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Laboratory Medicine and Clinic 검험의학여림상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重庆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
  • 影响因子: 1.09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2-9455
  • 国内刊号: 50-1167/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78-157
  • 曾用名: 中国检验医学与临床
  • 创刊时间: 200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检验医学与临床》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徐永柱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血清腺苷脱氨酶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度的关系研究

    作者:赵冠华;郜赵伟;李自越;张惠中

    目的 探讨血清腺苷脱氨酶(ADA)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确诊的SLE住院患者(57例)的血清标本,并选取同时期体检的健康成人血清标本(57例)作为对照,检测血清标本中ADA活性并对SLE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SLE活动指数(SLEDIA)作为判断疾病活动程度的标准,将患者分为3组:缓解组(SLEDAI:0~4分),轻度活动组(SLEDIA:5~9分),中重度活动组(SLEDIA≥10分),分析SLE患者血清ADA活性与疾病活动程度的相关性.同时通过回顾性研究记录SLE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ESR)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并分析二者与患者疾病活动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SLE患者和对照组血清中的ADA活性水平均值分别为(14.58±6.50)U/L和(8.26±2.05)U/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组SLE患者血清中的ADA活性均值为(10.94±5.27)U/L,轻度活动组SLE患者血清中的ADA活性均值为(13.69±4.36)U/L,中重度活动组SLE患者血清中的ADA活性均值为(17.75±7.09)U/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DA活性水平与SLEDAI积分呈正相关(r=0.361,P=0.006).ESR、hs-CRP与SLEDAI积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 血清中ADA活性检测可作为监测SLE患者疾病活动度的重要诊断指标.

  • 不同妊娠阶段及年龄孕妇的甲状腺功能状态分析

    作者:赵志敏;刘笑春;黄和明

    目的 对比不同妊娠阶段及年龄的妊娠妇女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分析妊娠妇女进行甲状腺功能监测的合理时机,并探讨高龄妊娠妇女(>35岁)发生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的风险.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12月在产科门诊建卡的477例健康妊娠妇女为研究对象,留取其空腹静脉血,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甲状腺激素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将妊娠早期至中期按孕周分阶段,观察各阶段妊娠妇女的FT3、FT4、及TSH变化趋势.同时将孕早、中期的妊娠妇女分别按年龄分为4组,对比各年龄组妊娠妇女在孕早、中期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差异.结果 妊娠妇女甲状腺激素FT3及FT4水平自孕早期开始升高,FT4的高峰在孕周>8~12周,而FT3的升高比较持久,至孕周>16~20周达峰值.TSH则在孕早期显著下降,孕6~8周降至低值,之后持续上升至孕中期结束;高龄妊娠妇女(>35岁)在妊娠早、中期的FT3、FT4值都低于同期35岁以下妊娠妇女,呈分泌低下状态;而TSH值均高于35岁以下妊娠妇女.结论 不同妊娠阶段及年龄的妊娠妇女甲状腺功能会呈现不同的状态,妊娠妇女的甲状腺功能筛查不仅要在孕早期开展,孕中期也非常必要,尤其对高龄产妇的甲状腺功能筛查更应引起特别的重视.

  • 3种血栓风险评估表对骨科大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价值研究

    作者:谢渊;牟绍玉;张川林;王婉玲;唐永利;陈洁;张国惠

    目的 比较3种血栓风险评估表对骨科大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测价值,筛选适宜骨科大手术患者使用的血栓风险评估工具.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4年6-12月在重庆某三甲医院行骨科大手术的18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确诊下肢DVT的48例为DVT组,未发生下肢DVT的137例患者为对照组,分别采用Wells、Caprini、Autar血栓风险评估表对患者进行血栓风险评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应用ROC曲线分析和Z检验评价3种血栓风险评估表对骨科大手术人群下肢DVT的预测价值.结果 Wells、Caprini、Autar 3种血栓风险评估表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58±0.019)、(0.680±0.046)、(0.723±0.038),其中Wells评估表的AUC与另外两种评估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aprini与Auta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ells风险评估表对骨科大手术患者下肢DVT的风险预测能力高,更适合临床医生对DVT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而其余两种更适宜临床护理人员筛查应用.

  • 气道阻塞与肺癌危险性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鑫;施敏骅

    目的 探讨气道阻塞与肺癌危险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2年9月至2015年8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首诊为肺癌的393例患者为肺癌组及400例无任何部位肿瘤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吸烟史、病理类型、病灶部位(中央型和周围型)、分期.比较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和25%、50%用力肺活量时的呼吸流速(FEF25%和FEF50%)占预计值百分比.结果 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癌发生的OR值为2.18.控制吸烟因素影响后,合并COPD肺癌发生的OR值为2.09.FEV1%<60时肺癌发生的OR值为2.41,FEV1/FVC<50%时肺癌发生的OR值为2.87;控制吸烟因素影响后,FEV1%<60时肺癌发生的OR值为2.41,FEV1/FVC<50%时肺癌发生的OR值为2.88.肺癌组MMEF、FEF50%、FEF7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并COPD患者,肺癌发生的危险性明显升高.气道阻塞是除吸烟以外另一个影响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随着气道阻塞程度的加重,肺癌发生的危险性增加.

  • 高呼气末正压肺复张在机械通气脓毒症休克患者吸痰后的应用研究

    作者:谭贞;李林

    目的 分析机械通气脓毒症休克患者吸痰后采用高呼气末正压肺复张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58例机械通气脓毒症休克患者,将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压力控制通气组(PCV组)和容量控制通气组(VCV组),每组29例患者.2组患者均在吸痰后给予高呼气末正压肺复张,观察并比较VCV组和PCV组患者的呼吸指标.结果 2组患者的血压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在吸痰后肺复张前与吸痰前比较显著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CV组SpO2、MAP、HR在吸痰后改善程度优于PC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痰过程中PCV组峰值压力(Ppeak)较稳定,而VCV组在肺复张后1 min Ppeak达到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CV组和PCV 组在吸痰后肺复张前动态肺顺应性(Cdyn)下降并降至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CV组Cdyn在吸痰后改善程度优于PC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脓毒症休克患者吸痰后采用高呼气末正压肺复张能有效地改善肺泡萎陷及肺容积下降,并可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呼吸力学指标.

  • 鼻罩与面罩连接NIPPV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

    作者:周学群;傅铁军;姜婷

    目的 探讨鼻罩与面罩连接无创正压双水平机械通气(NIPPV)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该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AECOPD患者50例,随机分组为面罩组和鼻罩组,每组25例,面罩组采用经口鼻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鼻罩组采用经鼻罩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动脉血气变化、不良反应、电解质紊乱、代谢性碱中毒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对比,鼻罩组和面罩组治疗后pH明显上升,PaO2明显上升,PaCO2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PaO2和PaCO2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a+水平明显上升,K+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面罩组治疗后Na+高于鼻罩组,K+低于鼻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代谢性碱中毒发生率明显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面罩组治疗后代谢性碱中毒发生率(80.0%)高于鼻罩组(4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面罩组(40.0%)对比,鼻罩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0%)明显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罩和面罩均能够有效地改善AECOPD患者的血气情况和通气情况,但面罩更容易发生酸碱度失衡和代谢碱中毒,经鼻罩不良反应更少,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

  • 血清Periostin、VEGF、ET-1水平检测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病情评估的临床价值研究

    作者:丁强;刁奇志;杨怀宇

    目的 探讨血清骨膜蛋白(Periost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6月在重庆煤炭职业病医院心血管科住院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40例.根据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Periostin、VEGF、ET-1,探讨Periostin、VEGF、ET-1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的增加,Periostin、VEGF、ET-1水平不断上升.140例患者中死亡17例,Periostin(P=0.024)、VEGF(P=0.030)、ET-1(P=0.024)、原发性高血压史(P=0.030)、糖尿病病史(P=0.015)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eriostin、VEGF、ET-1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风险因素.

  • 乳酸清除率联合剩余碱评估失血性低血容量休克患者预后的价值分析

    作者:黄四云;丘文凤;罗伟文

    目的 探讨联合监测乳酸清除率与剩余碱(BE)对失血性低血容量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失血性低血容量休克患者115例,记录患者预后、入院时血乳酸、BE、APACHEⅡ评分、治疗后6 h的血乳酸、BE及乳酸清除率.按照预后分为存活组94例和死亡组21例;按照患者乳酸清除率水平(以10%为界)分为高清除率组92例,低清除率组23例;按照BE水平(以-8 mmol/L为界),分为高BE组96例,低BE组19例.比较各组参数间的不同.结果 存活组患者入院时乳酸、APACHEⅡ评分及治疗6 h后的乳酸均明显低于死亡组,而BE及治疗6 h后的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死亡组;高清除率组入院时APACHEⅡ评分、病死率明显低于低清除率组,而BE则明显高于后者;高BE组入院时APACHEⅡ评分、病死率低于低BE组,而乳酸清除率高于低BE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率与BE、治疗6 h后的乳酸清除率呈负相关(r分别为-0.765、-0.705,P<0.05),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652,P<0.05).结论 乳酸清除率联合BE检测对评估失血性低血容量休克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 深部酵母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熊志刚;曹文;陈中举;孙自镛

    目的 了解深部酵母菌的感染分布特征及对常见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和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同济医院2010-2015年临床分离的764株深部感染的酵母菌,研究不同酵母菌菌种感染部位的分布规律,并使用酵母菌药敏试验试剂盒ATB-fungus 3检测764株酵母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764株酵母菌中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47.0%.764株酵母菌主要分离自血液标本184株(24.1%),腹水标本151株(19.8%)和纤支镜冲洗液标本146株(19.1%);764株酵母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和伏立康唑的敏感率分别为91.3%、73.4%、96.6%、97.7%和95.4%;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和新型隐球菌对5种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10%.结论 深部感染酵母菌中白色念珠菌的分离率高.酵母菌对氟康唑、伏立康唑、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的敏感率较高,对伊曲康唑的敏感率较低.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和新型隐球菌对3种唑类抗真菌药物较为敏感.

  • Livin基因对口腔鳞癌细胞TCA8113增殖及凋亡调控作用的研究

    作者:陈雁南;胡渝;龚媛媛

    目的 研究Livin基因在口腔鳞癌细胞TCA8113凋亡和增殖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建立高表达的Livin基因、RNA的干扰载体和脂质体转染的TCA8113细胞,采用Western blot和荧光定量PCR进行转染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的验证.细胞经Annexin V/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凋亡;四甲基偶氮唑蓝(MTT)分析转染后细胞增殖.结果 细胞转染pcDNA3.1-Livin后高表达,而pSuper-shLivin转染后Livin基因被有效沉默.MTT增殖检测结果表明,高表达的Livin基因能促进TCA8113细胞增殖,而沉默的Livin基因能抑制细胞的增殖.细胞凋亡检测结果表明,高表达的Livin基因能抑制细胞凋亡,而沉默的Livin基因促进细胞凋亡.转染细胞时与顺铂同时使用后发现沉默的Livin基因能增强顺铂诱导细胞凋亡的能力.结论 本研究证实,Livin基因的高表达和沉默能有效调控口腔鳞癌细胞TCA8113系的凋亡和增殖.顺铂与沉默的LIVIN基因联合使用后,诱导细胞凋亡的能力显著增强.

  • 颈椎术后患者舒适状况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作者:王璇;胡辉;刘惠玲

    目的 研究颈椎术后患者的舒适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89例颈椎手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人口学资料问卷和简化舒适状况量表(中文版)两部分进行调查,分析颈椎术后患者的舒适状况,比较不同人口学资料患者的舒适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得到有效问卷89份,颈椎术后患者整体舒适平均得分(74.25±6.29),属于中度舒适.生理维度得分低(2.04±0.62),其次为社会维度(2.40±0.73)和心理精神维度(2.45±0.67),环境得分高(2.89±0.37).不同性别的患者在舒适度方面差异不大,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及医疗付费方式的患者在舒适度方面存在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椎术后患者的舒适状况仍有待进一步改善,应认真评估和分析患者的不舒适因素,预见性的采用相应护理措施减轻患者生理不适,较强健康宣教及有效沟通,改善患者的舒适状况.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游离线粒体DNA拷贝数定量分析及临床意义

    作者:周双艳;杜建明;杜怡清;赵克斌;杨泽华

    目的 探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后血浆游离线粒体DNA拷贝数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集50例健康体检者血浆标本为对照组,50例AMI患者为AMI组,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其循环游离线粒体DNA拷贝数.结果 对照组血浆游离线粒体DNA拷贝数为4×104(2.5×104,9.5×104)copies/mL;AMI组血浆游离线粒体DNA拷贝数为2.2×105(4.9×105,0.8×105) copies/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患者血浆游离线粒体DNA拷贝数升高,血浆游离线粒体DNA拷贝数检测可能成为辅助诊断心肌梗死的生物学标志.

  •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液外泌体中miRNA的表达谱分析研究

    作者:罗艳;胡桂英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液外泌体中miRNA的表达谱.方法 采用miRNA芯片技术,分别检测8例健康受试者(对照组)、8例2型糖尿病(T2D)患者(T2D组)、8例2型DN患者(DN组)的尿液来分析期内外泌体的miRNA的表达谱.并用实时定量荧光PCR进行验证;挑选表达差异大的miRNA与微量蛋白尿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DN组与对照组、T2D患者比较,存在16个miRNA表达异常(大于2倍),其中14个miRNA(miR-320c、miR-6068、miR-1234-5p、miR-6133、miR-4270、miR-4739、miR-371b-5p、miR-638、miR-572、miR-1227-5p、miR-6126、miR-1915-5p、miR-4778-5P和miR-2861)表达上调,而2个miRNA(miR-30d-5p和miR-30e-5p)表达下调.miRNA miR-320c和miR-6068在DN组尿液外泌体中表达多.尿液外泌体miR-320c表达上调与肾小球滤过率预计值的增加呈负相关(筛选序列:R2=0.23,P=0.11;确认序列:R2 =0.61,P=0.004).DN组尿液外泌体miR-320c的水平与肾小球滤过率预计值在筛选队列和确认队列中都没有显著相关性(筛选队列:R2=0.08,P=0.55;确认队列:R2=0.01,P=0.87),但与尿清蛋白肌酐比值成显著正相关(R2筛选队列:R2=0.69,P=0.02;确认队列:R2=0.94,P=0.005).结论 DN组与T2D组尿液外泌体中miRNA水平有差异,表达异常的miR-320c可能通过靶蛋白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对转化生长因子(TGF)-β信号转导通路产生影响,miR-320c有望作为DN的一种新候选标志物,用于在今后研究中评估疾病进展.

  • 乙肝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外周血细胞计数与脾内静脉血细胞计数的对比分析

    作者:华江;严志涵

    目的 对比分析乙肝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外周血细胞计数与脾内静脉血细胞计数.方法 选择2013年7月至2016年2月接受脾切除术的36例乙肝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手术过程中抽取患者脾门、脾上极及脾下极部位的脾内静脉血,将其血细胞计数对比手术前外周血细胞计数.结果 脾内血细胞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计数与外周血细胞相比升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脾门、脾上极及脾下极部位的WBC、RBC计数相比,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脾门、脾上极及脾下极部位的PLT计数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外周血细胞与脾内血细胞之间的RBC、WBC计数无相关性(P>0.05);外周血细胞与脾内血细胞的PLT计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 乙肝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外周血WBC、PLT计数与脾内静脉血细胞计数降低相关,且外周血细胞与脾内血细胞的PLT计数具有相关性,具有临床实践意义.

  • 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胆碱酯酶比值评估危重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

    作者:宋熔;牛芳;晁列艳;任航旗;王红丽

    目的 探讨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血清胆碱酯酶(CHE)浓度比值对评估危重患者病情及预后的价值.方法 对150例ICU危重患者在入院24 h内进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APACHEⅡ)评分,测定NT-proBNP 及CHE浓度,计算NT-proBNP/CHE,并采集年龄、性别、既往病史、ICU入住时间、是否为脓毒症、预后等基本资料.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分析APACHEⅡ评分、NT-proBNP/CHE与病情及预后关系.结果 死亡组APACHEⅡ评分、NT-proBNP,NT-proBNP/CHE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T-proBNP,NT-proBNP/CHE与APACHEⅡ评分具有相关性(r=0.186,P<0.05;r=0.181,P<0.05);单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危重患者病死率与患者高血压病史、ICU入住时间、APACHEHⅡ评分、NT-proBNP水平、NT-proBNP/CHE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APACHEⅡ评分、NT-proBNP/CHE是影响为危患者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是0.709、0.801.结论 危重患者NT-proBNP/CHE比值可以作为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方面的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ERCC1基因多态性和蛋白表达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TP化疗疗效关系的研究

    作者:徐向勇;许平;王旭;王清

    目的 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ERCC1基因多态性与表达情况与多西他赛+顺铂(TP)化疗方案疗效关系.方法 分别用测序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ERCC1基因C8092A位点和C118T位点基因型,同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RCC1基因在肿瘤组织中表达情况,并分析与TP的化疗疗效关系.结果 ERCC1的两个位点的基因型多态性均与顺铂疗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个位点组合分析,同为CC基因型患者疗效的有效率高于非同为CC基因型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两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无进展生存期(PFS)关系,C8092A位点的CC、CA+AA基因型的中位PFS分别为4.9月、4.3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118T的CC、CT+TT基因型的中位PFS分别为4.4月、4.6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ERCC1表达阴性患者中TP疗效总有效率(48.6%)显著高于阳性患者(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C1阴性患者中位PFS(5.0月)显著高于阳性患者(3.8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RCC1基因C8092A和C118T基因多态性TP疗效之间无显著性关系,C8092A位点CC基因型的患者有较长的PFS;ERCC1的表达情况可以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TP化疗方案的预后因素之一.

  • Afinion AS100分析仪检测尿微量清蛋白、肌酐及其比值的准确性分析

    作者:周海成;杨阳;孙国华;唐旖阳;邢倩;巴颖;杜建玲

    目的 探讨Afinion AS100分析仪测定尿微量清蛋白(MA)、肌酐(Cre)和MA/Cre比值(ACR)的准确性.方法 应用Afinion AS100分析仪即时检测法测定102例尿蛋白定性(-)~(+)的患者清晨空腹尿MA、Cre和ACR,同步应用中心实验室BNⅡ全自动蛋白分析仪测定尿MA和Hitachi 7600-11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尿Cre,计算ACR值.比较两种方法的相关性.结果 Afinion AS100分析仪测定结果有17例ACR无具体数值,其中15例ACR<30 mg/g,不影响蛋白尿程度判断.其余85例,两种方法测定尿MA、Cre和ACR的数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A、Cre和ACR的线性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r)分别为:Y=0.944X+3.879,r=0.982;Y=0.960X-0.188,r=0.963;Y=1.196X+2.011,r=0.984.以BNⅡ和Hitachi 7600-110全自动分析仪测试结果为评估标准,Afinion AS100分析仪对蛋白尿程度评估一致性的概率为92.2%.结论 Afinion AS100分析仪可准确测定尿蛋白定性(-)~(+)患者的尿MA、Cre和ACR,评估蛋白尿程度.

  • 血清外泌体来源的miRNA-122对肝癌诊断的研究

    作者:张云;庹敏;刘胜武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HCC)患者血清中外泌体来源的miRNA-122的表达水平,以评价其在肝癌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外泌体提取试剂盒分离纯化HCC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血清中外泌体,通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Hsp70,CD63和Alix外泌体标记蛋白分子,透射电镜鉴定血清外泌体形态;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技术检测82例HCC患者和79例健康体检者中miRNA-122的水平;以外泌体miRNA-122水平鉴别HCC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诊断效能.结果 Western blot显示出血清外泌体Hsp70,CD63和Alix等标记分子的表达,透射电镜鉴定外泌体形态符合一般外泌体特征;qRT-PCR结果表明,HCC组中的miRNA-122[log10(0.62±0.89)]较健康对照组[log10(-0.78±0.77)]血清外泌体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清外泌体来源的miRNA-122诊断肝癌的敏感度为81.93%、特异度为82.05%,曲线下面积为0.89(95%CI:0.84~0.94).结论 血清外泌体来源的miRNA-122可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用于原发性肝癌的早期临床诊断.

  • 术前C-反应蛋白和鳞癌相关抗原检测对结肠鳞状细胞癌疾病预后意义研究

    作者:欧阳娟;黄骥;阳军

    目的 探讨结肠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前C-反应蛋白(CRP)和鳞癌相关抗原(SCC-Ag)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及其对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 研究纳入2008-2013年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结肠鳞状细胞癌患者124例,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联合检查CRP和SCC-Ag对疾病预后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数据统计采用非参检验和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在CRP≥4.5 mg/L和SCC-Ag≥1.4 ng/mL时与患者淋巴结转移(LNM)、淋巴结外转移(ENE)、肠系膜淋巴结转移、肿瘤病理学状态和疾病特异性生存期(DSS)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矫正吸烟史、肿瘤状态、肿瘤细胞分化和淋巴结状态后,术前CRP和SCC-Ag水平显著影响结肠鳞状细胞癌患者DSS(P=0.033,HR=3.390,95%CI:1.104~10.411).结论 联合检测术前CRP和SCC-Ag可以作为结肠鳞状细胞癌患者LNM、肿瘤晚期和DSS的独立预后因素.

  • 中耳炎患者胆脂瘤中转化生长因子α的表达水平的临床意义

    作者:沈景秋;许昱

    目的 评估中耳炎患者胆脂瘤内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的水平,探讨其对上皮细胞增生潜在的影响机制.方法 分别取胆脂瘤上皮(22例)、正常外耳道组织标本(10例),将其作成石蜡切片,根据免疫组织化学法(S-P)对两类标本进行染色处理,观察TGF-α的表达水平;借助彩色图文系统定量分析所得的染色结果.结果 TGF-α表达在胞浆内呈阳性,在胆脂瘤上皮组织内则可见中等/强阳性两种反应;由基底层到角质层,32例标本的染色程度明显增强;皮下结缔组织内观察到少量的阳性细胞,多以纤维、巨噬细胞为主;表层内外耳道皮肤组织可见大量的阳性表达:其中有8 例标本处于弱阳性;10 例肉芽组织中,均发现分散的阳性细胞,且血管内皮细胞检测为中等阳性.TGF-α积分吸光度在胆脂瘤上皮检测值为(2.431±0.585),正常外耳道表皮检测为(1.463±0.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脂瘤组织内,TGF-α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推测可调节甚至诱发胆脂瘤上皮的增生.

  • 分期介入治疗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及随访效果观察

    作者:孙雨华;耿晓坤;张正海;张海滨;甘舜进;张立新

    目的 探讨分期介入治疗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及随访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在该院就诊的78例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两组患者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颈动脉支架术(CAS),观察组患者行分期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同期介入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以及随访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4%,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9.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10.3%,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进行长期随访发现,观察组患者支架内狭窄、血管闭塞、心肌梗死以及脑梗死的发生率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比较术前术后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患者,分期先行 PCI术后再行CAS术治疗不仅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且同时长期随访效果好,安全可靠,是临床上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 袋鼠式护理干预对足月新生儿操作性疼痛缓解效果分析

    作者:刘攀兰

    目的 分析袋鼠式护理干预对足月新生儿操作性疼痛缓解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30例足月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完全随机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其中观察组患儿行动、静脉穿刺时及穿刺后均采用袋鼠式护理干预模式,而对照组患儿则仅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采用新生儿疼痛评价量表(NIPS)对两组患儿的疼痛程度进行对比分析,记录其啼哭情况,并比较两组患儿的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等临床生理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疼痛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3个时间段NIPS的评分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时和穿刺后的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其血氧饱和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哭闹时间[(44.52±16.82)min]明显短于对照组[(53.24±17.6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袋鼠式护理模式对新生儿的操作性疼痛具有显著的缓解作用,对于生理稳定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并且操作经济、适用、简便.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5例的临床分析

    作者:苗巧;汪晶;蒋曲;邓雪梅;刘香君;张红宾

    目的 回顾性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疗效.方法 收集2009年3月至2015年8月该院行allo-HSCT的 25例ALL患者,其中费城染色体阳性(Ph+)ALL 7例,Ph-ALL 18例;移植前处于第一次完全缓解(CR1)21例,第二次完全缓解(CR2)2例,第二次复发部分缓解(PR)1例,未缓解(UR)1例.其中同胞全相合7例,无关供者全相合3例,亲缘单倍体15例;2例骨髓移植(BMT)+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23例PBSCT.预处理方案:以白消安/环磷酰胺(Bu/Cy)为主16例,全身照射(TBI)/Cy者8例,氟达拉滨(Flu)/Bu者1例.常规采用环孢菌素A(CsA)、吗替麦考酚酯(MMF)、短程甲氨蝶呤(MTX)+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结果 移植后25例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中位随访时间为12月.随访结束有14例无病生存8.5~45.0月,1例移植后复发2次,目前仍在继续随访中;总生存率为60%;有10例(40%)死于aGVHD、感染、移植相关的血栓性微血管病等相关并发症及疾病复发;非复发病死率为24%.结论 allo-HSCT是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有效方法,但需进一步探索避免移植后复发及严重并发症的方案.

  • Rab29对甲状旁腺激素受体胞内转运的调控作用研究

    作者:徐诚;范磊;许诺;肖金淮;袁同洲

    目的 研究Rab29在细胞内的分布以及对甲状旁腺激素受体(PTHR)胞内转运的调控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Rab29在细胞内的分布;细胞内分别转染野生型Rab29和Rab29两种突变型,免疫荧光技术观察3种Rab29在细胞内的分布;细胞内共转染PTHR和Rab29,免疫荧光技术处理后,在电镜下观察Rab29 调控PTHR的胞内分布;半衰期实验检测细胞Rab29基因敲减后PTHR的稳定性.结果 Rab29定位于反式高尔基体,Rab29突变型的细胞内定位均由野生型的核周聚集变为细胞内弥散状,Rab29的缺陷导致了PTHR的逆膜转运受损和稳定性下降.结论 定位于反式高尔基体的Rab29是逆膜转运通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PTHR的胞内转运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 FSTL1相关ncRNAs的生物信息学预测及与AMI发病机制的研究

    作者:刘长召;王玲;陈文江

    目的 探讨血清卵泡抑素样蛋白1(FSTL1)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关系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纳入AMI患者80例作为试验组(AMI组),以冠状动脉造影(CAG)阴性的住院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采取静脉血进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FSTL1表达,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其可能的非编码RNA[如微小RNA(miRNAs)、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和环状RNA(circRNAs)等]及其功能,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进行初步验证.结果 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血浆FSTL1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发现,FSTL1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8(95%CI:0.96~0.99,P<0.05);生物信息学研究发现FSTL1发现主要与miR-200家族(hsa-miR-200b-3p、hsa-miR-200c-3p和hsa-miR-429)有关,与CTD-2630F21.1、CTB-92J24.2、RP11-473I1.10、C11orf95和XIST等lncRNAs有关,与C2orf29-hsa-circ-000665、MYO9B-hsa-circ-001731和SMAD2-hsa-circ-000030等circRNAs有关;GO、KEGG和PANTHER预测发现主要与MAPK、PI3K-Akt、TGF-beta 、Oxidative stress response、Inflammation mediated by chemokine and cytokine和Apoptosis 信号通路等有关.血浆hsa-miR-200b-3p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与FSTL1呈负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665 7,P<0.05).结论 FSTL1可能与AMI发病有关,并可作为心肌损伤的生物标志物,可能通过hsa-miR-200b-3p介导调控参与炎性反应、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等方式参与AMI过程.

  • 基因芯片技术在检测痰涂阳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应用效果

    作者:陈林;沈静;朱大冕;王晓英

    目的 探讨基因芯片技术在结核病耐多药快速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重庆市五个区县1 030例涂阳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同时进行罗氏培养和基因芯片检测异烟肼、利福平耐药性,培养后的菌株用比例法药敏试验检测异烟肼、利福平的耐药性.以比例法药敏试验为判断标准,对基因芯片的检测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对同时有两种耐药性检测结果的958例患者进行了统计学分析,基因芯片对异烟肼检测结果和比例法药敏试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率94.1%,灵敏度80.2%,特异度95.9%,阳性预测值71.8%,阴性预测值97.4%,Kappa值为0.724.基因芯片对利福平检测结果和比例法药敏试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率96.3%,灵敏度86.4%,特异度97.5%,阳性预测值80.9%,阴性预测值98.3%,Kappa值为0.815.此外,基因芯片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结核病检测结果和比例法药敏试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率96.9%,灵敏度78.3%,特异度98.3%,阳性预测值78.3%,阴性预测值98.3%,Kappa值为0.766.结论 基因芯片技术可用于耐多药结核病早期快速筛查和诊断,以弥补传统药敏试验的不足,但该方法对检测环境要求较高,需对操作人员严格培训.

  • 单胎和双胎妊娠女性盆底肌形态特征的三维盆底超声观察比较

    作者:吴海燕;尹慧;向双;张伟;龚心德;熊淑媛;王莹利;李文红

    目的 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查评估比较单胎和双胎妊娠女性盆底肌形态特征.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60例未经产的妊娠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单胎妊娠女性34例,双胎妊娠女性26例.在第27~37孕周对所有孕妇进行三维超声检查,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静息状态、Valsalva动作、盆底肌收缩3种状态下的三维超声评估,分别测量矢状径、冠状径和肛提肌裂孔面积,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静息状态、Valsalva动作以及盆底肌收缩3种状态下,单胎妊娠女性的矢状径平均值分别为(5.2±0.8)、(5.7±0.5)、(4.5±0.7)cm,分别与双胎妊娠女性3种状态下对应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状态下,单胎妊娠女性冠状径平均值分别为(2.6±0.3)、(4.1±0.5)、(2.2±0.5)cm,其中静息状态和盆底肌收缩过程中,单胎妊娠和双胎妊娠女性冠状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3种状态下,单胎妊娠和双胎妊娠女性肛提肌裂孔面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胎妊娠和双胎妊娠女性三维盆底超声呈现明显差异,双胎妊娠女性在过程中骨盆托经历了较大的改变.

  • 早期肺表面活性物质微创给药在早产儿肺透明膜病预防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新建;闫向真;韩艳梅;冉说;梁红彦

    目的 探究早期肺表面活性物质(PS)微创给药在早产儿肺透明膜病预防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出生的126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预防组各63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机械通气,预防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微创给药的方式应用PS,比较两组患儿肺透明膜病发生率及7 d内病死率,治疗前、治疗后24 h血气分析相关指标变化情况,机械通气时间、总吸氧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预防组肺透明膜病发生率及7 d内病死率分别为11.11%和6.3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3.97%和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两组PaCO2水平显著降低,PaO2和pH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组住院时间、吸氧时间、通气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PS微创给药可显著降低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发生率及7 d病死率,预防作用显著,具有临床价值.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脂、尿酸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相关性研究

    作者:孟广斌

    目的 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脂、尿酸(UA)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在心内科治疗的208例的冠心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n=100)和冠心病组(n=108);根据造影结果,冠心病组中35例属单支病变(第1组),36例属双支病变(第2组),37例属三支病变(第3组).分析不同组间血清Hcy、血脂、UA水平的差异以及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患者血清Hcy 为(9.78±4.45)μmol/L、UA为(340.53±80.01)μmol/L,胆固醇(TC)为(3.87±0.66)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为(2.11±0.68)mmol/L;冠心病组Hcy为(20.88±7.76)μmol/L,UA为(442.21±127.65)μmol/L、TC为(5.74±1.11)mmol/L,LDL-C为(2.65±0.65)mmol/L,冠心病组4个指标均高于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三酰甘油(TG)[(1.55±0.89)mmol/L]低于冠心病组TG[(1.77±1.30)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患者第1组、第2组、第3组的UA分别为(360.59±70.67)、(420.04±116.66)、(521.03±103.11)μmol/L;Hcy分别为(14.48±3.66)、(21.33±7.89)、(27.16±11.82)μmol/L;TC分别为(3.89±2.34)、(5.03±1.00)、(4.44±0.96)mmol/L;LDL-C分别为(3.47±0.89)、(2.77±0.95)、(2.53±0.60)mmol/L;TG分别为(2.01±0.67)、(1.86±1.54)、(1.74±1.11)mmol/L.3组间血清Hcy和U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指标3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Hcy、UA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一致,和冠心病发病相关,同时血脂中LDL-C、TC、TG与心血管疾病发病密切相关.

  • 超声心腔内强回声在胎儿心脏异常诊断中价值的探讨

    作者:袁媛;潘宜彩

    目的 探讨超声心腔内强回声在胎儿心脏异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2010年4月至2015年4月于该院进行产前超声筛查发现心腔内强回声灶胎儿的孕妇,共1 657例.根据心腔内强回声灶位置的不同将其分为左心室组,右心室组和双心室组.比较3组胎儿出现心脏异常胎儿数以及心脏超声检查情况.结果 左心室组胎儿1 498例,占胎儿总数90.40%;右心室胎儿26例,占胎儿总数1.57%;双心室组胎儿133例,占胎儿总数8.03%.左心室组胎儿心脏异常者76例(5.07%),右心室组胎儿心脏异常者4例(15.38%),双心室组胎儿心脏异常者3例(2.26%).右心室组心脏异常胎儿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左心室组和双心室组胎儿心脏异常胎儿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胎儿中,心脏异常胎儿回声灶直径小于2 mm的检出率分别为4.49%、1.32%、5.88%;心脏异常胎儿回声灶直径为2~2.5 mm的检出率为4.87%、2.08%、20.00%;心脏异常胎儿回声灶直径大于2.5 mm的检出率为46.67%、11.1%、50.00%.3组胎儿中,回声灶直径<2 mm心脏异常胎儿检出率明显低于回声灶直径大于2.5 mm胎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声灶直径2~2.5 mm心脏异常胎儿检出率显著低于回声灶直径大于2.5 mm心脏异常胎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组胎儿中为常见的心脏异常病症为室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以及其他心脏病症合并异常.双心室组3例胎儿主要为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和1例其他心脏病症合并异常.右心室组胎儿出现2例室间隔缺损,永存左上腔静脉畸形与心内膜垫缺损各1例.结论 心腔内强回声灶对胎儿心脏的筛查结果主要体现在右心室强回声灶方面,胎儿右心室出现强回声灶极易引发心脏异常,此外,回声灶直径过大也容易导致胎儿心脏异常.

  • 联合检测血清PGR、HIF-1α和CEA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冷雪梅;李元宽

    目的 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比值(PGR)、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癌胚抗原 (CEA)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单独或联合检测在胃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抽取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在该院收治的100例胃癌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体检的10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分别抽取两组对象的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PGR和HIF-1α,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CEA的表达水平.结果 观察组PG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IF-1α及CE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R和HIF-1α诊断胃癌的灵敏度较高,两者均显著高于CE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和CEA诊断特异度较高,均明显高于PG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的诊断准确度高于PGR和CEA,但各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GR、CEA和HIF-1α 3项标志物联合检测的灵敏度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GR、CEA和HIF-1α 3项标志物联合检测的特异度高,其明显高于PGR+CEA、HIF-1α+PG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CEA+HIF-1α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GR、CEA和HIF-1α 3项标志物联合检测的准确度高,与各组合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PGR、HIF-1α和CEA具有高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的特点,能有效提高胃癌的诊断效率,有助于胃癌的筛查和早期诊断.

  • 椎弓根固定联合脱钙骨基质复合自体骨植骨融合对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近远期疗效观察

    作者:肖运祥;陈海丹;刘杨;程云忠

    目的 观察椎弓根固定联合脱钙骨基质复合自体骨植骨融合对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近远期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椎弓根固定方式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脱钙骨基质复合自体骨植骨融合方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胸腰椎功能障碍程度、脊柱后凸畸形矫正、伤椎前缘及中部高度比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1个月、6个月、1年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日本骨科协会胸腰椎治疗评估表(JO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1年Cobb角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1年伤椎前缘及中部高度比均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5.71%)低于对照组(14.29%)(P<0.05).结论 椎弓根固定联合脱钙骨基质复合自体骨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可提高近远期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双重胃管固定法在普外科患者胃管护理中的应用和效果观察

    作者:赖云青;张玉娟

    目的 研究双重胃管固定法在普外科患者中的应用及其护理策略.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该院普外科留置胃管患者14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71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固定胃管,观察组患者则行双重胃管固定法给予固定,对比两组非计划拔管率、胃管留置时间、胃管移位情况、患者舒适度以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非计划拔管率、胃管留置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管无移位患者所占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移位人数以及脱出患者所占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舒适以及中度舒适患者所占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不舒适患者所占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100.00%(71/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92%(6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重胃管固定法应用于普外科患者胃管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

  • 音乐放松想象训练对IVF-ET取卵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

    作者:李元华;唐婷;邓丽;龙玲;李敏

    目的 探讨音乐放松想象训练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治疗行取卵术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64例非全麻取卵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82例与对照组82例.干预组患者于术前2 d行音乐放松想象训练指导及练习,于手术当日术前30 min进行音乐放松想象训练干预至手术结束;对照组患者于术前30 min肌肉注射盐酸哌替啶镇痛;分别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心率、血压、焦虑指数、疼痛指数、术后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 干预组患者术后的焦虑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术中心率、平均动脉压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疼痛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无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对IVF-ET助孕治疗行取卵术患者采用音乐放松想象训练可以分散患者注意力,减轻紧张焦虑情绪,稳定生命体征,且无术后不良反应,适合在临床上广泛采用.

  • 评估3种标本及标本类型对PIVKA-Ⅱ检测的影响

    作者:朱毅;裴锋

    目的 评估溶血、脂血、黄疸及标本类型对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检测的影响,以及比较血浆和血清标本对PIVKA-Ⅱ检测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收集2015年3-6月健康体检人群血液标本65例,分别加入溶血性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总胆红素,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原始标本以及加入干扰物标本的PIVKA-Ⅱ浓度.同时收集肝癌患者分离胶促凝标本及与之对应的EDTA抗凝标本80例,检测PIVKA-Ⅱ浓度,进行比较.结果 健康体检人群血清PIVKA-Ⅱ浓度为(22.5±0.8)U/L,溶血、脂血、黄疸血标本血清对PIVKA-Ⅱ浓度的影响度均小于5%.肝癌患者分离胶促凝管标本(血清)与对应的EDTA抗凝管标本(血浆)中PIVKA-Ⅱ浓度分别为(473.33±218.0)U/L、(487.25±222.2)U/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4).结论 溶血、脂血、黄疸对PIVKA-Ⅱ的检测尚无显著影响,血清标本与血浆标本的PIVKA-Ⅱ检测无差异,临床上测定PIVKA-Ⅱ可选取血清或血浆标本.

  • MMP-14和Ezrin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分析

    作者:陈晓燕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4(MMP-14)和膜细胞骨架连接蛋白Ezrin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于该院接受治疗的9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其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同时收集30例健康子宫内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MMP-14和Ezrin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与年龄、分化程度、TNM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转移的关系,评估临床意义.结果 MPP-14在健康子宫内膜组织、癌旁组织和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3.3%、38.9%、85.6%,Ezrin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0.0%、43.3%、90.0%.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PP-14和Ezrin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组织和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而健康组织和癌旁组织MPP-14、Ezrin表达阳性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7).MPP-14在分化程度低、Ⅲ+Ⅳ期、肌层浸润深度大于1/2及有淋巴转移患者中阳性率更高(P<0.05),而其表达情况与年龄无关(P>0.05).Ezrin在Ⅲ+Ⅳ期、肌层浸润深度大于1/2及有淋巴转移患者中阳性率更高(P<0.05),而其表达与年龄、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 MMP-14和Ezrin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阳性率高,且其表达阳性率随着肿瘤的生长、发展、转移而升高,能够作为子宫内膜癌预后指标.

  • 初治肺结核患者实施延伸护理提高化疗依从性及效果观察

    作者:杨平;蹇泽英;赵毅;朱洁

    目的 探讨延伸护理对初治肺结核患者化疗依从性及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住院初治肺结核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住院初治肺结核11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出院时给予常规指导,门诊建卡,在门诊医生处接受常规门诊;观察组除在门诊处接受常规诊疗外,还接受系统出院后延伸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化疗依从性,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每组患者出院以后观察1年,观察组每例患者实施随访(家庭访视、电话回访、短信等)18~36次,1年后观察组口服化疗药物依从性好所占比例为95.83%,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护理满意度为98.33%,高于对照组的83.64%、82.73%、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延伸护理应用于初治肺结核患者中,能够改变患者对初治肺结核的认知,强化患者对化疗依从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有效提高治疗水平,同时也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 妊娠期糖尿病葡萄糖耐量试验与妊娠结局及孕前BMI的关系

    作者:吴珮毓;姜莉莉;林川

    目的 探讨血糖控制满意的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与妊娠结局及孕前体质量指数(BMI)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确诊的GDM孕妇120例作为研究组,血糖均控制满意.其中OGTT 3个时点血糖(空腹血糖,服用葡萄糖后1 h、2 h血糖)任何1个时点异常者为Ⅰ组,共46例;OGTT任意2个时点血糖异常者为Ⅱ组,共44例;OGTT 3个时点血糖均异常者为Ⅲ组,共30例.选取同期健康孕妇120例为对照组.对各组BMI、妊娠期高血压率、剖宫产率、新生儿低血糖率、巨大儿率及入住新生儿病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组孕前BMI[(21.88±2.91)kg/m2]、剖宫产率(45.0%)、巨大儿率(19.2%)、入住新生儿病房率(18.3%)与对照组[(21.21±1.96)kg/m2、30.0%、5.0%、8.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BMI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Ⅲ组妊娠期高血压率和入住新生儿病房率均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DM孕妇其孕前BMI较健康孕妇高,妊娠结局较健康孕妇组差.孕前BMI越高,OGTT血糖异常时点数目越多,GDM孕妇妊娠结局越差.临床上应对该类患者提高警惕,需注意和预防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以改善母婴结局.

  •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抑郁症合并帕金森病患者的影响分析

    作者:徐兴红;刘兴高;魏晓云

    目的 探究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11月该院收治的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综合性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HAMD评分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HAMD评分均显著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患者行综合性护理,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优化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医学实践过程中予以推广运用.

  • 超早期与早期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比较

    作者:周业

    目的 比较超早期与早期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HI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发病至手术时间分为超早期组(≤6 h,n=50)和早期组(6~24 h,n=50).采用美国国立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术后,比较疗效相关指标(主要包括术后再出血率、病死率、GOS评分优良率),NIHSS评分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与早期组相比,超早期组患者病死率较低(16.0% vs.4.0%),GOS评分优良率升高(68.0% vs.90.0%),差异均有统计学(P<0.05),而再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0% vs.8.0%,P>0.05).与早期组相比,超早期组患者NIHSS评分降低[(16.5±3.6)分) vs.(10.1±2.8)分],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炎性因子水平降低[(51.9±4.5)g/L vs.(40.2±3.6) g/L,(30.5±4.2)ng/L vs.(18.2±3.1)ng/L,(10.3±2.0 mg/L) vs.(7.5±1.7)mg/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早期手术在HICH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提高疗效,改善神经功能,减轻炎性反应,且不增加术后再出血率,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

  • 拓展式风险管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防范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樊淑洁;刘小娟

    目的 分析拓展式风险管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防范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实施拓展式风险管理措施前(2014年)和实施后(2015年)收治于该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各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前后患者分别设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两组自杀中、高危风险率和自杀行为发生率进行评价.结果 试验组患者经干预后,出院时、出院1个月时的自杀中、高危风险率及自杀行为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防自杀拓展式风险管理的应用,可显著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风险和自杀行为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 输血和去铁治疗依从性对重型 β-地中海贫血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分析

    作者:陈秋如;郑虹;王威;刘金宝

    目的 探讨输血和去铁治疗依从性对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8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治疗依从性分输血依从组、输血非依从组、去铁依从组、去铁非依从组,分析输血和去铁依从性对重型β-地中海患儿心脏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 与输血非依从组对比,输血依从组患儿的血红蛋白(Hb)明显升高,铁蛋白(SF)、脑钠肽(BNP)水平、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左房容积指数(LAVI)及左室质量指数(LVMI)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去铁非依从组对比,去铁依从组患儿的Hb明显升高,SF、BNP水平均显著降低,LVES、LVED、LAVI及LVMI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S、EF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血和去铁治疗依从性较好的患儿心功能相关指标改善效果更显著,因此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更有助于改善患儿心功能.

  • 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集束化护理

    作者:王俊莉;付显芬;盛孝敏

    目的 探索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集束化护理.方法 采用完全随机的方法将入选患者分为集束化护理组55例与普通护理组55例.建立重症患者肠内营养集束化护理策略,比较普通护理组与集束化护理组肠内营养效果.结果 应用集束化护理后,集束化护理组患者ICU住院时间较普通护理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集束化护理组的总蛋白与清蛋白水平均高于普通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集束化护理组误吸、血糖异常及腹泻的发生率低于普通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在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中具有优势作用,对患者的预后有积极影响.

  • 不同肠内营养方式对结肠癌患者化疗期间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瑛;谢玉权

    目的 探讨不同肠内营养方式对结肠癌患者化疗期间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1年4月至2016年4月该院肿瘤科收治的晚期结肠癌患者100例,据患者意愿以及临床指证,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41例,治疗组59例.对照组肠内营养方式采用普通营养管,治疗组采用双枪营养管.分析化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浆清蛋白、CD4+及CD8+淋巴细胞水平、住院时间、营养管拔出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血浆清蛋白、CD4+及CD8+淋巴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营养管拔出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肺炎、腹胀、腹泻、败血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普通营养管,采用双枪营养管的肠内营养的方式可明显改善患者化疗后营养及免疫功能.

  • 单切口腹腔镜下联合宫腔镜对宫角妊娠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秦小宁;王玉;秦晓娜;杨娜娜

    目的 探讨单切口腹腔镜下联合宫腔镜对宫角妊娠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进行治疗的60例宫角妊娠患者,依据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予以单切口腹腔镜下联合宫腔镜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B超引导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血清HCG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54.26±3.72)vs.(76.18±4.01)min,(60.54±5.61)vs.(84.93±6.20)mL,(1.02±0.15)vs.(1.10±0.13)d,(4.12±0.53)vs.(5.25±0.57)d,(23.10±2.45)vs.(24.76±2.5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率[10.00%(3/30)]低于对照组[46.67%(14/30)],且治疗的有效率[96.67%(29/30)]高于对照组[80.00%(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月经正常率、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100.00% vs.86.67%、83.33% vs.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切口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治疗宫角妊娠可以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对矽肺患者病变的预测价值探讨

    作者:张静妍

    目的 探讨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水平对矽肺患者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集的82例矽肺患者采用速率法检测血清NAG水平,根据病情进展分期分为Ⅰ期(29例)、Ⅱ期(32例)、Ⅲ期(21例)3个亚组,同时选择0+期接尘工人、0期接尘工人和健康体检者各30例检测血清NAG和铜氧化酶活性,比较各组血清NAG、铜氧化酶值.结果 矽肺Ⅰ期、Ⅱ期、Ⅲ期血清NAG水平分别为(25.73±6.31)、(28.69±6.07)、(32.38±7.94) U/L,Ⅲ期患者NAG显著高于Ⅰ期、Ⅱ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期患者NAG显著高于Ⅰ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不同年龄组患者NA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矽肺组患者血清NAG为(28.28±7.14)U/L,显著高于0+期接尘工人[(22.59±4.31)U/L]、0期接尘工人[(19.62±3.97)U/L]和健康体检者[(18.63±3.47)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期接尘工人血清NAG显著高于0期接尘工人和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 5).0期接尘工人和健康体检者血清NA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矽肺患者铜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矽肺患者病变越严重,血清NAG活性越高,检测矽肺患者血清NAG活性对判断病情进展和药物疗效有一定的价值.

  • 冠心病PCI患者服药依从性与生活质量的关系及护理对策

    作者:马萍;徐璐;杨帆;许涛

    目的 探讨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术后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其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128例冠心病P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Morisky依从性调查问卷及简易健康调查量表-36(SF-36)对进行调查;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冠心病PCI患者用药依从性与生活质量的关系,并制订干预措施.结果 128例冠心病PCI患者术后用药依从率为58.59%(75/128),经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小于60岁、已婚、职业为干部、文化程度高中或以上、月收入大于3 000元、付费方式为医疗保险、对药物知识了解、就医方便、获得家属支持、用药种类小于或等于2种的患者用药依从率显著高于年龄大于或等于60岁、离异/丧偶患者、职业为农民/失业、文化程度为初中或以下、月收入小于或等于3 000元、付费方式为自费、对药物知识不了解、就医不便、家庭不支持、用药种类超过2种的患者.经Logisitic回归分析可知,年龄大于或等于60岁、婚姻为离异/丧偶、学历为初中或以下、对药物知识不了解、家庭不支持,用药种类超过2种是影响冠心病PCI术后用药依从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经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PCI患者用药依从性与SF-36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冠心病PCI患者术后服药依从性较低,对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提高其用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参附注射液对老年骨折患者甲状腺素水平的影响及对心脏的保护作用

    作者:吴锦慧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对老年骨折患者甲状腺素水平的影响及对心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150例老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取相应的骨科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50 mL的参附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室上性早搏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甲状腺素水平[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T3、T4、TSH甲状腺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0.97±0.14) vs.(0.72±0.09)μg/L,(87.43±6.11) vs.(82.14±4.54)μg/L,(3.98±0.41) vs.(3.58±0.37)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心肌缺血、室性早搏、室上性早搏、短阵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3.33%(10/75) vs.29.33%(22/75),9.33%(7/75) vs.21.33%(16/75),12.00%(9/75) vs.25.33%(19/75),8.00%(6/75) vs.20.00%(1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室性早搏为100~300次或大于300次,室上性早搏为100~300次或大于300次的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4.00%(3/75) vs.18.67%(14/75),5.33%(4/75) vs.22.67%(17/75),2.67%(2/75) vs.17.33%(13/75),4.00%(3/75) vs.20.00%(1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骨折患者使用参附注射液能有效改善甲状腺素水平,降低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对心脏具有保护性作用.

  • 健康教育对初产妇产褥期相关知信行的影响

    作者:王琴;潘乐萍

    目的 对初产妇产褥期实施健康教育,并探究分析其对相关知信行的影响.方法 选择120例初产妇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均在该院定期做孕检直至分娩,将其平均分为2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的产妇设为对照组,实施知信行模式健康教育的产妇设为试验组,将其产后3 d、出院时以及产后21 d时产褥期的相关知识、信念、行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产后3 d两组产妇的产褥期相关知识、健康信念、行为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产后21 d试验组的母乳喂养知识得分[(5.52±1.14)分]、新生儿护理知识得分[(6.13±1.31)分]、产后一般知识得分[(8.01±1.60)分]均高于对照组[(4.19±1.23)分、(5.09±1.27)分、(6.23±1.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出院时和产后21 d试验组健康信念、行为水平的各项目分数均高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知信行模式健康教育在初产妇产褥期起着较为重要的角色,可以提高初产妇的相关知识、健康信念及行为水平.

  • 精细化护理干预对肿瘤住院患者腕带佩戴正确率的影响

    作者:王欣;汪秀云;许辉琼;刘霞

    目的 探讨精细化护理干预对肿瘤住院患者腕带佩戴正确率的影响.方法 将1 640例肿瘤科住院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880例,对照组7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试验组通过采用常规方法的同时给予精细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腕带佩戴的正确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腕带字迹清晰率、标识正确率、松紧适宜率、腕带佩戴正确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98.18% vs.89.47%;98.98% vs.94.74%;98.64% vs.84.21%;88.75% vs.51.84%),腕带倒置率低于对照组(7.05% vs.16.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细化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肿瘤住院患者腕带佩戴正确率,确保患者安全.

  • 心率变异性分析及镇痛/伤害性刺激平衡指数评价镇痛水平

    作者:杨丽娜

    疼痛作为继血压、呼吸、脉搏、体温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目前对于疼痛的研究越来越被重视.疼痛是患者的主观感受,复杂的生理反应、社会预期值过高、焦虑情绪、慢性病史及表达能力有限等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医务人员对于患者疼痛状态的客观评估.此前尚无有效的监测手段可用于监测患者的镇痛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指导镇痛药物的使用.目前有望通过心率变异性分析(HRV)得到的镇痛/伤害性刺激平衡指数(ANI)成为评价疼痛刺激对机体影响强度的客观指标,完善麻醉深度的监测,保障患者安全.

  • 免疫检查点PD-1及其抗体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谢璐鸿

    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是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AL-4)之后的又一免疫检查点,免疫检查点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调节点,可调控T细胞的相关应答使其维持相应稳定,防止T细胞过度活化.由于免疫检查点亦可表达于肿瘤细胞中,故肿瘤细胞可通过表达过度免疫检查点分子来抑制相关免疫反应,逃避机体免疫监视和清除而促进更多的肿瘤细胞生成.在病理状态下,T细胞表面的PD-1受体与其配体PD-L1、PD-L2相互作用,可抑制T细胞的增殖活化,从而使得肿瘤可发生免疫逃逸.故阻断PD-1及其相关通路可抑制肿瘤细胞的过度生成,在抗肿瘤免疫治疗中有着重要意义.

  • 白血病中钙黏蛋白的表观遗传学调控

    作者:邓怡

    造血微环境提供必要信号支持,调控白血病的发生与进展[1].白血病细胞与造血微环境之间,可以通过细胞与细胞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黏附实现相互作用,促进白血病细胞静止、归巢、耐药,并激活抗凋亡相关通路[2-4],通过对黏附分子干扰可以使白血病细胞重新对化疗药物敏感[5-6].因此,黏附分子在白血病形成和进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 肺动静脉畸形伴继发红细胞增多症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余敏

    红细胞增多症是由于全身循环红细胞总量的绝对或相对增多所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可由多种病因引起.相对性红细胞增多是指血浆量少而致红细胞浓缩;而绝对性红细胞增多是指体内红细胞总数量增多,分为原发性即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SE)[1].PV是一种以红细胞异常增生为主的骨髓增殖性肿瘤,90%~95%患者中可以检测到JAK2V617F基因突变[2-3].

  • 4例产后寒战患者临床分析

    作者:马莹;危玲;陈奕

    抽搐指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群的不自主收缩,寒战是肌肉抽搐与寒冷感,寒战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可分为4级.产后发生寒战或抽搐往往与急症相关,引起产妇及家属的恐慌,临床医生需行相应检验及紧急处理,同时严密观察患者的伴随情况,包括头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视物不清及咳嗽等,尽早查找到病因给予相应治疗,如病因未解除可出现多次抽搐.现对本科室于去年出现产后寒战或抽搐的4例患者进行分析,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症状的鉴别能力,并在工作中尽量防范其发生.

    关键词: 检验 寒战 抽搐 预防
  • 双克隆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杨武晨;彭贤贵;王平;邓小娟;李佳;刘思恒;冉岑霞;墙星;苟阳;张洪洋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造血系统的一种小淋巴细胞惰性淋巴瘤,免疫表型主要为CD5+和CD23+.其临床特征表现为克隆性B淋巴细胞在外周血、淋巴结、骨髓和脾脏等淋巴组织大量积聚.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要求,CLL定义需要外周血至少存在高至5×109/L的单克隆B细胞群[1],并且3个月以上,以成熟小淋巴细胞为主,幼稚淋巴细胞小于55%.白血病细胞限制性表达κ或者λ,呈单克隆.

  • 104例血液病患者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早期感染的临床分析

    作者:熊艺颖;刘林;陈建斌;唐晓琼;肖青;张红宾;王建渝;王欣;王利

    目的 回顾性分析104例血液病患者行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早期感染(30 d内)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记录移植早期感染的发生率、病原菌分布及治疗情况,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以及粒细胞缺乏时间等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0例患者造血重建,73例(70.19%)在移植后早期发生感染,未发生感染相关死亡.共分离25株病原菌,包括革兰阴性菌10株(40.00%),革兰阳性菌7株(28.00%),真菌8株(32.00%).粒细胞缺乏时间大于10 d是移植后早期感染以及真菌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P分别为0.008和0.044),而性别、年龄及疾病类型对患者的早期感染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 粒细胞缺乏时间大于10 d可能增加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早期感染风险;加速造血重建,缩短粒细胞缺乏时间,预防感染并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可能降低早期感染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提高移植疗效以及患者生存质量.

  • 18例HIV感染相关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龚奕;陈锐;李光新;李启英;南映瑜;项颖

    目的 分析18例HIV感染相关淋巴瘤临床特点.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重庆市肿瘤医院2010-2016年收治的HIV感染相关淋巴瘤临床资料,对患者一般情况、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CD4+T淋巴细胞绝对值、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浓度、B症状、Ann Arbor分期、病变累及部位及病理类型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8例HIV感染相关淋巴瘤均为确诊为HIV感染的男性患者,平均年龄(48.6±13.97)岁.首发的临床症状主要为体表淋巴结肿大13例(72.22%).病理诊断包括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9例(50.00%),Burkitt淋巴瘤6例(33.33%),淋巴结边缘区淋巴瘤1例(5.56%),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1例(5.56%),霍奇金淋巴瘤1例(5.56%).患者多表现为隐匿性起病,且诊断时分期较晚,Ⅲ~Ⅳ期患者占绝大多数,为14例(77.8%).患者入院后根据病情需要接受了EPOCH方案、R-EPOCH方案、CHOP方案、CHOPE方案或ABVD方案等多种联合化疗方案+抗HIV治疗2程后,其中2例完全缓解,12例达部分缓解,3例为病情进展.主要不良反应为转氨酶升高和骨髓抑制.结论 HIV感染相关淋巴瘤总体预后不良,早期诊断和多学科联合积极规范化治疗是改善HIV感染相关淋巴瘤总体生存和生活质量的关键措施.

  • 68例遗传性血小板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文芳;周仁友;林莉;高敏;郭玉霞;沈亚莉;管贤敏;于洁;苏庸春;徐红珍

    目的 分析遗传性血小板功能障碍临床特点,为遗传性血小板功能障碍的诊断、治疗、预后判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遗传性血小板功能障碍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患儿的一般情况、首次出血诱因、出血表现、实验室检查等.以儿童贫血标准判断贫血程度,分析血块退缩试验与出血部位、贫血程度的相关性.按照国际血栓与止血协会(ISTH)2010年推荐的出血评分工具(以0~2分为正常,≥3分为异常出血)分析异常出血与患儿性别、贫血发病年龄、出血诱因及血块退缩试验关系.结果 遗传性血小板功能障碍疾病以男性较多,并多于3岁前发病;出血以自发性皮肤紫癜常见.贫血严重程度及出血部位数量与血块退缩试验结果是否异常均无关(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贫血程度与患儿ISTH出血评分工具出血评分显著相关.随访13例患儿中1例因肺出血死亡,12例患儿日常生活质量良好.结论 血小板功能障碍疾病患儿以男性较多、多有阳性家族史;贫血程度与出血评分独立相关;随年龄增长出血倾向有减轻的趋势,但仍有重要脏器出血致死的风险.

  • 银染原位杂交技术在多发性骨髓瘤微小残留病灶检测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金婕;程诗迪;王劲;李郑;李响;周旭;刘瑜

    目的 探讨应用银染原位杂交(SISH)技术结合骨髓病理学方法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微小残留病灶(MRD)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36例于该院多次住院化疗的MM患者,在第4疗程和第8疗程结束时分别取骨髓活检标本,以骨髓病理活检+免疫组织化学法测CD138,同时采用SISH法检测κ、λ基因扩增情况,以此评估MM患者的骨髓MRD.结果 36例化疗后MM患者病理活检所见浆细胞比例在第4疗程和第8疗程结束时分别为25.5%和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组织化学法测CD138+分别为++和+/-,SISH检测κ、λ基因扩增率分别为28.3%和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该技术监测不同疗程MM患者的MRD差异显著.另外,在治疗有效的22例患者中,SISH测得κ、λ基因扩增水平为4.1%,显著低于进展组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呈现出疗效越差,扩增率越高的变化趋势,与血清游离轻链测定中κ/λ比值变化一致.结论 SISH技术结合骨髓病理学方法具有观察视野广、浆细胞计数稳定、基因信号准确易测等优点,对MM患者的疗效评估和治疗策略选择有临床意义.

  •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难治恶性淋巴瘤96例疗效分析

    作者:张丽霞;刘林;陈建斌;肖青;唐晓琼;张红宾;王建渝;陈礼平;王欣;王利

    目的 探讨恶性淋巴瘤患者接受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 收集96例恶性淋巴瘤患者病理资料,常规化疗后均接受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统计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移植前相关指标及预后情况,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预后情况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预后因素分析,回顾性的分析总体疗效及预后因素.结果 96例患者中94例顺利完成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重建时间为7~19 d,平均9 d;血小板重建时间10~37 d,平均16 d;随访时间0~74个月,平均26个月.3年总体生存(OS)率为86.4%,3年无进展生存(PFS)率为70.3%.单因素分析显示IPI评分大于2分、移植前未能达到完全缓解(CR)、乳酸脱氢酶(LDH)高于正常水平、骨髓浸润等为不良预后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移植前状态及LDH水平为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大剂量化学治疗联合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高危难治恶性淋巴瘤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移植前能否达到CR、LDH水平为移植疗效的影响因素.

检验医学与临床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