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临床外科杂志

临床外科

临床外科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Surgery 림상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湖北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湖北分会
  • 影响因子: 0.7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6483
  • 国内刊号: 42-133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18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邹声泉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吡柔比星与羟基喜树碱预防膀胱肿瘤复发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作者:肖腾飞;刘修恒;匡幼林;翁小东;陈胜

    目的 评价吡柔比星与羟基喜树碱预防膀胱肿瘤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依据循证医学原则,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检索2000年至2011年期间Cochrane图书馆、PUBMED、CNKI、CBM、万方、重庆维普数据库等,纳入吡柔比星与羟基喜树碱预防膀胱肿瘤复发疗效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实验(RCT),采用RevMan 5.0软件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9个RCTS,共832例患者.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体系,结果质量均达B级.Meta分析结果为灌注吡柔比星组患者随访1年和2年膀胱肿瘤复发率比羟基喜树碱组低[(OR=0.58,P<0.05),(OR=0.64,P<0.05)].灌注吡柔比星后出现膀胱刺激征和血尿与羟基喜树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7,P>0.05),(OR=0.96,P>0.05)].结论 膀胱肿瘤术后灌注吡柔比星预防肿瘤复发的效果优于羟基喜树碱.

  • 自制多功能引流管在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中的应用

    作者:邱红根;邓安平;李祥;杨家英

    目的 分析自制多功能引流管在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中的引流效果.方法 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门静脉高压症行断流术时采用自制多功能引流管引流的患者58例(A组)临床资料与随机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时放置单腔橡胶引流管引流的患者134例中的60例(B组)进行对照,比较两组术后患者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72h内日均引流量、腹腔残留量-彩超探测深度及术后住院天数与B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后者(P<0.05).结论 在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中应用自制多功能引流管对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促进术后恢复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高龄与中青年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疗效对比

    作者:沈韧斌

    目的 比较高龄(≥70岁)和中青年(<60岁)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我院行胃癌根治术后接受早期EN的高龄80例和中青年61例患者的术后的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等)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1周时的生化指标(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等)的差别.结果 与中青年患者相比,高龄患者接受早期EN可获得相似的疗效(P>0.05),但患者腹胀等胃肠道症状发生率较高(28.8% 比 13.1%,P<0.05),经降低营养液输注速度和提高温度后可控制该症状.结论早期EN同样适合于高龄胃癌患者,但需要更为精心的护理.

  • 内镜下胆汁内引流术治疗胰头癌胆道梗阻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谦;陈文群;杨杰华

    目的 评价内镜下胆汁内引流术(ERBD)治疗胰头癌胆道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46例胰头癌胆道梗阻患者进行ERBD治疗(塑料支架或金属支架).结果 46例患者置入支架39例成功.术后患者血清总胆红素(104.67±15.49)μmol/L较术前(371.37±49.23)μmol/L明显降低(P<0.01),肝功能改善[ALT:术前(210.34±27.25)U/L,术后(196.57±19.29)U/L;AST:术前(178.69±19.79)U/L,术后(167.58±18.97)U/L;r-GT:术前(326.12±25.96)U/L,术后(198.43±20.86)U/L ;ALP:术前(489.77±45.67)U/L,术后(298.56±28.49)U/L,P均<0.05].术后塑料支架阻塞11例,阻塞平均时间162d;金属支架阻塞4例,阻塞时间平均213d.术后患者6个月生存率71.8%,12个月生存率46.2%.结论 ERBD可明显改善胰头癌并胆道梗阻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于不能直接手术治疗或丧失根治机会的晚期患者是较好的姑息性治疗手段.

  •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两种内固定方法的对比研究

    作者:韦学昌;齐新生;叶曙明

    目的 比较研究锁定钢板与传统双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锁定钢板治疗34例(A组),传统双钢板治疗31例(B组),对两种方法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1~2年随访,平均16个月,根据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锁定钢板组优良率为85.29%,传统双钢板组优良率为83.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定钢板与传统双钢板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同为有效的内固定方法.

  • 胃镜辅助新三管法治疗严重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

    作者:刘法兵;阮征;郑健;居潮强;宋康声;黄海龙

    目的 探讨胃镜辅助新三管法治疗食管切除术后严重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的价值.方法 对13例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瘘口直径≥1.0cm)的患者,在胃镜辅助下经鼻置入瘘腔引流管,行负压吸引,充分引流脓液,同时配合胸腔引流管行闭式引流,鼻肠管行肠内营养支持.结果 所有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置管时间为5~9min,平均6min.12例患者痊愈,瘘口愈合时间16~78d,平均31.4d.1例患者死于严重肺部感染.结论 胃镜辅助新三管法治疗严重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安全、有效、经济.

  •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联合磁敏感成像评价弥漫性轴索损伤

    作者:王金标;刘家传;李长元;杨艳艳;张永明;孙文江

    目的 探讨评价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和磁敏感成像技术(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SWI)在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的早期诊断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09年9月至2010年8月收治DAI患者24例,分别在伤后1周、1个月行1H-MRS和SWI检查,再随机选择20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胼胝体压部和基底节N-乙酰天冬氨酸(N-acetylaspartate,NAA)/肌酸和磷酸肌酸(creatine compound,Cr)、胆碱复合物(choline-containing compounds,Cho)/Cr、肌醇(mINs)/Cr以及谷氨酸和谷氨酰胺(Glx)/Cr等指标的差异.观察T2序列对DAI组病例的检出率;SWI序列观察微出血像素数目及微出血灶检出数.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DAI伤后1周、1个月组胼胝体压部NAA/Cr、Cho/Cr、mINs/Cr、GLx/Cr、基底节区NAA/Cr、Cho/Cr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及SWI对轴索病灶的检测率明显提高.24例DAI患者均有微出血.SWI序列及T2序列在微出血像素数及微出血灶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磁共振波谱技术可反映弥漫性轴索损伤不同时间段局部组织代谢变化,SWI则可检测到微小出血灶,两者结合可更早明确弥漫性轴素损伤的诊断.

  • 注射用骨肽辅助治疗老年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马德胜;杜志斌;武凤英

    目的 观察注射用骨肽辅助治疗老年骨折的疗效.方法 78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手术后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手术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注射用骨肽.结果 随访4~20个月,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为97.44%,对照组为79.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骨肽治疗老年骨折患者疗效肯定.

    关键词: 注射用骨肽 骨折
  • 老年人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治疗体会

    作者:李胜龙;王夫景;葛庆红;杨维良

    目的 探讨老年人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处理原则和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367例60岁以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治疗348例,非手术治疗19例.结果 手术治疗的348例中330例痊愈出院(89.9%),其中41例经急诊内镜放置支架、充分评估病情准备肠道后经手术全部痊愈出院;18例(4.9%)围手术期死亡;161例因远处转移、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等死亡.术后并发吻合口漏14例(3.8%);切口感染21例(5.7%).非手术治疗的19例均后期因远处转移、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等死亡.结论 重视老年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围手术期处理,选择合适的外科处理方法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 乳腺区段切除联合乳房内成形术治疗乳头溢液65例分析

    作者:姚宇锋;唐金海;秦建伟;徐晓明

    目的 探讨乳头溢液的手术方法及其治疗效果.方法 对65例乳头溢液患者行美蓝引导下乳腺区段切除,并对区段切除或者保乳手术的62例患者行广基带血管腺体组织瓣Ⅰ期乳房内成形术,术后评估乳房美容效果并行短期随访.结果 恶性病变13例.行乳房内成形术的62例患者均未出现切口局部并发症,美蓝引导下乳腺区段切除能够完全切除病灶,广基带血管腺体组织瓣Ⅰ期乳房内成形术使术后乳腺美容效果全部达优良.结论 重视乳头溢液的病因诊断,美蓝引导下的乳腺区段切除保证乳头溢液的病因诊断和治疗,广基带血管腺体组织瓣Ⅰ期乳房内成形术是区段切除和保乳术的重要辅助术式,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

  • 肝切除术中联合微波热凝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分析(附118例报道)

    作者:李民;郑启昌;刘小卫;彭滔;杨斌;李俊;胡青钢;熊俊

    目的 探讨肝切除术中联合微波热凝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1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118例分为A、B两组,A组行单纯肝叶切除术,B组行肝切除术中联合微波热凝处理肝创面,对比术后肝功能、近期并发症、复发率以及生存率等指标.结果 所有患者皆顺利完成手术;B组术后第1、4天的丙氨酸转氨酶均高于A组的(t=10.614,P=0.000和t=9.993,P=0.000);两组术后总胆红素和白蛋白(均P>0.05)以及近期并发症(χ2=0.008,P=0.93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的1年复发率高于B组(36.36% 比 15.87%,χ2=6.503,P=0.011),1年生存率低于B组(76.36% 比 90.48%,χ2=4.239,P=0.0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切除术中联合微波热凝治疗原发性肝癌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并且能显著降低1年复发率和提高1年生存率,为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 轻量型网片和普通聚丙烯补片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对比研究

    作者:罗建飞;童仕伦;邹力;马书进;赫杰

    目的 探讨轻量型网片(强生UPP)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90例次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7例次行普通聚丙烯材料修补,43例次行强生UPP修补.结果 强生UPP修补组与普通聚丙烯材料修补组比较,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切口疼痛、切口积液、伤口感染、肺部感染、尿道损伤以及尿潴留等)和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6个月时强生UPP修补组其局部切口疼痛、异物感的患者明显少于普通聚丙烯材料修补组,腹壁顺应性明显好于普通聚丙烯材料修补组,在6个月时两组均没有复发.结论 轻量型网片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中,其后期并发症明显减少,有望成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的首选材料.

  •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周斌;李毅清;尚丹;金毕

    目的 总结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MVT)的临床特点,提高MVT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1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14例肠系膜静脉血栓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采用阿加曲班联合低分子肝素(LWMH)抗凝方案者6例,单用LWMH者6例,另有2例接受其他治疗.结果 14例患者治疗后均好转出院;13例患者出院后口服华法林,所有病例随访6个月~1年无复发.结论 MVT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影像学检查对确诊具有重要意义;及时应用抗凝药物对治疗MVT有重要意义,口服华法林对预防MVT复发具有一定作用.

  • 区域动脉灌注在胆石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张小平;孙洪伟;朱千东;金约朋;朱椰凡;周蒙滔;张启瑜

    目的 探讨区域动脉灌注疗法在胆石性胰腺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比较区域动脉灌注疗法与早期手术、传统非手术方法治疗胆石性胰腺炎的疗效,并分析死因与治疗要点.结果 ①Ⅰ型、Ⅱ型、Ⅲ型、Ⅳ型的病死率分别为0(0/70)、0(0/146)、10%(1/10)、17.0%(8/47),Ⅳ型病死率高,与其他三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型占总病死患者的88.9%(8/9).②早期手术、传统非手术方法、早期区域动脉灌注疗法治疗Ⅳ型患者的病死率分别为30.8%(4/13)、25.0%(3/12)、4.5%(1/22),区域动脉灌注组病死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除区域动脉灌注组的1例患者死于后期感染并发症,其他组的8例患者均死于多脏器衰竭.结论 早期区域动脉灌注疗法是治疗IV型(非梗阻性重型)胆石性胰腺炎的理想选择.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Ⅳ型向Ⅲ型(梗阻性重型)胆石性胰腺炎的转变,并应常规检查Ⅳ患者的血脂.

  • 特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救治体会

    作者:许州;陈谦学;田道锋;吴立权

    目的 探讨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特重型颅脑损伤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患者的临床资料,18例患者术后立即复查头部CT,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7例,远隔部位原有血肿扩大4例,弥漫性脑肿胀6例,大面积脑梗塞1例.单侧开颅7例,双侧开颅14例;其中6例行内减压术.结果 疗效评定采用GOS评分:4分(中度病残)4例,3分(重度病残)5例,2分(植物生存)3例,1分(死亡)9例.结论 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是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和弥漫性脑肿胀,积极寻找脑膨出的原因并及时正确的处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

  • 关节镜监视下微创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作者:潘良春;王晓陆;谢杰;黄彰;江华

    目的 探讨应用关节镜监视下微创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35例各种类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应用关节镜监视下有限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并分析其疗效.结果 35例全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8个月,骨折均获愈合.按Rassmussen膝关节评分标准评价,24例为优,8例为良,3例可,优良率91.4%.结论 关节镜监视下微创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同时可处理关节内合并伤,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快.

  • 单操作孔胸腔镜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32例临床体会

    作者:平伟;付向宁

    目的 探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VATS)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PSP)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9月至2010年12月行单操作孔VATS治疗32例PSP患者的资料.操作孔位于腋前线3~4肋间,切口长1.5~2cm,观察孔位于腋中线7~8肋间,切口长1cm.结果 31例经单操作孔VATS顺利完成手术,1例术中中转为传统VATS.手术时间30~100min,平均50min;术中出血量20~120ml,平均45ml;胸管引流量30~100ml,平均55ml;住院时间2~5d,平均3.5d.全部顺利出院,无并发症.随访5~21个月,平均14个月,无复发及慢性疼痛.结论 单操作孔VATS治疗PSP是安全可行的,能减少手术创伤且疗效理想.

  • 应用椎弓根钉系统经骶-髂间固定治疗单侧不稳定骶骨骨折

    作者:陈剑平;陈宗雄

    目的 分析椎弓根钉系统在经骶-髂间固定治疗单侧不稳定骶骨骨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椎弓根钉系统治疗19例单侧不稳定骶骨骨折患者.其中男10例,女9例,年龄23~55岁,平均35.5岁.按照Tile方法分型:C1~2型损伤6例,C1~3型13例.按照Denis方法分型:Ⅰ区8例,Ⅱ区11例.结果 本组19例患者全部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26个月.所有患者术后无神经损伤症状,腰骶及下肢活动、感觉均恢复正常.据Majeed评分标准评定,优15例,良4例.结论 应用椎弓根钉系统治疗单侧不稳定骶骨骨折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是治疗单侧不稳定骶骨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 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与撬拨复位治疗比较

    作者:魏金亮;钟俊;邱波;汪喆;陈亮

    目的 评价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与撬拨复位的疗效.方法 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85例共98足跟骨骨折,成功随访51例58足,其中撬拨复位24足,切开复位34足.按Maryland评分标准进行评价患者术后功能,术后X片Bohler角的恢复情况,患者术后踝关节的活动角度以及VAS疼痛评分法评价患者术后日常生活的自我舒适度.结果 随访51例58足,随访率为62.4%;随访时间为3个月~4年,平均23个月.随访时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及撬拨复位管型石膏固定组Maryland评分、术后踝关节的活动角度以及VAS疼痛评分,各指标比较显示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均明显优于撬拨复位管型石膏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跟骨关节内骨折,特别是Sanders分型Ⅲ~Ⅳ型患者宜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手术治疗15例体会

    作者:舒迅;鄢飞;鲍同柱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多见于下胸椎,是导致椎管狭窄症及随之而来的瘫痪的常见原因[1],多数患者因此丧失工作和生活能力,非手术治疗无效,手术彻底减压是使脊髓功能恢复的有效方法.我院自1999年2月至2011年1月共收治此类病患15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 大隐静脉曲张114例治疗分析

    作者:杨国超;李琳

    大隐静脉曲张是普外科的一种常见疾病,其治疗方法很多,目前多采用以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及大隐静脉腔内激光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我院2007年引进激光治疗后已行54例,现将其与此前60例传统手术的患者比较,报道如下.

  • 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45例体会

    作者:潘晟;吕永庭

    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是指由于结肠运动功能迟缓,传输功能减弱而致的便秘.STC 首选内科治疗,只有经过严格内科治疗无效的顽固性STC,才考虑手术治疗.在STC手术治疗方法中,结肠次全切除术已被广大外科医师接受并作为治疗STC的标准术式[1].我院2006年7月至2010年5月采取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STC共45例,随访1年,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 后路椎间盘镜下治疗隐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20例

    作者:程建华;杜静德;郭伟;程越清;崔新广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而隐匿型腰椎间盘突出较为特殊,通常是指突出的髓核组织在椎体后缘后面,后纵韧带前面,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常规影像学检查也不易检查到,极易造成漏诊或误诊.本科自2007年至2010年采用显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MED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0余例,其中隐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20例,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 手辅助腹腔镜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的应用体会

    作者:陈超;陈继贵;熊非

    手助腹腔镜外科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微创手术方式,逐渐应用在肝、肾、结直肠等手术中,目前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应用处于探索阶段.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我们完成手助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手术45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小儿后腹腔镜离断性肾盂成形术的疗效观察

    作者:黄志扬;林俊雄;吴文峰

    2006年4月至2010年6月,我院采用后腹腔镜下离断肾盂成形术治疗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congenital 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21例,手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胸腺类癌一例

    作者:郑天亮;王建军;赵峰;刘全;张群献

    患者男性,34岁,因"间断腹痛半月余"入院,在外院行腹部CT检查未见异常.胸部CT检查示:左前上纵隔可见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影,大小约8.0cm×5.0cm×5.0cm,其内密度均匀,增强扫描轻度强化,纵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气管支气管及肺组织均未见异常,CT检查考虑胸腺瘤可能性大.

  • Wolfram综合征一例

    作者:周向军;张茨;钱辉军;夏樾;陕光

    患者,男,21岁,因多饮、多食、消瘦伴视力模糊1个月余入院.当地医院诊断为Ⅰ型糖尿病,行腹部B超发现左侧腹腔巨大囊性包块,右肾积水,给予降糖治疗后1周转入我院.发病以来,患者精神食欲欠佳,大便正常,小便每天约5000ml,体重减轻约5kg.既往体健.体格检查:双眼视物模糊,听力减退,心肺未及异常,腹部膨隆,左侧腹部巨大囊性包块,有轻压痛无反跳痛,双肾区叩击痛(+),无其他阳性体征.

  • 十二指肠损伤九例诊治体会

    作者:余新德;田碧武

    本组9例患者,男8例,女1例,年龄21~55岁,平均41岁.就诊时间为伤后半小时至伤后16h.损伤部位:十二指肠球部2例,降部6例,水平部1例.合并伤:肝脾破裂各1例,胰腺损伤2例,小肠、横结肠破裂1例,大网膜、结肠挫伤血肿4例,合并骨折4例,右肾挫伤1例.全部患者均有明确的上腹部外伤史,上腹部进行性疼痛,不同程度腹膜刺激征.其中腹穿有不凝固血性液体4例,休克2例,呕吐咖啡样物5例,3例X线检查于膈下有游离气体,2例于腹膜后积气,WBC计数升高者7例(15×109/L~21×109/L),血清淀粉酶升高者4例(420~960U/L).

  • 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伴低血糖症一例

    作者:王家宁;蔡奕欣;付向宁;赵波

    患者,男性,59岁.1年前因左侧胸痛、胸闷伴肢体无力就诊,检查提示左下肺巨大肿瘤性病变、右基底节区软化灶,考虑为肺部恶性肿瘤脑转移,于外院行放化疗.治疗过程中患者频繁发生低血糖,表现为心悸、无力、皮肤苍白、出汗、心率增快等,发作时测血糖多在1.2~2.9mmol/L之间.

  •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的治疗进展

    作者:刘东斌;曹锋;李非;孙家邦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PMNs)起源于主胰管或分支胰管上皮,肿瘤形成乳头状结构,并可伴有胰管扩张.随着影像技术的进步,IPMNs的检出率有所增高,可分为主胰管型、分支胰管型及混合型.本文回顾近年来文献,就IPMNs手术指征,术中切缘冰冻病检与胰腺切除范围,全胰切除适应证,以及术后随访等问题进行综述,以期对IPMNs的治疗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的椎体压缩性骨折

    作者:雷成刚

    椎体压缩性骨折是骨质疏松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保守治疗效果欠佳,椎体成形术是目前用来治疗骨质疏松的椎体压缩性骨折较流行的方法.为探讨该法有效性及安全性,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回顾,我们发现通过合理的选择患者和完善的操作,椎体成形术疗效确切,且短期及长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但疗效机制、操作相关的一些热点问题等尚未完全阐明;理想成形材料在研究中,还需更长时间随访及实践.

  • 肝胆胰恶性肿瘤外科治疗的现代理念

    作者:张必翔;陈孝平

    肝胆胰系统肿瘤是常见病和多发病,手术治疗具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医学影像学、麻醉技术、微创技术、围手术期处理及肿瘤生物学的进步,改变了肝胆胰肿瘤外科的治疗现状.但是,由于肝胆胰系统具有复杂的解剖结构和重要的生理功能,尤其是对肿瘤生物学特性认识的逐步加深,在选择手术治疗肝胆胰肿瘤时,应重视一些重要的现代理念.

  •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外科治疗策略

    作者:袁玉峰;刘志苏

    肝脏是结直肠癌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50%~60%的结直肠癌患者终出现肝转移,其中同时性肝转移约为15%~25%,异时性肝转移约为22%~50%[1].未能获得治疗的结直肠癌肝转移(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CRLM)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只有5~12个月.而肝转移瘤获得根治性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40%~58%[2],遗憾的是在临床上仅有不到10%的患者获得了根治性的肝切除.近年来,随着外科手术技巧、影像学和全身化疗等方面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患者获得了根治性手术的机会.由于肝脏转移灶所在的部位、数目差别很大,对化疗的敏感性不同,可能是同时性或异时性转移,因此,在临床上需根据病情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 经皮肝穿门静脉栓塞术在胆道癌手术中的作用

    作者:冯茂辉

    胆道癌的治疗主要是手术切除,根治性切除能获得较长的生存期,根据1988年至1997年期间全日本的统计资料,根治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3132例胆管癌的是26%,3249例胆囊癌的是42%,1272例乳头壶腹部癌的是51%,Ⅳ期肿瘤淋巴结转移达到40%以上[1].因此规范性根治术后可达到较好的疗效,手术有扩大的趋势,但挑战来自术后高病死率和高并发症率,其中,肝功能衰竭是胆道癌切除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患者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

  • 肝胆胰术式的选择策略精准肝切除术的亮点

    作者:姜洪池;汪大伟

    如今,微创理念已经渗透到外科领域的每一个角落,正是在现代外科所追求的微创外科和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推动下,精准肝切除术应运而生[1-2].如何以小的创伤,换取大的效果,大限度地保护肝脏的功能应是外科医生一致追求的目标.因此,精准肝切除术较传统肝切除术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为何呢,这就要从精准肝切除术所具有的技术优点谈起.

  • Bismuth分型和T分期指导高位胆管癌手术方式选择的价值和评价

    作者:梁廷波

    根治性手术切除是高位胆管癌唯一可能获得治愈的方法.然而,高位胆管癌由于位置特殊,肿瘤呈多极化浸润性生长,容易累及肝脏、血管、淋巴结和神经,手术切除率低是长期以来困扰外科界的一大难题.近几十年来的临床经验总结可以看出,只有达到R0切除才能给患者带来长期生存的希望,所以肝门部胆管癌的根治性手术呈不断扩大的趋势,为达到R0切除,经常需要联合扩大半肝切除、血管切除、扩大淋巴结清扫、甚至胰十二指肠切除,以期获得更长的生存时间.在一些病例数较大的肝胆外科中心,手术R0切除率达到60%~80%,5年存活率提高到30%~40%,名古屋大学报道R0切除且术后病理证实pM0的高位胆管癌患者术后5年存活率高达52%.

  • 钩突部胰腺肿瘤术式选择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苗毅

    胰腺头癌的外科治疗效果差,而钩突部胰腺癌(uncinateprocess pancreatic cancer,UPPC)的切除率更低、预后更差,同时随着BUS、CT等的广泛应用,钩突部位的良性肿瘤或低度恶性的肿瘤的检出率逐渐增多.如何恰当地处理上述肿瘤是胰腺外科医生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 胰腺钩突癌的外科手术治疗

    作者:纪宗正

    目前较公认的对胰腺癌的治疗方法是以手术根治性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努力提高生存率,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胰腺钩突是胰头后下部向左后下方呈钩状伸展到肠系膜上血管后方的部分.当胰头癌累及钩突部分时,由于癌肿所在的特殊解剖位置,使其临床症状、手术方式等与常规的胰头癌有所不同.胰腺钩突癌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是上腹痛伴腰背部疼痛、体重减轻、黄疸等,但黄疸发现较晚,胰腺钩突癌易侵犯肠系膜上血管及腹膜后神经丛,故其切除率及预后较胰头癌更差.胰头癌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时,需将胰头钩突从肠系膜上动脉(SMA)及门静脉(PV)的后面和右侧剥离下来.由于钩突部紧贴或包绕SMA,钩突部癌可局部直接浸润SMA;胰头慢性炎性反应也会表现为钩突增大、变硬,钩突部与SMA间隙消失,形成较致密的粘连,即使肿瘤未直接浸润SMA也难以手术切除.现结合我们的经验,就有关胰腺钩突癌的外科手术治疗问题作一探讨.

  • 高位胆管损伤的手术方式选择

    作者:余小舫

    导致胆管损伤的原因很多,但常见的仍然是与胆囊切除有关的胆管损伤.高位胆管损伤是胆管损伤中复杂、难处理的一类胆管损伤.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广为普及的今天,这一类型的胆管损伤似有增多的趋势,原因是腹腔镜手术器械极容易到达肝门部的深处,因而胆管损伤常是高位的、累及肝门汇合部的.高位胆管损伤的手术方式选择主要取决于发现损伤的时间及损伤的类型.由于篇幅所限,本文所讨论高位胆管损伤仅限于与胆囊切除有关、发生在肝总管水平以上的胆管损伤.

  • 青壮年股骨颈后方缺损型骨不连的显微外科治疗

    作者:陈振光

    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多因高能量外伤事故引发,巨大暴力常使骨折错位严重,每至Garden第Ⅳ型,如关节囊及周边软组织一并遭受损害,则头、颈部血供将严重匮乏乃至中断.由于股骨颈有向前12°~15°的前倾角,外旋肌群亦具有较强收缩力,而且股骨颈后侧皮质又远较其前侧薄,故大多数股骨颈骨折常为向前开口成角,其粉碎性骨块发生在颈后侧,使颈后方塌陷,失去支撑,严重影响复位后骨折的稳定性,更是构成骨折难以愈合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型股骨颈骨不连乃骨科一大难题,疗法虽多,但效果欠佳,人工股骨头或全髋关节置换又不适用于青壮年患者.有鉴于此,通过对股骨大转子后方血液供应的解剖学研究,我们为之创用了以旋股内侧血管深支为蒂的大转子骨瓣移位术.在开放复位、清理病灶内固定的同时,以该血管蒂骨瓣向股骨颈后方骨不连、骨缺损处移位植骨,为之带进新的血供和各种成骨因素,以促进骨的再生修复能力.希望既能提高疗效,又不致使手术失之过大.经临床实践取得较好效果[1],特予推荐.

临床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