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Laboratory Medicine and Clinic 검험의학여림상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重庆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
  • 影响因子: 1.09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2-9455
  • 国内刊号: 50-1167/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78-157
  • 曾用名: 中国检验医学与临床
  • 创刊时间: 200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检验医学与临床》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徐永柱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罗晓寒;王玲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148例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诱发DR的危险因素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β2-微球蛋白进行分析.结果 148例糖尿病患者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61例,占41.1%.发生率与性别无关;其中病程、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血压、三酰甘油、胆固醇等与DR发生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病程有关,病程少于5年和5年以上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DR发生率与不伴高血压者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BUN、Cr含量升高DR发生率显著高于健康者.结论 病程长、高血糖和高血脂、高血压、肥胖是DR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血脂、血压可能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

  • 临床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苏信斌;袁艳;欧维正

    目的 监测本院临床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TB-Expression细菌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应用Whonet 5.4软件统计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率.结果 临床送检以痰标本、血液标本、小便标本培养为主,分别占59.7%、16.9%和8.4%,呼吸内科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分布为主,泌尿、烧伤外科则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分布为主.全年共检出革兰阴性杆菌255株,大肠埃希菌居首位共74株,占38.4%,其后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64株),鲍曼不动杆菌(52株),阴沟肠杆菌(34株),铜绿假单胞菌(22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20株).除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对大肠埃希菌的敏感性较高外,其他15种抗生素的耐药率达到40%以上,其中有10种抗生素达到75%,耐药性非常严重,该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达62.2%;其余几种常见菌也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现象.结论 通过监测临床致病菌的分布特点和耐药性变化,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医院感染和细菌耐药性发展有重要意义.

  • 7例子宫奇异型平滑肌瘤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石燕云;岑玉兰

    目的 探讨子宫奇异型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提高对子宫奇异型平滑肌瘤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子宫奇异型平滑肌瘤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特征.结果 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子宫增大、阴道不规则流血、腹痛、盆腔包块等.镜下部分或全部细胞核奇异,可见巨核、多核及核内粉红染云雾状假性包含体,核分裂象1~2个/10高倍视野(HPF).结论 子宫奇异型平滑肌瘤临床上比较少见,易误诊,其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主要依靠苏木精-伊红(HE)切片观察.子宫奇异型平滑肌瘤细胞形态虽奇异,但属良性肿瘤,手术切除为佳治疗方法.

  • 强迫游泳大鼠海马组织5-羟色胺受体mRNA的表达

    作者:张帆;陈俊凤

    目的 探讨强迫游泳大鼠海马组织中5-羟色胺(5-HT1A)受体激活物抑制因子-1(1mRNA)的表达.方法 随机将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1d应激组、14d应激组和28d应激组,建立强迫游泳应激模型.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皮质醇浓度,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海马5-HT1A受体mRNA的变化.结果 (1)对照组、1d应激组、14d应激组和28d应激组血清皮质醇浓度分别为(0.64±0.09)μg/dL、(1.14±0.19)μg/dL、(1.98±0.40)μg/dL、(0.95±0.14)μg/dL. (2)强迫游泳大鼠海马5-HT1A受体mRNA表达相对水平分别为1.501±0.257、1.141±0.120、0.681±0.056,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迫游泳大鼠海马中5-HT1A受体mRNA表达降低.

  • 老年患者医院下呼吸道感染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药分析

    作者:甘丹

    目的 了解老年患者医院下呼吸道感染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的分布及耐药性特点.方法 收集2003~2007年本院老年患者医院下呼吸道感染CNS,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按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委员会(NCCLS)标准判断.结果 分离出CNS 142株,检出率明显超过金黄色葡萄球菌,以溶血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分离率高的是溶血葡萄球菌(43.0%).甲氧西林耐药率(MR)高达97.9%,万古霉素耐药率为0.0%,2003~2007年,四环素、红霉素、克拉霉素、克林霉素、环丙沙星耐药率呈增高趋势,β-内酰胺类抗生素均呈高水平耐药.结论 耐甲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成为老年患者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多重耐药性现象严重,应加强耐药监测.

  • 乙型肝炎患者凝血功能与临床分型及血清HBV-DNA定量检测关系的研究

    作者:邹宇;王丽华;邓小玲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下称乙肝)患者凝血功能与乙肝临床分型及血清乙肝病毒核糖核酸(HBV-DNA)定量检测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乙肝患者330例为研究组,收集健康人群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功能指标及血清HBV-DNA含量,比较临床分型各组的PT、APTT、FIB的关系和按血清的HBV-DNA定量分组的各组PT、APTT、FIB的关系.结果 除了慢性乙肝(轻度)组的PT值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组乙肝患者的PT、APTT值都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别是慢性乙肝(重度)和乙肝后肝硬化组与健康对照组、慢性乙肝(轻度)组相比3项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按血清HBV-DNA定量分组的各组患者的PT、APTT值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DNA定量大于或等于103 copy/mL的各组患者的APTT值都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 慢性乙肝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程度随临床分型的加重而加重,但与病毒拷贝数的增加无正相关.APTT值的检测是反映乙肝患者凝血功能的灵敏指标.

  • 急性胰腺炎几项实验诊断指标的比较

    作者:刘连庚

    目的 为了探讨血、尿淀粉酶,淀粉酶清除率与肌酐清除率比值(ACCR)以及尿胰蛋白酶原-2(Tpg-2)测定对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67例急性胰腺炎患者,42例非胰腺炎急腹症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人员进行血、尿淀粉酶,血、尿肌酐及尿胰蛋白酶原-2测定.结果 急性胰腺炎尿胰蛋白酶原-2诊断特异度和敏感度高,分别为95.2%、95.5%,其次是淀粉酶清除率与肌酐清除率比值,其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85.7%、92.5%,血淀粉酶(Samy)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78.6%、80.6%,尿淀粉酶(Uamy)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69.0%、73.1%.结论 尿胰蛋白酶原-2和淀粉酶清除率与肌酐清除率比值是目前诊断急性胰腺炎较好的早期指标,优于血尿淀粉酶.

  • 相控阵热疗法配合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

    作者:杨丽芳;邓省益;黄梅芳

    目的 观察相控阵热疗法配合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腔或腹腔(下称胸腹腔)积液的近期疗效.方法 两组均采用胸腹腔闭式引流,尽量引净积液,给予胸腹腔内注药:白细胞介素-2(IL-2)200万~300万单位,顺铂40~60mg,(丝裂霉素,五氟尿嘧碇),每周 1次,共注射2~3次.联合组每次注药后2 h内给予相控阵热疗50~60min,温度41~43.5 ℃,每周1~2次,共8~10次;对照组单给予灌注化疗观察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组有效率92%,对照组有效率60%,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疗配合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能有效控制胸(腹)水,无明显不良反应,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C-反应蛋白对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刘艳;宋振早;郭涛;王健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 检测在儿童细菌性感染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1)用HITACHI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82例细菌感染患儿 (观察组) 及30例健康儿(对照组) 的血清CRP 含量.(2)用血细胞计数仪ABX-PENTRA 60对以上82例细菌感染患儿 (观察组) 及30例健康儿(对照组)进行白细胞计数.(3)将以上两种方法做统计学比较.结果 观察组各种疾病的CRP 检测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82例患儿中,CRP 阳性78例,阳性率95.1%;白细胞水平升高64例,阳性率78.0%,两种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RP检测对儿科细菌性感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作为诊断小儿细菌性感染和观察治疗效果的敏感指标.

  • 两种方法在临床交叉配血工作中的比较

    作者:徐光明;周炳能

    目的 探讨微柱凝胶法与凝聚胺法在临床交叉配血工作中的方法学比较.方法 对本院需要输血的344例患者用微柱凝胶法和凝聚胺法进行交叉配血,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所做的交叉配血中,发现有2例患者体内已经产生了针对供血者的不完全抗体,凝聚胺法只能检测出其中的1例,而微柱凝胶法则能同时检测出这2例患者,两者方法检测出不完全抗体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方法相比较检测不完全抗体的特异性基本一致,但是微柱凝胶法的敏感性要高于凝聚胺法.因此用微柱凝胶法做交叉配血,不完全抗体误检的概率更小,结果更准确.

  • 256例接触性皮炎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作者:宗扬勇;朱爱娟;薛国胜;尤小燕;马宏裕

    目的 了解接触性皮炎患者斑贴试验中常见的过敏原情况.方法 采用斑贴试验检查256例接触性皮炎患者.结果 256例接触性皮炎患者中斑贴试验阳性共245例,其中对1种物质过敏87例,2种物质过敏102例,3种物质过敏33例,4种及4种以上物质过敏23例.过敏原中以硫酸镍、氯化钴、重铬酸钾、芳香混合物、松香、甲醛及对苯二胺较为常见.结论 斑贴试验是临床诊断接触性皮炎简单可靠的方法,可以协助患者找到确切的过敏原,避免再次接触,达到预防复发的目的.

  •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3AO细胞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

    作者:邢艳;杨明辉;游艺;赖明唏;唐中

    目的 初步分析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3AO细胞内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在蛋白质和mRNA水平表达的影响,探讨HCG信号在癌细胞增殖凋亡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HCG处理卵巢癌3AO细胞72 h,采用流式细胞术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分别测定3AO细胞内凋亡蛋白质bcl-2和bax在蛋白质和基因水平的表达.结果 HCG不改变3AO细胞bcl-2、bax的表达(P>0.05).结论 HCG在体外抑制卵巢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可能与凋亡基因bcl-2和bax无关.

  • MICRO TEST1自动血沉仪性能评价及生物参考区间的建立

    作者:李明勇;梁敏

    目的 探讨MICRO TEST1自动红细胞沉降率(下称血沉)仪检测血沉的可靠性及建立该方法健康成人生物参考区间.方法 随机抽取门诊患者90例,分别应用MICRO TEST1自动血沉仪和1993年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推荐的血沉测定标准方法(即魏氏法)同时检测血沉,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与比较;应用MICRO TEST1自动血沉仪对男性321例、女性311例健康体检者测定血沉,统计该方法生物参考区间.结果 MICRO TEST1自动血沉仪测定结果与魏氏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的相关性良好(r=0.974;Y=1.015x-0.354);该方法生物参考区间第95%百分位数点:男为16.0mm/h、女为22.0mm/h,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ICRO TEST1自动血沉仪是一种检测血沉快速、准确、可靠的新方法,但必须与参考方法或标准方法进行严格比对,同时应建立方法的生物参考区间.

  • 两种药物联合用于人工流产50例临床分析

    作者:黄燕萍

    目的 观察复方萘普生栓联合米索前列醇片用于人工流产的临床观察.方法 人工流产患者150例,随机分为3组:A组50例,术前3~4 h口服米索前列醇片200μg,术前30min肛门放置复方萘普生栓1枚.B组50例术前3~4 h口服米索前列醇片200 μg.C组不用任何药物.对3组镇痛效果、宫颈软化情况、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及手术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镇痛效果、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以A组镇痛效果佳 .A、B、C组宫颈软化、手术时间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明显低于前两组(P<0.05).结论 复方萘普生栓联合米索前列醇片用于人工流产达到较好的镇痛效果及宫颈软化作用,且减少了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

  • 新生儿肺炎常见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颜善活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肺炎常见病原菌的种类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选择使用合适的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院2006年2月至2008年2月收治的新生儿肺炎患儿的呼吸道标本进行培养分离、鉴定出的常见病原微生物(前7种)进行病原学分析.结果 312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244株,常见的有:肺炎克雷伯菌86株、 铜绿假单胞菌60株、鲍曼不动杆菌30株、阴沟肠杆菌30株、大肠埃希菌20株.革兰阳性球菌68株,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8株.上述病原菌均是从住院新生儿肺炎患儿气管吸出物(痰)、气管插管头分离出的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发生率为55.8%,对青霉素类、苯唑西林及红霉素、头孢类等具有较高耐药性,对万古霉素、庆大霉素、喹喏酮类药等敏感性很高;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菌素类已有较高的耐药率,对美洛培南(碳青霉烯类)、氨基糖甙类以及喹诺酮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具有高敏感性.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产生率分别为51.2%和40.0%,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仅对碳青霉烯类、氨基糖甙类以及喹诺酮类少数抗菌药物敏感,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高度耐药.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等是新生儿肺炎患儿中检出率很高的几种病原菌,随着各种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甚至滥用,在治好一些感染性疾病的同时也不断筛选出更多的多重耐药的菌株,应及时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并做好药敏试验,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可靠依据,尽量遏止细菌耐药性的蔓延.

  • 不同血细胞分析仪红细胞计数结果的偏倚评估

    作者:王笔金;王琳;雷忠英;王建平

    目的 评价不同血细胞分析仪红细胞(RBC)计数结果的偏倚(PT).方法 分别应用日本光电MEK-6318、法国dIANA5血细胞分析仪及其原装配套质控物和试剂,检测质控物和104例临床血样本的RBC,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4例临床血样本的RBC计数结果分成4组,其中有3组P>0.05,仅有1组P<0.05,其PT=1.93%,四组总的PT=2.40%,相关系数r=0.9050.结论 两台血细胞分析仪RBC计数结果经配对t检验及PT统计分析,具有可比性,符合临床要求,结果均可接受.

  • 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

    作者:贺军;胡虞乾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合并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 对1999年9月至2007年5月本科收治的SAP患者72例,根据病因分为两组:胆源性(A组)46例,非胆源性(B组)26例.对患者入院时急性病理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CHEⅡ)积分、肠麻痹、留置尿管、肠外营养、高血糖、肝功能障碍、肾功能不全、有无合并症、抗生素应用情况、是否需要手术等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72例SAP中发生真菌感染有24例,发生率为33.3%,A组发生率为21.7%;B组发生率为53.8%,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CHEⅡ积分、肠麻痹、肠外营养、抗生素应用4项指标是SAP发生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与真菌感染发生明显相关(P<0.05).结论 对于SAP患者营养APCHEⅡ积分15.55±4.06以上,非胆源性因素、肠麻痹和肠外营养大于或等于7d、应用抗生素大于或等于14d,则应高度重视有真菌感染危险.

  • 人类白细胞抗原B27在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张红旗;龙永梅;卢晓卉

    目的 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检测诊断强直性脊柱炎(AS)的意义.方法 应用微量细胞毒法,对441例AS患者、1 167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及10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HLA-B27对比检测.结果 AS组HLA-B27阳性率为91.6%,RA组阳性率为9.3%,健康体检组阳性率为4.0%,AS组明显高于RA组和体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058.74,P<0.005).男性HLA-B27阳性率(42.4%)明显高于女性(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46,P<0.005).不同年龄组HLA-B27阳性率有明显差异,30岁以下年龄组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结论 HLA-B27与AS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检测HLA-B27对AS的早期诊断和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 肌钙蛋白及心肌酶谱测定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治的临床意义

    作者:宁婷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81例疑似AMI 的CTnT及其心肌酶谱的测定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AMI患者在发病后6 h的各项指标阳性率分别为:CTnI 91.4%、肌酸磷酸激酶(CK)(70.3%)、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66.6%、谷草酸氨转移酶(GOT)50.6%、乳酸脱氢酶(LDH)23.4%、α-羟丁酸脱氢酶(HBDH)12.3%.发病后3~6 h血清中CTnT即出现阳性且阳性敏感性很高,与"金标准"的CK-M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阳性持续时间大部分在5~12d;CTnT的特异性也显著高于各心肌酶谱.结论 CTnT的检测对AMI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有更重要的临床意义.

  • 入院精神病患者甲状腺机能常规检查结果分析

    作者:刘玉生;易声明

    由于发现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伴发精神障碍,引起人们对精神病患者甲状腺机能的极大兴趣,并作了许多相关研究.以往的报道仅测定了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2项指标或T3、T4、促甲状腺素(TSH)3项指标[1-2],不足以全面反映精神病患者甲状腺机能状况.本文对入院精神病患者甲状腺机能5项指标,包括T3、T4、游离型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型甲状腺素(FT4)、TSH进行了常规检测分析,旨在全面了解入院精神病患者甲状腺机能状况和各指标的异常发生率,进一步探讨甲状腺机能与精神症状的关系.

  • CD4+T淋巴细胞检测内部质量控制

    作者:乔恩发;陈会超;杨莉;马艳玲

    CD4+T淋巴细胞计数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实验室研究及临床诊治中有重要意义,是艾滋病诊断、病程监控、治疗以及疗效评价等方面的重要指标[1].CD4+T淋巴细胞的进行性损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感染者免疫系统破坏情况及其向艾滋病期进展的程度[2-3].根据CD4+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可以显著提高对艾滋病病期的及时监测[4-5],在对感染者进行药物治疗前可根据CD4+细胞计数进行分组,并指导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时机用药及预防机会性感染.美国公共卫生署建议:所有的HIV感染者应该每隔3~6个月对CD4+T淋巴细胞水平进行监控[6].流式细胞术(FCM) 被认为是分析血液淋巴细胞免疫表型的标准方法,但其结果受到实验操作过程中多种因素的影响[7-8].同时,随着我国艾滋病患者免费抗病毒治疗措施的实施及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的增多,能否获得患者准确可靠的免疫功能检测结果, 对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质量控制也必将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做好CD4+T淋巴细胞检测的内部质控对获得准确的CD4+T淋巴细胞至关重要.笔者长期从事免疫学检验质量管理工作,发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院、血站检验科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些比较普遍的问题或疑问.根据自身实践经验,结合相关专著,对怎样做好CD4+检测内部质量控制简要介绍如下,供实验室参考,以期为准确的检测CD4+T细胞数提供参考标准,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儿童惧怕打针之原因及对策

    作者:凌懂明

    惧怕"打针"是大多数儿童的共同特点.从小父母就吓唬他们说不听话就打针,多数情况下,小孩子都就范了,从此也就留下了心理阴影.许多家长在孩子注射时,就把孩子紧紧抱住,不让其动弹,然后让医生注射.这样,孩子很害怕,同时也仇视医生,时间一长,也就对注射产生了恐惧心理.针对儿童惧怕打针的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应在自己的工作中采取以下措施.

  • 两种试剂对尿酸检测结果的影响

    作者:雷小平;曾秀平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其具有同时测定多个项目、多个标本的处理能力和检测速度快而发展迅速,目前国家还没有对生化试剂的生产定出统一的标准,各厂家生产出的生化测定试剂盒也就种类繁多,某些试剂含有的酶类作用于血清产生的产物可能是另一检测项目的中间产物.如果共用的试剂针、搅拌棒和比色杯又清洗不彻底,带入的极微量的酶也会对后一个检测项目造成影响.本文结合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对生化试剂间的化学交叉污染加以分析,探讨如何避免和消除这些影响的对策,以减少此类污染对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影响.

  • 尿常规检查中镜检法与仪器法的结果分析

    作者:杨晓红

    随着尿液分析仪在国内临床常规检验中的广泛应用.尿液干化学分析使常规检验变得准确而快捷.在实际应用中,笔者发现有相当数量检测结果和临床不符.虽然这些问题已有文章探讨过,但将潜血、红细胞、白细胞、亚硝酸盐4项结果同时与镜检结果比较的文章还少见.现将实验结果与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 试剂盒性能质量与检验结果的系统误差

    作者:刘春明

    在一项观察和监测质控血清稳定性的研究中,研究者为了排除试剂盒质量对监测结果的影响,特选用了国产试剂盒(Kit1)和罗氏(Roche)试剂盒(Kit2).同时监测质控血清各项生化指标在8个月期间测定结果的稳定性,见图1.

  • 肝纤维化血清指标与慢性肝炎的临床探讨

    作者:荣幸;朱景丽;王永杰;曹丽

    近年来,人们较注重研究血清纤维化指标对肝纤维化的诊断意义,为进一步了解肝纤维化血清指标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在慢性肝炎(CHB)、肝硬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对此进行探讨、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 不同献血者血样检测结果回顾性分析

    作者:杜文阁;柴淑霞;朱四周

    输血是临床抢救、治疗的重要手段,目前临床尚没有安全、可靠的血液替代,所以血液的来源及安全始终令人关注.笔者就所在地区的自愿无偿献血者及个体献血员的血样检测结果做一回顾分析,以期对安全用血有所帮助.

    关键词: 输血 献血 血样检测
  •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血常规结果观察1例

    作者:邓小芳

    对1998年6月至2008年5月这10年本院1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简称慢淋)患者的血常规检查结果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 1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的护理体会

    作者:卫徐萍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变化,性传染病及毒品犯罪增多等多种因素都促进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传播.而其传播区域由沿海城市向内地城市;由大城市向小城市及农村;由高发人群向一般人群蔓延.在本单位检测发现了首例HIV感染者,情况详述如下.

  • 从脓液中同时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结核分支杆菌

    作者:吴朝阳

    在日常工作中,单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和单纯结核分支杆菌感染较常见,而二者同时被分离出来的现象则不多.本文在工作中同时分离出两种细菌,对临床细菌的培养、分离和鉴定提供了另一种信息,现报道如下.

  • 本院检出首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阳性患者

    作者:李爱国;杨连华;王晓蕾;张世顺

    输血感染艾滋病是目前受血者、临床医疗单位、采供血机构面临的问题,已成为输血这一抢救生命及治疗生命重要医学手段发展的影响因素.目前公民法制意识增强,医患纠纷呈上升趋势,由输血引发的医患纠纷显得越来越滞后于形势的发展.当医患纠纷的矛盾诉诸于法律诉讼的形式,事故责任的认定、法院的判决,必然是以双方的举证为本.本科室自1998年成立以来,一直坚持对受血者输血前各项传染性指标做全面检测以维护患者、临床医疗单位、采供血机构的根本利益.现将由此检出的第1例输血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阳性报道如下.

  • 盆腔结核误诊卵巢肿瘤1例

    作者:何碧华

    近年来盆腔结核的发病率有所上升,现将本院1例盆腔结核误诊为卵巢肿瘤的病例作以下报道.

  • 25例新发麻风病例分析

    作者:朱清;彭正林;于代均

    丹江口市的麻风病经过50年来采取的结合防治措施,在1994年通过湖北省卫生厅的考核验收,达到基本消灭的标准.1994~2007年新发麻风病患者25例,全部用档案调查法收集有关资料,现分析如下.

  • 中医治疗几种炎性反应的临床价值

    作者:金增秀;冯名武

    自1998年以来,本院应用厚朴膏加麝香治疗骨髓炎、疮疡、外伤感染等一些皮肤红肿性炎性反应500例,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骨髓细胞形态学教学的体会

    作者:郑维威;马雅静;程江

    <临床血液学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其学时量多,内容繁杂,细胞形态学教学占有很大的比例,学生们普遍感到难以理解和记忆.细胞形态是一个较为抽象的内容,理论知识枯燥乏味,实践中却又变化多端、难以辨认,一直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检验仪器自动化的广泛使用,各项参数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出结果,然而在临床上通过显微镜检查了解血细胞的量变和质变,仍是诊断造血系统疾病惟一直观、准确、可靠的指标,也是仪器无法替代的经典方法.因此,如何搞好骨髓形态学教学,对培养一个合格的检验人员来说非常重要.笔者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出几条切实可行的方法,提高了教学质量,给同行们做个参考.

  • 医学检验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邢艳;唐中;蒋兴亮;刘素兰;周祖寅

    随着医学检验专业的发展,各级医院对医学检验专业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因此,以往"精英型"的培养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 检验科主任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

    作者:金美华

    检验科在医院中虽然是辅助科室,但他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同时一个良好的实验室除了需要良好的实验设备和高素质的检验人员以外,还必须有一个善于管理的领导者,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更好地服务于社会.降低消耗,发挥每个科室成员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为临床服务.为此在工作中检验科主任要善于运用管理艺术,调动科员的积极性,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以实现科室管理的目标和提高检验工作量.科主任在学科建设中,除了抓好科室质量管理(分析前、中、后的质控),还要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强教育新人, 增强与上级和临床的沟通.还要学会授权,合理利用人才,提高工作效率履行好自己的职能.

    关键词: 检验科 主任 作用
  • 机械通气气管导管气囊的管理

    作者:李双玉

    呼吸机作为抢救和治疗各种呼吸衰竭并提供麻醉及手术支持的重要仪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中气囊护理是保证通气成功的必要条件,是能否成功脱离呼吸机的先决条件[1-2].临床上从气囊改进、气囊的充气和放气、压力监测等环节不断探索,预防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成功率,就此问题作以下报道.

    关键词: 机械通气 护理 气囊
  • 基层医院检验科的科学化管理

    作者:辜淑英

    近几年来,随着医院的发展检验科也有一定的发展,基层医院检验科人员较少,几人到十几人不等,人员结构高中、中专、大专、本科不等,设备较少,常只有几种常规仪器,很难有三甲医院那样规模化、规范化发展.如何搞好基层医院检验科的管理,本文认为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 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观察

    作者:章颖健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疾病之一,紫外线、沙、尘、干燥气候等慢性炎性反应刺激作用,使纤维组织变性,角膜前弹力层损伤激发上皮变性,结缔组织增生,长入已变形的角膜中形成胬肉.常见的治疗方法是单纯切除,但术后复发问题未能完全解决.作者自2003年9月至2007年5月对51例(58只眼)应用丝裂霉素C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126例低钠血症的检验及临床分析

    作者:潘艳;胡男彬

    低钠血症是指血清钠低于135 mmol/L,为临床常见的电解质紊乱.由于检验方法的不同会出现假性低钠血症,高渗性低钠血症为临床所常见,等渗性低钠血症逐渐引起临床的重视,顽固性低钠血症预后差,死亡率高,现将本科室收到的低钠血症患者126例结合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 D-二聚体定量检测在栓塞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馨

    本文对116例栓塞性疾病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D-二聚体含量,旨在探讨血浆D-二聚体含量与各种栓塞性疾病的关系,报道如下.

  • 老年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后的护理对策

    作者:王章琴

    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是目前治疗原发性或继发性关节病损、陈旧性股骨颈骨折、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等有效的方法.可有效解除因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及股骨颈骨折等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帮助患者纠正畸形关节,恢复正常步态,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但因为全髋置换手术以老年患者占多数,手术创伤大,出血及骨水泥毒素对身体的不良反应,因此,手术有较大难度和危险性,精心护理尤为重要[1].本院对50例人工全髋置换术辅以临床护理,获得满意效果.

  • 产妇分娩期的心理特点

    作者:李蓝;聂泳

    分娩虽然是一自然生物学过程,然而在人类,分娩往往构成重大的应激事件,尤其对初产妇更容易出现一些心理变化,而焦虑和抑郁是心理应激常见的反应[1].适当的焦虑可提高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可伴随交感神经系统适度激活,对适应环境有益,而过度的焦虑不利于适应环境,导致体内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减少,使宫缩减弱,助产率增加和产后出血率增加.因此,做好分娩时妇女的心理保健,提高产妇对分娩应激的应对,对促进自然分娩,提高阴道分娩的安全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口服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作者:何碧华

    本文选择足月孕阴道分娩产妇100例,在阴道分娩胎肩娩出后,立即口服米索前列醇0.6 mg顿服,发现产后2 h失血量较用缩宫素明显减少.现报道如下.

  • 中年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作者:胡文芳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的常见病、多发病,彻底治愈恶性肿瘤还是一个没有攻克的问题.长期的护理观察,笔者注意肿瘤患者的心理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特点,通过认真分析,正确把握区别对待每个肿瘤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提供全方位和个性化的护理,满足中年患者的心理需求.对减轻患者病痛,延长生存期,配合治疗起到积极作用.笔者对近3年来本科室收治的96例中年恶性肿瘤病患者在常规治疗辅以心理护理的体会总结如下.

  • 苦参碱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王永杰;荣幸;朱景丽

    自2003年以来在临床应用苦参碱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取得较好的效果,总结分析如下.

  • 受血者输血前血源性传染病5项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潘艳

    大量事例证实输血在临床抢救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流行病学调查又发现输血是传播血液性疾病的重要途径.虽然我国从1991年规定对献血员进行全面筛查,同时不断完善输血技术,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各种成分血,使血源性疾病的发病率有明显下降,但是由输血引发的传染病也屡见报道,其中艾滋病、梅毒、乙型肝炎(下称乙肝)和丙型肝炎经由血液传播的比例之高、危害之重尤为人们所关注.因此,为了了解受血者输血前状况,明确责任,维护患者和医疗机构的权益,减少或避免因输血而引起的医疗纠纷及防止医院感染,本院对输血前患者进行血源性感染疾病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TP)特异性抗体检查.现将本院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17 628例受血者输血前血源性传染病5项指标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护理

    作者:林旭峰;吴海萍

    颅内血肿包括自发性脑出血和外伤性脑出血,血液进入脑实质内(或脑室内)可形成血肿.因其具有发病率高、病情重、变化快、死亡率和致残率居首位的特点,如不及时抢救和加强护理,常引起一系列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微创清除术以其操作简便、创伤小、费用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微创清除术能迅速有效地清除血肿、抢救生命,促进脑功能的早期恢复,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自2007年1~12月本科室对78例患者施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3种系统将细菌鉴定到种的正确率分析

    作者:任萍;周文;陈旭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指出,系统将细菌鉴定到种的正确率是衡量鉴定工作质量的指标.为了解本室使用的3种微生物鉴定系统将细菌鉴定到种的正确率,保证本室细菌鉴定结果的准确可靠,同时采用生物梅里埃API鉴定系统、德灵MicroScan-WalKAway40SI鉴定系统和康泰BIO-KONT鉴定系统,将2007年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及四川省临床检验中心颁发的细菌学检验室间质评标本进行鉴定,以部、省临床检验中心回报的正确结果为参考标准,分别计算各个系统将细菌鉴定到种的正确率.现将相关情况报道如下.

  • UF-100尿液分析仪检测红细胞影响因素的研究

    作者:许洁玲

    UF-100尿液分析仪利用流式细胞术和电阻抗方法分析尿液有形成分,并对尿液的有形成分进行分类,提供了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细菌及结晶的定量检测数据,大幅度提高了计数的准确度、精密度和重复性,对正常和异常尿样进行高效快速筛选,减少了无效操作,节省了劳动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 不同温度对血液流变学测定结果的影响

    作者:刘新正;刘红丽;涂学亮

    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流动和变形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其各项检测指标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的估计对临床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血液黏度的测定与测定环境的温度密切相关,了解血液在温度高于或低于体温时流变学特性的改变,将有助于临床拟订合理的治疗方案.本文观察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测定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现报道如下.

  • 迈瑞BC-3000Plus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偏高故障分析

    作者:何淑霞

    迈瑞BC-3000Plus全血细胞分析仪是深圳迈瑞公司生产的一款三分类血细胞计数仪,因其性能稳定、价格适中、售后服务完善、便于维护,受到广大检验工作者的喜爱,在全国检验科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 全血保存时间对钾钠离子浓度及输血的影响

    作者:蒋利星

    钾离子、钠离子(K+、Na+)在血中的浓度,对维持机体内的酸碱平衡及生命体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K+、Na+浓度过高或者过低,均对人体机能有很大的影响.为了了解全血保存时间对K+、Na+浓度的影响,便于指导临床用血,保证患者的输血安全,本文收集了50例全血标本进行不同时间同样条件的检测,现报道如下.

  • 两种方法联合检测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的比较

    作者:袁满海;钟玉杭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的测定广泛应用于溶血性贫血的病因诊断以及婚前、产前检查,以预防遗传性G6PD缺乏症.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法和G6PD/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6PGD)定量比值法是检测G6PD活性的两种筛选方法.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法是目前国内较常用的方法之一,操作简便,成本低,但特异性不高,而G6PD/6PGD定量比值法其准确性相当高,适用于溶血、凝固及久置标本的检测,且标本用量少,操作简便、快捷、重复性好、易于掌握,特异性亦较其他筛选方法高,但成本高,因此两种方法的联合应用是较理想的检测G6PD活性的方法.现报道如下.

  • 内皮微粒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静;孙奕;叶路

    细胞激活或凋亡时,可以释放一种直径为0.1~1 μm的小囊泡循环于外周血中,临床上称之为微粒(MP).它包含了前体细胞特有的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结构,在大小和组成上与其他亚细胞结构如凋亡体和外染色体不同.几乎所有类型的细胞都能释放微粒.内皮是人体大的器官,位于血液和组织之间.内皮在止血、血压调节、血管形成等方面扮演着重要作用.内皮功能障碍能导致血栓、高血压、水肿等.内皮细胞在激活或凋亡时也可以释放内皮微粒(EMP)到外周血中,使外周血中EMP水平升高,因此检测血浆中的EMP的水平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评估内皮功能障碍的方法.此外,EMP还可以作为效应因子,在炎性反应和血栓形成等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实验诊断及治疗

    作者:蒋利星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一组由B淋巴细胞功能异常亢进,产生抗自身红细胞抗体,使红细胞破坏增加而引起的贫血.有时红细胞的破坏能被骨髓红细胞生成所代偿,临床上不发生贫血,即仅有自身免疫性溶血(AIH),也有仅可测及抗自身红细胞抗体(AI),而无明显溶血迹象.当机体既产生抗自身红细胞抗体,又产生抗自身血小板抗体(甚至白细胞抗体),进而同时出现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或全细胞减少)时,称之为伊文(Evans)综合征.本病临床表现多样,温抗体型AIHA多为慢性起病,易于反复;部分患者有急性发作史,发作期间可见畏寒、发热、黄疸、腰背酸痛等.血红蛋白尿常见于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少见于冷凝集素病,病情常反复,后期不易控制.

  • 神经生长因子生物学效应的研究进展

    作者:彭形

    神经生长因子(NGF)作为现在临床上应用比较普遍的体液调节因子之一,广泛的分布于中枢神经及周围神经系统中.它通过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维持神经元的生长、存活、分化,并影响突触的可塑性.病理状态下,通过诱导神经生长因子基因的表达,抑制神经元的死亡,加强自由基的清除,促进神经元功能的恢复,达到保护神经元的目的.

  •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相关性血液系统的改变

    作者:李丽华

    血液学异常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的常见合并症,有的患者甚至在确诊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前就以血液系统疾病相关症状首诊入院.本文就HIV相关性血液学改变及机理综述如下.

  • 分子诊断学课程实践教育创新模式的探讨

    作者:周丽萍;钱晖;张弛宇;严永敏;王卉放;高路

    分子诊断学课程是一门在医学分子生物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课程,是医学院校对医学检验本科专业开设的主干课程.分子诊断技术基于他的前瞻性、高特异性、高灵敏度,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遗传性疾病、传染性疾病、肿瘤、法医学等领域,其临床意义在于不仅能够对疾病作出早期诊断、确切诊断,而且还能确定个体归于疾病的易感性以及疾病的分期分型、疗效监测、预后判断等,因此分子诊断学基本技术与技能的训练直接决定培养医学检验学生能否胜任未来的工作,并能创新应用.为顺应时代潮流,分子诊断学课程实践环节也逐步从理论课中游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课程的性质和当前的发展趋势决定了教育工作者进行课程体系的调整与改革[1],尤其是实践环节改革的必要性.

    关键词: 分子诊断 实践 创新
检验医学与临床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