺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围手术期死亡7例,其余患者术后出现心脏、呼吸系统等并发症治疗后痊愈,均顺利出院。结论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高,围手术期处理十分重要;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 全膝关节置换治疗严重膝内翻伴屈曲畸形的疗效分析

    作者:彭昊;欧阳龙;尹东

    目的:分析全膝关节置换(TKA)治疗严重膝内翻伴屈曲畸形的疗效。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0年10月在本院行 TKA 治疗的25例(36膝)严重膝内翻伴屈曲挛缩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7例,女18例,平均70.5岁(55~80岁)。原发疾病为骨性关节炎2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3例。术前术后均采用 HSS 膝关节评分系统评分,评价 TKA 的临床疗效。结果25例36膝均获得随访,平均术后随访6年(4~9年)。屈曲挛缩度由术前的(21±63)°减小到(1.1±2.3)°;内翻畸形由术前(35±4.8)°减小到(3±2.1)°;膝关节的活动度由术前(70.5±20.5)°增加到(115.1±5.3)°;膝评分平均为由(33.2±10.5)分提高到(90.7±8.5)分,功能评分平均为(35.5±14.2)分提高到(85.6±10.5)分,其中优21例(28膝),良2例(3膝),一般2例(3膝);优良率为86%。多数病例术后膝关节力线正常,2例残留5°~10°的内翻畸形。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治疗严重膝内翻伴屈曲畸形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 腹主动脉阻断合并脂多糖内毒素攻击时大鼠心脏 TNF-α、SOD 的表达研究

    作者:易汉荣;徐洁;周青山

    目的:观察大鼠腹主动脉阻断术后合并脂多糖内毒素(LPS)攻击时心脏组织的病理改变及心脏组织中 TNF-α、SOD1、SOD2表达的变化。方法将 Wistar 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 组);腹主动脉阻断/开放组(I /R 组);内毒素组(LPS 组);双重打击组(I /R +LPS 组)。所有动物均于腹主动脉阻断20 min.开放后8h 处死,取心脏组织行 HE 染色观察病理损害,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心脏 TNF-α、SOD1及 SOD2的表达变化。结果①双重打击组死亡率高。②心脏组织病理学显示:S 组:染色均匀,心肌组织形态正常,心肌纤维排列规则,未见明显的病理改变;LPS组:心肌组织紊乱,心肌细胞略肿胀,肌间隙内可见红细胞漏出、炎性细胞浸润;I /R 组:心肌组织紊乱,少数心肌变性、溶解,部分心肌纤维断裂,毛细血管充血、扩张,肌间隙内可见红细胞漏出、炎性细胞浸润,损伤程度较 LPS 组略重;I /R +LPS 组:心肌细胞明显肿胀,肌间隙增宽,小血管充血明显,内有大量红细胞聚集,肌间隙内可见大量红细胞漏出,纤维变性、坏死,肌间隙炎性细胞明显增多聚集、贴壁,甚至出现结构模糊的溶断现象。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果:TNF-α表达数量的多少依次是 S 组<LPS 组<I /R 组<I /R +LPS 组,LPS 组与 I /R 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余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SOD1表达数量的多少依次 S 组>LPS 组>I /R 组>I /R +LPS组,I /R 组与 I /R +LPS 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余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SOD2表达数量的多少依次是 S 组>LPS 组>I /R +LPS 组>I /R 组,其中 LPS 组、I /R 组与 I /R +LPS 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余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大鼠在腹主动脉阻断/开放合并脓毒症的双重打击下死亡率高,无论在缺血再灌注和/或脓毒血症状态下均存在明显的心肌形态学改变和心肌损伤;同时伴有心肌 TNF-α的高表达和 SOD1与 SOD2的下调。

  • 吻合口瘘并发脓毒症休克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谢雄伟;刘健;张松柏;何方

    目的:探讨吻合口瘘患者并发脓毒症休克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7月于我科接受腹部大手术治疗后发生吻合口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脓毒症休克将患者分为脓毒症休克组和非脓毒症休克组,比较组间相关指标的差异,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吻合口瘘并发脓毒症休克的危险因素。结果脓毒症休克组患者 APACHEⅡ评分较高,合并基础疾病、恶性疾病、输血等情况更为多见,平均动脉压较低,胰肠吻合比例较高,菌血症、MODS 发生率较高,住院时间较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结果显示,恶性疾病、COPD/肝脏基础疾病、输血、菌血症、结肠-结肠吻合口瘘以及 APACHEⅡ评分>15是吻合口瘘患者可能发生脓毒症休克的独立危险因子(OR 值均>1.0,P <0.05)。结论恶性疾病、COPD/肝脏基础疾病、输血、菌血症、结肠-结肠吻合口瘘以及 APACHEⅡ评分>15是吻合口瘘患者发生脓毒症休克的危险因素。

  • 物理振动排石治疗输尿管软镜术后残石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曦堃;王友志;褚校涵;许长宝

    目的:观察体外物理振动排石治疗输尿管软镜术后残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输尿管软镜术后存在明显残石并留置有输尿管支架管病例共64例,随机交替分组法分为两组:采用物理振动排石治疗的物理振动排石组32例和采用传统排石方法排石的对照组32例。观察两组排石效果。结果物理振动排石组:当日见石率100%,当日排净率71.8%,1周排净率87.5%,2周排净率96.9%;对照组:当日见石率15.6%,当日排净率46.9%,1周排净率65.6%,2周排净率81.2%。两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体外物理振动排石可加速输尿管软镜术后残石的排出,效果可靠。

  • 陶对陶与陶对聚乙烯假体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中期随访分析

    作者:叶茂;郑勇;刘艳西;陈明;彭爱明

    目的:比较陶对陶(ceramic-on-ceramic,COC)与陶对聚乙烯假体(ceramic-on-polyeth-ylene,COP)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的可靠性和耐用性。方法对77例接受初次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 COC 与 COP 两种不同假体术后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结果COC组与 COP 组术后髋关节 Harris 评分分别为92.6±5.1和91.3±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者在翻修、脱位、陶瓷破碎、异响、松动、骨溶解、深部感染、异化骨化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OC 与 COP 假体均能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两者术后在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方面疗效相当。

  •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发甲状腺癌分析

    作者:郑荆洲;童传明;周文波;肖克敏;吴高松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发甲状腺癌患者诊治方法。方法对46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发甲状腺癌患者行全甲状腺切除术。结果两种疾病的并存率为5.7%(46/810)。术前确诊率为10.8%(5/46)。对4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25例术中经快速冰冻切片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行全甲状腺切除术;21例术后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再次手术切除残余甲状腺。7例行颈淋巴结清扫术。术后随访6个月~10年无复发。结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需排除并发甲状腺癌可能,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发甲状腺癌效果良好。

  • 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腹膜内型膀胱破裂的疗效比较

    作者:朱伟;朱庆国;曾甫清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腹膜内型膀胱破裂的疗效。方法50例腹膜内型膀胱破裂患者,26例行腹腔镜膀胱破裂修补术,24例行开放膀胱破裂修补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止痛药的使用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腹腔镜组与开放组手术时间分别为(55.12±8.53)min 和(64.48±13.2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4.24±5.38)ml 和(89.35±12.17)ml,P <0.05;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23.24±2.39)h 和(38.42±6.98)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住院时间分别为(4.64±1.42)d 和(7.04±1.2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止痛药的使用率分别为38.46%(10/26)和75.00%(1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69%(2/26)和8.33%(2/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开放术式比较,腹腔镜治疗腹膜内型膀胱破裂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 关节镜下缝合固定对合并外侧半月板外移的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

    作者:金宇;王瑜;赵景新;孔令伟

    目的:评价关节镜下缝合固定对合并有外侧半月板移位的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的治疗效果。方法对8例术前 MRI 检查及术中证实的合并外侧半月板外移的早期膝关节OA 患者进行关节镜下外侧半月板的缝合固定,观察术后治疗效果并进行随访,随访时复查膝关节X 光片观察膝关节 OA 病情进展情况,采用 Lysholm 评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患者平均随访30个月,术后复查膝关正侧位 X 光片,未见骨性关节炎进展征象。术后膝关节 Lysholm 评分显著高于术前(P <0.05),疗效满意。结论对合并移位的膝关节外侧半月板进行缝合固定,有利于恢复半月板正常功能,可能延缓骨性关节炎的发展。

  • 不同灌注方式下软性输尿管镜液体流量的体外测定

    作者:柯芹;杨嗣星;廖文彪;宋超;刘凌琪

    目的:探讨软性输尿管镜碎石术液体流量佳的灌注方式。方法根据液体灌注方式不同分为三组:A 组,采用高度悬吊灌注法,灌注水袋液体平面距离操作镜体的平面高度为60 cm;B 组,采用压力灌注泵恒压灌注法,调节灌注泵的压力和流量为恒定值,使自软镜流出的水流呈自然抛物线;C 组,采用手推注射器灌注法,60 ml 注射器连续推注液体。分别使用 A、B、C 三种液体灌注方法对内径为3.6F 的软性输尿管镜在无光纤置入和内置入200μm 光纤两种情况下进行液体灌注,体外重复6次测定每分钟液体的灌注流量,并对这三组所测得的数据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软性输尿管镜在无光纤置入情况下,三组的液体灌注量分别为 A 组(20.60±1.70)ml/min;B 组(39.23±2.34)ml/min;C 组(75.55±11.26)ml/min。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②软性输尿管镜内置入200μm 光纤后,测定的液体灌注量分别 A 组(12.10±1.53) ml/min;B 组(22.22±1.38)ml/min;C 组(64.68±3.87)ml/min,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另外,在无光纤置入和内置入200μm 光纤两种情况下,C 组均明显高于 A 组、B 组。结论软性输尿管镜碎石术中采用压力灌注泵恒压灌注是一种安全可靠的灌注方法。

  • 三种微创技术联合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明;宋晓东;陆敬义;王争信;宋雪军;马伟国;张健;杨为民

    目的:探讨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佳治疗方法。方法对68例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行三种微创技术联合治疗。结果33例患者行输尿管镜或联合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PCNL)和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治疗后,术中取尽结石率为90.9%(30/33)。11例患者行 MPCNL 或联合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URL)和 RLU 治疗后,术中取尽结石率为100%。24例行腹腔镜切开取石术(RLU),术中取尽结石率为100%。手术均获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微创治疗,应根据临床情况制定多种个性化治疗方案。

  • 后腹腔镜下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肾结石的临床研究

    作者:夏利刚;夏建宇;费绪家;陈迪才;谢加强;李鹤楠;陈世春;甘亚波;郭浩;丁慧;胡子薇;王行环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肾结石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采用后腹腔镜途径,对30例复杂肾结石患者行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术治疗。结果26例均经后腹腔镜一次性取石成功;4例中转开放性手术取石;2例术后并发漏尿,均经持续后腹腔引流后,分别于术后第12天及19天痊愈出院;3例结石残存。26例术后患者6~12个月获随访,受访病例原肾功能的情况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无尿路感染发生,无肾盂输尿管狭窄改变等。结论后腹腔镜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肾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手术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可部分替代经皮肾穿碎石术。

  • 选择性痔上直肠全层切闭术治疗痔病180例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张朝斌;魏志军;陈浩洋;李伟林;吴喜华

    目的:探讨选择性痔上直肠全层切闭术治疗痔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0例痔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180例采用选择性痔上直肠全层切闭术,对照组180例采用选择性痔上直肠黏膜切除术,均用TST器械,术后均采用抗炎、止血、坐浴、换药及对症治疗,观察两组资料及术后情况。结果两组间的近期临床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远期临床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切除标本面积、手术标本重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治疗痔病的治疗效果相似。选择性痔上直肠全层切闭术,切除直肠全层,悬吊效果更优,远期疗效更好,是一种选择微创、精确治疗痔病新方法。

  • 血沉及降钙素原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感染中的价值

    作者:张先军

    目的:探讨血沉与血清降钙素原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15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感染的患者(感染组)及无感染的17例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前及术后血沉及血清降钙素原的检测情况。结果感染组与对照组术前血沉无明显差异,术后感染组与对照组血沉均加快,但感染组血沉明显快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感染组与对照组术前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相近,对照组术后水平较术前未升高,而感染组术后血清降钙素原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沉及血清降钙素原为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感染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检测指标,对髋关节术后感染的早期诊断极有帮助,可作为髋关节术后有无感染的常用指标。

  • 后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定46例

    作者:唐运章;林冠林;蒋萍;汪国栋;李进娥;陈庄洪

    目的:探讨后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定疗效。方法采用以枢椎下关节突下缘中点为进钉点的后路改良节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定46例。结果术后随访5~48个月,平均21个月。寰枢椎获解剖复位44例,未解剖复位2例,内固定位置均良好。寰枢椎于术后2~3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临床症状缓解,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后路改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术,操作简便,疗效可靠,可作为治疗寰枢椎不稳定的有效术式。

  • 直肠癌术后迟发盆腔感染治疗体会

    作者:宋辉;黄引;张廷涛;顾明;江从庆;钱群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迟发盆腔感染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我院接受直肠癌手术的7例术后引起并发症的迟发盆腔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直肠癌术后迟发盆腔感染导致并发症的发现时间为8~24 d,其中,迟发性吻合口瘘5例,Hartmann 术后残端裂开1例,盆腔脓肿自术中游离薄弱的阴道后壁流出1例,吻合口腹壁肠外瘘2例。所有并发症均得到有效治疗,经过通常引流后全部治愈出院。结论直肠癌术后迟发盆腔感染的发生率较低,但应引起重视,应及时准确的诊断及处理。

  • 3D-TOF-MRA 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

    作者:马超;江普查;陈新军;曹长军;王伟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经过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序列(3D-TOF-MRA)检查。结果38例患者中术前序列图像上显示血管神经压迫症状侧阳性率89.5%(34/38),非症状侧阳性率15.8%(6/38),两侧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中见周围血管压迫神经者36例(94.7%),未压迫神经者2例(5.3%),3D-TOF-MRA 诊断符合率97.1%(33/34),术后症状消失或缓解37例(97.4%)。结论3D-TOF-MRA 可清楚地显示三叉神经与责任血管的关系,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术前诊断及术中显微定位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腓肠神经-小隐静脉逆行岛状肌皮瓣的局部解剖与临床应用

    作者:任东;邢丹谋;冯伟;陈焱;王欢;赵志明;彭正人

    目的:介绍腓肠神经-小隐静脉逆行岛状肌皮瓣的局部血管解剖研究与临床应用经验。方法解剖3个成人小腿灌注标本,观察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血管轴与腓肠肌内外侧头肌支和肌皮穿支之间的吻合关系,根据观察结果设计以腓动脉肌间隔穿支供血的逆行岛状腓肠肌皮瓣修复4例足踝部创面,皮瓣面积10~16 cm ×6~9 cm。结果在腓肠神经穿出深筋膜前,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血管轴与两侧的腓肠肌肌支间各有2~4个吻合。在穿出深筋膜后,与两侧的腓肠肌肌皮穿支间各有2~3个吻合。在腓肠肌腱腹交界(约为小腿中点)的近侧2~4 cm 内,有1~3支肌皮穿支血管与腓肠神经血管轴相交通。据此设计的肌皮瓣完全成活。结论腓肠神经-小隐静脉逆行岛状肌皮瓣血供可靠、转移方便,较传统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可切取面积更大,是修复足踝部组织缺损的好方法。

  • 输尿管结石致梗阻合并屎肠球菌感染的诊疗分析(附12例报告)

    作者:李雪锋;周良毅;赵勇;金强;马晋鄂;胡嘏;余羉;陈志强

    近年来肠球菌引起的院内尿路感染明显增多[1-2],其中尿路结石合并屎肠球菌感染导致患者病情重,易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临床治疗较困难[3]。为进一步认识和掌握对该类疾病的诊治,我们分析12例输尿管结石致梗阻合并屎肠球菌感染病例的诊疗经过,总结临床经验。

  • 十二指肠降部穿孔15例诊治分析

    作者:赵玉国;张建文;罗一民

    上消化道穿孔是临床上常见的外科急腹症,由于起病急、病情变化快,在临床工作中需准确、快速的处理,而非损伤性十二指肠降部穿孔作为上消化道穿孔的特殊类型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因其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和治疗困难、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对本病若判断失误、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我院2008年7月至2014年7月间共收治该病例15例,现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就其诊断、治疗方法的选择报道如下。

  • 尿源性脓毒血症的临床诊疗

    作者:魏世平;李辉明;陶维雄;王进;彭伟;顾鹏;潘铁军;杨家荣

    尿脓毒血症病情凶险,病死率高,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开展,近年来泌尿外科尿脓毒血症患者逐渐增多,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共收治12例尿脓毒血症患者,现将其诊治体会介绍如下。

  • 肾素瘤的临床诊治(附二例报告)

    作者:方登攀;徐建新;佘贤梁;刘青山;张璐;张凡;刘涛;朱涛

    肾素瘤是一种罕见的肾脏良性肿瘤,来源于发育异常的肾小球旁器入球小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故又名肾脏近旁细胞瘤。2007年5月至2011年5月我们诊治了2例肾素瘤患者,现报告如下。

  • 肝前性门静脉高压行肠腔分流术后并发双下肢静脉功能不全一例

    作者:徐英江;金毕;李海涛;刘建勇

    患者,男,45岁。41年前因脾大、反复黑便、呕血行药物保守治疗后症状好转。6年后症状再次出现,并腹水。行钡餐检查示:食管下端静脉曲张。后诊断为肝前性门静脉高压症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大出血,于1979年3月26日进行分流手术治疗。手术经过:腹部正中切口,打开侧腹膜游离双侧髂静脉及下腔静脉,游离到肾静脉水平,右侧髂静脉两端结扎,切断后连续缝合,左侧髂静脉远端结扎后缝合,近端与肠系膜上静脉作端-侧吻合;后壁、前壁用3-0丝线间断缝合,吻合口为1.6 cm;分流术前测量门静脉压力为28 cmH2 O(1 cmH2 O =0.098 kPa),分流术后测量门静脉压力至18 cmH2 O,压力降幅达30%以上。表明吻合口通畅,分流达到预期目的。术后35年来,腹水消失,监测大便隐血(-);无精神萎靡、烦躁、嗜睡等症状;无呕血、便血,无贫血表现。术后6个月和12个月 X 线钡餐显示食管胃底静脉丛曲张缓解;术后16年出现双小腿肿胀,浅静脉曲张,足靴区皮肤溃破伤口伴有感染。术后25年于我院行双下肢局部曲张静脉点式抽剥术,术后症状明显好转;术后33年症状再次出现于我院行下腔静脉血管造影。下肢静脉 CTV 显示:右小腿皮下浅静脉迂曲扩张;左侧大隐静脉及其分支显著扩张、迂曲(图1A)。下腔静脉注入右心房远端在肾静脉以下6cm 与肠系膜上静脉吻合相通(图1B)。右髂总静脉远端呈盲端,近端呈迂曲管状结构与左侧髂总静脉相同(图1C)。

  • 成人肾母细胞瘤一例

    作者:王志娟;陈义加;鲍靖;陈洪波

    患者,男,70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腰部胀痛不适5 d,呈间歇性发作,无恶心呕吐,无尿频、尿急、肉眼血尿等。既往史:否认药物过敏史,否认肝炎、结核、高血压、糖尿病等。体格检查生命体征正常,右肾区叩击痛,余未见明显异常。CT 检查:平扫见右肾不规则形肿块,密度不均,内见团片状出血灶(图1);增强后肾皮质期肿块明显不均匀强化并见增粗的肿瘤血管影(图2),肾实质期肿块呈相对低密度(图3)。术中见右肾中部外侧约6 cm 大小肿块突出于肾外,邻近见约10 cm 血肿。完整切除右侧肾周筋膜及脂肪、右肾、右肾上腺,常规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提示肾母细胞瘤。患者术后3个月 CT 复查即发现肝脏、腹膜后、腰大肌多处转移,短期内死亡。

  • 被误诊为“心包积液”的重症肺炎一例

    作者:郜杨;王洪亮;于凯江

    患者男性,28岁,既往健康。入院一个月前无诱因出现发热,于当地医院给予抗炎对症治疗,持续一个月未见缓解;入院20 d 前出现胸骨后疼痛,伴呼吸困难,行心脏超声检查示局限性心包积液,未行其它辅助检查,2012年11月4日收入我院心内科病房。入院查体:体温38.9℃,脉搏144次/分钟,呼吸频率24次/分钟,血压106/55 mmHg,右下肺呼吸音弱,心律齐,余未见异常。辅助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2.5×109/L,动脉血气分析示pH 值7.47,二氧化碳分压24 mmHg,血氧分压59 mmHg。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复查心脏超声示:心包内可见液性暗区,右室前壁前2.52 cm,左室侧壁3.56 cm,肺动脉外侧1.28 cm,其内透声不良,可见弱回声光点,右室前壁局部呈尖角样隆起,与壁层心包粘连,提示“中等量心包积液(局限于右室前壁及左室侧壁处)”。诊疗经过:患者入院后诊断为“急性心包炎,心包积液”,给予莫西沙星+氟氧头孢钠联合抗感染治疗,但治疗效果不佳,患者间断高热,体温可高达42℃,频繁抽搐,抽搐时呼之不应,尿便失禁,于11月7日转入重症医学科(ICU)。入 ICU 时患者意识模糊,双侧瞳孔等大,口唇发绀,右下肺呼吸音弱,可闻及湿音,余未见异常。立即给予其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适度镇静、物理降温等积极抢救,再次复查心脏超声仍提示局限性心包积液;CT 示颅脑未见异常,双肺感染性病变。诊断为“呼吸衰竭、急性心包炎、心包积液、肺炎”,给予抗炎(亚胺培南、替考拉宁)、化痰、营养心肌、促醒及保护脏器功能等相关治疗措施。经上述治疗后,患者的意识迅速转清,但脱离呼吸机困难,11月8日行心脏三维成像(64排 CT)检查示心包大量积液(图1),心外科及心内科医生会诊均不建议行心包穿刺术,胸外科医生会诊建议行开胸探查、心包开窗术。11月11日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患者并无中至大量心包积液(极少量),探查示右肺中下叶严重感染、坏死,缺乏正常肺组织结构,并发肺不张,并与心包严重粘连,术中切除右肺中下叶,并行胸腔置管引流及心包开窗引流术。术后返回 ICU,病情明显好转,于术后第4天拔除气管插管,术后第6天转回病房继续治疗。患者术后病理回报为肺组织慢性化脓性炎症伴淤血、出血、肺泡上皮增生(右肺中下叶),慢性化脓性炎(受侵心包)。

  • 妊娠期膀胱癌二例

    作者:朱霞;王志娟;陈洪波

    妊娠期膀胱癌极少发生,临床上报道较少。我院自2010年至今共收治2例妊娠期膀胱癌患者,现报告如下。
      病例1,26岁。因“停经8周,尿频、尿急1个月余”就诊。无发热、腰痛及肉眼血尿。B 超检查示:膀胱右侧壁一约2.5 cm ×1 cm 大小肿块。膀胱镜检查示:膀胱右侧壁一直径约2.5 cm 大小肿块,基底窄。取组织病理检查示:膀胱尿路上皮癌(低级别)。患者及家属要求终止妊娠,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病检示:膀胱尿路上皮癌(低级别),肌层无肿瘤侵及。术后5 d 拔出导尿管,术后1周终止妊娠。术后予以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化疗,定期复查膀胱镜。随访1年无复发。

  • 积极治疗尿石病

    作者:叶章群

    尿石病是泌尿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给全球带来严重的医疗负担。我国尿石病的发病率为1%~5%,是尿石病发病率高的国家之一,而且其发病率还有升高趋势[1-2]。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泌尿外科医师已经能够利用现代诊断技术快速地对尿石病做出准确的诊断。随着体外冲击波技术及腔内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尿石病的外科治疗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绝大多数结石均能达到临床治疗目的。然而,尿石病是一种终生性疾病,10年复发率可达50%,第二个10年复发率甚至可达100%[3]。在尿路结石的外科治疗得到突破的时候,其高复发率确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尿石病作为一种终身性疾病还未取得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 尿石病 治疗
  • 多镜联合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现状

    作者:陈志强;杨欢

    如今上尿路结石的外科治疗以体外冲击波碎石、经皮肾镜、输尿管镜等微创方式为主。自1976年Fernstrom 等[1]率先报道经皮肾镜取石术,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也已成为直径2 cm 以上肾结石的主要治疗手段[2]。然而小型化、多功能、具有主动和被动偏转弯曲特性的输尿管软镜出现改变了肾内结石以PCNL 和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为主的治疗模式,逆行肾内外科(RIRS)得以高速发展[3-6];工作通道、激光光纤、套石篮、液体灌注泵等输尿管软镜配套技术的改进,极大提高了 RIRS 治疗肾结石的效率,另外超滑输尿管输送鞘的应用使输尿管镜反复进出肾盂变得更安全,改善了灌注引流并维持较低的肾内压,利于结石碎片和残渣排出[7-12],尤其适用于凝血功能异常、肥胖、肾功能不全、孤独肾患者结石以及 ESWL 失败的肾结石,对 URSL 过程中输尿管结石上移到肾的结石亦是良好的补救措施。随着一系列报道表明,RIRS 可用于治疗直径2 cm 以上肾结石患者[8,12-14],新欧洲泌尿外科尿石指南中内镜治疗已取代 PCNL 成为2 cm 以上肾结石的标准方案[15]。然而对于2 cm 以上肾结石,尤其是鹿角形结石,经皮肾镜可能需要单次多通道或多期手术才能达到较高的无石率,多通道伴随着更多的肾实质损伤、出血等并发症;输尿管软镜受限于较小的工作通道,RIRS 碎除大结石需要较长的手术时间,一般需多期手术,且镜体脆弱容易损坏成本高昂;输尿管硬镜或半硬镜不能到达肾中下肾盏,限制了激光光纤的方向影响了碎石,且不能反复进出输尿管容易损伤输尿管,一般多用于中下段输尿管结石治疗。由于 PCNL、RIRS、URSL 各有优缺点,双镜甚至多镜联合方式治疗复杂上尿路结石的报道逐渐增多。

  •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肾盂内压检测方法及意义

    作者:杨嗣星

    软性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肾结石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众所周知,软镜下碎石与经皮肾穿刺碎石取石术(PCNL)碎石不同,软镜工作通道较小、灌注液引流通道迂曲狭长、其操作过程中系统相对封闭,肾盂内压极易发生变化。临床上,已有使用软性输尿管镜碎石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报道,如尿源性脓毒血症和肾包膜下出血等[1-2]。究其原因可能与术中液体灌流致肾盂压力过高,或碎石持续时间过长相关。因此,在软性输尿管镜碎石过程中监测和控制操作过程中肾盂压力的变化是非常必要的,寻求一种在软性输尿管镜碎石过程中能实时监测肾盂压力的方法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上尿路结石治疗与尿脓毒血症

    作者:黎文;宋超;杨嗣星

    上尿路结石治疗的主要微创手术方法是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和逆行途径的肾内手术。此两种手术围手术期都存在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严重时会并发尿脓毒血症。结石引发的梗阻及并发的感染、碎石术导致结石内部的细菌及致热原的释放都是引发尿路感染或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甚至尿脓毒血症的重要因素。深入认识上尿路结石治疗过程中尿脓毒血症发生的环节、危险因素及术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对尿脓毒血症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就上尿路结石治疗与尿脓毒血症的关系做简要概述。

  • 结直肠息肉内镜下治疗方法及选用

    作者:刘晶晶

    随着结直肠息肉内镜治疗应用日益广泛,其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逐渐成为关注焦点。内镜下切除结直肠息肉经济、安全、痛苦小,通过息肉的形状、局部浸润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不仅能保证其治疗效果,更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应予以提倡。本文总结了近期文献中关于内镜切除结直肠息肉常见方法,并对其选用适应证进行分析汇总,以便在临床中选用。

  • 高能量骨盆骨折的临床路径及其手术治疗的进展

    作者:欧阳龙;彭昊

    高能量的骨盆骨折无论是在伤后的紧急处理,还是后期骨盆骨折的固定都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高能量的骨盆骨折往往伴随着其它系统的多发伤。本文就高能量骨盆骨折的危险性、复杂性,临床处理路径及手术治疗方法的进展作一个综述,从而帮助外科医生对于高能量骨盆骨折的临床处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能做出正确的处理。

临床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