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临床外科杂志

临床外科

临床外科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Surgery 림상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湖北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湖北分会
  • 影响因子: 0.7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6483
  • 国内刊号: 42-133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18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邹声泉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腹腔镜下可调节胃束带术与胃袖状切除术治疗病态肥胖症及其相关并发症的近期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作者:尹兴瑞;王志;克力木·阿不都热依木;艾克拜尔;阿扎提江;阿力木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可调节胃束带术(laparoscopic adjustable gastric banding,LAGB)与胃袖状切除术(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LSG)治疗病态肥胖症及其相关并发症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8年1月~ 2012年12月收住并行减重手术治疗的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LAGB48例,行LSG35例,观察患者手术前后肥胖相关指标及并发症的变化情况.结果 83例患者均经腹腔镜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3~24个月,LAGB术后近期(1个月内)发生进食后呕吐4例,远期(1个月以上)胃束带滑动移位5例,切口脂肪液化1例;LSG术后切口脂肪液化2例.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并发症.术后体质指数、体质量、腰围等指标均呈下降趋势,多余体质量减少百分比(EWL%)呈上升趋势.两组之间上述指标变化趋势及并发症改善比较,LSG优于LAG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减重手术方式对治疗病态性肥胖症及其相关并发症都是安全有效的,LSG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 胃肠间质瘤的临床治疗分析

    作者:赵期康;陈建飞;刘京山

    目的 总结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体会.方法 胃肠间质瘤患者21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行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中、高危患者术后口服伊马替尼靶向治疗.结果 21例患者术后病理检查提示良性9例,12例潜在恶性或恶性,属中、高危患者,口服伊马替尼可提高生存率.结论 手术是胃肠间质瘤的主要治疗方法,靶向药物具有延缓胃肠间质瘤复发和转移的作用.

  • 雌、孕激素受体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女性患者痔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作者:秦中国;张学辉;张昊;贺晓楠

    目的 研究雌、孕激素受体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女性患者痔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接受痔切除术的138例女性内痔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Ⅲ度组73例和Ⅳ度组65例.观察年龄、孕次、生产方式(阴道分娩和剖宫产)、是否绝经等情况,切除的标本送病理检测其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比较两组阳性率.采用半定量RT-PCR检测MMP-9 mRNA的表达.结果 Ⅲ度组和Ⅳ度组患者在平均年龄、是否绝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孕次及生产方式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ER阳性率分别为54.8%和72.3%,PR阳性率分别为52.1%和69.2%,Ⅳ度组MMP-9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Ⅲ度组[(0.6858±0.1887 vs O.5971±0.1860),P<0.01].结论 女性孕次、分娩方式及痔组织中ER、PR及MMP-9水平与患者痔病严重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对痔病的发生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 微创手术与常规切开挂线手术治疗复杂肛瘘的比较分析

    作者:王岩;孙松

    目的 总结治疗复杂肛瘘相对有效及可靠的方法.方法 复杂肛瘘患者70例,随机分成微创手术组(实验组)和切开挂线手术组(对照组),观察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愈率为94.3%,对照组为7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复杂肛瘘治愈率高,与常规手术比较缩短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

  • 氢吗啡酮在骨科术后镇痛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郑华;陈超;郭珊娜;肖静;陈晔凌;张咸伟;田玉科

    目的 评估氢吗啡酮用于骨科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与传统强阿片药舒芬太尼的镇痛效能和副作用进行比较.方法 全麻下行骨科手术、术后接受24小时自控静脉镇痛患者1 14例.将114例患者随机分为氢吗啡酮组和舒芬太尼组,镇痛药液包含0.16 mg/ml盐酸氢吗啡酮或1 μg/ml枸橼酸舒芬太尼.记录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手术部位、后静脉镇痛期间、记录用药剂量、静止和运动疼痛评分、镇静评分、心率、血压、脉搏氧饱和度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氢吗啡酮组患者术后各个时点患者心率(80±15)次/分,收缩压(113±15) mmHg,舒张压(65±10) mmHg,脉搏氧饱和度(98±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小时氢吗啡酮组VAS评分低于舒芬太尼组,而术后18小时、24小时氢吗啡酮组VAS评分高于VAS组.术后6小时、18小时和24小时氢吗啡酮组PCA按压次数和药物用量均高于舒芬太尼组.两组患者以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均为2(2,2),也未出现术后镇痛相关的呼吸抑制.氢吗啡酮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和眩晕的发生率分别为7.1%和1.9%,与舒芬太尼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对术后镇痛的满意度均为5(4,5).结论 氢吗啡酮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成人骨科术后静脉自控镇痛,0.16 mg/ml盐酸氢吗啡酮与1μg/ml枸橼酸舒芬太尼的镇痛效能和不良反应相似.

  • 血管内微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分析

    作者:沈旭辉;吴安华

    目的 探讨血管内微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92例动脉瘤患者实行血管内微弹簧圈栓塞术,其中单纯微弹簧圈栓塞80例,Solitair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12例.结果 92例动脉瘤均成功栓塞,其中完全栓塞67例,大部分栓塞17例,部分栓塞8例,术后死亡2例,皆为术前Hunt-Hess分级Ⅳ级,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1例为广泛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为大量额叶脑内血肿.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高血压及Hunt-Hess分级是影响动脉瘤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血管内微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可有效防止动脉瘤破裂出血,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与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比较

    作者:孔维民;王吉侯

    目的 分析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TST)和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为环状混合痔患者术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环状混合痔患者136例,随机分为TST组和PPH组,每组各68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外痔切口数量、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术后出血、术后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均痊愈,住院时间、术后出血、尿潴留、肛门坠胀、吻合口狭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PH组患者手术时间、外痔切口数量、术后疼痛方面优于TST组,TST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狭窄优于PPH(P <0.05).结论 TST治疗环状混合痔无吻合口狭窄的风险,但手术时间比PPH长,术后疼痛比PPH明显,因而不具有优势.PPH有吻合口狭窄的风险,与TST比较,更适合于环状混合痔.

    关键词: TST PPH 环状混合痔
  • 双Endobutton钢板与螺钉内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疗效分析

    作者:许勇;李皓桓;刘远翔

    目的 比较双Endobutton钢板与螺钉内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47例,分为双Endobutton钢板组(A组,24例)和螺钉内固定组(B组,23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末次随访时下胫腓重叠距离(TBOL)、下胫腓间隙(TBCS)、AOFAS足踝评分优良率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 ~18个月(平均12.4个月).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末次随访时TBOL、TBC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按AOFAS评分评定:A组优良率为95.8%,B组8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Endobutton钢板固定更符合下胫腓联合的生物力学特征,无需常规取出,避免内固定物断裂,允许早期功能锻炼,恢复快,其疗效与螺钉固定相比具有优势.

  • 早期死亡风险评分对胰腺癌患者术后预后预测的价值

    作者:刘勇;徐安

    目的 探讨早期死亡风险评分(early mortality risk score,EMRS)对胰腺癌患者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寻找胰腺癌术后预后不良的早期预测方法.方法 收集就诊并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370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肿瘤部位、大小,合并基础疾病情况,术后生存时间,EMRS评分结果等信息.根据患者术后1年的临床结局(生存,死亡)将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单因素分析法比较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选取单因素分析当中有差异的指标进一步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以确定胰腺癌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并评价EMRS对胰腺癌患者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本组370例患者,根据随访1年时的临床结局分为生存组(252例)和死亡组(118例),两组患者平均年龄、性别构成、合并基础疾病、既往吸烟史、近期体重变化、肿瘤分化程度、是否合并淋巴结转移、周围神经转移、血管转移、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肿瘤相对较大,切缘阳性率、平均EMRS评分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肿瘤大小,切缘阳性率、EMRS评分3项指标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该3项指标均为胰腺癌患者术后早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子(OR均>1.0,P均<0.05);在EMRS=3.0时,其预测患者术后早期预后不良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7.4%和82.3%.结论 EMRS与胰腺癌患者术后早期预后有关,高EMRS评分是胰腺癌患者术后早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子,EMRS评分>3时,其预测胰腺癌患者术后早期预后不良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

  • 伴病理性骨折的原发恶性骨肿瘤保肢手术疗效评价

    作者:刘彧;刘水涛;吴坤;邢更彦;扈文海

    目的 探讨保肢手术对伴病理性骨折的原发恶性骨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伴病理性骨折的原发恶性肿瘤患者2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规律化疗及保肢手术.对所有患者按照骨折类型、骨折时间、手术的类型进行分组.分析各临床因素与术后原位复发率与肺转移率的关系.结果 平均随访18个月(10~45个月),仅2例由于复发需要截肢(6%),5例发生肺转移(17%),终死亡.结论 伴病理性骨折的原发恶性骨肿瘤并不是患者行保肢手术的禁忌证,广泛切除重建和辅助化疗可以作为保肢治疗的方案之一.

  • 痔上黏膜环切术对痔血流影响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艳妮;柳东;夏柏;薛雅红;江滨

    目的 通过直肠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从血流动力学角度对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是否能阻断直肠上动脉(SAR)的终末分支进行观察.方法 符合纳入标准的环状脱垂的Ⅲ、Ⅳ度内痔患者60例,行PPH(PPH组),健康对照组20例,通过直肠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SAR终末分支的血管口径和血流速度,观察患者PPH术前、术后4周、3个月SAR终末分支的血管口径及血流速度,了解PPH手术对直肠上动脉血供的影响,以及手术疗效与直肠上动脉血供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 PPH组与健康对照组术前SAR终末分支的口径及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0.05).PPH组术前、术后4周及术后3个月SAR终末分支的口径及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431,0.228 >0.05).结论 PPH术后不能使肛垫组织的血供降至正常,目前理论上推断其可阻断痔血供的治疗作用机制有待商榷.

  • 阿司匹林持续服用对急诊下行阑尾切除术中和术后出血的影响

    作者:姚敏学;曹方;陶国强;冯秋鹏;马进;钟金妹;严明科

    目的 分析阿司匹林持续服用对急诊下行阑尾切除术中和术后出血及其他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急性阑尾炎患者66例,其中持续应用阿司匹林组25例,未服用阿司匹林组41例.均急诊行阑尾切除术.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放置腹腔引流管率(引流量)、术后出血(再手术)率、术后输血率、切口感染率、血栓栓塞事件率住院时间及病理类型.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放置腹腔引流管率、术后出血(再手术)率、术后输血率、切口感染率、血栓栓塞事件率、住院时间、病理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细致的操作及妥善的止血下,急诊下行阑尾切除患者围手术期持续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是安全的,并不增加术中和术后出血风险.所以不建议拖延手术.

  • 高负压引流系统对腹部切口愈合的疗效研究

    作者:霍明科;韩广森;赵玉洲;郑亚杰;马鹏飞

    目的 探讨高负压引流系统对腹部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开放手术的126例腹部肿瘤患者,按术后腹部切口是否应用高负压引流系统分为高负压组(63例,术后常规放置皮下高负压引流器)和常规组(63例,单纯行传统换药).比较两组术后切口引流量、术后疼痛评分、切口不良事件、拆线时间的差异.结果 两组术后8天拆线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7,P<0.05);两组患者术后恢复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5,P<0.05);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6.36,P<0.05);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引流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0.79,P<0.001).结论 高负压引流系统对腹部切口愈合有促进作用,有效的减少了切口不良事件的发生,降低了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增加了切口引流量、缩短拆线时间,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采用胰肠吻合口大网膜缠绕方法预防术后胰瘘

    作者:孙韶龙;杨华威;顾帅林;李小成;王宝胜

    目的 分析采用胰肠吻合口大网膜缠绕技术,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效果.方法 70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n=35)胰肠吻合后,吻合口用大网膜缠绕,对照组(n=35)仅行胰肠吻合,比较两组胰瘘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胰管直径及胰腺质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及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发生胰瘘实验组2例(5.7%),对照组5例(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胰肠吻合口大网膜缠绕技术操作简单,可降低胰瘘的发生率.

  • 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凝血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周宗进;吴安定;金朝霞;陈杏梅;方丽萍;陆艳军;万里鹏

    目的 了解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结直肠癌患者50例,于术前3天、术后第1、7、14、30天测定血小板(PL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血浆纤维蛋白肽(FPA)、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AP)、D-二聚体(D-D)量;对照组30例,为同期良性结直肠疾病手术者.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各检测指标值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天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直肠癌患者术后15天与术前比较,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存在明显的凝血、抗凝及纤溶机制的异常,其变化与病情发展及预后有关.

  • 鼻唇沟皮瓣修复鼻翼缺损的效果

    作者:骆贤辉;黄全;郑楚添

    鼻翼缺损临床上多见于外伤、烧伤及及鼻翼肿瘤切除术后[1].根据鼻翼损的大小、厚度,可选择局部皮瓣、鼻唇沟皮瓣、耳后岛状皮瓣或游离的复合组织瓣修复.我院2009年6月~2014年12月用鼻唇沟皮瓣修复鼻翼缺损患者13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关键词: 鼻翼缺损 皮瓣 修复
  • 高位颅骨钻孔置管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作者:王斌;杨秀莹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于中老年者多见,症状隐匿,常在出现颅内压增高、神经功能障碍或精神症状时才被发现.颅骨钻孔引流术是目前佳治疗方法,但若手术及操作不当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脑组织损伤、张力性气颅、血肿复发等.我科自2008年10月~ 2015年5月对312例CSDH患者采用高位颅骨钻孔置管冲洗引流术治疗,疗效良好,报告如下.

  • 食管胃胸腔吻合术中放置食管床低负压引流管的临床疗效

    作者:程相方;魏煜程

    我们对432例经食管胃胸腔内吻合术患者除放置传统胸腔闭式引流管外,再放置食管床低负压引流管,获得满意临床疗效,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2010年3月~2015年3月我院行食管胃胸腔内吻合术432例患者,男280例,女152例;年龄42 ~ 70岁,平均年龄56.4岁.食管癌252例,胸中段癌151例,胸下段癌101例,鳞癌203例,腺癌49例;贲门癌170例,均为腺癌;食管间质瘤10例.

  • 声门异物误诊一例

    作者:徐莉;万里;吴震

    患者 女,8岁.体重36 kg,身高130cm,因声音嘶哑10天入院.一般情况尚可,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级.否认吞食异物等特殊病史.体格检查:T 36.6℃,P 95 bpm,R 20 bpm,BP 98/61mmHg.术前常规检查血、尿常规,血生化等无异常.胸部X线片检查提示双肺纹理增强.电子喉镜检查提示喉乳头状瘤,可疑.拟行全麻下支撑喉镜声带病损切除术.

    关键词: 声门异物 误诊
  • 乳腺癌从“新辅助治疗”到“术前治疗”的理念和实践

    作者:李健斌;江泽飞

    乳腺癌术前治疗,目前也称作新辅助治疗,是指患者手术前接受的全身系统性治疗,包括术前化疗、术前内分泌治疗以及术前靶向治疗等.经过近四十年发展,术前治疗改变了传统的治疗模式,提高了治疗效果,成为乳腺癌患者标准的治疗方式之一.随着精准医疗时代的到来,术前治疗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但国内对术前治疗的概念、地位、意义仍有较大分歧,我们针对部分热点及争议问题,结合本中心特色,提出自己的意见与观点,供同行参考.

  • 腹腔镜肝切除技术新进展

    作者:古今;张二雷;黄志勇

    自1991年Reich等[1]报道世界首例腹腔镜肝切除术以来,腹腔镜肝切除术的发展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起初,腹腔镜肝切除术主要应用于肝脏边缘良性肿瘤的切除,随着外科医师对肝脏解剖的深入了解和腹腔镜技术的不断进步,腹腔镜肝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不断扩大,现可应用于较大范围的肝切除以及肝脏恶性肿瘤的切除.截止2011年,世界范围内共报道了近4000例腹腔镜肝切除的成功案例,其中,我国报道的腹腔镜肝切除例数占同期世界范围内的五分之一[2].目前,腹腔镜肝切除主要包括全腹腔镜肝切除、手辅助腹腔镜肝切除和腹腔镜辅助肝切除以及机器人手术系统肝切除术.

  • 胃食管反流病及其食管外反流:一个常被忽视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作者:汪忠镐;胡志伟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现在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甚至是危害极大的慢性疾病.反酸、烧心等为GERD的常见症状,患者对这些症状的承受力较强,且很容易被人们所识别和诊断.然而,患食管外反流(extra-esophageal reflux)表现者很难自己去消化科就诊,故对其识别和诊断颇为困难.当反流到达咽部,甚至通过上食管括约肌构成的“咽喷嘴”,经咽喷洒形成无数可吸入性的复杂反流微粒,而到达广泛的口鼻腔、气道,进而诱发或加重鼻炎和哮喘样发作,以至于引起肺实质损害.

  • 中国肥胖和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解读

    作者:张鹏;郑成竹

    自上个世纪末起始,微创胃肠减重外科迅猛发展,近十年来已拓展至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和其他肥胖相关疾病的治疗领域.我国肥胖症外科起源于2000年,其标志是郑成竹教授所做的国内第一例垂直胃绑带手术(vertical gastric banding,VBG).此后,经过几年临床实践,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内分泌外科学组联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腹腔镜与内镜外科学组、胃肠外科学组以及外科手术学学组,于2007年共同制订并发布了《中国肥胖病外科治疗指南(2007)》.

  • 直肠癌局部复发的外科治疗策略

    作者:兰平;何晓生

    直肠癌的综合治疗中,术前放化疗和原发肿瘤R0切除的疗效已经逐渐得到共识.即使如此,仍有部分患者会逐渐发展为局部复发性直肠癌,约在10%左右[1].由于盆腔的解剖结构复杂,既往手术后局部结构的改变、炎症瘢痕形成,加上手术空间狭小,外科的治疗难度较初治患者大大增加.然而,复发癌的R0切除仍是始终的追求,有文献报道复发性直肠癌完整切除后5年生存率可达到35% ~ 50% [2-3].本文针对其外科治疗策略作简要阐述如下.

  • 机器人心脏手术进展

    作者:魏翔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微创外科技术在心脏外科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腔镜技术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与传统手术相比,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腔镜手术也存在协调性和灵活性较差,精细解剖困难等不足,机器人手术系统的发展,有望在微创手术领域克服腔镜手术的不足.手术室机器人研发的初衷,是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国军方为了解决远程医疗和战地医疗的难题.手术机器人发展至今,一共经历了三代产品:早期的简单持镜机器人(AESOP),早期的手术操作机器人(ZEUS)以及第三代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da Vinci Surgical System).2007年通过美国FDA市场认证后,达芬奇成为了世界上首套正式应用于临床的手术机器人系统.

  • 3D打印技术在小儿心脏外科的应用

    作者:孙剑

    3D打印技术(three-dimentional printing,3DP),又称3D快速成型技术或增材制造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逐渐兴起的一项新兴制造技术,它以数字化、网络化、个性化、定制化为特点,被认为是推动第3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目前已被各国作为战略化新兴产业大力发展,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工业设计、纳米传感器、艺术等领域[1-2].

  • 从循证医学角度看腔镜在甲状腺外科的应用

    作者:胡三元

    传统甲状腺手术采用颈部的长横弧形切口,既能容易地处理甲状腺,也能兼顾颈侧区和上纵隔区的淋巴结清扫,已经成为公认的安全、有效的甲状腺手术方式.而腔镜甲状腺手术自上世纪90年代出现,两个主要因素起了推动作用,一是需要手术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年轻女性较多;二是腔镜技术在其他外科领域的应用渐趋成熟.腔镜技术应用到甲状腺外科领域,将传统的颈部长切口变成了小切口(2 cm左右)或者直接将切口移到了隐蔽之处,如乳晕、胸前或腋窝.那么腔镜技术应用于甲状腺外科,是否具有“合法性”,哪些地方存在不足,今后的发展方向在哪,许多问题可能需要甲状腺外科医师去探寻、解决.毫无疑问,唯有从循证医学角度才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 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作者:袁双龙;代文杰

    乳腺癌是当前女性发病率高的恶性肿瘤.随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及乳腺癌辅助治疗的不断完善,乳腺癌术后无病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均明显提高,术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仍然是导致乳腺癌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乳腺癌的复发转移是指乳腺癌经过治疗后在原发灶附近或远隔器官出现病理性质完全相同肿瘤的现象.乳腺癌术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问题严重影响临床治疗的效果,研究乳腺癌复发和转移相关因素,可指导临床有针对性的采取防治措施,防止乳腺癌术后复发和转移的发生,对保证乳腺癌术后的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临床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