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Laboratory Medicine and Clinic 검험의학여림상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重庆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
  • 影响因子: 1.09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2-9455
  • 国内刊号: 50-1167/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78-157
  • 曾用名: 中国检验医学与临床
  • 创刊时间: 200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检验医学与临床》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徐永柱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瑞舒伐他汀联合胺碘酮对 ACS伴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

    作者:韩雪;马麟;冯瑞华;冯明月;陈丽杰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胺碘酮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 )伴心律失常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相关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心律失常患者分为观察组(n=60)及对照组(n=60),对照组给予胺碘酮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比分析2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2组治疗前后心律变异(HRV)参数、血清SOD、MDA及相关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4 h R‐R间期标准差(SDNN)、R‐R间期标准差平均值(sDDNindex)及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均方根值(rMSSD)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MD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8(IL‐18)及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胺碘酮能有效提高ACS伴心律失常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心肌功能,其可能机制为调节自由基及降低炎性因子。

  • 子宫压迫缝合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黄达元;徐海燕;廖成英;孙莉;陈海晏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后出血时应用子宫压迫缝合术(改良B‐L y nch缝合术)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剖宫产中42例应用改良B‐Lynch缝合术进行止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患者均抢救成功,有效止血,其中1例因瘢痕子宫合并多发性子宫肌瘤而要求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外,其余41例均保留了子宫及生理功能,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剖宫产术简单安全易行,无需特殊器械和手术技巧,避免了缝线滑脱引起脏器套叠和梗阻及子宫切除,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应用。

  • 四川省内江市2298例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邓梅;曾维贵;肖忠英

    目的:了解四川省内江市常规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HUA)的患病率,并分析尿酸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常规健康体检的2298例体检对象的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了解体检人群血尿酸水平,计算人群中H U A的患病率,同时分析血尿酸水平与血脂水平的相关关系。结果2298例体检人员的平均血尿酸水平为(269.73±69.37)μmol/L ,HUA 患病率为14.66%(337/2298)。其中男性的患病率21.83%明显高于女性6.38%(χ2=109.087,P<0.001);随着年龄的增长,H U A患病率呈现整体上升的趋势(χ2=132.618,P<0.001)。同时,结果显示HUA患者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高于尿酸正常人群,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则低于尿酸正常者(均 P<0.05)。血清尿酸水平与 TC、TG、LDL‐C水平呈正相关,与 HDL‐C水平呈负相关(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G、LDL‐C水平是 HUA的危险因素;HDL‐C是HUA的保护因素。结论四川省内江地区HUA患病率较高,男性 HUA患病率高于女性,HUA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HUA与血脂代谢关系密切,尤以 TG、LDL‐C、HDL‐C为著。

  • 24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晚期患者血液透析植入性人造血管内瘘的护理

    作者:朱凤华

    目的:总结分析老年糖尿病肾病晚期患者血液透析植入性人造血管内瘘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晚期尿毒症患者行人造血管内瘘吻合术的临床护理配合经验。结果全组24例糖尿病肾病晚期尿毒症患者采取植入性人造血管血液透析后仅发现1例因穿刺失败而导致皮下出现血肿情况,经积极处理后,血管恢复畅通,其余23例患者未见任何并发症,透析血流量充足。结论注重患者的饮食控制、健康指导、血糖控制,预防心血管并发症发生;同时关注患者心理状况,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有利于疾病的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成人哮喘患者血清 Periostin、Eotaxin、STAT3水平与气道高反应性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丽娜;付英霞;张风林;袁亚军

    目的:探讨成人哮喘患者血清骨膜蛋白(Periostin)、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蛋白水平与气道高反应性(AHR)的相关性。方法2015年1-12月选取125例成人哮喘患者为哮喘组(其中急性期75例,缓解期50例),另选取同期收治的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应用 ELISA法测定哮喘组与对照组血清 Periostin、Eotaxin、STAT3水平,采用支气管激发试验(BPT)测量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下降20%时组织胺累计剂量(PD20),并根据PD20值评估哮喘患者AHR ,分析哮喘患者血清Periostin、Eotaxin、STAT3与AHR的关系。结果哮喘急性期组血清 Peri‐ostin、Eotaxin、STAT3水平高于哮喘缓解期组及对照组(P<0.05),而哮喘缓解期组血清Periostin、Eotaxin、STAT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AHR中重度组血清Periostin、Eotaxin、STAT3显著高于AHR轻度及极轻度组(P<0.05)。经Pearson相关因素分析可知,哮喘患者血清Periostin、Eotaxin、STAT3水平与PD20值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血清Periostin、Eotax‐in、STAT3与哮喘患者AHR有密切关系,通过测定该类指标能有效评估哮喘患者预后及临床用药情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中医药护理对小儿急性非细菌性腹泻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作者:李玉峰;都玉敏

    目的:分析中医药护理对小儿急性非细菌性腹泻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小儿急性非细菌性腹泻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给予中医药护理,分析2组患者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93.5%)显著高于对照组(5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主症积分、次症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7%)显著高于对照组(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在临床护理中,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部分患儿出现轻微呕吐,无需特殊治疗,逐渐好转。结论对小儿急性非细菌性腹泻实施中医药护理有助于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促进患儿康复。

  • 益母养阴汤治疗分娩后恶露不尽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李占辉

    目的:探讨中医益母养阴汤治疗产后恶露不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在该院产科分娩后恶露不尽的产妇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2组产妇均给予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同时给予益母养阴汤辅助治疗,7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2个疗程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产后恶露、小腹疼痛、止血时间及总分、子宫长、宽、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产后恶露、小腹疼痛、止血时间及总分、子宫长、宽、高、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产后恶露、小腹疼痛、止血时间及总分、子宫长、宽、高、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愈显率(97.00%)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益母养阴汤治疗产后恶露不尽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 基于医疗技术的医养一体化护理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分析

    作者:罗萍;吴红玲

    目的:研究以医疗技术为基础的医养一体化护理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该院神经内科治疗的7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编号录入随机数字系统进行分组,干预组采用基于医疗技术的医养一体化护理(n=35),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n=35);统计并比较不同组别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预后及护理质量。结果出院时,2组患者Barthel指数量表(MBI)、欧洲率中量表(ESS)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指数(GCS)评分均有明显的改善,但干预组各项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质量各维度(精准评估、照护实施、记录单填写、健康宣教、心理维度)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病情程度不一,基于医疗技术的医养一体化护理将治疗与护理结合,符合当代护理要求,充分利用资源,合理分配治疗和护理工作,以此为基础的护理能够满足不同病情程度患者的护理需求,对临床护理的发展有协同作用,节约护理成本。

  • 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治疗新生儿病毒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唐凌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治疗对新生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作用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5年该院就诊并诊断为新生儿病毒性肺炎的患儿230例,根据是否使用干扰素分为观察组110例和对照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对治疗后主要临床症状好转等进行比较。结果本研究对观察组中干扰素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RS V )感染组、干扰素治疗其他病毒感染组以及对照组3组进行比较分析。单纯考虑干扰素治疗和非干扰素治疗,两类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生命体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V感染患儿使用干扰素治疗后舒张压明显回升,心率也有所加快,呼吸急促明显缓解,每分钟呼吸次数减低明显;其他病毒感染患儿经干扰素治疗,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除心率和呼吸频率有变化外,其他指标变化不明显。治疗7d后患儿在主要症状上比较可见,症状改善情况,咳嗽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以及退热时间在对照组明显长于两干扰素观察组;总体来说症状改善情况也是咳嗽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以及退热时间在对照组长于两干扰素观察组。使用干扰素治疗显效率为67.27%,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干扰素观察组为96.36%,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在3组比较中,其他病毒感染患儿使用干扰素治疗的总有效率高(96.67%)。结论短期使用干扰素治疗新生儿病毒性肺炎疗效较好,可以作为临床治疗药物之一。

  • 食道癌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菌群分布及药敏分析

    作者:顾万娟;杜希林

    目的:分析食管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病原菌和药敏性,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食管癌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63例作痰培养和药敏分析。结果共检测出115株病原菌,检测率较高的前4位病原菌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除了对头孢吡肟具有较低的耐药率外,其他药物的耐药率均达到42.0%以上;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低,对其他药物的耐药率均达到50.0%以上;大部分阴性杆菌均对亚胺培南敏感,其中嗜麦芽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为敏感,耐药率为100.0%。结论食管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常见病原菌有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白色念珠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对广谱青霉素、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药物等不同程度耐药,但对亚胺培南敏感。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全部敏感。

  •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与胸骨上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的疗效对比研究

    作者:刘云宏;甘艳军

    目的:对比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与胸骨上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疗效。方法将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腔镜组(n=40,行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和小切口组(n=40,行胸骨上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小切口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较腔镜组短(P<0.05),治疗费用明显较腔镜组低(P<0.05)。腔镜组患者对切口美容效果的总满意率为92.50%,小切口组为87.5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小切口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24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明显低于腔镜组(P<0.05)。2组术后的声音障碍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状腺结节的手术治疗中,行胸骨上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的疗效与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相当,同时前者还具有手术时间短、治疗费用低、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甲状腺结节更为理想的选择。

  •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甲状腺素的初步研究

    作者:罗文梅;周小东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和甲状腺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技术测定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血清总甲状腺素(T4),包括观察组与对照组、性别组、治疗前后组,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男性与女性之间血清甲状腺素之间差距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T3、T4均有下降的趋势,T4下降明显,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与甲状腺功能密切相关,可通过抗精神病药物和小剂量的甲状腺素有联合治疗,改善患者病情。

  • 肾移植术后抑郁焦虑与死亡风险的关系

    作者:余红梅;叶娟;叶啟发

    目的:对肾移植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对比分析肾移植手术2年后生存与死亡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方法对该院住院接受肾移植治疗术后1周患者进行SAS和SDS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出现焦虑、抑郁不良心理状态的情况,并于2年后回访调查这些患者的生存状况,根据这些患者的生存状况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对比2组患者在肾移植术后1周的SAS和SDS得分分类的分布情况。结果肾移植术后患者出现焦虑的发生率为22.8%,抑郁的发生率为26.8%;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在肾移植术后1周的SAS和SDS得分分类的分布情况不同,死亡组较存活组出现更多的焦虑、抑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1、0.016)。结论接受肾移植治疗的患者术后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的不良心理状态,焦虑、抑郁会影响患者的生存情况。

  • 血清SAA、IL-1β水平在诊断动脉狭窄及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毅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在诊断动脉狭窄及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55例未出现血管狭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试验组A ,55例主动脉狭窄且狭窄低于50%的患者为试验组B ,同期选取体检健康的55名成年人作为健康对照组。抽取所有试验对象肘静脉血,然后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SAA、IL‐1β水平。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3组SAA、IL‐1β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分析发现,和健康对照组比较,试验组A和试验组B患者体内的IL‐1β、SAA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A血清SAA低于试验组B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IL‐1和SAA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通过检测体内IL‐1β、SAA水平,可以及时准确地诊断动脉狭窄及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为患者的早期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时效性激励护理模式对糖尿病足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的影响

    作者:高岩;尹淑环

    目的:探讨时效性激励护理模式对糖尿病足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指导及出院随访,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时效性激励护理模式。于入院当日、出院时、出院3个月采用自我管理行为能力量表评价2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结果观察组出院时及出院3个月自我管理能力得分分别为(4.99±1.47)分、(6.19±1.6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4.38±1.41)分、(5.18±1.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时效性激励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能力。

  • 团体干预对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影响

    作者:饶富兰;葛永琼;何清;王联

    目的:探究“团体护理干预”对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影响。方法筛选出呼吸内科、消化内科高风险老年住院患者共323例,神经内科高风险老年住院患者共97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50例。对照组老年住院患者均给予常规责任护士护理干预,观察组老年住院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另给予团体共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包括主管医生、主管护士、责任组长、护士长、家属及陪护、患者、同病室患友及家属。结果观察组老年住院患者中总不同程度跌倒次数为5次,跌倒发生率为0.77%;对照组老年住院患者总不同程度跌倒次数为18次,跌倒发生率为2.77%;对照组老年住院患者的跌倒发生率为观察组老年住院患者的3.5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P=0.034)。结论团体共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有积极影响,临床护理效果明显。

  • 血常规分析肺癌患者血细胞参数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付小芬;熊小波

    目的:探讨血常规分析肺癌患者血细胞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该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85例肺癌患者的血常规指标,并与同期90例健康人群的血液三系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及血红蛋白数量变化进行比较。结果肺癌患者的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比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淋巴细胞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计数、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中性粒细胞比值、单核细胞比值、嗜酸性粒细胞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嗜碱性粒细胞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血常规检测分析肺癌患者血细胞参数指标的异常变化,能为患者病情判断提供依据。

  • 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及凝血指标变化

    作者:巨爱宁;杨瑞芳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和凝血指标的变化。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在该院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患者100例,通过对比不同性别、年龄、置管位置、不同种类疾病的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记录静脉血栓栓塞的概率和凝血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性别、年龄、置管部位等因素对导管血栓形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疾病种类(良恶性)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指标中凝血酶原时间(PT )、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的变化对预测血栓的形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管血栓的发生率在男性、年龄大于60岁、颈内静脉置管的发生率较高;凝血指标中,当PT、APTT下降,DD剧烈波动提示导管血栓的发生。

  • 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在大体积前列腺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陈斌

    目的:探讨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70例经该院临床确诊的大体积前列腺增生(>80 g )患者纳入研究,并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前列腺双极电切术)和观察组(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每组35例,对比2组手术情况、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血红蛋白丢失量、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10.85±1.77)g/L、(2.71±0.54)d、(4.25±0.42)d、(7.79±0.51)d ,均较对照组相应数值明显减少( P<0.05);观察组切除腺体质量(108.73±8.45)g ,较对照组相应数值明显增加( 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后残余尿量(RUV)、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QOL)评分及大尿流率(Qmax)均较本组手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71%,较对照组(22.86%)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 个案护理管理模式对老年哮喘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和应对方式的影响

    作者:刘淑芳

    目的:分析个案护理管理模式对老年哮喘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本组研究对象来源于该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140例老年哮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个案护理管理模式对患者进行全面护理,2组患者均进行疾病不确定感及应对方式问卷调查,比较2组疾病不确定感得分情况、应对方式问卷评分情况。结果入院时2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应对方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出院2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56.76±12.97)分、积极应对(33.52±1.22)分及消极应对(15.04±3.22)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82.27±10.64)分、积极应对(25.92±1.07)分及消极应对(16.23±2.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老年哮喘患者采用个案护理模式进行全方位护理干预后,能有效降低患者疾病不明确性、复杂性、信息缺乏、不可预测性,从而降低疾病不确定感,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正视疾病,促进患者康复。

  • 3种手术方式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观察

    作者:张宏光;沙爱娟;关文雯;叶丹;王越

    目的:比较3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6月于秦皇岛市海港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APACG患者120例(120眼)。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3组:A组40例(40眼),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超声乳化后房角粘连分离术(简称:超声乳化后房角分离术);B组40例(40眼),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超声乳化前房角粘连分离术(简称:超声乳化前房角分离术);C组40例(40眼),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简称:超声乳化术)。比较各组手术后疗效。结果术后6、12个月,A组视力好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眼压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眼压较B组、C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患者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较A、B组明显降低(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合并白内障的A PACG患者行超声乳化后房角分离术效果好,术后视力好,眼压控制稳定,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复合体萎缩缓慢。超声乳化后房角分离术优于超声乳化前房角分离术及超声乳化术。

  • 超声引导下不同定位方法在体外碎石中的应用

    作者:罗纪清;万恩秀

    目的:探讨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及膀胱结石患者采用3种不同的超声定位方法在体外碎石中的效果。方法对超声确定的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及膀胱结石患者,分别采用横切定位法、纵切定位法、十字交叉定位法进行超声引导下体外碎石,碎石次数以600次为基准,碎石结束立即超声复查碎石效果。结果用横切法定位碎石40例,碎石成功17例,碎石有效9例,总有效率65%;用纵切法定位碎石40例,碎石成功20例,碎石有效2例,总有效率55%;用十字交叉定位碎石40例,碎石成功37例,有效3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超声十字交叉定位法,定位精确,碎石成功率高,是值得推荐的体外碎石佳定位方法。

  • 品管圈对降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的应用效果

    作者:吴双;汤园园;汪坤;庄雅娟;尹冰;张梅;黄海玲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对降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12月在该院治疗后出院,进行居家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案基础上开展品管圈活动。6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为32.50%,观察组腹膜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对于降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能够降低医疗成本,改善患者预后,减少痛苦,提高生存质量。

  • 个体化护理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价值研究

    作者:陈静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103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51)。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个体化护理,护理干预3个月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 )及焦虑自评量表(SAS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采用简明健康调查表(SF‐36)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观察2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前清蛋白(PA)、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尿微量清蛋白肌酐比值(mALB/Cr)等实验室指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DS、SAS评分分别为(47.51±5.06)分、(45.85±5.3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5.93±6.78)分和(52.34±7.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BMI与 P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HbA1c与mALB/C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利于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改善心理情绪、营养状态及生存质量。

  • 青海省中医院2015年住院患者感染情况调查及多重耐药菌监测

    作者:余大莲;王敏;王鑫

    目的:了解2015年度该院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为预防和控制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5年1-12月该院住院患者的送检标本进行细菌学检测与结果分析,对检出多重耐药菌的病例进行监测。结果2015年住院患者18742人次,院内感染率为1.39%,感染例次率1.48%,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感染例次率明显高于腹部胃肠道、手术部位以及其他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各科室医院感染中,重症监护室(IC U )高,其次为血液肿瘤科和肝病科;多重耐药菌共检出695株,检出部位居前3位的依次为分泌物(60.00%)、痰液(24.24%)和脓液(24.04%);检出多种耐药菌多的为大肠埃希菌(63.02%),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7.05%)和鲍曼不动杆菌(5.52%)。结论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了解其流行病学信息,有针对性地采取合理有效的干预措施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的意义。

  • 静默疗法在开胸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作者:廖伟华;陈丽华;冯建博;张小霞

    目的:探讨静默疗法在开胸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择期行开胸手术的患者17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静默疗法组,每组8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治疗,静默疗法组给予术前静默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24 h、入手术室5 min后的焦虑情绪、平均收缩压、心率、术后疼痛、康复情况以及并发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术前24 h和入手术室5 m in后,静默疗法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收缩压以及心率显著降低;术后3、7 d ,静默疗法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默疗法组患者的胸管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默疗法应用于开胸手术患者,可以有效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改善血压和心率,缓解疼痛感,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

  • 肺结核患者血清GM-CSF、hs-CRP水平与患者病情进展及预后评估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国

    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血清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患者病情进展及预后评估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依照痰菌检测结果分为A组和B组,每组60例,A组痰菌涂片阳性,B组痰菌涂片阴性且TB‐PCR检测阴性,另外选取同期来该院健康体检人员50人为对照组,分析治疗前后3组患者血清GM‐CSF、hs‐CRP水平变化。肺结核患者依照预后分为好转组和非好转组,每组比例比较血清GM‐CSF、hs‐CRP水平。结果治疗前,A组和B组患者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A组患者hs‐CRP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5)。A组、B组GM‐CS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血清GM‐CSF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hs‐CRP水平显著高于B组和对照组(P>0.05)。好转组患者血清GM‐CSF、hs‐CRP水平恢复正常,非好转组患者血清GM‐CSF、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GM‐CSF和hs‐CRP水平变化与患者病情和预后密切相关,建议临床治疗中及时监测,调整治疗方案。

  • 超声联合CT 对成人急腹症的诊断效果

    作者:戚凌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螺旋C T在成人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来该院急诊科就诊的成人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同时接受过超声和查C T 2项检查的109例成人患者,并与手术探查、实验室病理检查等金标准结果作比较。比较超声和CT 单独检查以及联合检查的临床效果。结果超声和CT联合检查成人急腹症符合率为93.68%,均高于单独检查的符合率( P<0.05);对于肝胆、泌尿系统结石的诊断,超声和C T联合检查、超声单独检查的符合率均高于CT单独检查(P<0.05);对于腹部大血管疾病的诊断,超声和CT联合检查、CT单独检查的符合率均高于超声单独检查(P<0.05)。结论超声和CT联合检查可以提高成人急腹症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符合率,增强对成人急腹症的临床诊断效果。

  • 将ISO15189认可体系质量要求融入医学检验实习带教中的实践效果

    作者:吴世木;周光莉;陈俊;陈凤敏;田仁发;郭莉佳

    目的:探讨将ISO15189认可体系质量要求融入医学检验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检验科实习生82人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人。对照组采取常规带教方法,观察组则将ISO15189认可体系质量要求融入实习带教中,对比2组实习考核成绩、实习生对教学的评估情况、用人单位对实习毕业生的评价状况。结果观察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综合成绩得分分别为(95.14±2.76)、(93.94±3.01)、(94.11±4.12)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观察组实习生对教学方式、沟通能力方面的认可率分别为97.56%、100.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实习生三甲医院就业率为75.6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66%( P<0.05);观察组就业的实习生用人单位对其专业技能、责任心、质量体系文件执行力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ISO15189认可体系质量要求融入医学检验临床实习带教中可有效提高实习生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提高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 血清CRP及 PA 检测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田梅;陈启斌

    目的: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前清蛋白(PA )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对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2-2015年入住云南省石林县人民医院治疗的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100例和健康对照组100例,检测CRP和PA的表达情况,并与临床诊断结果比较。结果在本临床样本中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均具有可比性的情况下进行CRP和PA的诊断,发现CRP>50 mg/L的患者临床诊断的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率为92.00%,假阳性率为14.00%,PA<100 mg/L的小儿患者诊断率为95.00%,假阳性率为18.00%。当两者联合检测时,诊断出的假阳性率明显减少,为6.00%。结论血清CRP及PA检测对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诊断有一定指导作用,同时联合检测相对于单独检测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 全自动发光免疫定量分析项目室内质量控制靶值确定方法的比较

    作者:程实;王涛;张亮;陆军;张雅莹;安成

    目的:比较全自动发光免疫定量分析项目确立室内质量控制靶值的不同方法,评估该实验室内简易方法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3月31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检验科免疫室全自动免疫发光分析仪上22个检测项目的质控数据,模拟2种方法(传统方法、简易方法)确定室内质量控制的暂定靶值。比较2种方法确立暂定靶值的差异。同时按照即刻法累积靶值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结果除 E2(40862)、FPSA、2GTesto (40881/2)、TT3(40861/2,40881)以及 FT4(40881)外,其他项目经2种方法所得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evey‐Jennings质控图对失控的检出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刻法相对于传统方法,易造成结果假在控或假失控。结论在该实验室内,应用简易方法确定室内质量控制暂定靶值能够代替传统方法确定的暂定靶值,满足临床需求,保证室内质控的正常进行,缩短靶值累积时间,降低成本,并且可以避免即刻法造成的假失控或假在控现象。

  • 嗜酸性细胞性肺炎患者血清I L-3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董虹;谢良才;刘天春

    目的:探讨嗜酸性细胞性肺炎(EP )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 )‐3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68例 E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嗜酸性细胞性肺炎(AEP)患者18例,慢性嗜酸性细胞性肺炎(CEP)患者50例,选取同期体检健康人群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血清IL‐33、IL‐4、IL‐5和IL‐13的表达情况,分析血清IL‐33和IL‐5表达相关性。结果 AEP组患者症状持续时间、动脉血氧分压(PaO2)、嗜酸性粒细胞显著低于CEP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P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显著高于CEP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P组和CEP组患者白细胞计数(WBC)、IgE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P组患者血清IL‐33水平(1578.2±345.8) pg/mL ,显著高于对照组(43.2±4.2) pg/mL和CEP组患者(102.4±34.3)pg/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P组患者血清IL‐5[(1000.6±56.8)pg/mL]、IL‐13[(34.2±5.9)pg/mL]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9±1.2)pg/mL、(3.7±0.5)pg/mL]和CEP组患者[(19.7±5.7)pg/mL ,(3.9±0.9)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EP患者血清IL‐33和IL‐5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728,P=0.001)。结论 AEP患者血清IL‐33水平显著增高,且与IL‐5密切相关,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 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 L-32的表达与丙型肝炎病毒载量的关系

    作者:朱磊;张平安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2(IL‐32)的表达水平及与丙型肝炎病毒(HCV)载量的相关性,探讨IL‐32在丙型肝炎中的发病机制。方法70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32的表达水平采用ELISA检测,并检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用Roche荧光定量PCR系统检测血清 HCV载量,同时测定4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IL‐32和ALT、AST 表达水平。结果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IL‐32、ALT、AST 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呈正相关关系;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32水平与血清HCV载量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IL‐32与丙型肝炎的发病密切相关,可能是因为 HCV能够促进 IL‐32的合成与释放。

  • 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血清miRNA表达谱及临床预测价值

    作者:罗杰;杜展;汤仕龙;陈明发;席文娜;孙水林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中微小RNA (miRNA)差异表达谱,寻找 HBV‐ACLF具有预测价值的miRNA标志物。方法采用miRNA芯片技术检测10例 HBV‐ACLF患者和5例CHB患者血清中miRNA的差异表达,筛选出差异明显的miRNA ,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进一步评价其在HBV‐ACLF中的预测价值。结果与CHB组相比,HBV‐ACLF组中17种miRNA表达下调,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种miRNA表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HBV‐ACLF组表达上调超过2倍的 miRNA有 hsa‐miR‐4281、hsa‐miR‐6126、hsa‐miR‐1275,表达下调超过2倍的 miRNA 有 hsa‐miR‐15a‐5p、hsa‐miR‐92b‐3p、hsa‐miR‐25‐3p、hsa‐miR‐92a‐3p、hsa‐miR‐106b‐5p、hsa‐miR‐140‐3p、hsa‐miR‐16‐5p、hsa‐miR‐451a、hsa‐miR‐486‐5p。 ROC 曲线分析结果表明,hsa‐miR‐4281、hsa‐miR‐6126、hsa‐miR‐16‐5p、hsa‐miR‐25‐3p等4种miRNA在ROC曲线下面积超过0.800,其中hsa‐miR‐4281对 HBV‐ACLF预测的灵敏度及特异度高。结论 HBV‐ACLF与CHB患者血清中miRNA 谱存在表达差异,hsa‐miR‐4281在预测HBV‐ACLF严重性方面有一定价值。

  • HPLC-MS/MS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方法的建立和基本性能评价

    作者:赵平;周慧;张曼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2[25(O H )D2]和25‐羟维生素D3[25(O H )D3]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方法,以用于常规临床评价维生素D水平。方法以稳定同位素标记的25(OH)D2‐d3和25(OH)D3‐d3作内标,血清标本和标准品采用饱和硫酸锌和乙腈沉淀血清蛋白,正己烷提取。采用 HPLC‐MS/MS技术进行分析,固定相为Poro‐shell 120 EC‐C18正向柱,电喷雾离子源(ESI),多反应监测模式(M RM ),干燥气温为275℃,干燥气流为10 L/min ,喷雾器压力为50 psi ,毛细管电压为5000 V。以甲醇(80%)和超纯水(20%)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5 mL/min ,柱温为50℃,质谱采用高温ESI ,以选择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25(OH)D2和25(OH)D3内标峰面积比与对应的水平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检出限(LOD)均为1.0 ng/mL ,定量限(LOQ)分别为2.0 ng/mL和1.5 ng/mL ,25(OH)D2批内和总变异系数分别为3.01%~5.23%和3.45%~8.72%,25(O H )D3批内和总变异系数分别为1.78%~3.43%和2.19%~4.16%,准确度分别为105.4%和98.0%~104.9%,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67%~103.92%和98.72%~104.04%。结论本研究建立的 HPLC‐MS/MS方法检测血清中25(OH)D2和25(OH)D3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可用于常规临床评价维生素D含量。

  • 以Ref-1为靶点的基因治疗在大肠癌5-FU化疗增敏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作者:向德兵;董蕻;全晋;孙贵银;李梦侠;王东

    目的:探讨以Ref‐1为靶点的基因治疗在大肠癌5‐氟尿嘧啶(5‐FU )化疗增敏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构建Ad5/F35‐Ref‐1小干扰RNA(siRNA)重组腺病毒(siRef‐1)敲低Ref‐1蛋白表达,MTT法检测不同剂量5‐FU作用LOVO细胞存活率的改变;TUNEL法检测LOVO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Ref‐1蛋白表达;EMSA测定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DNA结合活性。结果感染siRef‐1腺病毒较感染对照腺病毒的LOVO细胞对5‐FU的敏感性明显增强,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69、7.04μmol/L ;且siRef‐1显著增加5‐FU诱导的细胞凋亡。5‐FU呈剂量依赖性诱导LOVO细胞Ref‐1蛋白表达,同时伴有NF‐κB活性增强。siRef‐1抑制5‐FU诱导的LOVO细胞Ref‐1蛋白表达以及NF‐κB激活。结论以Ref‐1为靶点的治疗显著增强大肠癌细胞5‐FU化疗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主要是通过抑制大肠癌细胞N F‐κB活性和碱基切除修复功能。

  • 急性脑梗死合并H型高血压患者SAA与CIMT的关系

    作者:张志飞;凌云;方玉明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合并H型高血压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 A (SAA )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 T )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8例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根据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 )将观察组分为2个亚组:H型高血压组(n=37)和非 H型高血压组(n=31);同期门诊随访 H型高血压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SAA、CIM T ,观察组间检测值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SAA、CIM T高于对照组,H型高血压组SAA、CIM T高于非 H型高血压组,Hcy与SAA、CIM T 呈正相关关系。结论检测SAA、CIM T有助于急性脑梗死合并 H型高血压患者的诊治及评估。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Ig G型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价值

    作者:董玉琳;张胜;彭传梅;尧颖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 )患者的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及抗核抗体荧光核型,探讨其在 PBC诊断及临床应用中的意义。方法选择已确诊的PBC患者67例及病例对照组70例,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结果 PBC患者组阳性检出率以 AM A‐M2抗体、Sp100抗体及gp210抗体为主,抗核抗体荧光核型以核点型和胞浆颗粒型为主。A M A‐M 2抗体、S p100抗体和g p210抗体在PBC患者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37.228,5.492和16.292,P<0.01);而LKM1抗体、LC1抗体、SLA抗体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特别是血清A M A‐M 2阳性是诊断PBC的重要指标之一,另外S p100抗体、g p210抗体也是PBC诊断的特征性抗体,其对A M A‐M 2阴性PBC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 孕妇感染性疾病血清标志物检查及临床探讨

    作者:彭江游;谢家宁

    目的:探讨2011-2015年孕妇感染性疾病血清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及临床价值。方法收集重庆市长寿区2011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10264例孕妇产前检测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TP‐Ab)临床资料,分析孕妇产前4项感染性疾病血清标志物的检测结果。结果2011-2015年孕妇 HBsAg阳性率分别为8.11%、7.34%、6.84%、5.94%、5.31%,抗‐HCV的阳性率分别为0.86%、0.82%、0.54%,0.52%、HBsAg 和抗‐HCV的阳性率均逐年降低;而2011-2015年抗‐HIV 阳性率分别为0、0.05%、0.10%、0.14%、0.17%,TP‐Ab的阳性率分别为0.51%、0.63%、0.75%、0.86%、0.91%,抗‐HIV阳性率和 TP‐Ab的阳性率逐年升高。结论加强孕妇的产前4项感染性疾病血清标志物检测有助于降低母婴垂直传播风险,为临床的治疗和早期干预提供实验室依据,完善公共卫生预防体系。

  • 血清γ-谷氨酰基转移酶总活性在冠心病严重程度评估中的应用

    作者:林炜炜;徐晓萍;彭凤;李敏

    目的:回顾性分析冠心病病变严重程度与血清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 )总活性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46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665例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126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阴性的对照组的GGT总活性(采用酶法)、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 ,采用循环酶法)、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同时检测纤维蛋白原(FG )。比较上述3组间的差异。所有造影结果阳性患者随访1年,并记录再次运行心脏事件(包括心肌梗死、死亡),分析GG T总活性与再次运行心脏事件之间的关系。结果 UA组GGT总活性[(43.74±18.78)U/L[],显著高于SAP组[(30.13±11.43)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组的 Hcy为(23.74±8.78)mol/L ,显著高于SAP组[(15.13±11.43)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G、hs‐CRP比较,UA组与SAP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GGT总活性、Hcy、FG、hs‐CR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跟踪随访1年,高水平GGT(>60.56 U/L)的患者再次运行心脏事件发生率较高。结论联合检测GGT总活性、Hcy、FG、hs‐CRP可更好地了解冠心病病变程度,尤其是血清GGT总活性和Hcy。GGT总活性与冠心病病变程度密切相关,随访显示GG T总活性高的患者再次运行心脏事件发生率较高。

  • 吸烟对20例男性糖尿病患者血脂的影响

    作者:王叶

    目的:探讨吸烟对糖尿病男性患者脂代谢紊乱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9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男性患者200例,依据吸烟情况分为吸烟组(n=88)和不吸烟组(n=112),比较两组患者的脂代谢情况,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吸烟组患者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明显高于不吸烟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低于不吸烟组( P<0.05)。吸烟组中血脂异常64例(72.73%),不吸烟组中血脂异常43例(3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腰臀比小于或等于1.0、吸烟、空腹血糖大于5.6 mmol/L、餐后2 h血糖大于7.8 mmol/L、合并其他代谢综合征男性糖尿病患者体内脂代谢异常率明显升高,与脂代谢情况具有一定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肥胖、吸烟、合并其他代谢综合征是影响男性糖尿病患者体内脂代谢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吸烟是影响男性糖尿病患者体内脂代谢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通过加重胰岛素抵抗、增加游离脂肪酸水平发挥作用,临床上应鼓励并引导糖尿病患者戒烟,维持脂代谢稳定。

  • 尿清蛋白/肌酐比值在筛查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小红;杨渝伟;黄玉霞;俸家富

    目的:评价尿清蛋白/肌酐比值(UACR)在筛查糖尿病肾病(DK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绵阳市中心医院和四川省骨科医院所有2型糖尿病(DM T2)患者1083例(其中DKD患者390例),同期采集尿液和血清标本,测定其尿清蛋白(UAlb)、尿肌酐(UCr)和血清肌酐(SCr)、胱抑素C(CysC),并得到UACR、3个CKD‐EPI方程和1个适合中国人群的CysC方程估算结果[肾小球滤过率(eGFR)Cr 、eGFRCysC 、eGFRCysC/Cr和eGFRCH ],然后比较分析DKD患者UACR分组与各eGFR分期的关系,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和Logistic回归分析其筛查DKD的应用价值。结果 DKD患者中UACR水平显著增高,而eGFR水平均显著降低,与非DKD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eGFR降低与UACR增高的程度并不一致,除外eGFRCH (P=0.005);UACR筛查DKD的性能高于 UAlb及各eGFR分期[ROC曲线下面积(AUC)=0.957 vs .0.729~0.9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筛查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0%和100.0%,与各eGFR分期(43.1%~55.6%和82.5%~96.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CR、eGFR联合筛查时 AUC 增至0.972~0.980,与UACR单独筛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CR漏筛DKD患者43例,eGFRCr 、eGFRCysC和eGFRCysC/Cr 、eG‐FRCH分别可检出34例、28例、30例、23例;分别以筛查性能大与误分类代价小为标准确定阈值,单独基于CysC估算的eG‐FR ,其判断值是不同的。结论临床实验室应常规开展UACR作为DKD筛查的首选指标。联合检测eGFR ,可减少对UACR正常的DKD患者的漏筛。

  • 结核性胸膜炎诊断方法在临床应用中的对比研究

    作者:刘昕阳;李锐成;沈建军;董轲;张惠中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膜炎的病理学检查、影像学(CT )特征及试验检测指标特点,以达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6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作为试验组,80例非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均行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ADA)、乳酸脱氢酶(LDH)、结核杆菌DNA(TB‐DNA)、抗酸染色,同时联合结核感染 T 细胞斑点试验(T‐SPOT .TB)和影像学检查,并与病理学检查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各种检查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86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ADA、TB‐DNA、抗酸染色、T‐SPOT .TB和影像学检查的灵敏度分别为53.48%(46/86)、6.98%(6/86)、11.62%(10/86)、84.88%(73/86)、37.21%(32/86),特异度分别为95.00%(76/80)、100.00%(80/80)、100.00%(80/80)、61.25%(49/80)、98.75%(79/80)。ADA、TB‐DNA、T‐SPOT .TB和影像学检查与病理检查的符合度分别为83.02%(44/53)、11.32%(6/53)、88.68%(47/53)、60.38%(32/53)。结论影像学和试验检测指标上的差异,对于结核性胸膜炎的的临床诊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临床上除常规检查外,应尽可能完善其他检查,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 新生儿24h食管pH值检测在肠胃功能障碍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及干预措施

    作者:郝群英;聂慧

    目的:探讨新生儿24 h食管p H值检测在肠胃功能障碍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及干预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2-6月发生肠胃功能障碍的新生儿30例作为观察组,30例无症状的新生儿作对照组。分别用p H检测仪对2组新生儿24 h食管pH值进行测定。收集资料和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相同时间内,对照组患儿的24 h食管pH值小于4的时间和次数均明显多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儿pH值也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24 h食管pH值检测在其肠胃功能障碍早期诊断中具有明显作用,有利于对新生儿肠胃功能作出合理的预判。

  • 托吡酯用于癫痫患者治疗中的价值及对血糖等的影响

    作者:贾蕾;王娟娟;高学军;刘莹莹;惠辉

    目的:分析托吡酯用于癫痫患者治疗中的价值及对血糖等的影响。方法将该院88例癫痫患者纳入研究,分为2组,托吡酯组(n=44)患者给予托吡酯治疗,丙戊酸钠组(n=44)患者给予丙戊酸钠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测定2组患者的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观察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3、6个月,托吡酯组患者体质量及体质量指数均明显低于丙戊酸钠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2组患者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托吡酯组患者的血糖、总胆固醇均明显低于丙戊酸钠组患者,且高密度脂蛋白相对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托吡酯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丙戊酸钠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均未出现明显血糖异常及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异常,但有少量精神及神经系统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吡酯可明显改善癫痫患者血糖代谢,调节患者血糖,效果良好,安全性高。

  • 感染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患者全因死亡Meta分析

    作者:吴风;胡锡池;胡仁静

    目的:评价感染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检索时间为2001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对同时含有CRKP及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的肺炎克雷伯菌(CSKP)的临床特征及预后进行研究。采用Stata14.0软件进行文献数据分析,并评价Meta分析结果的稳定性和发表偏倚。结果根据纳入研究的设计类型分为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根据感染患者细菌检出的标本类型分为血流感染亚组、综合感染类型亚组(包括尿液、血液、痰等)。队列研究组的CRKP感染全因死亡的相对危险度(RR)为2.76(95% CI:2.17~3.51,I2=0,Pheterogeneity =0.519);血流感染亚组的 RR为2.34(95% CI:1.75~3.13,I2=0,Pheterogeneity =0.804);综合感染类型亚组的 RR为3.35(95% CI:2.25~4.99,I2=0,Pheterogeneity =0.868)。病例对照研究组的风险比值比(OR)为2.13(95% CI:1.41~3.21,I2=49.6%,Pheterogeneity =0.037);血流感染亚组的OR为2.54(95% CI:1.52~4.24,I2=58.3%,Pheterogeneity =0.035);综合感染类型亚组的 OR为1.46(95% CI:0.73~2.90,I2=25.2%,Pheterogeneity =0.261)。结论 CRKP感染的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CSKP感染的患者,CRKP的血流感染与的患者死亡是密切相关的。

  • 关于氯吡格雷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综述

    作者:周红(综述);白文伟(审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血管疾病成为威胁现代中老年人健康常见的一类疾病,其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心血管病中为常见的一种,其发生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血流不畅,使得相应心肌供血出现障碍,简称冠心病(CHD)。临床上将CHD 分为2种类型,即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 )和慢性冠状动脉病(CAD ),前者由于起病急,在临床上较为凶险,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生命危险。ACS发病机制主要包括各种诱因导致的冠状动脉脂质斑块破裂出血,血管痉挛收缩,血小板黏附、聚集,血栓形成等几个环节[1]。可见血小板聚集在ACS的发病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临床上常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的标准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方案,以降低ACS患者再次发生缺血事件的风险。氯吡格雷通过与血小板的强效致聚剂二磷酸腺苷(ADP )竞争受体从而达到抗血小板作用。然而,许多已经进行上述标准治疗的ACS患者仍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血栓事件,这是由于氯吡格雷抵抗导致的。氯吡格雷是一种无活性的物质,需要由肝脏细胞色素 P450(CYP)系统代谢活化才能发挥其药理作用[2‐3],该系统中的CYP2C19在这个活化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CYP2C19不同的基因型能够增强或减弱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作用,其中功能缺失等位基因 CYP2C19倡2与氯吡格雷抵抗有关[4‐6],可导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增加。目前关于这种基因多态性的讨论越来越多,本文主要针对氯吡格雷CYP2C19基因多态性作一综述,以期为我国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提供参考。

  • 3D腹腔镜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赵磊;刘杰(综述);姚健(审校)

    当前,胃癌是人类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我国胃癌的发病率为31.28/10万,高居第2位,死亡率为22.04/10万人,高居第3位[1]。胃癌二维(2D )腹腔镜根治术仍然是进展期胃癌的标准术式。近年来,外科手术朝着微创手术方向高速发展,腹腔镜手术具有小切口、疼痛轻、出血少、胃肠道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2],已成为外科佳的微创手术方式。1991年,日本Kitano等[3]完成了首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但是传统的2D腹腔镜成像系统缺乏立体视觉效果,只能凭术者的操作经验和技巧来进行空间判断。这必定要求术者具备娴熟的操作技能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否则将大大降低术中精细操作的准确性,增加术中副损伤。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创新,技术的发展,机器人手术操作系统应运而生,它不但拓展了微创外科治疗手段,而且可有效缩短腹腔镜手术学习曲线,使传统腹腔镜下高难度手术或复杂手术相对容易完成。但目前该机器人手术系统每台价格约200万美元,在我国普及率并不高[4]。因此,相比较而言,三维(3D )腹腔镜技术既可以克服传统腹腔镜所带来的技术缺陷,也可以缩短初学者的学习曲线;同时在价格上低于机器人手术系统。本文就3D腹腔镜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 体外诊断试剂行业发展回顾与展望

    作者:李耀华(综述);张世庆(审校)

    体外诊断试剂是指医疗器械管理的体外诊断试剂,包括可单独使用或与仪器、器具、设备或系统组合使用,在疾病的预测、预防、诊断、治疗监测、预后观察和健康状态评价的过程中,用于人体样本体外检测的试剂(盒)、校准品、质控品等产品[1]。体外诊断试剂大致可以分为分子诊断、免疫诊断、生化诊断和其他类诊断试剂[2]。作为生物制药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体外诊断试剂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在各种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预后、监测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胆固醇代谢标志物检测新进展

    作者:陈盼盼;匡泽民;江龙;唐玲;王伟;马丽萍(综述);王绿娅(审校)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是动脉粥样硬化重要的危险因素,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 K PDS )已证明,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较为复杂,按照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其中为密切的是LDL‐C ,且研究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 LDL‐C每升高1 mmol/L ,冠心病风险升高57%[1‐2]。体内胆固醇的来源有合成和吸收2个途径,多方面证据已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胆固醇的升高与吸收关系更为密切。因此,对于该部分人群,了解其胆固醇吸收合成标志物代谢特点,指导临床糖尿病患者的降脂治疗已逐渐成为了新的焦点。目前对于糖尿病患者胆固醇代谢标志物研究文献较少,本文就糖尿病患者胆固醇代谢标志物以及如何指导该类患者临床降脂作一综述。

  • 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1例病例报道

    作者:续蕾;罗江涛;周宏斌

    1临床资料
      患者,男,19岁。因发热咳嗽3 d ,意识障碍2 d于2015年8月26日入院。患者于3 d前有发热,具体体温不详,伴有咳嗽,无明显咳痰,有无头痛不详,无呕吐、无意识障碍、四肢抽搐、大小便失禁等,未重视,于8月25日患者发热,高体温达39℃,伴有肢体乏力、头昏、行走不稳,伴有神志恍惚、胡言乱语、不认识家人,在当地医院治疗,具体不详,患者病情进行性加重,8月26日早晨患者出现双上肢抽搐、双眼上翻,持续时间不详,无呕吐,伴有烦躁不安,伴有小便解不出,遂呼120送至本院急诊,急诊生化和血常规大致正常,给予对症处理后,患者症状无缓解,以“发热、意识障碍待查”收入神经内科。

  •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模拟实验室建设与教学实践

    作者:陈英利;张婷婷;徐明辉;张霞;李婷婷;周单洋;常亚娟

    目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验课堂教学存在师生比失调、仪器有限等诸多不足,影响教学质量。通过建立临床模拟实验室,摸索一套临床模拟实验室运行规则和教学方法,开展临床实验室模拟实训,可以提高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技能,克服实验课堂教学的各种不足。经过2年的运行,学生的实践技能得到提高。临床模拟实验室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医学检验与技术学院实验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二级妇幼保健院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管理实践

    作者:何廷德;唐福杰;贺顺红

    对重庆市涪陵区妇幼保健院的医疗风险应用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管理工具进行管理,以医疗安全事件上报数据作为支撑,建立医疗风险应急信息管理制度,形成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的上报、监测、评估、预警、处置、改进系统的管理实践。

  • PDCA循环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优质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程群;官龙建

    目的:通过PDCA循环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CSSD)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提高CSSD的优质护理水平。方法科室成立优质护理管理小组,组织全科人员学习 PDC A循环管理法的概念、要求、方法,将其作为优质护理的管理模式,应用于器械质量检查、感染控制、器械及时供应、临床科室对CSSD工作满意度调查,比较PDCA循环管理前后工作质量合格率及满意度情况,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结果2014年1-6月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器械质量检查、感染控制、器械及时供应合格率、临床科室对CSSD工作的满意度分别为99.37%、99.33%、98.66%、99.31%,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2013年1-6月合格率和满意度分别为96.41%、94.99%、94.28%、90.27%,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合格率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PDCA循环管理,可以提高CSSD工作质量和临床科室对CSSD工作的满意度,提升CSSD的优质护理水平。

  • 生理学拓展性实验教学模式在护理专业学生教学中的效果探索

    作者:袁英;宋世卿;秦观海;郭兵

    目的:探讨生理学拓展性实验教学模式在护理专业学生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将学习生理学的400名护理专业学生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n=198)采用拓展性实验教学模式,对照组(n=202)采用验证性实验教学模式,通过测评试卷、实验操作考核,从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升2个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知识类及实验设计与分析类题目得分、学习主动性、学科间知识整合能力、知识实践应用能力、综合实验操作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理学拓展性实验教学更有利于调动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知识整合及实践运用和动手能力。

  • Hcy、FA、维生素B12水平及MTHFR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竞争;晁丹;陈燕;方芳;邵春青;司学众;张国军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FA)、维生素B12水平及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脑梗死患者70例作为试验组,选择同期来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并采用循环酶法检测血清 Hcy水平,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 FA、维生素B12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试验组中血清 Hcy高于正常值患者的M T HFR基因多态性。结果试验组中脑梗死患者血清 Hcy水平为高水平(≥15μmol/L)的例数有48例,占68.6%。试验组血清 Hcy水平为(23.25±8.17)μmmol/L ,健康对照组血清 Hcy水平为(7.09±2.25)μmmol/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血清 FA 水平(6.23±2.19)ng/mL、维生素B12水平(329.89±125.79)μmol/L与健康对照组血清FA水平(10.57±5.70)ng/mL、维生素B12水平(598.85±142.56)μmol/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血清Hcy水平与FA及维生素B12水平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血清高 Hcy患者的MTHFR C677T多态位点CC、CT 和 TT 基因型频率分布分别为 CC 野生型8.0%,TT 突变型39.5%,CT 突变型52.5%;MTHFR A1298C多态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布分别为AC突变型33.3%,AA野生型67.3%。结论 MTHFR C677T突变和血清高H cy水平及脑梗死发病密切相关。

  • 血培养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作者:王炜;郑皓

    目的:回顾分析北京友谊医院血培养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及分布情况,为抗菌药物在临床中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查阅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87株非重复血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患者的病历资料,菌种鉴定使用VITEK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药物敏感检测采用K‐B法。结果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从临床送检的血培养标本分离出非重复金黄色葡萄球菌87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 RS A )29株,近3年逐年增多,平均检出率为33.3%;3年间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呋喃妥因、替加环素完全敏感;对喹奴普定/达福普汀、复方磺胺甲噁唑、利福平敏感性尚好,敏感率均在80.0%以上;对苯唑西林敏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3年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率,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均高于MRSA ,其中对环丙沙星、红霉素、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四环素的敏感率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培养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药物敏感性较差,MRSA多药耐药性高,应加强监测,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 妊娠期凝血筛查4项参考区间的建立与分析

    作者:孙秋瑾;岳育红;王怡然;王清涛

    目的:建立北京市朝阳区妇幼保健院检验科健康孕妇早、中、晚孕期凝血功能筛查4项的参考区间并进行分析。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C28‐A3文件,对就诊于北京市朝阳区妇幼保健院孕妇进行回顾性筛选,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健康妊娠女性6942名,同时筛选出健康非妊娠女性140名,采用SYSM EX CA70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及相关配套试剂检测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浓度(FIB)、凝血酶时间(TT)的水平,并建立不同妊娠期:包括早期(0~12周)、中期(13~27周)、晚期(28~40周)的凝血筛查4项的参考区间。结果随着孕早、中、晚期的进展,APTT、PT水平逐渐下降,除APTT孕中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982);其他APTT、PT各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FIB随着孕期的进展则逐渐上升,各孕期组间以及各孕期与对照组间数据均数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TT中孕与晚孕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故可以合并中、晚孕期参考区间。结论建立各妊娠期凝血筛查项目PT、APTT、FIB、TT的参考区间,有利于正确评价妊娠期凝血功能异常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 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状态的改变

    作者:迟林;邓红

    目的:研究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CD3+、CD3+ CD4+、CD3+ CD8+细胞比例及CD3+ CD4+/CD3+CD8+比值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在该院就诊的122例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将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分为3组:双眼视网膜母细胞瘤组(n=51)、左眼视网膜母细胞瘤组(n=33)、右眼视网膜母细胞瘤组(n=38),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使用Backman Coulter FC‐500流式细胞仪,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外周血CD3+、CD3+CD4+细胞比例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CD3+CD8+细胞比例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CD3+CD4+/CD3+CD8+比值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各组间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有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监测其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可以评估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及疾病的状态,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血脑屏障完整性及鞘内Ig G合成率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邵春青;李兆伦;刘志伟;张国军

    目的:探讨血脑屏障完整性和鞘内Ig G合成率检测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527例,分为3组,其中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IDD )组190例(包括多发性硬化32例,视神经脊髓炎26例,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4例,吉兰‐巴雷综合征23例,其他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105例),神经系统炎性疾病(N ID )组107例和神经系统非炎性疾病(NIND)组230例。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和脑脊液的清蛋白(Alb)和免疫球蛋白IgG水平,利用公式计算Alb商值(QAlb ,反映血脑屏障的完整性)、IgG指数、24 h IgG合成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吉兰‐巴雷综合征和NID患者QAlb异常率明显高于NIND组(P<0.05)。(2)多发性硬化和NID患者IgG指数明显高于NIND组(P<0.05),其中多发性硬化组IgG指数高。(3)多发性硬化、吉兰‐巴雷综合征和NID患者24 h IgG合成率增高者明显多于NIND组(P<0.05)。结论明确血脑屏障完整性和鞘内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对某些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MM患者血清M蛋白轻重链的型别构成及与血清或尿液中游离轻链检出的关系

    作者:张岩;李湛;谭延国;王志阳;亢涛;李惠君;张磊;曾海青;张莉;陈哲;车冬丽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M M )血清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 蛋白)轻、重链型别分布的规律,以及不同重链型患者血清或尿液中游离轻链的检出状况。方法对采用免疫固定电泳对312例M M患者血清M蛋白进行分析的结果(不含非分泌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312例MM患者中,IgG型、游离轻链型、IgA 型和 IgM 型分别占62.82%、20.51%、15.38%和1.28%。IgG和IgM重链型M M患者均分别以κ轻链为主,κ∶λ=1.55∶1.00和3.00∶1.00,而 IgA 以λ轻链为主,κ∶λ=0.71∶1.00。Ig G型M M患者中,血液中检出游离轻链的患者占43.88%,显著高于Ig A型的20.83%和Ig M 型的25.00%( P=0.003、0.004)。血液中检出游离轻链的IgA型MM患者,其尿液中有70.00%亦同时出现游离轻链,这一比例显著高于IgG型的16.28%( P=0.000)。结论 M M患者仍以Ig G型为主,游离轻链型居于第2位。M M患者的重链分型,与血液或尿液中检出游离轻链的概率高低有关。

  • 脑肿瘤患者围术期凝血-纤溶相关指标及血小板水平变化

    作者:张丽敏;郭雨童;曹磊;司学众;吕虹;方芳;张国军;康熙雄

    目的:观察神经外科脑肿瘤患者围术期血小板(PL T )计数及凝血‐纤溶系统相关指标的动态变化。方法收集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住院脑肿瘤患者共73例,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采集空腹静脉血标本,检测PL T 计数、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FIB )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n=30)进行比较,分析其变化情况。结果脑肿瘤患者术前PL T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术前D‐二聚体及 FIB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 P<0.05)。开颅术后第1天, PL T计数与FIB水平均较术前明显下降,而D‐二聚体水平显著升高( P<0.05)。术后第3天PL T 计数仍较术前下降,FIB呈回升趋势,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二聚体仍维持较高水平,但与术后第1天相比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脑肿瘤患者围术期存在凝血及纤溶功能异常,严密监测围术期凝血及纤溶相关指标对早期发现静脉血栓等术后并发症有重要价值。

  • 不同化学发光法系统测定血清人生长激素水平的现状分析

    作者:谭延国;刘楠;田野;李佩;郑芳芳;聂秋燕;刘晴;王晓宁;古媛;张岩

    目的:探讨不同化学发光检测系统测定人生长激素(hG H )水平的可比性。方法对15例做人生长激素(hG H )激发试验的患儿采集75份静脉血标本(基础水平、激发试验后30、60、90、120 min),使用3种化学发光系统: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系统(CLEIA)、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ECLIA)和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CMIA),同时测定血清hGH水平,并计算各时间点hGH与其基础水平的比值(hGH‐R),进一步使用Bland‐Altman法对方法学间的一致性进行分析。结果(1)CLEIA‐ECLIA间只有基础水平、ECLIA‐CMIA间于激发试验后120 min hGH水平具有较好一致性。其余任意2个检测系统间、于任何时间点hGH水平均不一致。(2)引入hGH‐R后,只在ECLIA‐CMIA间、于激发试验后30 min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其余各时间点、任意2个检测系统间均不一致。结论血清hG H水平仅偶尔在特定检测系统间、于激发试验特定时间点具有一致性;hG H‐R的引入,对提高hG H在各检测系统间的可比性帮助不大。

  • 一种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结果的正确解读

    作者:谭延国;韩强;田野;李佩;郑芳芳;聂秋燕;刘晴;王晓宁;古媛;张岩

    目的:研究如何对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梅毒抗体检测(TP‐CLEIA)筛查梅毒特异性抗体为阳性的检测结果进行正确的解读。方法对100例使用TP‐CLEIA筛查阳性的标本,在用免疫印迹法梅毒抗体检测(TP‐WB)确认的同时,采用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梅毒抗体检测(TP‐CMIA)及ELISA法梅毒抗体检测(TP‐ELISA)同时测定,对试验结果作了进一步分析。结果(1)以TP‐WB法为准,TP‐CLEIA法筛查为阳性的标本中,真阳性的比例为48.0%。(2)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ROC曲线)分析显示,佳临界值为25.92,此时的阳性预测值为97.7%,阴性预测值89.5%,此时具有大的ROC曲线下面积;当TP‐CLEIA法S/CO<7.84时,经梅毒确认试验被证实为阴性的概率为100.0%;当S/CO>49.77时,梅毒确认试验被证实为阴性的概率为100.0%。(3)对以TP‐CLEIA法筛查为阳性,再用TP‐CMIA复核为阳性的标本中,其真阳性的比例为81.3%,而无漏检的情况发生。结论 TP‐CLEIA作为梅毒的筛查方法,存在较高的筛查假阳性率,尤其是S/CO水平较低时。对TP‐CLEIA法筛查为阳性的标本,TP‐CMIA法是较为理想的复核方法。

  • 启事

    作者:

    关键词:
检验医学与临床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