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Laboratory Medicine and Clinic 검험의학여림상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重庆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
  • 影响因子: 1.09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2-9455
  • 国内刊号: 50-1167/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78-157
  • 曾用名: 中国检验医学与临床
  • 创刊时间: 200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检验医学与临床》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徐永柱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围术期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曲波;石增霞

    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患者围术期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SAS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62例,实验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并制订相应的处理对策,实验组给予特殊护理措施,比较干预后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患者年龄、婚姻状况、合并症、负性心理均是导致呼SAS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后,对照组SAS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7%,高于实验组的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S患者围术期存在诸多危险因素,通过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后,改善了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 可溶性上皮钙黏素检测在HBV感染相关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刘静怡;王波;武丽芳;叶媛媛;段亮;赵清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上皮钙黏素(sE‐cadherin)检测在乙型肝炎病毒(HBV )感染相关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盒分别检测了113例慢性乙型肝炎(CHB)、101例乙肝后硬化(Cirrhosis),75例肝细胞癌(HCC)患者和125例对照组血清中的sE‐cadherin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结果 HBV相关疾病患者血清sE‐cadherin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B和Cirrhosis患者血清sE‐cadherin水平与INF‐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呈正相关(P<0.05)。HCC患者血清sE‐cadherin水平与ALT、AST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sE‐cadherin可能是评估 HBV相关疾病进程的一个重要血清标志物。

  • 胸腔积液肿瘤标志物的PCA和OPLS-DA模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作者:周志强;田刚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胸腔积液中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鳞状细胞癌抗原(SCC)和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127例肺癌患者为肺癌组,随机选择154例良性胸腔积液患者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和化学发光法测定胸腔积液中CEA、Cyfra21‐1、NSE和SCC和Pro‐GRP水平。应用主成分分析(PCA)法和正交偏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法评估联合检测胸腔积液5种肿瘤标志对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肺癌患者胸腔积液中CEA、Cyfra21‐1、NSE ,SCC和Pro‐G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A模型表明,两组个体的代谢轮廓各不相同,有分离趋势。OPLS‐DA能较好地鉴别肺癌和肺部良性疾病,具有88.6%(124/140)的灵敏度、90.9%(140/154)的特异性和89.8%(264/294)的准确率。结论基于胸腔积液CEA 、Cyfra21‐1、NSE 和SCC 和Pro‐GRP 的PCA 和OPLS‐DA 模型有助于肺癌的鉴别诊断。

  • 95株致泌尿道感染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及耐药基因表型分析

    作者:罗文英;丁瑜;林湛;许蓝月

    目的:了解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泌尿系感染患者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型(ESBLs)基因型特征和临床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15年1~10月该院住院或门诊患者的泌尿系感染患者尿液标本中分离培养获得的大肠埃希菌菌株,双纸片协同试验确定产ESBLs大肠埃希菌,PCR扩增技术进行基因分型。结果95株大肠埃希菌以CTX‐M‐14型46例多;TEM型32例;SHV型30例;CTX‐M‐1型26例;OXA‐1型7例;OXA‐2型4例;OXA‐10型3例。ESBLs阴性菌株 TEM 型仅5例阳性,其余基因型别为阴性。ESBLs阳性株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碳青霉烯类除外)明显高于 ESBLs阴性株,而CTX‐M‐14、CTX‐M‐1、TEM、SHV四种基因型别大肠埃希菌对1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泌尿系感染患者产ESBLs大肠埃希菌以CTXM型为主,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于ESBLs阴性菌株。不同基因型别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没有明显差异。

  • 8种病原体所致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朱华强;黄晓楠;蒋文强;陈曦;吴茜;胥明勇;杨俊宇

    目的:了解绵阳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人群病原学流行现状,分析预测病原流行趋势及特点。方法对2014年3月1日至2015年2月28日绵阳地区某三甲医院住院儿科收治的急性呼吸道感染1099例患儿血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 )检测8种常见的呼吸道病原体特异性IgM 抗体,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腺病毒(ADV )、流感病毒 A (FluA )、流感病毒B (FluB)、副流感病毒(PFlu)、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和嗜肺军团菌(LP),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99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至少一种呼吸道病原体或病毒阳性检出率为53.3%,其中,FluB阳性检出率高,为36.9%;其次是FluA为28.3%;阳性检出率低的是ADV为2.7%。单一感染阳性检出率为13.3%,两种及以上混合感染阳性检出率为40.0%,提示混合感染比较普遍。混合感染之二重感染模式中,FLuA+FLuB阳性检出率高,为15.2%;其次是RSV+MP,3.73%;第三是RSV+FluB,1.91%。三重感染模式中,FLuA+FLuB+LP阳性检出率高,为1.91%;其次是RSV+FLuA+FLuB和FLuA+FLuB+MP,均为1.09%。各年龄组内比较,FluB阳性率均为高,其次是FluA。组间比较,3~<6岁组的FluB阳性率为高,达73.8%;其次是FluA,为57.3%。季节间比较,冬季阳性检出率高,达59.6%;其次是秋季,为57.6%。FluB和FluA在冬、秋季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夏、春季(P<0.05)。结论FluB、FluA、MP和RSV是本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混合感染流行情形比较普遍,且以FluB+FluA的二重感染模式为多见;病原体的感染有季节流行趋势,病原体的检出率与年龄和地域有相关性。

  • 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与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

    作者:邱谷;刘培龙;朱俊泉;戴世荣;张曙晴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与冠心病(CAD)及其斑块稳定性关系。方法选择在本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126例为冠心病组,其中包括稳定性冠心病(SCAD)3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68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27例,以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119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所有入选研究对象血清Lp‐PLA2、缺血修饰白蛋白(IM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 )和血脂指标,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冠心病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Lp‐PLA2水平分别为(265.2±23.4)、(166.3±15.3)ng/mL ,冠心病组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患者血清Lp‐PLA2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正相关(r=0.522,P<0.01),与载脂蛋白B(apoB)正相关(r=0.516,P<0.001),相关程度较高,与IMA正相关(r=0.227,P=0.039),而与hs‐CRP无相关性(r=0.077,P=0.245),与PCT 无相关性(r=0.012,P=0.871);SCAD组、UAP组和AMI三组血清Lp‐PLA2水平分别为(192.3±18.3)、(266.9±22.4)、(284.1±34.2)ng/mL ,血清Lp‐PLA2水平随着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程度的增加明显升高(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 Lp‐PLA2水平显著升高。Lp‐PLA2主要与脂质代谢,特别是LDL代谢相关。对于冠心病患者,Lp‐PLA2作为一种新的炎性形成标志物,与粥样斑块稳定性直接相关,是一个良好的临床评估指标。

  • 疏血通联合依诺肝素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及其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作者:冯阳阳;周煜虎;刘向栋;武政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诺肝素预防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 V T )形成疗效及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本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依诺肝素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给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术后3周,比较组间DV T发生率、凝血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周,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DVT发生率分别为5.0%和2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和对照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等凝血功能指标时间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7.4±6.5)s vs .(28.5±7.6)s,(12.6±2.7)s vs.(12.8±2.5)s,(18.3±4.0)s vs.(18.1±3.8)s,P>0.05]。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病例,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诺肝素能够有效预防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DV T 形成,降低DV T 发生率,且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不良反应轻微,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

  • 2型糖尿病患者绝经后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与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性

    作者:宁晓姝;杨华

    目的:探讨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SHBG)与绝经后2型糖尿病(T2DM )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50例绝经后T2DM患者,根据双下肢高分辨彩色多普勒检查分为单纯T2DM (A组)50例,合并轻度下肢动脉粥样硬化(B组)45例,合并重度下肢动脉粥样硬化(C组)55例;并选取同期来本院体检的45例绝经后健康者为对照(N C )组,对各组患者进行临床资料收集及常规生化指标检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空腹血清S HBG 及睾酮(T )、雌二醇(E2),促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并分析SHBG与其他指标的关系。结果4组血清 SHBG水平依次为:NC组[(60.4±8.8)μg/L]>A组[(44.1±6.1)μg/L]> B组[(33.6±4.9)μg/L]> C组[(25.83±3.4)μg/L];T2DM 组中,血清 SHBG 水平与HbA1c、TG、T、LDL‐C、HOMA‐IR负相关(r值分别为-0.605、-0.164、-0.351、-0.247、-0.649,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混杂因素后,血清S HBG水平仍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相关(OR=1.674,P=0.001,95% C I:1.124~2.146)。结论低水平的S HBG是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之一。

  • 同型半胱氨酸代谢相关指标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预测作用

    作者:韩亚迪;王雪玢;汪必成;张帅;邱雪平;李祖华;郑芳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代谢相关血浆指标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及其亚型的预测作用。方法收集127例ARC患者及129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浆样本。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 Hcy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活性及叶酸(folate)、维生素B6(VitB6)和维生素B12(VitB12)的水平。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单个指标或联合指标对ARC及其亚型的预测价值。结果(1)ARC组MTHFR活性和叶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ROC曲线显示MTHFR活性、Hcy水平及联合检测对ARC有较高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AUC)依次为0.689、0.689、0.732;预测是否发生皮质型ARC的AUC分别为0.825、0.805、0.855;后囊下型ARC的AUC分别为0.706、0.742、0.811;叶酸对后囊下型ARC有一定预测价值,AUC为0.656。结论监测MTHFR活性、Hcy、叶酸水平的变化对早期预测ARC、皮质型ARC和后囊下型ARC有一定参考价值,联合检测5项指标有助于提高准确性。

  • 苦参碱治疗对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流参数影响的检验分析

    作者:刘华;王卫星

    目的:探讨苦参碱治疗对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流参数的影响,以期提高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176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2组,每组88例,均予丹参注射液加入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持续8周,对照组加用甘草酸二铵注射液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则加用苦参碱加入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均持续8周,观察治疗前后门脉大血流速度(MFV)、门脉血流量(FV)、门静脉内径(D)Z值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显效率34.09%、总有效率79.55%,观察组显效率46.59%、总有效率90.91%,两组在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轻度、中度、重度患者的MFV、FV、D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轻度、中度、重度患者的MFV、FV、D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患者轻度、中度、重度MFV、FV、D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在ALT、AST、TBiL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在ALT、AST、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参碱对慢性病毒性肝炎血流参数有促进作用,是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有效药物。

  • 补体C1q在自身免疫性肾病及不同阶段慢性肾脏病中的临床意义探究

    作者:梅骏驰;戴雯;梅四清;宁勇

    目的:评价血清中补体C1q在自身免疫性肾病诊断中的意义,探究慢性肾脏病(CKD)不同阶段的患者血清中的C1q水平的变化。方法收集肾病内科收治的自身免疫性肾病的患者27例,CKD2期患者30例,CKD3期患者37例,CKD4期患者38例,CKD5期患者91例,健康人40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进行血清C1q及肾功能指标检测。结果自身免疫性肾病患者血清中C1q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肌酐(Cr)和尿素氮(Bun)水平显著升高,二氧化碳(CO2)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KD2~5期患者血清中C1q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un和Cr水平在CKD 2~5期患者中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KD分期越晚,两种指标的水平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在CKD3、4、5期患者中均高于对照组与CKD2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CKD2、3、4、5期患者血清CO2水平明显降低而尿酸(UA)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CKD分期的血清内C1q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血清C1q水平在自身免疫性肾病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作为自身免疫性肾病的辅助诊断的重要指标。

  • Hcy、vW F及D-D联合检测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作者:谭榜云;陈新年;刘志武;李莉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D‐二聚体(D‐D)的水平及联合检测对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18例LEDVT患者和6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分别检测样本中Hcy、vWF和D‐D水平,使用ROC曲线确定此3项结果诊断LEDVT的临界值。结果 LEDVT组Hcy、vWF和D‐D水平分别为(23.9±8.6)mol/L、(197.8±58.8)%、(3.21±2.82)g/mL ,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7.7±4.7)mol/L、(125.9±35.6)%、(0.49±0.35)g/mL。LEDVT组的3项检测指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Hcy、vWF、D‐D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47、0.857、0.892。3项指标联合检测对 LEDVT 诊断的灵敏度为95.8%。结论 Hcy、vWF、D‐D是 LEDVT 的敏感指标,三者对LEDVT的早期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 某院妇产科住院患者的无乳链球菌感染情况及耐药性研究

    作者:刘泽滨;聂署萍;陆学东;林立鹏;邓凤娴

    目的:研究本院产科、妇科住院患者中的无乳链球菌感染情况,尤其在首胎产妇和二胎产妇中的无乳链球菌感染情况,并对培养出的阳性菌株进行药敏试验,了解其耐药情况。方法将阴道拭子标本接种于血平板上,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对异常菌落进行鉴定,并对培养出的无乳链球菌进行药敏分析。结果培养产科孕妇阴道拭子标本共730份,其中无乳链球菌培养阳性为12例,阳性率为1.64%;培养妇科患者阴道拭子标本共583份,其中无乳链球菌培养阳性为6例,阳性率为1.03%。首胎孕妇为505例,无乳链球菌培养阳性为8例,阳性率1.59%;二胎孕妇为227例,无乳链球菌培养阳性为4例,阳性率1.76%。首胎孕妇与二胎孕妇的无乳链球菌感染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所有无乳链球菌阳性菌株对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有较高的敏感性,未出现头孢哌酮、头孢呋辛钠、头孢曲松的耐药菌株,敏感率为100%。无乳链球菌阳性菌株对环丙沙星和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38.89%、27.78%。结论产科患者的无乳链球菌感染率较妇科患者的高,临床上仍需加强对孕产妇的无乳链球菌感染监测。无乳链球菌培养阳性的菌株对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有较高敏感性,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有较高的耐药性。

  • 高频彩超、钼靶联合MRI对降低乳腺微小癌漏诊误诊率的价值分析

    作者:凌云;张明琼;李芳;洪睿霞

    目的:比较高频彩超、钼靶X线、核磁共振成像(M RI )及其联合应用对降低乳腺微小癌漏诊率和/或误诊率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4例(54个病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微小癌患者的术前彩超、钼靶X线和M RI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高频彩超、钼靶X线及M RI诊断乳腺微小癌的漏诊误诊率分别为25.93%、59.57%及11.11%;高频彩超漏诊误诊率低于钼靶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高频彩超漏诊误诊率与M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高频彩超联合钼靶X线和高频彩超联合M RI的漏诊误诊率分别为8.5%和3.7%,与单纯高频彩超或钼靶X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彩超检查可作为诊断乳腺微小癌的首选方法之一,联合钼靶X线或MRI检查可有效降低乳腺微小癌的漏诊、误诊率。

  • 自然杀伤T细胞在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水平与临床意义

    作者:林忠顺;吕国恩;吕俊廷;董文其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PU)外周血自然杀伤T 细胞(NKT)的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3例Hp阳性PU患者(A组),以79例Hp阴性PU患者作为阳性对照(B组),以60例健康人作为阴性对照(C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B及C三组外周血NKT及其胞内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及白介素4(IL‐4)水平。将A组患者随机分为D及E组,两组均给予雷贝拉唑及甲硝唑治疗,D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克拉霉素治疗,E组给予阿莫西林治疗,两周后进行NKT、IFN‐γ及IL‐4的水平比较,并将3种指标与治疗前Hp感染的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B与C组间的NKT及IFN‐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NKT及IFN‐γ水平低于B及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IL‐4低于B组,且B组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D及E组间的NKT、IFN‐γ及IL‐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D组3种指标均显著高于E组(P<0.05)。Spearman分析显示NKT、IFN‐γ及IL‐4均与 Hp感染程度呈负相关。结论 NKT、IFN‐γ及IL‐4水平下降导致杀伤力降低可能原因为Hp感染致PU的免疫机制破坏,且感染越重三者水平越低;克拉霉素在上调NKT、IFN‐γ及IL‐4的表达效果优于阿莫西林。

  • 阴道彩超与宫腔镜在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子宫出血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陈镘如;廖治;梅立;谢兰

    目的:探讨阴道彩超与宫腔镜在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子宫出血中诊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收治的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子宫出血患者232例。所有患者完成阴道彩超检查和宫腔镜检查并取活检,并将检查结果与病理学诊断对照对比分析。结果宫腔镜对各个疾病诊断的阳性预测率和真阳性率(敏感度)均较阴道彩超高。其中宫腔镜对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炎诊断的阳性预测率、敏感度与阴道彩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对子宫内膜息肉诊断的敏感度为87.8%,高于阴道彩超的6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宫腔镜对子宫内膜生理性改变的诊断中阳性预测率高于阴道彩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彩超显示,厚度为≥4~10 mm组的子宫内膜癌检出率低于厚度>10 m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23,P=0.011)。子宫内膜厚度<4 mm组子宫内膜生理性改变的检出率高于厚度≥4~10 mm和厚度>10 m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16,P=0.013和χ2=22.428,P=0.001)。子宫内膜生理性改变≤10 mm组中的检出率高于厚度>10 m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3,P=0.003)。结论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子宫出血可采用阴道彩超常规筛查,宫腔镜较阴道彩超在明确诊断上更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 γ-干扰素释放试验对肺结核与肺外结核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观察

    作者:陈金兰;全毅;赵艳兰;黄书然

    目的:探讨肺结核与肺外结核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s)在肺结核和肺外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住院结核病疑似病例217例,常规进行相关检测及IGRAs试验,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根据结核诊断依据分为2组,结核确诊和临床诊断组81例,无结核证据组136例,观察 IGRAs试验结果。结果 IGRAs试验敏感度为93.83%(76/81),其中肺结核和肺外结核的敏感度分别为95.74%、91.17%,敏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特异度为84.56%(115/136)。其中肺结核和肺外结核的特异度分别为80.00%、91.07%,肺外结核的特异度明显高于肺结核,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个单位皮肤试验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6.79%、62.50%。IGRAs试验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TST皮肤试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GRAs试验在肺结核与肺外结核中有较高敏感度和特异度,特别是在排除结核的诊断上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HLA-B27及基因亚型检测分析

    作者:黄波;万小涛;张有辉

    目的:通过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AS)HLA‐B27阳性的标本进行基因亚型检测,了解各亚型的分布情况。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LA‐B27抗原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基因亚型。结果正常人群中HLA‐B27阳性率为7.1%(9/126),强直性脊柱炎患者HLA‐B27阳性率为91.4%(53/58)。正常人群中基因亚型4种,分别为HLA‐B2703、2704、2705、2706。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基因亚型3种,分别为HLA‐B2702、2704、2705。结论HLA‐B27与强直性脊柱炎高度相关,基因亚型以B2704和B2705为主。

  • 泼尼松联合CTX对IgA肾病患者疗效及肾功能指标的影响

    作者:王卫军;石娟;张涛;陈青

    目的:探讨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CTX)治疗原发性免疫球蛋白 A(IgA)肾病患者的疗效及对肾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86例Ig A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泼尼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C T X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2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疗效、肾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24 h尿蛋白分别为(4.33±1.24)mmol/L、(85.36±5.85)mol/L、(1.89±0.24)g低于对照组[(6.32±2.02)mmol/L、(158.25±8.36) mol/L、(4.22±0.32)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85.98±14.02)高于对照组(68.23±12.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肾血管指数、肾小球指数、肾小管‐间质指数积分及新月体指数分别为(2.12±0.96)分、(2.12±0.88)分、(2.02±0.85)分及0.22±0.08,均低于对照组[(3.02±0.85)分、(3.85±1.22)分、(3.12±0.96)分及0.48±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泼尼松联合CTX可提高IgA肾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肾功能,且不良反应率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miR-574-5p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作者:王治伟;熊裕民;赵子龙

    目的:探讨微小 RNA‐574‐5p(miR‐574‐5p)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9月期间60例乳腺癌患者和60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于同期在本院健康检查的60例健康女性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入组对象血清miR‐574‐5p水平。结果经RT‐PCR检测,乳腺癌组血清miR‐574‐5p水平为55.26±6.71,纤维瘤组血清miR‐574‐5p水平为14.21±4.11,健康对照组血清miR‐574‐5p水平为3.39±1.02,乳腺癌组miR‐574‐5p水平高于纤维腺瘤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68.17,P<0.05),纤维腺瘤组miR‐574‐5p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8,P<0.05)。随着患者病理分期的增加、肿瘤体积的增加、分化程度的降低,乳腺癌组血清miR‐574‐5p水平呈升高趋势,伴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血清miR‐574‐5p水平高于未出现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P<0.05)。手术后,乳腺癌患者血清miR‐574‐5p水平(46.19±6.15)明显低于治疗前(54.91±6.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72,P<0.05)。结论乳腺癌血清miR‐574‐5p水平高于良性乳腺病变及健康人群。血清miR‐574‐5p水平与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乳腺癌根治术可以抑制miR‐574‐5p的表达,改善患者病情。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杜君;王永红;李永强

    目的:比较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白细胞总数(WBC)及分类计数在判断aSAH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中的临床价值。方法180例aSAH患者依病情严重程度按Hunt‐Hess级分为高级别、低级别,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轻中型、重型。分析入院时WBC及分类与该两个临床分级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 )曲线,评价WBC及分类计数鉴别病情严重的能力。结果分别与Hunt‐Hess低级别和GCS轻中型相比,Hunt‐Hess高级别和GCS重型的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淋巴细胞百分比则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与Hunt‐Hess分级较强正相关(r=0.516,P=0.000;r=0.527,P=0.000),与 GCS 较强负相关(r=-0.508,P=0.000;r=-0.514,P=0.000),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与该两个临床分级弱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佳指标为WBC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该二者判断Hunt‐Hess高级别的截点值分别为12.21×109/L、10.14×109/L ;判断GCS重型的截点值分别为15.10×109/L、13.55×109/L。结论 aSA H患者入院时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判断病情严重程度价值相当且佳。临床量表联合WBC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有助于更可靠地准确评估aSA H病情严重程度。

  • 某院2011~2015年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作者:谢斐斐;孙恒彪;刘京平;赵鹏;刘鹏飞

    目的:回顾分析某院2011~2015年分离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为临床经验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使用Microscan Walkaway 40 plus型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仪对临床分离株进行鉴定及抗菌药物低抑菌浓度检测,采用WHONET5.6版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2015年分别分离到鲍曼不动杆菌190株、269株、350株、336株、427株,分别检出碳青霉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159株、222株、294株、281株、356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IC U (559株,35.6%)、神经外科(276株,17.6%)、呼吸内科(271株,17.2%)等科室,主要分离自痰液(1201株,76.4%)、伤口切口分泌物(124株,7.9%)、尿液(81株,5.2%)等标本。鲍曼不动杆菌对青霉素类、青霉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耐药率均超过了80%。碳青霉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检测的所有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于总耐药率,对青霉素类、青霉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耐药率均超过了95%。结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形势严峻,临床科室应根据微生物培养报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同时应加强院内感染控制工作,避免碳青霉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暴发流行。

  • 两种化学发光仪检测甲状腺激素的性能评价

    作者:张丽敏;吕虹;刘志伟;杜亚梅;王谦;康熙雄;张国军

    目的:评价两台不同品牌国产化学发光仪的性能以及与雅培i2000分析系统检测甲状腺激素的结果的相关性。方法以雅培i200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为参比系统,以国产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A和B为考核系统,采用患者血清样本检测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利用不同系统的比对实验评估其相关性。结果国产免疫分析仪 A和B与雅培系统间上述指标的 Pearson相关系数均大于0.90( P<0.001)。结论两台国产免疫分析系统与雅培系统间检测甲状腺激素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临床实验室内同一检测项目同时在两套或两套以上系统检测时应进行比对评估其相关性,确保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

  • 孕中期糖耐量血糖与妊娠分娩结局相关性回顾分析

    作者:陈小伟;傅顺琴;王念跃

    目的:分析本地区孕妇在孕中期血糖水平与妊娠分娩结局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南京六合区人民医院分娩的3098例孕妇,回顾其在孕24~28周时检测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3个时间点的血糖:空腹、服糖后1 h和服糖后2 h(FPG、1 hPG和2 hPG)。根据妊娠结局分为结局正常组2227例和不良分娩组871例;再按孕妇有无GDM分为384例妊娠期糖尿病(GDM )组,2714例对照(非GDM )组;另按年龄把孕妇分为3组:A组(18~<30岁),2656例;B组(30~<35岁)327例;C组(35~≤45岁),115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3个年龄组及所有孕妇OGTT3个时间点血糖值,分别得到预测概率绘制ROC曲线,以判断OGT T血糖对分娩结局的诊断效率。结果不良分娩结局组孕妇的OGT T3个时间点的血糖值均高于分娩结局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孕妇的OGTT3个时间点的血糖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膜早破、早产、胎儿窘迫、产后出血、巨大儿发生率及剖宫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个年龄组孕妇不同时间点OGTT 血糖值为:C组> B组> A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年龄组孕妇的剖宫产、GDM、巨大儿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生率为C>B>A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妇的胎膜早破和胎儿窘迫发生率发生率均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孕妇的早产发生率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年龄组及所有孕妇FPG、1 hPG和2 hPG预测妊娠结局的ROC工作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92、0.665、0.865和0.611。结论孕中期孕妇OGTT血糖值、GDM发生率及不良分娩结局随孕妇年龄增加而增加,GDM 高血糖水平与妊娠期多种并发症关系密切。对孕期糖耐量异常者应积极干预以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妊娠结局。

  • 不同时间间隔电话联合短信干预用于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淑芳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间隔电话联合短信干预用于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某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168例,以抽签的方法将其平均分为4组,每组42例。4组干预时间分别为:A组每天1次、B组2d1次、C组3d1次、D组5d1次,4组均连续电话和短信干预6个月。对比4组患者干预前后服药依从性得分及血压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4组服药依从性得分均明显增加,且B、C组得分明显优于 A、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4组收缩压均有明显改善,且B、C两组明显低于A、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舒张压有所降低,但比较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2 d或3 d一次的电话联合短信干预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情况,提高其服药依从性,应用价值高。

  • 串联质谱用于顺德区新生儿代谢遗传病筛查工作的临床价值

    作者:侯有矶;邓勇莹;黄洁颜;温小云

    目的:探讨串联质谱用于顺德区新生儿代谢遗传病筛查工作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顺德地区各镇街道医院收治的4100例新生儿为对象,所有新生儿采用串联质谱法及荧光分析法进行代谢遗传病筛查,主要检查项目包含氨基酸代谢异常、有机酸代谢异常及脂肪酸代谢异常,并对确诊患儿进行流行病学特点、预后及随访分析。结果4100例新生儿,荧光分析组召回率较串联质谱组显著高,且荧光分析组新生儿代谢遗传病确诊率较串联质谱组显著低;串联质谱筛查结果显示氨基酸代谢病25例(59.52%),其中苯丙酮尿症13例,酪氨酸血症Ⅰ型2例,瓜氨酸血症Ⅰ型2例,枫糖尿症2例,精氨酸血症6例;有机酸代谢病14例(33.33%),甲基丙二酸血症9例,丙酸血症3例,生物素酶缺乏症2例;脂肪酸代谢异常3例(7.15%),肉碱棕榈酰转移酶Ⅱ缺乏症2例,原发性肉碱吸收障碍1例。结论串联质谱是一种高效、准确的新生儿代谢遗传病筛查技术,顺德地区新生儿代谢遗传病及时诊断对于一些可给予特殊饮食及药物干预的疾病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同时可提高患儿预后,对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意义重大。

  • 精益管理模式在手术室运营效率中的效果评价

    作者:邓晨晖;赖立婷

    目的:探索精益管理模式在手术室运营效率中的效果。方法采用手术激励政策和手术室租赁相结合,进一步促进手术团队紧密合作,计划通过6个月的改善,全部术科手术准点率提高50%,提高手术室运营效率。通过制订手术室租赁方案,推行手术激励政策,促进手术科室合理安排手术;随机发放术科相关医生“满意度调查表”统计满意度;比较项目实施前后开台准点率、接台准点率、整体准点率和医生满意度。结果实施后,首台手术准点率(94.03%)高于实施前(60.00%)、接台手术准点率(94.44%)高于实施前(25.00%)、整体准点率(94.17%)高于实施前(5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施后医生满意度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行“手术室租赁方案”促进了手术室规范化管理,针对造成手术准点率低的主要问题,采取了有针对性的实施措施,取得显著效果。

  • 血脂、白细胞计数及CRP在脑梗死伴颈动脉斑块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欣;周丽华;赵王磊;董重阳

    目的:比较脑梗死伴颈动脉斑块患者和无斑块患者血脂、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83例脑梗死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多普勒检查情况分为斑块组(51例)和非斑块组(32例)。记录两组患者的冠心病史、饮酒、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等疾病,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白细胞计数、CRP等指标,对危险因素予以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两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冠心病史、吸烟史、饮酒史、腰臀比过大、饮食不当、精神抑郁及压力过度、缺乏体育锻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斑块组的年龄、收缩压、舒张压显著高于非斑块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患者的比例也明显高于非斑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组的脂蛋白a(Lp‐a)、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白细胞计数、CRP显著高于非斑块组[(38.21±3.12)mg/dL vs .(25.12±2.45)mg/dL ,(62.32±5.37)mg/dL vs .(53.12±3.69)mg/dL ,(5.87±0.87)mmol/L vs .(5.12±0.53)mmol/L ,(3.98±0.46)mmol/L vs .(3.12±0.23)mmol/L ,(10.54±2.24)×109/L vs .(7.47±1.21)×109/L ,(8.92±0.87)mg/L vs .(4.87±0.63)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的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Lpa、OX‐LDL、TC、LDL‐C、白细胞计数、CRP是促进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脑梗死伴颈动脉斑块组的Lpa、OX‐LDL、TC、LDL‐C、白细胞计数、CRP显著高于非斑块患者,即上述指标是促进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

  • 儿童血清铁蛋白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黄平;廖俐雅

    目的:研究儿童血清铁蛋白(SF)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被诊断为NAFLD的50例超体质量和肥胖儿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超体质量组24例,肥胖组26例。选择体质量指数正常的健康儿童2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3组SF、肝脏生化指标和反映NAFLD严重程度的标志物。对SF和包括 NAFLD严重程度的标志物在内的生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肥胖组的BMI、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AST与PLT比值指数(APRI)、Fibrosis‐4指数(FIB‐4)、SF与超体质量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NAFLD患者中反映NAFLD严重程度的标志物APRI、FIB‐4及肝脏生化指标AST、ALT、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胆固醇(CHO)、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SF呈正相关。结论血清铁蛋白浓度与儿童 NAFLD发病风险之间有显著相关性。

  • 血清SF和hs-CRP水平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叶绥艳;刘晓莺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 )患者血清铁蛋白(SF)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在诊断GDM中的价值。方法317例孕妇根据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将患者分为GDM 组(n=121)和血糖正常组(n=196),检测患者血清SF和hs‐CRP水平,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变量间相关关系,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血清SF和hs‐CRP在诊断GDM中的价值。结果 GDM组患者血清FPG、餐后1 h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均高于血糖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患者血清SF和hs‐CRP水平均高于血糖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GDM组患者血清SF水平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314,P<0.05);ROC曲线显示,患者血清SF水平诊断GDM的曲线下面积0.753(95% CI:0.697~0.810),灵敏度65.3%,特异度75.5%,hs‐CRP诊断GDM 中的曲线下面积为0.913(95%CI:0.879~0.948),灵敏度为81.8%,特异度为88.8%,SF联合hs‐CRP诊断GDM 中的曲线下面积为0.891(95% CI:0.853~0.928),灵敏度为73.6%,特异度为89.8%。结论 GDM 患者血清SF和hs‐CRP水平显著升高,对诊断GDM 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Axceed260检测系统精密度和正确度性能验证

    作者:刘海;张伟;王红艳;刘榕峰;张影;刘萍;赵方

    目的:评价Axceed 260磁微粒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测定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的精密度和正确度,以验证其厂家声明的检测系统性能。方法利用CLSI EP15‐A3《用户对精密度的验证和偏倚的评估‐批准指南第3版》对Axceed 260磁微粒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进行一系列肿瘤标志物检测,分析其系统精密度和偏倚。以高、中、低3个水平浓度伯乐质控371、372、373作为精密度和正确度验证标本,采用Axceed 260对4项肿瘤标志物检测项目进行测定,每份标本重复测定5次,持续5 d ,收集有效数据排除离群值,计算4项肿瘤标志物检测试剂盒的重复性、实验室内不精密度、正确度验证区间,并与厂家提供的指标比较,如果实验室数值低于厂商数值或精密度验证上限,则精密度验证通过,如果测量结果平均值在正确度验证区间内则正确度验证通过。结果在该实验条件下,Axceed 260磁微粒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精密度和偏倚与厂商声明的性能一致。测定PSA、fPSA、AFP、CEA 4个项目的371重复性分别为3.15%、4.21%、4.26%、2.20%,实验室内不精密度分别为3.15%、4.45%、4.26%、5.01%;测定372的重复性分别为4.95%、4.62%、5.64%、0.96%,实验室内不精密度分别为4.95%、5.07%、8.68%、1.70%;测定373的重复性分别为2.03%、2.10%、2.85%、0.89%,实验室内不精密度分别为2.29%、3.14%、4.05%、1.77%。与同厂家的对应指标(重复性<6.25%,实验室内不精密度<12.5%)相比精密度验证通过。正确度验证中,测定371时,PSA、fPSA、AFP、CEA的均值分别为0.83 ng/mL、0.41 ng/mL、2.48 ng/mL、21.40 ng/mL ,偏倚验证区间分别是0.01~1.59 ng/mL、0~0.95 ng/mL、0.92~3.66 ng/mL、14.42~23.38 ng/mL ;测定372时,PSA、fPSA、AFP、CEA的均值分别为3.19ng/mL、2.24 ng/mL、15.8 ng/mL、115.47 ng/mL ,偏倚验证区间分别是1.62~4.84 ng/mL、0.72~3.12 ng/mL、11.45~18.35 ng/mL、104.51~125.49 ng/mL ;测定373时,PSA、fPSA、AFP、CEA的均值分别为18.0 ng/mL、10.6 ng/mL、34.7 ng/mL、230.6 ng/mL ,偏倚验证区间分别是14.8~22.4 ng/mL、8.74~14.46 ng/mL、25.87~34.93 ng/mL、229.61~260.39 ng/mL ;全部项目的测定结果均值均在验证区间内,通过正确度验证。结论运用CLSI EP15‐A3标准指南评价 Axceed 260磁微粒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4项肿瘤标志物的精密度及正确度性能,均通过验证,EP15‐A3提供了一种简便的精密度和正确度验证方案,可较好的应用于临床肿瘤标志物检测性能的验证中。

  • 孕中期孕妇糖耐量筛查试验及胰岛素释放水平分析

    作者:顾庆;邵可可

    目的:探讨妊娠24~28周尚未被诊断糖尿病的孕妇的年龄及胰岛素分泌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GDM )发生率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产前门诊就诊、孕周在24~28周的845例孕妇进行分析。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GDM发生率也升高,高龄组GDM发生率明显高于低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随着胰岛素释放峰值时间的后移,GDM发生率也越高。结论24周后对孕妇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筛查和胰岛素释放试验可以使隐性糖尿病得以早期诊断。

  • 麻醉前评估、教育以及指导对降低麻醉恢复期相关并发症的效果评价

    作者:朱海娟;王金保

    目的:分析麻醉前评估、教育、指导对降低患者在麻醉恢复期相关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收治的300例行麻醉手术的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麻醉前采用常规的医护措施,观察组对患者在麻醉前进行评估、教育及指导,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恢复室期间相关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6.72±1.69)min]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10.43±3.3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2,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并发症的发生率(7.3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88,P<0.05);观察组患者对麻醉的满意度(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81,P<0.05)。结论在实施麻醉前对患者病情、身体状况等进行评估,对患者进行麻醉相关知识的教育以及术前相关指导后,可降低患者手术后转入麻醉恢复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升麻醉后患者满意度。

  • 骨髓腔输液在护理应急分队中的应用探讨

    作者:陈雪娇;朱荔

    目的:探讨骨髓腔输液在护理应急分队成员所在试点科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护理应急分队成员进行骨髓腔输液理论及实际操作的标准化培训,经考核合格后,选取部分护理应急分队成员所在的急诊、骨科、儿科3个科室作为试点,对符合骨髓腔输液适应证的抢救患者进行采取骨髓腔输液。结果自2013年5月至2015年8月,该院3个试点科室共对46例符合条件患者采取骨髓腔输液进行抢救,全部抢救成功;其中43例骨髓腔穿刺成功,余3例穿刺失败后改为深静脉置管;首次穿刺成功率94.28%;后续跟踪随访1~12个月,随访率93.25%,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骨髓腔输液在临床急救中作为替代传统静脉输液的首选途径,取得良好应用效果,为以后应用于军事卫勤保障及灾害医学救援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朱庆云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停止出血时间、住院天数和出院后平均再出血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在生理健康、心理状态、独立能力、社会关系、周围环境和社会信仰领域得分有所改善,观察组生活质量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率67.4%,观察组患者满意率8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的实施显著改善了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 沙眼衣原体与解脲支原体感染的临床分析

    作者:韦永琼;杨炼;沈伟;刘成桂;曹登成

    目的:了解本地区泌尿生殖系统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感染的总体情况,为临床早期防治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PCR)技术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于该院门诊、体检或住院送检的34433例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C T、U U核酸检测与分析。结果34433例标本中,检测出C T阳性1103例,阳性率3.2%,U U阳性10164例,阳性率29.52%,C T+U U联合感染阳性836例,阳性率2.43%;其中,女性患者标本中检出U U阳性率为53.55%,明显高于男性(11.24%),女性C T检出率为5.15%,高于男性(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C T、U U感染的年龄段主要集中在年龄≥21~30岁,其构成比为57.99%;其次为年龄≥31~40岁者,占36.76%;20岁以下和51岁以上者仅占0.6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地区泌尿生殖系统以CT、UU的单独感染为主,UU感染居多,感染人群主要集中在青壮年,因此应用QR‐PCR对青壮年特别是育龄期男女进行CT、UU筛查,对临床早期诊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呼吸功能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影响

    作者:邱亚平;王楠

    目的:探究分析长期呼吸功能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就诊的慢性阻塞型肺病稳定期患者共279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观察随访1年,所有患者进行电话回访、门诊或护士登门家访的形式进行呼吸功能锻炼的指导和效果追踪。采用肺功能仪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干预前后的肺功能检测。采用6 min步行试验(6MWT)、改良英国MRC呼吸困难分级(mMRC)、慢性呼吸衰竭问卷(CRQ)进行患者干预前后的活动能力及症状评估。结果两组患者CRQ评分均有显著改善。干预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的容积(FEV1)、mMRC评分及6MWT步行距离较干预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干预组干预后6MWT步行距离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坚持长期、规范的呼吸功能锻炼有助于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活动耐量。

  • 宫腔镜下黏膜下肌瘤术后宫腔粘连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

    作者:林文静;李海波;张晨凌

    目的:观察宫腔镜下黏膜肌瘤术后宫腔粘连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诊断治疗的宫腔镜下黏膜肌瘤术后宫腔粘连患者25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资料回顾性分析,再选取同期宫腔镜下黏膜肌瘤术后非粘连的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将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孕次、产次、有无节育环、盆腔炎、无痛人流、有痛人流、难免流产刮宫、胎物残留刮宫、剖宫产史、子宫内膜息肉切除史、子宫黏膜肌瘤切除史以及诊断性刮宫史等指标列入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再列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得出宫腔粘连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并根据结果制订对应的预防措施。结果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产次、无痛人流以及难免流产刮宫是影响宫腔镜下黏膜肌瘤术后宫腔粘连的危险因素(P<0.05),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无痛人流和难免流产刮宫是影响宫腔镜下黏膜肌瘤术后宫腔粘连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宫腔镜下黏膜肌瘤术后宫腔粘连的危险因素主要是无痛人流和难免流产刮宫。

  • 维生素C和E对2型糖尿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作者:何利平;未友能

    目的:了解抗氧化剂维生素C和E联合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抗氧化能力和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方法选取20例2型糖尿病患者,补充维生素C和 E进行治疗6周,测量治疗前后的高灵敏度C‐反应蛋白(hs‐CRP )、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AOC)、内皮集落形成细胞(ECFCs)和血管内皮舒缩功能等指标。结果维生素C和E治疗前后,hs‐CRP ,ECFC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血管舒缩功能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C和E联合治疗可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在预防治疗和延缓2型糖尿病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方面具有治疗价值。

  • 微板法漏检ABO亚型的检出与确认

    作者:张燕华;李天君;车进;李美霖;麻静敏;王鹏;孟爽

    目的:对U型微板法检测ABO血型出现正反定型透光度强度异常的标本,进行试管法确认试验,防止ABO亚型漏检。方法使用U型微板法检测ABO血型,试管法进行血型确认试验。结果5例U型微板法检测ABO血型正反定型透光度异常的标本抗‐A、抗‐B透光度值分别为7.512/1.168、6.191/1.533、0.171/0.242、0.218/0.152、0.111/8.968,A1c、Bc、Oc透光度值分别为0.131/0.114/0.189、0.115/0.120/0.088、1.453/10.152/0.190、1.190/10.750/0.169、5.677/0.213/0.113,经试管法确认后分别为AB3、AB获得、Ael、Ax、B(A)亚型。结论 U型微板法检测ABO血型时应高度警惕正定型反应强度较弱或反定型反应强度差别较大的标本,在依靠酶标仪判读结果的同时还要肉眼仔细观察凝集强度,如有弱凝集应及时采用试管法重新进行正反定型试验,保证血型鉴定的正确,确保输血安全。

  • 高原地区表观健康成人糖化血清清蛋白参考范围的研究

    作者:刘治娟;旦曲;次卓嘎;德吉卓嘎;任晖晖;巴桑央吉;邱玲

    目的:探讨酶法检测糖化血清清蛋白(G A )在高原地区表观健康成人的参考范围。方法根据入选标准选取526例志愿者纳入试验,检测入选志愿者的 GA ,并统计分析试验结果。结果523例志愿者的 GA 水平呈正态分布,GA 水平为8.88%~17.06%,平均水平为12.71%±1.34%。取95%置信区间为参考范围即10.08%~15.34%。G A水平与年龄呈正相关,年龄越高,GA水平越高。女性GA水平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与藏族人群之间G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高原地区表观健康成人G A参考范围为10.08%~15.34%。

  • 对氧磷酶-1有机磷脂酶活性及芳香酯酶活性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丁洁颖;庄兴;冯志磊

    目的:探讨对氧磷酶‐1(PON1)有机磷脂酶活性及芳香酯酶活性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相关性。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153例ACS患者为ACS组,47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阴性的患者为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另以健康体检者52例为健康对照组。收集纳入组人群血液标本检测PON1有机磷脂酶活性及芳香酯酶活性、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载脂蛋白A1(ApoA1)等相关生化指标,分析PON1有机磷脂酶活性及芳香酯酶活性与ACS的相关性。结果 ACS组HDL‐C水平、PON1有机磷脂酶和芳香酯酶活性均低于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ON1有机磷脂酶和芳香酯酶活性均为ACS患者的危险因素(P<0.05)。HDL‐C联合PON1有机磷脂酶和芳香酯酶活性的ROC曲线下面积、特异度和灵敏度均增加(P<0.05)。多支阻塞组与单支阻塞组相比PON1两种酶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ON1有机磷脂酶活性与 TC(r=0.182,P<0.05)、HDL‐C(r=0.235,P<0.05)、ApoA1(r=0.186,P<0.05)均呈正相关。PON1芳香酯酶活性与TC(r=0.139,P<0.05)、HDL‐C(r=0.189,P<0.05)、ApoA1(r=0.165, P<0.05)均呈正相关。结论 ACS患者PON1有机磷脂酶活性及芳香酯酶活性均下降,但PON1酶活性下降与 ACS患者冠状动脉阻塞支数无关,PON1有机磷脂酶和芳香酯酶活性联合HDL‐C检测可提高对ACS的危险预测水平。

  • 雌激素替代疗法联合运动疗法对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影响

    作者:李旭卿;陶丽娜;任洪叶

    目的:探讨雌激素替代疗法联合运动疗法治疗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18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给予雌激素替代疗法联合运动疗法,对照组患者给予雌激素替代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骨密度、空腹尿Ca/尿肌酐(Cr)的比值及碱性磷酸酶(ALP),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腰椎L2~4及左股骨颈的骨密度均显著升高,且治疗组患者的骨密度升高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空腹尿Ca/Cr及ALP水平均显著降低,对照组患者空腹尿Ca/尿Cr比值显著减小,且治疗组患者的空腹尿Ca/Cr及AL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基础上联合运动疗法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负面情绪、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作者:张平侠;孙燕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负面情绪、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进行连续性血液透析治疗的96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48例。对照组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同时行日常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综合照护干预。经过4个月的护理干预后,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负面情绪、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郁闷、焦躁、紧张症状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治疗依从率(81.25%)显著高于对照组(47.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41,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有所提高,除食欲维度外,研究组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负面情绪和病情,提高遵医行为及自护能力,并终改善生存质量。

  • 机采血小板对无偿献血者血细胞、血清FIB、D-二聚体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作者:顾亚军;鞠晓青

    目的:探讨机采血小板对无偿献血者血细胞、血清纤维蛋白原(FIB )、D‐二聚体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于血站接受机采血小板的58例无偿献血者,并且符合血小板献血者标准。分别于机采血小板前及机采15 min ,30 min、14 d后抽取3~5 mL静脉血,并分析其血细胞、血清FIB、D‐二聚体及血小板功能。结果机采血小板30 min后,无偿献血者红细胞(RBC)、白细胞(WBC)、红细胞比容(Hct)和血红蛋白(Hb)较机采血小板前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4 d后上述指标与机采血小板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采30 min与14 d ,无偿献血者FIB和D‐二聚体水平较机采血小板前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机采30 min后,无偿献血者血栓弹力图K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较机采血小板前均显著升高,Angle和MA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4 d后,无偿献血者K、PDW、Angle和MA较机采血小板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采血小板对无偿献血者安全性较高,并且可一定程度上降低血凝状态,临床上值得推广与进一步研究。

  • C-反应蛋白检测在上尿路结石合并肾脏化脓性感染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曹全富;王洛夫;兰卫华;刘高磊;王端;聂志林;杨俊杰;万江华;冯庆兴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上尿路结石合并肾脏化脓性感染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21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根据病情将其分为肾脏化脓性感染患者(肾脏化脓性感染组,73例)和无肾脏化脓性感染的上尿路结石患者(对照组,137例)。分析上尿路结石合并肾脏化脓性感染患者以及无肾脏化脓性感染的上尿路结石患者的血清CRP水平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CRP在上尿路结石合并肾脏化脓性感染诊治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合并肾脏化脓性感染患者的血清CRP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诊断肾脏化脓性感染的AUC值为0.915(95% CI:0.875~0.956)。结论 CRP检测在上尿路结石合并肾脏化脓性感染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简便性,灵敏性较高,对病情发展、疗效评价和指导预后具有一定价值。

  • 利金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气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L-17、TGF-β1的影响

    作者:陈斯宁;王浩舟;李瑞祥

    目的:观察利金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气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将60例COPD稳定期肺气虚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吸入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利金方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及血清IL‐17、T G F‐β1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咳嗽、喘息、咳痰、气短、自汗、乏力证候积分均较对照组下降(P<0.05);治疗组对肺功能FEV1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清IL‐17、TGF‐β1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利金方联合噻托溴铵治疗COPD稳定期肺气虚证患者疗效显著,且能降低血清IL‐17、TGF‐β1水平,减轻COPD稳定期肺气虚证患者气道炎症及延缓气道重塑。

  • AFP、AFU及LAP对原发性肝癌联合诊断价值研究

    作者:苏建友;黄颖;鞠少卿;陈春莲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亮氨酸氨基肽酶(LAP)在原发性肝癌(PHC)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探讨3种指标联合检测在P H 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50例PHC患者为PHC组,同时随机选择2016年1月体检的42例健康人为健康对照组。利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中AFP水平,利用速率法检测AFU、LAP水平。结果 PHC患者血清AFP、AFU、LAP浓度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项指标联合检测阳性率为83.76%,较AFP、AFU、LAP单项检测及两两结合检测阳性率均高;绘制AFP、AFU、LAP的ROC曲线,计算 AUC分别为0.8493、0.7598、0.8800,有一定的准确度。结论 AFP、AFU、LAP在PHC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3项联合检测可以提高PHC诊断的阳性率、灵敏度。

  • PDCA循环健康教育对改善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锻炼依从性的作用

    作者:龚智逊;徐英;徐晶晶;方玉

    目的:分析PDC A循环健康教育对改善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锻炼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治疗的鼻咽癌放疗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选择PDCA循环健康教育,对照组选择常规健康教育,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认知、张口功能锻炼依从性以及张口困难程度。结果试验组的康复认知率(92.50%)、张口正常率(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康复认知率(60.00%)、张口正常率(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的张口困难Ⅰ级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张口困难Ⅰ级率(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放疗后与出院3个月后,试验组的张口功能锻炼依从性良好率[(85.00%)、(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张口功能锻炼依从性良好率[(55.00%)、(4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改善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锻炼依从性中,PDC A循环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康复认知水平,改善患者的张口锻炼依从性,降低张口困难的发生率,显著提高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的生活质量。

  • 58例痰浊内阻型胸痹心痛病中医治疗及护理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敏夏;崔屹;黄凤;张雅丽

    目的:观察中医治疗及护理痰浊内阻型胸痹心痛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痰浊内阻型胸痹心痛病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29例)和治疗组(29例),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中医症状积分和心电图的变化。结果经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9%(显效8例,有效14例,无效7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7%(显效13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患者的心电图和中医症状积分明显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治疗及护理可显著改善痰浊内阻型胸痹心痛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儿童急性腹腔感染的病原学和药敏结果分析

    作者:郭立明;高强;孙雪荣

    目的:探讨1~15岁儿童腹腔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情况,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因腹腔感染进行手术治疗的151例患儿,术中抽取腹腔内脓液进行细菌分离培养,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个别菌株用药敏纸片法进行药敏补充试验,结果判读均严格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制定的标准进行。结果151例急性腹腔感染患儿有140例为急性阑尾炎穿孔化脓引起的,占92.7%,另外11例中原发性腹膜炎2例,胆管脓肿2例,腹壁脓肿3例,腹部术后感染4例。术中的脓液送检标本检出病原菌142株,检出率为94.0%(142/151)。革兰阳性菌15株(10.5%),革兰阴性菌124株(87.3%),另有3株白假丝酵母菌(2.2%)。所有检出菌株中以大肠埃希菌检出率高,共81株(57.0%),铜绿假单胞菌22株(15.5%),肺炎克雷伯菌13株(9.2%)。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为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10%。铜绿假单胞菌对厄他培南为天然耐药,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为0。检出的革兰阳性菌中屎肠球菌6株(4.4%),粪肠球菌4株(2.9%),两种菌对于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及高浓度的庆大霉素和链霉素耐药率均为0。结论儿童急性腹腔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大肠埃希菌,主要是由于肠道菌群移位引起的,临床治疗需要手术与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以减少并发症和耐药菌的产生。

  • 围术期血糖管理对肺癌手术高血糖老年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张甜甜;夏广惠;刘红;丁洁芳;杨阳

    目的:探究围术期血糖管理对肺癌手术高血糖老年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入诊的58例60岁以上的高血糖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个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给予围术期血糖管理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方法,分别测定两组患者在手术后的生化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呼吸机辅助时间、患者病死人数的数据。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3%,对照组为24.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血清中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百分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以及平均住院费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死亡情况,对照组出现死亡人数1例。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血糖管理能减少肺癌手术后高血糖老年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降低病死率,减少患者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有利于患者预后向好的方向发展,较快地恢复身体健康。

  • 早期糖尿病肾病尿微量清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尿酸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小青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尿微量清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尿酸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健康对照组(N组)80例、单纯糖尿病组(D组)75例、早期糖尿病肾病(DN组)65例,检测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酐(CR)、尿素氮(BUN)、尿酸(UA)、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尿微量清蛋白(MAU)。结果 D组、DN组的FBG、TG、TC、LDL‐C、CR、BUN、UA、HbA1c水平明显高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DN组的LDL‐C、UA、HbA1c、MAU水平明显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组MAU与LDL‐C、HbA1c呈正相关(P<0.01,r分别为0.342、0.472),与TG正相关(P<0.05,r=0.345),DN组MAU与UA、HbA1c显著正相关(P<0.01,r分别为0.453,0.514),与TG、LDL‐C正相关(P<0.05,r分别为0.345、0.562)。结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测定MAU的同时联合检测HbA1c、UA对肾病的评估和预后有一定价值。

  • 《生物化学与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的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徐敏;李平明;赵娅

    《生物化学与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也是与临床紧密结合、实践性强和技能操作要求高的一门较难掌握的课程。为了更好地使这门课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与将来的职业岗位对接,该研究从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运用、教学手段的灵活实施、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以及实验设备的完善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研究。

  • 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和抗可溶性抗原抗体检测项目的方法学性能验证

    作者:李琦;王玲玲;赵立铭;郭慧娟;陈丽丽;王雅平;刘文娟;尚晓泓

    目的:建立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ds‐DNA)和抗可溶性抗原抗体(ENA)检测项目方法学性能验证的方案,确保检测方法的性能满足实验室及临床诊疗的质量要求。方法按照ISO15189相关文件的要求,对其符合率、检出限、重复性、人员比对、设备与环境等5个方面进行验证。结果5个方面的性能验证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结论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和抗可溶性抗原抗体检测项目方法学性能验证的方案能够满足ISO15189的要求,同时满足临床实验室的要求,能够为临床实验室更合理的评价和应用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 微课在临床麻醉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王群英;高进

    临床麻醉实习教学是临床麻醉教学中为重要的环节,是学生熟练掌握各种临床操作技能,并综合所学理论知识对临床实践中所遇到问题进行思考、分析的后阶段。但是实习学生由于诸多原因以及不能很好地综合评估患者病情而限制了学生的操作水平和临床处理能力的提高。而微课利用图片、动画、视频等使得麻醉操作技能教学具体化、形象化,并可通过网络上教学互动,使得学生对围术期操作及管理进行规范化学习,非常适合临床麻醉实习教学,并且以硬膜外麻醉为例来探讨微课在临床麻醉实习中的具体应用。在临床麻醉实习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微课教学的优势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又要避免其不足,力争让每一位培养的学生都成为优秀的医生。

  •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术后器械交接缺陷率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杨畅;方玉淑;袁晓华;张文敏;马红利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手术室术后器械交接效果的影响。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降低术后器械交接缺陷率为活动主题,对术后器械交接现状进行查检、分析真因、拟定对策并实施,并对活动前后术后器械交接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术后器械交接缺陷率由3.89%降至1.25%,合作科室工作满意度评分由(2.7±0.6)分提高至(3.2±0.5)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降低术后器械交接缺陷率,提高工作效率及合作科室满意度。

  • PDCA模式在病房物资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雷倩;杨杰;杨颖

    目的:探讨PDCA管理模式在病房物资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PDCA管理模式应用到病房物资管理中,制订出病房物资的使用要求和具体措施,以提高病房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使每位护理人员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结果运用PD‐CA模式管理法后,物资管理中出现的混装、找物资耗时多、清洁不彻底、物资积压、过期等问题得到明显的改观,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病房物资管理中应用PDCA模式管理法,能降低成本、大大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保障医疗护理安全,以及具有便捷、高效及持续改进的优点,具有可操作性,值得提倡和推广。

  • 手工检验项目质量控制程序分析

    作者:赵瑾;赵旭宏;胡梅;侯军林

    目的:探索没有室内质量控制及室间质量评价的手工项目,如何实现手工检测项目质量控制,为临床发出正确、可靠的报告。方法从临床实验室质量控制流程分析中这一阶段出发,把所有影响因素分为实验环境、仪器设备、试剂耗材、试验方法和实验人员5要素。其中实验环境需要对温、湿度、微粒数等外部环境和实验反应内环境进行监测和控制;仪器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校准、维护保养以及选择恰当的关键部件监测;试剂耗材则对新批次新货次进行验证、外部服务进行有效控制和恰当的保存环境;实验室必须选择适当的实验方法包括有足够的灵敏度、特异性、重复性以及合适可行的标本采集及运输保存条件,并制备完善的SOP文件;实验人员为这5要素中为重要的方面,要求所有的实验人员有责任心、经过充分的培训考核,达到不同人员之间评判标准的一致性,所有的评价标准均需要量化及细化。实现质量控制后,可选择合适的替代评估程序定期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行评价。上述5要素任何一方面做不到位都会导致检测结果不可靠。结果通过替代评估程序以及实验室CAP室间质评结果证明,上述5要素分析及控制可以实现手工项目检测结果的可靠。结论5要素分析的质量控制方法可以很好地实现临床基础检验手工检测项目的质量控制,并能及时发现和解决检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FP方案治疗阴茎癌引起放疗回忆反应性皮炎的护理1例

    作者:冉利华

    放疗回忆反应性皮炎是指应用某种药物后,引起以往放射治疗照射区域内皮肤的急性炎性反应。放疗回忆反应性皮炎多为非感染性炎症,目前主张全身或局部应用激素,同时可联合应用非甾体抗炎药或抗组胺类药物抗感染治疗,以及透明质酸或表皮生长因子促进皮肤修复。由于本病周期长、发病率低,具有皮肤炎症反应的共性,所以往往被医务人员忽略,尤其是护理人员缺乏对本病的诊断、认识和了解,本案例通过对放疗回忆反应的定义、临床表现、引起的原因、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对护理人员尤其是对从事肿瘤放化疗的护理人员提供帮助,加深对该病的认识和了解,给予正确诊断和处理。为以后的护理工作提供依据。

  •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冯晓倩;潘玉玲;康慧媛;刘改霞;李绵洋;王成彬

    嗜酸粒细胞白血病是以高嗜酸细胞为特征的克隆性的细胞遗传学异常病变。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按形态学分为3种类型:原始细胞型,幼稚细胞型和成熟细胞型。本病发病急,具有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症状:发热、乏力、贫血、皮肤紫癜,需要排除寄生虫病、过敏性疾病、结缔组织病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嗜酸粒细胞增多,结合骨髓涂片和活检以及组化检查。慢性型者常见的细胞遗传学异常有5q31~35断裂、8号三体、12p13,常见的是5号染色体q31~35区断裂,急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一般Ph染色体阴性,部分慢性患者 Ph阳性[1]。其临床表现与一般的白血病不同的是感染、出血较少,主要是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脏器导致功能障碍。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较为少见[2],青少年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更是罕见,且预后较差,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有必要提高对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认识,并进行积极有效的诊断。

  • 胆管癌血清肿瘤标志物及临床意义

    作者:赵福英(综述);余芃;邓友松;龚建平(审校)

    胆管癌系癌细胞发源自整个胆道系统的恶性肿瘤,根据其发生部位分为肝内胆管癌、肝门部胆管癌和末梢胆管癌。其中肝内胆管癌约占20%,肝门部胆管癌约占55%,末梢胆管癌约20%,剩余5%为多部位发生胆管癌[1]。根据有关研究表明,胆管癌是发病率第二高的肝胆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占胃肠道肿瘤的3%。胆管癌是一种恶性度很高的肿瘤,由于其浸润早,转移快,缺乏有效治疗措施,其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胆管癌的年发病率虽然相对较少,但近十年来,其全球发病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2]。虽然手术治疗是目前唯一可能有效的治疗方案,但是事实上只有30%~40%的患者在诊断时有手术指征。由于高复发率和性质未明确的辅助治疗,胆管癌手术的5年远期生存率只有14%~40%[3]。

检验医学与临床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