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临床外科杂志

临床外科

临床外科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Surgery 림상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湖北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湖北分会
  • 影响因子: 0.7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6483
  • 国内刊号: 42-133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18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邹声泉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乳腺小管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姜英;常晓燕;叶大雄

    目的 探讨乳腺小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通过光镜和免疫组化方法对4例乳腺小管癌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点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结果 4例乳腺小管癌仅3例有可触及的肿物,另1例仅在B超下发现两个低回声肿块.镜下4例均由高分化的小管结构组成,存在开放的管腔,被覆单层上皮细胞,腺管形状不规则成角状,内含嗜碱性分泌物,可见顶浆分泌的小突起,未见肌上皮细胞及完整的基底膜成分,SMA(-).间质增生并富于细胞.3例伴有导管内癌,其中1例伴有平坦上皮不典型增生.结论 小管癌的正确诊断需组织形态和免疫组化相结合,并与硬化性腺病、微小腺体腺病、复杂硬化性腺病/放射状瘢痕、以腺管结构为主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等病变相鉴别.

  • 乳腺癌化疗中的营养治疗

    作者:王越华;李兆元;阮晓峰

    目的 研究乳腺癌围化疗期静脉营养治疗对患者营养状况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46例施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行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4例)和对照组(22例),实验组在化疗前后应用卡文(Kabiven PI)作为静脉营养液治疗7 d,对照组在化疗前后应用葡萄糖注射液治疗7 d,分别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化疗前后血前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血IgA、IgG、IgM、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水平,比较上述两组指标.结果 实验组患者营养不良状况与化疗前相比未加重,T淋巴细胞亚群数目并不因化疗而减少,反而有所增加,且免疫球蛋白水平在化疗后显著升高;对照组患者营养不良状况与化疗前相比明显加重,T淋巴细胞亚群数目在化疗后有不同程度地减少,且其化疗后免疫球蛋白增加不明显.结论 在乳腺癌围化疗期进行营养治疗可有效遏制化疗所致营养不良加重,减少对免疫功能的损害,增加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

  • 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活检术与针吸细胞学检查对乳腺癌诊断价值的评价

    作者:孔辉;郭文斌;刘佳;孟菁茹;高伟

    目的 比较Mammotome微创活检术(MMIBS)与针吸细胞学检查(FNAC)对乳腺癌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8例乳腺癌患者术前行超声引导下MMIBS及FNAC,并对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价.结果 68例患者超声显示率为100%.MMIBS阳性率为97.1%,FNAC为72.1%(P>0.05);MMIBS假阴性率为2.9%,FNAC为27.9%(19/68)(P<0.05).结论 FNAC简便、安全、创伤小,但有阳性率较低、漏诊率较高之不足;MMIBS具有高确诊率、低漏诊率、微创之特点,可作为乳腺肿块定性的首选.

  • 乳腺癌针吸细胞学激素受体的测定及临床意义研究

    作者:方淑珍;王桂华;曹宁殊

    目的 探讨乳腺癌针吸细胞学激素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法对42例乳腺癌患者的针吸细胞学涂片与组织切片检查结果对照.结果 针吸细胞学涂片与其石蜡切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检测的总符合率为83.3%、80.95%,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乳腺癌针吸细胞涂片检测激素受体结果与组织切片同样可靠.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安全性好,对不适合手术的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

  • 短发卡状RNA特异性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对大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顾昱;吴相柏;李拥军;尹宜发;李欣;邹立勇

    目的 体外构建编码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短发卡状RNA(shRNA)的质粒表达载体,观察其对结肠癌LoVo细胞EGFR的特异性抑制作用以及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合成EGFR的DNA模板引物和Pgenesil-1质粒构建编码shRNA的表达载体.应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转染人结肠癌LoVo细胞,转染成功后以G418筛选4周,实时荧光定量RT-PCR(real time 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EGFR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成功的构建了针对EGFR的质粒表达载体.质粒载体成功转染后,EGFR mRNA表达下降了(81.3±2.8)%,蛋白表达下降了(73.4±2.3)%,细胞凋亡增加了(10.1±0.4)%,和对照质粒载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我们构建的针对EGFR的质粒表达载体可以显著抑制其在人结肠癌LoVo细胞的表达,诱导细胞凋亡,为结肠癌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 Pokemon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崔明;徐海;杨彦

    目的 探讨乳腺癌中Pokemon(POK erythroid ontogenic factor)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2例乳腺癌、20例癌旁正常组织、20例乳腺增生组织Pokemon蛋白的表达,并对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①Pokemon蛋白表达于乳腺癌细胞核和细胞质.乳腺癌细胞核Pokemon蛋白高表达率为71.2%(37/52),显著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40%(8/20)、乳腺增生组织25%(5/20),P<0.05.②乳腺癌组织中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组细胞核Pokemon蛋白高表达率(82.8%)显著高于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组(56.5%),P<0.05.结论 Pokemon蛋白高表达可能在乳腺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且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

  • 乳腔镜在保留乳头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

    作者:李国楼;秦仁义;胡均;菅风国

    目的 探讨乳腔镜在保留乳头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的疗效.方法 2003年11月至2006年8月,对30例肿块直径≤3 cm、距离乳晕≥3 cm的乳腺癌采用乳腔镜下行保留乳头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腋窝脂肪抽吸后行乳腔镜腋窝淋巴清扫.结果 手术时间120~156 min,平均128.9 min,手术出血量为30~100 ml,平均56 ml.取淋巴结6~34个,平均16个.保留的乳房形态良好,伤口小而隐蔽,所有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术后随访2~29个月,平均16.6个月,未见局部复发.结论 该术式对保护上肢功能、保持胸部良好的外观形状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均是一种较好的手段,是一种治疗Ⅰ、Ⅱ期乳腺癌合理有效术式.

  • 瑞代对肝硬化患者术后应激性高血糖及感染的影响

    作者:刘小卫;郑启昌;刘仁胜;左辉;宋波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制剂瑞代对肝硬化患者术后应激性高血糖及感染的影响.方法 60例肝硬化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三组:Ⅰ组:外周静脉营养组(20例);Ⅱ组:外周静脉营养+胰岛素组(20例);Ⅲ组:瑞代肠内营养组(20例).比较三组术后第1、3及7天的血糖变化,检测三组术后第3、7天降钙素原(PCT)来反映全身感染.结果 肝硬化患者术后存在明显的应激性高血糖,Ⅲ组患者在术后第3天和第7天的血糖浓度明显比Ⅰ组降低(P<0.05),和Ⅱ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Ⅲ组术后的全身感染指标PCT比同期的Ⅰ组明显降低(P<0.05),和Ⅱ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代肠内营养改善肝硬化患者术后应激性高血糖,明显降低术后的感染发生率,改善预后.

  • 纤维蛋白胶在乳腺癌手术中应用的临床分析

    作者:余发斌

    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胶在乳腺癌根治性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69例乳腺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34例使用纤维蛋白胶喷洒创面(使用组),另一组35例不用纤维蛋白胶(对照组),然后统计术后72 h的引流量,延迟拔管数及皮瓣坏死数及住院时间、患侧上肢功能等.结果 使用纤维蛋白胶组术后72 h的引流量平均为102 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6 ml.使用组延迟拔管3例(5.5%),对照组延迟拔管11例(3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使用组皮瓣坏死6例(17.4%),对照组皮缘坏死7例(20.0%),P>0.05.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使用纤维蛋白胶能减少术后创面渗出,减少皮瓣下积液,缩短术后拔管时间,有利于术后患者早期恢复,但并不能减少术后患者皮瓣坏死率.

    关键词: 纤维蛋白胶 乳腺癌
  •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诊断和治疗(附124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淑群;纪宗正;薛兴欢;姜建涛;王西京

    目的 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24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乳头发育不良(乳头内陷加分叶状乳头)74例(59.64%);临床表现为炎性肿块型66例(53.23%),无痛性肿块型38例(30.65%),慢性瘘管型20例(16.13%);误诊为急性细菌性乳腺炎13例(10.48%),乳腺癌7例(5.64%);手术切除病灶120例(96.77%),其中术后7例(5.65%)切口感染.结论 浆细胞性乳腺炎肿块形成时极易误诊为乳腺癌;伴有细菌感染时又极易与一般的感染性乳腺炎混淆;乳头发育不良可能是引起该病的一个重要原因;正确选择手术时机及彻底切除病灶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多种相关癌基因与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许春森;林舜国;韩晖;黄鹤光;陈大良

    目的 探讨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癌基因Her-2、p53、nm23及其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情况,了解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方法 研究分析20例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相关癌基因Her-2、p53、nm23及其ER、PR表达情况,并与同期单侧乳腺癌比较.结果 在同期650例乳腺癌中,双侧原发性乳腺癌20例,占3.07%,第一癌的ER、PR阳性率分别为60%和50%,第二癌的ER、PR阳性率分别为50%和40%,分别与同期单侧乳腺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和第二癌Her-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8/20)和30%(6/20);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8/20)和40%(8/20);nm2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12/20)和60%(12/20),它们与同期单侧乳腺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相关癌基因Her-2、p53、nm23及其ER、PR受体改变没有特异性,与单侧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相仿,治疗上应采取积极治疗措施.

  • 射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70例报告

    作者:汪忠镐;刘建军;吴继敏;王利营;陈秀;巩燕;白晶;董元元;胡亚辉;孙潮涌

    目的 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临床表现及内镜下食管微量射频治疗疗效.方法 对7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予24 h胃食管pH监测、食管测压、胃镜检查,并在内镜下施行射频治疗.结果 19例以反酸、烧心、嗳气、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为主;48例表现为咳嗽、咳痰、喘息等呼吸道症状为主,3例表现为胸骨后或后背部疼痛诊为冠心病;胃镜见贲门口松弛56例(80%),仅20例(28.6%)有反流性食管炎;24 h胃食管pH监测63例,见轻度酸反流18例(28.6%),中度18例(28.6%),重度21例(33.3%),无酸反流6例(9.6%);食管测压检查58例,见食管下段括约肌(LES)静息压力低下33例(56.9%),正常25例;所有患者在治疗后立即复查胃镜,65例贲门口包绕内镜紧密,5例较前缩紧.随访60例6~12个月,50例明显缓解,以呼吸道为主要表现者尤为明显,7例有所缓解,2例复发(其中1例已再次治疗,哮喘又立即消失),1例一直认为治疗不满意.结论 射频用于GERD患者的治疗常起到立竿见影的缓解作用,方法相对简捷、价廉、安全,对诊断明确的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GERD患者特别值得提倡.似乎有必要提出由反流所引起的发生在胃食管交接处、咽、口鼻腔和喉气道的一个临床症候群,胃食管-喉气管综合征.

  •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28例外科治疗分析

    作者:范国华;黄杰;胡浩

    目的 提高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水平.方法 对28例经过手术治疗的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全组无围术期死亡.术后5例患者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经延长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安全度过围术期.出院后进行定期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6年.完全缓解12例,改善8例,无效5例,死亡3例.结论 合理选择病例、彻底手术切除、完善围术期管理、减少肌无力危象的发生,外科治疗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 微小乳腺癌的直接数字化X线征象与临床查体及病理关系的分析

    作者:孙江宏;高桂芬;张修石;张丽莎;姜丹

    目的 分析微小乳腺癌的直接数字化X线征象,并探讨其与临床查体及病理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微小乳腺癌68例.采用直接数字化乳腺X线机后处理工作站屏幕阅读方式.结果 X线征象为结节者39例,单纯钙化14例,结构紊乱8例,致密影7例,除单纯钙化外,其他征象伴有钙化者37例.临床触诊阳性42例,阴性26例.本组15例(占22%)为非浸润性癌,不可触及微小癌中46%为非浸润性癌.结论 微小乳腺癌X线表现为结节、单纯钙化、结构紊乱或致密影,细钙化是微小癌重要X线征象.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对诊断临床触诊阴性的微小乳腺癌有重要价值.

  • hTERT和Smad4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艾常华;秦仁义

    目的 探讨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蛋白和Smad4蛋白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5例胰腺癌标本和对应的癌旁非癌胰腺组织hTERT蛋白和Smad4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 45例胰腺癌组织hTERT和Smad4阳性率分别为91.11%(41/45)和42.22%(19/45),对应的癌旁非癌胰腺组织阳性率分别为13.33%(6/45)和88.88%(40/45),二者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TERT和Smad4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hTERT和Smad4之间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 胰腺癌组织与正常胰腺组织相比,hTERT表达增加,Smad4表达减少,其改变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

  • 单个发生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BRCA1表达与生存时间相关性研究

    作者:易韦;文安智

    目的 探讨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了解 BRCA1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生存时间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法对89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石蜡标本进行BRCA1蛋白的检测,结合患者的年龄、病理组织学分级、肿块大小、腋淋巴结的转移情况等因素与生存时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BRCA1蛋白在乳腺癌的阳性表达率为94.3%(84/89),BRCA1蛋白的表达均定位于肿瘤细胞核,BRCA1蛋白的表达与年龄呈正相关,与肿块大小呈负相关,BRCA1蛋白的表达在不同组织学分级中(Ⅰ~Ⅲ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组织学分级的增加,BRCA1蛋白阳性表达的程度降低,生存时间减短,BRCA1蛋白的表达在有、无腋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腋淋巴结数目的增加,BRCA1蛋白阳性表达的程度降低,生存时间也逐渐缩短.结论 BRCA1蛋白的表达与年龄、肿块大小、组织学分级、腋淋巴结转移相关,随着进一步研究,推测BRCA1蛋白的检测将作为估计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新指标.

  • 孕期急性胰腺炎六例治疗体会

    作者:李霞;李丹;陈素华

    妊娠期合并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in pregnancy,APIP)是一种严重的妊娠合并症,可发生在怀孕每个时期及产后,发病急、进展凶险,是孕产妇及围产儿的死亡率高的原因之一.我院1990年1月至2007年5月在外科、产科共收治APIP6例,报告如下.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妊娠期
  • 胫骨平台骨折31例治疗体会

    作者:魏瑞林;祝敬华

    胫骨平台骨折为关节内骨折,波及负重关节面,常合并半月板及关节韧带损伤,治疗不当易导致关节强直、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多数学者主张对有移位和塌陷的胫骨平台骨折要及早手术治疗.我院2002年2月至2005年11月收治31例胫骨平台骨折,报告如下.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手术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气腹建立失败的原因及其对策

    作者:刘彦;龚昭;闵凯;朱忠超;熊群;蔡安娜

    安全建立气腹、提供有利的操作空间,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前提.但是对于既往有上腹部手术史、肥胖等患者而言,建立气腹容易失败.我们对2000年5月至2005年5月开展的378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第一孔穿刺建立气腹失败的126例患者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 双氯芬酸钠栓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术后膀胱痉挛疗效观察

    作者:钱卫红;黄秀芳

    膀胱痉挛为前列腺增生症(BPH)术后常见并发症,常表现为术后初几天内的小腹部、膀胱尿道阵发性痉挛性疼痛,可有膀胱憋胀,急迫排尿感,可加重膀胱出血,影响创伤愈合.我们对105例BPH术后膀胱痉挛患者采用双氯芬酸钠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乳晕下亚甲蓝注射检测乳癌前哨淋巴结28例体会

    作者:张乐超;林瑜;施书强;郑君赢

    近年来,随着早期乳癌诊断率的不断提高,腋窝淋巴结阴性率也愈来愈高.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可获得准确的腋窝分期,从而使部分患者避免了腋窝清扫.目前乳癌前哨淋巴结(SLN)的概念已获得广泛认同,但对示踪技术还存有争议.本文探讨乳晕下亚甲蓝注射示踪SLN的可行性.

  • 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67例体会

    作者:黎源;孟栋良;顾萍

    我院自2005年3月至2006年6月,采用钬激光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m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67例,效果满意.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67例,男41例,女26例;年龄26~65岁,平均46岁.腹部平片(KUB)、肾盂静脉造影(IVU)及CT平扫检查示:肾脏集合系统单个铸型结石32例,铸型结石合并肾盏多发性结石29例,肾窦内肾盂多盏均有结石6例.其中12例既往有肾开放手术取石史,9例曾行体外震波碎石治疗(ESWL).2例为孤立肾.结石大小(单个大结石KUB面积)3.0 cm×4.0 cm以上者48例,其中1例无积水患者一整块结石充满肾脏集合系统;2.0 cm×2.5 cm~3.0 cm×4.0 cm者19例.合并肾积水47例,无肾积水20例.

  • 拔T管后胆漏十例分析

    作者:吴长青

    T管拔除后胆漏是经胆总管探查或治疗术后一种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可导致腹腔细菌性感染、胆汁性腹膜炎,处理不当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我院1984年1月至2006年12月行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340例,常规拔T管后发生胆漏10例,发生率2.9%,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胆道疾病 胆漏 防治
  •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九例临床分析

    作者:阎蓓;艾继辉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是产科的一种严重合并症,位居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死亡率的首位.它发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孕产妇病死率高,严重威胁了母婴的生命安全.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996年1月至2006年1月两院收治的9例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诊疗经过,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妊娠 急性胰腺炎
  • 微型钢板加植骨治疗桡骨远端C2、C3型骨折31例体会

    作者:李烨;焦竞;刑丹谋;郭风劲

    桡骨远端经关节面的粉碎性骨折,是目前治疗上的一个难题.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很难达到理想的复位,后遗畸形错位易导致桡骨短缩、关节面不平整,进而造成桡腕及桡尺关节创伤性关节炎.2000年6月起,我科对31例桡骨远端AO分类C型骨折,应用开放复位AO微型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

  • 纤维乳管镜检查乳头溢液30例初步体会

    作者:刘坚;林乃弓;罗中尧;俞惠银;封光华

    乳头溢液在各种乳腺疾病中的发生率约为3%~8%[1].以往对乳头溢液缺乏有效的检查手段,我院新引进了德国铂立纤维乳管内视镜(fiberoptic ductoscopy,FDS),它无创伤,可以直视溢液乳管的病变,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2006年7月至10月对30例乳头溢液患者行FDS检查,报告如下.

  • 腹部术后胰瘘15例诊治体会

    作者:丁文涛;段东明;孙桂森;谷川

    胰瘘是腹部外科手术后常见严重并发症,再次手术危险性大,处理极其困难,病程迁延而预后不佳,死亡率可高达50%以上.我院自1999年8月至2005年8月共治疗术后胰瘘15例,治愈14例,死亡1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15例中男10例,女5例.年龄32~80岁,平均58岁.

    关键词: 胰瘘 诊断 治疗
  • 心脏左室憩室一例报告

    作者:周东生;晏大学;熊辉;胡涛;王根进;朱珊

    患者,女,23岁,突发心慌4 h,晕倒.查体:心率221次/分,血压150/60 mm Hg.EKG检查:房性心动过速;心脏彩超:先天性心脏畸形,左室憩室,心功能不全;MRI检查报告:先心病、左室憩室状物.于2006年8月经体外循环心内直视切开憩室见二尖瓣环下约0.5 cm,直径约3.0 cm,通道与心室相通,憩室内大量血栓并机化灶,憩室壁钙化,切除部分憩室壁,剥离内层钙化组织,清除血栓.

  • 前上纵隔恶性肿瘤姑息切除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一例

    作者:王云;李军朋;顾继伟;万荣华;刘旭东

    患者,男,69岁,左前胸痛伴左肩放射痛频繁发作1年.查体:桶状胸,左肺呼吸音减弱.胸部X线:左侧膈肌麻痹.胸部CT:前上纵隔占位,有中心液化和环形钙化.肺功能:重度通气功能减损.心电图:Ⅲ、AVF导联不典型Q波.冠状动脉造影:右冠状动脉后三叉病变,狭窄80%;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近端、主干及四条分支均狭窄,约85%;回旋支中段及远段两处80%狭窄.造影诊断:冠心病,三支病变.术前诊断:(1)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2)前上纵隔肿瘤.2006年12月行纵隔肿瘤切除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 胃大部切除术后空肠血管畸形破裂大出血诊治一例

    作者:邓长明

    某男,42岁.因胃窦部溃疡于2005年12月26日收外科,有慢性血吸虫病病史.入院查体:T36.8℃,P74次/分,R26次/分,BP120/80 mm Hg,神清,心肺正常.腹平软,左侧可见腹壁浅静脉曲张.剑突下偏右压痛(+).生化检查:Hb12.8 g/L,WBC7.4×109/L,BPC10.8×109/L,PT、PA,ALT、AST、UA、CRF、TBIL、DBILg正常.心电图、胸、腹平片检查正常.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1.轻度脂肪肝;2.血吸虫肝病图像;3.门静脉内径1.2~1.8 cm.

  • 乳腺癌预后因素研究新进展

    作者:白杰;吴万敏;吕时来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影响乳腺癌预后的因素很多,如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等.对乳腺癌预后因素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新的检测方法不断涌现,对乳腺癌的临床病程及生物学行为有了更充分的了解,发现了许多影响乳腺癌预后的新生物学指标,本文就对乳腺癌预后因素研究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乳腺癌 预后因素
  • 乳房整形术及其发展现状

    作者:辛敏强;穆兰花;栾杰

    乳房整形术是为常见的整形手术之一,其涉及面广泛,主要包括隆乳术、乳房上提术、乳房缩小整形术、男性乳房发育矫正术、乳头乳晕畸形矫正术、乳房再造术及乳房组织工程等方面.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的发展,很多乳房整形手术得到了完善和创新,在组织工程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 乳腺良性疾病的诊治

    作者:李树玲

    近年,由于广大妇女防癌意识明显提高,因乳腺不适而来院就诊者日益增多.其中,虽然以乳腺良性疾病(包括良性肿瘤)占大多数,但也不乏恶性.因此,深入探讨乳腺良性疾病及其临床表现,提高临床诊断水平,在检查时,争取及时作出良恶性的初步鉴别,尤其重要的是不使恶性肿瘤漏诊,实属重要.

  • 重视乳腺增生症的诊治

    作者:吴祥德;耿翠芝

    乳腺增生症(mastoplasia)是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占乳腺疾病的首位.之所以要提出讨论,在于本病:(1)有不同程度的乳腺疼痛,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2)可出现肿块,易与乳腺癌混淆;(3)部分病例可能癌变;(4)目前对乳腺增生症的临床和病理诊断还比较混乱,各家掌握标准不尽一致,影响临床治疗.以上问题一直是临床需要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 乳腺增生 诊断 治疗
  •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耿翠芝;吴祥德

    浆细胞性乳腺炎(plasma cell mastitis,PCM),又称乳腺导管扩张症(mammary duct ectasia,MDE),是一种好发于非哺乳期、以导管扩张、浆细胞浸润病变为基础的慢性、非细菌性乳腺炎症.据国内外报道,其发病率约占乳腺良性疾病的1.41%~5.36%.因其病因不明,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极易与乳腺癌相混淆,因此误诊率可高达56.9%~73.1%.随着先进医疗器械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和对该病广泛深入地研究,人们已有了新的认识,现就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命名与定义、病因与病理、临床表现与分期、诊断与辅助诊断及其治疗问题分别进行介绍.

  • 乳房积乳囊肿的病因、病理、诊断及治疗

    作者:杨维良;张好刚

    乳房囊肿可分为乳房单纯囊肿、乳房积乳囊肿及外伤性乳房血囊肿等.在我国较多见的是乳房积乳囊肿,又称乳汁潴留性囊肿,是妊娠、哺乳期妇女常发生的良性疾病.发病年龄多在20~40岁之间,尤其多见于哺乳期断奶后,哺乳期发病者占86%.发病早者可见于妊娠3个月妇女,晚者可见于哺乳2年的妇女.我们也曾见到产后10年以上的发病者.

    关键词: 乳房 积乳囊肿
  • 乳腺纤维腺瘤的治疗进展

    作者:赵扬冰;陈洁

    乳腺纤维腺瘤是发生于乳腺小叶内纤维组织和腺上皮的混合性肿瘤,是乳房良性肿瘤中常见的一种.约10%的女性一生中会患该病,可发生于青春期后的任何年龄的女性,但以18~25岁的青年女性多见.具体病因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或局部组织对雌激素的敏感性增强、基因改变、某些药物的影响、某些病毒感染等有关.

  • 乳腺腺肌上皮瘤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张帆;姜军

    乳腺腺肌上皮瘤(adenomyoepithelioma,AME)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的乳腺肿瘤,它同时混合有腺上皮成分并伴肌上皮明显增生,由于临床病例较少,其定义一度模糊,易与其他乳腺疾病混淆.WHO(2003)乳腺肿瘤新分类中,将其归于肌上皮病变中,并明确定义为:有腺上皮内衬的腔隙,周围主要由实质增生为主、形态各异的肌上皮细胞组成.少数情况下,乳腺腺肌上皮瘤的腺上皮、肌上皮或两种成分均可转变为恶性.因其具有独特的形态学特点及生物学行为,有必要对其进一步深入认识.

  • 乳腺错构瘤的病因、病理及诊治

    作者:姚榛祥

    错构瘤(hamartoma)是指正常组织器官组成成分的异常混合,属于肿瘤样畸形,全身多种脏器均可发生.其中乳腺错构瘤(breast hamartoma)是指一种含有不同比例的纤维、脂肪组织、乳腺导管和小叶成分的包裹性肿块.虽然早在1904年Alberecht就曾对此提出报道,随之Prym在1928年报道3例,称之为假性腺瘤,1958年Puence又称之为腺纤维脂肪瘤性增生,直到1971年Arrigoni等根据Alberecht的诊断标准,提出了乳腺错构瘤这个名称.

  • 乳房脂肪坏死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作者:张新晨

    乳房脂肪坏死(fat necrosis of the breast,FNB)是一种少见的乳房良性疾病,由于其临床表现与乳癌有相似之处,不易与乳癌作鉴别诊断,甚至有因其而错误实施乳癌根治术者.因此,对乳房脂肪坏死做出正确的诊断是十分重要的.

  •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现实的诊断手段及外科处理

    作者:骆成玉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intraductal papilloma,IP)是常见的良性乳腺疾病,多见于40~50岁女性,为乳管内发生的乳头状新生物.部分患者不易与以血性溢液为表现的乳腺癌相鉴别,并且具有一定的癌变率,癌变率可高达14.84%,临床均需采取外科干预,所以及时正确地诊断并恰当地外科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建立了不少IP的诊断手段,但有的还只是停留在实验阶段,对临床实践目前尚无指导价值或并无应用前景.随着对乳腺癌认识的演变,IP的外科处理也随着发生变更.

  • 乳腺增生症的诊断

    作者:李晓曦

    乳腺增生是女性乳腺肿块常见的原因,有人统计发现,在乳腺活检的病例中,60%~75%是乳腺增生,而在尸检的妇女中,有乳腺增生的更高达58%~89%.虽然乳腺增生的形态学改变并不复杂,不外乎乳腺组织纤维化、囊肿形成和上皮增生三种基本改变,但不同个体的临床表现和形态学改变却不一致,故而名称也是五花八门,如慢性纤维囊性乳腺病、乳腺良性上皮增生病、乳腺小叶增生症、乳痛症、乳腺腺病、乳腺结构不良症等等.

    关键词: 乳腺增生 影像学
临床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