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Laboratory Medicine and Clinic 검험의학여림상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重庆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
  • 影响因子: 1.09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2-9455
  • 国内刊号: 50-1167/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78-157
  • 曾用名: 中国检验医学与临床
  • 创刊时间: 200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检验医学与临床》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徐永柱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血清人附睾蛋白4、糖类抗原153在监测术后乳腺癌复发转移的探讨

    作者:郭变琴;吴立翔

    目的:探讨人附睾蛋白4(HE4)及糖类抗原153(CA153)在乳腺癌患者术后与术后多年复发转移的含量,以及 HE4与CA153的相关性。方法对该院2013年5~12月的健康对照者30例(健康对照组)、乳腺癌术后无转移患者29例(患者无转移组)、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患者29例(患者转移组)进行血清 HE4和CA153检测,并分析HE4和CA153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和患者无转移组比较,HE4、CA153含量在患者转移组中明显升高,HE4、CA153阳性率也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HE4含量和阳性率在患者无转移组明显提高,CA153含量也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4和CA153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607,P<0.05)。结论 HE4和CA153在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监测中起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 HK 型α珠蛋白生成障碍基因诊断及其家系分析

    作者:姚亚超;李磊;李泽泳;李亚红;李楠;张珍;严芳;张智

    目的:建立HK型α珠蛋白生成障碍基因的分子诊断方法,为临床产前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指导。方法单管多重Gap‐PCR的方法检测3种常见α缺失型珠蛋白生成障碍,PCR结合反向斑点杂交(RDB)技术检测αCS 、αQS 、αWS 3种α非缺失型珠蛋白生成障碍,巢式PCR检测HKαα型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总结 HKαα型α珠蛋白生成障碍基因型及临床表型。比较H Kαα型胎儿基因变异与家系关系。结果在8000例疑似α珠蛋白生成障碍患者中,HKαα型α珠蛋白生成障碍患者27例且存在3个 HKαα家系,发现1例罕见的αQS和 HKαα的混合杂合子(αQSα/HKαα)。结论巢式PCR可检测HKαα型α珠蛋白生成障碍,用于育龄夫妇的基因诊断和高风险胎儿的产前诊断。

  • 脂蛋白磷脂酶 A2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卢卫国;朱晔;梁志伟

    目的:探讨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CI)的相关性。方法按照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将131例ACI患者分为稳定型斑块组和不稳定型斑块组,同时设立健康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浆Lp‐PLA2水平,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预测价值。结果不稳定型斑块组[(358.6±247.7)ng/mL]的血浆Lp‐PLA2水平明显高于稳定型斑块组[(169.1±45.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个病例组的血浆Lp‐PLA2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45.5±21.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个病例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2,评估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理想临界值为187.6 ng/m L ,敏感度为82.6%,特异度为77.5%。结论血浆Lp‐PLA2水平与ACI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能较好地评估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

  • 维持性透析患者透析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微炎性状态的变化研究

    作者:周允;曹永彤

    目的:探讨维持性透析(M HD )患者透析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 )水平和微炎性状态的变化。方法选择该院血液透析中心的尿毒症患者60例(患者组),分别检测其透析前后血清 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并与6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透析前M HD患者血清Hcy和hs‐CRP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SOD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透析后MHD患者血清Hcy明显降低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SOD明显升高至正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hs‐CRP无明显改变。结论 M HD患者存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并处于微炎性状态,而透析并不能完全改善这一状况。

  • 钙黏附蛋白E和类赖氨酰氧化酶2在胆管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建华

    目的:探讨类赖氨酰氧化酶2(LOXL2)和钙黏附蛋白E(E‐cadherin)在胆管癌中的表达,并分析两者表达水平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胆管癌组织中 E‐cadherin和LOXL2的表达情况。结果 E‐cadherin在胆管癌组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组和正常胆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XL2在胆管癌组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组和正常胆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adherin和LOXL2在胆管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E‐cadherin的表达减弱和LOXL2的表达增高共同参与胆管癌的发生和发展。

  • 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研究

    作者:李青龙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术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1年5月至2013年10月该院治疗的196例肾结石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观察组患者使用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Ⅰ、Ⅱ期结石清除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通过S F‐36量表对2组患者手术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2组患者在手术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Ⅰ期结石清除率(79.6%)明显优于对照组(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86,P<0.05),且Ⅱ期结石清除率(95.0%)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6.7%)(χ2=5.990,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1例并发症(1.0%),明显少于对照组的7例(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1,P<0.05)。术前2组患者的SF‐36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患者SF‐36各项评分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疗效更好,操作简便安全,并发症较少,具有临床价值。

  •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作者:栾松;黄晓勇;刘娟;李浩东;范永新;刘猛;朱月敏

    目的:探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该院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疗程14 d。所有患者均给予拜阿司匹林100 m g/d、阿托伐他汀钙80 m g/d口服,银杏达莫20 m L/d静脉点滴。治疗组再给予丁苯酞注射液50 m g/d静脉点滴。对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第14天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评分及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14 d后采用NIHSS评分、Barthe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改善(7.6,10.8;65.71,5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29.63%)与对照组(58.2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患者出现1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轻度升高,随访观察1个月后恢复正常。不良反应发生率低(0.2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有较好的临床作用,尽早使用临床价值更大。

  • 胃肠超声造影对儿童胃十二指肠溃疡的诊断价值

    作者:申古修;莫海云;刘一武;陈福生;刘敏方

    目的:探讨胃肠超声造影对儿童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意义。方法该院462例上消化道疾病的患儿口服超声造影剂,观察其贲门、胃底、胃体、胃窦及十二指肠球部等各部位形态及层次结构,分析异常回声区。超声造影诊断消化性溃疡的93例患儿,比较其胃镜检查结果。结果以胃镜检查结果作对照,胃肠超声造影对儿童胃十二指肠溃疡诊断的符合率为93.54%,2种检测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胃肠超声造影检查在儿童胃十二指肠溃疡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是对胃镜检查的良好补充,可作为儿童上消化道疾病的一种筛查方法而应用于临床。

  • 糖类抗原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癌胚抗原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姚亚超;李磊;严芳;邱厚匡;吴晓昀;李亚红;李泽泳;张珍;李楠;张智

    目的:探讨血清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该院NSCLC患者130例、肺部良性疾病者80例,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90例(健康对照组),检测血清CA125、CYFRA21‐1、CEA水平,采用Graph Pad Prism 5绘制ROC曲线,分析单独及联合检测时的诊断效能。结果 CA125、CYFRA21‐1、CEA诊断NSCLC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68、0.8424、0.7852。CEA的灵敏度高,CYFRA21‐1的特异度高;CYFRA21‐1和CEA联合检测的准确度高于CA125和CEA。结论 CYFRA21‐1和CEA联合检测不仅可用于NSCLC的诊断,还可用于特定病理类型NSCLC的鉴别诊断。

  • 真菌性阴道炎患者的假丝酵母菌感染及耐药性研究

    作者:杨柳;李鹏宇;王智

    目的:探讨真菌性阴道炎假丝酵母菌的感染及其耐药性。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128例真菌性阴道炎患者,分离其阴道分泌物中的假丝酵母菌并进行耐药性检测;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和比较咪康唑敏感株、中介株和耐药株的多药耐药基因MDR1、FLU1、CDR1的表达水平。结果128例患者共分离出132株(6种),84例(63.64%)检测出假丝酵母菌,4例(3.13%)患者有2种菌株的重叠感染。特比萘芬的耐药率为44.70%,制霉菌素的耐药率为0.00%,敏感率为96.21%。3组菌株的MDR1和 FLU1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DR1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真菌性阴道炎的假丝酵母菌感染呈现复杂化趋势,临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抗菌药物。

  • 手术患者术前心理干预及临床效果评价

    作者:余友霞;刘丹丹;周文正;李政亮;何阳;周敏

    目的:探讨妇科患者术前心理状况及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该院104例术前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2例,采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面对”、“屈服”量表分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避免”量表分略高于干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87);对照组患者“焦虑”总分高于干预组,且干预组和对照组焦虑等级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患者的“应对策略”与“焦虑情况”呈负相关,“避免与屈服”都与“焦虑”正相关。结论通过心理干预可帮助妇科患者改善应对方式,有效消除或缓解患者术前焦虑状况。

  • 喉癌下咽癌术后咽瘘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邱志利;蒋晓平

    目的:探讨喉癌下咽癌术后咽瘘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该院2002~2012年接受喉癌下咽癌手术的188例患者,对影响喉癌下咽癌术后咽瘘发生的12种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88例患者喉癌下咽癌术后发生咽瘘40例,发生率21.2%,其中喉癌169例,发生咽瘘32例,发生率18.9%,下咽癌19例,发生咽瘘8例,发生率42.1%。单因素分析表明肿瘤分期、手术方式、术前放疗、糖尿病、行皮瓣修复、肿瘤部位是咽瘘发生的相关因素,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方式、术前放疗、行皮瓣修复是术后咽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肿瘤分期、术前放疗、行皮瓣修复与喉癌下咽癌术后咽瘘发生密切相关。

    关键词: 喉癌 下咽癌 咽瘘
  • 导乐陪伴联合分娩镇痛仪对分娩质量的影响研究

    作者:陈坤荣;王岭梅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实施导乐陪伴联合分娩镇痛仪对分娩质量的影响,探讨其在产科应用的前景及意义。方法将该院实施导乐分娩的初产妇10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传统模式助产的初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产妇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及产妇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了产程、减少了产后2 h出血量及剖宫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乐陪伴联合分娩镇痛仪分娩可改善产妇心理状态,明显缩短产程,减少并发症,提高顺产率,且产妇满意度提高,有利于母婴健康和安全。

  • 清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单药三线或以上维持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晗;吴异兰;赵忠全;欧阳学农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在三线或多线接受清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单药治疗有效后,继续维持治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19例在三线治疗或以上治疗中使用清蛋白结合型紫杉醇4个周期无进展的患者分为维持治疗组(9例)和对照组(10例),维持治疗组继续使用清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单药维持治疗,直到病情进展或不能耐受为止。结果维持治疗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 )分别为4.4个月和5.66个月,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和神经毒性等。结论清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单药维持治疗三线或多线化疗的NSCLC患者具有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

  • 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微小 RNAs 的差异表达研究

    作者:厉倩;龙安雄;姜连生;蔡雷鸣;谢骊;顾继安;谭龙益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微小RNAs(miRNAs)不同的表达水平,分析子痫前期相关标志物。方法选择10个子痫前期患者胎盘中差异表达的miRNA ,分别收集该院30例子痫前期患者和30例正常妊娠孕妇孕早期(12~14周)、孕中期(20~24周)和孕晚期(28~32周)血清miRNAs ,采用SYBR Green qRT‐PCR法检测血清中10个miRNAs的表达量。结果子痫前期胎盘中高表达的3个miRNAs(miR‐152、miR‐183、miR‐210)在子痫前期孕中、晚期血清中表达显著升高,而胎盘中高表达的miR‐182仅在子痫前期孕晚期表达显著升高;子痫前期胎盘中低表达的6个miRNAs(miR‐1、miR‐328、miR‐363、miR‐377、miR‐500、miR‐584)在子痫前期各个孕期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152、miR‐183、miR‐210在子痫前期孕中、晚期血清中表达显著升高,可能是预测子痫前期发生的良好生物标志物。

  • 健康教育和电话随访对无呼吸道症状吸烟者肺功能的影响

    作者:樊淑慧;张文静;王昕;康秀娟;秦玉玲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和电话随访对无呼吸道症状吸烟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该院2009年4月至2014年4月进行体检的102例无明显呼吸道症状的男性吸烟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无任何干预措施,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和电话随访干预,比较2组研究对象干预期间的吸烟情况,以及干预前后肺功能参数。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各个时间点吸烟减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55,8.143,6.557,5.263,5.132,P<0.05);戒烟率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58,9.830,9.714,9.487,10.427, P<0.05)。干预后观察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呼气峰流速(PEF)、每分钟大通气量(MVV)、用力呼气75%肺活的瞬间流量(MEF75)、用力呼气50%肺活量的瞬间流量(MEF50)、用力呼气25%肺活量的瞬间流量(MEF25)、MEF75/MEF25较干预前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7,1.92,1.73,1.61,1.80,3.46,5.15,3.44,4.12,P>0.05);但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4,4.08,3.457,4.03,P<0.05)。结论健康教育和电话随访可提高吸烟减量率和戒烟率,明显改善无症状吸烟者肺功能。

  • 某地区女性生殖道念珠菌感染的病原学调查

    作者:董晶;杨虹;吴波

    目的:探讨该地区女性生殖道念珠菌(VVC)感染的病原学分析。方法对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该院体检女性的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KO H悬滴法检测,复诊时进行真菌培养检查的标本,使用沙保罗培养基分离菌株并鉴定菌种,将分离的白色念珠菌做药物敏感试验。结果15199例标本共检出真菌阳性标本926例。不同年龄组间和不同季节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5.714,P<0.001;χ2=13.784,P=0.003),老年组患者和冬季阳性率较低。286例真菌标本培养出念珠菌197例,其中白色念珠菌78.17%(154/197),光滑念珠菌10.15%(20/197),热带念珠菌6.09%(12/197),近平滑念珠菌3.05%(6/197),克柔念珠菌2.03%(4/197),酿酒酵母菌0.51%(1/197)。白色念珠菌对制霉菌素敏感率为100.0%,5‐氟胞嘧啶敏感率94.2%,氟康唑敏感率94.8%,咪康唑敏感率75.3%,酮康唑敏感率85.1%,伊曲康唑敏感率77.9%。结论生殖道念珠菌感染主要是育龄女性,且菌种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肺结核并发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生存状况研究

    作者:唐洪翠

    目的:探讨肺结核并发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生存状况。方法该院2009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肺结核并发肺癌患者,分析首次病发症状、肿瘤特征、影像学特点和生存状况。结果首次病发症状:咳嗽36例(45.00%)、咯痰咯血22例(27.50%)、胸闷25例(31.00%)、胸背部疼痛18例(22.50%)、发热22例(27.50%)。C T和病理学检查:单侧肺部肿瘤87.50%,周围型肿瘤65.00%,中后期肿瘤40.00%,腺癌30.00%。肿瘤直径范围:2.2~10.1 cm ,平均直径5.1 cm。病灶部位:合并空洞影15例(18.75%),结节团块组织密度影35例(43.75%),右上肺突变影5例(6.25%),右中叶肺不张5例(6.25%),上肺突变影4例(5.00%),双肺弥散结节影8例(10.00%),肿瘤与结合病灶部位同侧38例(47.50%),不同侧30例(37.50%),双侧结核病灶11例(13.75%)。随访调查:女性、年龄小于55岁、无吸烟史、肿瘤直径小于5.1 cm、中央型位置、Ⅰ期、稳定性肺结核、肿瘤与结核不同侧和手术治疗的患者的累积生存5年时间的比例较高(P<0.05)。肺结核并发肺癌患者的1年累积生存率为66.70%,3年45.00%,5年30.00%。结论女性、年龄小于55岁、无吸烟史、肿瘤直径小于5.1 cm、中央型位置、Ⅰ期、稳定性肺结核、肿瘤与结核不同侧和手术治疗的患者的生存时间较长。

  • 某地区羌虫病的临床与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梁成员;黄永志;陆小艳

    目的:探讨百色地区羌虫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羌虫病患者138例,按照1∶3比例选取对照调查羌虫病的危险因素。即调查每一个病例的同时,调查3个职业、性别、年龄相同的健康者作为对照,评价影响该地区羌虫病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农民为易感人群,患者发热100.00%,头痛81.16%,皮疹69.57%,特异性焦痂65.94%,寒战58.70%,结膜充血49.28%,淋巴结肿大47.10%。外出、野外劳作与居住环境,玉米地劳动(OR=1.109,95%CI1.075~1.146)、红薯地劳动(OR=1.860,95%CI1.721~2.027)为危险因素。洗澡(OR=1.769,95%CI1.420~2.115)、换衣服(OR=6.447,95%CI1.826~22.769)、扎紧袖口和裤脚口(OR=1.863,95%CI1.709~2.051)是主要的防护因素。结论玉米地和红薯地劳动是羌虫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洗澡、换衣服、扎紧袖口和裤脚口是其主要的防护措施。

  • 维生素 D3对小鼠肝脏病理学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作者:王家健;蒋红梅;胡朝晖;黄献中;谷俊莹

    目的:探讨维生素D3(VitD3)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雌性BALB/C小鼠急性肝损伤(acute liver in‐jury)中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及其病理学改变。方法将25只SPF级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VitD3高、中、低剂量干预组。VitD3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每日给予 VitD315.0μg、7.5μg、l .0μg腹腔注射,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预处理2周。VitD3预处理1周后,模型组与 VitD3高、中、低剂量组每只小鼠隔日腹腔注射0.1% CCl4橄榄油溶液0.2 mL造模,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同步隔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CCl4给药7 d后,全部小鼠经麻醉眼眶采血,分离肝脏并称质量,光镜下观察肝组织 HE、Masson及网状纤维染色的病理变化;常规生化方法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N端肽(PⅢNP)、Ⅳ型胶原(CⅣ)、层粘连蛋白(LN)。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BALB/C小鼠肝脏指数和血清 ALT、AST、HA、LN、PⅢ NP、CⅣ皆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VitD3高、中剂量组的肝脏指数、ALT、AST、HA、LN、PⅢ NP、C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VitD3能有效减轻CCl4诱导急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的炎性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提示VitD3具有一定的抗炎、抗纤维化作用。

  • 心肌营养素-1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变化及与心肌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刁玉巧;江莲;曲凡;张会芬;沈颖;李力敏

    目的:探讨血浆心肌营养素‐1(CT‐1)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变化,并分析其与心肌损伤的相关性。方法该院儿科收治的足月H IE患儿45例(轻度15例、中度24例、重度6例),分为心肌损伤组19例和非心肌损伤组26例。2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健康对照组。使用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C T‐1水平。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仪测定心输出量(CO )、左室射血分数(EF )、左室短轴缩短率(FS )。结果轻、中、重度HIE血浆 CT‐1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重度与轻度 HIE比较,CT‐1水平也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肌损伤组血浆CT‐1水平较非心肌损伤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肌损伤组急性期血浆CT‐1水平明显高于恢复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IE患儿急性期CO、EF、FS明显降低,且CT‐1水平与CO、EF、FS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HIE患儿急性期血浆CT‐1水平升高,且检测血浆CT‐1水平有助于早期诊断心肌损伤,判断病情,并能反映其心功能变化。

  • 脉冲振荡肺功能检测在哮喘儿童支气管舒张试验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朱素杰;李冬;罗勇;沈奕

    目的:探讨脉冲振荡肺功能检测在哮喘儿童支气管舒张试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8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ISO检测法和常规检测法分别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阳性37例(92.50%),对照组18例(55.00%),2组患者肺功能各项临床指标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所有患儿在试验后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共振频率(Fres)、呼吸总阻抗(Zrs)、总气道黏性阻力(R5)、周边气道黏性阻力(R20)、周边弹性阻力(X5)各项临床指标均有明显的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脉冲振荡肺功能检测可以准确判断支气管哮喘的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血脂水平的临床研究

    作者:曾国良;彭健;罗伶俐;刘明;冯新武

    目的:探讨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血脂水平,并研究其与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的关系。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在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心房颤动患者148例作为房颤组,另外选取的窦性心律患者56例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患者血脂水平并分析比较其变化。结果房颤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和载脂蛋白B(ApoB)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与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组呈负相关,LDL‐C与慢性心房颤动(NPAF)组呈负相关。结论HDL‐C、LDL‐C与心房颤动相关,血浆HDL‐C、LDL‐C水平降低可能是心房颤动的诱发因素之一,并参与其发生、发展过程。

  •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宫腔脱落细胞中P27kip1及cylinE基因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李菊香;潘云燕;曹玲;惠方;葛万文;杨佩琦;沈明辉;张尚弟;常运朝;胡巍;车团结

    目的:探讨宫腔脱落细胞中P27kip1、cyclin E基因的表达在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健康志愿者及子宫内膜癌患者宫腔脱落细胞样本共80例;提取总RNA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比较健康志愿者及子宫内膜癌患者宫腔脱落细胞中 P27kip1、cyclin E基因表达量的差异。结果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P27kip1基因在健康志愿者宫腔脱落细胞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子宫内膜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随恶性程度升高,P27kip1的表达水平降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clin E基因的表达随恶性程度的增高而增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P27kip1和cyclin E基因可作为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的依据。

  • 沙利度胺对肠道血管畸形出血患者的干预作用

    作者:黎可京;邱小蕾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对肠道血管畸形出血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肠道血管畸形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沙利度胺组。对照组36例,给予一般性输液,补充电解质;沙利度胺组38例,给予沙利度胺,100 mg/d口服,连续4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1年以及治疗1年后患者临床疗效评分、输血量、血红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生成素‐2(Ang‐2)、低氧诱导因子‐1(HIF‐1)水平的变化。结果沙利度胺组患者治疗前头晕乏力情况及其持续时间、平均出血次数及其持续时间评分分别为(3.14±0.37)分、(2.99±0.41)分、(5.90±0.83)分、(3.10±0.90)分,治疗后为(0.71±0.42)分、(0.68±0.86)分、(2.02±0.79)分、(0.03±0.8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后输血量显著减少[(139.22±153.60) pg/mL ,(113.00±161.26) pg/mL ,P<0.05],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升高[(51.20±18.36) pg/mL ,(90.09±21.63) pg/mL ,P<0.05]。服药前血清 VEGF、TNF‐α、HIF‐I、Ang‐2分别为(1.99±0.41)pg/mL、(2.10±0.90)pg/mL、(105.67±15.47)ng/mL、(616.70±93.72)ng/mL ,治疗后为(0.68±0.86)pg/mL、(1.03±0.81)pg/mL、(63.01±21.28)ng/mL、(233.75±54.90)ng/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临床症状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沙利度胺组各项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能明显抑制肠道血管畸形出血,疗效显著。

  • 聚焦超声治疗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持续感染宫颈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樊萍;尹遇春;杨艳;杨雪梅;黄楠;李永容;邓玮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治疗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持续感染宫颈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20例持续HR‐HPV感染的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单次聚焦超声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宫颈炎指标评分、有效率、临床症状、体征、阴道镜检查结果及 HR‐HPV转阴率、异倍体DNA细胞转归率。结果2组患者宫颈炎指标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但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96.67%)总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除2组患者阴道分泌物疗效一致外( P>0.05),其他症状体征(接触性出血、宫颈肥大、醋白上皮、碘不着色)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转阴率及异倍体D N A细胞转归率治疗组(93.33%,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聚焦超声可显著提高HR‐HPV持续感染宫颈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能降低宫颈癌风险。

  • 异常血红蛋白病红细胞形态的研究

    作者:梁栋伟;张振洪;黄勤;黄平

    目的:研究佛山地区人群异常血红蛋白的携带情况及红细胞形态分析。方法随机选取该院18624例样本进行血细胞及血红蛋白分析。根据血红蛋白结果将样本分为G、D、K、J、E组和健康对照组。结果异常血红蛋白病的G、D、K、J、E组患者红细胞平均容积(MCV)、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CV)较健康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佛山地区人群异常血红蛋白携带率为0.425%。结论异常血红蛋白病患者与健康者比较,MCV、MCH降低,RDW‐CW增大。

  • 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对比研究

    作者:林毅麟;廖志雯;罗富荣;廖荣宗;游玉媛;罗兢聪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在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5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135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A组45例、B组45例、C组45例,A组患儿采用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B组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C组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比较3组患儿的麻醉起效时间、初醒时间、术后镇痛时间、术中麻醉药物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C组患儿的麻醉起效时间以及术中麻醉药物用量均显著低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的术后镇痛时间以及初醒时间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起效时间更快,且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意义。

  •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糖尿病合并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研究

    作者:潘山;余时智;杨勇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32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34例为临床路径护理。全部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均比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可改善患者预后,加快患者康复。

  • 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腰4/5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伟雄;潘磊;薛厚军;李捷;王诗成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P T ED )和传统开窗手术在腰4/5椎间盘切除术中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该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术前确诊为腰4/5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P T ED组和传统开窗手术组,各30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ODI与VAS评分,优良率及围术期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PTED组患者的围术期各项临床指标优于传统开窗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改良的MacNab法评定优良率分别为88%和91%,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ED组和传统开窗手术组术后ODI、VAS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ED具有切口小、出血少、创伤小和术后恢复快等微创优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 四种检验方法在细菌性阴道炎诊断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德奎;刘跃;朱清红;朱名安

    目的:探讨4种检验方法对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诊断作用与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7月至2014年5月80例疑似细菌性阴道炎患者,分别使用胺试验、线索细胞检查、乳酸杆菌检查、细菌性阴道炎(BV )快速检测法进行检测,并对4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作比较分析。结果乳酸杆菌检测阳性率为80.0%,线索细胞检查为78.75%,传统检查法(胺试验、pH值)为62.50%与61.25%、BV快速检测法为77.50%。BV快速检测法检出阳性率显著高于传统检测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检测法检测结果与其他3种比较,诊断结果差。结论 BV快速检测法对细菌性阴道炎的检测速度较快且检出率较高,具有临床价值。

  • 股骨干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血液相关性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静;张峰;唐成杰;邹明;池继敏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血液指标变化及其与下肢静脉血栓的相关性。方法将该院30例股骨干患者于手术前、术后1、3、7 d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其凝血4项功能、血小板计数(PL T )、D‐二聚体(D‐D)、血液流变学指标、动脉血气分析,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患者术后1、3 d凝血酶原时间(PT )、凝血酶时间(T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较术前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蛋白原(FIB)和D‐D在整个围手术期呈进行性升高,术后第3天达峰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LT 在术后呈进行性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第1天降到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术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动脉氧饱和度等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各项指标接近术前。结论股骨干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血液相关性指标变化,对预防和早期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循证护理在老年骨折患者健康教育中的研究

    作者:唐泽琴;黄文琴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老年骨折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8例老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方法实施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模式,提出问题,寻找循证依据,使用实证,通过计划、实施、评价、反馈再教育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对骨折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健康教育满意度。结果2组患者骨折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观察组(95.31%)明显高于对照组(7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4.69%)明显低于对照组(2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健康教育满意度比较,观察组(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7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能增加患者对骨折相关知识的掌握,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健康教育满意度,有效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内质网应激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肝损伤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杨;赵鹏;苏春;陈建立;刘洋;张国志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相关分子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及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是否参与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肝损伤的发生和发展。方法采用5%牛磺胆酸钠建立大鼠SAP肝损伤模型,将8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假手术组(sham组)及模型组,各40只,每组又按时间点随机分为3、6、12、24、36 h 5个组。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淀粉酶(AMY)、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的含量变化,HE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肝脏组织GRP78及CHOP的表达水平。结果(1)模型组血清AMY、ALT及AST水平逐渐升高,且12 h达到峰值(P<0.05);模型组比对应的Sham组血清酶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HE染色结果显示,肝脏在24 h时损伤严重。(3)模型组GRP78及CHOP表达水平逐渐增加,且以24 h表达水平高(P<0.05);模型组比对应的sham组GRP78及CHOP表达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AP肝损伤发病中24 h严重,GRP78及CHOP表达明显增加,其可能参与SAP肝损伤的发生和发展。

  • 2种 BSA 公式和15种 eGFR 公式的临床适用性

    作者:甘家红;陈国涛;常琳

    目的:探讨15种估算肾小球滤过率(GFR)的计算公式对评估患者分期的准确性,从而建立适合该院的GFR正常参考范围。方法检索该院肾脏内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207例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作为患者组,检测其肌酐(Cr)和胱抑素C(Cys C)。不使用体表面积(BSA)标化,使用许文生计算公式(Stevenson)和杜波依斯计算公式(DuBois)标化体表面积计算GFR的3种情况,将Cr和Cys C检测值代入15个评估肾小球滤过率公式(eGFR),所求的GFR按K/DOQ I指南中的标准进行分期。通过计算加权Kappa值比较分期与临床诊断原始分期的一致性。检索该院同期234例健康体检者,将其Cr值代入健康对照组选定的eGFR公式,计算出95% GFR参考值范围。结果 DuBois公式标化的体表面积[(1.63±0.179)m2]大于Stevenson公式标化的体表面积[1.66±0.171]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和组内的eGFR、CKD分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加权Kapp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基于 Cr 的 C‐G 公式(eGFR1),中国 eGFR 课题协助组方程4(eGFR4)以及Cys C和Cr的中国eGFR课题协作组方程比其他eGFR公式具有更好的准确性。GFR的95%生物参考区间初步确定为:80~153 mL/min(中国eGFR协作组方程公式)。结论本研究选择出适合该院的eGFR公式和GFR正常参考范围。

  • 肝血管瘤介入动脉栓塞治疗136个瘤灶的长期观察研究

    作者:杨光远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肝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的中远期疗效。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对该院2002年4月至2013年10月经肝动脉平阳霉素‐碘油栓塞治疗的136个肝血管瘤瘤灶(89例患者)6个月至10年疗效进行分析。结果89例患者共进行102次插管栓塞。0.5~1年瘤体缩小率58.8%,有效率87.5%;1~3年瘤体缩小率63.7%,有效率98.3%;3~5年瘤体缩小率69.5%,有效率99.0%;5~10年瘤体缩小率72.4%,有效率100%。无严重并发症。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肝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并发症少、中远期疗效良好,具有临床价值。

  • 血清胆红素水平在激素敏感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中的研究

    作者:龚俊华;杨志娜;贲学芳;宋明辉;潘涛

    目的: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激素敏感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SSINS )患儿蛋白尿,观察胆红素、血脂、尿蛋白水平的变化。方法遴选该院65例SSINS患儿作为治疗组,50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泼尼松药物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第2周、第4周、第6周、第8周、第10周、第12周检测6种生化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清蛋白(ALB)以及24 h尿蛋白(24 hUpr)。结果治疗前,胆红素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偏低,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相关性分析,TBIL与24 hUpr水平呈负相关(t=13.341,r=-0.299);治疗后,TC水平在第8周接近正常,ALB在第10恢复至正常,TG在第12周降至正常,但TBIL、DBIL和24 hUpr均在第2周恢复至正常水平。治疗前、后比较胆红素水平,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红素在SSINS临床早期治疗诊断及疾病预后评价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营养综合治疗联合心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张佳

    目的:探讨营养综合治疗联合心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妊娠期糖尿病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产科妊娠期糖尿病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营养综合治疗联合心理干预,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血液生化指标、产妇并发症、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状况。结果观察组31例患者、对照组81例患者进行胰岛素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分别为(5.47±0.51)mmol/L、(5.93±0.54)%、(10.89±2.87)mg/L ,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的相应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妊高征、胎膜早破、羊水过多、早产、剖宫产和巨大儿、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综合治疗联合心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具有临床意义。

  • 某区2008~2010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袁红

    目的:探讨南岸区2008~2010年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为科学防治提出对策。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0年南岸区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2010年共发生流行性腮腺炎病例1185例,年平均发病率68.47/100000。各年发病率分别为31.34/100000、62.78/100000、119.26/100000。全年均有发病,其中5~8月发病例数为591例,占总数的49.87%(591/1185)。学生和幼托儿童两大群体病例数分别为719例和286例,占60.68%(719/1185)和24.14%(286/1185)。5~岁组病例486例,占41.01%(486/1185)。男、女性比例为1.33∶1。结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呈增加趋势;发病时间集中在每年的5~8月,发病人群主要为学生和幼托儿童;发病年龄主要在5~岁组。

  •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前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变化

    作者:张云飞;贾黎方

    目的:探讨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前后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含量变化。方法分别采集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病例组)经利培酮治疗前后的静脉血,使用ELISA法检测血清BDNF含量。结果利培酮治疗前病例组血清BDNF平均浓度为(10.50±5.47)μg/L ,与健康对照组(11.08±5.17)μ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治疗后血清BDNF平均浓度为(9.66±4.43)μg/L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DNF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和判断预后的价值尚不确定。

  • 三种脂蛋白与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肖立;林杰;孔维菊;陈力平

    目的:探讨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与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冠心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非冠心病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3种脂蛋白水平,并采用Gensini评分评价研究组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结果研究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低密度脂蛋白和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冠心病独立相关( P<0.05)。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0.670,P<0.01),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关系(r=-0.374,P<0.05),低密度脂蛋白与Gensini评分无相关性(r=0.256,P>0.05)。结论3种脂蛋白水平与冠心病独立相关,且高密度脂蛋白和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相关。

  • 人毛囊干细胞体外培养纤维连接蛋白铺层佳浓度的实验研究

    作者:吴巍;段惠川;曹谊林

    目的:探讨适合人毛囊干细胞体外培养及扩增的纤维连接蛋白(FN )铺层浓度。方法将新鲜FN稀释至所需要的4个浓度:5μg/mL、200 ng/mL、10 ng/mL、0 ng/mL。使用酶消化法分离人毛囊细胞,将原代人毛囊干细胞在不同浓度铺层的培养皿中的细胞增值能力和克隆形成率进行统计分析,获得适合人毛囊干细胞体外培养的铺层浓度。结果接种同一样本相同数量细胞,做克隆效率测定,在原代培养第8天做Giemsa染色,结果显示0 ng/cm2铺层的培养皿中克隆团小,数量少;10 ng/cm2铺层的克隆团大,数量多;200 ng/cm2和5μg/cm2铺层的克隆团较小,数量不多。取10个样本,分别对4个FN铺层浓度的克隆效率进行统计分析,10 ng/cm2铺层的克隆效率高。在不同FN铺层浓度条件下,细胞扩增能力也不同,10 ng/cm2铺层浓度细胞扩增能力强,与其他3个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 ng/cm2与其余3个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0 ng/cm2的FN 铺层浓度效果佳。

  • 个性化胰岛素注射指导对注射局部不良反应的影响

    作者:刘小群;王从容;张梦洁

    目的:探讨个性化胰岛素注射指导对注射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方法将接受初始胰岛素治疗的住院糖尿病患者198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出院随访中采取不同的注射指导方法,观察2组患者皮下出血、脂肪增生、脂肪萎缩、局部感染等注射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随访24周后,干预组注射部位各种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院前给予糖尿病患者注射能力综合评估并在随访中采取个性化胰岛素注射技术指导,可显著减少注射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

  • 品管圈在提高门急诊输液患者健康教育率的研究

    作者:沈洁;赵文凤;杨娟;谭丽婷;黄思媛;彭渝钦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门急诊输液患者健康教育率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该科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的输液患者475例作为观察组,选取2014年3月未开展品管圈活动的输液患者456例作为对照组,对2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品管圈活动开展后,健康教育率由75%上升到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提高门急诊输液患者的健康教育率,并提高护理质量和护士整体素质。

  • 痛泻药方加减对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型腹泻患者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恺

    目的:探讨痛泻药方加减对肠易激综合征(IBS )肝郁脾虚型腹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该院就诊符合罗马Ⅱ诊断标准的84例IBS腹泻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为肝郁脾虚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得舒特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痛泻药方加减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2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浆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抑素(SS)、胆囊收缩素(CCK)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为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腹泻频率、大便形状、腹痛、肠鸣音及临床症状总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浆VIP、SS、CCK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理维度、生理维度、社会适应性以及生存质量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泻药方加减能有效降低IBS肝郁脾虚型腹泻患者血浆VIP、SS、CCK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 临床实验室自动化流水线的建立和应用体会

    作者:郭广波;胡仁智;孙伟;周爱娥;陈忠余

    临床实验室自动化流水线技术日益成熟,是目前临床实验室自动化的发展趋势。该科通过建立自动化流水线,实现了临床标本自动化检测,对TAT时间等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建立自动化流水线优化了实验室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 新形势下医学检验临床体液实习教学的研究

    作者:戴芳;黄冬梅;唐玉竺;唐亚平

    医学检验技术是一门发展迅速、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较高且临床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在实际临床体液组带教过程中不断地对实习模式和实习教学内容进行探索和改革,通过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培养良好医德医风、加强生物安全教育和培养生物安全意识、熟悉标本的接收制度及工作流程等、规范手工操作及提高有形成份的识别能力等措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取得良好效果。

  • 加强成本管理提高医院检验科的质量和效益

    作者:吴翊;张丽;毕兴沅;吴立翔;林一民

    目的:探讨提高检验科质量和效益的方法。方法通过某医院检验科近5年业务收支数据,对收支及结余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10~2014年总收入14391万元,总支出7536万元,结余6855万元,与上一年相比,年收入增长率与年结余增长率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 P<0.01),支出百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成本管理可提高检验科的质量和效益,促进检验科的发展。

  • 口腔涉外门诊的管理

    作者:向强;张晓南

    随着我国现代医疗体制实施,全国各大医院在做好为国民服务的同时,拓展涉外患者是医院进一步发展的关键[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涉外经济和旅游业迅速发展,来自公安部的统计数字显示,2007年全国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共检查外国人出入境5207.19万人次,同比增长17.61%。外国人入境以观光旅游、访问、会议商务居多。同时,目前有几十万外国人长期居留在中国,主要集中在京、沪、粤等经济发达地区[2]。重庆作为年轻的直辖市,对外交流与合作也日益频繁,外宾人数逐年增加,外宾的医疗保障包括口腔方面的防治等逐渐成为一个新的问题。为了适应新时期的市场需要,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多年前成立涉外门诊,在运行过程中不断摸索总结,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口腔 涉外门诊 管理
  • 推进医院科研发展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

    作者:韩伟;隋典鹏;杨云莉;岳红;王娜;佘月红;魏利军

    为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通过不断强化科教兴院意识、普及科研知识、建立和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加强科研人才队伍建设、落实科教激励政策,加强科研经费管理、完善科研信息平台建设、建立科研合作交流平台、加强科研实施及督察工作、加强科研资料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建立了符合医院科研发展与管理的办法,提高了临床工作人员的科研能力,推动了科研工作的良性有序发展,提升了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 消癌平对不同民族食管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研究

    作者:何凌云;刘冬华;刘涛;郭建极;黄应通;孙宇;周华富;刘文洲

    目的:探讨消癌平对不同民族食管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检测123例食管癌患者术后服用消癌平胶囊4、8周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23(IL‐23)含量。结果服用消癌平胶囊4周,外周血IL‐2、IL‐6、IL‐10、IL‐23含量均较术后第1天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8周后外周血IL‐2、IL‐6、IL‐10、IL‐23含量均明显升高,与术后第1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服用消癌平4周比较,IL‐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服用消癌平8周后按民族分类,汉族患者IL‐10、IL‐23含量明显升高,与术后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服用4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壮族患者IL‐2、IL‐6、IL‐23明显升高,与术后第1天、服用4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苗族、瑶族患者外周血IL‐2、IL‐6、IL‐10、IL‐23含量与术后第1天及4周后比较,均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癌平能提高广西地区汉族、壮族、苗族、瑶族食管癌患者术后的免疫功能,但疗效存在一定差异,对壮族患者疗效好。

  • 血清生化指标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作者:曹娜;王玉新

    目的:探讨实验室血清生化指标在早期诊断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2月至2014年7月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其中30例胆源性患者为观察组,30例非胆源性患者为对照组,将2组患者的血清生化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超过阳性界值(空腹血糖13~18 mmol/L )时,观察组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以及直接胆红素(DBIL)的阳性灵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清淀粉酶(AMY)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生化指标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ALT、AST、ALP、TBIL、DBIL的结果均明显,具有临床诊断价值,而AMY无临床意义。结论血清ALT、AST、ALP、TBIL、DBIL可作为早期诊断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实验室指标。

  • 2012~2014年骨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用药分析

    作者:张景瑜

    目的:探讨骨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回顾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869例患者围术期的抗菌药物的用药种类、使用频率等,并进行用药合理性分析。结果抗菌药物有15种,6大类,总共使用992例/次。384例(44.19%)为不合理用药,291例(33.49%)基本合理用药,194例为合理用药(22.32%)。结论骨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频率较高,不合理用药率较高。

  • ICU床旁血液净化报警原因分析及处理

    作者:叶冬英;石斌;叶明荣;季镇星

    目的:探讨 IC U 床旁血液净化常见报警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该院急诊危重病科2006~2012年应用床旁血液净化系统治疗的308例急诊危重症患者时,1028次报警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1028次报警原因中以血路报警为主,占59.82%,旁路报警19.07%,提示性报警18.77%,其他原因报警2.34%。结论判断报警原因,及时准确地处理对IC U床旁血液净化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 探讨血红蛋白假性增高的两种估算方法的比较

    作者:李芬;钱厚明;范金斌

    目的:比较2种估算方法计算血红蛋白(Hb)假性增高的结果,以探讨适宜估算方法。方法(1)收集198例体检者标本的平均红细胞体积(MCV)与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的结果求回归方程与相关系数,并根据回归方程结合患者样本的MCV与红细胞(RBC)检测结果估算3组(MCV<82 fL、82~94 fL、>94 fL)共200例患者 Hb浓度,Hb=RBC × MCH。(2)按公式Hb=RBC ×30× MCV/88估算200例患者 Hb结果。结果3组患者 Hb实测值分别为(114±14.2)、(140±19.3)、(136±16.8)g/L,方法1估算值分别为(117±13.2)、(140±18.2)、(138±15.8) g/L ,方法2估算值分别为(123±13.7)、(146±18.9)、(143±16.3) g/L ,其中方法2估算MCV<82 fL组和82~94 fL组的值与实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方法1计算 Hb的估算值优于方法2,且适宜对象为MCV值在82~94 fL的患者。

  •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标准化报告方式的可行性探讨

    作者:林敏;徐伟鹏;邓小燕

    目的:探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实验测定值比率报告的临床价值,从而提高 APTT 实验报告的可比性。方法采用德国TECO公司和上海太阳生物技术公司的2种 APTT试剂在德国AMAX19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中分别检测正常对照组和患者组的APTT测定值(S)并计算出其比率。结果2种APTT 试剂检测2组研究对象的APTT测定值(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种试剂的APTT测定值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TT测定值比率的报告方式[APTT测定值比率=患者APTT测定值(S)/正常参比血浆APTT测定值(S)]可以减少测定值(S)结果的差异,提高结果的可比性。

  • 契约学习对胃溃疡患者自我效能感和生存状态影响的研究

    作者:朱红;荣加

    目的:探讨契约学习对胃溃疡患者自我效能感和生存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88例胃溃疡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予消化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契约学习联合消化内科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出院6个月后的的自我效能感(GSES)得分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自评抑郁量表(SD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7.73%,对照组为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出院时、出院6个月后GSES评分以及SAS评分、SDS评分小于或等于50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契约学习联合常规护理不仅能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也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及生存状态,具有临床意义。

  • 消除葡萄糖检测中维生素C干扰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冰

    目的:探讨维生素C与葡萄糖同时检测以消除维生素C对血液葡萄糖检测的干扰。方法选择该院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混合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10份,加入高浓度的葡萄糖溶液、维生素C后制作成不同系列的溶液,根据相关标准及规范,检测溶液中的葡萄糖、维生素C,前后进行比较分析,讨论干扰程度。结果维生素C含量回收率为93%~98%,平均回收率为96.4%。维生素C干扰GOD‐PAP法对葡萄糖的检测结果,血液葡萄糖与维生素C含量同时测定,且明确维生素C在0~700 m L的9个浓度区间。结论该方法检测血液中维生素C浓度准确可靠。

  • 血小板输注效果影响因素的Logistic分析

    作者:朱春燕;钟展华;严凤好

    目的:探讨血小板输注的临床疗效及影响输注无效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29例患者进行血小板输注,并比较不同因素对血小板输注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229例患者中有91例24 h无效,无效率39.7%。不同性别、输血次数、抗体、肿瘤、血液疾病等因素的血小板输注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输血次数与是否有抗体为影响血小板输注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输血次数与是否有抗体为影响血小板输注效果的主要危险因子。

  • 手术治疗鼻腔结构异常所致鼻源性头痛的临床分析

    作者:杨羿容;张恒;鄢斌成

    目的:探讨鼻腔解剖结构异常与头痛的关系以及诊断、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78例临床表现为头痛且鼻腔解剖结构异常的患者,经鼻内窥镜检查、接触点头痛实验及CT 诊断,采用鼻内镜下手术矫正或切除异常鼻腔结构。结果本组手术治疗患者术后均随访1年以上,78例患者治愈70例,好转5例,无效3例,有效率96.15%。结论临床头痛患者可能存在鼻腔解剖结构异常,通过鼻内镜手术治疗能取得满意疗效。

  • 2种流产临床方法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蓉;桑晓梅

    目的:比较2种流产临床方法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348例要求终止早孕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药物流产辅以清宫术(A组)203例和单纯药物流产(B组)145例,A组给予清晨空腹口服米非司酮片50mg,2h后进食,12h再服用1次,第2天服用方法同第1天,第3天清晨空腹口服米索前列醇0.6mg,在胚胎流出或宫口开大后于当日行清宫术。B组给予清晨空腹口服米非司酮片50 mg ,2 h后进食,12 h再服用1次,连续2d,第3天清晨空腹口服米索前列醇0.6mg。结果 A组和B组患者腹痛持续时间分别为(3.46±0.32)h和(3.55±0.33)h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阴道流血持续时间分别为(4.33±0.89)d和(7.23±1.30)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A组和B组患者完全流产率分别为99.5%和81.4%,再次清宫率分别为0.5%和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流产辅以清宫术和单纯药物流产比较,是一种相对安全和良好的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方法。

  • 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对临床血糖检验的研究

    作者:陈娟

    目的:探讨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对血糖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该院120例患者采用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检测血糖,并比较2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快速血糖仪检测的血糖值约为(7.17±3.02) mmol/L ,常规生化仪约为(7.64±3.19)mmol/L ,对2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血糖仪比常规生化仪检测血糖时操作更容易、省时、方便。

  • 麻醉下手法松解综合治疗重症冻结期肩周炎的疗效研究

    作者:任红艳

    目的:探讨麻醉下手法松解综合治疗重症冻结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95例重症冻结期肩周炎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7例患者接受肌间沟臂丛麻醉治疗,观察组48例患者接受麻醉下手法松解综合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284,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637,P<0.05);观察组患者肩周局部疼痛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下手法松解综合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较小,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持续改进中心静脉导管护理质量中的研究

    作者:李志琼;谢楠;刘永红;何亚娟

    目的:探讨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持续改进中心静脉导管(PICC )护理质量中的临床价值。方法该院2012年5月成立静脉治疗护理小组,持续改进护理质量,随机选取实施前后6个月内行PICC患者2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插管成功率、并发症及满意度,统计实施前后6个月内完成PICC置管例数、投诉例数、纠纷例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和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明显低于对照组(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施后投诉和纠纷发生率(3%)明显低于实施前(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持续改进PICC护理质量的效果显著,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

  • 子宫肌壁间脂肪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作者:陈峰;张燕;姚晓虹;王梅

    脂肪平滑肌瘤(包括子宫脂肪瘤)是一种少见、容易辨认、由平滑肌和成熟脂肪细胞密切混合而成的良性肿瘤,其包含一系列含有脂肪成分的病变,范围由含有少量脂肪成分到完全由脂肪细胞组成的肿瘤[1]。报道如下。

  • 肠杆菌科细菌产碳青霉烯酶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维真(综述);潘新年(审校)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是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杀菌作用快的β‐内酰胺类药物,其良好的细胞通透性、高度的酶稳定性及较低的毒性等特点已成为目前临床治疗严重细菌感染主要的抗菌药物之一,但是随着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的出现及不断的增多,该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主要机制是产碳青霉烯酶。因此,快速、准确地检测产碳青霉烯酶的肠杆菌科细菌,对于预防和控制产酶菌株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现就实验室检测肠杆菌科细菌产碳青霉烯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肛瘘栓治疗肛瘘的研究进展

    作者:韩剑(综述);王业皇(审校)

    目前治疗肛瘘的主要手段有肛瘘切除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肛瘘切除缝合术、皮瓣推移术及挂线术等,但这些治疗方法存在创伤面积大、愈合时间长的缺点,部分患者可出现肛门功能受损,甚至大便失禁的可能[1]。众多研究者尝试采用纤维蛋白胶治疗肛瘘,该方法具有无不良反应,无痛,操作简单,无肛门功能障碍等优点[2]。但根据以往的文献报道,应用纤维蛋白胶治疗肛瘘的愈合率从14%~90%不等,其复发率在15%~86%之间,总体疗效不甚满意[3]。肛瘘栓(AFP)取材于可吸收的生物材料,通过特殊理化处理,去除了可能引起免疫排异反应的成分,由于完整保留了原有组织的立体纤维支架结构,置入患者体内很快有新生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繁殖,从而达到再生性修复的目的[4]。现就肛瘘栓治疗肛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作一综述。

    关键词: 肛瘘 肛瘘栓 治愈率
  •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王刚林(综述);张淑香(审校);潘能科;罗琴

    胆固醇是人体不可或缺的脂类物质之一,其不仅参与组织细胞膜的形成,而且是合成维生素D、胆汁酸及甾体激素的重要物质[1]。人体内的胆固醇主要与脂蛋白结合而存在,多数是与脂肪酸结合的胆固醇酯,游离态的胆固醇仅10%左右,而脂蛋白主要起运输作用将胆固醇传递到机体各组织器官发挥其相应的生理功能[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是目前血脂异常诊疗中的常规检测项目,是低密度脂蛋白和胆固醇的结合体,其主要成分是胆固醇,LDL将 LDL‐C从肝脏运输到周围组织。Austin等将LDL‐C分为2种亚型,颗粒较大、密度接近1.02g/mL为A 型;颗粒较小、密度接近1.06g/mL 为B型,即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 )。相关研究表明,不同亚型的LDL‐C与动脉粥样硬化(AS)间的相关性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研究报道 LDL‐C亚型中 sdLDL‐C占优势或血清sdLDL‐C水平较高的个体,其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更大[3]。Nishikura等[4]实验显示 sdLDL‐C可作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性因子,其风险评估水平甚至优于传统的危险因素指标,如三酰甘油(TG)、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本研究主要从sdLDL‐C的生成、致动脉硬化机制及调控因素、与冠心病相关性及临床应用研究现状等几个方面作一综述。

  •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进展

    作者:赵敦勇(综述);陈东风(审校)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G )是一种临床少见的消化系统良性疾病,其特征为嗜酸性粒细胞(EOS )在胃肠道的浸润,偶可累及食管、肝脏和胆道。胃肠道各层均可受累,主要以侵犯其中一层为主[1]。自1937年由Kaijser第1次报道该病以来,临床文献资料较少,且漏诊和误诊病例较多。而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学者对该病的认识不断加深及诊疗手段的提高,其关注度及诊治率明显升高[2]。现综述如下。

  • 中西医结合对牙周炎智齿手术后续护理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园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对牙周炎智齿手术后续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6月1日至2014年5月1日行智齿手术治疗的124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62例给予基本护理,观察组62例给予基本护理+后续护理,记录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术后渗血停止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19.4%,观察组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渗血停止时间平均为(4.8±0.9)d,观察组为(2.1±0.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5.5%,观察组为9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后续护理,能有效降低牙周炎智齿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缩短术后渗血的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理事单位

    作者:

    关键词: 检验医学 临床 理事
检验医学与临床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