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Laboratory Medicine and Clinic 검험의학여림상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重庆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
  • 影响因子: 1.09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2-9455
  • 国内刊号: 50-1167/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78-157
  • 曾用名: 中国检验医学与临床
  • 创刊时间: 200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检验医学与临床》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徐永柱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重症监护病房血液培养与临床分析

    作者:毛炜;黄春华;赖永才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血液感染的主要细菌及其药物敏感试验。方法该院2013年7月至2016年6月重症监护病房(ICU)送检的1512例患者血液标本进行培养和细菌分析。使用法国生物梅里埃 VITEK2‐Compact 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1512例标本共培养出236株细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46株(61.9%),革兰阳性菌90株(38.1%),以肠杆菌科细菌和葡萄球菌为主要致病菌。结论掌握地区性主要的感染性细菌,可指导临床早期针对性地进行药物治疗。

  • 无气腹腹腔镜治疗妊娠合并卵巢囊肿的临床研究

    作者:樊萍;李元君;杨艳;黄楠;李娟

    目的:探讨无气腹腹腔镜(GLS)治疗妊娠合并卵巢囊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经济性。方法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施行无气腹(A 组)和气腹腹腔镜(B 组)手术治疗妊娠合并卵巢囊肿60例患者。观察2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拔尿管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宫缩、阴道流血、先兆流产及分娩、新生儿 Apgar 评分。结果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血气结果显示,A 组术前和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 组术前和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 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小于 B 组(P<0.05);拔除尿管时间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 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小于 B 组(P<0.05)。 A 组宫缩、阴道流血、先兆流产发生率小于 B 组(P<0.05);2组足月分娩、新生儿 Apgar 评分大于7分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LS 是治疗妊娠合并卵巢囊肿的一种安全、经济并且疗效确切的方法。

  • 5-氟尿嘧啶分子印迹传感器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作者:吴显兰;李柏松;张继旺;李英杰;李远;袁永强

    目的:研究一种用于检测抗肿瘤药物5‐氟尿嘧啶(5‐FU )血药浓度的方法。方法以5‐FU 为模板分子,吡咯为单体,采用循环伏安法于玻碳电极上构建一种选择性检测5‐FU 的分子印迹传感器。对分子印迹传感器制备过程中的条件进行优化;以铁氰化钾溶液为探针溶液,使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PV )对分子印迹传感器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在优化后的实验条件下,5‐FU 浓度的负对数在(1×10-8)~(1×10-3)mol/L 范围内与传感器差分脉冲伏安的峰电流差值呈线性关系,5‐FU 的检出限为0.646×10-8 mol/L ,在血浆实际样品中测得的5‐FU 回收率为90%~97%,制得的传感器对5‐FU 具有良好的选择性、稳定性及重现性。结论该实验构建的传感器具有较低的检测限,操作简便,成本低,选择性好,将来有望用于抗肿瘤药物5‐FU 血药浓度的监测。

  • 小儿川崎病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的效果评估及佳剂量研究

    作者:王朝辉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效果和佳剂量。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5年8月该院收治的川崎病患儿108例,根据入院编号的偶数和奇数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组患者运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黏膜充血、皮疹、手足症状及淋巴结肿大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冠状动脉损害率均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剂量比较,临床运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对小儿川崎病进行治疗,可缩短康复时间,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念珠菌血流感染特点分析

    作者:答嵘;石红;刘万静;吴友伟;王伟

    目的:探讨血培养真菌的检出情况并进行病原学分布与药敏试验,分析念珠菌在血流感染中的分布特点。方法该院2012年11月至2016年3月的血培养结果为真菌的标本,结合真菌种类、阳性报警时间(TTP)、标本送检科室、感染来源与氟康唑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血培养分离出真菌97株,非重复分离株为53株,均为念珠菌。白色念珠菌常见,为16株(30.19%)。热带念珠菌 TTP[(20.28±1.36)h]短,新生隐球菌 TTP[(72.62±6.18)h]长,白色念珠菌[(36.99±3.28)h]与近平滑念珠菌[(40.18±4.22)h]TTP 相似居中。念珠菌血症前3位科室为血液内科9株(16.98%)、肝胆外科8株(15.09%)、神经外科6株(11.32%)。感染来源尿液常见,其次是导管与引流液。所有菌株对氟康唑敏感。结论念珠菌血症白色念珠菌常见,但是非白色念珠菌需引起重视。血培养单瓶(需氧瓶)阳性且 TTP 大于36 h ,需考虑念珠菌血症。泌尿系感染、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手术部位感染是念珠菌血症的重要感染源。

  • 绞股蓝皂苷抑制 HepG2细胞无氧糖酵解的检测分析

    作者:文利;郑新;刘飞;钱青

    目的:探讨绞股蓝皂苷对肝癌细胞 HepG2生长和无氧糖酵解的影响。方法在肝癌细胞 HepG2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绞股蓝皂苷,于0、4、8、16、24 h 分别收集培养基200μL 。培养基葡萄糖和乳酸含量均采用生化流水线检测。结果M TT 数据表明绞股蓝皂苷明显抑制了肝癌细胞株 HepG2的生长;浓度为5 mg/mL 时,抑制明显,且有利于后续无氧糖酵解分析。生化检测表明,绞股蓝皂苷显著降低了葡萄糖的消耗,两者差距明显的时间点为6 h(P<0.05);同时绞股蓝皂苷也明显降低了乳酸的生成(P<0.05)。结论绞股蓝皂苷显著抑制 HepG2无氧糖酵解,为绞股蓝在肝癌治疗的临床用药提供了一定的线索和依据。

  • 营养门诊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的影响

    作者:闫晓艳

    目的:探讨进行营养门诊干预后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妊娠期进行营养门诊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试验组,再选取同期常规门诊接受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1 h 血糖、餐后2 h 血糖水平分别为(4.04±0.59)、(8.54±0.39)、(7.32±0.38)mmol/L ,与对照组患者的(4.68±0.61)、(9.33±0.42)、(8.03±0.29)mmol/L 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满意程度(96%)与对照组(64%)比较,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妊娠期营养门诊干预后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显著,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电针与温针灸治疗瘀血阻滞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研究

    作者:王娟

    目的:探讨电针和温针灸治疗瘀血阻滞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95例瘀血阻滞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7)。对照组患者采用温针灸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电针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膝关节症状改善效果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膝关节疼痛、肿胀及压痛症状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7.9%)明显高于对照组(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瘀血阻滞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应用温针灸和电针治疗均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电针疗效更为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运动情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生活状况对老年人群抑郁的影响研究

    作者:朱敏捷;肖世富;林翔;严峰;季曹珺;李霞

    目的:探究心理资本对老年人群抑郁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根据全科医生认知评估量表(GP‐COG),老年抑郁量表(GDS),心理资本量表对235例社区老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调查显示,文化程度、性别、配偶情况、收入情况等对老年人的各项评分具有较大影响。 GDS 得分显示,不同文化程度、性别、配偶情况的老人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资本得分显示,不同年龄、文化程度、性别、配偶情况、收入情况的老人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资本得分高者 GDS 得分明显低于心理资本得分低者(P<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及居住情况是抑郁情绪与心理资本相关性的控制变量。结论老年人群的抑郁情况与心理资本有关,针对不同特征的心理干预,可提高老年人群的心理资本,从而减轻老年人群的负面情绪,降低抑郁发生。

  • 替格瑞洛与替罗非班联用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

    作者:肖艳平;郑义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与替罗非班联用在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该院116例确诊的急性 STEMI 并行 PCI 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 A 组(38例)、B 组(38例)、C 组(40例)、D组(40例)。 A 组给予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和氯吡格雷;B 组给予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和替格瑞洛;C 组给予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氯吡格雷、替罗非班;D 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替格瑞洛。治疗10 d 后比较各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PCI 术后 D 组 ST 段完全下降(P<0.05),治疗后 D 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低于 B 、C 组(P<0.05),D 组出血并发症显著低于 A 、B 、C 组(P<0.05)。结论急性 STEMI 患者行 PCI 时替格瑞洛与替罗非班联用疗效高于单用替格瑞洛,且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单用替格瑞洛。

  • 内皮祖细胞移植对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小鼠模型保护作用的研究

    作者:姚海云;韩雪莹;陈秀莲;李华;杜文军

    目的:建立输注人类血浆小鼠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LI)模型,观察内皮祖细胞(EPC)移植对小鼠肺部炎性免疫反应及组织病理特点的影响。方法 BALB/C 雄性小鼠36只,随机分为 TRALI 组(n=12):腹腔注射脂多糖(LPS),每代谢体质量用量为2 mg ,2 h 后经过静脉输注人血浆,注射量为每只1 mL ;EPC 组(n=12):同 TRALI 组的方法造模后,经尾静脉注入EPC(3×106个);正常对照组(n=10):采用假手术处理。光镜分析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及湿干比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各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 TRALI 模型组小鼠肺组织出现肺泡间隔增厚、肺泡内纤维蛋白浸润、肺泡内出血、支气管壁增厚等病理变化,肺组织湿干比增高,EPC 组以上病理变化较 TRALI 组不明显,肺组织湿干比也低于 TRALI 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 TRALI组实验动物的 BALF 中 IL‐10、IL‐1β、TNF‐α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 EPC 组(均 P <0.05),EPC 组 BALF 中 IL‐10、IL‐1β、TNF‐α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EPC 移植对 TRALI 小鼠模型具有保护作用,减轻肺部炎性免疫反应及组织病理学损伤的程度。该试验为临床治疗 TRALI 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 运动结合眼罩对 EICU 机械通气谵妄的影响研究

    作者:姜薇薇;马玲

    目的:探讨运动结合眼罩对 EICU 行机械通气患者谵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机械通气患者135例,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给予机械通气,抗感染治疗及营养支持;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运动结合眼罩的护理方法。比较观察2组患者机械通气谵妄持续天数及机械通气天数、谵妄发生率及病死率,以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分值。结果2组患者的年龄、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PACHE Ⅱ评分)、EICU 主要诊断病理类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患者谵妄持续时间少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谵妄发生率为58.82%,对照组为77.61%(P<0.05)。2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护理前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实验组 PSQI分值为(6.54±1.89)分,对照组为(12.8±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运动结合眼罩的护理模式能减少患者谵妄发生率,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提高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颈椎病患者应用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丁汀

    目的:探讨颈椎病患者应用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该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80例,分为2组,即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组(n=40)和针灸推拿治疗组(n=40),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情况。结果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0.0%(36/40)]显著高于针灸推拿治疗组[67.5%(27/40)](P<0.05),视觉模拟(VAS)评分显著低于针灸推拿治疗组(P<0.05),复发率(0)低于针灸推拿治疗组[7.5%(3/40)](P<0.05),但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病患者应用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的临床疗效较针灸推拿治疗优越,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男性中老年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影响因素及行为状态分析

    作者:张阳

    目的:探讨男性中老年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影响因素及行为状态。方法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随机抽取200例男性中老人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问卷调查,以及对其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调查对象对艾滋病的知晓率为22.0%,其中对于“知道艾滋病患者在感染后能从外表上看出来吗?”的知晓率高,知晓率78.0%,对于“知道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吗?”的知晓率低,仅为16.5%;通过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农村居民、文化程度低与月均收入低是影响男性中老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低的因素(P<0.05);通过检测未检测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与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阳性者,检出1例梅毒抗体阳性者,阳性率0.5%。结论男性中老年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偏低,应针对该类人群的特点开展针对性的宣教方式。

  • 阴道镜下多点活检联合宫颈管搔刮诊断高度麟状上皮内病变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丁丁;孔为民;韩超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多点活检联合宫颈管搔刮诊断高度麟状上皮内病变(HSIL)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北京妇产医院经宫颈细胞学检测异常的患者106例,对患者进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联合宫颈管搔刮诊断,并进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进行病理诊断,比较阴道镜下多点活检联合宫颈管搔刮诊断 HSIL 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及漏诊率等。结果活检联合搔刮诊断出非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11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患者31例,HSIL 患者64例,LEEP术后病理诊断出非 CIN17例,LSIL 患者21例,HSIL 患者68例,2种方法仅在轻度不典型增生(CIN Ⅰ)诊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 LEEP 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阴道镜下多点活检联合宫颈管搔刮正确诊断 HSIL 50例,灵敏度为80.88%,特异度为76.32%,阳性预测值为85.94%,漏诊率为19.12%,误诊率为23.67%,诊断符合率为79.25%。结论阴道镜下多点活检联合宫颈管搔刮对诊断 HSIL 患者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及诊断符合率,但仍存在一定的漏诊与误诊,仍需要进一步行LEEP 术病理诊断进行确诊,以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

  • 肿瘤发生发展过程及预后评估中 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

    作者:匡红;秦涛;刘书蓉;曾琳;陈秋莎;李金凤;陈启荣

    目的:探讨肿瘤变化过程及预后评估中 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方法(1)选择该院1400例肿瘤患者与正常者 D‐二聚体水平的差异。(2)80例肿瘤患者手术前后血浆 D‐二聚体的分析,其中40例术后复发,40例术后无复发。(3)肿瘤患者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 D‐二聚体进行分析,探讨 D‐二聚体对肿瘤患者伴发 DIC 的意义。结果(1)与正常者比较,肿瘤患者 D‐二聚体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术后无复发患者,手术前后 D‐二聚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复发患者,手术前后 D‐二聚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绘制四格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行一致性检验得出,曲线下面积(AUC)=0.936,kappa =0.677,cut off 值3.12 mg ,以高于正常值4倍以上的 D‐二聚体诊断肿瘤伴发 DIC 的方法效能较好,一致性较高。结论对肿瘤患者进行 D‐二聚体检测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D‐二聚体在肿瘤手术预后评估是一种标志物;以 D‐二聚体含量3.12 mg/L 为临界值可诊断肿瘤患者是否伴发 DIC 。

  • 2种方法检测孕妇免疫球蛋白 G 抗-A(B)效价的对比研究

    作者:谭兵;李青;杨婷;刘慧;余泽波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法和抗人球蛋白试管法检测 O 型孕妇血清免疫球蛋白 G(IgG)抗‐A (B)效价的差异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和抗人球蛋白试管法同时检测133例 O 型孕妇血清 IgG 抗‐A(B)水平,并比较2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2种检测方法结果呈高度相关。若以凝集强度1+为判定终点,微柱凝胶法比抗人球蛋白试管法检测结果高出2个稀释倍数;微柱凝胶法以256作为临床参考值,试管法以64作为临床参考值,2种方法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若微柱凝胶法以凝集强度3+为判定终点,试管法以1+为判定终点,2种方法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较好,微柱凝胶法的灵敏度高于抗人球蛋白试管法。若以凝集强度1+为判定终点,推荐微柱凝胶法正常参考值为小于256;若以凝集强度3+为判定终点正常参考值为小于64。

  • 树突状细胞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兴;马丽娜;彭大为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8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 DC‐CIK 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收集培养好且细菌检测为阴性的 DC‐CIK 或 CIK 细胞,应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3次,将 Ag‐DC 致敏后的 CIK 细胞离心洗涤,用100 mL 生理盐水、25 mL 人血清蛋白和20万单位白细胞介素‐2(IL‐2)重悬细胞,2 h 内回输给患者,回输前给予患者肌注非那根25 mg 。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细胞增殖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培养第6天,细胞数明显大于对照组。随培养时间的增加,DC‐CIK 细胞 CD3+/CD8+、CD3+/CD56+的双阳性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同等条件下的 CIK 细胞,且 DC‐CIK 细胞的分泌因子水平显著高于同等条件下的 CIK细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CIK 细胞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 盐酸右美托咪定联合肢体远隔缺血预处理在胸腔镜肺切除术中的疗效评价

    作者:谢娟华;黄宏艳;张亚军;刘枧辉;林丽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定与肢体远隔缺血预处理在胸腔镜肺切除术中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1月至2016年9月实施择期胸腔镜肺切除手术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术后实施肢体远隔缺血预处理与右美托咪定护理,对照组仅实施非肢体远隔缺血预处理。分别于上止血带前(T1)、单肺通气后30 min (T2)、术毕(T3)、术毕6 h(T4)、术毕2 h(T5),计算肺泡‐动脉氧分压梯度[P(A‐a)DO2]和肺泡氧合指数(OI),并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 )‐6、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 )水平,并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T3、T4时观察组的 P(A‐a)DO2上升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与 T1相比,T2、T3、T4时 P(A‐a)DO2逐渐升高,明显高于 T1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各时间点 P(A‐a)DO2变化不明显(P >0.05)。 T4时观察组的 OI 下降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与 T1时比较,其余时间点 OI 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时间点 OI 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 T1时比较,同组其他各时间点 TNF‐α、IL‐6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T3、T4时观察组血清 SOD 下降幅度、MDA 水平升高的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中,与 T1时比较,T3、T4时患者血清中的 SOD 水平明显降低, MDA 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时间点的 SOD 、MDA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5%和1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56,P=0.356)。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联合上臂缺血预处理抑制炎性细胞、减轻 SOD 消耗的作用,减轻缺血再灌注对肺的损伤,对肺换气及氧合功能影响小。

  • 单操作孔全胸腔镜手术方式对纵隔肿瘤患者近远期疗效的影响

    作者:陈聪;徐志峰;蔡绍环;林建华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全胸腔镜手术方式对纵隔肿瘤患者近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该院40例纵隔肿瘤患者采用单操作孔全胸腔镜手术治疗的22例患者作为试验组,使用常规三孔式胸腔镜手术治疗的1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时间、镇痛药物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等进行比较,并分析术后并发症、恢复效果、复发率。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时间、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前者医疗费用稍高于后者(P>0.05);2组患者肺炎、液气胸、肺不张、上肢运动障碍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5%,远远低于对照组的27.78%(P <0.05);试验组复发率为0.00%,稍低于对照组的5.56%(P>0.05)。结论单操作孔全胸腔镜手术方式治疗纵隔肿瘤患者可减少手术创伤、促进快速恢复,还可减少并发症和复发情况。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生存质量及照料者负担分析

    作者:栾梅;贺传沙;治成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生存质量、照料者负担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该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选择该院神经内科确诊的84例 AD 患者及其照料者,采用 AD 患者生存质量量表(QOL‐AD)评估患者的生存质量,使用照料者负担量表(CBI)、家庭负担量表(FBS)评价 AD 患者照料者的负担。患者生存质量、照料者家庭负担总分与患者因素的相关关系采用Pearson 相关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照料者负担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AD 患者生存质量QOL‐AD 总分为(30.7±4.8)分,各因子评分由高到低依次为:精力、家庭关系、情绪、对自己的整体感觉、身体健康状况、生活整体情况、进行娱乐能力、经济状况、居住环境、做家务能力、朋友关系、婚姻状况、记忆力。照料者负担 CBI 总分为(53.4±17.3)分,各因子排序依次为:发展受限负担、身体性负担、情感性负担、时间依赖负担、社会性负担。家庭负担 FBS 总分为(17.2±9.8)分,各因子排序依次为:家庭日常活动、家庭经济负担、家庭娱乐活动、家庭关系、家庭成员躯体健康和家庭成员心理健康,其中除家庭成员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外均为中度负担。 AD 患者生存质量与照料者负担( r =-0.232,P =0.013)及照料者家庭负担(r=-0.229,P=0.005)之间均呈负相关关系。多因素分析显示,对照料者负担 CBI 总分有影响的因素(按影响程度排序)有痴呆程度、日常生活能力、生存质量;对照料者家庭负担 FBS 总分有影响的因素(按影响程度排序)有生存质量和痴呆程度。结论 AD患者的生存质量普遍偏低、AD 患者的痴呆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照料者及家庭负担的影响较大。

  • 外周血血清特殊分子与妊娠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作者:黎兴利;李维玲;张西艺;陈媛媛

    目的:探讨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成纤维细胞生成因子(FGF21)、饱食分子肽‐1(Nesfatin‐1)与妊娠糖尿病(GDM )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及其在 GDM 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 ELISA 法检测 GDM 组(n=155)、妊娠糖耐量正常者(NGT 组,n=125)及非妊娠健康女性(健康对照组,n=120)血清 FABP‐4、FGF21、Nesfatin‐1水平,同时检测各组空腹血糖(FBG)、血压、空腹胰岛素(FINS)、C 肽,并通过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应用 Pearson 相关性分析及 Logistic 回归分析 FABP‐4、FGF21、Nesfatin‐1与 GDM 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 FABP‐4、FGF21、Nesfatin‐1在 GDM 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GDM 患者血清 FABP‐4、FGF21、Nesfatin‐1、FBG 、FINS 、C 肽、HOMA‐IR 高于 NGT 组及健康对照组(P <0.05),而 HOMA‐β低于 NGT 组及健康对照组(P <0.05)。 GDM 患者产后血清 FABP‐4、FGF21、Nesfatin‐1、FBG 、FINS 、C 肽、HOMA‐IR 显著低于产前(P<0.05),但仍高于 NGT组,而 HOMA‐β高于产前(P<0.05),但低于 NGT 组(P<0.05);NGT 组产前产后血清 FABP4、FGF21、Nesfatin‐1、FBG 、FINS 、C肽、HOMA‐IR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Pearson 相关性分析,FABP‐4、FGF21、Nesfatin‐1与 FBG 、FINS 、HO‐MA‐IR 、C 肽水平呈正相关(P<0.05),而与 HOMA‐β呈负相关(P<0.05)。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 FABP‐4、FGF21、Nesfatin‐1是 GDM 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 ROC 分析表明,FABP‐4、FGF21、Nesfatin‐1在 GDM 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66.3%和85.5%、79.2%和85.6%、70.8%和82.2%。结论血清 FABP‐4、FGF21、Nesfatin‐1与 GDM 患者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且对 GDM 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超声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联合评估宫颈癌术前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黎婧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与多普勒超声联合评估宫颈癌术前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该院病理科证实的73例宫颈癌患者,对比分析超声造影与多普勒联合评估在宫颈癌患者术前分期的准确率。结果超声造影对 T1和 T2的准确率高于多普勒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检查 N0的准确率高于多普勒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评估比超声造影在宫颈癌术前分期具有更高的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与多普勒超声联合评估能明显提高宫颈癌术前分期的准确率。

  •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观察

    作者:秦发均;沈梓;何燕;黎英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CRS)的临床疗效及护理观察。方法选择该院耳鼻咽喉科2015年1-6月接受 CRS 治疗的患者90例,分为45例鼻内窥组(观察组)和45例常规手术组(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治疗效果、鼻症状、鼻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2组患者术后6个月均有较好的疗效,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276,P=0.023)。2组患者术后的鼻症状指标均显著低于术前,获得较好的改善效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各项鼻症状指标在各时间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83,P =0.001)。观察组患者鼻阻力值、鼻黏膜白细胞介素‐5(IL‐5)水平及黏膜炎性细胞水平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3.761,P=0.002;t=3.844,P=0.013;t=3.572,P=0.024)。术后不同时间段2组患者在生活质量方面均有改善,观察组患者的评分在术后3、6个月明显高于对照组(t=3.572,P=0.033;t=3.911,P =0.016)。结论鼻内窥镜手术对于 CRS 具有快速、有效、分辨率高及特异性好的优点,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的手术方案研究

    作者:何文明;何凌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STC)在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TMIH)治疗中的价值。方法2012年3月至2015年10月该院收治的 TMIH 患者97例,其中47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 STC 开颅术;另外50例患者为对照组,使用常规骨瓣开颅术。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病死率(14.89%)显著低于对照组(24.00%),恢复良好率(48.94%)显著高于对照组(4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C 是治疗 TMIH 的有效方法,在降低颅压、充分止血、清除颅内血肿方面具有优势,极大地提高了 TMIH 的治愈率。

  • 超敏系统检测低拷贝 HBV DNA 定量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玥;鞠瑛;田文君;刘义庆;邱旸;张庆;渠滕;张炳昌;刘春梅

    目的:探讨超敏 HBV DNA 定量检测的低拷贝结果与 HBV 标志物和肝功能主要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同时检测283例 HBV DNA ≤1000 IU /mL 低拷贝的乙型肝炎患者的5项肝功能指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乙型肝炎病毒定量低拷贝的患者 HBV 标志物中 HBV e 抗原(HBeA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10,P=0.021);HBV e 抗体(HBeA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66,P>0.05);126例小三阳患者中,HBV DNA 定量结果在20及20~103 IU /mL 55.56%;117例大三阳患者中,HBV DNA 定量检测结果阴性21.37%;肝功能指标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碱性磷酸酶(ALP)异常率分别为15.90%、8.13%、13.78%。结论乙型肝炎5项定量结果低或经抗病毒治疗后的患者,临床应采用超敏系统检测 HBV DNA 定量,同时结合乙型肝炎5项定量与肝功能,更好地了解病毒复制情况和肝细胞损害程度,为治疗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

  • 米力农在急诊治疗心力衰竭中的疗效观察

    作者:马胜男;朱立群

    目的:探讨米力农(MI)在急诊治疗心力衰竭(HF)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46例 HF 患者,常规药物治疗,然后随机分成2组,使用 MI 治疗的23例患者为 MI 组,应用多巴胺(DA)治疗的23例患者为 DA 组,分别观察2种方法的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6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 MI 组患者的心率、舒张压(DBP)和收缩压(SBP)与 DA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 组患者的 B 型利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EF)和一氧化碳(CO)比 DA 组良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MI 组总有效率比 DA 组优越(P<0.05)。 MI 组不良反应率比 DA 组低(P<0.05)。结论在 HF 急诊中 MI 的治疗效果显著,比其他药物安全性高,疗效更佳,对 HF 急诊患者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值得推广。

  • 依达拉奉对颅内肿瘤γ-刀术后脑水肿的治疗作用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影响分析

    作者:狄淬砺;赵亚群;王永;梁晋川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颅内肿瘤γ‐刀术后脑水肿的治疗作用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选择该院诊治的颅内肿瘤γ‐刀术后脑水肿患者98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选择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观察组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2组患者都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均观察14 d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为7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血清 TNF‐α水平分别为(113.92±23.81)和(289.49±42.10)ng/L ,均低于治疗前的(882.94±30.81)和(879.13±41.92)ng/L(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脑水肿面积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减少(P <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脑水肿面积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 Glasgow 预后(GCS)评分分别为(7.23±0.45)分和(7.19±0.67)分,治疗后分别为(13.87±1.11)分和(10.48±1.49)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在颅内肿瘤γ‐刀术后脑水肿治疗的应用能有效降低炎性反应,减轻脑水肿,提高 GCS 评分,有利于综合疗效的改善,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临床医学检验中影响血液细胞检测质量的有关因素及其控制方法

    作者:刘录恒;刘燕菲

    目的:探讨临床医学检验中影响血液细胞检测质量的相关因素及其控制方法。方法将该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120例自愿接受研究的人群纳入该研究,且研究对象血型相同,通过比对法分析临床医学检验过程中血液细胞检测的影响因素。结果通过检验及分析显示,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 )、血红蛋白(Hb)含量存在显著变化,抗凝剂比例正常与抗凝剂配比不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液标本放置时间不同,其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标本处理和仪器使用均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结论临床医学检验过程中,血液稀释比例和人为操作均会影响检验结果,所以需加强对检验人员的培训和仪器的校准,减少误差。

  • 慢性肾小球肾炎唾液蛋白质组无创伤分子诊断模型的研究

    作者:曹美群;袁媛;孙珂焕;黄飞娟;陈嫚茵;李仲秋;吴正治

    目的:探讨液态芯片结合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筛选慢性肾小球肾炎(CGN)患者的唾液蛋白质标记物并建立诊断模型,为 CGN 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集43例 CGN 患者和45例健康体检者的唾液标本,采用液态芯片(WCX 磁珠)制备唾液样品,并结合 MALDI‐TOF‐MS 质谱仪对唾液标本进行蛋白质检测,筛选出2组间特异性表达差异蛋白,并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建立诊断模型。结果比较2组唾液蛋白质指纹图谱数据,共获得116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蛋白峰(P<0.05),选择质荷比(m/z)为2499.11、2159.09、3622.30 Da 的3个蛋白质峰用于构建佳决策树模型,该诊断模型测试组总准确率为85.23%(75/88),灵敏度为83.72%(36/43),特异度为86.67%(39/45)。结论初步建立了CGN 唾液蛋白质组诊断模型,为 CGN 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

  • 七氟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对创伤患者应激反应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公丕英;王守田;宋彬;魏凤香;孟轶男

    目的:探讨七氟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对创伤患者应激反应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创伤患者12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62)及对照组(n=62),对照组患者应用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观察组患者使用七氟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记录2组麻醉前5 min(T0)、麻醉后10 min(T1)、手术开始时(T2)、麻醉完成后1 h(T3)、手术结束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末二氧化碳(PETCO2)。分别于麻醉前1 d 及术后1 d 应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及连线试验(TM T )对2组认知功能进行评价,并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 T1~ T4时间段 MAP 、HR 、SPO2、PETCO2水平显著高于 T0时间段,观察组 T1~ T4时间段 MAP 、HR 、SPO2、PETCO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 d MMSE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且与术前1 d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 d MMSE 评分高于术前1 d(P<0.05),2组术前1 d TM T 完成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 TM T 完成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认知功能障碍、恶心呕吐、头昏、嗜睡、躁动、呼吸抑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氟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能有效稳定创伤患者血流动力学,术后认知功能及相关并发症较小,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区县公立医院绩效分配核心考核指标应用研究

    作者:池祥波;唐利群;陈洪

    目的:通过对区县公立医院核心考核指标的设计,从而实现医院和谐健康发展。方法将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现存考核指标进行收集、整理、分析,拟定备选指标;采用专家座谈法讨论考核指标及权重。使用抽样调查法抽取业务科室作为考核对象,并进行数据整理、分析。结果通过设置核心的考核指标,并将考核指标运用于医院绩效分配,充分体现了优质多得的绩效分配原则,其绩效考核结果能够体现出差异,对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从而减轻患者负担具有重要的意义。结论建立以工作量、平均住院床日、血费、药费、材料费比例、安全质量、服务质量为主的绩效考核指标,使医护人员从注重收入转变为注重工作质量和服务效率,充分调动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形成以考核推动医院发展的局面。

    关键词: 医院 绩效 考核指标
  • 不同焦虑程度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

    作者:杨丽萍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冠心病患者焦虑程度的影响。方法将该院160例进行治疗的患者按发生焦虑的状况分为焦虑组(81例)和非焦虑组(79例)。观察患者焦虑程度、低密度脂蛋白(LDL )、高密度脂蛋白(HDL)、纤维蛋白原(FIB)、血清 Hcy 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焦虑组患者分为严重焦虑、中等焦虑、轻微焦虑3个等级,随着焦虑程度的增加血清Hcy 水平也增高;年龄、抑郁状况、Hcy 水平、HDL 、LDL 、FIB 均与冠心病患者的焦虑程度相关;年龄、Hcy 水平、抑郁是患者产生焦虑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 Hcy 水平对冠心病患者焦虑程度具有相关性,是缓解焦虑状况的重要因素。应加强患者与家属的交流,及时掌握患者心理变化,降低抑郁发生率,促使患者对自身状况的认知,加快身体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 输血指征评分对大量输血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作者:夏翠英;余小平

    目的:探讨围术期输血指征评分(POTTS)对患者进行输血指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该院80例围术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 POTTS 输血方案作为输血指导,对照组应用我国制定的红细胞悬液输注标准作为输血指导,观察2组患者输血率、输血量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观察组患者输血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5,P<0.05);观察组输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6,P<0.01)。(2)2组患者术后24 h 血红蛋白量及引流管放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输血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应用 POTTS 作为患者输血指导能够减少血液输注量,避免血液资源的浪费,但安全性并不因为输入量减少而明显降低。

  • 血栓标志物对癌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的预测效果

    作者:李斌;杨筱君

    目的:探究血栓标志物对癌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的预测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确诊的247例癌症患者,按照是否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分为 VTE 组(38例)和非 VTE 组(209例),比较2组患者、不同分期癌症患者的血浆 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 :Ag)、血栓前体蛋白(TpP)、凝血因子Ⅷ活性(F Ⅷ:A)、抗凝血酶Ⅲ(AT‐Ⅲ)等指标水平;采用 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各血栓标志物对癌症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测效果。结果 VTE 组患者 D‐D 、FIB 、vWF :Ag 、TpP 、F Ⅷ:A 水平显著高于非 VTE 组,而 AT‐Ⅲ明显低于非 VTE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癌症患者的血浆 D‐D 、FIB 、vWF :Ag 、TpP 水平均显著高于Ⅰ~Ⅱ期,而Ⅲ~Ⅳ期癌症患者的 AT‐Ⅲ活性较Ⅰ~Ⅱ期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 D‐D 的敏感性、特异性高,预测效果良好;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手术、化疗、血浆 D‐D 水平是癌症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D‐D 、FIB 、vWF :Ag 、TpP 、FVⅧ:A 、AT‐Ⅲ是诊断癌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的可靠标志物,且与癌症分期密切相关。 D‐D 水平对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测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优化胰岛素注射降糖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低血糖发生率及自我保健能力的影响

    作者:周霞

    目的:研究优化胰岛素注射降糖指导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低血糖发生率及自我保健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指导,干预组患者采用优化胰岛素注射降糖指导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注射局部并发症、自我保健能力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 血糖(P2 h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明显下降,干预组患者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患者局部感染、皮下出血、皮下脂肪萎缩和皮下脂肪增生等注射局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患者运动管理因子、疾病观察因子、卫生管理因子、饮食管理因子和饮水管理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为2/80(2.50%),对照组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为11/80(1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胰岛素注射降糖指导干预可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自我保健能力,降低注射局部并发症和低血糖的发生率。

  • 帕米磷酸二钠治疗儿童成骨不全不良反应的护理效果

    作者:黄艳;高宾

    目的:探讨帕米磷酸二钠治疗患儿成骨不全(OI)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及预防控制效果。方法该院11例 OI 患儿,采用帕米磷酸二钠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相关情况及不良反应、生活质量测评结果。结果护理后 OI 儿童身体状况、认知能力、家庭生活与总分与护理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例出现发热症状,其中2例伴随有寒战;2例出现恶心、呕吐。结论充分掌握帕米磷酸二钠特性,正确方式给药,同时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及时发现和控制不良反应。

  • 运动康复护理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及醛缩酶水平的影响研究

    作者:李学美;李晓燕;陈芳;巫惠心

    目的:探讨运动康复护理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及醛缩酶(ALD)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 CHF 患者64例,依据入院时间随机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运动康复训练。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改善情况及血浆 BNP 及 ALD 水平。结果治疗2周,研究组患者有效28例(87.5%),对照组有效23例(71.8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 CHF 患者血浆 BNP 及 ALD 水平,与 NYHA 分级呈正相关。2组患者治疗后血浆 BNP 及 ALD 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下降比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冠心病 CHF 患者 BNP 及 ALD 水平均与 NYHA 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常规药物治疗联合运动康复护理优于单纯常规药物治疗。

  • 强化药物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缺血-再灌注研究

    作者:杨震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短期化疗后缺血‐再灌注的特征研究。方法选取96例于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在该院进行强化治疗的脑梗死患者,分别在治疗前(T0时刻)、治疗后7 d(T1时刻)进行核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的灌注检查;并通过随访进一步分析短期内强化疗法对脑梗死患者缺血‐再灌注的特征;于治疗前、治疗后7 d 进行 NIHSS 评分、mRS 评分、ADL 评分、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水平检测,比较各指标变化。结果患者治疗前 NIHSS 评分为(10.2±2.13)分,治疗7 d 后为(6.14±2.34)分,治疗7 d 后显著下降(P<0.01)。患者治疗前 mRS 评分为(3.98±0.31)分,90 d 后随访评分为(3.01±0.49)分,明显下降(P<0.05)。 ADL 评分也从治疗前的(14.8±8.13)分上升至(51.14±12.34)分,hs‐CRP 从(8.29±3.73)mg/L 降至(5.01±1.12)mg/L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药物强化治疗能对脑梗死患者的病情起明显的改善作用,可提高患者脑部缺血区域的含血量,增加再灌注水平,且对患者的愈后水平的改善情况、治疗致残率、致死率都起到显著效果。

  •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性颅脑外伤的应用效果

    作者:于微;商利欣;王歌;王嫦;亓跃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MEWS)在急性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该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24例急性颅脑外伤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n=62)和观察组(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n=62)。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 MEWS 评分系统实施护理管理。比较2组预后、并发症、护患纠纷事件、护理风险事件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的评分低于对照组,而 Barthel 指数(BI)、格拉斯昏迷量表(GOS)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病死率、植物生存率、并发症、护患纠纷事件、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EWS 评分系统对评估急性颅脑外伤患者病情及预后具有一定预测能力,可降低患者病死率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 优质护理对急诊胃出血患者干预效果的研究

    作者:刘迪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急诊胃出血患者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该院急诊胃出血患者220例,依据随机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110例)和对照组(11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出血期护理、饮食护理及安全性护理等一系列优质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6.4%(106/110),对照组为79.0%(87/11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56,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5.4%(105/1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80/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胃出血患者的优质护理服务,不但受到患者普遍认可,而且还可提高止血成功率,具有临床普遍推广价值。

  • 优质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的研究

    作者:黄泽慧;黄燕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效果。方法择取该院2013年9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抑郁症患者86例,通过数字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与参照组,各43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使用优质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服药依从性。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为86.05%,参照组为51.16%;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35%;参照组为62.7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干预,不仅可强化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还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护患和谐发展。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精神心理状况分析及其与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朱亚林;薛贵方;熊晓红;张颖君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 HD)患者抑郁、焦虑等精神心理状况及精神心理障碍的发生与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自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该院进行 M HD 的患者140例(观察组),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时间大于或等于3个月;选择140例无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 Hamilton 抑郁量表(HAMD)和 Hamilton焦虑量表(HAMA)进行抑郁与焦虑的状态检测,并检测 BDNF 水平。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焦虑阳性率与抑郁阳性率分别是56.5%和66.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阳性的78例患者,BNDF 因子个数降低,与无焦虑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焦虑阳性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为31%,与无焦虑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抑郁阳性的92例患者,BNDF 因子个数降低,与无抑郁症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营养不良发生率为62.9%,与无抑郁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Pearson 相关系数表明,BDNF 、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AMC)、血红蛋白(Hb)、清蛋白(Alb)等营养因子与焦虑、抑郁值呈负相关。结论 M HD 患者更容易发生焦虑、抑郁,同时会造成患者BDNF 降低,导致患者营养不良。

  • 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患病状况研究

    作者:麦洁英;廖敏华;刘婷婷

    目的:探讨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患病状况。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6年3月在该院接受健康体检的675例老年人,进行老年性黄斑变性筛查,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老年人群的患病率,记录不同年龄、视力下患者的疾病类型。结果675例受检者中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97例(14.37%),男性患病率为13.68%,女性患病率为14.95%;60~69、70~79、≥80岁年龄段的患病率分别为8.88%、18.73%、24.29%;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患病率分别为29.73%、18.67%、10.65%。60~69、70~79、≥80岁年龄段的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分别占6.25%、14.29%、26.92%,与干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力小于0.05、0.05~0.09、0.10~0.29、0.30~0.49、≥0.50患者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分别为50.00%、25.00%、14.89%、9.46%、8.00%,与干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人群患老年性黄斑变性的风险较高,且受年龄、文化程度等因素影响,其中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对患者视力具有严重的危害性。

  • 某地区7942例孕中期唐氏综合征筛查结果分析

    作者:张明镜;丁显平;杜鹏军;屈晶晶;赖小兵

    目的:探讨孕中期血清筛查结合无创产前基因筛查对诊断唐氏综合征(DS)胎儿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对7942例14~21孕周的孕中期女性血清标本进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血清游离‐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CG )、甲胎蛋白(AFP)、游离雌三醇(uE3)水平,同时结合孕妇的产前检查资料,应用相应软件计算胎儿 DS 、开放性神经管缺陷(NTD)、18‐三体综合征(Trisomy18)的风险,并对高风险孕妇进行外周血无创基因诊断检测。结果7942例孕妇中,低风险孕妇7499例,高风险443例,其中阳性检出率5.58%(443/7942)。 DS 阳性307例,阳性率3.87%(307/7942);NTD 阳性125例,阳性率1.57%(125/7942);18‐三体阳性13例,阳性率0.16%(13/7942)。35岁以上孕妇孕中期产前筛查的阳性率较35岁以下者更高(P<0.01)。结论孕中期采用血清标志物筛查结合无创产前基因筛查对 DS 的诊断效果明显,适时终止妊娠,降低 DS 患儿的出生率。

  • 双抗与抗凝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110例对比分析

    作者:徐庆松;王红艳;李连波;李栋

    目的:探讨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分别接受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12月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抗凝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双抗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在接受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0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观察神经症状好转及恶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 NIH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亚组动脉‐动脉栓塞组双抗治疗好转率优于抗凝治疗(64%和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者治疗后NIH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形成组抗凝治疗好转率优于双抗治疗(78%和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NIHSS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5±0.44)分和(6.00±0.32)分]。结论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入院后应尽快明确发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动脉‐动脉栓塞型应给予双抗治疗,原位血栓形成患者应给予抗血小板联合抗凝治疗。

  • 临床护理路径配合中医对剖宫产产妇乳汁分泌及母乳喂养率的影响

    作者:刘丽霞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配合中医特色护理对剖宫产产妇乳汁分泌及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1月该院拟行剖宫产的产妇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中医特色护理。比较2组产后泌乳始动时间、产后4 d 内乳汁分泌量、母乳喂养率及产妇乳房胀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泌乳始动时间较对照组短(P <0.05),观察组4 d 内泌乳中等以上者(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61.82%)(P<0.05),观察组4 d 内母乳喂养率(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70.91%)(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配合中医特色护理有助于剖宫产产妇保持情绪稳定,掌握正确哺乳技巧,缩短其泌乳始动时间,提高泌乳量和母乳喂养率。

  • 入院时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对脑外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作者:丁强;刁奇志;徐绍德

    目的:探讨入院时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Ⅱ)对脑外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20例颅脑外伤患者,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将患者分为轻型组(GOS 13~15分)、中型组(GCS 9~12分)、重型组(GCS 3~8分),入院时采集血清并测定 PCT 、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 L1(UCH‐L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采用 APACHE Ⅱ评价全身情况;外伤后6个月时使用 GCS 评分判断预后情况,了解 PCT 水平、APACHE Ⅱ评分与脑外伤患者神经损伤因子的相关性。结果不同严重程度脑外伤患者的血清 PCT 、UCH‐L1、NSE 、S100β、GFAP 水平及 APACHE Ⅱ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损伤程度越重,血清各指标水平越高,APACHE Ⅱ评分越低;血清 PCT 水平与 UCH‐L1、NSE 、S100β、GFAP 水平呈正相关,APACHE Ⅱ评分与 UCH‐L1、NSE 、S100β、GFAP 水平呈负相关;预后良好的脑外伤患者的血清 PCT 水平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的脑外伤患者,A‐PACHE Ⅱ评分显著高于预后不良的脑外伤患者(P<0.05)。结论脑外伤患者的血清 PCT 水平和 APACHE Ⅱ评分与昏迷程度、神经损伤程度密切相关,是预测脑外伤患者近期及远期预后的重要指标。

  • 1506例高危妊娠孕产妇住院分娩情况分析

    作者:杨素芬;杨苗苗;何丽莲

    目的:探讨高危妊娠孕产妇住院分娩情况,分析高危妊娠围产期的优质护理模式。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该院住院分娩的高危妊娠孕产妇,根据不同时期产妇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制定不同的护理计划,对其实施围产期全程的个性化护理。结果高危妊娠孕产妇的高危因素:高龄产妇(38.30%)、瘢痕子宫(13.14%)、妊娠期糖尿病(11.02%)等;高危妊娠孕产妇的剖宫产率较正常妊娠者高(P<0.05),而产后出血、新生儿 Apgar 评分及病死率等方面与正常妊娠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妊娠孕产妇提供围产期的优质护理,对高危因素可早发现早处理,有效降低孕产妇及新生儿的病死率,提高母婴健康水平,护理模式值得临床推广。

  • 大承气汤加芒硝外敷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对腹腔内压力影响的研究

    作者:代鸿华;王智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加芒硝外敷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腹腔内压力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2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常规西医治疗联合大承气汤加芒硝外敷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1周后临床症状、血象、腹腔压力等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腹痛、腹部压痛、恶心、呕吐、身目发黄、cullen 征、大便不畅等症状和体征的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白细胞计数[(5.6±2.5)×109/L ]显著低于对照组[(8.6±2.6)×109/L ],C 反应蛋白(CRP)指数[(55.1±6.1)mg/L]显著低于对照组[(114.6±9.4)mg/L ],血淀粉酶指标[(130.1±20.9)U /L ]和尿淀粉酶指标[(481.7±1.5)U /L]显著低于对照组[(299.5±23.5)U /L 和(953.9±42.9)U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便前、排便后1、3 d 观察组患者腹内压力恢复较对照组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西医治疗比较,大承气汤加芒硝外敷治疗急性胰腺炎缩短了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有效降低腹内压力,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剖宫产瘢痕缺陷形成的手术因素相关研究

    作者:董黎淑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缺陷(CSD)形成的手术因素。方法选取该院单胎足月剖宫产分娩的产妇,于术后6个月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剖宫产瘢痕愈合情况,比较各组间剖宫产手术因素的差异。结果与剖宫产瘢痕愈合正常组比较,剖宫产瘢痕缺陷组术前已临产及单层缝合的比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81、10.413,P=0.000、0.008),剖宫产孕周小于39周比率及术中出血量在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t =0.176、0.251,P=0.391、0.439)。与剖宫产瘢痕轻度缺陷组比较,重度缺陷组单层缝合比率增高(χ2=24.850,P=0.000),2组间剖宫产孕周小于39周、术前已临产比率及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t=0.263、3.452、2.457,P=0.470、0.060、0.007)。术前已临产及单层缝合可能是剖宫产瘢痕缺陷的高危因素(OR =2.682、5.421,P=0.002、0.000),其中缝合方式的 OR 值高。结论剖宫产手术因素中,术前已临产及子宫切口单层缝合会增加 CSD 的风险,其中子宫切口单层缝合可能加重瘢痕缺陷的程度。

  • 肺腺癌 CT 增强值与弗林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14表达的关系

    作者:杨海涛

    目的:观察肺腺癌患者 CT 增强值与术后癌组织中弗林蛋白酶(Fur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4(MMP‐14)表达的关系。方法选择在该院确诊为肺腺癌的患者97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 CT 增强扫描,术后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Furin 和MMP‐14的表达。结果肿瘤中 CT 增强值、Furin 和 MMP‐14的阳性率在不同肿瘤的大径、胸膜侵犯和 Ki67增殖指数均表现出了明显差异,其病理状况越差,肿瘤中 CT 增强值、Furin 和 MMP‐14的阳性率越高(P<0.05)。表达强度中,Furin 和 MMP‐14表达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病理状况越差,强阳性与阳性例数所占比例越高(P<0.05)。肺腺癌中 CT 增强值与 Furin(r=0.45,P=0.0485)、MMP‐14(r=0.49,P=0.0341)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肺腺癌患者 CT 增强值及Furin 和 MM P‐14与肿瘤病况有密切关联,术前进行 CT 扫描可一定程度上反映 Furin 和 MMP‐14的表达。

  • 谷氨酰胺与思密达治疗非感染性腹泻的疗效对比

    作者:陈美如;张丽贤;田志颖;王丽华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和思密达对非感染性腹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该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100例非感染性腹泻患者,其中52例患者使用谷氨酰胺进行治疗(实验组),48例患者使用思密达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腹泻、腹痛消失时间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临床症状及黏膜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谷氨酰胺治疗非感染性腹泻,不仅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且治疗效果显著。

  • 标准化患者结合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吴安琪;李爱丽;马晓媛;吕珊

    目的:探讨标准化患者(SP)结合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PBL)对内科护理实习教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内科实习的专科护生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实验组采用 SP 结合 PBL教学模式进行护理学临床实习教学,对照组使用传统教学方法带教,实习结束后对2组护生进行临床理论基础和操作技能等综合考试,以及对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实验组护生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技能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教学满意度调查显示,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 结合 PBL 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内科护理实习教学的质量。

  • 品管圈在降低门诊药房调剂内差中的实践

    作者:刘胜伟;何庆梅;金梅;孔德平

    目的:降低门诊药房调剂内差件数,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提高服务质量。方法根据 PDCA 循环,利用品管圈(QCC)十大步骤开展活动,结合多种统计学方法,比较改善前后每周平均调剂内差件数。结果调剂内差件数从改善前的88.75件/周下降为改善后的42.00件/周,下降率52.70%,目标达标率109.70%;药师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性、成就感等明显提升。结论开展 QCC 活动,降低了门诊药房调剂内差,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门诊药房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 以“盐卫金域医学检验所”为平台,构建“检教合一?项目驱动”的实践教学体系

    作者:马桂芳;潘红宁;杨李;丁凤云;孙金霞;李启松;黄思怡;郑伟

    实践教学是提高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一直是较为薄弱的教学环节。本文旨在探讨以“盐卫金域医学检验所”为平台,构建“检教合一?项目驱动”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必要性,并从“五室一所”的构建、双师队伍建设、项目化教学方法改革、数字化实践教学资源共建、见习模式、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提出几点建议。

  • 新形势下医学检验进修生培训工作的探讨与实践

    作者:谭斌;罗通行;武永康;张君龙;江虹

    进修教育是我国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作为大型综合性医院检验科室,进修生的培养也是科室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医院检验科规范化管理和实验室认可需要的不断提升,对检验人员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检验进修生培训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现针对传统的培训模式进行一些创新性的探索和实践,取得较好的效果。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健康教育研究进展

    作者:李凯平(综述);刘丽萍(审校)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是血管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其急性期并发症可表现为肺栓塞(PE),慢性期表现为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 ),DVT 和 PE 统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 VTE 发病率高、危险性大,目前,据估计美国每年VTE 患病例数为300000~600000,有20000例死于 PE[1‐2]。DVT 后并发 PTS 的发生率为25%~75%[3]。一项针对亚洲7国19个研究中心的骨科围术期 DVT 发生率的流行病学研究指出,在关节置换手术中,亚洲人群 DVT 的发生率为43.2%[4]。张建利等[5]采用前瞻性研究,对下肢闭合骨折术前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DVT 的患病率为18.4%(47/256)。 PTS 是 DVT 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由于目前 PTS 的治疗并不是十分有效,针对 PTS 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6]。健康教育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7]。健康教育现已成为国内外公认的一项低投入、高效益的战略决策。现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教育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1例伴孤立性 i(17)(q10)染色体异常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作者:陈燕;李晓明;邢宏运;吴鹏强;马涛;胡敏

    伴孤立性 i(17)(q10)染色体异常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临床极为少见,在国内也鲜有报道,其临床意义还不明确,现分析1例伴单纯 i(17)(q10)染色体异常 APL 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测及治疗预后情况,进一步探讨 APL 患者该类染色体异常的临床意义。

检验医学与临床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