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临床外科杂志

临床外科

临床外科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Surgery 림상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湖北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湖北分会
  • 影响因子: 0.7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6483
  • 国内刊号: 42-133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18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邹声泉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加原位回肠代膀胱术32例临床分析

    作者:程文;邢潇潇;苏筠;周辉良;张征宇;葛京平;徐锋;位志峰;徐晓峰

    目的 总结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术加原位回肠代膀胱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5年5月至2012年5月对32例膀胱癌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原位回肠代膀胱术.结果 全部患者术后随访4 ~60个月,平均34个月,均原位排尿,未发生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肾功能正常,无肾积水及输尿管扩张.结论 腹腔镜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创伤较小、术野清晰、操作方便、淋巴清扫彻底.原位回肠代膀胱通过负压和尿道的协同作用,可实现原位排尿,发生尿路损害及电解质紊乱的概率低,不失为膀胱根治性切除后尿流改道的较好方法.

  • 前列腺增生伴逼尿肌无力患者电切术治疗后的临床分析

    作者:王冬彪;杜广辉;陈忠;陈志强;庄乾元;宋晓东;王少刚;胡志全;郭小林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膀胱出口梗阻(BOO)致膀胱逼尿肌收缩功能无力(DU)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式.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经治的60例BPH老年患者,均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根据逼尿肌收缩压力(Pdet)分为4组:A组逼尿肌正常组(Pdet> 40 cm H2O),B组逼尿肌无力组(Pdet<40 cm H2O),再将B组细分为:B1组(轻度逼尿肌无力组)(20 cm H2O <Pdet<40 cm H2O)及B2组(重度逼尿肌无力组)(Pdet<20 cm H2O),分别对其术后的排尿症状进行了2~6年的随访.结果 统计学比较术后A、B组间及B1、B2组间的生活质量评分(QOL)、排尿梗阻症状及刺激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PH患者BOO解除后,逼尿肌功能状态可能并不影响下尿路症状(LUTs)的改善.因此对BPH合并DU的患者进行必要的沟通后行手术治疗解除梗阻,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腹膜后入踣手术治疗胰腺坏死并感染的安全性及疗效分析

    作者:陈冬;朱峰;田锐;王敏;秦仁义

    目的 探讨腹膜后入路手术治疗胰腺坏死并感染的方法、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3月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erious acute pancreatitis,SAP)发生胰腺坏死并感染在局麻或者全麻下实施了腹膜后入路胰腺坏死组织清除引流术患者的临床资料.5例经过1次手术,4例经过2次手术;8例首次手术为双侧清除引流,1例为单侧.结果 术后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迅速缓解,无任何并发症发生,首次手术时间60~80 min,平均(73±5.7) min,随访期间8例患者症状均完全消失,无复发,1例患者于术后6周死于心肌梗塞.结论 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生胰腺坏死并感染的患者,腹膜后入路行胰腺坏死组织清除引流术是直接、安全、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胆外科中的应用及疗效评价

    作者:刘隽;倪平志;王俊;程建华;汤可立;柳严;罗丹;冯新富;黄建钊

    目的 研究快速康复外科(FTS)在肝胆外科应用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肝胆外科接受不同手术治疗的98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围手术期采用传统处理方法,实验组采用FTS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术后检测第1、3、5、7天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IgA、IgG、CD4、CD8的阳性细胞值,CD4/CD8的比例,同时术后观察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术后血清CRP、IL-6、IgA、IgG水平在术后第1、3、5天明显高于对照组,较对照组更快恢复术前的水平;CD4、CD8的阳性细胞值,以及CD4/CD8的比例在术后第1、3、5天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实验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并发症与对照组基本一致.结论 FTS应用于肝胆外科术后患者的免疫功能恢复得更快,应激反应较低,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的康复,而且是完全安全和有效的.

  • 后路减压自体碎骨椎间打压植骨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宋谋珂;刘建湘;杨述华;叶哲伟;郑启新;陈强;张国磊;陈小亮

    目的 评价后路减压自体碎骨椎间打压植骨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手术适应证.方法 采用后路减压自体碎骨椎间打压植骨固定手术方式治疗90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患者均经保守治疗6个月以上且治疗无效.应用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 (JOA)评分标准和影像学指标变化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74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15个月(12~24个月).术前椎间隙高度(4.5 ±2.8) mm,术后(12.3 ±2.5)mm(P<0.05).术前腰椎前凸角(-31±11).,术后(-47±7).(P<0.05).术前JOA评分为(14.5±3.92)分,术后(24 ±2.65)分(P<0.05),JOA评分改善率为65%~100%,平均76%.结论 只要适应证得当,后路减压自体碎骨椎间打压植骨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能够恢复椎间隙高度和改善腰椎生理前凸,不需另外取骨,有效缓解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 胃镜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32例

    作者:王凤亮

    目的 探讨胃镜辅助下腹腔镜手术在胃间质瘤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共32例胃间质瘤患者接受胃镜辅助下腹腔镜手术治疗,对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3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65.3±23.4) min,术中出血量(54.5±15.7)ml,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47.90±13.53)h,术后住院时间(7.3±3.5)d,所有病例随访12 ~48个月,未见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 胃镜辅助下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安全、可行,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是胃间质瘤手术治疗的理想方式.

  • 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术和定位导丝活检术对不可触及乳腺病变定性诊断的比较

    作者:王万菊;张冬;何小军;张林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术和定位导丝活检术对不可触及乳腺病变定性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对30例30处不可触及乳腺病变行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术,19例20处行超声引导下定位导丝活检术.结果 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术检出的30例不可触及乳腺病变中,4例为浸润性乳腺癌(13.3%),3例不典型增生;定位导丝活检术检出的19例20处不可触及乳腺病变中,2例为浸润性乳腺癌(10%),1例为原位癌(5%);随访无复发.结论 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术是不可触及乳腺病变诊断的首选方法.

  • 75例胃癌病理分型对其预后的影响评价

    作者:雷音;韦佳明;黄林平

    目的 探讨不同病理分型胃癌的病理特征对临床预后的影响,为临床的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 2009年底发布的第7版胃癌分期法,对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75例胃癌术后病例重新进行分型.分别以分化程度和肿痛大小进行分组,比较各组间的浆膜浸润率、淋巴结转移率;并比较新旧两版分期对随访患者5年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不同分化程度的胃癌淋巴结转移率及浆膜浸润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分化腺癌与中、低分化腺癌及印戒细胞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及浆膜浸润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各分化组叠加,以肿瘤大径≤4 cm和>4 cm重新分组,见肿瘤大径≤4 cm组与大径>4 cm组淋巴结转移率、浆膜浸润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5例可随访病历以新旧两版分别分期,新旧两版分期均可见分期越差,5年生存率越低.结论 第7版AJCC胃癌分期法较旧版Ⅱ、Ⅲ期患者明显增多,而Ⅰ、Ⅳ期患者相应减少,为临床对更多的胃癌患者术后施行放化疗提供了支持,从而使更多胃癌患者受益.

    关键词: 胃癌 病理 转移 预后
  • 髋关节肿瘤假体置换治疗股骨近端转移瘤疗效观察

    作者:韩晓飞;齐新生;赵锡江

    目的 探讨髋关节肿瘤假体置换治疗股骨近端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髋关节肿瘤假体治疗24例股骨近端转移瘤患者,并对其治疗后肢体功能、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24例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Karnofsky评分:术前平均为(36.25±17.98)分,术后6个月为(51.25 ±16.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P<0.05),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按照En-neking评分系统评估术后患肢功能,平均(24.04 ±3.02)分,优良率79.17%.随访期间无假体周围感染、松动及断裂事件发生.结论 肿瘤假体置换治疗股骨近端转移瘤可减轻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 胆胰分流消化道重建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运用

    作者:朱峰;王敏;田锐;申铭;石程剑;秦仁义

    目的 介绍一种新的胆汁胰液分流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并探讨其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3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采取胆汁胰液分流的消化道重建方式,57例为胰胃吻合,79例为胰肠吻合.手术主要步骤:①胰胃吻合术后,在距胰胃吻合口远端5~ 10 cm处行近端空肠胃后壁端侧吻合.②胰肠吻合术后,胰肠吻合口10 cm左右将胃后壁与空肠行侧侧吻合.随后在距胃肠吻合口40 ~ 50 cm处离断空肠,形成游离肠袢;远端封闭后与胆管行端侧吻合;在距胆肠吻合口40~50 cm处与游离肠袢的远端行侧侧或端侧Y形吻合.收集术前、术中和术后资料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136例消化道重建(含胰胃或胰肠吻合时间)中位时间为71min(62~97 min),手术死亡率为0;术后并发症为13.2%(18例),包括术后出血2例,胆漏2例,肺部感染2例,切口脂肪液化并感染2例,胃瘫3例,腹腔感染3例,胰漏4例(3例A级和1例B级胰漏).结论 胆胰分流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对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具有一定的意义.

  • 甲硝唑阿米卡星清洗液对预防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研究

    作者:林伯斌;樊海宁;王海久

    目的 观察甲硝唑阿米卡星清洗液预防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化脓性、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患者2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45例.在术前准备、手术方式和术后治疗方式均相同的前提下,缝合腹膜后,治疗组使用甲硝唑阿米卡星清洗手术切口,对照组常规使用碘伏生理盐水清洗手术切口.结果 治疗组感染3例(2.10%)对照组感染10例(6.90%),治疗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治疗组感染2例(2.90%),对照组感染8例(11.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脓性阑尾炎,治疗组感染1例,对照组感染2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硝唑阿米卡星清洗液能够有效预防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特别是对感染严重的重症阑尾炎的效果更为显著.

  • CK5/6和CK7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郑姮;段楚骁;付圣灵;徐沁孜;付向宁

    目的 探讨细胞角蛋白5/6(Cytkoeratin 5/6,CK5/6)和细胞角蛋白7(Cytkoeratin 7,CK7)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对NSCLC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收集1067例NSCL患者的病理组织标本及相关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分别检测CK5/6和CK7在NSCLC中的表达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CK5/6和CK7在NSCL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0% (233/496)和72.1%(401/556).CK5/6主要表达于肺鳞癌(162/180),其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4%和89.0%,准确度为92.8%.CK7主要表达于肺腺癌(217/223),其诊断敏感性为97.3%,特异性为69.4%,准确度85.8%.两者联合检测共379例,CK5/6(+)/CK7(-)110例,以鳞癌为多,占此种表达的98.2%;CK5/6(-)/CK7(+)191例,以腺癌居多,占此种表达的94.8%.CK5/6和CK7的阳性表达呈负相关(r=-0.668,P<0.001).结论 在NSCLC中CK5/6和CK7分别是鳞癌和腺癌的重要标志物,联合检测大大提高了NSCLC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准确度.

  • 地佐辛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患者循环和镇痛效应的影响

    作者:许伟;褚国强;聂鑫

    目的 探讨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地佐辛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患者血流动力学和镇痛效应的影响.方法 48例择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地佐辛组(Ⅰ组)及对照组(生理盐水,Ⅱ组),每组24例.两组药物均于麻醉诱导前15 min静脉注射.麻醉中连续观察心率(HR)、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f)、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变化,统计丙泊酚的用量,并观察患者术后VAS评分>3的例数.结果 患者SBP在人工气腹后15、30、45 min,与人工气腹前相比较,地佐辛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维持脑电双频指数40~60之间行全麻气管插管所需丙泊酚量,地佐辛组比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术后VAS评分>3的例数,地佐辛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麻醉诱导前应用地佐辛可显著降低妇科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人工充气的应激反应,可安全用于腹腔镜全子宫手术的术后镇痛.

  • 腔内激光闭合结合高位结扎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临床分析

    作者:刘岩;沈根海;高泉根;吴国良;李志民

    目的 探讨腔内激光闭合(endovenous laser treatment,EVLT)结合高位结扎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46例(178条患肢)下肢大隐静脉曲张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EVLT结合高位结扎术,术后观察治疗效果及近远期并发症.结果 手术效果满意,症状缓解率100%.术后皮下淤血或血肿11肢(6.2%),皮肤条状烧伤5肢(2.8%),踝部水肿4肢(2.2%),肢体静脉炎反应9肢(5.1%),肢体隐神经损伤6肢(3.3%).随访l~3年,1例患肢(0.6%)复发.结论 EVLT结合高位结扎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氨溴索和戊乙奎醚用于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作者:周晨亮;王璐;周青山;姚兰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和盐酸戊乙奎醚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创伤性湿肺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并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成年患者28例,随机分为氨溴索(沐舒坦)组(M组)、沐舒坦-盐酸戊奎醚(长托宁)组(M-C组).入室后重症监护,其他镇静评分和治疗方法相同.M组沐舒坦300 mg静脉滴注,每天二次;M-C组沐舒坦300 mg,静脉滴注,每天二次,长托宁1 mg肌注,每天一次.观察患者72 h内排痰量和痰液性质,撤机拔管时间及ICU住院时间.结果 M-C组与M组比较每天排痰量明显减少;撤机拔管时间明显缩短(P <0.05).结论 氨溴索与戊乙奎醚联合使用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效果显著.

  • 58例胃肠道瘘的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尹小平;朱栋良;王代宏;王芳元

    目的 探讨胃肠道瘘的一般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胃肠道瘘患者病因、诊治方法及预后.结果 医源性瘘有29例(50.00%),外伤性瘘21例(36.21%),自发性瘘8例(13.79%);治愈44例(75.86%),迁延不愈6例(10.34%),死亡8例(13.79%).结论 医源性(50.00%)和外伤性(36.21%)因素是胃肠道瘘的主要病因,瘘的临床死亡率高(13.79%),有效引流、肠管造瘘、营养支持、并发症处理(感染、出血)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感染、出血是至死亡主要原因.

  • 单侧椎弓根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张铁华;刘继超

    目的 探讨单侧椎弓根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34例(46个椎体),采用经单侧椎弓根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结果 每个椎体手术时间平均38 min,出血量平均35 ml,注入骨水泥平均4.2ml.骨水泥渗漏率17.4%.术后24 h内疼痛症状消失25例,明显缓解9例.结论 单椎弓根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操作简单,手术风险小,术后镇痛效果肯定,远期椎体恢复良好,特别适合中度压缩、多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 高龄食管癌术后早期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作者:高旭辉;朱水波;张殿堂;殷桂林;胡建才;张晓明;王荣平;余冬敏

    目的 总结70岁以上高龄食管术后早期并发症的临床特点,探讨防治术后早期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106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并行胸部及腹部二野淋巴结清扫,根治性切除102例,姑息性切除4例(2例侵犯气管,2例侵犯胸主动脉).26例采用经左胸后外侧切口进胸,其中主动脉弓上吻合20例、主动脉弓下吻合6例.左后外侧切口+左颈部切口颈部吻合8例.右颈、右胸及上腹部正中三切口手术20例,右胸及上腹部正中两切口手术52例.胸内吻合采用管型吻合器吻合,颈部吻合采用间断全层食管-胃端侧吻合,并浆肌层包埋.结果 合并心、肺疾病的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合并心、肺疾病患者(P<0.05);并发症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无并发症组(P<0.05).结论 高龄食管癌术前合并心、肺疾病,手术时间延长,术中出血量多均可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高.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术中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及减少出血量,可防止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食管癌 外科并发症
  • 桡动脉浅支皮瓣修复指腹缺损的临床应用

    作者:金日浩;王夫平;冷树立

    目的 探讨桡动脉浅支皮瓣修复指腹缺损的手术疗效.方法 设计游离桡动脉浅支皮瓣修复指腹缺损20例.指腹皮肤缺损范围1.5 cm ×2.5 cm~3.5 cm ×2.0 cm.以桡动脉浅支走行于腕掌侧设计皮瓣,于皮瓣近端切取正中神经掌皮支重建感觉.结果 20例移植皮瓣全部成活,未发生血管危象.随访6~12个月,皮瓣质地血运良好,外形满意,两点辨别觉5~7 mm,手指伸展、屈曲活动正常.结论 游离桡动脉浅支皮瓣切取方便、供区损伤小,是修复手指指腹缺损的一种较好方法.

  • 胸腰椎骨折中病椎固定结合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的临床研究

    作者:续力民;杨春宝;项毅;孙振军;吕继宏;袁瑞

    目的 探讨并分析胸腰段脊椎骨折中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并病椎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1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后路减压,伤椎椎弓根填充自体骨或人工骨,根据固定方式不同分为:41例采用四钉法(A组),39例采用八钉法(B组),38例采用病椎植入椎弓根钉并结合上下相邻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C组).结果 相比A组和B组,C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椎体高度恢复,内固定无松动,未出现断钉、断棒现象,畸形矫正满意,神经功能得到了良好的恢复.结论 病椎植入椎弓根螺钉并结合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可使患者尽早的进行功能锻炼,并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是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行之有效的方法.

  • 改良真皮下缝合技术在急诊面部外伤中的应用

    作者:王宇;唐家训;吴丙;崔亚鹏

    目的 探讨一种改良型真皮下缝合技术在急诊面部外伤清创术中的应用,以期达到良好美容效果.方法 对78例急诊外伤患者采用改良真皮下精细缝合技术进行清创缝合.结果 78例患者全部一期愈合.随访半年后有63例患者得到随访.除5例挫裂伤较重的患者,伤口瘢痕增生、变宽,予以二期修复外,其余伤口瘢痕均很淡化、细微,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改良真皮下缝合技术应用于急诊面部外伤清创中,可以达到一期美容效果,避免二期美容修复.

  • 伽玛射线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效果的Meta分析

    作者:孙国盛;叶菁;赵洪洋

    目的 分析伽玛射线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检索数据库中近年来关于伽玛射线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文献,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和分析.结果 术后疼痛缓解率(符合BNI Ⅰ~Ⅲ)为36.1%~94.0%,平均有效率77.3%.缓解时间平均需45 d(1 ~495 d),复发率18% ~ 42.9%,平均复发时间短为9.6个月,长为4.4年.并发症包括面部麻木(3.6%~43.0%),感觉减退(2.5%)等.结论 伽玛射线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肯定,并发症相对可控,其疗效和并发症与治疗剂量、靶点位置、数量等因素有关.

  • 甲状腺髓样癌20例临床分析

    作者:马维昌;代文杰

    目的 探讨甲状腺髓样癌临床特点、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20例甲状腺髓样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全组病例均经病理证实为甲状腺髓样癌,颈淋巴结转移9例,远处转移1例,总颈部淋巴结转移率达50%.20例均行手术治疗,至少行患侧腺叶及峡部切除16例,占80% (16/20),其中行甲状腺全切除9例.结果 术后常规监测血清降钙素,复发2例.术后随访17例,超过5年者9例,5年生存率达77.8%.结论 甲状腺髓样癌术前诊断困难,多数依赖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强调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重要性,治疗以根治性手术为主,术后监测降钙素能及早发现局部复发和转移.

  • 乌司他丁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大鼠肾脏NOD1受体和血IL-18水平的影响

    作者:刘娇;陈德昌;周青山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腹主动脉阻断联合腹腔注射脂多糖内毒素(LPS)构建严重脓毒症大鼠肾脏NOD1受体表达和血IL-18水平的影响.方法 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腹主动脉阻断联合腹腔注射LPS组(AAC+ LPS组)、腹主动脉阻断联合腹腔注射LPS乌司他丁干预组(AAC+ LPS+U组)、腹主动脉阻断腹腔LPS生理盐水对照组(AAC+ LPS+ NS组).大鼠于术后或干预后8h处死,收集血和大鼠肾脏,检测血中Cr、BUN水平,ELISA方法检测血中IL-18浓度,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脏NOD1蛋白的表达,RT-PCR方法检测肾脏NOD1 mRNA的表达.结果 NOD1受体mRNA和蛋白的表达,血中IL-18和Cr、BUN水平在AAC +LPS组和AAC+LPS +NS组强,AAC+ LPS+U组较前两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可能通过抑制肾脏NOD1受体的表达,抑制血中IL-18的分泌从而在脓毒症时发挥抗炎和肾脏保护作用.

  • 数据挖掘技术在建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预测模型中的应用

    作者:毛华;陈涛;刘强;王代旭;郑波;陶亮

    目的 探讨决策树与神经网络模型在预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情况的分析并结合预后随访结果,采用C5.0决策树与BP神经网络方法分别建立预测模型.结果 两种预测模型的预测准确度分别为75.39%和82.20%,神经网络方法建立的预测模型要优于决策树模型.结论 采用决策树与神经网络模型来建立对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预测是可行的.

  • 气肿性肾盂肾炎诊治体会

    作者:何龙;范连慧;朱凯;杨宏伟;王军;刘龙

    气肿性肾盂肾炎(emphysematous pyelonephritis,EPN)是一种由外来细菌病原体造成肾实质严重感染的坏死性疾病,对肾脏组织和功能都有严重危害.EPN在肾实质、集合系统或者肾周组织产生气体,出现特异性的影像学改变,患者死亡主要是因为疾病快速进展,加之患者的易感状态,未得到控制的感染引起了脓毒血症.大多数EPN患者都伴有血糖水平异常,随着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的快速增长,EPN的病例也不断增加.现就我科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期间的典型病例做一探讨.

  • 胃切除术后吻合口漏七例诊治体会

    作者:费国猛

    胃切除术后上消化道重建术后,吻合口漏是早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甚至影响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预后[1-2].Billroth Ⅰ式吻合后,可发生胃十二指肠漏.BillrothⅡ式吻合后,可发生胃空肠吻合口漏,十二指肠残端或胃残端漏.近年来由于采取器械吻合的逐渐增多,胃十二指肠吻合口漏发生率明显下降,腹腔镜胃癌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约为1%[3].我们1997年2月至2007年2月共治疗胃切除术后吻合口漏7例,现就胃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原因、预防和治疗方法总结如下.

  • 微创技术在中老年多发伤并连枷胸87例应用体会

    作者:詹惟;李建波;夏强;樊汉利;杨敏;潘铁成

    近年来由于交通事故以及建筑施工所引发的意外伤害持续增多,严重多发伤的外科处置不当也使得胸部外伤致死率及并发症率居高不下[1-2].我们2010年2月至2012年8月对收治的87例多发伤(ISS≥18)并严重胸部外伤(AIS-ISS≥4)连枷胸患者,均采用单操作孔胸腔镜胸腔探查术以及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器或可吸收肋骨钉进行连枷胸选择性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 腹腔镜阑尾切除85例分析

    作者:成军;王汉平;廖晓锋;邹伟;王建国

    阑尾炎是普外科常见的急腹症,手术常作为首选治疗方法.1983年德国医生Semm首次报道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和微创理念的广泛认同,LA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我院于2009年3月至2012年9月行腹腔镜阑尾切除85例,效果满意,分析如下.

  • 膀胱透明细胞癌一例

    作者:王志娟;陈洪波

    患者,女,63岁.因"全程肉眼血尿1个月余"入院.血尿色暗红,伴团块状血凝块,伴尿频、尿频.不伴发热、腰痛.门诊以"泌尿系感染"行抗炎治疗,疗效欠佳.行泌尿系彩超检查示:膀胱腔内一约3 cm×2 cm大小中强回声肿块,肿块周围血供丰富,考虑膀胱肿瘤,右输尿管全程扩张并右肾轻度积水.体检:双输尿管走行区无压痛,右肾区叩击痛,膀胱区无压痛.CT尿路造影检查示:膀胱右侧壁不规则形软组织密度影,累及右侧输尿管末端开口,右侧输尿管及肾盂肾盏扩张积水,盆腔未见肿大淋巴结.行膀胱镜检查示:膀胱三角区偏右侧一直径约3 cm大小菜花样新生物,表面较多坏死物质,基底宽,右输尿管开口显示欠清,左输尿管开口喷尿正常.取活组织病理检查示:膀胱浸润性尿路上皮癌(高级别).患者不同意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遂行膀胱部分切除+右输尿管再植术.术后病检示:膀胱尿路上皮癌并透明细胞癌,肿瘤侵及肌层.术后恢复良好出院.

  • 脐尿管癌一例

    作者:李萍;刘小波

    患者,男,39岁,因"尿频、尿急、尿痛,间歇性肉眼血尿4个月余"人院,入院后CT:膀胱顶壁占位改变,建议膀胱镜检;膀胱镜检见膀胱顶壁肿物,大小约4 cm×3 cm,表面见较多坏死物质附着,呈菜花样或滤泡状,活检回报为膀胱印戒细胞癌.进一步行盆腔MRI:膀胱顶壁向腔内突出占位性病灶,提示膀胱癌,并考虑病灶侵犯顶壁周围脂肪组织,向后累积膀胱三角,盆腔内多发淋巴结转移.行膀胱扩大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中切除脐部组织及脐尿管,充分游离膀胱前壁、顶后壁,距离肿瘤5 mm用阻断钳夹闭膀胱、离断,完整切除肿瘤.清扫双侧髂血管周围及闭孔淋巴结组织.

  • 自体硬脑膜包裹加固治疗创伤性胼周动脉瘤一例

    作者:孙国庆;吴桂美;杨允学;张玉海;许真;付莛凯;董军;赵超

    患者,男,38岁,因车祸致头部外伤后神志不清7d转入我院.查体:T 36.5℃,BP 135/68 mmHg,浅昏迷,双瞳孔等大,直径3 mm,对光反应灵敏.颈抵抗阳性,心肺听诊阴性,双上肢肌力5级,双下肢肌力约2级,双侧巴宾斯基征阳性.头颅CT示外伤性纵裂区胼胝体血肿并双侧脑室铸形(图1).入院诊断:重度闭合性颅脑损伤,脑挫裂伤,创伤性胼胝体血肿.

  • 结肠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伴穿孔一例

    作者:王光尧;陈平;赵伟;石磊

    患者,男,33岁,因"左下腹疼痛2d"入院.既往体健.查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左下腹深压痛,伴反跳痛,无肌紧张,肝、脾肋下未及,未触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3~5次/分,直肠指检未见明显异常.外院血常规示WBC 12.6×109/L,NE 0.85,腹部CT示左下腹炎性病变(脓肿)可能.我院复查血常规示WBC 9.7×109/L,NE0.592,腹部CT示左下腹肠管边缘见结节影,直径1.8cm,边缘模糊,并见条索影,增强后环状强化.

  • 脑实质脑膜瘤一例

    作者:程月飞

    患者,男,22岁,主因突发头晕、恶心8h入院.患者入院前8h突感头晕、恶心,未呕吐,神志清楚,数分钟后有所改善,就诊于某医院查头颅CT示:右顶叶占位.患者近2年上述头晕、恶心症状多次出现,发作频率无明显规律,每次约2 min.入院查体:神志清楚,精神正常,心率49 ~ 65/min,血压、呼吸、体温正常,颅神经正常,颈软,四肢活动正常,双下肢病理反射阴性;进一步行增强MRI检查示右颞顶叶可见-2.5cm×2.1 cm×2.6cm稍长T1混杂长T2信号占位病变,边界较清晰,周围见少量稍长T1长T2信号,SWI序列上病灶内未见明显低信号,增厚扫描后病灶明显强化,见分叶,侧脑室未受压,中线结构无偏移.

  • CA19-9在胰腺癌外科实践中的新认识和新证据

    作者:李江涛;彭淑牖

    美国癌症协会预估2013年美国新诊断胰腺癌患者人数为45220例,将有38460例死亡,尽管经过数十年多学科的努力,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仍仅为5%左右[1].在新发胰腺癌患者中,超过70%为进展期.即使进行了外科根治性手术,超过90%的胰腺癌患者仍会在术后12至18个月出现病情进展,因此,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术后早期进展仍是胰腺癌诊治中的难点.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延迟性出血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袁玉峰

    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和围手术期处理措施的不断完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胰漏、胃排空障碍、腹腔脓肿形成和术后出血等仍然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并发症.文献报道,术后出血的发生率为6% ~ 10%,一旦发生,患者的死亡率为30% ~50%[1].依据术后出血发生时间的不同,常分为早期出血(<24 h)和延迟性出血(>24 h)[2].早期出血一般与手术技术有关,常需要再次手术处理,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其发生率仅占术后出血的20% ~ 30%.而导致延迟性出血的因素则较为复杂,有关其出血原因与出血部位的判断,出血后处理措施的选择,一直是临床医生需要关注的问题.

  • 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治的热点问题

    作者:孙备;苏维宏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常见的急腹症,其起病隐匿、病情复杂多变、进展迅速,是临床诊治工作的重点.本文将对近年来AP临床诊治的热点问题概述如下.一、AP诊断体系的变化1992年AP亚特兰大标准是"以临床为基础的AP分类法",作为全球性共识在AP的临床实践和研究中被广泛应用.随着临床实践的积累及诊治技术的进步,对于AP的严重度评估、治疗的客观评价、数据标准化及经验相互交流等方面的迫切要求,促使人们对亚特兰大标准进行多方面修订:AP的诊断标准,分类及并发症的定义,严重度分级,临床分期并规范了专业术语,形成了2013年"修订版"亚特兰大标准[1].

  • 胰腺癌的125Ⅰ粒子内放射治疗

    作者:罗开元;李晓刚;张万福;王春晓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根据2012年统计数据胰腺癌在我国的总体发病率约7/10万人,位居第7位,死亡率也位居第6位[1].诊断明确的胰腺癌其中位生存期约12 ~ 20个月,5年存活率也仅5%,结合我国实际工作现实,因普查筛查手段的不健全及治疗的欠规范其生存率可能远低于5%[2].确诊的患者中也仅有20%可接受手术切除.总之胰腺癌的恶性程度高、早期诊断困难、手术切除率低、缺乏有效地治疗靶点,是近年来其生存率较低的主要原因.目前胰腺癌的治疗还是以手术为主结合化疗、放疗的综合治疗.早期的胰腺癌经手术切除可获得较好的手术生存率,而中晚期不能手术的胰腺癌主要以放疗、化疗为主.125Ⅰ粒子可放射出持续低剂量的γ射线及部分X射线可对肿瘤起到持续杀伤的作用,这为中晚期及部分不可切除肿瘤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 急性胰腺炎诊治进展——新分类与新技术

    作者:赵刚;王春友

    随着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机制认识的不断加深,现已形成容量复苏、器官功能保护与替代、序贯营养支持及坏死病灶递进式外科处理的多学科综合治疗体系.目前,国外新指南提出急性胰腺炎(AP)的新分类,同时较多研究集中于早期非手术治疗、手术干预时机及指征和微创治疗.本文将简要介绍上述新进展,以进一步推广SAP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新观念,以规范SAP的诊治[1-4].

  • 乳腺结核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李荣国;赵悦;马晓;张东伟

    乳腺结核又称为结核性乳腺炎,由结核杆菌感染所致的慢性特异性感染性疾病,由Astley Cooper于1829年首次报道,是罕见的乳腺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这种疾病多见于欠发达地区,20 ~ 40岁的育龄期女性是本病的好发年龄阶段[1].在世界范围内,乳腺结核的发病率约占乳腺外科疾病的0.1%~3%[2].乳腺结核的发病率与年龄、多产、哺乳期、乳腺外伤及既往患有化脓性乳腺炎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3].近年来,随着耐药结核菌蔓延、肺结核发病率的回升、HIV感染及AIDS全球蔓延,乳腺结核发病率有上升趋势[4].但因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临床报道病例较少,工作实践中极易误诊为乳腺癌、乳腺炎症及其他乳腺疾病,乳腺结核的诊断与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现结合文献对其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临床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