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

重庆医学杂志

Chongqing Medicine 중경의학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7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8348
  • 国内刊号: 50-1097/R
  • 发行周期: 旬刊
  • 邮发: 78-27
  • 曾用名: 重庆医药
  • 创刊时间: 197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重庆医学》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吴开明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关节镜下自体掌长肌腱移植治疗7例慢性下尺桡关节不稳

    作者:曹国永;邓淼;杨渝勇;曹兴;龙毅;许滕飞;任林海;金竹海;李文博

    目的:观察关节镜辅助下取自体掌长肌腱解剖重建远端桡尺韧带治疗慢性下尺桡关节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例保守治疗无效的慢性下尺桡关节不稳患者,腕关节探查明确诊断,然后取自体掌长肌腱解剖重建远端桡尺韧带;平均随访12个月,记录患者手术前后的握力、腕关节活动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腕关节的疼痛状况,利用MMWS评分和DASH评分评估腕关节的功能状态。结果在腕关节活动时VAS评分从术前的(7±2)分恢复至术后的(3±3)分,MMWS评分为术前(50±9)分,术后(83±11)分,DASH评分从术前(37±15)分提升至术后(16±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握力术前为84.5±16.0,术后93.4±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腕关节屈伸活动度,术前为93.5%±6.0%,术后为96.4%±3.0%,旋前旋后活动度术前为92.6%±7.0%,术后为97.2%±5.0%,虽有增加,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关节镜辅助下解剖重建远端桡尺韧带是治疗慢性下尺桡关节不稳的有效方法,短期随访效果满意。

  • 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机制研究

    作者:黄涛;曾恋;田井强;冉旋;冉擘力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后,血清中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乳脂肪球表皮生长因子8(MFG‐E8)及Klotho基因水平的变化,以探讨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高脂血症的作用机制及应用价值。方法将酉阳医院接受治疗的129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老年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每日10 mg瑞舒伐他汀治疗。以3个月为治疗周期,比较两组间以及同组治疗前后血脂、hs‐CRP、M FG‐E8及Klotho水平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脂、hs‐CRP、M FG‐E8及 Klotho 水平均无明显差异。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水平显著下降,而 HDL‐C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MFG‐E8及Klotho水平较对照组升高,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降低血脂和hs‐CRP水平,上调MFG‐E8及Klotho表达水平,通过减轻炎性反应、抗血管衰老,从而有效地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老年患者。

  • 胃癌脑转移18例临床分析

    作者:谢文亮;张慧卿;芦珊;何波;彭丽香;廖瑜倩;宋荣峰;万以叶

    目的:分析胃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江西省肿瘤医院连续收治的18例胃腺癌脑转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患者男13例,女5例,中位年龄56岁(16~83岁)。患者诊断脑转移前均有神经症状,常见不适为头痛(38.9%)、乏力(33.3%)和恶心呕吐(22.2%)。确诊胃癌至发现脑转移的中位时间为10.4个月。同时性脑转移者5例,异性脑转移13例。44%为单一脑转移灶,56%为多发脑转移。13例(72.2%)合并颅外转移,常见部位是远处淋巴结(92.3%)、肝脏(46.2%)和骨(30.8%)。根据脑转移瘤治疗方式将患者分成3组,A组( n=7)给予地塞米松对症处理;B组(n=7)地塞米松联合全脑放疗(WBRT );C组(n=4)在激素的基础上,接受全脑放疗和三维适形放疗。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2.5个月(95% CI1.25~3.75个月),1年生存率16.7%。A、B、C3组中位总生存分别为1.9个月,2.5个月和20.7个月;A组与B组患者比较,总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46),C组患者生存获益明显( P=0.012)。单因素分析发现,ECOG评分0~2分(P=0.022)、组织学分级G1~G2(P=0.05)、异时性脑转移(P=0.039)、其他部位转移0~1个(P=0.005)和接受放疗(P=0.034)的患者预后较好;多因素分析显示,ECOG评分(P=0.012)和合并其他部位转移(P=0.009)是胃癌脑转移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胃癌脑转移预后极差,通过多学科诊治有望延长部分患者的生存时间,ECOG评分和颅外转移可能是预测胃癌患者疗效的因素。

  • 急诊6大病种情景演练培训模式对低年资护士的培训效果研究

    作者:郑敏;龚静;毕科;黄素群

    目的:探讨急诊6大病种情景演练培训模式在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0~2013年新入科的36名护士进行急诊6大病种情景演练培训。培训前后采用问卷调查、笔试和实作等形式,对岗位胜任能力、培训态度、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单次求救时间及参与抢救医生对其配合能力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培训后低年资护士在岗位胜任能力、培训态度、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单次求救时间及参与抢救医生对其配合能力的满意度等方面明显改进,培训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急诊6大病种情景演练培训模式适用于急诊低年资护士培训,对低年资护士整体素质提升有着积极的意义。

  • 全身麻醉方式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郭翠容;陆立仁;王志强;彭志勇;郑映金

    目的:探讨两种全身麻醉方式对腹腔镜下根治性广泛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择期腹腔镜下根治性广泛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分为两组:丙泊酚组(P组)、七氟醚组(S组),每组各50例。记录麻醉时间、舒芬太尼用量、维库溴铵用量、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记录麻醉复苏期并发症。分别于术前1 d(T0)、术后1 d(T1)、术后3 d(T2)、术后7 d(T3)、术后1个月(T4)、术后3个月(T5)对患者进行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分,采用Z计分法评定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 )发生情况。结果与P组比较,S组舒芬太尼用量及维库溴铵用量较少( P<0.05),苏醒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增加(P<0.05),S组患者出现寒战、躁动、上呼吸道梗阻较多(P<0.05)。组间 MMSE评分变化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4,P=0.709);时间点MMSE评分变化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4.46,P<0.01);全身麻醉方式与时间MMSE评分之间存在交互效应(F=7.99,P<0.01);与P组比较,T1、T2时间点S组MMSE评分较低(P<0.05),S组中 T1、T2、T3、T4时间点POCD发生率高(P<0.05)。结论腹腔镜下根治性广泛全子宫切除术中,采用七氟醚吸入麻醉患者较丙泊酚麻醉患者POCD发生率较高,但3个月后POCD发生率无差异。

  • T1期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特点及两种治疗方法的比较

    作者:曹冠亚;于在诚;伍权

    目的:探讨T1期肺癌淋巴结转移特点以及微创手术与开放手术的治疗效果比较。方法将120例T1期肺癌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微创手术组68例,开放手术组52例,研究T1期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数目,比较两种手术方法治疗不同大小肿瘤患者的围术期相关指标。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病例。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淋巴结清扫个数方面无明显差别。肿瘤大直径小于或等于1.0cm、1.0~3.0cm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3%、9.7%。肿瘤大直径小于或等于1.0cm的鳞癌N1、N2均无转移。肿瘤大直径小于或等于1.0cm的患者两种手术方式围术期相关临床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大直径1.0~3.0cm的患者围术期相关临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肿瘤大直径小于或等于1.0cm的T1期肺癌患者更适合微创手术,但是肿瘤大直径大于1.0cm的T1期肺癌患者微创手术与开放手术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

  • Six1、TGF-β、VEGF-C在人喉鳞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

    作者:张继华;徐文霞;王来;祖金美

    目的:检测Six1、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其共同诱导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蛋白在人喉鳞癌中的表达,探讨三者在喉鳞癌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中的意义。方法收集病理学确诊的96例手术后喉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留存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喉鳞癌组织中Six1、TGF‐β及VEGF‐C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上述蛋白表达与喉鳞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96例喉癌组织标本中,Six1、TGF‐β、VEGF‐C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4%(81/96)、89.6%(86/96)和91.7%(88/96)。Six1阳性表达率在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的喉鳞癌患者中较高;TGF‐β阳性表达率在有淋巴结转移的喉鳞癌患者中较高,同分化程度无关;V EG F‐C阳性表达率在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的喉鳞癌患者中较高;人喉鳞癌组织中Six1的表达与VEGF‐C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Six1、TGF‐β、VEGF‐C的高表达可能促进了喉鳞癌的淋巴转移,Six1的表达可能是VEGF‐C表达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联合检测Six1、TGF‐β、VEGF‐C对判断人喉鳞癌的转移及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 参七合剂对不同类型高脂血症患者血管保护作用的研究

    作者:蒋锐;姜海斌;易法云;杨丽洁

    目的:观察参七合剂对不同类型高脂血症患者血浆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探讨其血管保护机制。方法将64例高脂血症患者按血脂检测结果分为高总胆固醇(TC)组(20例)、高三酰甘油(TG)组(12例)、混合型高脂血症组(23例)、低高密度脂蛋白(HDL)组(9例),给予参七合剂10 g/d ,疗程为6周。另选25例血脂水平正常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检测sLOX‐1、SOD、MDA、NO、ET及血脂水平。结果高TC、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sLOX‐1升高(P<0.01),sLOX‐1与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呈正相关(r=0.616、P<0.05,r=0.537、P<0.05);各型高脂血症均能使SOD、NO降低(P<0.01),MDA、ET升高(P<0.01),但影响存在差异(P<0.01);参七合剂能降低高脂血症患者的 sLOX‐1、TC、LDL‐C、MDA、ET 水平(P<0.01),升高SOD、NO、HDL‐C水平(P<0.01),对TG没有影响(P>0.05)。结论参七合剂可能通过降低LOX‐1的表达、调节脂质氧化与过氧化水平的平衡、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从而对高脂血症患者的血管起到保护作用。

  • 弥散加权成像不同b值对急性脑梗死ADC变化趋势的分析

    作者:陈一鸣;刘阳;任何;梅秀婷;周培华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弥散加权成像(DWI)不同b值下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的变化趋势。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病例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使用5个不同的弥散梯度,即b=200、400、600、800、1000s/mm2对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2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DWI扫描,测量不同b值下的ADC值。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两组ADC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5个不同b值下,病例组ADC值分别为0.64、0.59、0.55、0.47、0.41,对照组ADC值分别为1.04、0.99、0.92、0.85、0.78;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b值升高,ADC值具有降低趋势(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ADC值明显降低;DWI不同b值下ADC值不同,二者呈负相关。

  • 两种感冒药对华法林抗凝效果的影响研究

    作者:秦诚成;蒋火刚;李茜茜;汪晨;罗倩;韩蝶;张莉

    目的:研究中成感冒药板蓝根颗粒和感冒清热颗粒治疗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过程中,对华法林抗凝效果的影响,从而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首次接受主动脉瓣置换、二尖瓣置换或双瓣置换术,术后长期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且并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A组采用口服板蓝根颗粒治疗,B组采用口服感冒清热颗粒治疗,疗程为3d,两组分别在服药前、服药后72h、停药后72h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和观察有无并发出血或栓塞反应,比较各时间点两组患者INR值及各组3个时间点INR值。结果服用板蓝根颗粒组72h后与该组其余两个时间点及同一时间点服用感冒清热颗粒组的INR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前与服药后72hINR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例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服用感冒清热颗粒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例患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华法林与板蓝根颗粒联用导致INR值升高,而华法林联用感冒清热颗粒则对INR值无影响,因此提示临床中板蓝根颗粒与华法林联用时需谨慎。

  • 全肺灌洗术中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杰;黄河;李洪;杜智勇;杨天德

    目的:总结分析41例全肺灌洗术中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5年2月在该院行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患者41例,对双腔支气管插管后使用听诊定位法与纤维支气管镜定位法进行探讨。结果41例患者利用听诊定位等辅助定位成功39例,2例患者反复听诊定位无法进行双肺隔离,改用纤维支气管镜定位成功。其中使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后调整导管深度19例,调整后均隔离良好,灌洗顺利。结论全肺灌洗术成功的前提在于双腔支气管导管选择及精确定位。纤维支气管镜直视定位已成为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的金标准。

  • 口服胃肠超声造影对焦虑症患者胃动力的评价

    作者:李文艳;顾鹏;岳文胜;刘健;刘曙东

    目的:应用口服胃肠超声造影评价伴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焦虑症患者胃肠动力的异常。方法选取伴有上消化道症状但无器质性病变的焦虑症患者20例和健康对照20例,口服胃肠超声造影剂,测量各时间点的胃窦收缩频率、胃窦收缩幅度、胃窦动力指数(MI),计算胃排空率(GER),评价焦虑症患者的胃肠动力参数。结果焦虑症组胃窦收缩频率及MI在初2min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焦虑症组造影后5~30min内各时间点胃窦收缩幅度、胃窦收缩频率及MI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影20min后,对照组GER明显高于焦虑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胃肠超声造影是一种经济、可操作性强,且无创、可重复性高的评价焦虑症患者胃肠动力异常的方法。

  • 初产妇产母角色认同与抑郁及焦虑的关系研究

    作者:杨容;胡光曦;谢文义;杨弟芳

    目的:探讨初产妇产母角色认同与抑郁、焦虑的相关关系。方法在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选取213名初产妇,运用自编的产母角色认同问卷、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测量初产妇产前、产后1周、产褥期3个阶段角色认同度、抑郁和焦虑程度。结果产妇产后1周的焦虑值显著高于产前和产褥期(均P<0.01);产后1周的抑郁值显著高于产前和产褥期(均P<0.01);产母在产褥期的角色扮演、角色适应、角色认同总分均高于产后1周(P<0.05);产母的焦虑、抑郁与产母角色认同呈负相关(r=-0.03~-0.30)。结论初产妇角色认同程度随分娩事件增进,认同进程与抑郁、焦虑情绪呈负相关。

  • 脂肪肝对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疗效的影响分析

    作者:王艳玲;张冰;李炳庆;时军利;王磊

    目的:探讨脂肪肝对慢性乙型肝炎(C HB )抗病毒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4月在该院门诊就诊的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CHB患者20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合并脂肪肝分为2组,其中单纯CHB患者122例为对照组,CHB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ID)患者82例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阿德福韦酯(10 mg/d)口服抗病毒治疗24周,观察两组氨基转移酶复常率(生物化学应答)、HBeAg阴转率(血清学应答)及HBV‐DNA阴转率(病毒学应答)的差异。并将两组中治疗后获得病毒学应答的患者再次进行比较,观察在获得病毒学应答患者中,单纯CHB组和CHB合并NAFLD组氨基转移酶复常率、HBeAg阴转率的差异。结果 CHB合并 NAFLD组氨基转移酶在治疗24周复常率为58.5%,显著低于单纯CHB组(7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单纯CHB组 HBV‐DNA 在治疗24周阴转率(67.2% vs .51.2%)及 HBeAg 阴转率(52.5% vs .37.8%)均显著高于合并NAFL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获得病毒学应答患者中,单纯CHB组氨基转移酶复常率为96.3%,显著高于CHB合并NAFLD组(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获得病毒学应答患者中,HBeAg阴转率在单纯CHB组为78.0%,在CHB合并NAFLD组为73.8%,单纯CHB组略高于合并NAFLD组,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脂肪肝对HBeAg阳性CHB患者应用阿德福韦酯抗病毒疗效有影响,而合并NAFLD是CHB抗病毒治疗时达病毒学应答和血清学应答而未达生物化学应答的重要原因。

  • Fas/FasL 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陈燕;邢宏运;李晓明;吴鹏强;马涛;陈梅

    目的:探讨Fas及FasL系统在成年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 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成年初诊IT P患者及健康成年人外周抗凝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ITP患者Th/Tc、Th1/Th2、Tc1/Tc2细胞Fas及FasL的表达率、血小板表面Fas及FasL的表达率。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ITP组Th、Th1、Th2、Tc、Tc1、Tc2细胞表面Fas及FasL的表达率均明显升高(P<0.05);同时ITP组血小板表面 Fas的表达率明显升高(P<0.05),而血小板表面 FasL 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ITP患者T细胞亚群及血小板表面Fas及FasL表达的异常,可能与ITP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 自噬对脂多糖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

    作者:张文龙;张培茂;朱月浩;阴文超;高华萍;刘文值

    目的:研究自噬对脂多糖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大鼠平均分为4组:(1)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2)脂多糖(LPS)模型组(L组);(3)LPS+自噬组(L+ A);(4)LPS+自噬抑制组(L+I)。血气分析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pH值;计算肺组织干湿比;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并进行肺损伤评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微管关联蛋白LC3b、髓过氧化物酶(MPO)、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结果与NS组比较,L组动脉血PaO2、pH值降低,PaCO2升高(P<0.05);与L组相比,L+A组动脉血PaO2、pH值上升,PaCO2下降(P<0.01);L+I组动脉血PaO2、pH值降低,PaCO2升高(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组和L+I组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LC3b水平降低,M PO、M IP‐2、IL‐1β和T N F‐α水平均升高,而L+ A组正好相反。结论自噬对脂多糖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起到改善或保护作用。

  • 微量元素锶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防治作用研究

    作者:关桥伟;肖业伟;余广;冯志强;盘强文

    目的:探讨微量元素锶对大鼠脂代谢紊乱的改善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防治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分为5组,对照组用普通饲料,其余4组用高脂饲料,共喂养13周。18mg/L锶组和36mg/L锶组在后9周分别给予18mg/L与36mg/L的锶水,辛伐他汀组于后4周每天给予10mg/kg辛伐他汀灌胃。第14周末处死大鼠,检测肝指数、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肝组织TG和TC含量,肝组织冰冻切片,油红O染色观察脂肪样变及其分布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脂肪肝模型组的肝指数、肝TC、肝TG、血清TC、LDL‐C均升高(P<0.05);与脂肪肝模型组比较,18mg/L锶组大鼠血清TC、LDL‐C、HDL‐C也降低(P<0.05);36mg/L锶组肝指数、肝TC、肝TG、血清TC、LDL‐C均降低(P<0.05)。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脂肪肝模型组肝组织含有大量的红染脂肪颗粒;18mg/L锶组、36mg/L锶组以及辛伐他汀组红染颗粒含量均较脂肪肝模型组有不同程度减少。结论长期较高浓度的微量元素锶摄入具有改善大鼠脂代谢紊乱,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

  • Rap1基因在斑马鱼胚胎早期发育过程中的时空表达谱研究

    作者:杨小燕;何志旭;舒莉萍;金皎;黄璟;吴莎莎;马健娟

    目的:选择斑马鱼作为实验动物模型,研究Rap1基因在胚胎早期发育过程中的时空表达规律。方法从斑马鱼胚胎cDNA中克隆Rap1基因片段,将Rap1基因片段和pCS2+质粒进行体外连接重组,重组质粒经双酶切、菌落聚合酶链反应(PCR)及测序鉴定正确后,经T3RNA体外转录体系合成DIG标记的Rap1基因反义mRNA探针,采用整胚原位杂交方法检测Rap1在斑马鱼胚胎早期发育过程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斑马鱼胚胎0.75 hpf的细胞分裂连接处、3.70 hpf和6.00 hpf的动物极、12.00~72.00 hpf的脊索神经部位均可见Rap1基因的阳性杂交信号。结论 Rap1基因在斑马鱼脊索神经系统的早期发育过程中可能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

  • 雷公藤多甙对A375黑色素瘤生长、侵袭和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机制

    作者:徐红涛;韩中保;张慧丽;马林伟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甙对黑色素瘤生长、侵袭和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药物总评分(MTS)法考察雷公藤多甙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考察雷公藤多甙对体内黑色素瘤生长的影响;T ransw ell实验考察雷公藤多甙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侵袭的影响;小管形成实验检测雷公藤多甙对人黑色素瘤血管生成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雷公藤多甙对A375细胞分泌因子的影响,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bF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白细胞介素‐8(IL‐8)等。结果雷公藤多甙处理A375细胞后,肿瘤细胞的体外增殖及体内生长较对照组明显受到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能力较对照组明显减弱;雷公藤多甙能通过下调VEGF、bFGF及IL‐8蛋白从而抑制肿瘤细胞诱导的血管生成;但对TGF‐β蛋白的表达没有明显影响。结论雷公藤多甙具有抗黑色素瘤生长及侵袭的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黑色素瘤的血管生成有关。

  •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病例分析

    作者:乔娜;李筱梅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病例特点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9例单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试验组)、同期110例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相关病史资料、辅助检查结果、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孕产妇及新生儿住院时间、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及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腹腔积液及眼底改变发病率及严重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眼底改变程度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比;试验组围生期保健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脐动脉S/D值升高率高于对照组(P<0.05);S/D值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呈负相关(sig=0.000,r=-0.984);“是否围生期保健”是试验组孕产妇严重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B=1.266,OR=3.546,sig=0.001,95%CI1.726~7.28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大于晚发型;加强围生期保健可减少孕产妇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伴有S/D值升高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围生儿结局不良。

  • 经胸小切口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赵树林;胡义杰;陈建明;李志平;沈诚;宋毅;廖祥丽;赵孝英;钟前进

    目的:探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引导下行经胸小切口微创室间隔缺损封堵的临床应用价值、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2年2月至2014年8月该院在食道超声心动图引导下行经胸小切口封堵手术的室间隔缺损患者共53例,平均年龄(7.9±7.4)岁;平均体质量(22.6±14.8)kg。术前利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评价缺损大小、类型、形态,确定封堵器型号;术中引导封堵器正确放置,评估封堵器的位置、对三尖瓣、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的影响以及有无残余分流;术后行心电图及经胸超声心动图对封堵成功患者定期随访。结果53例室间隔缺损患者51例成功封堵(96.2%),2例转行体外循环手术(3.8%)。封堵器平均型号(7.7±2.0)mm。封堵成功的患者中有48例获得随访(94.1%),随访时间6~36个月,无手术死亡,无残余分流、心律失常、主动脉瓣严重反流、三尖瓣严重反流或二尖瓣严重反流。结论经胸小切口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操作简单,疗效肯定,安全可靠;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对封堵过程的监测、引导及评估至关重要。

  • 20例脑出血患者压疮的封闭负压引流治疗效果研究

    作者:刘岩;耿艳侠;闫洪伟;于昌玉;韩贵俊;宫涌馨;缪旭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VSD)治疗脑出血患者压疮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2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的20例脑出血长期卧床导致并发压疮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0例,用常规方法治疗;试验组1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VSD技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有效率78.0%;试验组与对照组创面细菌感染率分别为10.0%和30.0%;创面平均换药次数分别为2.1次和8.2次,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指标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VSD技术治疗脑出血并发压疮患者疗效满意,值得临床借鉴和应用。

  • 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朱珍;徐昕;芮冬妹;赵红霞;王永忠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效果及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入选55例CHB患者给予PEGIFN抗病毒治疗,疗程48周,随访48周。患者入组和治疗前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HBV基因分型及前C区突变情况;治疗开始后每个月1次,连续3个月,3个月后改为每3个月1次检测血清HBVDNA载量;以病毒学应答作为疗效的主要评价指标。观察不同的基因型别,HBVDNA载量的高低及前C区有无突变对疗效的影响。结果55例患者基线时低病毒载量组较高病毒载量组持续应答(SVR)获得率高(P<0.01),两组早期病毒学应答(EVR)获得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基因型无突变组,B基因型无突变组和C基因型有突变组3组SVR获得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依次降低,分别为63.6%,53.8%和40.0%,3组EVR获得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VDNA载量基线水平联合HBV前C区突变情况可能成为一个有效的预测指标,对优化PEGIFN治疗CHB的疗效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 熊去氧胆酸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分析

    作者:杨红英;徐晓青;朱珺熙;赵晓芳

    目的:观察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使用熊去氧胆酸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的疗效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该院收治的92例IC P患者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熊去氧胆酸用于对照组患者,熊去氧胆酸联合腺苷蛋氨酸用于观察组患者。评价临床治疗效果,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转化生长因子‐β(T G F‐β)水平及妊娠结局。结果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9.13%,对照组为73.9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IL‐17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TGF‐β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早产率、剖宫产率、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新生儿阿普加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熊去氧胆酸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腺苷蛋氨酸能有效提高IC P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妊娠结局,而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T h17/T reg失衡状态有关。

  • HIF-1α和Rac1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陈瑛;敖启林;黄磊;宁杨;李莉;王玉兰;李瑞;田训;李贺梅;张庆华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Ras相关C3肉毒杆菌毒素底物1(Rac1)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正常宫颈组织20例、宫颈CIN42例(CINⅠ级12例,CINⅡ~Ⅲ级3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58例(高分化15例,中分化24例,低分化19例)中HIF‐1α和Rac1蛋白的表达情况,以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HIF‐1α蛋白在正常宫颈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0%(0/20),CINⅠ级组织阳性表达率为16.7%(2/12),CINⅡ~Ⅲ级组织阳性表达率为56.7%(17/30),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阳性表达率为81.0%(47/58),其中高分化阳性表达率53.3%,中分化阳性表达率83.3%,低分化阳性表达率100%。HIF‐1α蛋白在宫颈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表达依次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HIF‐1α蛋白表达与其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Rac1蛋白表达在正常宫颈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0%(0/20),宫颈CINⅠ级组织阳性表达率为8.3%(1/12),宫颈CINⅡ~Ⅲ级组织阳性表达率为53.3%(16/30),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阳性表达率为77.6%(45/58),其中高分化阳性表达率60.0%,中分化阳性表达率73.0%,低分化阳性表达率94.7%。Rac1蛋白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表达依次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Rac1蛋白表达与其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HIF‐1α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Rac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r=0.3,P<0.05)。结论HIF‐1α及Rac1联合检测蛋白表达有助于判断宫颈鳞状上皮肿瘤的病变程度及预后。

  • 全反式维甲酸对高糖环境下HK-2细胞转分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作者:秦晓华;陈艳霞;涂卫平;黄翀;房向东;邹宏昌;徐承云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高糖环境下正常人肾小管上皮 HK‐2细胞株转分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 HK‐2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以下7组:空白组、高糖组、高渗组、高糖+低浓度ATRA组、高糖+中浓度ATRA组、高糖+高浓度ATRA组、Rho激酶抑制剂Y27632干预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细胞RhoA及ROCK1 mRNA表达水平,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检测高糖环境下 HK‐2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E‐钙黏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RT‐PCR结果显示:空白组与高渗组RhoA及ROCK1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糖组RhoA及ROCK1 mRNA表达水平较空白组、高渗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予以ATRA或Y27632干预后, RhoA及ROCK1 mRNA表达较高糖组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呈现ATRA浓度依赖性。相关性分析示,高糖组及各ATRA干预组RhoA mRNA与ROCK1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细胞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空白组与高渗组α‐SMA及E‐钙黏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糖组α‐SMA表达水平较空白组高,E‐钙黏蛋白表达水平较空白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予以ATRA或Y27632干预后,α‐SMA表达明显减少,E‐钙黏蛋白表达明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TRA可部分逆转高糖环境下 HK‐2细胞转分化的过程,其机制可能与抑制RhoA/ROCK信号通路有关。

  • 大学生抑郁和焦虑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郑世华;仝巧云;郑爱军

    目的:了解宜昌某高校在校大学生抑郁和焦虑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分层随机抽取宜昌某高校医科、理工科、文科本科生各115人,使用自评抑郁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宜昌某高校在校大学生抑郁发生率31.2%,焦虑发生率24.7%;大学生的抑郁、焦虑发生率与所在年级、家庭经济状况、是否来自单亲家庭、是否有网瘾和是否爱好体育运动等因素有关(P<0.05)。其中,爱好体育运动是抑郁、焦虑的保护性因素;高年级、家庭经济状况差、来自单亲家庭、有网瘾则是危险因素。结论宜昌某高校在校大学生抑郁、焦虑状况较严重。诸多因素均会影响大学生抑郁、焦虑的发生。

  • 老年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治疗的临床预后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潘伟;莫江萍

    目的:探讨老年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131I治疗的临床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广西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初次就诊的150例老年DTC患者,按照行甲状腺全切或次全切术后是否接受131I清甲治疗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次131I治疗后6个月进行疗效评价。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131I清甲治疗临床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1)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类型、病程、原发病灶分布、手术方式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3.0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观察组临床治愈、临床有效和临床无效亚组患者年龄、病程、原发病灶、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和甲状腺癌肿瘤分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性别、肿瘤类型、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抗‐TG)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原发病灶、TG水平和肿瘤分期与131I清甲治疗DTC临床疗效相关(P<0.05或P<0.01)。结论术后131I治疗对老年DTC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临床疗效与DTC患者年龄、病程、原发病灶情况、患者清甲治疗前血清TG水平及DTC肿瘤分期有关。

  • 肺炎克雷伯菌分离株的耐药性与毒力基因分布及相互关系研究

    作者:赵瑞珂;李艳萌;顾国浩;韩清珍;赵丽娜;钱雪峰;张险峰;史进方;徐杰

    目的:研究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与毒力基因的分布及二者间的关系,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分离出172株肺炎克雷伯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做药物敏感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 rmpA、aer‐1、aer‐2、magA、gyrB‐2、ybt、wcaG毒力基因。结果172株肺炎克雷伯菌分离株对头孢菌素类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噻肟与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分别为38.4%、34.9%、33.1%、32.0%。 rmpA、aer‐1、aer‐2、magA、gyrB‐2、ybt、wcaG 毒力基因的阳性率分别为49.4%、55.8%、42.4%、16.3%、51.7%、53.5%、20.9%。肺炎克雷伯菌毒力基因分布与耐药性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肺炎克雷伯菌毒力基因数与耐药性密切相关,临床应注意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防止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

  • 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特征的分析

    作者:徐新献;周婧;姚武位;田绿;窦娟;潘怡;韩根根;余朝萍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变化的特点。方法将34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年龄分为两组:老年高血压组(A组)186例,年龄60~79岁;高龄老年高血压组(B组)160例,年龄80~99岁。分析两组患者动态血压参数。结果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B组低于A组(P<0.01)。A组和B组24 h动态脉压(24 h APP)分别为(62.06±11.79)、(66.73±11.45) mm Hg。日间平均压(dABP)A组高于B组(P<0.01)。24 h APP A组低于B组(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24 h DBP呈现降低趋势,24 h APP呈现增高趋势。

  • 患者主观全面评定法在非手术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营养状况调查中的运用

    作者:冯长艳;杨祖安;姚倩;张维

    目的:运用患者主观全面评定法(PG‐SGA )对非手术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调查,探讨非手术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情况,为指导临床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8~10月在重庆市肿瘤医院放疗科、肿瘤内科、中医肿瘤科和血液肿瘤科48 h内新入院的肿瘤患者,运用PG‐SGA进行营养评估,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计纳入901例年龄18~90岁的非手术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79.9%;年龄越大营养不良发生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营养良好组的体质量指数(BMI)显著高于营养不良组(P<0.05),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重度营养不良发生率高,各癌种间营养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发生较普遍,PG‐SGA 营养状况评估用于非手术恶性肿瘤患者,有利于营养不良的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

  • 手法配合肌肉力量训练技术防治护士职业性腰背痛临床观察

    作者:王宇

    目的:观察手法结合肌肉力量训练防治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60名注册护士分为3组,A组20例采用单纯推拿手法治疗,B组20例采用等速肌力训练方法治疗,C组20例采用推拿手法结合等速肌力训练方法治疗。干预2周(共计14 d),分别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和不同干预方法的职业性腰背痛(OLBP)发作频率、VAS疼痛评分,并进行干预结束后1个月的随访。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OLBP发生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结束后1个月随访,3组患者VAS评分、OLBP发生率与干预结束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明显优于A、B组(P<0.05)。结论与单纯手法治疗及单纯躯干等速肌力训练治疗相比,手法结合躯干等速肌力训练治疗对于改善OLBP患者腰背部疼痛发生频率及疼痛评分方面更具有优势。

  • VCD与VD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51例的疗效分析

    作者:张亚平;王信峰

    目的:比较VCD方案与VD方案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M M )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初治MM患者,根据其治疗方案分为:VCD组(n=23)采用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地塞米松三药联合化疗;VD组(n=28)采用硼替佐米、地塞米松联合化疗,21 d为1个疗程,至少完成4个疗程,并分别于2个疗程和4个疗程后判断疗效,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个疗程后两组总有效率(ORR)分别为87.0%和78.6%(P>0.05),其中VCD组完全缓解(CR)34.8%(8/23)、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26.1%(6/23)、部分缓解(PR)26.1%(6/23);VD组CR 10.7%(3/28)、VGPR 25%(7/28)、PR 42.9%(12/28)。两组CR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 VGP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个疗程后ORR分别为91.3%和89.3%(P>0.05),其中 VCD组CR 39.1%(9/23)、VGPR 34.8%(8/23)、PR 17.4%(4/23);VD组CR 10.7%(3/28)、VGPR 35.7%(10/28)、PR 42.9%(12/28)。两组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GP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周围神经病变、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且多为1~2级,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CD方案治疗M M具有更高的完全缓解率,且安全性好。

  • 某三级医院妇产科医务人员专科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调查

    作者:杨长捷

    目的:调查某三级医院妇产科医务人员对妇产科性质的医院感染知识的认知程度。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126名妇产科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结果调查中医生组的平均得分是(8.1±2.2)分,护士组的平均得分是(9.6±2.4)分。护士组的妇产科医院感染知识知晓率高于医生组(P<0.05)。工作年限大于5年组的护士与小于等于5年组的护士医院感染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工作年限大于5年组的护士平均得分是(9.8±2.2)分,工作年限小于等于5年组的护士平均得分是(9.1±2.8)分。结论妇产科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的对象应是全体在妇产科临床工作的所有医务人员。培训内容可根据不同职业人群的工作特点组织进行培训。

  • 细菌及代谢产物影响Treg细胞的研究进展

    作者:何峰(综述);周晓莹;张哲;黄光武(审校)

    微生物组学研究发现,人体共生的细菌从细胞数量和拥有的基因数量上都远超人体本身。肠道共生菌群不仅可以调控肠道本身,还可影响远隔器官的免疫功能。近的研究提示Foxp3+ T 调节细胞(Treg 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功能是共生菌群对宿主免疫功能调节的重要节点之一。多聚糖A(PAS)和短链脂肪酸(SCFAs)等一些人体共生细菌的代谢产物也参与了这一调节过程,从而对维持宿主免疫系统的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细菌 代谢产 Treg细胞
  • 损伤控制骨科在脊髓损伤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建(综述);车立新;张元豫;李坤(审校)

    损伤控制(damage control)治疗理念起初是应用于腹部严重创伤,尤其是合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相对于早期全面处理(early total care ,ETC)治疗理念而言,多数学者认为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生理条件已达极限,如果早期进行确定性手术可对患者造成第二次打击[1]。

  •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生物学活性分析

    作者:李健春;王丽;姜宁;王琼

    目的:构建含有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原核表达质粒pET28a(+)/BDNF及相应的原核表达菌,经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后研究其生物学活性。方法按照大肠杆菌BL21(DE3)的密码子偏好性进行密码子优化,人工合成大鼠BDNF的基因序列并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28a(+)/BDNF。经限制性内切酶(Bam HI ,Hind Ⅲ)酶切鉴定及DNA测序鉴定后导入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后,用SDS‐PAGE检测重组蛋白的表达情况,以BDNF特异性抗体采用Western blot法鉴定BDNF蛋白抗原性,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BDNF蛋白对 PC12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构建的pET28a(+)/BDNF经双酶切和测序鉴定与设计序列100%一致;工程菌经IPTG诱导后在相对分子质量17×103左右有1条明显蛋白条带,Western blot显示目的蛋白能够与特异性BDNF抗体反应;不同浓度BDNF蛋白处理组与对照组比较细胞活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50 ng/mL BDNF处理组效果优。结论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28a(+)/BDNF及相应的原核表达菌,该工程菌表达的BDNF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

  • PHBHHx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内异位成骨研究

    作者:马敏先;何志旭;王梅;叶川;王永;曾筱;张俊标;刘琴

    目的:探讨以3‐羟基丁酸‐3‐羟基己酸共聚酯(PHBHHx)为支架材料,以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为种子细胞的复合物体内构建组织工程骨的能力。方法将hUCMSCs接种在PHBHHx上体外成骨诱导培养2周,诱导组为实验组,不滴加hUCMSCs组为对照组,植入裸鼠皮下,并分别于1、3、5个月取材行HE、Ⅰ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碱性磷酸酶染色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结果 PHBHHx表现出良好的细胞吸附性。实验组细胞大、小形态基本保持原状,成骨特异性指标检测均为阳性;对照组细胞则不能保持原状,体积逐渐缩小至完全降解,成骨特异性指标均为阴性。结论 PHBHHx复合hUCMSCs经体外成骨诱导后具有在裸鼠体内异位构建组织工程骨的能力。

  • 高职生理学教学中“问题链”设计与应用的研究

    作者:张轶;宋悦宁;刘晓梅;贺芳;孙小娅

    “问题链”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建一系列的对于学生来说是未知的教学问题,并把这些问题按照某种内在的联系和一定的顺序串接起来组成一个或几个问题链,用“问题链”组织教学[1]。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和理论逻辑的严谨是生理学课程的重要特点,为“问题链”在生理学教学中的运用提供了合适的教学内容,而本院高职高专大学生的学生群体也符合“问题链”教学模式实施的基本条件,有一定的可行性。本文就对高职高专生理学教学中“问题链”的设计策略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

  • 高等职业院校药学专业实践教学效果的调查与分析

    作者:孙婕;兰作平;黄颐;杨元娟;谢庆娟

    本文在国家和重庆市相关文件精神的基础上,根据西南地区专科高等职业院校药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现状,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计了专科高等职业院校药学专业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指标体系设计调查问卷[1‐2]。

  • “供给侧”战略下中医高等专科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探索

    作者:黄姗;何坪;周天寒;潘伦;张冬青

    从近两年的《重庆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报告》中不难发现,医学专业尤其是中医类专业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专科中医专业因培养时间短、学历层次偏低、城市及周边医疗行业接近饱和、学生综合素质偏差以及市场经济导向、社会认可不高等特殊性成为就业压力爆发的集合点。相对于本科的学历教育,专科层次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定位是技术技能型人才,这就决定了学生的就业应面向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医药健康相关产业[1]。调研显示中医专科院校学生70%以上对本专业就业前景持消极态度,对于未来中医事业感到茫然,无成熟的就业观及行业认知力,将工作岗位定性在一线城市、公立医院,排斥医药健康相关产业,造成基层下不去、主城留不住、医药健康相关产业求才不得的尴尬局面[2]。可见,需求不足仅是假象,供需错配才是实质。医学院校因医学知识培养体系繁重,对医学生的就业指导往往顾此失彼,造成现行医学院校人才培育输出与市场经济下的人才需求错位脱轨[3]。

  • 从医学人文视角探讨医护礼仪教学改革

    作者:曾萍萍;应燕萍;黎燕宁;冯启明;罗红叶;周丽芳

    如今,医疗科学技术日趋发达,但医患之间信任感越发缺失,暴力伤医事件屡见报端并呈持续上升趋势。自2002年以来中国医疗纠纷发生率平均每年上升22.9%[1],高人民法院也宣布2014年全国法院共审结暴力杀医、伤医等犯罪案件155件。这其中有病患群体从社会人向患者角色转换时的角色缺失问题,有患者因疾病而产生心理‐社会应激反应的问题,也有医患沟通不当导致患者负性心理的问题。本文将从医学人文视角初步探讨医护礼仪教育改革,以期在“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中建立更好的护患关系。

  • 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肝性脊髓病1例报道

    作者:杜青;赵晓慧;孙娜;李乐军

    肝性脊髓病为慢性肝脏疾病中不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并发症,人们对该病认识较晚。目前该病的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临床主要以缓慢进行性痉挛性截瘫为特征性表现。一般仅累及双下肢,感觉及括约肌一般不受累,长时间可导致废用性肌萎缩。临床上较易出现误诊、漏诊。本文报道1例本科收治的肝性脊髓病,总结其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现报道如下。

  • 早产儿七氟烷诱导期间重度喉痉挛2例报道

    作者:高超;王强;冯艺;姚兰

    小儿麻醉期间常见的上呼吸道梗阻是舌后坠和喉痉挛,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解除,极有可能发生心搏骤停。而早产儿呼吸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氧储备少,且短时间缺氧即可造成永久性伤害,因此更为凶险。2014年11~12月,笔者对12例矫正月龄小于或等于59周的早产儿实施吸入较低浓度七氟烷诱导麻醉,置入喉罩时出现2例严重喉痉挛,经抢救均转危为安,现报道如下。

  • 镜像综合征母体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例及文献复习

    作者:刘瑜;徐红

    镜像综合征(mirror syndrome)指严重的胎儿、胎盘水肿映现于母体,导致母体水钠潴留、血液稀释,进而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少尿等一系列类似子痫前期症状[1],产后出血风险高,严重者甚至可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镜像综合征母体并发 MODS是极为罕见的产科状况,随时危及患者的生命,本院近期成功抢救1例镜像综合征母体并发 M ODS患者,现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 迈瑞BC-6800测定MCV、MCH及MCHC参考区间的调查

    作者:马骥;卢德志;陈林;吴新忠;彭玉莲;徐建华

    目的:调查迈瑞BC‐6800测定健康成年人静脉血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的参考区间,以建立适合广东省中医院检验科的参考区间。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C28‐A3文件推荐方法,选取600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参考个体,采用迈瑞BC6800进行MCV、MCH及MCHC测定,构建参考区间;另选取150例健康体检者,收集MCV、MCH、MCHC检测值,对所建立的参考区间进行验证。结果健康成人MCV、MCH及MCHC检测结果均呈正态分布。各年龄段MC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考区间:青年82.278~94.242fL、中年83.032~94.608fL、老年83.137~96.343fL。不同性别及各年龄段MC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考区间:男性青年27.785~32.415pg、男性中年28.324~32.456pg、男性老年28.274~32.966pg,女性青年27.367~31.973pg、女性中年27.445~32.215pg、女性老年27.532~32.468pg。不同性别MCH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考区间:男328.611~352.810g/L、女323.771~348.750g/L。150例健康体检者中,位于参考区间外者所占百分比均小于10.0%,新建立的参考区间适用于该实验室。结论MCV、MCH和MCHC在成年人群存在性别或(和)年龄差异,按照实际情况分别建立了参考区间,且经验证均适用于该实验室。

  • 青年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单岩;张琳;张奕琳;刘晓辉;徐飒

    目的:探讨青年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Herth希望量表(HHI)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等,对郑州市某综合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的128例18~44岁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青年血液透析患者生理健康总均分为(202.49±53.94)分,心理健康总均分为(190.85±77.81)分,生活质量各维度中生理功能和躯体疼痛得分高,得分低的维度为生理职能和情感职能,且各维度分值均低于国内常模( 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生活质量与希望水平、社会支持和经济条件显著相关,共解释了62.8%的生活质量变异量。结论青年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待提高,医护人员在制订干预措施的同时,要注重患者希望水平、社会支持的提高,同时呼吁政府帮助解决患者的经济问题,以更好地改善其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回归。

  • 外出务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作者:贺世春;王东霞;巫贵成;陈永琴;严莉;肖仁梅

    目的:了解外出务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管理现状,探索管理对策,提高生存质量,为健康工程夯实基础。方法采用补充修订的SF‐36生存质量量表和一般资料调查表,对300例外出务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生存质量评价和服务需求、依从性、经济情况、报销类别及比例调查;对外出务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统计分析发现,外地就医是否方便、报销类别及比例、是否规范抗病毒治疗、是否定期规范检测随访、肝病特有症状是影响外出务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P<0.05);外地就医方便、报销比例高、规范抗病毒治疗、定期规范检测随访的患者生存质量显著高于外地就医不方便、报销比例低、未规范抗病毒治疗、未定期规范检测随访的患者(P<0.05);肝病特有症状评分与生存质量评分呈正相关趋势(B=7.657,SD=2.650,t=2.889,P=0.004)。结论改善患者就医需求、报销类别及比例,提高患者定期规范检测随访、规范抗病毒治疗等依从性,从而实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规范检查治疗,能阻止或延缓疾病进展,避免肝硬化和失代偿肝病,减少肝癌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

  • 磁共振图像处理中部分傅里叶重建算法的比较

    作者:何汶静;陈晓文;朱高杰;罗海

    目的:比较磁共振(M RI)图像处理中部分傅里叶重建算法,对比各算法的优缺点,改进算法。方法基于部分傅里叶重建算法理论上的k空间数据的共轭、对称性,利用1.5 T 医用M RI设备,采集全k空间的数据,重建时仅利用其中55%~85%的数据模拟部分采集方式,用零填充、共轭对称、Homodyne、POCS几种算法分别重建图像。结果共轭填充方式振铃伪影明显,POCS算法去振铃伪影效果好。结论 POCS算法多次用低频相位加权迭代,在去掉伪影的同时造成高频图像细节丢失,且耗时较长;Homodyne算法能在保留图像细节和消除振铃中间取得较好的平衡,如果用Sinc函数作为权重函数进行相位解缠绕,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图像质量。

  • 袋鼠式护理对缓减足月儿疫苗注射所致疼痛的效果分析

    作者:胡建新;乐云;刘明秀;李萍

    疼痛作为一种主观性感受,伴随有现存及潜在的组织损害。研究证实,疼痛刺激可对新生儿产生短期或长期不良影响,但由于新生儿缺乏描述疼痛的能力、疼痛敏感性较差,对疼痛刺激的应激反应不明显[1],目前临床对新生儿实施治疗性操作时引起的疼痛并未给予及时的处理。相较于止痛药物,医生更愿意接受具有简单易行、低风险特点的非药物疗法。非药物疗法中袋鼠式护理[2](Kangaroo Mother Care ,KMC)指将新生儿置于母(父)亲胸前,使其以皮肤对皮肤的方式贴在母(父)亲胸口,对新生儿疼痛缓解有一定效果。因此,本研究对需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足月新生儿给予非药物干预措施,以探讨其对足月新生儿疼痛的影响,为新生儿疼痛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 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女性患者知信行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苇;张丽;李付华;王兆国;刘慧;郑蔚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指患骨质疏松后,因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导致骨强度减低,受到轻微创伤甚至在日常活动中即可发生骨折[1]。研究发现中国50岁以上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10年风险可达8.2%[2]。韩国学者调查显示50岁以上女性10年内髋部骨折发生率为56%,年增长率达到了5.3%,女性30 d、180 d、1年内髋部骨折死亡率分别为2.5%、10.3%、15.5%[3]。1年内肱骨近端骨折死亡率为7.0%[4],澳大利亚统计数据显示:3.2%的住院女性患者因股骨骨折死亡[5]。骨质疏松及骨折还是导致心血管等疾病的危险因素[6]。因此带来的经济负担也不容小觑[7],美国每年因患者二次骨折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1900万美元[8]。知识缺乏、预防意识薄弱、健康行为差是导致骨折的重要因素[9‐13]。本研究目的是了解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女性患者知信行相关性,为有侧重点的开展健康教育提供理论支撑。

  • 肺结核患者医患关系的研究

    作者:樊安芝;张晓蓉

    医患关系是指医方和患方在医疗过程中所形成的人际关系,是医学伦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1]。目前,肺结核仍是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为全球死亡人数第2高的传染病[2]。它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也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需要患者长期治疗,从而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患者的法律维权意识逐步增强,医疗投诉和纠纷也逐年递增[3],因此构建和谐的肺结核患者医患关系,对减少医疗纠纷、医疗投诉就显得非常重要。本研究选取本院结核病房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19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发生医疗纠纷、医疗投诉的19例病例进行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重庆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04 06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