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Laboratory Medicine and Clinic 검험의학여림상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重庆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
  • 影响因子: 1.09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2-9455
  • 国内刊号: 50-1167/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78-157
  • 曾用名: 中国检验医学与临床
  • 创刊时间: 200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检验医学与临床》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徐永柱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道探查取石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武方亮

    目的:探究医护一体化模式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道探查取石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0例胆囊结石患者按就诊时间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医护一体化模式,对护理结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在医护水平方面,实验组团队合作能力(16.23±3.71)分,医护沟通能力(17.56±3.54)分、护患关系(18.54±3.12)分,总分(86.99±7.12)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实验组胆道感染0例(0.00%)例,胆总管损伤1例(1.11%),切口愈合不良2例(2.22%),腹胀腹泻3例(3.3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医护工作满意度方面,实验组入院接待(18.12±2.34)分,健康教育(19.01±3.03)分,康复指导(17.23±2.41)分,总分(88.91±7.02)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模式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道探查取石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针吸细胞学在诊断儿童颈部肿块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钱同;朱立强

    目的:探讨针吸细胞学在儿童颈部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结合临床及术后组织病理学资料,回顾性分析76例有术后组织学诊断或临床随访资料的儿童颈部肿块的针吸细胞学诊断结果及形态学特点。结果76例有术后组织学诊断或临床随访资料的儿童颈部肿块中,基于针吸细胞学诊断结果,21例患儿进行了手术。21例术后病理结论与FN A结果一致:淋巴结反应性增生5例、结核肉芽肿疾病2例、淋巴血管瘤3例、钙化上皮瘤3例、淋巴瘤3例、纤维瘤1例、神经鞘瘤1例、转移癌3例。有1例先天性纤维肉瘤误诊为纤维瘤,没有假阳性结果。基于针吸细胞学的诊断结果,54例有临床随访资料的患儿未进行手术。细胞学诊断结果是:淋巴结反应性增生45例、脓肿形成5例、淋巴血管瘤2例、囊肿2例,其中5例脓肿均同时送检查抗酸杆菌,1例为阳性。在76例有术后组织学诊断或临床随访资料的患儿中,针吸细胞学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分别为98.6%和85.7%。结论细针吸取细胞学是一种简单、便宜、安全、儿童耐受良好的颈部肿块的诊断方法,可以作为颈部肿块诊断的首要步骤。

  • 自噬相关基因16L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宫颈癌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亚敏;赵凤容;凌玲;殷勤

    目的:检测自噬相关基因(ATG)16L1基因rs2241880位点的多态性,研究该位点与宫颈癌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收集宫颈癌病例(病例组)及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标本各100例,提取细胞基因组DNA进行基因片段扩增,观察琼脂糖凝胶电泳PCR产物及DNA序列测定。结果ATG16L1基因第9外显子第47位等位基因位点为等位基因多态性位点,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ATG16L1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无差异。结论深入研究基因型变异等有利于揭示宫颈癌的发病机制,为宫颈癌的早诊断、早治疗提供新思路。

  • 品管圈在减少胰岛素注射过程差错中的应用

    作者:景良洪;曾艳丽;宋凤平;官莉

    目的:减少胰岛素注射过程中的差错,提高患者胰岛素注射的安全性。方法通过在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开展品管圈活动,探讨胰岛素注射过程中差错发生的原因及对策。对比活动前、后每周差错件数,并计算活动的目标达标率,对规范化流程及效果进行改进。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住院患者胰岛素注射差错件数由每周6.33件降至每周0.50件,实施活动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的有效推行,显著减少了住院患者胰岛素注射过程的差错件数,增强了品管圈圈员的团队精神,提高了患者胰岛素注射的安全性。

  • 布托啡诺对老年患者胃镜检查中依托咪酯引起阵挛性肌肉收缩的影响

    作者:王标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预处理对依托咪酯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中阵挛性肌肉收缩(简称肌阵挛)的影响。方法将行无痛胃镜检查患者分成A、B两组,每组40例。A组静脉注射依托咪酯脂肪乳,B组静脉注射布托啡诺加依托咪酯脂肪乳,比较两组肌阵挛发生例数和程度,并记录患者恢复时间及用药前、后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肌阵挛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期间生命体征和恢复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布托啡诺联合依托咪酯脂肪乳可减少肌阵挛发生。

  • 健康教育对小儿哮喘护理效果的影响

    作者:曹秀清

    目的:对小儿哮喘病例接受个性化健康教育干预后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5~10月徐州市儿童医院内科收治的哮喘患儿113例纳入本研究,分为两组,试验组56例,对照组57例,对照组施以哮喘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内容基础上施以个性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后对治疗的依从性及出院后2年内再次发作次数、再次入院次数。结果试验组哮喘病例干预后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2年内再次发作次数、再次入院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有哮喘症的小儿病例施以个性化健康教育干预,可有效提高该类哮喘人群的治疗依从性,降低其哮喘再次发作次数及因哮喘而再次入院次数,对疾病控制效果较好,具有现实推广意义。

  • 睑板腺挤压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老年干眼症的疗效

    作者:郭彦芳

    目的:探讨睑板腺挤压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老年干眼症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在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治疗的老年干眼症患者,分成两组,试验组给予睑板腺挤压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眼部症状评分、结膜充血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染色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试验组眼部症状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8%)明显高于对照组(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总体疗效比较,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睑板腺挤压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老年干眼症的临床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肺腺癌组织和血清中半乳糖凝集素-1和-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李玲

    目的:探讨人肺腺癌组织和血清中半乳糖凝集素‐1(Gal‐1)、Gal‐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65例肺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和20例正常肺组织及相应血清,采用Real‐time聚合酶链反应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其转录水平和血清水平表达变化情况,并结合相关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肺腺癌组织中Gal‐1和Gal‐3 mRNA表达阳性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结果显示,Gal‐和Gal‐3在肺腺癌患者血清表达量分别为(230.7±11.3)ng 和(65.3±7.8)ng ;Gal‐和 Gal‐3在正常组表达量为(120.4±9.2)ng和(34.0±5.4)ng。血清Gal‐1和Gal‐3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 TNM 分期、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P>0.05)。结论 Gal‐1与Gal‐3可能参与肺腺癌的 TNM 分期、发展和侵袭转移,其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诊断率,提示患者预后。

  • 交锁髓内钉联合经皮空心钉治疗胫骨干骨折合并同侧后踝骨折的临床效果

    作者:吕南千;费青;张麒云;郑为成;郑万平

    目的:探究交锁髓内钉固定胫骨干联合经皮空心钉治疗同侧合并后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4年9月于上海市普陀区利群医院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胫骨干骨折合并后踝骨折患者34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7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胫骨干钢板联合经皮空心钉固定后踝,对照组则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胫骨干联合切开复位钢板固定后踝。随访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骨折愈合时间、术后感染发生情况,并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系统(AOFAS)对患者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骨折均骨性愈合,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AOFAS评分优良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干骨折合并同侧后踝骨折中,后踝骨折无移位,骨折大小小于关节面的1/3时,采用空心钉内固定;若发生后踝粉碎性骨折或者骨折大小超过关节面的1/3,骨折线较长,空心钉复位不成功时,则采用钢板内固定。

  • 电话随访干预对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李贺

    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对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2014年收治的50例腰椎骨折患者,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需要接受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然后仅接受健康宣教及相关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接受电话随访干预。两组患者分别在入院时和出院6个月后分别接受生活质量量表评估,在出院6个月后接受自我护理和遵医行为评估和S F‐36健康量表评估。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时生活质量量表显示,两组患者在入院时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各项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研究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在干预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在自我护理和遵医行为评估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其SF‐36健康量表评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话随访干预可以显著提高腰椎骨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及依从性,提高患者术后恢复效果。

  • 贝克曼LX-20和西门子ADVIA2400生化仪多项目检测结果比对与偏倚评估

    作者:胡树珍;廖明;钟结兴

    目的:对美国Beckman贝克曼LX‐2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简称LX‐20生化仪)和德国Siemens西门子ADVIA 24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简称ADVIA 2400生化仪)测定多项目的检测结果进行比对与偏倚评估,观察2套检测系统之间检测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以ADVIA 2400生化仪作为参考仪器,LX‐20生化仪作为实验仪器,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EP9‐A2文件要求设计比对方案,采集临床患者空腹新鲜血清标本为待测标本,采用2台生化分析仪同时检测血淀粉酶、血清总蛋白、血糖等11项检验项目;以美国临床实验室修正法规198允许总误差的1/2作为标准,对2台生化仪检测结果的偏差和临床可接受性进行评估。结果2台生化仪检测结果相似,吻合度较高,具有良好的相关性;除 ADVIA 2400生化仪的血糖不在规定误差范围,与LX‐20生化仪不具有可比性外,其他指标检测结果偏倚评估一致性良好,可被接受。结论2台生化仪测定多种项目检测结果相关性良好,临床可接受;同时对同一指标采用不同分析仪器检测时,应注意比对分析,对超出规定偏差范围的应及时校准,以保证结果的一致性、准确性和可比性。

  • 高血压及高血压前期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石磊;王依屹;鲁传翠;张珏

    目的:研究分析高血压及高血压前期血清尿酸(U A )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接受诊治的163例人员进行研究。根据血压情况分成血压正常组50例,高血压前期组55例,高血压组58例;根据血清 UA 水平分成 UA <228μmol/L 组52例,UA 为228~345μmol/L组56例,UA>345μmol/L组55例,对比不同血压组血清UA和血脂水平,分析不同血清UA水平对应的血压情况及血清UA水平与血压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组血清UA水平显著高于血压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前期组血清 UA 水平显著高于血压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UA >345μmol/L组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水平均显著高于UA<228μmol/L及UA 为228~345μmol/L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A 为228~345μmol/L组SBP及DBP水平均显著高于 UA<228μmol/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Pearson法分析相关性可知,血清UA水平与患者SBP及DBP均呈明显正相关。结论高血压及高血压前期血压水平与其血清UA水平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 系统护理对于降低脊髓损伤患者并发症及负性情绪的疗效观察

    作者:胡婕

    目的:探究系统护理对于降低脊髓损伤患者并发症及负性情绪的效果。方法将40例脊柱外伤合并截瘫的患者分为系统护理组和普通护理组,分别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系统护理和普通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便秘情况,尿失禁状况和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系统护理组患者出现便秘、尿失禁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普通护理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护理组患者SAS、SDS系统评分显著低于普通护理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可以显著降低脊髓损伤患者出现便秘、尿失禁、肺部感染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率。

  • 学龄前儿童瘦素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作者:王云双;王欲琦;宋兰萍

    目的:研究3~6岁学龄前儿童瘦素和血脂水平之间的关系,为学龄前儿童保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择保定市城区幼儿园3~6岁学龄前儿童301人,进行身高、体质量、瘦素和血脂水平测定。结果在学龄前肥胖儿童中,瘦素与体质量指数、血脂水平均高于体质量正常的儿童。结论加强学龄前肥胖儿童血脂、体质量指数监测,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促进学龄前儿童的健康成长。

  • 尿路上皮癌患者术前术后胸苷激酶1血清学检测对比研究

    作者:陈桂明;刘京生

    目的:探究分析胸苷激酶1(TK1)在中国人尿路上皮癌患者的血清,以期为中国人群尿路上皮癌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6~12月于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和苏州大学附属高邮医院行常规体检的健康人群50例作为A组,对血清T K1浓度和T K1阳性检出率进行检测;选取同期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和苏州大学附属高邮医院收治的50例泌尿系统良性疾病患者作为B组,对血清T K1浓度及T K1阳性检出率进行检测;另选取2011年6月至2014年10月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和苏州大学附属高邮医院收治的76例尿路上皮癌患者作为C组,对其术前,术后1、3、6、9、12、15、18个月血清T K1浓度及 T K1阳性检出率进行检测。结果 C组患者术前血清中TK1浓度[(2.54±0.15)pmol/L]及 TK1阳性检出率(71.05%)明显高于B组患者的[(0.76±0.18)pmol/L和0.04%]及A组健康者的[(0.44±0.12)pmol/L 和0.0%],A、B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分型尿路上皮癌患者术后血清 TK1浓度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苷激酶1血清学检测在尿路上皮癌患者的早期诊断中有一定临床意义,其在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方面也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不同胆管重建缝合方法胆道吻合口并发症观察

    作者:颜科;杜成友

    目的:探索肝移植术后发生胆道吻合口并发症的相关原因,以期降低其发生率。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庆市器官移植中心)2005年1~3月的140例肝移植患者移植术后发生胆道并发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对其胆管重建缝合方法(后壁连续前壁间断缝合和全程间断缝合)、胆道吻合口并发症类型、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等进行回顾性病例分析。结果10例肝移植术后发生胆道吻合口并发症患者发生吻合口胆道狭窄7例(5.00%)、胆瘘3例(2.14%)。总胆道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率为7.14%,后壁连续前壁间断缝合组发生率为7.08%,全程间断缝合组发生率7.41%,统计两种胆管重建缝合方法对胆道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移植术中两种胆管端端吻合的方法对胆道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不留置“T”形管是可靠的。胆道吻合口并发症一旦发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关键,以非手术治疗为主的介入治疗是首选。

  • 临床护理路径在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

    作者:曹水妮;马亚洁

    目的:探讨在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术期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意义。方法从咸阳市中心医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行甲状腺手术患者中选取8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41例,根据临床护理路径表实施围术期护理;对照组41例,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短,住院费用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9.76%,同对照组的21.95%比较,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2.68%,同对照组的80.49%比较,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接受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在围术期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缩短患者康复时间,降低患者经济负担,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4种肿瘤标志物在肺癌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林永志;梁贤明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和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片段19(CYFRA21‐1)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350例胸腔积液患者的胸腔积液和血清中CA125、CEA、CYFRA21‐1和NSE水平,肺癌患者223例,良性胸腔积液患者127例,分析其在肺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CA125、CEA、CYFRA21‐1和NSE胸腔积液水平明显高于血清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患者胸腔积液和血清中CA125、CEA、CYFRA21‐1和NSE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胸腔积液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胸腔积液和血清中CEA、CYFRA21‐1和NSE分别对腺癌、鳞癌、小细胞肺癌敏感。在胸腔积液标本中CEA、CYFRA21‐1和NSE3项联合检测,敏感性高达98.6%,阴性预测值95.1%,准确性提升至85.1%。结论胸腔积液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和NSE在肺癌中的诊断和分型价值高于血清,3项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综合护理干预在肿瘤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实施效果

    作者:黄兴兰;何静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疼痛管理的实施效果。方法将60例癌症疼痛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由疼痛管理小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干预前、后均使用疼痛评估量表、生活质量测定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和生活质量测定。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肿瘤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肿瘤患者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 18602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分布分析

    作者:才淑芳;笪思颖;卢玉娟;王金权;戎瑶;赵立冬;刘晶;戎秀格

    目的:通过对唐山地区18602例高同型半胱氨酸(Hcy )血症患者的数据分布进行分析,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分布差异,以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在各类相关疾病中的分布情况。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男性 Hcy>9.5μmol/L、女性Hcy≥8.5μmol/L的18602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的血清标本。结果男性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段高峰在大于15.0~30.0μmol/L ,女性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段高峰在小于14.0μmol/L ;男女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年龄高峰集中分布在大于60~70岁。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主要疾病分布依次为不稳定型心绞痛、脑梗死、冠心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糖尿病、心肌梗死、肺炎、心律失常、乳腺癌、高血压、脑出血、肾衰竭、胃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结论多种疾病可以出现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而心脑血管病、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高发人群;应特别关注大于60~70岁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人群,及早干预治疗,预防疾病发生。

  •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院内小暴发流行的感染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作者:杜玉国;魏振军;罗继征

    目的:通过分析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临床感染分布与耐药性,探讨该菌小暴发流行的合理治疗与控制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2月北京军区总医院干部病房中小暴发流行的11例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对其开展感染细菌检测与药敏试验,并依据检测结果给予针对性干预操作。结果本组11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标本多来源于血培养中,其感染构成比为54.5%,显著高于其他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11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头孢吡肟、头孢他啶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性较高,与其他药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经临床干预后其感染情况均获得良好的控制效果,无原发病加重或死亡发生,经临床改善措施实施后无新发病例出现。结论本次洋葱伯克霍尔德菌院内小暴发流行患者对头孢吡肟、头孢他啶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性较高,经药敏试验后给予适当处理获得了良好的改善效果。

  • 高血压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格日勒;郭欣君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心内科治疗的18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选择90例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血压、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 I )、生化指标及Hcy、hs‐CRP及颈部血管超声。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标准将高血压分为高血压1级组(48例)、高血压2级组(68例)、高血压3级组(64例)。结果高血压组 Hcy、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患者不同血压级别组间 Hcy、hs‐CRP水平比较,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合并不同程度颈动脉硬化组间 Hcy、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 Hcy、hs‐CRP呈正相关;颈动脉粥样硬化分级与Hcy、hs‐CRP呈正相关。结论随着血压升高,Hcy、hs‐CRP水平越高,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越厚即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越重,提示早期干预高 Hcy血症及炎症可延缓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 运动疗法联合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刘亮;李曦光;徐蓉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联合推拿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按时间顺序选取40例颈椎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按照王之虹主编的《推拿学》进行推拿治疗,观察组在推拿疗法基础上实施运动疗法。结果3个月后观察组临床症状控制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7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颈椎病患者常规推拿治疗效果不理想后,可加以颈椎操应用,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 关节腔积液实验室检查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连建谦

    目的:通过关节腔积液实验室检查结果,了解痛风性关节炎关节腔积液的实验室检查特点,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厦门市第二医院2014年1~12月门诊及住院的关节腔积液患者172例,按临床诊断分成痛风性关节炎(75例)和非痛风性关节炎(97例)两组,进行一般性状检查(颜色、量、黏稠度、凝块)、显微镜检查(白细胞计数、细胞分类计数、红细胞)、生化类检查(总蛋白、葡萄糖、尿酸)、免疫(类风湿因子)、微生物检查、偏振光相差显微镜检查(结晶)、黏蛋白形成试验,并且采集血液标本检测血清尿酸,对所有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痛风性关节炎组与非痛风性关节炎组在性别、关节液尿酸、关节液类风湿因子及尿酸盐结晶方面有明显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痛风性关节炎组以上项目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痛风性关节炎组和非痛风性关节炎组关节液尿酸平均值分别为(558.21±418.46)、(291.10±84.47)μmol/L ,痛风性关节炎组明显高于非痛风性关节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痛风性关节炎组在关节液和血液检测葡萄糖、尿酸及类风湿因子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在检查出尿酸盐结晶的61例患者关节液和血液尿酸平均值分别为(657.62±530.25)、(540.55±134.68)μmol/L ,未检出尿酸盐结晶14例患者的关节液和血液尿酸平均值分别为(431.70±123.45)、(436.45±117.98)μmol/L ,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液及血液尿酸水平越高关节液中尿酸盐结晶检出率越高。结论关节腔积液检查,特别是关节液内尿酸水平的测定和利用偏振光相差显微镜检出尿酸盐结晶对痛风性关节炎诊疗有重要意义。

  • 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

    作者:向阳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6月来重庆市万州区人民医院就诊的高血压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10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左旋氨氯地平进行常规治疗,每天一次,口服,剂量为5mg/d。治疗组患者在常规口服左旋氨氯地平的基础上,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每天一次,口服,剂量为20mg/d。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在血压、临床症状积分、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有无差异。结果经过12周治疗后,治疗组血压降低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血TC、TG、HDL‐C、LDL‐C、AL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片和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使用对治疗高血压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大范围推广。

  • 血清NSE及BDNF与婴儿癫痫发作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郝伟红;任晋峰;李晓燕;赵杰;马慧平;田伟;郭丽丽

    目的:研究癫痫发作婴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水平,探讨二者与婴儿癫痫发作的相关性,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邯郸市中心医院门诊及住院确诊的癫痫发作婴儿40例(癫痫发作组),非癫痫性发作婴儿42例(非癫痫发作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婴儿发作后48 h血清NSE及BDNF水平,分别与健康婴儿4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此外,癫痫发作组组内也进行比较及统计分析。结果癫痫发作组血清NSE及BDNF水平均明显高于非癫痫发作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面性发作组血清 NSE明显高于局限性发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面性发作组血清BDNF与局限性发作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发作婴儿血清NSE及BDNF水平显著升高;全面性发作婴儿血清NSE明显高于局限性发作婴儿。检测婴儿血清NSE及BDNF水平,有助于癫痫发作的临床诊断;血清NSE水平可以判断癫痫病情程度。

  • 重庆市九龙坡区新生儿疾病筛查现状与分析

    作者:康喻

    目的:分析重庆市九龙坡区2011~2014年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从而进一步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方法采集出生72 h后、充分哺乳的新生儿足跟血,滴于w hatman S&S903滤纸上,进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苯丙酮尿症(PKU)、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G6PD缺乏症)和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4种疾病筛查。CH和CAH采用时间分辨荧光法分别分析促甲状腺激素和17‐羟孕酮水平,PKU和G6PD缺乏症筛查采用荧光分析法分别分析苯丙氨酸浓度和G6PD酶活性。结果2011~2014年九龙坡区共筛查新生儿33466名,筛查率在91.8%~94.6%浮动,可疑阳性患儿召回率由2012年的69.7%提高到2014年的97.5%,共确诊C H患儿19例,G6PD缺乏症患儿44例,共63例,救治率100%。结论九龙坡区新生儿筛查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可疑阳性患儿召回率逐年提高,确诊患儿均得到有效治疗或预防,对降低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

  • 循环 miR-145和 miR-484在乳腺癌诊断中的研究

    作者:黄远帅;周炜鑫;罗彬瑞;郭天虹

    目的:探索乳腺癌血浆中差异表达的微小RNA(miRNA),为检测乳腺癌寻找全新的生物标志物,并确定其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定量反转录聚合酶反应检测训练组30例乳腺癌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中的候选标志物,再盲法验证20例乳腺癌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候选标志物的诊断效能。结果训练组共发现6个差异表达的miRNA ,其中miR‐145和miR‐484差异显著,与其他4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盲法验证,二者联合诊断可有效区分乳腺癌患者与健康对照患者,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为0.96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3%(95% C I:85.2%~95.4%)和90.8%(95% C I:83.7%~93.6%),阳性预测值为91.0%,阴性预测值为91.0%。结论血浆中miR‐145和miR‐484是乳腺癌潜在的诊断标志物。

  • 小鼠14-3-3ε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作者:孟峻;侯艳军;唐韬;张永梅;刘珊;刘洋;呼格吉乐

    目的:构建小鼠14‐3‐3ε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ZEO‐HA‐14‐3‐3ε,并观察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从小鼠肝组织中获得编码14‐3‐3ε的 cDNA ,定向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ZEO(+)中,经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后,应用脂质体转染 HEK293细胞,并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检测细胞内14‐3‐3ε的表达。结果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ZEO‐HA‐14‐3‐3ε,将其转染 HEK293细胞48 h后,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到细胞内14‐3‐3ε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ZEO‐HA‐14‐3‐3ε,为研究14‐3‐3ε在小鼠卵母细胞和小鼠‐细胞受精卵G2/M转换中作用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T ACE 和 RFA 治疗肝细胞肝癌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艳;田荣华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和经皮肝脏射频消融术(RFA)治疗肝细胞肝癌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乙肝相关肝细胞肝癌患者,根据介入治疗方式分为 TACE组(n=52)和 RFA组(n=32),其中TACE组大肝癌患者18例(直径大于5 cm),小肝癌患者34例(直径小于或等于5 cm);RFA组大肝癌患者15例,小肝癌患者17例。分别于患者术前、术后24 h及术后7 d采用FACS Calibur流式细胞仪对免疫细胞亚群进行检测。结果 TACE组小肝癌患者术后7 d时CD4+和CD4+/CD8+均较术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FA组小肝癌患者术后7 d时CD4+和CD4+/CD8+均较术前升高,但CD8+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E组大肝癌患者术后24 h时和术后7 d时CD3+、CD4+和CD4+/CD8+均较术前降低,且术后7 d时CD3+、CD4+和CD4+/CD8+均较术后24 h时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FA组大肝癌患者术后24 h时CD4+、CD8+和CD4+/CD8+均较术前降低,术后7 d时CD4+、CD8+和CD4+/CD8+均较术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时RFA组大小肝癌患者CD4+/CD8+高于 T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是TACE还是RFA ,均会对肝癌患者免疫功能产生影响,RFA对患者术后肝功影响较小,且有利于免疫功能恢复。

  • LTE4和鼻咽分泌物ECP对毛细支气管炎治疗和预后的影响

    作者:侯秀玲;王敬敏;刘冬梅;李雪萍

    目的:探讨尿白三烯 E4(L T E4)和鼻咽分泌物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EC P )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 V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治疗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儿科住院RS 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79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RS V毛细支气管炎组,均采用常规西医治疗,选取同期涿州市健康小儿7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均检测 L T E4和 EC P水平,观察治疗前、后和两组之间以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治疗后3、7、14、21 d RSV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 LTE4水平分别为(176.35±78.24)、(164.35±71.45)、(112.45±54.62)、(67.55±25.24)、(41.35±10.57)pg/m L ;EC P水平分别为(98.56±61.57)、(88.34±43.64)、(61.46±24.66)、(50.41±17.84)、(34.68±12.54)μg/L ,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健康对照组受试者LTE4、ECP水平均明显低于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V患儿治疗末 LTE4、ECP水平与健康对照组受试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TE4和鼻咽分泌物ECP能反映出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治疗进展和预后情况,在临床上有一定指导意义。

  • 阿里地区人群血脂水平调查分析

    作者:李耀妮;李建;青松;明琼桑姆;刘小星

    目的:了解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人群的血脂水平及血脂异常分布特征。方法选择在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参加健康体检的2384例健康人,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使用日立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统计人群的血脂水平和血脂异常分布特征。结果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人群TC平均水平为4.96 mmol/L ,TG平均水平为1.56 mmol/L ,HDL‐C平均水平为1.24 mmol/L ,LDL‐C平均水平为3.31 mmol/L。TC、TG、LDL‐C、HDL‐C男性平均水平分别为5.08、1.79、3.48、1.21 mmol/L ;女性平均水平分别为4.78、1.27、3.18、1.29 mmol/L。阿里地区血脂异常主要以TC为主,男性5.08 mmol/L ,高于女性的4.78 mmol/L。血脂异常在阿里地区人群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男性年轻化趋势明显,女性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结论血脂异常与年龄、性别和所在地区有关,建议各地区可根据分布特点进行广泛医疗健康教育,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调整饮食结构,纠正饮食习惯,开展针对性的干预预防和控制高血脂,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

  • 应用 PC R-RDB 杂交技术检测人类乳头瘤病毒基因型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步荣;寻萌;段钊;袁景奕;张彤;李丽华

    目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反向斑点杂交(RDB)技术检测西安地区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流行状态和H PV基因型分布特征。方法共收集266例脱落细胞标本,其中尖锐湿疣8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144例、宫颈癌36例,应用PCR‐RDB杂交技术进行23种 HPV基因型分型检测。结果全部标本 HPV总阳性率为71.43%(190/266),宫颈癌HPV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疾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97,P<0.05);HPV阳性标本基因分型全部成功,HPV16型为主要感染基因型,其次为 HPV18、6、11型;单基因型总感染率91.58%(174/190),多基因型总感染率8.42%(16/190)。不同疾病单基因型感染和多基因型感染构成比差异无统计意义(χ2=0.3511,P>0.05)。结论 HPV16型是西安地区主要感染基因型,应用 PCR‐RBD技术检测 HPV基因型对HPV感染的防治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 维格列汀对糖尿病肾病保护作用机制探讨

    作者:武红梅;邓丽萍;胡园园;龙爱梅;黄莹;黄震;沈明静

    目的:研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大鼠糖尿病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探讨维格列汀对糖尿病肾病的保护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分为A、B、C 3组,A、B两组给予链脲佐菌素用于制备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组,然后分别给予维格列汀8 mg/(kg · d)灌胃连续治疗8周和12周,C组为对照组,只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处死大鼠,检测A、B两组大鼠血糖、24 h尿蛋白定量和血清CTGF和VEGF表达水平。进一步测定肾重指数,形态学观察肾小球体积及肾小球基底膜变化,测定肾小球平均截面积(MGA),计算肾小球平均体积(MGV),比较其MGA和MGV。结果大鼠糖尿病组血糖、24 h尿蛋白定量和CTGF、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维格列汀治疗后大鼠糖尿病肾病组血糖、24 h尿蛋白定量和CTGF、VEGF水平显著下降,治疗12周后以上各项指标比治疗8周下降更明显,肾重指数降低,肾脏肥大程度减轻,且治疗前、后CTGF和VEGF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CTGF和VEGF可作为糖尿病肾病患者病情评估有价值的指标,维格列汀可能部分通过调控CT‐GF和VEGF的表达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 Notch1基因检测对不同分型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方平;张平安;邓亚云;吴薇

    目的:研究不同分型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骨髓中单个核细胞Notch1基因mRNA的表达。方法收集初诊的102例A M L患者(M 1型18例,M 2型41例,M 3型16例,M 4型14例,M 5型13例)和34例对照者(非白血病和健康人,其中非白血病患者和健康人Notch1基因mRNA表达无差异)骨髓,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Notch1基因mRNA表达情况。结果102例AML患者骨髓中Notch1基因mRNA表达量相对于对照组升高了477.7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0,P<0.05)。不同分型AML患者骨髓中,M1、M2、M4、M5型AML之间Notch1基因mRNA表达量无差异,但均低于M3型,与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7,5.24,3.26,5.75,P<0.05)。结论不同分型的 AML患者骨髓 Notch1基因表达均存在异常,并且发现 M3型与其他类型AML表达有差异,该机制可能表明Notch1基因在不同亚型AML发生和发展中所起作用不同。

  • 有核红细胞计数在新生儿窒息诊断和预后中的意义

    作者:沈伟;王媛;于霞;杨炼;刘成桂

    目的:了解新生儿外周血有核红细胞(N RBC )计数的变化与新生儿窒息严重程度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迈瑞流水线C A L‐8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新生儿窒息患儿与对照组新生儿进行外周血 N RBC、红细胞、血红蛋白与红细胞比容检测,比较评价患儿 N RBC与围生期窒息严重程度及其预后的关系。结果窒息组N RBC绝对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窒息组N RBC百分数较对照组显著增加;重度窒息组新生儿外周血 N RBC百分数和绝对数均显著高于轻度窒息组新生儿。结论新生儿外周血N RBC数与新生儿窒息严重程度有关,新生儿外周血N RBC计数对新生儿窒息的早期诊断和窒息程度判断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2013~2014年贵阳地区无偿献血人群抗-HCV检测分析

    作者:申俊锋;陈文霞;唐飞;谭畅

    目的:了解贵阳地区2013~2014年无偿献血人群抗‐HCV阳性情况,为减少 HCV经血液传播及预防和控制输血风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贵阳地区151783名无偿献血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一般资料和抗‐H C V血液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贵阳地区2013~2014年无偿献血人群抗‐HCV血清学阳性率0.23%,以初次献血的青壮年为主,职业以在校学生、军人和农民居多,血型、性别、文化程度和民族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抗‐HCV阳性率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异常和 TP阳性有相关性,与HBsA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保证血液安全,应加强对献血者征询与检查,采用输血新技术新方法进行血液检测,建立和扩大一支固定的无偿献血者队伍。

  • 优质护理干预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肿瘤患者的影响

    作者:张玉凤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应用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置管肿瘤患者对于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提高依从性和满意度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接受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16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况评分、依从性、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症状自评量表9个维度(焦虑、抑郁、精神、偏执、强迫、恐怖、敏感、敌对和躯体化)评分分别为(1.3±0.2)、(1.4±0.2)、(1.4±0.3)、(1.3±0.2)、(1.4±0.2)、(1.2±0.2)、(1.4±0.2)、(1.2±0.3)、(1.3±0.2)分;对照组分别为(1.8±0.2)、(1.9±0.3)、(1.7±0.3)、(1.8±0.3)、(1.8±0.2)、(1.7±0.2)、(1.9 ±0.3)、(1.6 ±0.2)、(1.7 ±0.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5.811、12.404、6.325、12.404、12.649、15.811、12.404、9.923、9.923,P<0.05)。研究组患者依从性(90.0%)和满意度(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5%和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460、32.583,P<0.05)。研究组患者穿刺点红肿、导管渗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机械性静脉炎和非计划拔管率分别为7.5%、2.5%、5.0%、7.5%、5.0%;对照组为20.0%、12.5%、20.0%、20.0%、1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70、5.766、8.229、5.270、6.260,P<0.05)。结论优质护理用于PICC置管患者的临床护理具有良好的效果,对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依从性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作用明显,患者满意度高。

  • 两种疫苗联合接种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防治效果的M eta分析

    作者:刘晓;廖俊喆;杨蕴梅;刘波;汪俊

    目的:系统比较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的联合接种与常规对症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防治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的联合接种(联合接种组)对比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2位研究者对纳入研究的质量、提取数据进行独立评价,采用 Revman 5.2.7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6个研究,总计有32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其中应用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联合接种组为172例,对照组150例。M 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疫苗组能够明显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M D=-7.06,95% C I:-9.16~4.96,P<0.05)、急性发作间距天数(M D=93.48,95% C I:65.55~121.41,P<0.05)、病死率(RR=0.22,95% C I:0.08-0.61,P=0.004)、急性发作次数(M D=-3.46,95%C I:-3.76~-3.16,P<0.05)、平均住院次数(M D=-2.23,95% C I:-2.54~-1.91,P<0.05)、急性发作天数(M D=-2.71,95% C I:-4.67~-0.74,P<0.05)。结论相比对照组,联合接种组可以明显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急性发作间距天数、病死率、急性发作次数、平均住院次数及急性发作天数,但是低质量的原始研究可能大大降低证据的可信度,对于此课题还需要更多更科学、更可靠的临床试验去证实和研究。

  • 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对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作者:吴意;王白杨;彭飞

    目的:采用 Meta分析方法评价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对急性肾损伤(AKI)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文献检索时间为2004年1月至2014年12月。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收集有关与尿 NGAL 对 AKI早期诊断的相关研究文献,QUADAS量表———诊断性试验质量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分析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诊断比值比,绘制总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结果纳入文献18篇,研究对象2095例。Meta分析显示,尿NGAL对AKI早期的合并诊断价值分别为:敏感度0.80,特异度0.81,阳性似然比5.23,阴性似然比0.23,诊断比值比24.53。sROC曲线下面积为0.9007,Q值为0.8320。结论尿NGAL可作为AKI初期诊断的临床生物学标志物,检测尿NGAL对AKI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W ells 评分联合 D-二聚体检测在骨创伤致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实效性

    作者:朱建举;蔡卫东

    目的:探讨Wells评分联合D‐二聚体检测在骨创伤致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实效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100例骨创伤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20例深静脉血栓(DV T )患者作为DV T组;同时选取同期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3组研究对象的D‐二聚体水平。结果 DV T组与对照组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5.821,P<0.05)。多发骨折组、下肢骨折组、骨盆骨折组患者D‐二聚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上肢骨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若Wells评分低于2分,且D‐二聚体为阴性,基本排除DV T。若Wells评分高于或等于2分,D‐二聚体为阳性,基本判断为DV T。结论D‐二聚体的检测对创伤性骨折致DVT的治疗能够发挥有效的临床价值,尤其是能够对DVT进行排除,是DVT无创伤检查的首选。

  • 血清蛋白磷酸酯酶2A 水平与宫颈癌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郑红云;李艳;申复进

    目的: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本研究拟在血清学和组织学水平共同探讨宫颈癌患者蛋白磷酸酯酶2 A (P P2 A )水平的变化。方法分别选择同期宫颈无病变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30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sHPV)感染患者17例和宫颈癌患者2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PP2A蛋白表达水平;另选取健康对照者24例,hsHPV感染患者18例和宫颈癌患者14例,采用酶活试剂盒检测组织PP2A活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hsHPV感染组血清PP2A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组织 PP2A酶活性下调,PP2A活性仅为健康对照组的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血清 PP2A水平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组织酶活性显著下调,PP2A酶活性仅为健康对照组的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sHPV感染组相比,宫颈癌组患者血清PP2A水平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酶活性水平下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血清 PP2A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同时组织学水平PP2A酶活性亦下降。该研究结果为宫颈癌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资料,为宫颈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靶标分子。

  • 饮食疗法联合优思弗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

    作者:谢江燕;唐国珍

    目的:探讨饮食疗法联合优思弗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患有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具有不良饮食习惯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单纯优思弗治疗,观察组给予饮食疗法联合优思弗治疗,1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瘙痒评分生化指标及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瘙痒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瘙痒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血清胆汁酸(TBA)、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有显著下降;观察组患者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TBA、AST、碱性磷酸酶(ALP)水平相比均有显著下降;干预后观察组患者TBA、AST、AL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妊娠终止时间长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新生儿体质量明显重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疗法联合优思弗应用于妊娠期胆汁淤积症患者,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瘙痒症状,改善患者生化指标,延长妊娠终止时间,减少术后大出血及增加新生儿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血清4项指标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郝建军;陈云;袁付平

    目的:评价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及高尔基体蛋白73(GP73)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PHC)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分别检测65例 PHC患者、61例肝硬化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AFP、AFU、GPC3和GP73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HC组AFP、AFU、GPC3、G P73水平显著高于肝硬化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肝硬化组各项指标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FP、AFU、GPC3、GP73诊断PHC的敏感性为69.23%~78.46%,准确性为81.72%~84.95%,4项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准确性达95.38%和87.63%,明显高于单项检测。结论 AFP、AFU、GPC3、GP73联合检测可提高PHC的诊断率,尤其可提高AFP低水平PHC的早期诊断率。

  • 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后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研究

    作者:依马木买买提江·阿布拉;徐林;易超;丁伟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后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2年2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08例行肝切除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分析可疑危险因素与肝切除术后发生感染的关系。结果108例患者中,20例发生术后感染,占18.52%。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在糖尿病史、病灶、血管癌栓、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前使用抗菌药物、营养不良和血清清蛋白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有糖尿病、病灶多发、血管癌栓、手术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前使用抗菌药物、营养不良和血清清蛋白为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后发生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合并有糖尿病、病灶多发、血管癌栓、手术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和血清清蛋白为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后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 NS1抗原捕获 ELISA 在登革热筛查及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李启欣;朱嫦琳;陈文翠;李炜煊

    目的:评价检测登革病毒NS1抗原捕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NS1‐ELISA)在登革热实验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9~10月在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疑似登革热病毒感染的患者共173例,分别采用NS1‐ELISA、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以下简称金标法)对其血清中的登革病毒标志物进行检测,比较3种方法对登革热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预测值、似然比、约登指数和卡帕值。结果173例疑似患者中共88例(50.87%)被确诊为登革热患者,检测结果阳性率高为金标法,显著高于 NS1‐ELISA和PCR;NS1‐ELISA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和约登指数均高于 PCR和金标法,阴性似然比低于 PCR和金标法,3种方法的敏感度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PCR和NS1‐ELISA特异性显著优于金标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R特异性高于NS1‐ELISA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1‐ELISA对登革热的检测效能和应用价值优于PCR和金标法,可作为登革热暴发或散发的筛查及确诊方法。

  • 凶险性前置胎盘92例临床分析

    作者:杨凌云;黄凤华;李家福

    目的: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与孕妇年龄、流产次数的关系,以及诊断及围术期处理。方法选取凶险性前置胎盘92例,非凶险性前置胎盘131例,与非凶险性组比较在孕妇年龄、流产次数的差异,分析凶险性前置胎盘诊疗及结局。结果(1)孕妇年龄大于或等于35岁,两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流产次数大于或等于2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B超诊断胎盘植入敏感度为63.83%,M RI准确率为100.00%。(3)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40.22%,子宫切除率为13.04%;合并胎盘植入,产后出血发生率为68.09%。产后出血行介入治疗成功保留子宫4例;胎儿娩出后保留胎盘,即行介入治疗后保守治疗成功2例。结论凶险性与非凶险性前置胎盘中,高龄孕妇比例无明显差异;2次及以上流产史,凶险性前置胎盘发生率明显增加;超声可诊断胎盘植入,M RI可作为补充检查;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保留胎盘行介入治疗,否则果断及时切除子宫。

  • 卵巢囊肿患者的微创剔除手术方案研究

    作者:张丽;陈容

    目的:比较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传统三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卵巢囊肿剔除患者100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经脐单孔腹腔镜组与传统三孔腹腔镜组各50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期指标、手术疗效和术后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中,传统三孔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较经脐单孔腹腔镜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失血量和切口长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脐单孔腹腔镜组术后VRS评分、伤口美观指数显著优于传统三孔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三孔腹腔镜组住院时间短于经脐单孔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良性卵巢囊肿是安全可行的,且能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并能达到更好的美容效果。

  • 超声及核磁共振检查对乳腺良性和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作者:计玉芳;陈淑君

    目的:探究超声与磁共振(M RI)在乳腺良、恶性肿块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苏州市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122例患者129个乳腺肿块术前均行超声及M RI检查,回顾性分析超声及M RI检查结果,并与术后病理相比较。结果129个乳腺肿块中,通过术后病理诊断为恶性病变37个,良性病变92个。MRI检查与超声检查对乳腺肿块诊断的真阳性率、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与超声联合MRI检查对乳腺肿块诊断的真阳性率、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与超声联合MRI检查对乳腺肿块诊断的真阳性率、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与MRI检查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均具有一定价值,超声价格低廉、操作简便,可用于对乳腺癌的筛查,而M RI对乳腺癌诊断的准确率比超声高,减少了误诊发生率,大大提高了诊断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值得临床开展应用。

  • 早期子宫内膜癌手术患者术后复发转移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刘超霞;张克强;肖凌志

    目的:探讨临床早期(Ⅰ~Ⅱ期)子宫内膜癌初治患者术后复发转移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4年2月204例在湖南省肿瘤医院行手术治疗的Ⅰ~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截止日期2015年3月1日。记录复发转移情况,分析复发转移影响因素;采用K aplan‐M eier法计算生存率,预后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204例患者中有复发转移20例,复发转移率9.8%,其中有65.0%(13/20)的患者在5年内复发转移;在复发转移率方面:年龄超过50岁者明显高于年龄小于或等于50岁者,浆液性腺癌者高于子宫内膜样腺癌者,病理分级G3者高于G1~G2者,肌层浸润深度大于或等于1/2者高于无肌层浸润和肌层浸润深度小于1/2者,肿瘤长径超过2 cm者高于小于或等于2 cm者、腹水细胞学检查阳性者高于阴性者、ER阴性者高于阳性者、PR阴性者高于阳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04例患者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00.0%、92.1%、84.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肿瘤长径、肌层浸润深度、病理类型、病理分级、腹水细胞学结果、ER、PR表达是Ⅰ~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肌层浸润深度(OR=2.473,95% CI:1.322~5.982,P=0.002)、腹水细胞学结果(OR=3.456,95% CI:1.498~7.394,P=0.001)及病理类型(OR=3.764,95% CI:1.545~6.364,P=0.001)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高龄、肿瘤体积较大、肌层浸润较深、浆液性腺癌、病理分级较高、腹水细胞学阳性、ER阴性、PR阴性的Ⅰ~Ⅱ期子宫内膜癌初治患者术后容易复发转移,预后相对较差;复发转移多集中于术后5年内,对于此类高危患者在初治后5年内应加强随访。

  • 阿奇霉素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及对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作者:孟晓波;李建英;张晓梅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及对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和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6例)。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孟鲁司特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辅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体征消失时间、肺功能改善情况、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咳嗽、气促、哮鸣音等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显著缩短,肺功能指标第1秒大呼气量(FEV1)、FEV1/用力肺活量、大呼气峰流速显著升高,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IL‐6水平显著下降,而IL‐10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1%,与对照组的5.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可靠,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缩短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改善肺功能,并能明显减轻机体炎性反应,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 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在食管癌开胸围术期的镇痛研究

    作者:李国威;张明强;廖兴志;岳生;杨建军;周脉涛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在食管癌手术的镇痛效果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45例食管癌患者分为3组(每组15例)。Ⅰ组:舒芬太尼0.5 mg/kg麻醉诱导,术中效应室靶控浓度0.2~0.4 ng/mL ;Ⅱ组:瑞芬太尼1.5μg/kg诱导,靶控浓度2~5 ng/mL ;Ⅲ组:舒芬太尼0.2μg/kg联合瑞芬太尼0.8μg/kg诱导,靶控浓度舒芬太尼0.2~0.3 ng/mL、瑞芬太尼1~3 ng/mL。于麻醉诱导前(T1),插管前即刻(T2),插管后1 min (T3)、5 min (T4)、分离食管后1 min(T5)、5 min (T6),拔管后1 min (T7)、5 min (T8),记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值;于T1、T4、T6、T8、术后8 h(T9)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浆儿茶酚胺及皮质醇浓度;记录术后拔管时间及30 min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需要镇痛治疗患者例数。结果与T1相比,3组患者SBP、DBP、HR T2时明显下降(P<0.05),T3、T5、T7时明显升高(P<0.05),其中Ⅱ组上升幅度较Ⅰ、Ⅲ组高(P<0.05);Ⅱ组患者血浆去甲肾肾腺素浓度在T4、T6、T8时上升幅度明显较Ⅰ、Ⅲ组高(P<0.05)。与Ⅰ组相比,Ⅱ、Ⅲ组拔管时间较短(P<0.05)。Ⅱ组VAS评分及需要镇痛治疗的患者例数与Ⅰ、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用于食管癌开胸围术期有利于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应激反应,缩短拔管时间。

  • 癌症患者心理痛苦分层管理模式的构建

    作者:唐玲;皮远萍;邓本敏;张照莉;陈月梅

    目的:探索在医疗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对癌症患者住院期间心理痛苦分层评估及干预的可行性,构建癌症患者心理痛苦管理模式。方法运用心理痛苦管理筛查工具对1000例癌症患者住院期间心理痛苦状态进行初步筛查(第1层面),≥4分患者采取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进一步评估(第2层面),对大于或等于4分患者医护人员干预无效者,由心理治疗师或精神专科医师介入,进行专科心理评估诊断(第3层面);与之相对应,进行心理痛苦分层干预,<4分的患者,由责任护士给予患者教育、情感支持等心理干预,对大于或等于4分的患者,由责任护士、科室心理疏导员及主管医师根据患者病情和SDS、SAS评估结果,进行针对性和个性化心理干预,当患者心理痛苦大于或等于4分,医护人员干预无效者,由心理咨询师进行专业心理干预,必要时由精神卫生专科医师给予药物干预。结果患者入院时心理痛苦程度分值平均为(2.15±1.23)分,≥4分者83例,占8.3%。出院时心理痛苦程度分值平均为(1.12±0.53)分,≥4分者31例,占3.1%。出入院时心理痛苦程度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癌症患者住院期间心理痛苦评估及干预,初步构建了癌症住院患者心理痛苦的筛查‐诊断‐干预分层管理模式,为临床提供较为高效、连续、可行的心理痛苦管理方案。

  • 血清淀粉样蛋白A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赵锐;李艳;戴雯;许淑文;周方元

    目的:检测冠心病(CHD)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探讨SAA在稳定性心绞痛(SA)、不稳定性心绞痛(UA)、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149例CHD患者,其中42例SA ,54例UA ,53例AMI;健康对照组102例。所有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采用西门子Advia2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尿素氮、肌酐、尿酸及血脂,免疫荧光定量法检测血清SAA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HD组患者SAA水平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患者血清SAA水平明显高于SA和UA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AA可能参与冠心病的发生或发展,可作为CHD病情观察指标,以预防和诊断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

  • 两种不同厂家 ELISA 试剂检测抗-HIV 结果的差异性分析

    作者:朱浩稳;徐飞;徐国锋;李勇;邹国英;任碧琼

    目的:探讨不同厂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试剂检测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结果的差异性。方法同时用两种不同厂家生产的第3代ELISA抗‐HIV初筛试剂检测日常标本,初筛阳性结果的标本再用原来的试剂双孔复检排除假阳性,复检阳性的标本送确认实验室做免疫印迹试验(W B试验)确认。结果用A、B两种试剂共检测30批次2166例标本,经复检A、B两种试剂仍为阳性的标本数分别为9例和19例,其中A、B两种试剂共同阳性反应的标本6例;WB试验确认2例阳性,为A、B两种试剂同时阳性。单独A试剂的阳性预测值为22.22%(2/9),单独B试剂的阳性预测值为10.53%(2/19),两种试剂双阳性标本的阳性预测值为33.33%(2/6)。结论不同厂家ELISA试剂检测抗‐HIV结果的阳性预测值有较大差异,同时采用两种试剂检测临床标本能提高阳性预测值。

  • hMSH2和nm23在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沈冬;张瑜

    目的:探讨人MutS同源蛋白2(hMSH2)和转移抑制基因nm23在肠癌中的表达、相互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未经过术前放、化疗的肠癌标本48例及癌旁正常黏膜组织15例,X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M‐S H2和nm23蛋白的表达,分析hM S H2和nm23蛋白的表达与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肠癌组织hM S H2和nm2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5.4%、62.5%,均显著低于正常肠黏膜组织(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nm23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分化程度无关,但与肿瘤浆膜浸润、肠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P<0.05);hM S H2与临床病理参数无相关性;nm23与 hM S H2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 P<0.05)。结论nm23蛋白质水平与恶性程度相关,可作为预测入侵和转移的评判指标。hM S H2蛋白的表达与nm23蛋白合并后的表达对肠癌预后有一定指导意义。

  • 40mg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hs-cTnT、CK-MB及血脂的影响

    作者:张廷明;王东波;王青青

    目的:研究40 mg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高敏肌钙蛋白 T (hs‐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血脂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8月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根据PCI后降脂治疗时阿托伐他汀的剂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联合40 mg阿托伐他汀,对照组联合10 mg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患者的hs‐cTnT、CK‐MB及血脂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hs‐cTnT、CK‐MB、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ApoB)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poA‐Ⅰ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有助于保护心肌细胞、降低心肌酶谱水平、改善血脂代谢情况,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后理想的降脂治疗方案。

  •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受体γ对血管内皮细胞活性氧生成的影响及机制

    作者:王兆君;张宝和

    目的:分析过氧化酶体增殖物受体γ(PPARγ)在高糖介导血管内皮细胞活性氧(ROS)生成中的影响与机制。方法采用33.0 mmol/L D‐葡萄糖(高糖)进行介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作为高糖介导组,采用二甲基亚砜处理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3种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GW9662、京尼平作用于高糖介导组。采用一氧化氮与超氧阴离子荧光探针判定3种药物对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与ROS的影响,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评估解耦联蛋白2表达水平。结果高糖介导组ROS与一氧化氮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药物中,吡格列酮对血管内皮细胞 ROS、一氧化氮与解耦联蛋白2的作用强(P<0.05)。结论 PPARγ能够明显缓解高糖介导下血管内皮细胞ROS生成,主要通过上调解耦联蛋白2发挥作用。

  •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春阳;黄山;刘志琴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相关性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197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狭窄组86例,非冠心病狭窄组64例,冠状动脉正常对照组47例。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探讨各组与对照组间临床基线资料和CT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差异,采用Spearman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程度(Gensini积分与CTGF的相关性,并绘制CTGF的ROC曲线,评价其临床诊断价值)。结果对照组、冠心病与非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组在吸烟、年龄、性别、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细胞因子CTGF、TGF‐β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TGF与Gensini积分相关(r=0.713,P=0.000),通过分析CTGF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ROC曲线:诊断临界值、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503.65 pg/mL、0.973、92%、94%。结论 CTGF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相关,血清CTGF水平可作为评估冠状动脉狭窄及严重程度的指标。

  • 腹股沟疝患者的微创修补效果研究

    作者:李永刚;江涛;蔡天勇;马晗;李永崇;凡豫新;赵彦礼

    目的:对比腹腔镜疝修补术与普通平片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为普外科手术治疗提供可鉴方法。方法选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948例腹股沟疝患者,行普通平片疝修补术的患者为无张力组,行腹腔镜疝修补术的患者为腹腔镜组,其中无张力组731例,腹腔镜组217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时间;随访2年,记录患者并发症及复发概率。结果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疼痛时间明显短于无张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少于无张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及2年复发率明显优于无张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能够显著提高腹股沟疝患者的治疗效果。

  • 呼吸道九联检在小儿急性呼吸道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卓珠琳

    目的:探究呼吸道九联检在小儿急性呼吸道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海口市妇幼保健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共6122例小儿急性呼吸道疾病患儿,其中0~1岁患儿2397例归为婴儿组,1~3岁患儿1848例归为幼儿组,3~8岁患儿1877例归为儿童组,并采用九联检试剂间接免疫荧光法对3组患儿的病原体抗体进行检测,其中包括肺炎支原体(MP)、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乙型流感病毒(IFB)、腺病毒、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肺炎衣原体(CP)、甲型流感病毒(IFA)、副流感病毒(PIVS)和Q热立克次体(QFR)9种病原体。结果通过对3组患儿的病原体种类分布情况比较分析发现,不同年龄段的患儿感染病原体不同,婴儿组和幼儿组主要以病毒感染为主,主要感染为IFB ,而儿童组则主要以支原体感染较为多见,主要为M P。婴儿组在M P、RSV、IFB、CP、IFA和PIVS上与儿童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组患儿的9种病原体抗体的阳性检测率中发现,婴儿组和幼儿组阳性率较儿童组阳性率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道九联检对小儿急性呼吸道疾病的病原体的种类、流行病学特点及早期诊断、治疗具有很大的帮助,临床工作中值得广泛应用。

  • 超声造影与增强 CT 诊断肝脏小占位性病变的对照研究

    作者:朱宇;胡永胜;黄先惠;王劲;陶锐;何福果

    目的:对比观察超声造影与增强C T对肝脏小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8例行普通超声或CT筛查出肝脏小占位病灶(病灶直径小于或等于3 cm)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完善超声造影及增强CT检查,以穿刺或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超声造影及增强C T的诊断符合率、漏诊率和误诊率。结果48例患者中原发性肝癌33例,转移性肝癌10例,肝硬化增生结节3例,血管瘤1例,局灶性结节增生1例。针对原发性小肝癌结果分析,超声造影与增强C T 的诊断准确率均为90.9%(30/33),但超声造影仅有1例误诊,比增强C T 少1例;针对转移性肝癌结果分析,超声造影与增强C T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0.0%(8/10)和90.0%(9/10),超声造影诊断准确率显著低于增强CT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超声造影误诊1例,误诊率为10.0%,增强CT无误诊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肝脏小良性肿瘤,超声造影未能检出本组患者中仅有的1例血管瘤,而增强CT准确诊断出该例血管瘤患者,超声造影准确检出1例局灶增生结节,而增强CT未能检出。结论超声造影与增强CT相比,对肝脏小占位性病变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各有优势,但超声造影经济便捷、无X线片损伤,更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血清C-反应蛋白及WBC水平在儿童发热性疾病中的意义

    作者:唐福杰;秦德明;蒙小丽

    目的:探讨发热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WBC水平在儿童发热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1~12月重庆市涪陵区妇幼保健院儿科收治的176例发热患儿的病历资料,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根据出院时的诊断结果,将其分为细菌感染组(81例)、病毒感染组(72例)和风湿性疾病组(23例)。同时将同期在重庆市涪陵区妇幼保健院体检的自愿参加本研究的健康儿童纳入健康对照组(38例)。对3组疾病组受试儿童血清CRP及WBC水平与健康对照组进行统计学比较。4组受试儿童年龄、性别、发热病程、营养状况及合并其他疾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细菌感染组CRP与WBC计数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CRP与WBC计数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风湿性疾病组CRP较健康对照组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略有升高,但是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CRP(+)与WBC(+)63例,占77.78%(63/81),病毒感染组CRP(-)与WBC(-)70例,占97.22%(70/72),风湿性疾病组CRP(+)与WBC(-)18例,占78.26%(18/23)。结论 CRP及WBC联合检测在小儿发热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 迪瑞尿沉渣流水线用于尿液有形成分镜检筛选标准的研究

    作者:吴鹏;谢世英;黄茜;安思

    目的:制订迪瑞尿沉渣流水线检测尿液的镜检筛选规则,并验证该规则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流水线对1161份收集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尿液标本进行尿常规检测,同时由2名主管检验师对上述标本进行手工计数。根据流水线检测结果与镜检结果制订复检规则并对265份临床尿液标本进行验证。结果本研究根据检测结果统计分析共筛选出39条需要复检的规则和25条无需复检的规则。以镜检结果为标准,真阳性率为49.96%(580/1161),假阳性率为9.04%(105/1161),真阴性率为39.71%(461/1161),假阴性率(漏诊率)为1.55%(18/1161),复检率为16.19%(188/1161)。根据制订的复检规则对临床标本验证结果为:真阳性率66.42%(176/265),假阳性率4.15%(11/265),真阴性率28.68%(76/265),假阴性率0.75%(2/265),复检率16.86%(43/265)。结论针对迪瑞尿沉渣流水线制订的复检规则能够有效筛选出真正需要镜检确认的复检标本,各实验室应根据不同仪器制订不同的筛选标准。

  • 生物被膜的抗菌药物耐药机制及研究进展

    作者:张健(综述);林一民(审校)

    细菌生物被膜(BB F )常形成于导尿管、静脉插管、腹膜透析插管、整形外科装置、假肢、人工心脏瓣膜等植入性医用器械表面和牙齿、坏死骨片、囊性纤维化的肺叶等场所。因为BB F其细菌对抗菌药物及其他化学杀菌剂有比离散的细菌更强大的抵抗能力,故BB F的形成被认为是医院院内感染的重要原因[1]。临床上对BB F形成的本质原因及耐药机制现还处在研究之中,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如分子生物学技术、电镜扫描技术、激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技术的广泛应用,这些新技术的发展应用使BBF的研究技术逐渐深入并变得更加成熟,对怎样阻止BB F的形成及找到更合理应用的抗菌药物是医学面临的重要课题。今对目前BB F的结构特点和对抗菌药物耐药机制的形成特征及机制研究综述如下,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肿瘤患者回输辐照自体血的研究

    作者:周炜鑫;许凯强(综述);黄远帅(审校)

    输血是临床上抢救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对某些疾病治疗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担心通过异体输血引起发热反应、免疫抑制、疾病传播等不良输血反应,使人们渐渐意识到自体输血的重要性。自体输血不仅提高了血液的利用率,节约了宝贵资源,还能够降低免疫抑制的风险,减少传染病传播,同时刺激红细胞的产生及增加血液供应,是临床上推广的输血首选方案[1]。但有研究称,肿瘤患者自体输血,由于血液中含有肿瘤细胞可能会导致肿瘤的血行传播,因此自体输血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受到限制。经过γ射线辐照后可以灭活血液中的肿瘤细胞,进而为肿瘤患者自体输血提供了可能性。因此,本文对肿瘤患者的自体血经过辐照灭活肿瘤细胞后进行自体回输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综述如下。

  • 下肢静脉曲张术后突发肺栓塞1例

    作者:余富杰;张津

    肺栓塞是指血栓等内源性栓子或空气等外源性栓子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阻断组织血液供应引起肺循环障碍所呈现的临床状态。本文分析下肢静脉曲张术后突发肺栓塞1例,现报道如下。

  • 启事

    作者:

    关键词:
  •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年(第12卷)总目次

    作者:

    关键词: 检验医学 临床
检验医学与临床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