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Laboratory Medicine and Clinic 검험의학여림상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重庆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
  • 影响因子: 1.09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2-9455
  • 国内刊号: 50-1167/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78-157
  • 曾用名: 中国检验医学与临床
  • 创刊时间: 200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检验医学与临床》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徐永柱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微柱凝胶法检测不规则抗体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李长浩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法检测不规则抗体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申请输血的住院患者29873例,采用微柱凝胶法对受血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以及抗人球蛋白试验,并对筛查阳性标本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显示,在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的患者血清中抗体阳性率为90.2%(92/9123),无输血史或妊娠史的患者为9.8%(10/20750),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DAT检测结果显示:有输血史或妊娠史患者的DAT阳性率与无输血史或妊娠史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交叉配血结果显示,大多数患者出现交叉配血主要是主侧聚集。主侧聚集的DAT阳性率与次侧聚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抗体特异型鉴定结果显示:Rh-hr血型系统出现抗体阳性率为20.59%。102例患者共检测出45例特异型抗体,占44.11%。有无输血史或妊娠史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微柱凝胶法应用到抗体筛查时灵敏度高,结果准确,且省时省力,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

  • 亮氨酸氨基肽酶和甲胎蛋白联合检测肝癌的临床价值

    作者:胡芳;袁剑锋;胡慧萍;汪宏良;李培林

    目的:探讨血清亮氨酸氨基肽酶(LAP)、甲胎蛋白(AFP)在肝癌诊断和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1年6月至2013年8月在本院体检健康者102例和肝癌患者78例采用罗氏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其血清LAP、AFP水平。结果肝癌组血清LAP、AFP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标志物的联合检测阳性率达91.0%,较LAP、AFP单项检测时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P、AFP在肝癌的诊断和介入治疗的效果监测方面有一定应用价值,联合检测可提高肝癌的阳性诊断率。

  • Microtest1自动血沉仪性能评价及生物参考区间调查

    作者:张云;杨明;高兴;刘诺涵;白巨明;李世红;赵强元

    目的:应用参考方法对Microtest 1自动血沉仪校准,建立量值溯源性,评价该仪器性能,并建立生物参考区间。方法选取30例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血,分别用参考方法魏氏法和Microtest 1自动血沉仪进行检测,校准仪器,建立该仪器的量值溯源性。分别用10例低、中、高值标本重复检测10次,评价不精密度。应用Microtest 1自动血沉仪检测894例表面健康人群,按性别、年龄分组统计,建立生物参考区间。结果 Microtest 1自动血沉仪与ICSH推荐的参考方法魏氏法有良好的相关性(r2=0.9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crotest 1自动血沉仪精密度高,变异系数(CV)介于2.83%~5.02%。男组与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高于男性;男21~50岁组与大于50岁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采用百分位数法统计各组生物参考区间,男21~50岁组为小于或等于20 mm/h ,男大于50组为小于或等于25 mm/h ,女组为小于或等于28 mm/h。结论 Microtest 1自动血沉仪检测血沉与魏氏法比较,有良好的相关性,是一种精密度高,用血量少,生物安全危害低,操作简便,检测速度快,值得临床推广的方法。通过建立本实验室生物参考区间可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更好地发挥其临床诊断和疗效监测的价值。

  • 多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血常规变化分析

    作者:杨培;段恒英;吴强

    目的:探讨多次反复捐献单采血小板(PL T )对献血者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9月献血次数15次以上的无偿献血者57例,比较其首次献血前与末次献血前献血者外周血7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PLT、PLT平均体积(MPV)、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比容(HCT)末次采集前与首次采集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WBC)计数、红细胞(RBC)计数、红细胞平均体积(MCV)末次采集前与首次采集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次捐献单采PLT 可以促进骨髓造血功能,对机体并无明显不利影响。

  • 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疗效评价

    作者:王玉华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7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单纯采用美托洛尔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压、动脉压、心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中显效23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92.1%;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8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治疗总有效率76.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明显下降,治疗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动脉压及心率均有明显下降,治疗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过敏反应、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等严重的不良反应,其中治疗组有3例患者曾出现低血压,1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但无需处理均可耐受,对照组2例患者出现低血压,2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患者无明显的不适,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与美托洛尔联合用药与单纯应用美托洛尔相比在治疗高血压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方面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超声与核磁共振在诊断新生儿胼胝体发育不全中的比较

    作者:潘莹莹;赵萍;曾兰芳;贾节

    目的:比较分析超声与核磁共振诊断新生儿胼胝体发育不全。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来该院例行常规颅脑超声筛查的新生儿4560例,将其中被检查出的36例胼胝体发育不全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实行磁共振成像检查。采用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4~7.5MHz,使患儿处在安静状态下,探头经未闭合的前囟门进行颅脑超声检查。采用核磁共振机,磁场工作强度调整到1.5 T ,扫描时间持续20 min左右。使患儿保持安静状态,扫描部位为患儿头部,采用6通道陈列线圈收集扫描信号。结果颅脑超声显示完全型胼胝体发育不全为16例,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10例。与核磁共振诊断结果比较,颅脑超声的确诊率低于核磁共振,颅脑超声的可疑患者概率和误诊率均大于核磁共振诊断结果。在36例经核磁共振确诊的胼胝体发育不全中,超声检出6例其他颅脑内畸形,包括以下情况每种畸形各1例:全前脑畸形、蛛网膜囊肿、脑穿通畸形、脑萎缩、脑白质软化、脑积水。结论颅脑超声的检查结果与核磁共振的检查结果基本一致,可作为临床中初步筛查新生儿胼胝体发育不全的重要影像学参考。出现假阳性及假阴性的病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判断胼胝体发育不全的诊断,上述病例的复查提醒临床医生要进行多断面多角度的颅脑超声检查,必要时要结合核磁共振的检查结果进一步诊断。

  • 三孔法与四孔法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的比较分析

    作者:朱佳成;黄宗海;彭翔;邓建中;俞金龙

    目的:比较三孔法与四孔法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三孔法操作,对照组采用四孔法操作。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术中转开腹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选用三孔法优于四孔法。

  • 检测尿转铁蛋白对诊断早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发肾损害的价值

    作者:杨俊

    目的:探讨检测尿转铁蛋白对于诊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发肾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1~10月在该院确诊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发肾损害的患者68例作为试验组,另选择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正常育龄妊娠晚期的健康妇女68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尿转铁蛋白、尿素和肌酐水平,并对所有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尿转铁蛋白、尿素和肌酐水平较对照组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患者病情加重,尿转铁蛋白、尿素和肌酐水平呈现逐步上升趋势;轻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发肾损害组患者的尿转铁蛋白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尿素、肌酐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和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发肾损害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显著低于对应的尿素、肌酐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得出,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发肾损害的诊断效率依次为肌酐、尿素、尿转铁蛋白。结论尿转铁蛋白可以作为辅助诊断早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发肾损害的有效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分析

    作者:高明;任章平;谢彩;黄婧;陈俐

    目的:分析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70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将患儿分成对照组(35例)与观察组(35例)。对照组患儿使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的咳嗽消失时间以及咳嗽缓解时间进行观察,随访患儿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症状缓解时间与咳嗽消失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儿的有效治疗率(94.29%)明显优于对照组(8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配合治疗,能使不同药物之间充分地发挥互补作用,使临床治疗效果得以提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效改善患儿的肺通气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中安全有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胸腔镜探查在外伤性血气胸合并全身多发伤中的应用

    作者:吕剑

    目的:分析胸腔镜探查在外伤性血气胸合并全身多发伤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3年3月扬州市友好医院进行胸腔镜探查术治疗的外伤性血气胸伴全身多发伤患者39例为研究对象。观察胸腔镜探查的诊断准确率。结果胸腔镜下39例患者诊断准确率为100%,其中5例在探查术后转为开胸手术,术后出现胸膜腔感染2例、腹胀性肺水肿1例,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外伤性血气胸伴全身多发伤患者的诊断及治疗中应用胸腔镜探查术,具有微创、直观的优点,促使胸腔手术简单化,减少二次创伤,临床效果满意。

  • 3种指标联合检测胆管细胞癌的价值研究

    作者:徐征;崔佳琳;杨丹;金富国;张欢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与糖类抗原19-9(CA19-9)联合检测胆管细胞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胆管细胞癌患者22例设为观察组,以上患者均为胆管阻塞症状收入消化科,通过内窥镜胰胆管造影手术治疗,经手术和术后病理终诊断为胆管癌。从该院健康体检者中选取2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清晨空腹情况下采集静脉血,血液标本经高速离心处理,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的AFP、CEA与CA19-9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的AFP水平低于对照组,CEA、CA19-9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AFP、CEA与CA19-9水平,对鉴别胆管细胞癌与肝细胞癌具有准确性和特异性,可大大提高临床中对于胆管细胞癌的诊断准确度,并可检测整个治疗过程中疾病的发展情况,随访患者愈后癌细胞复发情况,对于胆管细胞癌的诊断、治疗、愈后随访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 剖宫产与阴道助产在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中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作者:吴琼丽

    目的:探讨剖宫产与阴道助产在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该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02例足月妊娠临产时出现胎儿窘迫的产妇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其中对照组产妇采取阴道助产术,观察组产妇实施剖宫产术,比较两种分娩方式对母婴结局及术后胎儿窘迫症状改善情况的影响。结果两组胎儿窘迫各因素间(胎盘因素、脐带因素、母体因素、胎儿因素或羊水粪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胎儿窘迫症状改善率为90.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缺血缺氧性脑病、胎儿生长受限、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及低蛋白血症发生率分别为5.88%、3.92%、1.96%、5.88%、11.76%和9.90%,与对照组的7.84%、5.88%、1.96%、9.80%、7.87%和5.88%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均无新生儿死亡情况发生。结论剖宫产和阴道助产均能有效改善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母婴结局。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含量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分析

    作者:姚玮;王贵峰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关系,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病毒含量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30例体检健康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 HBV DNA的含量。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HBV DNA阴性组、HBV DNA阳性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D4+和CD4+/CD8+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逐渐降低(P<0.01)。HBV DNA阳性组与 HBV DNA阴性组比较,CD4+/CD8+减少(P<0.05)。HBV DNA低拷贝组、HBV DNA高拷贝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D4+和CD4+/CD8+明显降低(P<0.01)。 HBV DNA高拷贝组CD8+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 HBV DNA高拷贝组的CD4+低于 HBV DNA低拷贝组(P<0.05),CD4+/CD8+比值明显降低(P<0.01)。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导致体内 T 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HBV DNA高拷贝可加重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紊乱,使患者的免疫功能持续下降。

  • 耳鼻咽喉科3种疾病临床路径治疗的变异因素分析及对策

    作者:方利;邝韶景;陶春花;龚敏;李朝军;方红雁

    目的:分析耳鼻咽喉科3种疾病在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的变异因素及对策,以提高临床路径的管理水平。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本科813例开展临床路径治疗的3种疾病患者的变异原因进行总结、归类并对变异事项进行分析统计。结果131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异,变异率16.1%,有36例因变异而终止临床路径,路径变异终止率4.4%。在变异分类中以负性变异为主,疾病因素变异率高于其他3类;对3种疾病变异率和变异终止率比较,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均显著高于慢性鼻-鼻窦炎和声带息肉,后两种疾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耳鼻咽喉科临床路径中变异因素,制订及实施相应的对策,可减少其实施过程中的可控变异现象,以期建立完善的变异管理系统。

  • 络活喜早晚给药对高血压病患者凌晨血压的影响

    作者:王翠艳;魏芳晶;阴淑莹

    目的:探讨络活喜早晚给药方式对高血压患者凌晨血压的影响,为提高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及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方法选择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在该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108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4例。两组患者于本次研究前均停用任何降压药物5个半衰期,之后给予对照组患者福辛普利和络活喜,每晚服用1次;研究组患者在上述给药措施基础上清晨加服1次络活喜,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8周后记录其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前后患者血压晨峰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舒张压及收缩压均发生明显下降,且研究组患者下降幅度更为明显;研究组患者经治疗后的血压晨峰发生率为28.8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5.93%;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2.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络活喜治疗高血压患者可达到明显地降压作用,且起效和缓、降压平稳,有效降低血压晨峰发生率,临床疗效好,在治疗过程中还应给予必要的干预及健康教育,保障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

  • 对甲乳血管外科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作者:谭谡;周燕萍;任艳

    目的:对本院甲乳血管外科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找出该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过大的原因,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抽取该院甲乳血管外科2013年1~6月全部住院患者病历,比较分析该科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369例病例中,289例(28.32%)使用了抗菌药物,其中99例(34.26%)采用了联合使用抗菌药物;233例手术病例中232例(99.57%)使用了抗菌药物。其中18例是于术前30 min给药、28例于术前1 d或1 d以上给药、186例于术后给药。结论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主要是用药的指针把握不准,选药不合理,用药剂量偏大,用药时机不当及用药时间偏长等。应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的应用管理,使患者用药更加安全、有效。

  • 小剂量131碘在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中的疗效观察

    作者:许强

    目的:研究观察小剂量131碘应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该院接收治疗的8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均采用131碘进行治疗。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碘进行治疗的平均剂量为2.85 M Bq/g ,对照组应用碘进行治疗的平均剂量为4.47 MBq/g。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 )的变化情况、疗效以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内的 T3、T4、FT3、FT4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内TSH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7.5%)明显小于对照组(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小剂量131碘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十分有效,且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较低。

  • 胃蛋白酶原亚群测定与萎缩性胃炎诊断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华香;乔海国

    目的:探讨血清中胃蛋白酶原(PG )亚群水平与萎缩性胃炎临床诊断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来该院就诊的萎缩性胃炎76例(萎缩性胃炎组)、胃癌44例(胃癌组)、健康体检50例(健康对照组),三组研究对象均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中胃蛋白酶原Ⅰ(PGⅠ)和胃蛋白酶原Ⅱ(PGⅡ)的水平,探讨血清中PG亚群水平和萎缩性胃炎之间的关系。结果三组患者的血清PGⅠ、PGⅠ/PGⅡ水平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血清PGⅡ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萎缩性胃炎阳性检出限的判定为当PGⅠ≤80μg/L时,检出萎缩性胃炎的灵敏度高位;当PGⅠ/PGⅡ≤6时萎缩性胃炎阳性检出情况较好。结论血清中PGⅠ和PGⅠ/PGⅡ水平下降,其与萎缩性胃炎的发病有着密切联系,这一血清检验学指标为正确诊断萎缩性胃炎提供重要的血清学依据,对临床中及早筛查胃癌患者有着重要的意义。

  • ICU危重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护理的效果观察

    作者:张荣利;黄爱红;郑树国

    目的:观察对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 U )危重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护理的效果,探讨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100例IC U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50例。对照组仅给予IC U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针对性心理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护理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前SAS评分为(70.44±8.19)分与对照组的(72.36±6.07)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结束后,干预组患者的SAS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5.89±7.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在护理周期内发生各类并发症8例(16%)、死亡0例(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例(30%)、4例(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常规IC U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科学而有针对性心理干预护理,可以有效改善IC U患者心理产生的不良反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IC U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

  •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海鹏;扈志龙;张俊巍

    目的:比较和分析开腹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该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14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腹腔镜手术组及开腹手术组,腹腔镜手术组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开腹手术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镇痛泵使用率、结石复发率分别为(67.2±12.3)min、(46.4±10.4)mL、(16.4±1.3)h、(6.5±2.3)d、40.7%及4.9%;开腹手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镇痛泵使用率、结石复发率分别为(96.4±14.3)min、(75.9±13.2)mL、(26.4±2.3)h、(9.8±3.1)d、60.0%、26.2%。腹腔镜组各指标均少于或低于开腹手术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效果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且患者住院时间短,术后结石复发率低,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统计资料类型

    作者:

    统计资料共有三种类型: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按变量值性质可将统计资料分为定量资料和定性资料。

  • 不同保存时间和反复冻融对人乳头瘤病毒DNA检测结果的影响

    作者:廖焕兰;周妙姬;冯辉;陈富;许振杰;邱峰

    目的:研究不同保存时间和反复冻融对宫颈脱落细胞中人乳头瘤病毒(HPV)DNA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HPV载量在103 IU/mL、105 IU/mL、107 IU/mL 3个不同水平的标本各5个,混匀后分装,分别在室温下保存1~4周和-20℃保存并反复冻融1、5、10次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宫颈脱落细胞中HPV-DNA载量,与起始 HPV-DNA载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标本在室温保存4周,高、中、低3个载量水平 HPV-DNA都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保存并反复冻融10次,高、中、低3个载量水平HPV-DNA也都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宜的细胞保存液能保持宫颈脱落细胞中HPV-DNA的稳定性,能满足临床检测、复查和标本保存的需要。

  • 股骨近端骨折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与传统治疗的比较

    作者:赵耘;刘立岷;成俊;侯忠学;程方东

    目的:探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和传统方法动力性髋螺钉(DHS)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比较其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65例股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者(PFNA组)37例,采用DHS内固定治疗者(DHS组)28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骨折的一般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和Parker-Palmer活动评分情况。结果PFNA组较DHS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引流量少、手术切口长度短和骨折愈合时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arker-Palmer活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在股骨近端骨折治疗中是一种理想的内置物,尤其适用于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

  • 262例羊水非多态性染色体核型分析与临床诊断

    作者:欧阳鲁平;黄红倩;费冬梅;刘天盛;郑陈光

    目的:研究不同产前诊断指证在胎儿染色体异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有产前诊断指证的10364例孕妇行羊膜腔穿刺,抽取羊水进行羊水细胞遗传学检查。胎儿染色体结构异常者需对父母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检查。结果本实验室10364例羊水中,共检测出156例染色体数目异常、65例染色体易位、36例嵌合体、3例染色体增加和2例染色体缺失,共262例染色体非多态性异常,异常率为2.5%(262/10364)。结论对具有特定的产前诊断指证孕妇进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病原体质量控制

    作者:陈华根;黄学斌;宋强;刘小花

    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常见病原体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葡萄球菌、嗜肺军团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结核杆菌等细菌;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冠状病毒等病毒;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真菌等[1-4]。感染病原体种类多,不仅可见单一感染,还可见多种混合感染[5],加上病原体耐药,给疾病的诊治带来困难,严重影响患者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及时检测,对明确病原体,诊治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避免或减少对患者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 狼疮性肾炎合并肺栓塞1例报道

    作者:黄娟;吴江渝;陈枫;梁莉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以免疫调节异常为特征,累及多系统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SLE存在肾损害者,一般称之为狼疮性肾炎。现将本科及时诊断、成功治疗的1例狼疮性肾炎合并肺栓塞患者报道如下。

  • 精神分裂症患者白细胞介素1β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与生化指标的关系

    作者:李立青;祝扬;宋瑞华;赵春海;王晓玲;潘莉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IL )1β基因rs146219183位点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并测定精神分裂症患者一些生化指标和其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关系。方法查询 rs146219183位点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并合成,扩增后测序得到每个标本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统计分析患者组和对照组等位基因,基因型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中肝功能、肾功能及血脂等生化指标水平,统计分析不同等位基因、基因型患者之间差异。结果得到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00例健康对照者的IL-1β基因rs146219183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且测定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16项生化数据,经过统计学分析发现, rs146219183位点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健康对照者中的A A、A T和T T 3种基因型频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547,P=0.0024),A和T两种等位基因频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8.1602,P=0.0043),且AA、AT和TT 3种不同基因型患者的生化指标 CA、ALKP 和 GGT 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βrs146219183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有关,且不同基因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之间其生化指标CA、ALKP和GG T存在差异。

  • 多种炎性疾病患者外周血CD4+和CD8+T淋巴细胞的检测与临床意义分析

    作者:王詝;曹炬;张莉萍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肺结核、干燥综合征、葡萄膜炎等多种炎性疾病患者外周血CD4+和CD8+淋巴细胞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BD FACSCanto II流式细胞仪检测上述疾病患者外周血CD4+、CD8+ T细胞并计算两者比值,同时检测健康者标本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恶性肿瘤组CD4+ T淋巴细胞、CD4+/CD8+均明显降低,CD8+ T淋巴细胞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组CD4+ T淋巴细胞、CD4+/CD8+均明显降低,CD8+ T 淋巴细胞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葡萄膜炎组CD8+ T淋巴细胞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核组CD4+ T淋巴细胞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患者的 CD4+、CD8+ T 淋巴细胞异常,表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异常。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 T淋巴细胞可以作为患者临床免疫功能的初步诊断指标,辅助疾病治疗和病情观察。

  •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表面抗体同时阳性患者随访分析

    作者:刘勇;周锦勇;潘金顺;李雷;顾光煜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同时阳性的乙型肝炎病毒(HBV )感染者病毒学特征动态变化。方法对53例 HBsAg和抗-HBs同时阳性患者进行平均13.5个月的随访,检测随访前后血清 HBV标志物,并对 HBV DNA进行定量检测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分析其病毒学特征变化特点。结果53例患者随访期间,4例(7.55%)HBsAg转为阴性,13例(24.53%)抗-HBs转为阴性,而36例(67.92%)HBsAg和抗-HBs仍同时为阳性。随访后患者血清 HBsAg与抗-HBs水平、乙型肝炎e抗原(HBeAg )阳性率及ALT水平与随访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后 HBV DNA水平(3.44±1.60log10)IU/mL较随访前(3.00±1.36)log10 IU/mL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多数 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的HBV感染者抗原与抗体可长期存在,HBsAg及HBV DNA水平较低、HBeAg阴性患者更易发生HBsAg转阴。

  • 低剂量头颅CT在健康体检者中的应用

    作者:陈永芊;李思怡;李春梅

    目的:探讨低剂量C T在健康体检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该院2010~2013年进行头颅C T平扫的健康体检者361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头部常规剂量扫描方式和头部低剂量扫描方式进行头部轴位扫描。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疾病的检出率。结果常规剂量扫描方式检出颅脑血管畸形1例,腔隙性脑梗死3例,脑白质脱髓鞘改变2例,颅脑疾病检出率为3.0456%。低剂量扫描方式检出颅脑肿瘤1例,腔隙性脑梗死2例,蛛网膜囊肿1例,脑白质脱髓鞘改变1例,颅脑疾病检出率为3.0487%。两种方式的颅脑疾病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扫描方式受照放射剂量(容积CT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较常规剂量扫描方式降低25%。结论采用低剂量头颅CT扫描方法对健康体检者进行颅脑疾病的筛查,具有一定临床实用价值。

  • 尤瑞克林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分析及文献回顾

    作者:夏海平;任乃勇;钱进军;赵康仁;刘娜;于明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大面积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尤瑞克林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Barthel指数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评估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0、20 d后各项评分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或 P<0.05)。结论尤瑞克林注射液可以明显改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意识及神经功能缺损,降低病死率,有助于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及生存质量。

  • 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作者:李伟中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抗体谱检测在AILD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线性免疫分析法检测不明病因肝功能异常、各种病毒性肝炎以及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的血清标本,进行抗线粒体亚型-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AMA/M2)、抗肝肾微粒体Ⅰ型抗体(LKM-1)、抗肝细胞胞浆Ⅰ型抗体(LC-1)、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抗体(SLA/LP)、糖蛋白210抗体(gp210)以及多核点抗原抗体(sp100)等6项指标的检验结果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各组患者标本中的自身抗体总阳性检出率分别为自身免疫性肝炎(AIH)80.5%、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92.3%、乙型肝炎病毒(HBV)17.2%、丙型肝炎病毒(HCV)16.7%、甲型肝炎病毒(HAV)22.2%、戊型肝炎病毒(HEV)14.3%,对照组仅为2.6%;AILD组的阳性检出率与其他各组间比较(P<0.05);AIH各亚型中AIH-Ⅰ的AMA/M2的阳性检出率与AIH-Ⅱ和AIH-Ⅲ比较(P<0.05),AIH-Ⅱ的LKM-1的阳性检出率与 AIH-Ⅰ和 AIH-Ⅲ比较(P<0.05),AIH-Ⅲ的SLA/LP的阳性检出率与 AIH-Ⅰ和 AIH-Ⅱ比较(P<0.05)。结论 AILD抗体谱检测有助于AILD的早期诊断,可为该病的分型以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实验室依据。

  • 万托林雾化吸入在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的应用

    作者:邬莹

    目的:探讨万托林联合噻托溴铵和普米克令舒治疗老年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老年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1例。除常规治疗外,对照组给予噻托溴铵和普米克令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雾化吸入万托林,10 d为1个疗程,并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肺功能、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分压(PaO2)和圣·乔治呼吸疾病问卷调查表(SGRQ )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达90.3%,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用力呼气肺活量(FVC)、1 s内用力呼气量(FEV1)和1 s用力肺活量(FEV1/FVC)均有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PaCO2明显降低,PaO2和pH均明显升高(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SGRQ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万托林联合噻托溴铵和普米克令舒治疗老年患者AECOPD的疗效明显,可明显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作者:谢旭芳;刘诗英;金光华;屈新辉;张昆南;吴晓牧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蛛网膜下腔移植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在江西省人民医院神经科住院的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并尽早进行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行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蛛网膜下腔移植治疗,每周1次,两周为1个疗程。分别于移植前,移植后3、6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同时观察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移植前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移植后3、6个月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移植术后3例出现低热,4例出现头痛,均未经治疗症状自行消失。结论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经蛛网膜下腔移植治疗脑梗死是安全可行的,可明显改善脑缺血后神经功能损伤,为脑梗死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 腹部术后发生肠梗阻的独立危险因素及治疗情况研究

    作者:廖占国

    目的:对腹部术后发生肠梗阻的独立危险因素和治疗情况进行研究,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该院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209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统计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疾病类型)、麻醉类型、手术时间、术中操作、术后体温、白细胞(WBC )计数、血压。结果209例患者术后发生肠梗阻40例(19.14%)。其中麻痹性肠梗阻2例(0.96%),给予药物治疗后痊愈;机械性肠梗阻5例(2.39%),经保守治疗后痊愈4例,1例经手术治疗后痊愈;炎性肠梗阻33例(15.19%),经保守治疗后痊愈29例,4例行腹部探查后给予肠粘连松解术治愈。年龄越大、非肿瘤患者、使用阿片类药物麻醉、手术时间越长、低蛋白血症、肠粘连范围越广、术后体温越高、WBC计数越低肠梗阻发生率就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是否阿片类药物麻醉、手术时间、低蛋白血症、WBC计数为腹部术后发生肠梗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在腹部手术时尽量避免选择阿片类药物麻醉、缩短手术时间、降低低蛋白血症发生率、保持WBC计数正常,并且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对肠梗阻进行治疗,可降低肠梗阻发生率。

  • 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及血流变学的影响

    作者:刘丛华;宁金堂

    目的:探讨丹参川穹嗪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及血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8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患者均严格控制血糖,观察组患者给予丹参川穹嗪联合甲钴胺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给予甲钴胺静脉滴注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传导速度及血流变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感觉正中神通经、腓神经传导速度、运动正中神经、腓神经传导速度、血管内径变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浆黏度、高切黏度、低切黏度、收缩期血管峰值血流速度(PS V )、内膜中层厚度(IM T )、管径狭窄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川穹嗪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疗效明显,有效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

  • 不同小儿麻醉气道管理方案在围术期上呼吸道感染儿童中的对比

    作者:罗春水

    目的:探讨不同小儿麻醉气道管理方案在围术期上呼吸道感染儿童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10月该院收治的200例合并有轻度或中度上呼吸道感染且须行全身麻醉开腹手术患儿,随机分为喉罩组和气管插管组,每组各100例。气管插管组进行气管插管。喉罩组置入合适的ProSeal喉罩,对不同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以及心率等指标进行监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在麻醉复苏期出现的并发症以及术后24 h的呼吸道感染症状等。结果 T2与 T4时点喉罩组心率分别为(113.48±10.21)、(115.24±11.36)次/分,明显低于气管插管组的(123.84±14.22)、(123.96±14.85)次/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0~T1、T3、T5时点两组患儿的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点两组患儿在MAP、SpO2以及PetCO2等方面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复苏期喉罩组患儿低氧血症、术后烦躁、咽喉痛以及喉痉挛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气管插管组;喉罩组患儿术后24 h的鼻塞、咳嗽、痰鸣音、啰音、喘鸣以及咳痰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气管插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气管插管,采用喉罩对合并有上呼吸道感染须行开腹手术的患儿进行麻醉气道管理,具有操作相对简单、刺激性小、患儿耐受性好、能够保持心率平稳、麻醉复苏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术后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轻等方面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CT和MRI在四肢软组织肿瘤中的检出率及影像特点

    作者:胡玮

    目的:比较C T和M RI在四肢软组织肿瘤中的检出率及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8年1月至2012年9月100例经病理证实的四肢软组织肿瘤的影像学资料,其中C T 50例,M RI 50例,比较C T与M RI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及影像学表现特征。结果 C T良性肿瘤检出率为74.42%,恶性肿瘤为71.43%,总检出率为74.00%;M RI良性肿瘤检出率为92.86%,恶性肿瘤为100.00%,总检出率为94.00%。两种检查方法总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多序列观察病灶,对瘤周浸润显示清晰,CT 显示钙化灶、出血灶具有一定优势。结论 M RI多序列观察病灶,在判断肿瘤良、恶性,观察瘤周侵犯情况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C T 在钙化灶和出血灶的判断上可以弥补M RI的不足。

  • 新生黄疸患儿与早产低体质量儿体内氨基酸水平变化原因分析

    作者:林飞;徐钰琪;阙婷;罗超;李东明;陈少科

    目的:探讨新生黄疸患儿与早产低体质量儿体内氨基酸水平变化并分析其原因。方法利用串联质谱技术(TMS)采用衍生法检测干血滤纸片中18种氨基酸水平。通过t检验统计比较原血片、召回血片两次氨基酸的水平,分析新生儿干血滤纸片中氨基酸水平变化的原因。结果(1)新生黄疸患儿共38例,除天冬氨酸(Asp)、瓜氨酸(Cit)两种氨基酸外,共有丙氨酸(Ala)、谷氨酸(Glu)、蛋氨酸(Met)、苯丙氨酸(Phe)、酪氨酸(Tyr)、亮氨酸(Leu)、色氨酸(Trp)、缬氨酸(Val)、甘氨酸(Gly)、鸟氨酸(Orn)、组氨酸(His)、丝氨酸(Sern)、苏氨酸(Thr)、脯氨酸(Pro)14种氨基酸检测结果,召回血片较原血片明显降低(P<0.05);谷氨酰胺(Gln)、精氨酸(Arg)共2种氨基酸检测结果,召回血片较原血片明显升高(P<0.05)。(2)早产低体质量儿共46例,除Glu、Cit、Gln、His4种氨基酸外,Ala、Asp、Met、Phe、Tyr、Leu、Trp、Val、Arg、Gly、Orn、Sern、Thr、Pro共14种氨基酸检测结果,召回血片较原血片明显降低(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及早产低体质量时期严重影响了干血滤纸片多种氨基酸水平的变化,故实验室对氨基酸遗传代谢病筛查结果的判断应结合新生儿病史,排除假阳性,从而减轻新生儿筛查工作者的压力及家长的精神负担。

  • 血清标本放置时间对细胞因子检测结果的影响

    作者:周盈盈;王珍妮;沈南;黄新芳

    目的:探讨风湿病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检测的重要性,了解静脉血血清标本不同的放置时间对风湿性自身免疫疾病相关的细胞因子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采集26例风湿病患者静脉血血清,分别于室温下放置0、1、4h后,通过液相悬浮芯片技术对其进行一系列细胞因子测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风湿病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 )-10、IL-13、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和干扰素 g (IFN-g )等细胞因子水平与患者年龄相关( P<0.05);血清中IL-10、IL-12p70、正常T细胞激活上调性表达因子(RANTES)、IP-10和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β(MIP-1β)等细胞因子水平与患者疾病类型相关(P<0.05);血清室温放置4 h内各标本中细胞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液相悬浮芯片技术可高效分析风湿病患者血清细胞因子谱,有助于疾病诊断和评估。风湿病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检测时限可延长至室温下4h,可以满足临床和基础研究的检测要求。

  • 新靶点CyclinE干扰RNA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作者:渠志臻;刘珊;王艳艳;高乃康;呼格吉乐

    目的:构建4个新靶点的人CyclinE干扰RNA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脑胶质细胞瘤U251细胞,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mRNA表达,获得干扰效果好的真核表达载体,为CyclinE成为人脑肿瘤标志物提供有价值的资料。方法(1)构建4个新靶点CyclinE干扰RNA的真核表达载体后,用双酶切和碱基序列测定的方法鉴定载体构建成功与否;(2)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4个成功构建的载体到胶质瘤 U251细胞株;(3)通过 RT-PCR的结果检测转染后CyclinEmRNA表达量,选出干扰效果好的1个。结果(1)成功构建了4个新靶点的CyclinE干扰RNA真核表达载体即PCyclinE-1、PCyclinE-2、PCyclinE-3、PCyclinE-4。(2)CyclinEmRNA 表达明显受到抑制,并获得效果好的CyclinE干扰RNA真核表达载体。结论成功构建并筛选出效果好的新靶点Cy-clinE干扰RNA真核表达载体,使U251细胞的CyclinE mRNA表达明显降低。

  • 基因甲基化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体系的优化

    作者:揣征然;黄庆;黄君富;府伟灵

    目的:优化甲基化敏感限制性内切酶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体系。方法用甲基化敏感限制性内切酶-PCR技术对10例健康未孕女性的RASSF1A基因进行甲基化检测,并对反应的缓冲体系进行优化。结果未经纯化的酶切产物直接进行 PCR时,PCR反应特异性降低,出现众多非特异 PCR产物;纯化酶切产物或用PCR缓冲液替代酶切缓冲液后,PCR反应特异性变高。结论酶切缓冲液可影响后续PCR反应的特异性,采取纯化措施或以PCR缓冲液替代酶切缓冲液能够有效提高后续PCR特异性,首选PCR缓冲液替代更为简便。

  • 未足月胎膜早破胎膜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作者:刘柳柳;顾宁;王志群;戴毅敏

    目的:分析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胎膜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为未足月胎膜早破相关的绒毛膜羊膜炎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年6月至2013年9月在该院产科分娩的124例妊娠28~37周的胎膜早破孕妇胎膜的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未足月胎膜早破中,胎膜细菌培养阳性率为25.00%(31/124),临床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为2.42%(3/124),其中临床绒毛膜羊膜炎细菌培养均为阳性。31例胎膜细菌培养阳性的孕妇中,大肠埃希菌为16例,占51.61%(16/31),其余菌种均为1~2例,且发生临床绒毛膜羊膜炎的孕妇均为大肠埃希菌阳性。大肠埃希菌对庆大霉素、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丁胺卡那、头孢西丁、左氧氟沙星敏感。结论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孕妇中,绒毛膜羊膜炎的主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降低母婴感染。

  • 通腑调肺法在肺系病急重症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苏龙

    目的:观察通腑调肺法治疗肺系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其中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通腑调肺法治疗,即大承气汤加减直肠点滴,观察两组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评分、临床肺部感染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对比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4、7、14 d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的多器官功能障碍评分、临床肺部感染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结论通腑调肺法在治疗肺系疾病中,能够明显降低重症肺炎实热症患者临床肺部感染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改善重症肺系疾病患者证候。

  • 红球菌R04气囊蛋白GvpA与GvpJ表达与定位的初步研究

    作者:白兴华;杨秀清;王洋;席婧雯

    目的:探讨红球菌R04气囊蛋白GvpA与GvpJ表达与定位的初步研究。方法通过气囊结构蛋白GvpA与GvpJ基因的克隆和鉴定,分析蛋白的诱导表达,以及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由于蛋白质构成的气囊结构广泛存在于自然界许多微生物中,其内充满气体,为水生微生物提供浮力。基因组测序发现土壤微生物红球菌Rhodococcus sp .R04中也存在气囊蛋白基因簇。经比对推测,在红球菌中GvpA是构成气囊的主要结构蛋白,GvpJ与GvpA同源性很高,推测其参与气囊帽子结构的形成。结论本实验克隆并表达了红球菌R04气囊蛋白GvpA和GvpJ ,并对其蛋白定位进行了分析,该研究为阐明R04气囊蛋白的生理功能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 气囊 GvpA GvpJ 表达 定位
  • 重庆地区妊娠妇女早中孕期叶酸水平分析

    作者:何敏;向林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妊娠妇女早中孕期血清叶酸水平。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对3312例孕妇血清叶酸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早孕组血清叶酸水平高于中孕组,叶酸缺乏率低于中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孕龄增加,血清叶酸水平增加,叶酸缺乏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妇女做好叶酸补充,监测孕妇体内叶酸水平对于优生优育具有重要意义。

  • 外周血淋巴细胞HLA-B27表达强度与强直性脊柱炎临床分期的关系

    作者:吴丽娟;李茂圆;刘霞;刘毓刚;李运明;刘彤;谢静

    目的:了解强直性脊柱炎(AS)不同临床分期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表达量与疾病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三色流式细胞学检测技术分析88例不同阶段AS患者及132例健康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HLA-B27表达率及表达强度(MNX)。结果AS进展期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HLA-B27表达率的中位数、P25、P75分别是95.34%、86.60%、97.39%,MNX的中位数、P25、P75分别为8.70、5.20、10.80;强直期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HLA-B27表达率的中位数、P25、P75分别是94.51%、90.40%、97.83%,MNX的中位数、P25、P75分别为8.40、6.05、15.95。健康对照组的外周血淋巴细胞HLA-B27表达率的中位数、P25、P75分别是3.69%、1.03%、11.13%,MNX的中位数、P25、P75分别为1.50、1.30、1.90。Mann-WhitneyU检验显示,AS患者进展期与强直期的外周血淋巴细胞HLA-B27表达率及MNX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期、强直期与健康对照组的外周血淋巴细胞HLA-B27表达率及MNX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淋巴细胞HLA-B27的表达率及MNX适合于AS诊断,对AS病情判断无辅助意义。

  • 心肌酶谱肌钙蛋白I与光抑素C在检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智惠;陈静;王成秀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心肌酶谱、肌钙蛋白I(cTnI)与光抑素C(Cys C)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52例为观察组,健康足月新生儿46例为对照组,黄疸治疗前后进行肝肾功能、心肌酶谱、cTnI、Cys C检测及心电图监测。结果观察组心肌酶谱、cTnI、Cys C水平明显增高;观察组患儿治疗前后心肌酶谱、cTnI、Cys 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心肌酶谱、cTnI、Cys 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以导致心肌及肾脏损害,经积极退黄、保心、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后心肌酶谱、cTnI、Cys C明显降低,心肌及肾损害为可逆性改变,预后良好。

  • 呼和浩特地区普通健康人群血清铁蛋白增高的临床分析

    作者:郝林军;郝晋

    目的:分析研究普通健康体检人群血清铁蛋白(SF)增高的临床特点,为当地SF增高人群的临床就诊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中利用化学发光免疫方法检测发现SF增高的人群,并做进一步相关检查及随访检测,根据随访结果对血清SF增高原因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在600例SF增高的体检人群中良性和恶性病变的SF分别为(478.55±456.19)、(796.95±566.93)ng/mL,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72例SF增高恶性病变中,肝癌、胰腺癌、肺癌、淋巴瘤、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宫颈癌SF分别为(996.35±599.93)、(746.35±544.67)、(556.72±448.61)、(438.62±488.43)、(516.11±422.68)、(477.42±379.25)、(468.34±422.99)ng/mL,肝癌组和胰腺癌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肺癌、淋巴瘤、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宫颈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528例SF增高良性病变中消化、呼吸、内分泌、血液、神经、心血管、肾脏系统疾病SF分别为(789.33±446.49)、(488.70±414.28)、(361.53±299.79)、(300.72±147.58)、(556.74±458.71)、(467.74±345.56)、(263.45±168.45)ng/mL,消化与其他各系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65例SF增高的良性的消化系统病变中病毒性肝炎组、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组、酒精性肝炎组、酒精性肝炎后肝硬化组SF分别为(656.33±346.56)、(780.33±446.21)、(456.34±278.96)、(660.12±403.69)ng/mL,病毒性肝炎组与酒精性肝炎组SF增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F可以作为体检人群恶性肿瘤初筛的重要实验室参考指标之一,但特异性不高,可作为甲胎蛋白阴性肝癌患者的辅助诊断。

  • 腕关节镜辅助下经皮Bold螺钉内固定治疗舟骨骨折

    作者:庄万强;陈世荣

    目的:评价腕关节镜辅助下经皮Bold螺钉内固定治疗舟骨骨折的短期疗效。方法选择重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2011年10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2例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左侧舟骨骨折4例,右侧8例;新鲜骨折11例,陈旧性骨折1例;根据改良 Herbert分型,B2型11例,B3型1例。所有患者均采取腕关节镜辅助下经皮Bold螺钉内固定。术后随访6~24个月,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及腕关节改良M ayo评分结果。结果术后所有患者伤口Ⅰ/甲愈合,11例骨折愈合,1例骨折延迟愈合。腕关节改良M ayo评分结果显示,优9例,良1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3.33%。结论腕关节镜辅助下经皮Bold螺钉内固定技术是一种微创、短期疗效可靠地治疗新鲜舟骨骨折的手术方法。

  • β2受体激动剂与抗胆碱能药物治疗儿童哮喘的评价

    作者:郭梅;荆安龙

    目的:评价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以及β2受体激动剂联合抗胆碱能药物在治疗急诊儿童急性哮喘中的应用。方法搜索自建库至今 Pubmed、Embase和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关于抗胆碱能药物、β2受体激动剂在治疗儿童急性哮喘中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与数据提取,采用Revman 5.0.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β2受体激动剂组在治疗失败率和接受治疗60 min后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变化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方面明显优于抗胆碱能药物治疗组,OR及95%可信区间(95% CI)分别为2.27(95% CI:1.08~4.75)和12.6(95% C I:6.61~18.59),在住院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OR及95% C I为1.11(95% C I:0.66~1.86)。β2受体激动剂联合抗胆碱能药物组在治疗失败率、住院率和接受治疗60min后FEV1变化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方面明显优于抗胆碱能药物治疗组,OR及95% C I分别为3.67(95% C I:1.41~9.50)、2.28(95% C I:1.39~3.73)、10.65(95% C I:5.87~15.43)。结论β2受体激动剂以及β2受体激动剂联合抗胆碱能药物在治疗急诊儿童急性哮喘中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抗胆碱能药物。

  • 心肌标志物及心肌酶检测在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婴幼儿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刘亚平

    目的:研究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婴幼儿的心肌标志物与心肌酶的变化特点。方法选取该院儿科于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50例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作为观察组,选取于2013年8月至2013年12月至该院体检的80例健康婴幼儿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后的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 K )及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结果观察组治疗前的cTnI、CK、CK-MB、CK-MB/CK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的 cTnI、CK、CK-MB、CK-MB/CK 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婴幼儿的心肌标志物和心肌酶会升高,经过更昔洛韦的治疗后这种改变是可逆的,心肌标志物与心肌酶谱的变化可以提示活动性巨细胞的感染。

  • 探讨血浆D-二聚体检测对肝病诊断的意义

    作者:余天会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在诊断肝病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10月确诊为肝病的患者100例设为试验组,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100例设为对照组,均进行血浆D-二聚体检测,同时对常规检测指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前清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均有明显提高(P<0.05),血清前清蛋白水平有明显下降(P<0.05);血浆D-二聚体的阳性检出率(80.0%以上)明显高于常规检测指标( 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可准确了解肝病患者体内高凝状态和肝细胞的合成功能,有助于提高对肝病检测的阳性检出率,可为临床肝脏疾病的分期、严重程度、治疗情况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 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运用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宫腔镜治疗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丽学;王菲;塔娜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CSP)运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联合宫腔镜治疗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CSP患者7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实施肌肉注射氨甲蝶呤(MTX),在B超检测情况下实施清宫术。观察组实施 UAE ,并在宫腔镜下进行清宫术。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阴道流血时间、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转阴时间。对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包含腹痛、发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异常以及白细胞下降。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阴道流血时间及血β-HCG转阴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腹痛及发热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LT异常及白细胞下降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P运用UAE联合宫腔镜治疗,创伤小、出血少,更加安全,术后恢复更快,术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心理康复治疗对老年性痴呆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作者:石惠娟;汪雁;盂宪红;包海燕;黄茜

    目的:探讨心理康复治疗对老年性痴呆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老年性痴呆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为期8周的心理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临床痴呆评定表(CDR)评分和中心动脉脉压(cPP),脑电图(EEG)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 MMSE、CSS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R3.0例数减少3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R2.0减少2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血压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EG异常例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康复可以明显缓解重度痴呆的病情,并且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 整体护理在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能量摄取中的运用研究

    作者:李春玲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改善代谢综合征(M S )患者能量摄取中的运用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55例M S患者,在饮食、活动、情绪等方面进行整体护理。对整体护理前后患者的能量摄取情况以及活动情况、体检项目数值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整体护理后患者的能量摄取合理比例明显高于护理前(P<0.01);护理后患者活动量比护理前有明显的增加(P<0.01);护理后患者体检情况明显好于护理前(P<0.05)。结论对MS患者进行针对性整体护理,能有效帮助患者能量摄取回归合理,达到科学平衡,能大大提高MS患者的活动量,对减缓MS患者病情发展及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大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大咯血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开展优质护理效果研究

    作者:张茂莲;彭方毅;廖强;李原莉;吕荣峰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大咯血患者介入术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60例大咯血行介入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行常规护理;优质护理组30例,施行围术期的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疗效和生活质量。结果行介入术后优质护理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6.6%,高于对照组的76.7%,其生活质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对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患者的围术期实施优质护理,提高了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的疗效、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

  • 肿瘤异质性:肝癌干细胞有序的分化潜能

    作者:张文锋(综述);冯凯(审校)

    肝细胞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2012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报道,肝脏肿瘤在我国的发病率为28.71%,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第4位。肝癌恶性程度高,发展迅速,临床上早期诊断困难,患者出现症状时往往已经预示着肝癌晚期,大多数已经出现肝内转移及肝外转移,且肝癌对放疗及化疗均不敏感,术后极易复发,这是导致其病死率高居不下的主要原因。根据巴萨罗那肝癌分期方法与治疗原则,极早期肝癌患者手术切除可获得较满意的预后,而早中期肝癌患者则应该选择更加积极的方式如肝移植、射频消融术、经皮酒精注射、化学药物治疗或介入栓塞,而晚期及终末期患者可以尝试生物治疗或针对并发症治疗[1]。肝癌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是产生治疗耐受的主要表现,治疗耐受产生的原因以肿瘤异质性学说得到广泛的认同,但是其机制仍存在争议,随着近年来肿瘤干细胞(CSCs)研究的深入,目前研究认为肿瘤的异质性与肿瘤干细胞亚群分化潜能密切相关[2-5]。因此如果能够阐明肝癌干细胞如何“复原”正常组织干细胞有序的分化潜能而能够逃逸自身监控,并且让不同表面标志物亚群细胞在瘤内保持平衡的机制,这对进一步研究肿瘤异质性有重要的意义,并且对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肝癌有重大的临床意义。本文针对肿瘤的异质性与肿瘤干细胞亚群分化潜能关系的新研究结果进行综述,现报道如下。

  • 糖化血红蛋白临床检测方法的进展研究

    作者:赵志强(综述);陈忠寒(审校)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指标的联合检测弥补了单纯血糖浓度检测诊断和治疗糖尿病、糖尿病并发症的缺陷,有助于及早发现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及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1]。随着越来越多的 HbA1c检测技术的应用,HbA1c检测准确度得到了明显提升,该项指标的检测分析操作越来越便利。本文对HbA1c检测技术进行了综述。

  • 不同波长单色光对眼屈光状态的影响

    作者:谭娅(综述);徐智勇;周希媛(审校)

    随着当今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光环境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同时所处的光环境对视力有不小的影响,尽管各式台灯、护眼灯、L ED灯等人工光的广泛应用,但近视问题也越发严重,并且呈现出明显的低年龄化趋势。近由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以及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等部门联合组织对全国学龄儿童及青少年的体质与健康进行调查研究,统计了7~<12岁、12~<15岁、15~<18岁以及18~<22岁4个年龄段的视力情况,其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40.89%、67.33%、79.20%和84.72%[1]。较既往相比,儿童和青少年的近视不仅发病年龄提前,近视的发病率也明显升高。并且大多数病理性近视(或变性近视)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眼底改变,同时引起白内障、青光眼、玻璃体病变、视网膜脱离及后极部葡萄肿等并发症的风险也较大。因此,这早已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健康问题,不仅危害人们的视觉健康,更影响生活质量。而影响视力的因素除先天的遗传因素外,后天环境等因素也更为重要,有研究发现人类的明视觉是依靠光线而存在的,而视觉的形成,主要是与视觉的刺激和人眼的光学系统有关。总的来说,视觉的形成是光能与化学能相互转变的一个过程,光作为视觉形成的必要条件,在眼屈光状态的发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3]。

  • 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研究现状

    作者:游欢(综述);张学东(审校)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是发达国家工作年龄人群致盲和视力障碍的首要原因[1]。约有20.1%1型糖尿病患者会在10年内发生DM E ,非胰岛素治疗及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DM E的10年发生率分别为13.9%、25.4%[2]。超过12.3%的DR患者患有DM E ,且随着视网膜病变的发展发病率增高[3]。DM E是黄斑区细胞外液和蛋白积聚所致的视网膜肿胀[4],如果不及时治疗,大约会有20%患者会在三年内出现中度视力丧失(定义为视角重叠)。目前激光光凝一直被作为治疗DM E的标准,多项研究已证实了激光光凝治疗的临床有效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治疗研究小组(ED T RS )结果提示激光光凝治疗可以减少50%视力丧失,但仅有较少部分患者(3%)视敏度得到提高,且已丧失的视力几乎不能恢复。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氟轻松、地塞米松等类固醇药物可以减少前列腺素的释放和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的表达,也被成功应用于治疗DM E ,但存在加剧白内障形成和引起眼内压升高等不良反应。近年来,VEGF被证实广泛参与DME的发生和发展。各种抗 VEGF药物如哌加他尼钠、贝伐单抗、雷珠单抗(RBZ )和阿柏西普的出现为治疗 DM E提供了选择的可能。RBZ已被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 )准许用于治疗DM E ,大量研究证实了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本文主要就 RBZ治疗DM E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使用 RBZ治疗DM E提供支持证据。

  • 癌抗原125在多种良恶性疾病中的表达

    作者:王起来(综述);赵雪梅(审校)

    癌抗原125(CA125)在成人组织中主要分布于苗勒氏管上皮,包括输卵管内膜、子宫内膜、宫颈黏膜、间皮组织、支气管上皮、支气管黏膜下腺以及角膜和结膜上皮等。这些组织合成脱落的CA125入血后在血清中维持低量表达。但当上述组织受到一些病理因素如肿瘤或炎症刺激时,其合成CA125的功能增强,使血清CA125的表达增加[1]。现将CA125在几种高度恶性肿瘤及良性病变中的表达综述如下。

  • 检验科实习生生物安全防护调查及对策

    作者:王伟娟;杨焦峰;郑辉;康丽霞;贺志安;孔玉凤

    目的:探讨检验科实习生生物安全防护现状与对策。方法对某市9家医院检验科实习的164名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生物安全现状。结果实习生对医院感染概念、标准预防概念、消毒与灭菌概念认知度较高(90.9%~92.0%)。但对职业感染危险因素、六步洗手法、职业暴露后的处理及哪些操作可产生气溶胶等认知率较低(57.9%~70.1%),需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结论检验科实习生对生物安全防护认识亟待加强,应加大实习生培训力度,增强生物安全意识、强化职业防护能力。

  • 培训手册对内科护理实习生带教效果影响的研究

    作者:胡兆恒

    目的:分析探讨采用培训手册对内科护理实习生进行规范化培训后的工作能力比较和促进实习生角色转换的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在本院培训的126名内科护理实习生,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3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内科护理培训方法,观察组按照《内科护理培训手册》实施分阶段培训、多形式的教学和各个阶段的考核,比较两组内科实习生培训前、后护理部考核成绩,培训后医生、护士及实习生自身对工作能力的评价。结果护理部考核成绩、医生、护士及实习生自我评价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 P<0.01)。结论采用培训手册实施内科实习生规范化培训,能够提高实习生的业务和工作能力,促进其角色转换,更好更快地融入到内科护理工作中去。

  • 两种教学模式结合在检验核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周小东

    为了提高检验核医学的教学水平,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积弊,本文采用了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 )与以讲义教材为导向的教学(LBL )相结合教学模式,其中PBL教学法主要用于课前预习,LBL教学法主要用于课堂教学。通过采用这种新教学模式,使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 启事

    作者:《检验医学与临床》编辑部

    关键词:
  •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理事单位

    作者:

    关键词: 检验医学 临床 理事
检验医学与临床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