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Laboratory Medicine and Clinic 검험의학여림상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重庆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
  • 影响因子: 1.09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2-9455
  • 国内刊号: 50-1167/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78-157
  • 曾用名: 中国检验医学与临床
  • 创刊时间: 200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检验医学与临床》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徐永柱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IMA、HS-CTNT、CK-MB在ACS危险分层中的研究

    作者:葛庆辉;杨丽;彭辉;谢昆;乔荔;郭宇璇;项欣;沙代提古力·米吉提;徐菲莉

    目的 研究缺血修饰清蛋白(IMA)、超敏肌钙蛋白T(HS-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清水平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危险分层中的意义.方法 测定190例对照组与601例ACS患者(其中包括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IMA、HS-CTNT、CK-MB的血清水平.结果 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间IMA水平随危险程度的升高而升高,低危组与高危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危组与高危组、低危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及对照组彼此之间HS-CTNT、CK-MB血清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危险程度的增加,HS-CTNT、CK-MB血清水平不断增高.结论 HS-CTNT、CK-MB、IMA在ACS危险分层及诊断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DNA聚合酶基因在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家系突变状态的研究

    作者:刘宇;王培昌

    目的 通过对一个基因损伤修复缺陷性疾病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AT)家系DNA聚合酶基因突变分析,初步观察其稳定突变位点,为上述疾病易感基因风险突变位点的进一步确定奠定基础.方法 对该家系先征者DNA聚合酶基因家族,polA、polB、polD1、polD2、polE1、polG测序,检测突变位点,分析并筛选有意义突变位点;对该家系成员在先征者有意义突变区域直接测序.结果 AT家系患儿DNA聚合酶基因无外显子突变,但在polE1 12p24.3 132696619 A>G,该突变位置处于该基因的3′UTR 下游;家系中患儿的母亲、外祖母及舅舅发生12p24.3 132696619 A>G.结论 AT家系先证者在DNA聚合酶基因外显子没有检测到突变位点,但在3′UTR位置检测到一个有意义突变位点,在家系成员中亦有突变,其可能为AT疾病的稳定突变位点.

  • CD64感染指数与细菌感染相关性研究

    作者:陈江;熊永红;杨学强;胡伟;石安惠

    目的 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白细胞CD64荧光强度以鉴别细菌感染.方法 选取78例细菌感染患者(细菌感染组),32例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CD64的荧光强度、白细胞计数(WBC)水平、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对2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细菌感染组的CD64感染指数、WBC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为0.92,显著优于WBC(0.75)和Neu(0.77).CD64感染指数的检测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96.0%和76.0%.结论 CD64感染指数可以用于鉴别细菌性感染,是一个理想的检测指标.

  • Sysmex CS51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性能评价与比对研究

    作者:万丽平;王贞

    目的 对Sysmex CS51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以下简称CS5100)的性能进行评价,并与Sysmex CA70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以下简称CA7000)比对,分析系统准确性及可靠性.方法 对CS5100进行正确度、精密度、纤维蛋白原(Fib)线性、携带污染率和参考区间进行评价,同时将CS5100与CA7000进行比对试验.检测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Fib.结果 CS5100检测PT、APTT、Fib等主要参数的准确性、批内不精密度、日间不精密度均符合ISO15189相关文件要求,Fib线性良好(r=0.994),高携带污染率为-2.81%,参考区间符合95%的要求,参与室间质评成绩优秀,与CA7000比对结果合格.结论 CS5100各方面性能良好,可用于临床标本的检测,检测结果可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

  • 熊去氧胆酸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作者:黄黎黎;刘佐忠;田文广;袁喆

    目的 探讨熊去氧胆酸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取综合保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服用熊去氧胆酸片,每次250 mg,每天3次,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直接胆红素(DBIL)、γ-谷氨酰转肽酶(G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血清清蛋白(ALB)水平;并检测2组患者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17(Th17)占外周血CD4+细胞比例,大直径(PVD)、平均流速(PVV)、脾静脉大直径(SVD)、平均流速(SVV).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TBIL、TBA、DBIL、GGT、ALT、AST、ALP、ALB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reg细胞水平、PVD、SV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h17细胞、Th17/Treg比值、PVV、SVV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熊去氧胆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疗效确切,可改善肝功能指标,延缓病情进展,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A549细胞中的胆固醇水平研究

    作者:魏思宇;卢蕾;蔺晓菁;何芸芸;丁世家;阮雄中;练雪梅

    目的 建立检测A549细胞内胆固醇水平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为以胞内胆固醇相对水平变化作为指标鉴定组织细胞泡沫化程度及特定组织细胞泡沫化对组织损伤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用氢氧化钾乙醇溶液和三氯乙酸分别除去细胞裂解液中的三酰甘油和蛋白,用正己烷-异丙醇的混合溶剂提取细胞内的胆固醇.胆固醇水平采用HPLC法测定,色谱柱为ZORBAX SB-C18(4.6 mm×150.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异丙醇(67∶33,V/V),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06 nm.结果 细胞内胆固醇在5~100 ng/μL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相对标准偏差(RSD)均低于3.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4.89%,RSD为2.86%(n=6).结论 HPLC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泡沫细胞程度鉴定,为探讨脂质代谢异常与器官损伤及进一步研究胆固醇代谢紊乱与肺损伤奠定基础.

  • 湖北地区14~96岁健康人群sdLDL-C生物水平参考区间的建立

    作者:黄允;李艳;戴雯;彭锐

    目的 调查统计湖北地区14~96岁健康人群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水平分布,建立生物水平参考区间.方法 选取湖北地区健康人群1 217例,女615例,男602例.检测统计上述人群血清sdLDL-C水平,与检测试剂盒提供的参考区间对比,根据sdLDL-C在该地区人群的分布情况,建立实验室参考区间.结果 湖北地区14~96岁健康人群sdLDL-C水平分布情况如下.女1组M=0.460 0 mmol/L,2组M=0.530 0 mmol/L,3、4组M=0.600 0 mmol/L,5组M=0.715 0 mmol/L;男6组M=0.550 0 mmol/L,7组M=0.610 0 mmol/L,8组M=0.580 0 mmol/L,9组M=0.630 0 mmol/L,10组M=0.640 0 mmol/L;男性小于50岁人群sdLDL-C水平显著高于同年龄段女性(P=0.01).年龄大于50岁人群sdLDL-C水平无性别差异,但女性大于60岁人群sdLDL-C水平增幅比同龄男性高.该地区sdLDL-C生物水平参考区间如下:女15~29岁为0.310 0~0.878 8 mmol/L,>29~39岁为0.341 0~0.930 0 mmol/L,>39~59岁为0.350 0~1.040 0 mmol/L,>59~96岁为0.374 8~1.175 2 mmol/L;男14~32岁为0.323 5~0.916 0 mmol/L,>32~96岁为0.370 0~1.210 0 mmol/L.结论 湖北地区人群sdLDL-C水平分布情况与试剂参考区间存在差异,该参考区间的建立可为湖北地区实验室提供参考.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许宏亮;雷剑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330例,根据临床症状和四肢神经肌电图分为单纯糖尿病组(NDPN组)和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DPN组),其中NDPN组173例,DPN组157例,分别比较2组性别比例、年龄、糖尿病病程、体质量指数(BMI)、血肌酐、尿酸、血脂[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甲状旁腺激素(PTH)、纤维蛋白原(FIB)、空腹C肽(FC)、血钙/磷等指标,并测量比较2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依照结果判断2组患者维生素D营养状态,分析25-羟维生素D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DPN组年龄、病程及HbA1c均显著高于ND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73,P<0.05);DPN组FC、25-羟维生素D均显著低于ND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67,P<0.05).DPN组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腓总神经MCV、腓浅神经SCV均显著低于ND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524,P<0.05).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5-羟维生素D水平与DPN的发病病程呈负相关(r=-0.465,P<0.05);与HbA1c呈负相关(r=-0.678,P<0.05);与正中神经MCV及SCV、腓总神经MCV、腓浅神经SCV呈正相关(r分别为0.310、0.362、0.596、0.523, P<0.05);与年龄、血脂及其他指标无相关性.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病程、HbA1c、25-羟维生素D是合并DPN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5-羟维生素DPN的保护因素之一.结论 25-羟维生素D、DPN患者的病程和HbA1c相关,25-羟维生素D缺乏是DPN的独立危险因素,补充维生素D可能对DPN起预防和治疗的作用.

  • SYNTAX-Ⅱ积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预后预测中的应用

    作者:尤建鹏

    目的 研究SYNTAX-Ⅱ积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径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入院接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21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SYNTAX-Ⅱ积分将患者分为低分组(0~22分),中分组(>22~29分)和高分组(>29分),每组73例.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价SYNTAX-Ⅱ积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预后预测中的价值.结果 3组患者的全因病死率和心源性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非心源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心肌梗死和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分析显示,年龄、左室射血分数和SYNTAX-Ⅱ积分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SYNTAX-Ⅱ积分在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预后预测中应用效果良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红细胞与血小板检测参数在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中的检测价值

    作者:刘俊艳;信学礼;左同建;陈超;王旭巍;王自辉

    目的 探讨红细胞与血小板检测参数在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中的检测价值,分析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病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北京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2013年9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188例,包括糖尿病无血管病变120例(对照组)和糖尿病血管病变68例(观察组),所有患者都进行红细胞2项参数与血小板4项参数的检测与相关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值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与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参数分别为(95.42±14.50)×10.9/L、(19.27±2.13)fL、(0.29±0.05)fL和(26.98±2.14)%,而对照组分别为(123.45±25.30)×10.9/L、(14.02±1.46)fL、(0.34±0.11)fL和(18.45±1.68)%;观察组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刚性指数(IR)分别为(0.93±0.04)%和(13.34±2.94)%,对照组分别为(0.76±0.03)%和(11.98±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组中,Spearman直线相关分析显示,RDW、IR与MPV、PDW呈显著正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PLT、PCT有显著负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显示,RDW、PLT、PCT为导致糖尿病并发症主要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监测血小板4项参数与红细胞2项参数的变化,可以帮助判断糖尿病患者是否存在血管并发症,对预防血管并发症有很好的价值.

  • 兵团8家临床实验室脂类4个项目检测结果的比对分析

    作者:梁梦洁;鹿新红;邓朝晖;宋颖博;程江;郭伟;吴良;吴文礼;李红梅;苏春;张新

    目的 了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兵团)8家临床实验室脂类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检测结果的可比性,为推动兵团临床实验室检验结果互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位于新疆不同地域的兵团二级和三级医院临床实验室共8家,统一分装6个批号的比对样品,冷链运送至各实验室.每家实验室指定1套检测系统作为比对系统,按照统一的比对方案进行比对样品TG、TC、HDL-C和LDL-C测定,采用稳健Z分数法统计检测结果.评价标准:|Z|≤2表示"满意";2<|Z|<3表示"警戒";|Z|≥3表示"不满意".结果 有4家实验室4个项目所有6个批号比对样品检测结果均为|Z|≤2.在其他4家实验室中,1家实验室TC所有6个批号的结果均为|Z|≥3,TG有1个批号的结果2<|Z|<3;1家实验室HDL-C和LDL-C各有1个批号的结果|Z|≥3;1家实验室HDL-C有1个批号的结果2<|Z|<3;一家实验室TG有1个批号的结果|Z|≥3, TG另有3个批号的结果2<|Z|<3.结论 兵团8家临床实验室需不断加强质量体系的标准化建设,以确保脂类4个项目检验结果互认的有效性.

  • 人外周血初始CD4+T细胞向Th17细胞分化条件研究

    作者:王颖莹;潘涛;贾凡;黄媛;张伟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水平对人外周血初始CD4+T细胞向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选初始CD4+T细胞,在转化生长因子(TGF)-β存在下,以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23系列水平刺激其向Th17细胞分化.以流式细胞术检测IL-17A+细胞比例,以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IL-17A、IL-17F、维A酸相关孤独受体(ROR)γt、RORα和IL-23R等相关因子表达水平.结果 初始CD4+T细胞经细胞因子刺激,IL-17A+细胞比例显著升高(0.2%~1.0%),同时IL-17A等相关因子表达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IL-1β和IL-23系列水平刺激没有出现显著的量效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现有条件可成功诱导人外周血初始CD4+T细胞向Th17细胞分化,但分化效率不高,提高IL-1β和IL-23水平未显著提升分化效率,具体原因亟待进一步探索.

  • 获得性免疫缺乏综合征患者合并巨细胞病毒性肺炎情况分析

    作者:张米;雷素云;杨翠先;樊红丽

    目的 调查获得性免疫缺乏综合征(AIDS)患者中合并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的发生情况,比较血清标本与痰液标本的巨细胞病毒阳性检出率.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分别检测AIDS患者中高度怀疑为巨细胞病毒肺炎的血清巨细胞IgM、血清和痰液的巨细胞病毒载量水平.结果 35例AIDS合并巨细胞病毒肺炎的患者中,入院时CD4+T细胞水平均为(74.3±58.1)个/μL.其中血清中巨细胞IgM抗体阳性检出率为2.9%;血清中病毒载量阳性检出率为8.6%;痰液中巨细胞病毒载量阳性检出率为65.7%.CD4+T细胞计数<50 个/μL患者中,巨细胞病毒检出率为70.6%;CD4+T细胞计数在50~100 个/μL患者阳性检出率为57.1%;CD4+T细胞计数>100 个/μL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为63.6%.不同水平的CD4+T细胞间巨细胞病毒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AIDS合并巨细胞病毒肺炎的感染初期,痰液标本的巨细胞病毒载量检测比血液的巨细胞病毒抗体及病毒载量检测阳性率更高,可作为临床早期快速的诊治病毒性肺炎的有效辅助诊断方法.

  • 经会阴三维超声评估女性产后肛提肌损伤的分析研究

    作者:吴海燕;张伟;向双;尹慧;刘琳琳;陈少雷;李文红

    目的 研究经会阴三维超声评估女性产后肛提肌损伤.方法 选取经阴道分娩3~21个月并在此期间没有再次受孕或分娩的初产妇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首先由一位具有丰富超声检查经验的医师对所有患者进行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查,保存检查结果;再由另一位熟悉女性盆底结构且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妇产科临床医师对104例初产妇分别进行临床检查,2位检查医师均对另一种检查结果不知情;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查在冠状面观察到耻骨内脏肌前内侧部分有中断或变形时,即诊断为肛提肌损伤.临床检查包括对会阴外观进行评估、触诊评估盆底肌肌肉情况,组织质量及是否存在间隙或不对称的迹象;继而使用改良牛津评分表对盆底肌张力强度进行评估,后凭借大程度盆底肌收缩保持时间来确定肌肉耐力情况.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04例初产妇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查发现有23例(22.1%)为肛提肌损伤;触诊评估发现40例(38.5%)呈肌肉组织不对称,其中经三维超声检查发现有26例无肛提肌损伤,且较无肛提肌损伤而言,肛提肌损伤患者其肌肉组织不对称出现率(60.9%)显著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肉张力强度和肌肉耐力在无肛提肌损和肛提肌损伤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肛提肌损伤患者出现肌肉组织不对称的风险更大,肌肉组织不对称与肛提肌损伤有显著关联,肌肉强度、肌肉耐力与肛提肌损伤无显著关联.

  • 外周血指标联合检测对胞内与胞外细菌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作者:张秀瑜;张利军;黄勇;吴倩;瞿渝佳;王云英

    目的 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与白细胞计数(WBC)在不同种类细菌感染时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按临床患者终诊结果将患者分为胞内菌组和胞外菌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比较PCT、CRP和WBC 3项炎性指标对胞内菌和胞外菌感染的诊断价值,并计算PCT、CRP和WBC等3项指标联合对胞内菌和胞外菌感染阳性的检出率.结果 胞内菌组中血PCT、CRP和WBC均低于胞外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和WBC诊断胞内菌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均在0.5~0.7,低于胞外菌感染.PCT、CRP和WBC 3项指标联合对胞内菌的阳性检出率为93%,单独的PCT指标及PCT+WBC 2项指标联合对胞内菌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6%、33%.结论 胞内菌和胞外菌感染时炎性指标WBC、PCT和CRP有较大差异,PCT和WBC对胞内菌感染诊断效果不理想.PCT正常值并不预示一定不存在感染,临床医师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及其他指标,考虑是否有胞内菌感染.

  • 鼻内镜手术术后处理方法与鼻-鼻窦良性病变转归关系的研究

    作者:朱晓燕;杨明;何新亚;王旭;乔明哲

    目的 探讨鼻-鼻窦良性病变患者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后,不同术腔处理方法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差异.方法 本研究采取回顾性研究方式,选取南京中医大学附属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采取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鼻-鼻窦良性病变患者198例进行研究.其中常规组100例,患者术后仅采取了常规处理,即单纯术腔清理+皮质类固醇激素喷鼻;特殊组98例,根据患者情况除常规组方法外,还采用鼻腔粘连分离或局部放置浸润5-FU膨胀海绵或基底部干扰素注射.结果 术前,特殊组和常规组患者的鼻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嗅觉VAS、鼻腔鼻窦结局测量20条(SNOT-20)、糖精试验时间、客观Lund-Kenned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复查时,特殊组患者的鼻堵VAS、嗅觉VAS、SNOT-20、糖精试验时间、客观Lund-Kennedy评分均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12个月特殊组的鼻黏膜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特殊组痊愈75例、好转20例、无效3例,常规组痊愈62例、好转29例、无效9例,特殊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鼻窦良性病变患者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后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恰当的术后处理,将有助于提高鼻内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 不同炎性指标评估重症肺炎患者病情变化的临床对比研究

    作者:陈映红;熊涛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等炎性指标评估重症肺炎患者病情和预后转归价值,以期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74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肺炎严重指数(PSI)、CURB-65评分和重症肺炎判断标准进行分组,并选择同期非重症肺炎74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在以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PSI危险程度上,低危组在PCT、CRP、IL-6水平上均显著低于中、高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URB-65评分Ⅱ~Ⅲ级在PCT、CRP、IL-6水平上均显著高于CURB-65评分Ⅰ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PCT、CRP、IL-6水平上均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随着时间推移其PCT、CRP、IL-6水平逐渐下降,而死亡组则随着时间推移PCT、CRP逐渐升高,IL-6虽然下降,但下降幅度较存活组低,以上指标中,同指标、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Ⅱ评分存活组显著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CRP、IL-6随病情严重而水平不断升高,在一定程度上均能反映重症肺炎病情严重程度和转归.

  • 基于社区卫生服务的不同人群中医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作者:刘虹宏;支倩;秦玉花

    目的 了解儿童、青春期、孕产妇、更年期、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对中医健康教育工作的态度和需求,探索中医健康教育服务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新型工作模式.方法 采用社区试验研究的类试验设计,开展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依托的目标人群干预,干预人员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中医、预防保健的医务人员,干预措施主要包括中医健康知识讲座、发放中医健康教育处方、观看中医视频及面对面中医指导等,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干预后,除儿童外,青春期、孕产妇、更年期、老年人、高血压患者中医就诊率分别从22.8%、25.3%、28.1%、28.4%、46.7%提高到29.8%、47.6%、78.7%、41.8%、67.1%;6类人群中医知识知晓率分别从65.0%、76.7%、74.0%、67.8%、61.5%、64.6%提高到91.0%、87.5%、95.2%、86.9%、98.7%、87.2%;行为形成率从78.0%、75.2%、82.0%、67.6%、72.5%、32.8%提高到95.4%、89.8%、94.9%、87.4%、93.5%、93.3%;技能掌握率从36.9%、82.1%、47.8%、43.9%、38.4%、60.4%提高到96.6%、90.6%、72.3%、54.3%、84.1%、8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6类人群基于社区卫生服务的中医健康教育干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 GLP-1及其受体激动剂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陈丁芹

    目的 观察血清中血浆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在糖尿病肾病不同时期的水平变化,探讨其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共180例,根据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将其分为3组:UAER<20 μg/min的58例,为无糖尿病肾病组(Ⅰ组);UAER为20~200 μg/min的59例,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组(Ⅱ组);UAER>200 μg/min的63例,为临床糖尿病肾病组(Ⅲ组).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者共60例作为对照组.用酶免疫分析法测定各组空腹血清中GLP-1水平,分析其在糖尿病肾病不同阶段水平的变化及与疾病的相关性.结果 各阶段糖尿病肾病组血浆自然对数变换后的高血糖素样肽-1水平(LnGLP-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随着糖尿病肾病的加重,血浆LnGLP-1水平不断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全体受试对象血浆GLP-1水平与患者年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浆GLP-1水平与HDL-C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水平血浆GLP-1可能是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而高水平血浆GLP-1则可以减少糖尿病肾病患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GLP-1水平下降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治疗的新靶点.

  • 膝关节置换手术后短期内并发症与翻修状况分析

    作者:白文斌

    目的 探讨膝关节置换手术后短期内并发症、并发症原因与翻修状况.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1月于该院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440例522膝,均采用标准膝前正中切口髌旁内侧入路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均实施固定平台的膝关节置换,通过骨水泥进行假体固定,分析膝关节置换手术后短期内并发症、并发症原因与翻修状况.结果 伤口并发症发生率为8.2%,包括无菌性渗出12例14膝,浅表感染10例14膝,皮缘坏死6例7膝,皮下血肿4例4膝,脂肪液化2例2膝,2例2膝发生关节红肿并深部感染.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发生伤口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病因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畸形矫正程度≥20°的患者发生伤口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小于15°、大于或等于15°且小于20°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伤口并发症患者的止血带平均使用时间为(88.3±13.7)min,显著高于无伤口并发症患者的止血带平均使用时间(78.1±9.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膝未进行伤口引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8%,显著高于伤口引流患者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有18膝接受翻修手术,翻修率3.4%(18/522),翻修的原因有深部感染引发的假体松动、关节僵硬、无菌松动、聚乙烯垫片磨损与关节不稳、假体周围骨折,分别占1.3%、0.8%、0.6%、0.6%、0.4%.结论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短期内易发生伤口并发症,降低止血带使用时间、实施伤口引流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翻修的常见原因为深部感染引发的假体松动,临床上应积极预防.

  • IL-1β、IL-6和IL-18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赵嫦姣;胡阳琼;段答;李江

    目的 探究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IL-18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163例(颅脑损伤组),其中轻度68例,中度49例,重度46例.分别留取损伤后0、1、4、7、15、30 d的血液标本.另选取健康人57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损伤后各个时间点IL-1β、IL-6和IL-18的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和治疗后比较,颅脑损伤组治疗前IL-1β、IL-6和IL-18表达水平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颅脑损伤组治疗后IL-1β、IL-6和IL-18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颅脑损伤组患者的3种炎性因子水平自入院起逐渐增加,至治疗后4 d高,再逐渐降低,至治疗后30 d时3种炎性因子水平已低于入院时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任意时间点,轻度颅脑损伤患者的3种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IL-1β、IL-6和IL-18表达水平会随着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变化,可作为判断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的指标.

  • 子宫内膜病理变化与不孕症的关系

    作者:谌芳;尤倩;李雯;吴意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的病理变化与不孕症关系.方法 收集2012年57例不孕症患者的子宫内膜组织切片作为试验组,66例流产患者的子宫内膜组织切片作为对照组,对比进行病理学分析.结果 对照组子宫内膜全部呈增生期改变;27例原发性不孕患者中24例(88.89%)呈增生性改变,3例(11.11%)呈分泌性改变;30例继发性不孕患者中21例(70.00%)呈增生性改变,9例(30.00%)呈分泌性改变.结论 本研究中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病理改变增生占多数,不孕症与子宫内膜的病理改变有关,子宫内膜病理学检查是诊断女性不孕一项有效实用的方法,可为治疗和病因提供参考.

  •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在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中的治疗意义

    作者:李自圆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在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中的治疗意义.方法 选取64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2组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和人工晶状体植术,研究组联合房角分离术,对照组联合小梁切除术进行手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变化,并对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随访.结果 治疗后2组平均矫正视力、前房深度均较治疗前升高,研究组改善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0、2.07,P<0.05);2组眼压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第1、7天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3、6.92,P<0.05).第1、3、6个月,2组眼压水平逐渐趋于稳定,组间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4、1.18、1.19,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34.37%,研究组仅有9.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 556例非手术男性肺癌预后分析

    作者:杜佳;肖何;许明芳;孟昊;岳渝;谢家印;王东

    目的 探讨男性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效果,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为男性肺癌的个体化分层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非手术治疗的男性肺癌556例,分析年龄、病理类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情况、TNM分期、接受治疗情况、一线治疗效果及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时间(OS)等.结果 患者年龄35~87岁,中位年龄60岁,平均(60.57±9.82)岁,以50~69岁居多,占67.81%(377/556).确诊方式主要以经皮肺穿刺及纤支镜活检为主,占84.63%(479/556);非小细胞肺癌占77.70%(432/556),病理类型中腺癌占38.67%,鳞癌占32.55%;EGFR突变检测158例,突变型占21.52%(34/158).TNM分期中早期非小细胞肺癌(ⅠA~ⅢA期)占26.16%,晚期非小细胞肺癌(ⅢB~Ⅳ期)占73.84%;566例患者中,32例放弃治疗,265例只进行一线治疗,184例完成二线治疗,75例完成三线及更多线治疗.一线治疗后可评估患者399例,客观缓解率(ORR)为17.79%,疾病控制率(DCR)为51.88%.中位PFS 9个月,中位OS 14个月.随访时间1年及以上患者共301例,其中56例患者死亡;1年生存率为64.12%(193/301),2年生存率为18.94%(57/301).一线治疗中,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药物治疗的ORR显著高于化疗和放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Cox回归表明,客观缓解是PFS的独立预后因素;治疗线数与OS相关,接受二线、三线及以上治疗的患者OS显著延长,而年龄、分期、EGFR突变情况、组织学类型、治疗方案和效果均不是O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男性肺癌发病以中老年居多,非小细胞肺癌为主,病理类型中腺癌与鳞癌无差异,EGFR突变率较低,TKI一线治疗的ORR高于化疗和放疗,一线治疗后达到客观缓解的患者PFS显著延长,接受二线及以上治疗的患者比仅接受一线治疗或未治疗的患者预后更好.

  • 认知干预对血液科老年恶性肿瘤化疗后肝损伤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作者:郑雅珍;刘东芳;赵晓亮;张宝琴;甘静;赵文喆

    目的 探讨认知干预对老年恶性肿瘤化疗后肝损伤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按照时间顺序,选取2013年在该院血液科接受老年恶性肿瘤化疗后肝损伤的患者40例作为干预组,2014年在该院血液科接受老年恶性肿瘤化疗后肝损伤的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进行为期1个月的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行为期1个月的认知干预.分别在1个月后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检测患者负性情绪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SAS为(39.98±3.74)分,对照组为(53.11±4.09)分,2组SAS在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患者的SDS为(52.98±5.02)分,干预组为(38.79±4.54)分,2组的SD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干预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较对照组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恶性肿瘤化疗后肝损伤患者实施认知干预可使后患者的焦虑心理和抑郁状况得到显著改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和对护理的满意度,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延续性护理在伴有心理障碍的PCI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孙瑗琨;勇琴歌

    目的 研究延续性护理在伴有心理障碍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选取78例有心理障碍的男性PCI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取延续性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2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SCL-90躯体化得分、焦虑因子得分、Zung评分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3、6、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SCL-90躯体化因子得分分别为(2.76±0.24)、(2.57±0.42)、(2.36±0.97)分,焦虑因子得分分别为(1.73±0.27)、(1.56±0.30)、(1.36±0.67)分,Zung评分分别为(61.57±1.26)、(44.53±1.17)、(30.25±0.26)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5.38%;对照组患者的SCL-90躯体化因子得分分别为(2.78±0.14)、(2.52±0.22)、(2.38±0.34)分,焦虑因子得分分别为(1.74±0.31)、(1.55±0.26)、(1.39±0.01)分,Zung评分分别为(69.68±0.68)、(53.27±1.82)、(39.96±0.68)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8.72%,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延续性护理模式对伴有心理障碍的PCI患者进行全方位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Zung评分、术后SCL-90躯体化得分、焦虑因子得分,使其对术后护理的注意事项及相关知识了解更全面,大大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 盐酸氨溴索对伴上呼吸道感染手术患儿全身麻醉中呼吸道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肖德琴;何金敏

    目的 探讨患儿伴上呼吸道感染手术全身麻醉中应用盐酸氨溴索的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伴上呼吸道感染手术全身麻醉患儿70例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全身麻醉;观察组予麻醉前给予盐酸氨溴索.统计2组患儿不同时段心率变化及呼吸道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麻醉后30、60 min及手术完成时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分泌物减少或消失、痰液清稀量减少或消失、肺部呼吸音清晰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呼吸道并发症率8.6%,显著低于对照组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患儿伴上呼吸道感染手术全身麻醉中应用盐酸氨溴索可减少麻醉对心率的影响,预防患儿并发症发生,值得深入研究以推广.

  • 颅脑创伤后脑血流动力学参数与颅内压、脑灌注压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牟连生;刘皇勇;杨渊;张令;薛南平;钟东

    目的 探讨颅脑创伤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参数与颅内压(ICP)、脑灌注压(CPP)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急性颅脑创伤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ICP水平将患者分为ICP≤20 mm Hg组(n=30)与ICP>20 mm Hg组(n=24).选择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使用经颅多普勒仪对入院患者1 d(治疗前)、治疗后30 d(治疗后)收缩期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等脑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检测,同时监测同时点患者的ICP、CPP,并同样对对照组相应指标进行测定.使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价所有患者出院后3个月的得分情况.使用多元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各项颅脑创伤脑血流动力学指标与ICP、CPP的相关联程度.结果 所有颅脑创伤患者住院1 d、治疗后30 d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s、Vm、Vd以对照组高,其次为ICP≤20 mm Hg组,ICP>20 mm Hg组低;PI、RI指标,治疗前ICP>20 mm Hg组高,其次为ICP≤20 mm Hg组,对照组低;治疗后所有颅脑创伤患者PI、RI均有所改善,但仍然未达到对照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P与PI相关度高(r=0.76,P<0.05),其次为RI(r=0.64,P<0.05)、Vm(r=0.21,P<0.05),但ICP与Vs(r=-0.36,P<0.05)、Vd(r=-0.12,P<0.05)呈负相关.CPP与PI呈高度负相关(r=-0.81,P<0.05),与RI呈负相关(r=-0.45,P<0.05),与Vm、Vs、Vd呈正相关(r分别为0.22、0.14、0.11,P<0.05).GOS评分与PI、RI呈高度负相关(r分别为-0.62、-0.51,P<0.05),与Vm、Vs、Vd呈正相关(r分别为0.24、0.17、0.14,P<0.05).结论 颅脑创伤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监测能客观反映患者ICP、CPP变化,并对患者预后评估提供重要参考,对指导临床早期干预,减少继发性损伤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门诊早期识别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儿及临床护理研究

    作者:文芳

    目的 探讨门诊早期如何识别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儿,为临床护理研究提供相关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儿科门诊就诊442例流感样患儿为研究对象,记录并分析患儿症状、体征及部分常用门诊辅助检查.结果 442例流感样患儿主要的临床特征为434例发热,占98.2%;362例咳嗽,占81.9%;352例咽痛,占79.6%;260例扁桃体肿大,占58.8%;296例心率增快,占67.0%.部分患儿常规检查中,白细胞检查368例,4~10×10.9/L 206例,比例为56.6%,<4×10.9/L 98例(占36.9%),>10×10.9/L 64例(占16.5%);尿常规检查62例,检查全部正常;粪常规检查122例,结果全部正常;100例进行胸透(X线)检查,48例支气管感染(占48.0%),26例支气管肺炎(占26.0%).结论 临床中存在显著流感样症状患儿出现高热>3 d,同时还有剧烈咳嗽、呕吐、肺部湿啰音改变及肺炎等时,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病率显著增加,应该提高警惕和重视,早做护理干预.

  • 儿童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微创治疗方法的研究

    作者:凌锋;刘文政;谢群;陈玢屾

    目的 探讨3种微创方法治疗儿童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UPJO)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博爱医院及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实行微创手术治疗的儿童UPJO患儿60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经皮肾顺行狭窄切开球囊扩张术(顺行组)、经输尿管逆行球囊扩张术(逆行组)及腹腔镜下UPJO整形术(腹腔镜组),每组各20例.观察各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总量、手术成功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术后肾积水的复发情况,同时于术前及术后测量3组患儿患肾的分肾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 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方面,逆行组<顺行组<腹腔镜组;术中术后总出血量方面,逆行组<腹腔镜组<顺行组;术后肾积水复发情况方面,腹腔镜组<顺行组<逆行组;各组患儿术前患肾的分肾GF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均显著上升,但是逆行组<顺行组<腹腔镜组.结论 3种微创方法治疗小儿UPJO均可有效解除梗阻,恢复肾功能,改善肾积水.三者之间各有优缺点,腹腔镜手术成功率更高,但是手术难度较大,手术及住院时间长,并发症较多;顺行狭窄切开球囊扩张术由于需要经皮肾穿刺,术中及术后出血量较多;逆行球囊扩张术尽管在手术及住院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上占有优势,但是由于手术过程中到达狭窄部位的路径较长,成功率偏低.

  • 重庆市主城区单采血小板报废原因分析

    作者:李军;刘博;代华友

    目的 分析造成单采血小板报废的原因,探究降低单采血小板报废率的相应措施.方法 收集2012-2015年重庆市主城区单采血小板报废情况的资料,分别对血液检测或其他原因报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15年全年采集的单采血小板共45 005个治疗量,报废的单采血小板为897个治疗量,总报废率为1.99%,报废的主要原因为检验不合格(860个治疗量)和其他原因报废(37个治疗量).结论 献血前有针对性地对献血者进行干预,加强献血宣传和献血前的健康征询,降低互助献血的比例,可有效降低单采血小板报废率.

  • 早期抚触对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研究

    作者:石翠萍;庞红艳;罗斌;蒋清秀;罗琴

    目的 探讨早期抚触对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该院新生儿儿科收治的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38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儿分为观察组(n=191)及对照组(n=191).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性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早期抚触干预措施,干预时间为12个月,比较2组患儿干预前及干预3、6个月后体质量、身长、头围、增长情况.同时应用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及Gesell婴幼儿发育诊断量表对2组患儿智能发育及神经心理发育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干预3、6个月后体质量、头围、身长增长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3、6、9、12个月后智力发育指数及运动发育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3、6、9、12个月后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社会行为评分及神经行为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抚触能有效促进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生长发育、智能发育及神经心理发育,有利于改善患儿远期生命质量.

  • 蛇咬伤心肌损伤标志物变化及对心脏损伤的预后诊断价值

    作者:阳吾君;曾宪飞

    目的 分析蛇咬伤后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变化,探讨标志物对心脏损伤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武警8710部队医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毒蛇咬伤患者394例作为研究对象(蛇伤组),按蛇咬伤就诊时间和入院时病情进行分组;以急性期病毒性心肌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05例作为心肌损伤对照组(心损组),体检健康人群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全血心肌肌钙蛋白I(cTnI)、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结果 蛇伤组患者中死亡13例,心脏预后不良37例.心肌标志物水平高峰为就诊24~48 h;24~48 h组各标志物水平远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48 h组CK-MB、cTnI、AST与心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标志物水平与蛇咬伤病情程度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nI 预测心脏损伤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高为0.898(95%CI为0.820~0.975),Cut-off值2.86 ng/mL,其预测蛇咬伤后不良预后的敏感性为0.805,特异性为0.926.结论 传统心肌酶谱标志物用于判断蛇咬伤后心肌损伤具有局限性,对损伤预后的诊断能力较弱;cTnI可反映蛇咬伤后病情变化,对于预测心脏损伤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 集束化护理对预防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糖尿病足意外发生的效果研究

    作者:党建辉

    目的 分析集束化护理对预防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糖尿病足意外发生的效果.方法 选取海南省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东湖内科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5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2014年6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5例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给予预防糖尿病足健康知识宣教,观察组患者给予预防糖尿病足意外发生的集束化护理,对比2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糖尿病足意外事件发生率及对糖尿病足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发生足烫伤、鞋子的摩擦伤、袜子的勒伤、指甲剪误伤、胼胝的挤压伤等糖尿病足意外发生率(0.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糖尿病足护理知识考核评分(35.38±3.0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糖尿病足护理知识评分(26.04±5.52)分,观察组患者足部护理操作评分(86.92±3.9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足部护理操作评分(60.03±10.9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可以有效预防糖尿病足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对糖尿病足的认识及足部护理操作的能力,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 综合护理干预配合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

    作者:韩洁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配合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11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内窥镜手术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内窥镜手术治疗及综合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命质量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7.80%和96.6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7.46%和79.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患者生命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4.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配合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疗效理想,能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 无创助产与传统助产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作者:李富萍;刘静梅

    目的 对比无创助产与传统助产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以期针对不同产妇寻求更为个体化的分娩方式.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四川省内江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初产妇300例,针对不同产妇的具体状况,将研究对象以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150例.治疗组临床应用无创助产技术分娩,对照组应用传统分娩方式(会阴侧切术).统计分析2组研究对象分娩结果及产后机体各项指标状况.结果 治疗组产妇会阴裂伤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产妇产后身体整体情况及整体感觉均好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长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助产技术在临床分娩过程中可显著提高分娩效果,有助于减少产妇产后相关不适症状,临床认可度较高.

    关键词: 无创 助产 分娩
  • 循证护理模式与传统护理模式在老年消化性溃疡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对比研究

    作者:周洪;刘阳

    目的 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合并糖尿病的循证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该院就诊的老年消化性溃疡合并糖尿病25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常规组和循证护理组,每组各129例,2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和循证护理方法.循证护理采用提出问题、循证支持、护理干预的顺序进行,后评估2组的疗效、护理满意度和住院天数.结果 循证护理组的总有效率为88.37%,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8.29%,血糖平稳率为(86.37±15.21)%,显著高于常规组的(62.31±11.5)%,而住院天数则是循证护理组(19.62±5.31)d,低于常规组的(23.15±6.19)d,循证护理组满意度为(92.31±5.14)分,高于常规组的(75.36±8.1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可有效提高老年消化性溃疡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血糖稳定度和护理满意度,缩短患者住院天数.

  • 复合保温对老年患者术中体温及术后复苏期的影响

    作者:赵峰;张环;周学颖;王萃

    目的 观察应用复合保温对老年患者术中体温的变化及复苏期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行择期全身麻醉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2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30例.对照组患者术中应用传统常规保温措施,观察组患者术中应用复合保温措施;监测并记录2组患者麻醉时、切皮时、手术开始后30、60、120、180 min及手术结束时体温数据,并记录2组患者复苏期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寒颤发生情况.结果 在切皮时及切皮后的各时点中,对照组患者术中体温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苏醒时间、拔除气管插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寒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合保温措施可显著降低全麻老年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缩短老年患者麻醉恢复时间,促进麻醉复苏,减少寒颤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 中老年体检人群CCL18和CEA表达水平检测在膀胱癌的应用价值

    作者:余婧;孙丽

    目的 检测中老年人肺部活化调节趋化因子(CCL18)和癌胚抗原(CEA)表达水平,探讨两者异常水平与膀胱癌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对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该院体检中心的中老年体检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测定被检人员CCL18和CEA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体检结果发现,血清及尿液中CCL18和CEA表达水平在膀胱癌组表达水平异常增高,与慢性泌尿系疾病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CL18及CEA表达水平与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和分化程度无关,但和膀胱肿瘤分期相关,分期越晚其表达水平越高,同时,其与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相关;在两者血清水平异常增高体检者中,CCL18检出率高于CEA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尿常规异常人群,可将CCL18和CEA表达水平作为中老年体检时的常规项目,有利于检测出早期膀胱癌和非瘤性疾病,这对患者的及时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临床价值.

  • 7089例泌尿生殖道标本CT和UU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彭瑛;唐敏;冯莎莎

    目的 了解该院就诊患者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的感染状况,为临床治疗泌尿生殖道疾病及不孕不育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门诊患者进行UU和CT的检测结果进行收集,回顾性分析年龄、性别及各年的感染状况.结果 在7 089例患者中共检出阳性患者3 866例(54.54%),UU、CT和合并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48.29%、2.44%和3.81%.女性患者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患者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患者UU、CT和合并感染的阳性检出率在20~49岁年龄段均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检出率逐年增加,高年检出率57.58%.有3 073例患者与不孕不育有关,阳性感染率为35.60%,4 016例以泌尿生殖道炎性反应为主,阳性感染率37.1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泌尿生殖道炎性反应和不孕不育与CT和UU感染密切相关,建议将UU和CT作为泌尿生殖道炎性反应患者及孕前检查的常规检查项目之一,对控制和治疗各种生殖道疾病,提高青壮年泌尿生殖健康水平和优生优育有重要临床意义.

  • 循证护理措施对于提高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生命质量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烨然;陈文佳

    目的 研究循证护理措施用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护理后,患者的生命质量的改变情况.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到该院就诊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120例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试验组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方式进行护理.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对患者干预前后的生命质量水平进行评估.结果 护理前,2组患者生命质量各个维度及生命质量总评分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干预后不同时间内生命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时间的延长,2组患者的生命质量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用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能够从患者生命质量的各个维度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且在患者出院后,其生命质量也在逐渐升高.循证护理具有长期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脓毒症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与心肌损伤的关系研究

    作者:张志坚;董瑶瑶;黄云帆;李丹;彭礼波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 连续收集脓毒症患者116例(脓毒症组),其中男75例,女41例;年龄19~87岁,平均年龄(50.3±6.9)岁.所有患者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 Ⅱ)评分,常规行心电图、胸片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查心肌肌钙蛋白I(cTnI)、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降钙素原(PCT)、HCY水平.以同期健康体检者25例作为对照组,行回顾性分析.采用Pearson分析HCY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 NT-proBNP、cTnI及APACHE 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脓毒症组患者心肌损伤严重,APACHE Ⅱ评分(21.46±6.16)分高于对照组(1.60±0.70)分,PCT(10.68±4.59)μg/L高于对照组(0.03±0.01)μg/L,NT-proBNP(1 278.12±195.79)ng/L高于对照组(69.01±14.13)ng/L、HCY(19.28±5.12)mmol/L高于对照组(9.01±2.48)mmol/L,cTnI(3.85±2.61)μg/L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 0.51±0.12低于对照组0.68±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患者血清HCY水平与射血分数呈负相关关系(rLVEF=-0.56,P=0.029),与NT-proBNP、cTnI呈正相关关系(rNT-proBNP=0.492,P=0.034;rcTnI=0.689,P=0.026),而与PCT、APACHE Ⅱ评分无相关性(rPCT=0.177,P=0.163;rAPACHE Ⅱ=0.154,P=0.231).结论 血HCY的水平与脓毒症心肌损伤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脓毒症心肌损伤程度的评价提供新指标.

  • TKA术后患者2种股四头肌等长训练方法效果比较

    作者:李亚娟;江钟立

    目的 通过对全膝关节成形术(TKA)术后患者股四头肌在屈曲60°时分别进行2种等长方法的训练,比较2种方法对于训练股四头肌肌力的效果.方法 通过使用等速肌力测试与训练专用设备(COMBIT肌力训练测试系统)对36例TKA术后患者分别进行短暂等长大收缩训练(BIME)和短暂重复等长大收缩训练(BRIME)2种股四头肌等长训练方法,训练周期为2周.训练结束后,测试结果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加以分析.结果 在短期内,BIME和BRIME方法均可以有效地提高股四头肌的肌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采用BRIME训练方法更有效于采用BIME训练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RIME可有效地提高肌肉力量,比BIME方法训练效果更佳.

  • 58例儿童牛奶蛋白过敏临床分析及随访研究

    作者:孙蓓蓓;唐明生;封东进

    目的 研究牛奶蛋白过敏患儿的临床特点,并对诊治后的患儿进行随访,以确定诊治疗效.方法 收集2012年6月至2014年10月在江苏省徐州市儿童医院确诊为牛奶蛋白过敏的58例患儿临床资料并进行整理和总结.同时,在诊治过程中及诊治后对患儿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止到2016年5月,将得到的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确定58例患儿呈牛奶蛋白阳性,其中23例有其他阳性症状.对纳入研究的患儿根据其过敏轻重程度给予饮食回避、营养干预及药物治疗等治疗方案,并在治疗后对患儿的情况进行随访,发现饮食回避结合营养干预辅以黏膜保护剂、益生菌等治疗后患儿的症状得到缓解,部分患儿的症状消失.治疗1个月后总有效率为75.2%,5个月后总有效率为89.9%,10个月后总有效率为96.9%,18个月后总有效率为97.3%,前18个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牛奶蛋白过敏患儿所出现的临床表现不尽相同,主要出现皮肤、消化道、呼吸道感染等问题.饮食回避结合营养干预辅以黏膜保护剂、益生菌等治疗后,患儿的症状得到缓解,部分患儿的症状彻底消失.

  • 集中供应模式下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锐器伤情况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叶梅妹

    目的 分析集中供应模式下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锐器伤情况现状、影响因素,为降低消毒供应中心人员锐器伤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海南省31所医院消毒供应中心350例工作人员为对象,就1年内锐器伤情况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一般情况问卷、因素调查表和锐器伤经历问卷,采用例数或率进行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影响锐器伤发生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在1年内发生锐器伤的概率为88.29%,锐器伤发生的时间特征是上午10时和下午15时为高频率点;锐器伤的部位98.98%为手部,身体其他部位受伤仅为1.02%;清洗阶段发生锐器伤的频率高,其次是清点和回收阶段;发生锐器伤时有13.8%的工作人员不戴手套,有21.36%的工作人员有时戴有时不戴手套,说明有近1/3的工作人员没有意识到戴手套的防护性.不同的雇佣形式、是否有护士资格证、物品处置是否合理、与锐器接触频率大小、环境的嘈杂程度、发生锐器伤后是否上报、认为锐器伤可避免等因素是导致锐器伤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 集中供应模式下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锐器伤发生率高主要与相关培训不到位、工作人员危险防范意识差引起,需要相关部门引起重视.

  • PPH对痔疮合并直肠脱垂患者术后并发症、疼痛程度及复发率的影响

    作者:毕轶;杨国兴;王钰红;江永平;郭爱东;田贺永

    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状切除术(PPH)对痔疮合并直肠脱垂患者术后并发症、疼痛程度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痔疮合并直肠脱垂患者200例,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PPH+小切口外剥内扎术+消痔灵注射术组(联合术式组,n=100)和传统外剥内扎术组(传统术式组,n=100),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联合术式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9.0%(99/100),显著高于传统术式组的89.0%(89/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术式组患者疼痛程度Ⅰ、Ⅱ、Ⅲ度比例均显著低于传统术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术式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显著低于传统术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H能够有效缓解痔疮合并直肠脱垂患者疼痛,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提高对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 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抢救效果研究

    作者:华润

    目的 研究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抢救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抢救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分诊时间为(0.68±0.22)min,抢救总时间为(3.24±0.35)min,复发率为13.95%,后遗症发生率为6.9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分诊时间(2.46±0.47)min、抢救总时间(5.27±0.74)min、复发率(41.86%)和后遗症发生率(34.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135.13±23.2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1.79±23.17)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3.01±8.1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91±7.7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抢救效果显著,能缩短抢救总时间,赢得溶栓时间,有效保护可逆性损伤神经元,促进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降低急性脑梗死再发率及后遗症发生率,意义重大.

  • 早产儿败血症临床治疗中碳青霉烯类和β-内酰胺类药物的使用与耐药性分析

    作者:于新桥

    目的 研究分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在早产儿败血症中的使用效果与耐药性.方法 本研究共选取380例患儿,其中早产败血症患儿180例(早产儿组),男85例,女95例;足月产败血症患儿200例(足月产儿组),男89例,女111例.本院使用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主要为美罗培南.针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和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在早产儿组、足月产儿组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与比较,同时对药物的敏感性与耐药性进行比较评价.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及方差分析,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从早产儿组和足月产儿组美罗培南的使用次数及中位用药天数分析可见,早产儿组美罗培南的使用使用次数为66次,占总使用使用次数的9.23%;中位用药天数为11.31 d;足月产儿组美罗培南的使用使用次数和中位用药天数分别为55次和9.32 d.早产儿组使用美罗培南次数及用药天数较多.根据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和大肠杆菌这3种常见革兰阴性菌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情况进行分析的结果,早产儿组中发现1例对美罗培南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株、2例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的产酸克雷伯菌及1例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的大肠杆菌,提示就革兰阴性菌而言,早产儿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更容易出现耐药,同时提示美罗培南对早产儿败血症中的革兰阴性菌敏感性较好.在足月产儿中分析也发现了类似结果,但在早产儿中美罗培南的敏感性更优.分别分析美罗培南和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在早产儿组和足月产儿组的败血症治疗中,对常见革兰阳性菌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情况.结果显示,美罗培南治疗3种常见革兰阳性菌的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足月产儿组中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对于3种革兰阳性菌的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以美罗培南为代表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药物对于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败血症的治疗效果尚好,敏感性较高.

  • 2种雌激素治疗方案在中度宫腔粘连中的应用

    作者:黄彩平;黄平;李日红

    目的 探讨对中度宫腔粘连患者采用2种雌激素治疗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因月经量减少、不孕或反复自然流产而行宫腔镜检查确诊为中度宫腔粘连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39例与干预组39例,常规组应用戊酸雌二醇与黄体酮胶丸短周期进行治疗,干预组采用戊酸雌二醇加用黄体酮胶丸长期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常规组患者疾病总有效率为79.49%,干预组为97.44%,干预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不良反应率为20.51%,干预组为5.13%,常规组高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月经周期正常、患者再孕情况良好、患者子宫恢复情况较好、情绪正常无心理问题等指标评分均低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前,针对宫腔粘连主要的治疗方法仍是手术治疗,同时采用药物为术后巩固疗效进行辅助治疗.为有效提高宫腔粘连临床疗效,患者应坚持术后复查,以便及时掌握病情进展.为宫腔粘连患者采取2种雌激素不同剂量治疗,按照疗程时间不同,治疗周期较长,患者临床疗效较好,治疗后生命质量较好.

  • 上海市某企业职工代谢综合征检出情况分析

    作者:张颖君;许苹

    目的 通过调查上海市某企业员工生活方式和体检资料并进行分析,评价企业代谢综合征员工的健康状况,为制订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7月在上海某医院体检中心接受健康体检的上海某企业员工2 369例,采用问卷调查法、小组访谈,并收集体检资料进行研究.结果 检出代谢综合征357例,占总体检例数的15.07%.代谢综合征男性患病率低于女性,患病率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段在40岁以上检出率高为67.32%,随着年龄的增高,检出率呈迅速增高趋势,这可能是年龄增长后,机体的代谢功能出现降低.既吸烟又酗酒的员工其代谢综合征检出率高,检出率为27.31%.学历、个人月均收入、户口均对代谢综合征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代谢综合征需根据年龄、性别及不同生活习惯上采取不同措施.

  • 伴进行性失聪及失明脑膜癌1例

    作者:李洪文

    脑膜癌病(MC)是由中枢神经系统的原发肿瘤或其他系统的肿瘤经血液淋巴或脑脊液转移而发生的脑膜病变,该病病程进展快,平均生存期短,临床表现与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有类似的地方,且影像学诊断困难,极易误诊.本研究通过回顾1例伴进行性失聪及失明脑膜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探讨脑脊液脱落细胞学检查在脑膜癌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失聪 失明 脑膜癌
  • 伴CD56阳性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1例并文献研究

    作者:谢闻悦;聂李平;张红宇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是一种少见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约占非霍杰金淋巴瘤的1%~2%.其病程呈侵袭性,具有较特征性的临床和病理学表现,进展快,预后差.CD56称为神经细胞黏附分子,不仅表达于所有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也表达于CD4和CD8的T淋巴细胞,与细胞黏附与迁移有关,在急性髓系白血病和间变大细胞淋巴瘤中被认为是预后不佳的指标,二在AITL中极少见报道.笔者报道1例AITL患者在化疗后出现CD56阳性及嗜血细胞综合征(HPS).为正确认识与了解本病特点及其特殊表现,特结合组织病理学、骨髓细胞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等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 孕妇产前抗体筛查检出IgM、IgG抗-E 1例

    作者:张艳;方雪晶;符瑶

    Rh血型的免疫原性强度仅次于ABO血型抗原,在Rh抗原中免疫原性以D为强,E次之[1].临床上以ABO型新生儿溶血病为常见,其次为Rh型新生儿溶血病,但后者临床症状更严重[2-3].血清中天然抗-E或免疫产生IgM、IgG抗-E的患者时有报道,笔者近期在北京血液中心学习期间,发现孕妇产前抗体筛查检出IgM、IgG抗-E1例,具体报道如下.

检验医学与临床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